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3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得金道申这么一说,周书明稍稍放心,金道申虽然有时候立场不坚定,性格偏软,脑子有时候也有些糊涂,但是正因为胆子有些小,所以在方面出问题的可能性反而不大,不过还是要听到金道申给自己一个肯定的答复心里才踏实,不是因为其他,是因为这干系实在是太大了。
“兰伟龙分管的是招商引资,这一块工作对于西原来讲是耽搁不起的,罗善政来我这里谈了谈兰伟龙出事之后谁来接替这个位置的事情,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周书明当然清楚两个副省级城市的书记在人事上一直都是希望谋求更大的建议权,而金道申在中间就是一个挡箭牌和缓冲的作用,相互之间肯定是互相较劲,照理说金道申推荐的人选出了问题,那么就该是罗善政推荐的人选上了,但是在人事问题上却不是非此即彼或者玩一出平衡那么简单,这里面很多东西还是非常微妙的。
金道申也有些拿不准周书记的意图,照理说眼下贝湖的局面对周书记并不是很有利,周书记显然是承受着极大的压力,这个时候是不是要适当的让让以求团结共度难关?
于是试探着问道:
“周书记,罗善政的想法是……”
周书明微微一皱眉:
“罗善政的想法是罗善政的意见,你的想法是你的想法,罗善政他代表的是西原市委,而你是省委组织部的部长,你是代表省委考察干部,各是一级组织,我现在要听你的意见,至于省委如何统筹考虑那是省委的事情,至于其他几个厅级副厅级的位置,你也斟酌一下。”
周书明无言的喟叹了一声,金道申确实是有些不堪重用,越是这样的时候,越是要沉住气,就算是要团结要妥协,那也得看对方的反应后再说。
这个金道申这确实是自己的一大失误,可就算如此,眼下还不能把他怎么样。
因为在这个时候调整金道申的分工,这不摆明了金道申在干部考察方面存在不足,而他这个省委书记在用人上有问题么?
还是缓缓吧,等过了这个点再说吧……
金道申如蒙大赦一般从周书明那里出来,心里也颇不是滋味,也觉得有些憋屈,可是周书记对待他的态度有时候就想对待其身边的工作人员一样,这虽然也表示是自己人,可是他好歹也是常委,这显得不够尊重。
金道申有些自哀自怨,而在金道申离开之后周书明还在考虑怎么来应对眼前的局面,兰伟龙的位置空出来了不说,公安系统出现这么大问题,姚志铭的位置怕也是坐不稳了,毫无疑问,上面不会同意再由贝湖的人出任省厅厅长,而是会采取异地交流或者空降而来的方式。
这就涉及到邱忠浩的事情,公安系统这一次出这么大的问题,邱忠浩不想插手里面的人事安排是不可能的,之前姚志铭和邱忠浩之间因为工作上、人事上的事情也是积怨颇深,如果不适当的放一点,只怕姚志铭的日子更会难过。
还有赵国栋、洪志路、西原市委等等,这一次大家都算是要共度难关,很多问题就不能不面面俱到的照顾进去,想到这里周书明就觉得头疼……
周书明如此,陆政东同样也如此,贝湖现在等于是处在风暴的中心,对于省里的一二把手都是一种压力,省政府的办公会议通常都是高效率快节奏,不过气氛相对来说比较宽松,可这一次却明显有些压抑。
椭圆形的会议桌上明显的空缺了一个位置,显得说不出的突兀。
几乎所有人进入会议室之后都要下意识的看一眼那个固定的位置,虽然徐良已经不可能返回这个会议室,但是在人大常委会还没有罢免他的副省长职务,选举新的副省长之前,这个位置还只能空缺在这里。
秘书长杨启成似乎也觉察到了会议室里气氛有些低沉,有意要活跃一下:“省长,十一月的经济数据也已经出来了,也就最后一个月了,情况相当不错,按照这样的趋势,明年超越山秦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了。”
“是啊,西原的新城规划在国务院通过应该是没啥问题了,一旦通过,也就意味着西原比较大的固定资产投资即将开始,而且安新高新产业投资增速明显加快,预计在明年才会真正发力,加上三山两片发展带以及城乡统筹的扩大,按照这样的趋势,明年增速肯定高于今年。”
周若山也接上话头道。
陆政东也知道二人是有意活跃气氛,但是他现在的心情的确也好不起来。
兰伟龙又落马了,从徐良开始到现在,已经是一个副省级,两个正厅级干部,副厅级正处级干部更是若干,纷纷落马,这已经演变成为一个典型窝案串案,而中纪委仍然没有罢手的意思,这里面就很有深意了。
从种种端倪看,中纪委似乎盯上了艾和平,如果说艾和平真要是有问题,那么贝湖省才真的是迎来一场名副其实的灾难了。
这一次中纪委出手,看这阵势就知道怕是中央有意要在贝湖开刀立威了。
为什么会选择在贝湖,周书明想不通,陆政东同样想不通,难道是贝湖的真的比其他省市更为猖獗更为突出么?
陆政东觉得未必如此,尤其是在发现了这一系列案件都基本上是以西原市干部为主,即便是徐良的事情牵扯的主要也是西原,这让陆政东有些若有所悟了。
西原市的问题历来已久了,一直萎靡不振,内因占据很大因素,而现在高层基本同意贝湖和西原提出的西原新城规划方案。
而要让这个方案不至于被蚕食得满目疮痍,最后只剩下一个遮羞的外表,再对这样一个战略支点城市又是致命一击,从而严重影响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那么对西原政治架构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理就势在必行了。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中央是要对西原动一次大手术,以确保其能够承担起相应的职责,为新的一届班子提供一个更宽松的操作平台,同时也是以此惊醒全党全国。
所以这个时候,越是和西原有贪腐相关方面的事情,那就真的是再好不过了。
好在关于艾和平这方面的事情似乎还是没有任何进展,不知道是艾和平真没有什么大问题,还是石中军、张丰和嘴很紧,总之,艾和平没有被动。
可即便是如此,贝湖现在也是一副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样子,以至于周书明和他不得不人前人后都不得不做出一副精神抖擞气宇轩昂的模样,还得不停的四处参观和参加各种活动,发表讲话,以提振士气,以弥补这样的冲击带来的影响。
“嗯,今年基本上是达成了预期,不过……”
陆政东顿了一顿,他本来不想谈徐良等人的问题,但是眼下似乎人心都有些不宁,他觉得如果大家继续保持这种避而不谈的姿态,也许这种犹疑情绪还会继续蔓延,这会严重影响到工作。
“不过我还是先讲讲题外话,徐良等人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徐良不是我们贝湖省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这其中的大道理不用我讲,大家都听得够多的了,有一点我希望在座的各位谨记,不要说我们在座的都是省级,副省级,就是再高的位置,该抓还是要被抓的,有的人以为只要能退休,那等于就是安全着陆了,这只是妄想,就算是退下去了,一样也会照抓不误,不这样,临退休出问题的事情根本得不到遏制,所以千万不要有任何的侥幸心理。
我为什么这么讲,是因为是因为现在从众式贪腐愈演愈烈,这面就广了,而现在各阶层的人对于贪腐都极为不满,反腐倡廉在某种意义上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所以反腐的力度只会越来越强,而光是加强都还不够,想要治本,总得创造一个治本的环境,那么治标就是必然选择。不以雷霆手段,很难奏效,所以当有一天,某地出现数名副省级领导干部一起被抓也就正常了,那震荡大不大?肯定大,可是还是不会有任何手软的。
到时候头天还贵为省级干部,副省级干部,第二天就沦为阶下囚,在铁窗中度过余生甚至倒在刑场之上,那就太不值得了。
还有身边工作人员和家属子女,请各位也要管好,别到时候一家人全部进去,连个探监的都没有,那就更可悲了……既然从政就要学会舍,有舍才能有得,又想从政又想捞钱,想要鱼和熊掌兼得,最后不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不说,下场注定会很惨。”
陆政东非常清楚今后数年的情况,也非常希望在座的人不要出问题,或者说有问题的赶紧悬崖勒马,不出事,或者少出事,对于工作的顺畅开展肯定是大有裨益的……
陆政东这样的大实话让会场顿时一片寂静,这远比平常那种千篇一律的大道理冲击力更大。
“接近年底事情很多,时间很宝贵,好了,我就讲这几句题外话。总之该进去的人进去,该继续的必须要继续,肃清了害群之马,我们应该能做得更好,下面请各位谈谈明年一季度的工作打算……”
第75章突发情况(六)
徐良,石中军的事情渐渐也接近尾声,这期间还牵扯出不少西原的人,特别是国土城建交通等部门的干部,不过吴启江和艾和平最终还是安然无恙。
从调查的情况看,这是张丰和放出的烟幕弹,艾和平从事统战工作,和工商界的老板们自然有联系,张丰和也就把这作为一个炫耀的资本,而吴启江和张丰和之间也大体是这么一种关系。
而事实上张丰和在省里所结交的正是徐良,只不过张丰和很是聪明的让徐、石二人互相不知道而已。
徐良正是以为石中军和张丰和没有什么关联,才把石中军作为立功赎罪的筹码,可是哪曾想,这个筹码把张丰和以牵进来反过来让他一直没有交代的事情一下又曝光,这被很多贝湖人笑称是真正的搬起石头(石中军)砸自己的脚。
而对于石中军来讲,他同样也没有想到刘雨梦有他做后盾,有他给找赚钱的路子还不知足,而且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刘雨梦担心他有一天出事牵连到她,也留下了一些将功赎罪的东西,这也成了他出事的导火索。
这对原本一直以为刘雨梦对他是有情有义的石中军来讲,也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情。
而刘雨梦也没想打她聪明反被聪明误,因为这些东西不但把石中军牵连出来,她的行踪也完全暴露,等待她的是被引渡回国。
“作为像徐良,石中军这样的领导干部,却是被一个商人,一个女人玩得团团转,实在是可悲可叹的一件事情,同时也是值得很多领导干部深思的一件事情。”
中纪委副书记和顺科很是有些感叹的说道。
周书明、陆政东还有洪志路也都苦笑以对。
和顺科到贝湖来不是来办案的,而是专程前来传达有关精神,事实上徐良和石中军的案子基本已经调查结束,中纪委这一次动作大,不过在时间上并没有拖太长,显然也还是考虑对贝湖,特别是西原的影响。
中央这一次肃清西原的陈腐,给现任贝湖省委和西原市委一个更清澈更自由的发展运作空间,这是中央的主要意图,虽然在这之前,中央并没有给贝湖省委明确的讲,只是打了招呼,恐怕周书明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和顺科此次前来想必也是有安其心的意思。
对于周书明来讲,中央的真实意图他虽然已经了然,但是在这样的意图之下明显这件事对于他而言还是一个打击,一种削弱。
可里面的一些东西,他还是一头雾水,很比如徐良的线索到底是什么人提供,是怎么摆上高层的案头的,这才真正发起这次霹雳行动的推动者到底,可是这些,和顺科讳莫如深,连只言片语也没有透露。
当然他也怀疑过很多人,包括陆政东在内,这件事对陆政东的影响虽然同样是负面的,可陆政东是不是急于推杨永清上位而演出的一处苦肉计,一箭双雕,既助杨永清快速上位,又打击他这个书记?
杨永清的工作能力和成绩摆在那里,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认可,就算是他这个省委书记,也不得不承认杨永清确实很能干,在这样的情况下,陆政东完全没必要如此,而且这样的事情遮掩得住的时间不会太长,陆政东不可能为了争取在贝湖的话语权去冒很大的政治风险。
周书明虽然没有从和顺科这里得到他想要的东西有些遗憾,心里也决定这件事他一定还是要弄个水落石出的。
周书明执着于弄清徐良等事情的幕后主推者看着似乎很小心眼,似乎和其省委书记的地位身份极为不相符,可实际上真正到了这个层次的人,还真是在这样的事情上绝对的较真。
这不是胸襟的问题,而是一种警惕,能够坐上这样位置的人都是从阴谋阳谋的“枪林弹雨”中拼杀出来的,最为忌讳的就是被人黑了一把,连对方是谁都摸不清,所以搞清这样的问题只是一种本能的反应。
周书明也不去再想那些,不管怎么样,这样烦心的事情现在总算是告一段落,也算是翻过了一页……
和顺科谈完这些看样子有些话需要和周书明单独谈谈,陆政东便和洪志路出门透透气。
“树欲静而风不止,我知道贝湖的问题迟早会爆发出来,但是没想到来得这样快这样猛烈。”
洪志路语气有些低沉,似乎也有些索然:
“要是早点发现,影响也不至于这么坏,这么大。”
陆政东拿不准洪志路真正想要表达一个什么意思,从表面来讲,这件事对洪志路的影响并不大,徐良毕竟是中管干部,省纪委是无权查处的,可是从另一方面,徐良又牵连出这么多厅级处级,这是省纪委可以查处的范围,从这个意义上讲,他这个省纪委书记多少也有些责任,而洪志路的意思又不完全是这个,似乎暗指在这些问题上周书明不支持。
按照现行的体制,省纪委还是在省委领导下开展工作,涉及到厅级干部必须要省委书记点头才可能展开调查,洪志路的意思是周书明一味求稳,结果脓疮越来越大,最后这个大脓疮还需要中纪委来挤掉。
“徐良,兰伟龙、石中军等人这个时候暴露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要是在西原大规模的新城建设中间来这么一下,那对西原可真是没顶之灾了。”
这道理很简单,如果没有这么一下,很多人在这方面肯定是越发的猖獗,到时候那涉案的人就会越高越多,到时候很多项目不得不因此而暂停,甚至由于负面影响过大而让新城计划有中途夭折的危险。
洪志路点点头:
“是啊,教训深刻啊。”
“确实是教训深刻,这说明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确实有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出现腐败问题,就说明我们工作没做好?就是丢面子?这样的看法很片面。
而为了稳定而稳定,我认为这样的看法也是不妥的,不可否认,反腐在短时间内确实会对我们的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一点无可讳言,可是从长远看,紧绷这根弦,实际是会极大的促进我们的工作。这一点,不用我多讲。
所以我认为一个地方查处腐败案件和惩处贪腐人员的多少并不代表着这个地方腐败的严重与否,只能代表其反腐倡廉的力度如何。
如果某地歌舞升平,清廉无比,我觉得反倒是说明这个地方问题很大,任何事情都不能脱离大背景单独去看,在目前这样严峻的形势面前,那个地方能够独善其身,那个地方是世外桃源?
要么是反腐力度不够,要么是贪腐分子手法翻新,一时之间没发现,要么就是刻意的营造出一种清廉的虚假气氛,特别是第三种,这看似为了稳定为了发展,只会让问题越来越严重,问题越来越大,实际上是遗祸无穷,对一地发展不利,实际上也是让有的干部越走越远,害了有些干部……”
洪志路点点头,很有些感慨的说道:
“呵呵,搞经济工作的,总觉得纪委惩办贪腐干部会影响发展,真是难得有如此理解纪委工作的人,看得出来,政东省长是真理解而不是和我客套,不像有些同志当面大话说得震天响,背过身就觉得纪委就是添乱的添堵的,难怪这次山岳书记在听取案情汇报的时候特别提到政东省长在这方面是非常有原则,也非常有能力和水平的,看看安新,不管是在反腐倡廉的预防机制还是严格执行方面都很到位,这也是安新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陆政东听洪志路坦然提到唐山岳心里也是微微一动。
这一次省里不少人对洪志路是颇有微词,有人觉得这一次中纪委对贝湖采取狂风暴雨的方式也和洪志路有关,洪志路应该在里面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觉得洪志路是为了踏进中纪委而对贝湖不管不顾,至于周书明,虽然表面上最近是力挺,但是深知中间有些东西的陆政东却是知道,只怕这一次周书明对洪志路的意见更大,洪志路恐怕也是觉得他真是被孤立了,毕竟保持距离和被孤立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这也让洪志路感到了莫大的压力……
洪志路这是试探,或者理解成求援也不错,这也是一个契机,当然陆政东也很清楚,作为洪志路这样的人来讲,彻底的倒向他不可能,表示一下亲近不过是为了度过眼下的难关。虽然如此,但能够赢得洪志路的好感,在工作上互相支持,作一对松散的盟友这无益也是对他大有益处的。
不管怎么讲,这一次徐良等人出事虽然对于省里最高层的政治格局不会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但是肯定还是会促使贝湖省里的最高层产生一些微妙的变化……
陆政东笑着摆摆手:
“反腐,不能指望这一次犁庭扫穴就万事大吉,一次犁庭扫穴能震慑的时间也有限,也不能指望一项制度的实施就一劳永逸,一个好的制度也只能保证大多数人不犯或者少犯错误,像现在正在宣传的号称百廉市,他们在这方面确实是做了不少工作,书记、常委检查责任制落实情况,时间少则一周,多则半个月,纪委更是像猎狗一般虎视眈眈的紧盯着,市长凡是布置大工程,都把监察局长带上。就是这样敢于抓班子,管严领导成员;敢于抓下级,一级抓一级地抓下去;敢于抓自己,以身作则。
这样从上至下,从下至上的一整套监督体系,人有心的人无胆,有胆的人缺少机会,确实是起到了不错的作用。
可即便是如此,世界上没有百腐不生的真空,在市场经济和经济国际化过程中出现的腐败,许多是我们从未遇到过的,特别是腐败现在显然是出于高发期和上升期,就算是百廉市,他们也出了问题,他们的一个副市长也出了问题,而且看情况估计问题巨大。”
陆政东是清楚的知道那位副市长即将创下共和国之最,顿了一下才继续说道:“我这么讲不是否定该市,也不是否定制度建设,相反,我是非常认可他们再这方面的努力的,卧这么讲的意思是稍有松懈,贪腐肯定重新抬头,反腐在现阶段依然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反腐倡廉还是要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保持高压势态。”
洪志路要的就是陆政东这样交底的话,陆政东这番话让他心里也踏实了许多……
第76章意外之喜
徐良、兰伟龙、石中军等人的事情告一段落,则是意味着另一件事的开始——对于这些空出来的位置进行调整就提上了议事日程。
每一轮人事调整之前都会引各种无数的内幕加最新的消息,而且这样的路边社和底下组织部的消息流传和变化也永远抢在正规渠道发布之前。
事实上从得到那些人落马之后,这样的讨论依然开始,可是更多的时候则是谁谁谁会上,可好一阵却是没有下文。
而那些“业余组织部长”们却是不慌不忙的分析起缘由,什么案情还没结束暂时不敢提拔之类的,然后又进行下一轮“人事竞猜”,某某局长原来对老百姓态度不大好,现在又是如何如何,某某政委最近频频在电视上露面,而某某常委的精神显得更加焕了,总而言之,他们都是在不断变幻着形象,在人们的猜测和幻想不断的“成长变化”着,外人也总能寻找到相对应的细微之处。
当一切尘埃落定之后,他们就会以预言者的形象很笃定的告诉周围的朋友,早就知道某某要升了,你看看他怎么怎么就知道了。
而事实上,真正的局内人才知道人事上的变幻莫测,那一张两指宽的调令没有发出之前,一切都存在变数……
“道申,这边人事考察研究恐怕要抓紧了,先拿出一个大名单来,征求一下新中书记的意见,然后充分征求各方意见,最后再来碰头。”
周书明说道。
“周书记,政法系统这一轮人事调整比较大,杨树安毕竟才来,很多情况这么短时间内他只能通过一些比较狭窄的渠道来掌握了解,在这个问题上还是要注意的。”
姚志铭离开省厅厅长的位置这几乎是没有任何疑问的,而继任者杨树安从外省调来也没任何疑问。
金道申和邱忠浩接触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邱忠浩一直被压着,这种难得的重见天日,哪能那么容易就罢手?
主动找自己了解全省政法系统的干部使用情况,这些动作无一不在证明邱忠浩邱忠浩是想要借此机会树立他在政法系统的地位。
周书明沉吟了一下道:
“忠浩我看他这段时间也跑得挺勤,省政法系统基本都跑了个遍,那也听听他的意见吧。”
周书明的意思是邱忠浩的意见可以听一听,但最后的人选还是由组织部来定,这一次他没有犯上一次的错误,完全揣摩清楚了周书明的意思,可周书明这个隐晦的态度让金道申有些苦恼。
这实际上是太难操作了,看来周书明是不想在这一次人事调整上受人掣肘,特别是邱忠浩,邱忠浩的一些动作是在为之前政法系统出现问题进行灭火,可恐怕在周书记看来,邱忠浩是有种火中取栗的感觉,而周书明是最在乎这一点的,邱忠浩完全在不知不觉中犯了周书记的忌讳,这也让他先前在周书记这边做的一些正面工作被抵消了。
如果是这样,这就意味着陆政东可能会在其坐收渔利了,但这种事情金道申也无法言明,他只能说做到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敢再多事,不然到时候吃排头的还是他。
何况实事求是的说,在他征询陆政东对干部人选的时候陆政东提出的设想和意见也的确相当肯,人都是有私心的,可是陆政东并没有提及他的铁杆支持者,还是能够做到公私兼顾,在这一点上陆政东的确有其过人之处。
陆政东在这方面确实显得很从容,即便是邱忠浩暗示安新可以有更多的政法系统的人可以调入西原,他也不为所动,对着原安新市下属的金威市委书记、安新新任市委组织部部长张忠平说道:“我现在这个位置比较微妙而尴尬,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安新政法系统的干部从安新调到其他地方都可以,可是调到西原,我觉得不妥。”
对着自己曾经非常欣赏的部下,陆政东也没有那些弯弯绕绕:“虽然现在安新没有把西原当成是对手,但在西原肯定不这么看,对于一个超越自己的城市来讲,特别是在刚刚经历一场贪腐地震,他们的心情是复杂的,调过去,在西原的人看来就是以胜利者的姿态去接管他们。
而从某种程度上,调过去的人肯定也是希望西原方面能够看到安新的一些与众不同的作法,这样的两种心态很难磨合到一起。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事西原市省城,是省委省政府所在地,各方的博弈不可避免,矛盾也就难免,当种种矛盾纠结一起不可调解时,那会找上谁?而且据我了解,这些年来,西原市局存在一个怪现象,许多关键部门的内设机构负责人一直不能到位,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原而原因就在于权力纷争厉害,谁上谁不上都可能造成局领导班子的矛盾,即便是这一次大换血,在这一点上也是很难平衡的,一个不小心就会被架在火上烤。西原公安系统如此,其他方面又何尝不类似?”
张忠平听得陆政东如此讲,有些赫然道:
“是我考虑得太简单了,总觉得干部交流是好事,能出干部是好事,没有考虑得太细致。”
陆政东笑着摆摆手道:
“干部交流是对的,出干部也是对的,只不过眼光不要只盯在西原上,西原这边还是从其他地市调进去比较妥当,而安新的干部往其他地市调,这样效果恐怕会更好一些,如果真是想干一番事情,不要迷恋大城市,越是落后和艰苦的地区,越是应该动员他们去,这对他们的成长有好,这对他们的成长有好有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工作过的经历,有在经济落后工作过的经历,有在繁华的地方工作的经历,有在艰苦之地的历练,这样的锻炼价值更大,而且从今后选拔任用干部的标准看,有过在艰苦地方工作经历的应该会在提拔中优先考虑。”
张忠平自然是一点就透,安新的干部调到其他地市,其优势更能凸显出来,而且远离西原这个是非窝,也更容易干出一番事情出来。
“省长,我听我在国家统计局的同学讲,我们去年的经济总量如果不是山秦在统计口径上做了点手脚我们贝湖省已经是超过了山秦省。”
“哦?是吗?我是感觉两者很接近,倒没想到会超过。这个数据还没公布吧?”
陆政东也是微微一愣,说实话,他也没太关注这事,在他看来,零四年超过山秦有点勉强,而零五年一季度应该会稳稳当当的超过山秦。
“还没公布,但已经上报给国务院的领导了,应该已经签字了,不可能更改了。”
张忠平有些遗憾的说道。
陆政东不由一笑:
“你这个同学可是够坏的,早不告诉你迟不告诉你,到了不可更改结果却又还没出来才告诉你,这分明就没安好心。”
张忠平也是一笑:
“是啊,我那同学就是这么一个人,他是会计专业出身,谨小慎微,是不愿意犯错误的,可是又拗不开同学之情,也就只能想这样的苦办法了,苦了他自己不说,也苦了我们贝湖的人,他这样一说,你说超了吧?公布的没超,你说没超吧,事实上超了,这反倒弄得我们贝湖是上不上下不下,痒不痒痛不痛,浑身都不痛快。”
陆政东听得张忠平这么说也不禁哈哈一笑,确实是如此,要是直接出来没超过,那贝湖也就只能认了,弄这么一出,确实让人有点哭笑不得。
陆政东笑了一会摆摆手道:
“其实这也没什么,两者之间超于不超也就两个亿的事情,争论这个没什么意思,超过山秦,也就能够提振全省士气,而从经济形势上讲这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更关键的是要看后劲。”
陆政东对于今年迫近和山秦的差距是有相当自信的,只是对于今年超越山秦还是明年他倒是看得很淡,因为超越山秦在他看来算不上挑战。
张忠平却是道:
“省长也不要太谦虚了,这怎么也算是意外之喜,这已经是足够让人振奋了,想想贝湖这些年一直都想超越山秦,到最后却是越拉越远,也只能省长你有这样的能力,就算今年不相上下,明年我们贝湖肯定超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