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应了这种带着一种俯视的社交关系。
而社会地位的提高与杨振功的官位直接相连,包括她的那个才三十岁的就是副处级的宝贝儿子,其实更多的也是因为有杨振功,虽然杨凯麟官越来越大,回家过夜的日子也就越来越少,有些事她也是心知肚明,但是那些事情她想管也管不了,这么多年了她对那些事情也早已经想开了,只要能有荣华富贵,男人在外面风花雪月也就不算什么了。
因此,杨振功的老婆对于威胁杨振功官位的人和事特别敏感,何况这件事不但是威胁到杨凯麟,连她的宝贝儿子也是牵涉其中,一听杨凯麟的话也忙不迭的去给杨振功打电话,打完电话之后也坐在一边说道:“振功有时候也真是不懂事,我们又不缺钱花,真不知道他还要跟熊立生他们搅合在一起干什么。”
薛义花也被吓得不轻,坐在那里心神不宁的问着杨凯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听到是省纪委的来调查,更是吓得花容失色,脸上厚厚的粉直往下掉。看着黑着脸想着事情的杨凯麟也不敢打扰。
没多久,杨振功匆匆而回,薛义花忍不住就道:“振功。”
由于省纪委保密工作做得很不错,罗豫章被省纪委找去谈话,杨振功不知道,甚至连去“协助调查”的熊立生,他也以为只是手机没有信号了,被紧急招回来的杨振功一进屋就看到父亲杨凯麟脸黑得跟煤炭似的,一向很宠他的母亲也发着火,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你跟我到书房来。”
杨凯麟不想让有些沉不住气的老婆知道有些事情,把杨振功叫到了书房里,父子俩进行单独的谈话。
“熊立生的公司你有没有份?”
“没,没有,我只是和他关系比较好,有时候帮点忙。公司的事我没参与……”
杨振功本能的选择了避重就轻,杨凯麟见杨振功眼睛转了一下,知道他这个宝贝儿子想给他打马虎眼,于是厉声道:“你少动那些心眼,若是你没有份,你会那么热心,熊立生能拿到那么多开发区的项目?……你是死到临头了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你知不知道省纪委已经调查过罗豫章和熊立生了?!”
“啊!”
杨振功一听吓了一跳,看到父亲的眼神,心里一激灵,作为政府干部,他自然知道省纪委的调查意味着什么,再也不敢打马虎眼,把事情原原本本的讲了。
杨凯麟听完之后气得重重的拍了一下椅子,指着杨凯麟的鼻子道:“你自以为是在幕后操纵,做得天衣无缝?狗屁,谁不清楚罗豫章给熊立生的面子就是给你的面子,给你的面子就是给我的面子?你一堂堂国家干部和劳改释放犯和商人混在一起算怎么回事?你知不知道一出事,熊立生和庞伟健都是无业游民。屁事都没有,而你是国家干部,第一个跑不脱的就是你!你……你真是糊涂透顶!……”
杨凯麟劈头盖脸的就给了杨振功一顿:
“我给你说,这一回若不是罗豫章做事老道,把你们送的钱早就处理了,熊立生还算是知道轻重,没把你给交代出去,不然的话,现在不但你已经被纪委弄去喝茶去了,连你家老子也会跟着你去喝茶!”
杨凯麟发了一通火之后,看了一眼如丧考妣的儿子,道:“现在官场复杂得很,你现在也算是少年得志,你那位置也是有人惦记的,只不过因为有我,没有人敢对你动手,但很多人眼红我现在的位置,天天盼着我犯错误,现在你这么做,就让你自己往火坑里跳。也是把我忘悬崖边上推……天堂和地狱就一线之间,到时候不要说什么进步、钱财都成了水中花镜中月,人身自由恐怕都得失去……”
杨凯麟这话既是对杨振功而言,其实更多的也是对他自己讲的。杨振功见父亲的语气缓和了下来,小心翼翼的问道:“爸,这事对你有多大的影响?”
“如果没有人惦记,这点事情其实也不是个事,如果有人惦记,即使没有这事,也可以弄出其他的事,但问题是现在是有人惦记上长滩了。你恐怕还不知道,省纪委到长滩来调查,事前市里没谁知道,如果不是罗豫章把钱捐了出去,完全打乱了省纪委的计划,那就是抓住罗豫章,提起一串人来……”
杨凯麟已经不敢抱任何的侥幸心理了,他知道自己他自己收钱的干部为数不少,这些人既然把钱投资在他身上,总是要想办法把投资成倍的收回去的,只要有这样的念头,有人出事就是迟早的事情,而一旦出事,为了争取立功表现,他被交代出来也就是迟早的事情。
一旦他被交代出来,他很清楚,怕就怕认真儿子,一旦认真,那他根本就无所遁形,就他收取的钱物,他肯定是把牢底坐穿了,而要跑,国内再大,那也没有他容身之地。唯一的选择也就只是往境外走,而要往境外逃,那就必须得把钱物先给转移出去,不然出去之后根本就没办法生存。
而要把钱物转移出去,那在国外就必须要有最可靠的人,儿子杨振功是最合适的人选,但杨振功现在在政府部门,又在长滩,想要办理出国的手续肯定会引起人的警惕,所以他得让杨振功先跳出政府,跳出长滩……
第112章同床异梦
杨凯麟仔细的给杨振功分析了利害关系,这些话确实是说道杨振功心里去了,他是自己的事自己知道,虽然他慑于父亲的严命没有在建委系统收取什么好处,但是有人要求进步的找到他,他还是收了不少钱,他也担心这个到时候东窗事发。
只是杨振功让他干脆辞职去外地发展,一想到没有父母的荫蔽,就是做生意也很费力,这也让他有些接受不了,也非常不甘心,不由道:“当年我和他在生产办的时候同样是正科,凭什么陆政东就当副市长,而我现在才是一个享受副处级的待遇?陆政东肯定是在开发区和宜蓝县弄了不少钱,肯定是大把大把的钱孝敬给孙伟阳了,孙伟阳才那么不遗余力的提拔他,我也想要弄点钱,进步进步,可是就是打打擦边球,省纪委的人就找上门来了,这实在是不公平……”
杨凯麟听到杨振功的话,心里也是一阵默然,看来陆政东是儿子心里永远的一根刺,一道坎,儿子是很难走出来,可听到杨振功这样幼稚的话,心里又是一阵无力感直往上涌,火气顿时就上来了,怒道:“你管好自己的事就行了,陆政东当副市长那是他的本事,管你什么屁事,不要把别人都想得那么不堪,把自己想得那么好,你有本事,也学陆政东一样,随便到那个岗位也能搞出一些让领导看重的动静出来,也给我跳票当个副市长试试?你看看你,明明和陆政东有矛盾,还敢到陆政东分管的地盘上去刨食,你这不是伸着脖子让陆政东砍吗?简直就是自寻死路,你看看你,把你安排在建委,那就是出成绩的部门,你当办公室主任这么久,为啥就没有搞出像样的事情出来,民主考核测评还是看在我的面子上,你才勉强过关。你在建委碌碌无为,连我都不敢打招呼把你提为副主任……”
志大才疏,看着杨振功的表现和心态,杨凯麟觉得自己让杨振功走上仕途实际上就是走上了一条错误的路,也就更加坚定了他让杨振功辞职离开长滩的决心。
不管杨振功有多少的不甘心,但父子俩的谈话还是以杨振功妥协而告终……
杨凯麟和儿子谈完话回到主卧,薛义花就迫不及待的问道:“老公,我现在怕得很,你实话给我说,你会不会有事?”
薛义花如受了惊的小鸟,躺在床上,看样子是等得有些不耐烦了。
杨凯麟看了薛义花一眼,心道原本和妻子的关系还算不错,但自从当上副书记之后,一切都改变了,已经很久没有在这张床上过夜了,听了薛义花的问话,迟疑了许久还是选择了掩饰:“我是分管组织人事的副书记,那就是管着干部们的帽子,看着是威风,其实干部远远比位置多,得到提拔的干部自然是满心欢喜,而没有得到提拔的毕竟是多数,这些人心里肯定是不满意的,这样一来,其实我也是坐在火药桶上,所以我一直是谨小慎微,一切按规定办,晚上睡得着觉,你就放心吧。”
杨凯麟一直很少在家里收钱,即使在家里,那也是一些数额不大的钱物,尽能的不让薛义花和儿子沾上这些,这也是他为自己留的一条后路。
这个话题薛义花已经问过数次,她再一次听到了老公的回答,这才安下心来,不过很快又把担心放在了儿子身上,道:“咱们儿子真不会有事吧?”
“这一次完全是侥幸,咱们这个儿子啊,看着在我面前是唯唯诺诺,实际上胆子是大得很,却又少根筋,小事聪明大事糊涂,再在党政机关干下去,出事是迟早的事情,一出事,谁也救不了他。我已经和他谈了,既然他想要经商,那就干错辞职,去外地发展。”
薛义花虽然担心杨振功,但也舍不得杨振功把好好的主任给辞了,更舍不得让杨振功离开自己的身边。
其实杨振功这次没有陷进去,自身应该是没事的,只要今后不再沾这些,应该是没多大事情,但为了能说服妻子支持他让杨振功从政府中辞职并到外地,最好能让妻子也和杨振功一起走。见薛义花坚决反对杨振功离开,于是黑着脸说道:“振功走到今天这一步,全是你惯的,以前若是严加管教,振功今天也不至于如此。你要再这样下去,以后你就只有去监狱里探监……”
薛义花听到杨振功讲得很是吓人,才没有再说,杨凯麟又道:“你要不放心,也跟着振功一起去,照看他一段时间,等他们赚到些钱了,时机成熟了,干脆就让他们小两口到国外去,国外各方面的条件都比国内好,也有利于孙子受到良好的教育……”
“国外人生地不熟的有什么好……”
杨凯麟听薛义花嘴上嘀咕着,反对却不是很强烈,于是便渲染了一番去国外对儿孙的好处,儿孙是薛义花最大的软肋,果然也就没再说什么……
杨凯麟夫妇俩在一边说着话,而在隔壁的杨振功如行尸走肉一般躺在床上,也是了无睡意,这一次省纪委毫无征兆的到长滩来调查,一下就点到立生公司的头上,这简直就像是一个晴天霹雳,霹得他很久都没有回过神来。
原来认为像他和他父亲这样的人物,被调查的可能性极小,但现实却是如此的残酷无情。
现在他几乎所有的钱都投在了立生公司,一走了之,不但所有的钱都打了水漂不说,立生公司的贷款借款很多其实也是看在他的面子上才搞到的,他就这么一走,这些人肯定也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杨振功想了许久,才逐步理出了有些头绪:要辞职怎么也得在春节之后,趁着这段时间赶紧在开发区把亏掉的钱赚回来这才是正理……
第二天,杨振功和熊立生庞伟健三个人像地下工作者一般在一个偏僻的地方见了面,熊立生还颇有些自得的说着:“省纪委那帮人也就那样,什么话也没有从我嘴里问出来,振功,我是真金不怕火炼,我够哥们义气吧。”
杨振功点点头,对于熊立生没有把他给交代出去,也觉得熊立生还是够意思,三个人把各自了解到的情况都讲了一讲,熊立生不由道:“妈的,没想到罗豫章这家伙这么狡猾,居然把收的钱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
庞伟健也点点头道:
“罗豫章胆小我是知道的,但是没想到他胆子小到这样的地步,吃到嘴的肉也舍得吐出来。”
庞伟健不知道,其实罗豫章胆小会这么小,他自身是功不可没,当年他被抓其实也还是给罗豫章造成了不小的心理压力,才让罗豫章不敢放心大胆的收钱,何况罗豫章有罗致芸这条线,既安全又实惠,虽然大钱赚不到,但小钱是不缺的,所以罗豫章才会忍痛把钱给处理掉。
三个人说了一会这些事情,才进入了主题:在开发区的工程该怎么办。
现在情况变成这样子,原来计划通过要挟罗豫章虚报工程量的办法就变得很不现实了,更让三个人感到头痛的是,公司在码头扩建中已经垫资和投入了不少资金,现在就从码头扩建项目中抽身,那亏得就太厉害了;而不抽身,若是想不到办法,随着工程进展,那就亏得越多,这也不是个事。
三个人一说起这事全是愁眉不展,如果不想出一个完全之策,那几个人投入的所有钱全部打水漂不说,还要欠一屁股的账。
三个人虽然都是愁眉不展,都怕投入的钱打了水漂,但也是各怀心思,杨振功是希望能把本钱捞回来,好从中脱身,而熊立生和庞伟健却是没有干部身份的牵绊,是彻彻底底的商人,两个人都明白,省纪委闹了这么一出,不但罗豫章吓得不轻,恐怕杨振功父子也吓得够呛,杨振功今后恐怕也会从中脱身了,这可能是三个人最后的合作,杨振功还是舍不得他的钱血本无归,若不趁着杨振功陷在其中的机会,大捞一把今后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三个人商量了一阵之后,熊立生悄悄给庞伟健打了个眼色,庞伟健装着思考了许久才道:“罗豫章虽然把收的钱捐给了希望工程,但既然他在纪委那里交代的是我们送的钱是给开发区的福利,说明他还是不想得罪我们,虽然他把钱处理了,我们拿捏不到他了,但只要我们做的事情他不担责任,他肯定是睁只眼闭只眼,只要我们如此这般就可以……”
庞伟健和熊立生之前已经商量过,两老表合计来合计去,觉得这事最后还是要利用杨凯麟和杨振功的身份,来压罗豫章等市里各个相关部门的实权派,庞伟健这么讲,只是为了不引起杨振功的疑心……
杨振功听着庞伟健的话,心里也琢磨着,庞伟健的想法其实还是原来那个思路,原来是绕开陆政东,现在是又绕开罗豫章,手段更加的隐蔽。
不得不说,庞伟健和熊立生两人对杨振功琢磨得很透,不过杨振功现在是惊弓之鸟,觉得这事还是有风险,但一想到如果不解决这个事情,不但血本无归,欠下的债务,那始终是一个大尾巴,不但他到外地都无法清静,还会影响到父亲,想到很快他就要从长滩脱身而去,犹豫了许久还是咬牙答应了下来……
就在杨振功等人密谋的时候,陆政东正在抓紧筹划神州化肥的事情。
省纪委的调查让陆政东完全理顺了开发区这边的关系,各项工作推进起来也更加的顺利,陆政东正在办公室和相关部门谈话的时候,市委办打来电话:“陆市长,请你到刘书记办公室来一趟。”
“马上过来吗?有什么事?”
从他当上副市长之后,刘建中还没有专门找他单独谈过工作,陆政东赶紧探了探口风。
“我也不知道什么事情,刘书记在办公室等着。”
陆政东闻言,便明白刘建中肯定有事情找自己,他迅速结束了办公室的谈话,在前往市委的路上,陆政东迅速的想了想开发区的事情,想着如何应对刘建中的提问。
进了门,陆政东见刘建中一脸严肃地坐在桌前,见他进来招呼了一声,把面前的一堆文件签完了才抬起头道:“你把开发区的情况讲一讲。”
刘建中耐心地听着陆政东的开发区工作汇报,却不评价,喝了几口茶,道:“神州化工的投资金额这么大,想想华德集团弄得云雾市的某县至今都抬不起头,一定要慎重。”
因为范晓琳冒充华德集团的副总骗钱这事,陆政东由宜蓝县委书记一职被调到了扶贫办,这以后,事实证明了陆政东的做法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刘建中从来没有提过此事。今天,刘建中重提旧事,让陆政东觉得颇费思量。
陆政东不知道刘建中话里的意思,也就把事情转移到眼下的神州化肥上来,道:“我一定会见到鬼子才挂弦,同时也请省内外的专家进行论证。”
刘建中点了点头,道:
“兼听则明,这是一个好办法,上次你邀请了一些重量级的专家到开发区,明晰了开发区的发展方向,就很不错。”
陆政东听着刘建中的话,揣摩着刘建中话里的意思,暗道,刘建中其实对神州化肥也是非常的上心,但明显还是气魄不够,放不开,而已经正式成为市长,没有选举压力的葛云昌显然也是雄心勃勃,逐渐表现出强势的一面,如果按照刘建中这样的思路来,恐怕和希望大刀阔斧的葛云昌很难协调一致。
两个人谈了一阵开发区的工作之后,刘建中话锋一转,道:“省纪委对开发区进行调查的事情,作为市委书记,我有必要单独和你进行一次沟通。
事实证明你和开发区管委会的同志还是经得住考验的,素质是过得硬的,特别是在制度这一块还是很有些成效的,你们搞的招投标制度,在其中起了不小的预防作用,这说明你是真的用了用了心的,这非常不错,省纪委对你搞的这个招投标制度很干兴趣,省纪委的蓝副书记对这一点表示认可,省纪委的明亮书记也很关注此事。今天我也想再好好的了解了解……”
招投标制度得到省纪委的关注,想来刘建中也是把这个作为一个拿得出手的成绩,这恐怕才是刘建中找他谈话的主要原因之一,陆政东也知道这是一个机会,于是说道:“开发区是居全市之力在进行建设,投入的资金大,工程多,也就容易出问题,当时我在开发区光靠干部自觉和良心,这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在资金项目集中之地,权力没有受到足够制约的情况下,腐败终将难免,现在不出现,以后也会出现,当时市里是举全市之力,作为具体负责实施的我来讲,压力也很大,后来想了一想,关键一点还是要在制度上做文章,只有用制度来约束干部制约干部监督干部,这个机制才会更有效,这同时也是为了保护干部,所以我就想到了招投标……”
陆政东把搞招投标制度的原因和背景讲了讲,又把招投标的实际运作情况讲了讲,趁机又提出了一些完善招投标的措施——有些东西能够借着市委书记的名头借力打力也会给自己减轻不少压力……
不过陆政东最后还是留有余地的说道:
“招投标也是一个新鲜事物,当初搞出来也不是很成熟,我在听了刘书记关于干部队伍建设和廉政建设的一些讲话,又进行了进一步完善,现在才初步成形,还有许多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随着发展还得要不断进行深化……”
陆政东之所以留有极大的余地一来是他和刘建中根本没有到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地步,另外就是因为此时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这个时期腐败会非常猖獗。
而反腐是一个系统工程,建立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思路是正确的,但招投标制度不是包治百病的,腐败已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涉及到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反腐工作要适应社会转型期的特点,必须不断深化改革,需要从源头、干部选拔使用和查处等各个环节上不断完善措施,同时保证各种反腐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形成部门、制度间的合力。
另外整个社会潜规则盛行,风气不正成为滋生腐败的条件,需要从文化建设、宣传教育上加大力度。真正要解决贪腐的问题还是要从体制机制上限制公权力。各级政府要简政、放权、让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突破口,减少权力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防止权力寻租,还有就是各方面对权力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改变腐败猖獗的状况……
刘建中听完他的话,脸上难得的露出了一丝微笑:“恩,政东你的头脑很清醒,你要在这方面下足功夫,开发区要出成绩,也要廉洁高效,这两者不但不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成,一定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只有这样,才能更加顺利的推进开发区的快速发展,你放心的去干,市委市政府会做你坚强的后盾……”
第113章看似不经意其实是必然
和刘建中谈完话之后,陆政东和陈思安就到省里参加全省扶贫工作总结暨年度表彰大会,陆政东又见到了愿长滩市委组织部长丘成云,只不过现在的丘成云已经不是省农发办的副主任了,而是省政府的副秘书长了,在会场上由于两人相隔甚远也就是点点头,打打招呼。
不过会议结束之后陆政东想了一下还是给丘成云打了个电话,笑着道:“老领导,还没祝贺你,不知道能不能抽空接见接见老部下呀?”
丘成云已经不是省农村发展办的副主任了,而是省政府的副秘书长,还是直接给省长服务的那种,看样子要不了多久就会接掌秘书长一职,等于是省长的大秘书,虽然级别没变,但权重却是不可同日而语,这肯定是实实在在的升了。虽然在级别上与陆政东一样,还是副厅,可是实际地位就比陆政东强得多了,因此,陆政东称呼“老领导”是很合惯例。
丘成云在电话里也笑着道:
“政东,你是双喜临门,才真正值得祝贺,你这一杯酒,我是一定要喝的,中午恐怕不行,晚上吧,晚上电话联系,只要临时没急事,就一起聚一聚,到时候电话联系吧。”
陆政东本来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没想到丘成云居然很爽快的就答应了。
其实丘成云对陆政东一直印象都很不错,上一回陆政东到高塘的时候,他还是省农发办的副主任,陆政东就曾经请过他吃饭,他有事没去成,当时他在人们眼中根本就不算啥,人在落魄的时候尤其记得这些,所以陆政东的邀请他很爽快的就答应了下来。
和丘成云吃饭的时间是晚上,陆政东又开始给省扶贫办主任姜东元打电话,姜东元的电话一直占线,这各地市分管扶贫工作的副市长和扶贫办主任齐聚省城,恐怕邀请姜东元的人很多,也不一定能轮到长滩,但是这个电话还是得打,这是一个礼节和尊重的问题。
终于打通了电话,果然如他所料,姜东元已经被人家给“抢”走了,陆政东也只好作罢,和陈思安找了个地方简单的吃过午饭,见下午没什么事情,就让司机开着车直奔高塘经济开发区。
陆政东让司机随意的开着车在宽阔的马路上行驶着,坐在旁边的陈思安看着宽阔笔直的马路和林立的工厂,有些感慨的道:“我们长滩和高塘简直就没办法比,看看这基础设施,恐怕省里的投资就不少,想想我们要争取点扶贫资金,那是千难万难,看来嫌贫爱富是那里都有……”
陆政东笑着道:
“高塘开发区作为全省最大的开发区,是承载着全省发展的最重要的引擎,开发区就是下蛋的鸡,只有这些下蛋的鸡能下蛋,多下蛋,扶贫的资金也才会更充裕,所以省里在资金上有所倾斜倒也不足为奇。
所以扶贫问题,不能仅仅靠扶贫,真正要解决贫困问题,还是得在发展中解决……”
陈思安一听点点头道:
“现在陆市长是养鸡专业户,我相信在陆市长的领导下,我们长滩能下蛋会下蛋的鸡会越来越多,从长远来讲,这肯定是对扶贫工作最大的支持,不过,市里对扶贫工作口号喊得高,实际却是另外一回事,以前主要是靠陆市长到外面是化缘,市里配套的资金实在是很少,现在陆市长是一手抓养鸡,一手抓扶贫,呵呵,这对我们扶贫办也是看到了希望,鸡要养,可有些现实的东西也得要顾及……”
陆政东没想到陈思安的感慨实际上就是绕着弯子说这事,而且还借着他的养鸡论说事,也不禁忍俊不禁,哈哈一笑道:“陈局长,你可真是会见缝插针啊,说开发区的事情居然也能绕到扶贫办……”
开发区和扶贫工作都是陆政东分管,他自然还是要想办法进行平衡,看着眼巴巴的看着他的陈思安,陆政东心心里也暗道,陈思安是个做事的人,而且也没有其他人的那种迂腐,也算是个人物……
陈思安见陆政东虽然没有直接答应下来,但也没有反对,知道陆政东是往心里去了,也就不再说这事。
两个人在高塘开发区绕了一圈,陆政东也对高塘开发区有了一个更直观的了解,从目前来看,高塘开发区和长滩开发区并没有“代”上的差异,最大的差距就是规模上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还没有从量变到质变。
两人在开发区转了一圈,陆政东看看快到五点钟了就给丘成云打电话。
丘成云作为长滩市调到省里的领导,陈思安知道情况,也知道丘成云现在位置的分量。
陈思安知道陆政东晚上有饭局,不过陆政东没讲宴请谁,他还以为是宴请省里的某个相关部门的领导,没想到却是丘成云,挺语气,丘成云是已经答应了下来,不由暗道,在长滩的时候,人们都说丘成云架子大,不好说话,现在看来传言未必是真,只是有些人搭不上话而已,陆政东还真是有些路子,居然和丘成云关系良好。
陆政东悟性高,即使这一回没有跳票,当副市长也是不久的事,这样的人物前途不可限量。
而陆政东晚上并没有让他回避,说明陆政东也是把他当做自己人,一想到这个,陈思安心里也不由有些意动……
丘成云六点过才到饭店,丘成云原来是市委组织部长,组织部长就是活字典,对市里上级别的干部肯定是门清,对着陈思安点点头。
陆政东和陈思安敬过酒之后,丘成云也笑道:“政东,看来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一回你是被老百姓抬进市政府的,为这个,咱们得干一杯……”
陆政东知道丘成云这是话中有话,讽刺丘成云没有水平,不过说得极为隐晦而已,当下也没有二话,碰杯之后就一饮而尽,然后才说道:“我是诚惶诚恐啊,当初我去宜蓝上任,就是老领导亲自送我去的,当时是惴惴不安,还是老领导一番话不但安定了我的心,还给我指明了工作的方向,我才在宜蓝站住了脚。”
陆政东这倒是说的实话,当初丘成云送他去宜蓝,不但交代了工作上的事情,而且还把市委组织部的一个重要的试点项目放在了宜蓝。
丘成云原来在组织部工作,送人上任实在太多,每个人上任他都要讲话,他已经不得当时讲了什么话了,不过,陆政东提起这事还是让他回到了在长滩的岁月。
“关键还是靠你自己,我送去上任的干部多了去了,可也只有你走到了这一步,用空前绝后来形容也不过分……”
陆政东摇摇头:
“这样的空前绝后实在是难受得很,我实在不想经历第二次。”
如此年轻却能跳票当选确实副市长一件逆天的事情,丘成云作为曾经的组织部长,最能理解领导们对这类事情的态度,丘成云知道省纪委又对长滩开发区进行过调查,但对于其中的内情并不知情,还以为是长滩市里的某些人想把陆政东搞下去而采取的小动作,也就点点头道:“能者遭人妒,这很正常,但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你分管开发区之后,开发区的势头不错,产值出现了强势反弹。”
开发区往往都是各地市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开发区的发展状况往往都是地市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风向标,所以省政府也很重视这一块,省里重要的开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