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3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是这么看的?罗浮黎升任副书记,唐中凯升任常委、市委书记?”

刘振强微笑起来,但是笑容里显然有一种别有意味的味道。

陆政东也不禁笑了笑:

“我倒没有那么想。”

刘振强那意思是他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常委中增加一席,这样再常委会上的话语权更大,而这只是最次要的。

“不,不,部长,你理解错误了,我并不是认为常委会上多了唐中凯这一票便会改变什么。而是希望罗浮黎能够在全省这个层面上给我提供一些实质性的帮助,在这方面罗浮黎有其他人不具备的优势。”

刘振强沉吟了一会道:

“如果仅仅是这样,我感觉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刘振强见陆政东微微一愣,摆摆手道:

“我不是认为罗浮黎这个同志不能胜任这个工作,而是觉得这样实际上是一种浪费。”

陆政东听得刘振强如此讲,倒真是有些诧异。

“罗浮黎在经济发展这方面的主要思想实际上就是你的主要思想,真要放在副书记的位置上,对你有所帮助,但难免有些重叠的感觉。”

刘振强见陆政东听得很专注,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而且在副书记这个人选上,你们周书记也是很有想法,而高层则有高层的考虑,我同意你不能把年龄绝对化,而是要看其表现,罗浮黎的年纪也确实是他最大的硬伤,要是能再上一个台阶可以延后五年退休,这才是真正的对你有大帮助在这个问题上你应该要看得更远一些,罗浮黎离开贝湖,实际上对你来讲,更为有利些。”

刘振强的话让陆政东心里也是一动,他之所以如此在意罗浮黎是否能够升任副书记,实际上也是有曲线正部的意图。

现在各地书记基本兼任人大常委的主任,也就只有政协主席一职务,而普通常委想要直接到那个位置其难度无异于登天,所以副书记是必须的过渡。

刘振强所讲的陆政东当然很心动,可问题是这样一步到正部级其难度比那样曲线还要难,但刘振强这样讲,肯定也是有那么一点希望的,于是试探着问道:“这有可能性吗?”

刘振强笑了笑:

“世界上任何事情都存在可能性,安新的成绩摆在那里的,安新的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效益大幅度提高;事关民生的突出问题逐步解决,人民群众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明显改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力度不断加大,生态优势进一步显现;重点领域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

不管是萧规曹随也好,还是其他也好,总之,罗浮黎在你打下的基础之上还是做了一些左右成效的工作,至少没让安新的发展放缓下来,这便是他的成绩,而且说明这个同志还是能干事,有种老骥伏枥的状态和干事业的态度,而且罗浮黎在各方面风评不错,虽然年纪不小了,可放在其他地方那就是稳妥的代名词……”

陆政东点点头,刘振强这话的意思其实已经很明白了,罗浮黎也算是搞经济的一把好手,这样的人放在一些极不发达是最急需的,而且这样的省份情况比较复杂的省份,年纪大一点也就意味着稳成,这倒是优势,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罗浮黎在当市长的时候和他这个非常年轻的书记配合得极好,而且罗浮黎当书记之后和市长关系也相处得很不错,这恐怕更是让高层更为看重,这几者综合起来,就清晰了,刘振强的意思是要是条件成熟,罗浮黎还是有机会竞争一下有些省份的省长的。

这样罗浮黎也算是一方封疆大吏了,可以和他遥相呼应,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今后能够提供的支持更大,同时也避免了在副书记人选上又出现杯葛而破坏两人之间刚刚达成的默契,而唐中凯只要能升任市委书记,在常委中依然还是能够提供支持,这样虽然有利有弊,但明显是利大于弊。

朝中有人才好做官,特别是朝中有刘振强这样的“吏部”大员,关键时候在高层面前提一嘴那就是机会,或者平常提及给领导留下较深印象,到需要这方面的人时自然就会想起此人。

当然,这只是一个机会,能否真正变成现实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也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刘振强既然这样讲,那也就意味着出缺的副书记高层是倾向于从外面调入,想来在两会期间有关领导会征求周书明和他的意见,刘振强这么说实际也是让他有个思想准备,那他也必须要改变原来的打算。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这件事还请部长使点劲,罗浮黎这人各方面确实都不错。”

刘振强也点点头:

“把优秀的干部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上是我们党的一贯宗旨嘛……嗯,这件事我也就是有这么一个感觉,到底会如何,还得看领导们到时候是一个想法。”

陆政东点点头,这样的人事变动太充满不确定性了,在事情没有眉目之前,还是不能透露半点风声……

和刘振强谈完出来,陆政东也在思考着,中组部里的领导在外界看来是风光无限,但是也只有内里人知晓这其中平衡难度有多高,坐在中组部部长副部长位置上的领导在这方面必须要有很强的沟通协调能力,不然很难让其他方方面面的人满意,毕竟越到金字塔的塔尖,位置也就那么一点,可具备晋升条件的人则有那么多,弄不好都会怪罪到中组部的头头脑脑上,在这一点上,中组部的领导和其他组织部长也没啥区别,在重要人事上同样也没有决定权,但但如果没有协调平衡好,组织部长往往也是迁怒的对象,刘振强这个位置也不好坐,但刘振强还是显得游刃有余的,应该讲方方面面的关系处理得都不错。

刘振强还能在这个位置上坐多久连陆政东也拿不准,至少刘振强很难在中组部再上一层楼了,想来根据刘振强的年纪和表现,在这个位置上再干一段时间之后应该会调到重要的部委或者地方任职,在这方面刘振强即便是中组部的人同样也需要得到强有力的支持才行。

在刘振强还没离开之时,应该要好好把握这样难得的机会,罗浮黎这边要争取最好的结果,但同时也应该有其他备选方案,只有如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而与此同时,周书明则是眉头紧锁,在副书记这个问题上,周书明也趁着春节前探过中组部一些人的口风,不管从资历还是近年来的表现,加上有陆政东的支持,在省内罗浮黎显然是最有竞争力的。

连中组部相当级别的人都是如此认为,这让周书明也感受到了压力,也是周书明极为不想看到的结果。

对于罗浮黎而言,从常委到副书记是一小步,但对于他来讲则是一件大事,马新忠的摇摆不定,洪志路的独行特立,如果加上罗浮黎,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在书记碰头会上已经失去了绝对的掌控权,而在常委会上,要是唐中凯也成为常委,这一增一减,不仅仅是两票的问题,而是有可能从量变产生质变。

罗浮黎不能成为副书记,哪怕让罗浮黎担任分管其他工作的常委,让唐中凯来担任安新市委书记这样之前从未考虑过的方案也远胜于罗浮黎升任副书记带来的冲击力可能导致的危局。

但是中组部的人并不看好这个方案,方方面面对于罗浮黎的表现都是很认可的,如果这样的表现还被压着,显然难以服众。

还有就是另外一个方案,那就是让罗浮黎离开贝湖,这个省委副书记从外面调入,或者是罗浮黎升任省委副书记,唐中凯离开贝湖,贝湖的市委书记从外面调入,但这样的方案同样也是很难操作。

首先是安新能有这样的局面来之不易,罗浮黎和唐中凯两者最多只能离开一个,也就是说实际上要离开也就是罗浮黎能离开,但这也取决于其他地方有没有合适的位置,还有看高层调整的立足点和侧重点如何……

最为现实的方案是罗浮黎升任副书记,继续兼任安新市委书记,这样虽然改变了书记碰头会的格局,但常委会的格局没有改变。

周书明想来想去,心里虽然也有些不甘心,但形势比人强,也只有力保第三种结果,争取第二种结果了……

第83章冤家路窄

陆政东把这次京城之行关于西原到高星高速的情况给周书明做了通报,听得立项进展顺利,周书明也是微微一笑:“去年贝湖和山秦的经济总量基本持平,这对于士气的鼓舞是巨大的。要是西高高速能够在上半年通过,这更是让全省都振奋的一件事情,看来政东出马,是手到擒来啊。”

周书明也是真有些感慨,平心而论,陆政东在搞经济上确实非一般人能及,能想出别人想不出的点子,而且也真是舍得干,也难怪安新能有那么大的变化……

陆政东忙摆摆手:

“这主要还是我们贝湖发展比较滞后在发改委那里挂了号,这有利于促进贝湖发展的事情他们还是比较理解和支持的。”

陆政东好歹也算在发改委两进两出,和发改委的上上下下关系都不错,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这一点周书明应该也是心知肚明,陆政东顿了一下道:“这只能算是有一个好的开始,反正发改委又不出钱,所以痛快点,虽然我们的方案是自筹资金,这在交通部那边好通过一些,但配套资金的事情,那还得要过交通部和财政部那一关,虽然我们是准备把现有的高速路经营权放出去来筹措资金,但该争取中央的支持还是要尽可能的争取中央的支持,而且还要过国土部那一关,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的。”

周书明也点点头:

“这是必须的,我们贝湖本来基础就差,就更需要得到支持,这方面的工作一定要抓紧……对了,社保和保险基金这方面情况如何了?”

“社保中心和几家保险业巨头对此都很感兴趣,毕竟这也是对他们极有好处的事情,如果能够用活他们再银行的存款,那怕就是其中的不大的一部分,其收益也比他们存银行要高出太多,他们早已经把申请上报给国务院,我打听了一下,领导们的态度还是比较开放的,当然领导们也要通盘进行考虑,特别如何规范这一块,估计还要做些调研,毕竟保险业存在银行的资金那相当于是理赔保证金,既要保证在有事的时候陪得出,还得要保证这样的保值增值行为的绝对安全,对于社保资金更是事关亿万人的退休生活,事体滋大,估计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陆政东说着也是苦笑了一下:

“因为没有先例,估计也会有些人会提出一些不同意见,这肯定会遇到一些阻力和困难,想要第一个吃螃蟹,总是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行。”

周书明点点头,他当然是希望这些审批下来得越快越好,可京城部委的有些做派他自然也是明镜似的,就算陆政东已经做了很多工作,陆政东提出的自筹资金的办法也能加快进度,毕竟现在各地想修路主要就是卡在这一块上,可该拜的神,该烧的香省里相关必须还得做到位,特别是国土部那一关更是关键,只有这样进度才会快一些。

当然他也不能太过奢望这些项目短时间都会批下来,只要年内能够批下来一两件,这已经是很不错了,现在看来这极有希望……

当然,这也更是让周书明更有了一种危机感,不但陆政东如此,看看罗浮黎,唐中凯,还有那个杨永清,一个个都是角色,正是这样的两相对比才会让周书明这样沮丧郁闷,在看看自己选的人,张新文直接就没脸在贝湖呆,姚志铭也是表现不尽人意,被交流出去,但是陆政东推荐的人选却是风头正劲,也许自己年龄真的有些偏大了,以至于看人的目光也不准,周书明叹了一口气,微微苦笑,罗浮黎的事情越发的感到棘手,可是距离副书记调整还有一段时间,他也不能过早的试探陆政东,还是缓缓,想想办法再说……

陆政东从周书明那里出来,刚走进自己的住处,手机便响了起来,陆政东看了看手机,电话号码是西原的,可是号码却不熟悉,本以为是有人打错了便没理睬,可是电话却倔强的响着。

陆政东知道他这个电话知道的人极少,想了想接了电话,听到电话里传出熟悉的声音倒是一愣居然是沈如双。

“沈如双怎么到贝湖来了?”

陆政东下一刻马上就意识到是怎么回事了,徐良等人的案子虽然已经对外公布,但还没移送司法机关,后续的调查取证和固定证据工作还在进行着,沈如双在西河省纪委工作,到贝湖来,显然是中纪委抽调过来办案的……

※※※

沈如双选的地方也很有私密性,宽大的落地玻璃幕墙被厚厚的丝绒幕帘遮掩了起来,透过幕帘间隙可以俯瞰到一汪江水缓缓流动,因为是枯水期,明显的水印线向远处蜿蜒着。

陆政东现在对于西原已经是相当的熟悉,从这个地方,陆政东也就猜出中纪委在办案期间的大本营就在附近的省老干部疗养院。

省老干部疗养院的历史很长了,这里江景独特,适合夏季纳凉避暑,原本还是比较偏的,但是随着市区的不断膨胀,这个地方也成了市区的一部分,也比较热闹,正因为如此,这个疗养院事实上也很少有老干部愿意在这疗养了,而这大冷天也就更没有人来了。

这里搞房地产修建江景房肯定是一不错的选择,西原市里也没少打这里的主意,可是也惧怕省里那些老干部有意见,所以一直还是不敢造次。

“洪志路还真是会选地方,居然把你们大本营设在疗养院。”

陆政东也不禁揶揄道。

“咦?你怎么知道?”

沈如双有些吃惊,惊讶的扬起眉毛,墨绿色的呢子风衣穿在沈如双身上显得格外干练,把一个知性女人和职场女性的冷艳妩媚成功的融入到了一块儿。

顿了一下沈如双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旋即反应过来:“哦,你是省长,洪书记会给你汇报。”

陆政东摆摆手:

“这是中纪委办案,只要允许,中纪委会通过洪书记给省委主要领导通报,但这种办案的地方,洪书记不但不会给我汇报,恐怕周书记那里都不会汇报,我完全是猜的,我好歹在西原工作生活了一年多,对于西原市区还是基本熟悉的,这一块就那地方最适合。”

洪志路没有选择被广大西原人熟知的省政府的那个“招待所”,也没选僻静的宾馆招待所,而是选择了疗养院,这连陆政东都没想到。

陆政东说着顿了一下道:

“怎么终于是尘埃落定了?”

陆政东喝了一口咖啡,笑道。

中纪委纪委办案有极为严格的纪律要求,沈如双能够和他见面,应该是案情已经完结,解禁了。

沈如双点点头,陆政东既然如此说,那就是这么一回事。

沈如双仔细观察着眼前的陆政东。

看得出来这段时间他并不轻松,省里边连连出事情,尤其是中纪委安原是掀起了反腐风暴,一举拉下了包括一个副省长内的多名高级干部,以及还有一大串的处级干部纷纷被纪委带走调查,一时间是风声鹤唳,干部们每天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问有没有谁又被带走了,弄得很有点草木皆兵的味道。

而且他也听说陆政东之所以调回贝湖的初衷就是要把贝湖的发展搞上去,谁知却遇上了这档子事。

“政东,我看你瘦了不少,这段时间估计你是疲于奔命了,谁也不愿意这样的事情出现在任内,但既然出现了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好在这一块也算是结束了。”

沈如双顿了一下没再说下去,他也是好久没见着陆政东了,偶尔有闲暇的时候也就是在电视上看到陆政东,和他原先看到的总是神采奕奕的陆政东相比,这一年多时间,陆政东是显得老成了很多,接手一个烂摊子,万事开头难,又遇到这么大一场风暴,就算陆政东再能干,精力再充沛,几件事赶在一起,作为主要领导之一的陆政东恐怕也有些焦头烂额。

陆政东笑了笑:

“如双,你是不是觉得我也会对纪委有些怨言?我还不至于把这样的事情迁怒于人,确实,出了这档子事是有些打乱了我的节奏,不过这样的脓疮早挤掉比晚挤掉好,要是贝湖的发展真正全面启动,西原的发展全面启动,案情会更大,影响会更坏。”

沈如双点点头:

“总之你还是不要太拼命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陆政东笑了笑道:

“真不是你想像的那般,我这是刚从京城回来,省里有一些项目得求那些大爷,昨晚我是连轴换,喝了四五台酒,一大早又赶飞机,没休息好。”

陆政东顿了一下才继续道:

“京城那些大爷可不是省油的灯啊,相比起来,徐良这样的就显得太菜了,有人讲,徐良是忘乎所以了,还有人讲是因为上不去了,所以才开始乱来的,其实这都不重要,也不是侥幸两个字就能概括的,重要的是当这干部当到一定程度时,就觉得自己可以为所欲为,觉得自己可以摆平一切事情,但是往往就是你觉得可以平安无事的时候,离倒下也就不远了。

领导干部什么错误都可以犯,但两个错误绝不能犯,一是站队,二是经济问题,尤其是后者,前者不过是政治生命的终结或者暂时的受挫,而后者,那不但是政治生命的终结,同时失去的还有人身自由……”

陆政东摇摇头,特别是有些自以为站队站对了的,在经济方面更是肆无忌惮,还自以为没事,实际上早已经是沸沸扬扬,现在任期都是由期限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这才是现实政治的真实写照,就算是站队站对了,太过分了,谁也保不住,而一旦紧跟的领导那一页翻过去了,被查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陆政东有感而发,沈如双只是微微摇摇头,并没有接过他的话,陆政东一愣,心里也不禁自嘲了一下,沈如双是纪委的,而两人之间……

他这有点哪壶不开提哪壶,便说道:

“要不还是换个地方?”

沈如双眼神一黯,却是看了一下表,道:

“一会还得集合去赶飞机。”

陆政东有些讶然:

“这么快就要走了?”

沈如双点点头。

陆政东倒是不奇怪中纪委这般,不管外面是天翻地覆还是翻江倒海,中纪委办案通常情况下是静悄悄的来,轻悄悄的走,很多时候是临上飞机的时候才会和当地主要领导招呼一声。

“那你怎么还搞得这样神神秘秘的?直接上我办公室不就完了嘛,毕竟我们都曾在西河省政府工作过,拜访下同事也没啥大不了。”

陆政东看到沈如双身边用于乔装打扮的臃肿的外套,在看了一眼他身上的行头,礼帽墨镜风衣,围巾,活脱脱一个上海滩的许文强,不禁哑然失笑。

“我倒是不介意,我反正是给领导报告了才出来的,只是毕竟我是中纪委调过来办案的,进你办公室肯定得登记,这身份一表明,恐怕有些心思不正的人会往案子上联想,人言可畏,没必要给你添那些麻烦。”

陆政东点点头,沈如双倒是很细心,贝湖机关的“长舌妇”根深蒂固,没有的事情都能给编得有鼻子有眼的,这有鼻子有眼的,搞不好又会谣传出什么是他发动的这次雷霆行动,虽然谣言止于智者,可眼下这样浮躁的年代,真正的智者又有几个?虽然这样的事情不会对他造成真正的困扰,但多一事总是不如少一事。

虽然沈如双极力不想表现出不舍的样子,可那能隐藏得住,而好死不赖的这时候却响起了极为煽情的《别离的车站》,更是和眼前的情景相吻合。

歌还没唱到眼泪泛滥,沈如双的眼泪就已经完全泛滥了,沈如双在冰冷的外表之下有着一颗感情丰富而炙热的心。

两个人紧紧的相拥在一起,沈如双嘟起厚实的丰唇迎了陆政东,两个人尽情的享受着别离前难得的这点时光。

陆政东的手早已经滑入解开的衣服下摆里,沈如双也极为配合任由陆政东在他胸前肆虐。

别说是沈如双那眼眸中流露出浓浓的不舍,就是他自己也有些按捺,可是两人都非常清楚只能到此为止了……

看着沈如双的身影消失在路的尽头,陆政东突然觉得自己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相聚即是离别,沈如双也好,杨璐姐妹也好等等等等,这些女人别无所图无怨无悔的守望着他,而他却是连春节是不是能够去看望她们都不能给一个很肯定的话,特别是雪玉有了小孩之后,这种愧疚的心情在此时尤为强烈,左右不是人这滋味真是不好受……

而就在沈如双和陆政东一前一后离开时,一个人却是紧紧盯着陆政东。

“罗哥,遇到了熟人?要不要我去请上来坐坐?”

“没事儿,认错人了。”

罗志林淡淡的说道,但是目光依然警觉的跟踪着陆政东,陆政东竖起风衣的领子,带着帽子,几乎要把大半个脸都遮住,加上低垂着头,手插衣兜里,显然是不想让人认出来。如果不是自己这种一直惦记着对方,对方的容貌举止都深深的印在他心里,随时都琢磨对方,只怕就是对面而过也无法认出对方来。

那女人不是罗致娴,更不是陆政东的妻子,虽然两人相隔了几分钟才先后出去,但越是如此,罗志林觉得这里面有文章。

一直看到陆政东上车消失在视线之外,罗志林才收回了视线若有所思。

所谓冤家路窄不外如是,罗志林心里不禁冷冷一笑。

贝湖他是本不想来,无奈人家是求爹爹告奶奶的央求他来走一走看一看,他才勉为其难的来了。

这不是他常用的故弄玄虚忽悠人,而是因为他曾在贝湖遭遇滑铁卢,是他的伤心之地。

最后他实在是架不住老板的热情,还是勉为其难的来了。

看着老板和陪客毕恭毕敬的样子,这看似风光,实际他现在已经是落魄到家了。

原来公司被他那个所谓的妹妹分了一大截,曾怀德那边也因为种种原因,已经和他做了切割,虽然曾怀德也没亏待他,可新的关系还没建立到很过硬的地步,好项目难以弄到,一般的项目他又看不上眼,这几年他就是坐吃山空,他这几年花在那些小明星、名模之类的女人身上的钱、花在结交各方朋友身上的钱也不是小数,现在就是一些大点好点的项目就算能弄到手,他的资金也有点捉襟见肘了,他也有些坐不住了,也就凭着这些年在京城混打下的人脉基础当起了掮客,这东西不要什么本钱,而且赚赚那些想批项目找靠山的冤大头老板的钱也还是挺容易的,最关键的是干这事是别人求他,很风光,还能花别人的钱建立自己的关系,是一举两得,但即便是如此,罗志林对于走到这一步还是很受伤。

而这一切和那个所谓的妹妹罗致娴有关,也和陆政东有关……

第84章顿悟

罗致娴拿了一部分公司的钱跑了,是个转折点,而安新汽修厂的事情,结果在陆政东的干预下黄了是雪上加霜,本来这些都不算什么,最可气的是他没想到罗致娴居然不愿意和曾怀德建立起亲密关系,这让他和曾怀德之间总是到不了那种境界,最后散了,而罗致娴之所以能硬抗他,根据他调查的结果,是因为攀上了陆政东这根高枝。

陆政东凭什么帮她?还不是因为它长得好看,她这个妹妹其他的不说,容貌身材,加上家世修养,曾怀德能惊为天人,陆政东肯定也一样。

虽然陆政东没有什么绯闻,但是罗志林相信一点,这天底下就没不偷腥的猫,陆政东不过是隐藏得更好罢了,即便是罗致娴又长了两岁,但是罗志林也得承认罗致娴出落得越发风韵十足了,那种举手投足间的贵气和优雅绝不是那些小姑娘可比拟的,更何况罗致娴还有一个金发碧眼的助理,那也是一个真正的尤物,他也是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想把其弄到手,甚至连曾怀德那里都没告诉,无奈陆罗致娴看得实在是太紧,没给他任何下手的机会,这样的一双尤物,神仙都忍不住,何况陆政东?

说不定陆政东都和两人滚了好多次床单了,一想到这里罗志林心里就恨得牙痒痒的,这既是坏了他的大事,又占了他的女人,实在是让他有些抓狂。

可是作风问题,很难拿到真凭实据,更何况对于陆政东这样的人来讲在寻常情况下根本就不算是问题,但其他呢?

罗致娴的公司虽然他无法查到具体情况,但他相信既然有陆政东这样的高枝罩着,罗致娴不至于傻到不利用的地步,一个权色交易是跑不掉的。

就算陆政东也是搞经济的好手,在这方面手脚做得很干净,作风问题在特殊的情况下也是有作用的,罗志林也是游走在政商两界之间这么久,他知道掌握这些人的一些隐私总是有价值的,而且在一些时候,价值还特别大。

陆政东的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曾怀德都非常感兴趣,上一次曾怀德就很想他能办成这样的事情,只是功亏一篑,最终没办成……

事实上罗志林是想错了,对于曾怀德而言,女人不过就是玩物而已,罗致娴就是再漂亮,那也不能和仕途相比,之所以和罗志林做切割,一来是他还要往上走,地位越高盯的人也就越多,有些东西该收手了。

就连曾怀安也在家里的要求下把手里的生意都转出去挂在别人名下,去了一家垄断行业的国企做老总,这样的地方就算不能明目张胆的捞钱其实也是一金库,因为是老总说了算,所有的吃喝拉撒什么都可以走账报销,还能调动手里掌管的资源和他相配合做一些事情。

曾怀德最想让罗志林做的事情就是想让罗志林能够拿到陆政东的把柄,可是罗志林在这方面的表现以及其他能力上的表现完全证明他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完全没资格作为他从事见不得光方面的人选,综合这些因素,所以才会弃之如敝帚一般和罗志林做了切割,而罗志林却是认为是因为罗致娴哦原因让曾怀德对他有了意见……

罗志林坐在那里想着,除了曾怀德,还有一些大块头也是一定会对这些感兴趣,这样极度稀缺的东西作为敲门砖投名状,换取的东西想必也是非常不错的。

当然罗志林也很清楚,不说陆政东现在的地位,就是背后的云家,那也是他不敢招惹的,他不至于不至于以卵击石想要去找陆政东的麻烦,但这可以当成生意来做,这需要投入的资金也不多,而且只需要暗中监视住罗致娴就行,这样他完全隐身在暗处,他和罗致娴关系交恶那是众所周知,他针对罗致娴那也很正常,这样一来风险并不是很大,可回报却是惊人的,何乐而不为?

陆政东当然没有想到在那地方也能遇上认识自己的人,毕竟那地方还是虽然算是市区,可毕竟还是偏了一点,条件差了一点,何况有个疗养院在不远处,谁也怕碰见老干部碍着老干部的眼,被弄个灰头土脸,所以通常重量级的人物很少到这边来。

罗志林的一些猜测并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