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1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会议结束,陆政东和出席财政工作会议的主要干部又交谈了一番,才回到了办公室,只是陆政东屁股没坐热,秘书盛兴波就闯了进来。

是的,就是闯进来的。陆政东一看盛兴波这样子,估计是发生什么大事了。

“市长。刚刚尤市长的秘书来电话,他们在新发地产现场办公的时候被安绵厂的工人给围住了。”

盛兴波正汇报着,秘书长安俊义也匆匆推门进来。

安棉厂是安新棉纺织厂的简称,安棉厂很大,有职工上万,但也是市里最困难的国企之一,三年前停产,后来安新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都没能救活,不得不宣布破产倒闭。

新发房地产集团来到海东后,经多方考察选点,愿意用三个亿的资金收购安绵厂的大部分厂区,用于商品房开发。

这个项目是张泽高从外地招商引资引来的,当时作为安新招商引资三大项目之一,受到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为了把新发地产的投资留在安新的土地上,安新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积极而又开放的政策,这笔钱可以用着解决安新下岗职工,这对安新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但没想到出现了这样的事情。

陆政东心里一惊,下意识地问:

“情况严重不?”

“很严重,有上千的工人,还有工人源源不断的涌来,尤市长被困在里面出不来,现在电话也打不通。”

一边的安俊义一下就把话头接了过去。

“泽高书记和可钦秘书长去省里开会了,我已经报备过去了,市公安局政委和局长都打来电话,请示是否要触出动警力……”

陆政东只是顿了一下就坚决地否决了:

“千万不要火上浇油,让他们待命就是,让尤市长他们注意安全,叫上信访办和相关的部门领导,我们马上到现场!走,边走边谈……”

陆政东很果决的下达着命令。

张泽高不在家,这件事如何处理,他必须要做出决定,由不得他犹豫。很多人都习惯一出点事情就想着用警察,其实很多时候情况根本就没有坏到那样的地步,而警察的出现有时候反而是把矛盾激化,把本来可以在可控范围内的事情复杂化和扩大化。

他的前任李萌图最后离开的导火索也就是这个,陆政东更是不希望把事情扩大化。

陆政东相信,工人们不至于把政府的人怎么样,不然他们根本就没机会打电话。

正说着安俊义手机又响了起来,两句话安俊义就挂掉了电话,这个时候安俊义就成了现场通往市委高层的关键通道,必须保证畅通。

安俊义一边给身边的人交代着,一边把了解到的情况给陆政东介绍着,安绵厂的不少职工并不认同新发地产征用其土地让他们能够买断工龄就是救世主,相反,是对于新发地产征用其土地一直都有抵触情绪,认为是新发地产剥夺了他们的工作机会。

市里对此还是很重视的,政府这边由分管城建的副市长尤金忠负责,同时,为慎重起见,福林区委、区政府也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配合市里的工作,但事情还是再次发生了,就几分钟时间工人们就从两侧围过来,把尤金忠给堵在了里面。

陆政东听得出来,安俊义的语气中透出这一切并不是太意外的意思,只是没有人提前把它说出来。或者,大家太相信政府的力量了。陆政东一边听安俊义介绍着情况,一边也紧张的思考着该如何应对。

车子进入福林区安棉厂外的家属区出现在面前是一条坑坑洼洼的水泥路。

这条路曾是福林区的景观大道,当年的安棉厂不知有多风光。

但时过境迁,如今风光不再,当年的辉煌早已随风吹雨打去,破旧的楼房,中间夹杂着低矮的棚户,还有临时搭起来的小饭馆小商铺,边上停着不少等着载客的“电麻木”,显得又脏又乱,公路也被堵得显得极为拥挤,跟整个市中心的日新月异相比,眼前的安棉厂仅仅是徒留下一片残影,诉说着世间的沧桑变化……

市政府的几辆车在拥堵的马路上慢慢穿行着,终于到了安棉厂的厂区……

第3章见招拆招

陆政东远远的看到很多人,心里明白,今天这场仗是硬仗,但不能硬拼,只能智取。工人们要的是工作机会,只能在这方面能够打动工人,事情才好办。

陆政东还在趁着仅有的一点时间,询问着安俊义和劳动保障部门有关下岗职工的问题。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大规模的出现在全国来讲是从今年开始,为革除旧弊,解决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问题,中央政府提出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三年两目标”的任务后,国有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结构调整,但无论是应该退出还是应该保留的国有企业,都必须解决一些共同存在的问题,而在诸多问题之中,下岗职工的分流安置和再就业无疑是最困难最棘手的问题。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政府三年脱困目标,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新成立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了近三年的“三二一”工作任务:抓住三个重点,落实两个确保,实现一个统一。“三个重点”是促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动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两个确保”是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确保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一个统一”,就是对社会保险实行统一管理,实现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保合一”,城镇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农村社会保障“四位一体”,统筹规划、整体推进。总体目标是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立起适应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使广大城镇劳动者得到比较充分的就业和最基本的社会保障。

但实际情况是,在第一季度,全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比例仅为百分之十,全国半数左右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为此中央专门召开会议,指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是现实条件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了做好这项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把它作为一个头等大事抓紧抓好。

但实际上,这些政策都显得滞后,年初企业改制已经大规模展开,但下岗职工生活保障以及再就业相关方面的政策一直拖到秋后才陆续出台,而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这三大重要保障政策,也只是临时性措施,还没有真正形成具有约束性的政策法规,地方上的措施则更滞后一些,特别是经济基础差的地区,情况就更加艰难。

因为再就业服务中心用于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资金,原则上实行“三三制”的办法解决,即财政、企业、社会筹集(主要是失业保险)原则上各占三分之一。

而安新的情况就更糟糕,财政拿不出钱,企业拿不出钱,社会筹集那就只是杯水车薪,甚至洪灾之后,这部分资金也被挪用,再就业中心的保障功能并没有真正有效运作起来,下岗职工没有一个重新上岗的缓冲期,那问题也就越多。

随着离现场越来越近,陆政东也逐渐看到了工人们的脸庞,棉纺厂主要是女工居多,在现场的多是三十五岁以上的女工,有的人因为对未来的茫然而歇斯底里,有的人则是面无表情地肃立着,眼神中充满了无助和沮丧。

能够找到其他门路找到其他工作的,今天不会来;能够做点小生意的,今天不会来;能够依靠老公养活的,今天不会来,今天来的,都是陷入困境中的……

不是下岗职工或其家属,很难体会下岗带给他们的阵痛是多么的难挨,不是下岗职工不知道工作对于他们来讲,是多么的重要。

陆政东不由微微闭上眼睛,凝思了一下,才下了车,道:“我们进去。”

安俊义有些担心这一进去,也会被围住脱身不得,微微迟疑了一下,但看到陆政东面无表情,已经开始向人群中走去,知道陆政东已经是下定了决心,忙和和其他随行人员大声的喊着,市长来了,工人们终于还是自发的让出是很坦然的走了进去,里面的尤金忠被一群中年妇女给弄得有些狼狈,不过看到他来了,顿时也是如释重负了一条路,怀着各样的神情看着他这个年轻的、“自投罗网”的市长。

陆政东却,陆政东的到来,让他也从一群中年妇女职工中解放了出来。

陆政东登上一个比较高一点的地方,大声说道:“我是代理市长陆政东,我想和大家说说心里话。”

陆政东人年轻,中气足,声音一下就盖过了附近莺莺燕燕的声音。

“我很理解工作对于大家意味着什么,特别是人到中年的广大职工,上面有老人要赡养,下面有孩子要上学,有老下有小,要吃饭要看病要交学费,这些都需要钱,有了一个工作也就有了相对稳定的生活来源,一家人生活就有了基本保障;大家都有一双勤劳的双手,都想工作,想用勤劳的双手养活自己,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陆政东这话一下就说到很多人的心坎里了,一下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人们的情绪也逐渐安静了下来,陆政东又道:“安棉厂的情况大家也清楚,但凡有一线生机,政府也会尽最大的努力,在过去的几年间,市委市政府为扭转安棉厂做过多少工作,我想大家心里比我更清楚。安棉厂垮掉了,大家已经回不到安棉厂上班了,这已经是现实,但是这不意味着大家都没有工作了……”

陆政东环视了一下安静下来的人群,继续道:“但如果我说我马上能够想办法给给大家解决工作,那肯定是扯淡,糊弄大家,那我不是什么市长,完全就是摆摊卖药的吹大牛的江湖骗子,大家说是不是?”

陆政东这话让不少女工都笑了起来,现场的气氛也就更加缓和了,陆政东才说道:“时间,市委市政府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当然这个时间有一根红线,中央提出三年国企脱困,这其中就包括必须在这三年中要解决广大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

安新市困难企业较多,下岗职工也更多,如何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就显得尤为迫切,三年是中央的最后期限,我们安新必须要提前完成,也就是讲,三年内,甚至两年,我们安新市委市政府必须要让绝大部分的下岗职工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陆政东首先谈了再就业培训,再就业服务中心建设问题,谈了下岗职工在找到工作之前的过渡问题,两年的失业保险待遇,谈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费,三条保障线的相互衔接,使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得到保障,这些是政府马上要着手制定和解决的问题。这样下岗工人基本的生活保障,也能够从容的找工作,然后才谈起了如何解决再就业的问题。

陆政东清楚,说一千道一万,如果不能在这个问题上让大家信服,前面这么多的铺垫,都是白搭。

陆政东谈到政府正在积极制定和完善和落实促进再就业的扶持政策,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在税收、管理费用上予以优惠或者减免,对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提供小额担保贷款。

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各种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对就业困难对象实行再就业援助,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安置富余职工。

“关键一点还是要发展经济,因为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就比如讲这个新发地产,在这里修房子,这不仅仅就是在现场施工的这些人,而是带动上下产业,比如修房子就需要水泥、钢筋、石材等等材料,这就让这类企业能够开工生产,而且房子修好了要装修、要售卖、要有物业管理等等,这些都需要人,而且这些多人兜里有了钱,总是要吃饭生活,这样也就带动商场超市餐馆等等的兴旺,这些行业的兴旺,自然也就需要更多的人手,这样就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

陆政东差不多是提前做了一次施政演说,把他发展经济的思路讲了一番,总算是把工人们给安抚了下去。

“金忠市长,辛苦你了,委屈你了。”

等到工人们逐渐散去,陆政东才转过头对尤金忠道。

“谢谢市长,我没有把工作做好……”

尤金忠的心情有些复杂,陆政东能够来救场,而且还是罕见的没有动用警力,这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不想这位新市长倒真的是与众不同。也还是让他有些感动的,不过看着陆政东刚才处置现场的混乱局面,这等于给他上了生动的一课,虽然陆政东是代理市长,权限比他大,敢于承诺的力度也比他大,但他不得不承认,在突发性事件面前,这位年轻的市长展示了控制事态的能力和敏锐的思维和出众的口才。

但俗话说,观其言,还得看其行,嘴巴两张皮,说话不费力,陆政东真要把所讲的实现,其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陆政东根本就没有关注尤金忠在想什么,他还在想着下岗工人的事情,虽然这事是暂时解决了,但今天这事若是稍微处理得不好,如果有人再一推波助澜,又会闹出一出大风波,那等于是给他来了个下马威。

这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实在是太被动了,得想想办法才行,但现在很多情况还不清楚,还得再等等,再等等,陆政东告诫着自己……

陆政东忙碌了数日,终于周日的时候想出去走走透透气,这想法他其实老早就有了,他在市政府看的哪些材料,他觉得水分实在太大,他得要把在市政府了解的东西和安新实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互相印证,也算是接接地气。

安新的市中心还是极美,鳞次栉比的高楼在夜灯下金碧辉煌、雍容华贵,路上车流穿梭不息,道路两旁,松柏郁郁苍苍地静立,鲜花生机勃勃地开放,徜徉在街头,富有艺术性的现代化高层建筑与街道两侧的花草松柏相映成趣,让人觉得心旷神怡。

人行道上骑自行车的行人很少,人流中不时会走出一些衣着时尚,青春活泼地少女,更为这个花园般的城市增添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但出了市中心最繁华的地方,街上一下就变得局促了起来,一些电麻木在公路上游荡,在路边闲聊着等客。

陆政东一袭风衣,一顶帽子,走在街上,倒也不担心被人认出来,走过一个报亭的时候,一群人正在那里对报上的新闻品头论足,也吸引了陆政东的注意力,因为他俩谈论的是安新市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其中自然也包括他这个新来的市长。

一名吸着烟的男子正诧异的问:

“老管,新市长真是从中央空降来的,是为了查李萌图来的?”

“可不就是为了他,李萌图在咱们安新贪了多少钱,连修大堤的钱都敢贪,不过李萌图的根子深啊,不把他调走,不派中央下来的干部,谁动得了他?”

“那照你这么说,那安俊义那家伙怎么还在当秘书长?”

“这你就不懂了,欲取之,必先予之,新市长刚到,肯定是要摸清情况的,这是麻痹那些家伙……”

老管一副政治百事通的模样。

陆政东心里淡淡的一叹,李萌图真要是有经济上的问题,在那些人虎视眈眈之下,绝不可能从安新全身而退,至于安俊义,就更是如此,如果安俊义真有经济问题,那些人肯定第一个就会拿安俊义作为突破口。

真是流言猛于虎啊,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李萌图在安新市确实没做出什么能够让老百姓能够看到的实实在在的成绩,所以老百姓也就愿意相信这样的流言,李萌图的这些流言传的如此的有鼻子有眼的,同时也说明钟柏发等人在安新真是有足够强的影响力……

陆政东脚步并没有在此驻足,依然往前走着,盛兴波偷偷打量陆政东神色。更琢磨着陆市长问自己安秘书长的事情自己该怎么回答,但陆政东似乎只是在浏览着街上的景色,仿佛就没有听到刚才的话一般……

陆政东带着盛兴波悠闲的走着,渐渐就来到了江边码头附近,陆政东正听着盛兴波介绍着今年洪水的水位,两个面色不好的外地人从两人身边走过,一边走一边还骂骂咧咧的:“本来是来散心的,没想到却是受了一肚子气,安新这个鬼地方,我这辈子都不想来了……”

“这地方,下辈子也不想来了……”

陆政东一听,忙走了过去,问道:

“两位大哥,安新怎么了?”

两位旅客看了他一眼,道:

“你才刚到安新吧,我给你说,安新这码头的人态度可真够恶劣,就连问个路,那个态度真叫一个恶劣,还有旅行社,那就不叫旅行社,叫宰人社,不宰得你心痛,是不会着数的,兄弟,千万小心,别跟我们一样……”

两个人一边说着一边匆匆下了梯子朝下面的客船走去。

安新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市里名胜古迹不少,旅游景点较多,陆政东看了看不远处的港务局,对着盛兴波道:“我这个外地人也去体验一把码头的服务,你是本地人,不要说话。”

陆政东说着便走进了不远处的侯船大厅,现在还没到春运,虽然大厅里进进出出的旅客不少,但也不显得拥挤,大厅里的工作人员也并不是很忙碌,陆政东看了看,便朝两个正在那里说说笑笑的两个年轻的工作人员走去。

“同志,打扰一下,请问一下,从码头到市中心广场坐哪路车啊?”

“自己不会去公交点看公交车的线路牌?”

其中的男青年很不耐烦的白了他一眼说道。陆政东觉得自己的态度很谦和了,而且看着应该也不至于碍眼,没想到对方会如此说话。不过陆政东还是显得极有耐心,继续问道:“这个,我是第一次到安新,一点都不熟悉啊,请问公交点怎么走啊?”

“罗里吧嗦的干啥,要问问别人去,外地佬,讨人嫌。”

最后两句,工作人员是用安新的土话讲的,盛兴波肯定是听得懂的,他知道陆市长也大体能听懂。

盛兴波根本就不曾想到这些工作人员度竟真的是如此恶劣,在为其作为安新人感到脸红的同时,也有些生气了,不过有陆市长交代,他还忍着,这时候见陆市长被这样恶言相向,再也有些按捺不住了,只是陆市长盯了他一眼,淡淡的道:“我们走……”

第4章底线,不可逾越

陆政东这样出来,是来体察社情民意的,公开身份了自然可以吓得对方战战兢兢,可这样的威风实在太浅薄。

陆政东自然是不屑为之,但是这件事倒是给陆政东不少的触动,服务工作,其实就是一个态度问题,并不需要政府投入资金,但如果能够抓一抓,不但可以扭转风气,改进作风,完全可以作为他到安新展开工作的一个切入点。

周一上班,陆政东在市政府备上清茶一杯,请市里的新闻媒体记者到市政府,征询他们对服务工作的意见,并谈及了他在港口的遭遇。

他向记者感喟道:

“我本来是带着怀疑的态度走进去的,但是通过自身的遭遇,证实了两位外地游客所言非虚。我还是第一次挨这样的骂,不好受,可安新市的老百姓和来安新的客人该挨了多少这样的骂!花钱买气受,这一定要改,否则对城市形象和发展影响太大,否则我们在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上投入再多的资金用于打造硬环境都会大打折扣。

我们安新很多窗口的地方都挂着‘开放的安新欢迎您’,但如果没有把这样的标语和口号落实到实际的行动,恐怕就会把人给吓跑了,如何把这样的欢迎标语换成实实在在的行动,真正敞开胸怀,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来到我们安新旅游投资兴业,如何让我们本地的老百姓高高兴兴的享受服务,这是需要我们广大干部群众都要思考的问题,看来,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能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有些问题必须要重视,今天把大家请来,也是想听听大家的看法,请大家帮着呼吁呼吁……”

在场的记者一听都有些兴奋,因为市长训斥人不是新闻,而市长被市里一个服务行业的小员工辱骂,这怎么都是新闻。

记者号称无冕之王,当然就不乏胆大的,于是就问,客运站的服务人员是如何恶语相向的,一边港务局负责客运工作的副局长,见记者们纠缠于这个问题,涨红着脸,知道有些话不能说出口,先是一阵忙不迭的道歉,然后才转移话题道:“两个当事人错误的性质是严重的,经过研究决定,对于两个当事人,一个给予开除处分,一个给予留用一年处分,并扣罚全年奖金。”

陆政东也是刚刚才知道港务局对两个当事人的处理意见,问道:“如果他们遇到的不是市长,该怎么处理?你得如实回答我……”

“批评教育,扣当月奖金。”

陆政东点点头道:

“那我就尊重制度,就应该按照单位的制度办,批评教育,扣当月的奖金,加强管理这是一方面,还是要加强教育,引导大家自觉的增强服务意识,增强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水平这样的氛围,要让他们思想上通了,才会在工作中自觉的提高服务的意识和水平。

其实我觉得就是这样的处分,也不应该由他们来承担,要讲处分,应该先处理我们这些当市长的,因为这样的问题不光是港口码头有,我们政府部门有没有?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话难听,这是很多人对一些部门的评价,还有车站有没有这样的情况?机场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商场有没有这样的情况?等等,我们扪心自问,我想大家心里都有答案,服务态度差,服务水平低,让群众拿钱买气受,如果一件事情是带有普遍性的,那就说明我们政府没有把工作做好。我感到很难过,我们这些当市长的应该检讨啊!”

陆政东接着说道:

“既然是我们没把工作做好,他们就不应当受到那么重的处理,他们都还很年轻,也就是二十出头的年纪,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得给他们机会,让他们从那里跌倒从那里爬起来。毛主席都讲过,只要能改正就是好同志,我相信他们能够以此为戒,今后会努力把工作做好,为安新的发展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陆政东再次慎重其事的对港务局和港口客运总站的领导叮嘱道:“还请港务局和港口客运总站的同志们不要为难他们……”

陆政东叮嘱完,又适时的把话题拉回到主题上来,陆政东并没有再谈什么大道理,作为媒体人,如果还不明白他所讲的事情的意义,那也就是不合格的媒体人了……

※※※

安俊义上班的时候把几份文件送给陆市长的时候,说了一句:“陆市长,关于加强服务的事情在社会上反响强烈,各系统也都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措施,请市长看看。”

陆政东快速的浏览了一下文件,然后道:

“有些不好的东西看着只是小事,可当变成一种习惯便都麻木了,就会坏事。不过广大的干部群众还是能够认识到这一点的,一提醒就能认识到。恩,这是好事,秘书长也做了不少工作,后面一定要跟进,要起到一个质的提升……”

安俊义忙在本子上记了下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随时记录领导的指示是他的习惯。

陆政东找来记者谈了此事之后,似乎又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发展上,但安俊义却是一直都紧盯着媒体关于服务这一块的报道。

市里的各主要媒体对此事都进行了报道,市里的晚报以一个整版把陆政东市长作为一个普通人所遇到的遭遇,以及陆政东一再叮嘱港务局和客运总站的领导不要过重的处理当事人,要给他们改正的机会。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市民们都纷纷给报社写信或者打电话,诉说他们所遇到的同类问题,特别是陆政东受到辱骂还特别叮嘱相关单位的领导不要严肃处理当事人,而是要按制度办事,要通过教育和思想认识来帮助他们认识到错误,更是赢得了很多人的交口称赞——既有容人之量的大将风度,又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晚报在此基础上推出了一系列以晚报记者明察暗访和市民来信反映的情况做了一系列报道。

这个话题引起了全市广大群众的共鸣,市运输系统和旅游系统是首当其冲,成为市民诟病最多的,市商业系统和宾馆饭店也是感到了压力,这些系统的主管部门都相继出台了如何进一步做好服务的措施。

关于这些报道,稿件写完到刊发,事前、事后陆政东都不知道,也没有审稿,但安俊义还是在其中做了不少的工作的,准确摸清领导意图,是秘书长必须具备的本领之一。在具体工作中如何把这种意图不显山不露水地贯彻好,是考察一个秘书长能否胜任的关键因素之一。

陆市长显然是将作为在安新真正亮相的第一个举措,从内心深处想在这件事情上有所作为,安俊义看得出来陆市长这一次是真满意。

“市长,没什么事情,那我先出去了……”

安俊义见陆政东很满意,便欲出门。

“哦,还得麻烦秘书长一下,请立伟市长来一趟。”

安俊义于是点头除了办公室,心里想着,新市长虽然年轻,但在政治手法上还是很有两刷子的:切入点选择得很准确,一再交代不要从重处理当事的职工,而且将这件事定义为一个普遍现象,半句没有批评具体的单位单位领导,实际上这比用严厉的批评更管用,这些管理部门的领导一个个都跑到市长这里来汇报工作了,同时也将自己亲民的形象展示在安新老百姓面前,真正达到了第一次在全市范围发出其声音的目的……

而陆政东请周立伟到其办公室恐怕还是因为市里灾后重建最重要的流溪河大堤开工仪式事情,常务副市长周立伟是打算请党群副书记钟柏发出席,显然是不看好陆市长,而讨好钟柏发等人了,这是试探陆市长,就看陆市长是个什么态度了……

常务副市长周立伟办公室在八楼楼,敲门进去时,周立伟正在打电话,交代着流溪河大堤开工仪式事情,看到安俊义,便长话短说挂了电话,问:“秘书长有事?”

安俊义就把事情说了,就把自己来的意思说了,双手顺势将一份关于财政工作的文件呈给周立伟,道:“常务,有份文件还得请你过过目。”

安俊义客气了一下,道:

“财政局让我把把关,我哪有那个水平,就想请常务过过目,钱袋子的事情,马虎不得。”

周立伟嘴里说着“好的,好的”,接过文件,放桌子边,眼睛却盯在安俊义脸上。他的目光有些怪味,普天成被他看得很不自在,意味深长地又盯了他几秒钟,道:“俊义啊,最近怎么气色不好,可别太累了,注意身体。”

安俊义的心一下就腻味了,周立伟这句话,还有说话时的表情,让他忽就意识到什么。他硬挤出一丝笑:“最近身体是不大对劲,常务您先看,我就不打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