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福星高照-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氏闻言顿时放下了心事,乐不可支的点了点头:“行,那大伯母就不和你见外了,咱也享受享受这公主住的宅子。”
  说了会话也歇足了,几人准备到下一处去赏玩,可老夫人坐了一会就懒怠着动了,青青连忙让人抬来两顶软轿来。
  徐婆子这些年虽不干农活,但也不是闲着的主,每天都能围着自己家园子走上好几圈,这公主府虽然大,但是徐婆子走上大半圈还是没问题的。见老夫人上了软轿,徐婆子依然执意要自己走:“刚走了几步路还没舒展开腿脚呢。”
  青青见状只得让人抬着轿子跟在后头,徐婆子走了一会儿,越瞧着前头半歪在软轿上的镇国公府老夫人越觉得羡慕,她忍不住侧头看了看青青,有些不自在地问道:“你瞧瞧你太婆婆都快睡着了似的,那轿子就那么舒服?”
  青青闻言连忙招手让人把轿子抬过来,笑着扶着徐婆子:“您坐在上头,看得远又不用累着,可不是格外舒坦嘛。”徐婆子早就心痒痒了,也半推半就的也坐在了轿子上。
  四个粗壮的婆子将轿子抬了起来,徐婆子坐在上头觉得既稳当又舒坦,顿时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她回头和王氏、宁氏说道:“不如叫人多抬几顶轿子来,你们坐坐这个,跟着享受享受。”
  妯娌三个听了连连摆手笑道:“娘坐着就是,我们一边走一边说话更自在些。”
  徐婆子闻言不再强求,一边看着四处的风景一边笑道:“咱家四进的宅子原先我就说很好了,后来到了镇国公府,单那花园子就有咱四进宅子那么大。前几日我还说也见过国公府的富贵了,怎么也应该算是有见识的诰命老太太,可这来了公主府啊,顿时觉得自己眼睛不够用了,看哪里都好看、看哪里都精致、看哪里都别出心裁,简直再没有比这好的地方了。”
  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青青忙说:“祖母喜欢,咱就在这住到中秋节,让你成为京城最有见识的老太太。”
  大人们忙着欣赏着公主府的美景没空搭理双胞胎,这两个皮小子顿时撒了欢一样。明恩一会儿爬到假山上四处张望,一会儿抱着亭子的柱子往上爬,简直没个消停的时候,幸亏旁边有侍卫护着又有小厮们盯着,这才容着他四处撒欢。
  和明恩的淘气不同,明礼看着就乖多了,他小小的一个人不爬山不玩水,反而不知从哪里找了个棍子倒处拨土。
  朱子裕忙完手里的事过来找青青,一眼瞧见小儿子蹲在个小山坡上拿个棍子在挖坑,不禁好奇的走了过去:“招财,你在这玩啥呢?”
  “挖宝贝呢!”招财头都不抬一下:“太祖母的话本子里就是这么讲的,话本子上的人随便挖一挖,什么都能挖出来。”
  朱子裕闻言不禁一脸黑线,他努力维持着可亲的微笑,试图跟财迷儿子讲道理:“话本子上的内容都是哄人玩的,若是随便都能从土里挖出个宝贝,那这世上就没有穷人了。”
  话音刚落,就见招财扔了棍子,伸出白胖胖的小手在土里刨了几下,然后从里面拽出来一个羊脂白的玉佩。
  朱子裕:……脸好疼。
  招财一脸兴奋的模样,完全没在意他亲爹一脸扭曲的表情,反而美滋滋的掏出帕子将玉佩擦干净。伺候他的小厮一脸呆滞的打开怀里抱着的匣子,招财一脸开心的将玉佩放到里头。
  朱子裕忍不住伸头瞧了瞧,只见里头装着许多脏兮兮的金裸子银锭子金银簪子等物,顿时有些不妙的感觉:“这些东西都哪儿来的?”
  小厮一脸怀疑人生的表情:“都是二爷挖的!”
  同情的拍了拍小厮的肩膀,朱子裕越看匣子里的玉佩越眼熟,他知道问儿子要是要不来的,索性趁着儿子不注意顺手将那枚玉佩拿了出来放进袖子里,转身就走。
  正在低头刨土的招财猛然回过头来,撕心裂肺地喊道:“爹,你是不是拿我宝贝了?”刚走出几步的朱子裕立马加快了脚步,转眼消失在拐角处。
  招财“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我爹抢我宝贝。”
  抱着匣子的小厮也心酸的抹起了眼泪:“爹啊,你当初为啥卖了我啊?就不能从土里挖些银子养家吗?这挖银子多简单的事啊!”
  朱子裕骑马进宫后直奔御书房,在乾兴皇帝一脸不解的目光中从怀里掏出玉佩放到了桌案上:“听说皇上一直在找这枚先皇赐的玉佩,正好今日我家明礼在公主府玩的时候,从土里把玉佩刨了出来。”
  乾兴皇帝喜出望外的笑道:“当初帮妹妹督建公主府的时候不知掉在哪里了,要派人去找的时候又下了一场大雨,后来派了百十个人寻了十来日夜没找到。啧啧,这么些个人居然不如一个小娃子厉害,被土埋上了都能找出来。”
  想起小儿子越来越财迷的举动,朱子裕忍不住欲哭无泪,儿子太不省心了,啥时候能有个漂亮的女儿就好了。
  于是朱子裕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国孝期满,朱子裕满心欢喜的抱着媳妇努力耕耘了一个月,有送子观音称号的青青在众人意料之中诊出了喜脉。
  九个月过来了,青青在众人的期盼中生下一对可爱的龙凤胎。朱子裕直接无视了大嗓门哭喊的儿子,温柔了抱起期待许久的女儿。
  白皙的皮肤、长长的睫毛、像樱桃一样小巧红润的嘴唇简直像青青的翻版一般,又精致又漂亮。
  朱子裕咧着大嘴笑的正开心呢,忽然他的视线定格在女儿白胖的手腕上……
  “怎么了?”青青看着朱子裕忽然傻住的表情,有些担心的问。
  朱子裕看了看青青,又低头看了看女儿的胳膊,欲哭无泪地说:“咱家闺女手腕上有个圆形方孔钱的胎记……”
  青青:……


第143章 完结篇(上)
  若说大光朝人人称羡的夫妻那定然是镇国公朱子裕和懿德长公主莫属; 据说两人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又是先皇亲自赐婚; 夫妻两个成亲这么多年依然恩爱如初。
  若说京城最受欢迎的孩子; 那当属镇国公府的招财进宝了,两个孩子生的十分俊俏; 就和财神座下的金童玉女一般; 谁见了都想去摸两下。他俩虽然相隔五岁,但整日形影不离; 那默契程度宛如孪生兄妹一样,连进宝的同胞哥哥明义都被挤了下去。
  京城的商户们也都十分喜欢这对兄妹; 若是见他俩出来逛街; 每家的掌柜的都争着请他们进去挑选心意的物件; 哪怕白送都行。这几年来,但凡他们兄妹呆过的铺子,就没有不发达的; 人人都说这两个孩子那是天生带财。
  就拿镇国公府来说,二少爷招财出生以后; 镇国公府和公主府名下的田庄、商铺的收益每年都能较头一年翻一翻,等进宝出生以后,就不止翻一翻的问题了; 这银子赚的青青都有些怀疑人生了。
  看完了账本,青青一抬头瞧见兄妹两个又头挨头的在一起不知嘀咕什么,只能隐隐听见些银子、宝石等字眼。青青在有些心塞的同时又有些庆幸,好在女儿的品味比招财好很多; 像招财不管金的银子宝石只要是值钱的东西样样都喜欢;而进宝就挑剔多了,宝石喜欢纯净的、玉石喜欢透亮的,甚至金元宝放她面前,她都得先看一眼成色好不好。
  除了这两个深得青青财迷的精髓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兄妹俩,青青的另外两个儿子就显得正常多了。长子明恩打四岁起就跟父亲练武,如今年方十岁便已能挽弓三百斤,弩八石,最妙的是左右开弓皆能百发百中。
  朱子裕见长子是练武的好苗子,悉心传授他刀枪技艺和技击武艺,平时有空更是让他时时研读兵法。已经成婚的朱子昊也不甘落后,总是趁着朱子裕不备就将侄子拐走去跟他学剑法,希望有朝一日能继承自己的衣钵。
  好在青青和朱子裕相貌都十分出众,四个孩子也尽得父母精髓,尽管明恩每天习武三个时辰,但却没变成孔武有力的糙汉子,而是长成了一个格外俊俏的少年郎。
  五岁的明义虽然和进宝是双生兄妹,但因为进宝总和二哥招财混一起,明义屡次争妹都败于二哥手下。在妹妹第一百零一次又被招财拐走了以后,明义决定奋发图强,改文斗为武斗,主动找父亲要求和哥哥一样习武,争取早日把二哥打趴下。
  朱子裕连一个书呆子弟弟都能训练成大光朝第一剑客,何况自己主动送上门的小儿子,于是傻愣愣的朱明义就开始了习武的艰苦生涯。
  招财还不知道明义的远大理想呢,此时他正在和进宝把这些年攒的金子银子归拢到一起盘点家底呢。青青本来就很受长辈喜欢,几个小的更是深得母亲精髓,一个个嘴甜的都和抹了蜜似的,哄得几家老太太看到他们就眉开眼笑,一个个都特意准备了不少好看样式的金裸子使劲往他俩怀里塞。
  招财自学成才的拨着算盘,进宝则一个个的数,若是遇到零碎的金子银子,还像模像样的拿戥子秤一秤,看的青青捂嘴直乐。
  两个孩子算了一上午,居然有一千多两银子的家当,招财乐呵呵的凑到青青跟前,摇着她胳膊撒娇道:“娘,借给我间铺子呗,我想做生意。”
  青青把进宝抱在怀里,在她粉嫩的小脸上亲了一口,连瞧也没瞧儿子一眼,转身抱着进宝去洗手。招财一步一趋的跟在青青后面,一边扯着她小袄的衣襟一边谄媚的说:“我付给娘租金,等年底赚了钱给娘打大金镯子带。”
  青青忍不住抖了一下,实在有些闹不明白这招财打小也是见过不少好东西的,皇上的私库他都逛过两回,这品味咋就和她祖母徐家老太太一模一样呢。
  看着青青一脸不忍直视的表情,招财还以为她娘觉得简薄,招财咬了咬牙一狠心,伸出两个指头:“再给娘镶两颗大宝石。”
  青青怀疑的撇了儿子一眼:“就你这品味能挣到钱?”
  “怎么会不赚钱?”招财深深觉得受到了侮辱:“要是不赚钱岂不是对不起我招财这个名字?”
  看着哥哥脸颊气的都鼓了起来,进宝连忙搂住了青青的脖子,连续在她脸上亲了好几口,用又甜又软的声音哀求道:“娘,你就答应嘛,求求您了。”
  青青被闺女的声音甜的心都要化了,刚要开口,就听见外面传来朱子裕的声音:“答应答应,我的好闺女你想要什么?”朱子裕大步流星的走进来,在青青额头上亲了一口,顺手又把闺女抱了起来。
  “爹,我想要个铺子。”招财见状连忙跳了起来,围着朱子裕转来转去。朱子裕此时心思都在闺女身上,连瞧也没瞧儿子一眼,一个劲的抱着闺女傻乐。
  “爹!”进宝搂住朱子裕:“进宝都一个半时辰没见到爹了,想的心心都疼了。”
  朱子裕的嘴越咧越大,开心的大笑起来:“爹的小进宝真是个好乖乖,你刚才问你娘要什么?爹给你买!”
  “要铺子!”进宝纵然年纪小,也知道铺子不是个随便给孩子玩的物件,有些担心对了对手指,“爹爹会给进宝铺子吗?”
  “给!给!给!哈哈,我还当是什么,咱家的铺面随进宝挑。”朱子裕颠了颠进宝,乐呵呵的说:“正好爹现在有空,不如咱现在去瞧瞧内城的铺面?”
  青青起身笑道:“正好内城有一个铺面刚刚到期,我正琢磨着想收回来,不如先去那瞧瞧。”夫妻两个一边说着话一边抱着进宝往外走。
  招财目瞪口呆的看着自己爹娘就这么遗忘了自己,忍不住捂着胸口哀嚎:“娘,你到底还记不记得有个儿子叫招财啊?”
  看着儿子快要哭了的表情,青青强忍着笑意朝他招了招手:“让你弄鬼糊弄你妹妹,还把她的私房都给骗走了。”
  “那不要骗,我和妹妹是合伙,赚了钱要分红利的。”招财忍不住为自己正名。
  虽是这样说,不过进宝想了想离自己远去私房钱,忍不住有些心疼的瘪了瘪嘴。朱子裕见状连忙心疼的问道:“哎呦呦我们家小进宝贴了多少银子给你那财迷哥哥啊?”
  进宝伸出胖乎乎的小手,可怜巴巴地看着朱子裕:“五百两。”
  朱子裕笑着摸了摸闺女的小手,哄着她说:“爹刚叫人打了一千个花、果、各色小动物的金裸子,本来想给你们兄妹几人分了的,这回都给我们进宝,不给哥哥们了。”
  进宝脸上刚才还掉了几滴泪了,这会儿立马笑了起来:“给进宝五百个就好,其他的都给娘!”
  青青美的立马凑过去亲了进宝一下:“还是好闺女疼娘。”
  招财绝望的看着妹妹:“你忘了你还有个亲二哥了吗?”
  不管怎么说,招财还是在进宝的帮助下顺利拿到一家位于内城的好铺面。反正铺面是自家的,本钱是两个孩子攒的,朱子裕和青青也不管他们两个怎么折腾,只要不耽误功课就行。招财虽然心思都在赚钱上,但父母交代的功课倒也都能完成。
  在和儿子定了十条规定八大注意事项后,青青决定亲自督导儿子的功课。招财无所畏惧的拿出先生布置的书,认认真真的诵读了一遍,接着就熟练流利的背了出来。看着儿子洋洋得意的样子,青青顿时有些理解父亲徐鸿达当年看着聪颖的徐泽然明明有学习的天赋,却把心思都放在绘画上的惆怅。
  可人家徐泽然好歹考上了举人,还奉了皇命到全国云游,把看到的大好河山、民生百态一一绘到纸上,每隔一两年还能回京一次。只是因为他这差事,宁氏原以为像儿子这样不着家的估计得打一辈子的光棍了,好人家的女儿哪里会愿意嫁进来守活寡的。
  谁知偏生京城有一大户人家的女儿的也是个爱画的痴人,她自打在书画坊看见了徐泽然的画作心里就存了些痴念头,整日看着那幅画茶不思饭不想。她爹娘怕她害了相思病,厚着脸皮托人去徐家撮合,徐泽然一个人走遍大江南北早就自在惯了,不愿意成家受拘束,便存了想私下里去和女孩说清楚的念头。
  哪知两个爱画之人说来说去竟说到一块去了,这婚事自然一拍即合。两口子成亲以后,不过在家呆了两个月,就收拾了行囊不知去哪里云游作画去了。
  想起自己的弟弟,又瞅瞅同样偏了心思的儿子,青青不禁叹了口气:“同样是爱好,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呢,难道这财迷还真的遗传?”
  将铺子交给儿子以后,青青便不再过问,她除了每日打理府里的中馈外,还要去陪一陪老夫人。老夫人这几年听书的品味又升级了,她在听了几年话本子后,便不满足一个丫鬟坐在那里又说又唱的了,叫两三个丫鬟一人扮演一个人,将话本子念出来,倒像是后世小品的原型。
  只是三个丫鬟没有这方面的概念,纵然一人念一段听着也没什么有趣,青青撞见了一回,便把几个说书的丫鬟集中在一起突击培训了一个月,方才送回老夫人的院子。
  老夫人不知道孙媳妇又琢磨出什么新鲜的玩意,连忙问丫鬟道:“你们最近练了什么?演出来给我瞧瞧。”
  丫鬟们连忙叫背景墙摆上,各色道具都放好了,这才换了衣裳正儿八经的演了起来。这些说书的丫鬟们平时就能说会道的把握节奏,青青略微一点拨她们就摸到了窍门,一串串风趣的话和夸张的表演逗得老夫人哈哈大笑。
  徐婆子正巧来串门,刚坐了软轿进院子就听见屋里老夫人笑的直打嗝,她乐呵呵的和来迎接她的青青说:“就你们家这老夫人天天高兴的样,活个一百岁没问题。”
  青青笑着把徐婆子扶了下来:“您也天天多乐一乐,保准您也能活到一百岁。”
  徐婆子连连点头:“那是,如今我都是二品诰命了,我怎么也得等到你爹给我挣一品诰命那一天。”
  青青笑着搂住徐婆子的胳膊:“祖母肯定能穿上一品诰命冠服的,到时候我就给您画一幅画像,叫人送到咱村里去,让村里人开开眼。”
  徐婆子一听顿时笑的合不拢嘴:“就这么说定了!”


第144章 完结篇(下)
  时光荏苒; 转眼间几个孩子就长大了,岁月并没有在青青脸上留下过多的痕迹; 她依旧肤白似雪; 一头乌黑的头发看不见一丝银霜,眼角也不见细纹。
  趁着日头好; 青青沐浴洗头; 丫鬟们替青青擦干了头发就退了出去,将内室留给这对腻歪了二十余年依然恩爱甜蜜的夫妻。
  朱子裕一遍又一遍的帮着青青通着头发; 末了帮她粗粗的绑了一个麻花辫子。看着镜子里青青依旧年轻貌美的容颜,朱子裕将下巴抵在青青的头顶; 手抱着她的肩膀; 酸溜溜地说道:“若是不知道的; 还以为你是我闺女呢。”
  其实朱子裕常年练武,身材高大健壮、容貌依旧俊朗,只是眼角有些细纹; 皮肤也较以前粗糙了些,但和同龄人站一起仍算是年轻俊俏的。青青转过身将头靠在朱子裕的怀里:“那你是希望我变老咯?”
  “怎么会呢?”朱子裕笑着捏了捏青青的鼻子:“我希望你永远这么年轻漂亮才好。”
  青青脸色微红; 含羞带怯的模样看的朱子裕眼睛都直了,两人含情脉脉的看着彼此,眼看着嘴唇即将碰上; 忽然听到外面丫鬟刻意放大的声音:“夫人,三位少爷和姑娘来了。”
  暧昧的气氛瞬间消失的一干二净,青青和朱子裕彼此无奈的看了一眼,连忙整理了下衣裳; 才手拉着手出去。
  兄妹四人正在外间喝茶,看到爹娘出来连忙站了起来,已经成亲知晓人事的明恩眼尖的瞧见娘亲脸颊上带着些微红,而父亲则黑着脸的模样,便知道自己兄妹几个撞破了父母的好事,忍不住心虚的往后躲了两步,避开了父亲怒视的范围。
  朱子裕和青青在正位坐下,已经十岁出头的进宝忍不住从椅子上蹭到了青青身边,撒娇着将头靠在她肩膀上:“娘,我可喜欢你了。”
  青青笑着揽着她的肩膀,问道:“又有什么事要求娘的?”
  进宝气鼓鼓的撅起了小嘴:“若是没什么事就不能和娘撒娇了?”
  “那倒不是。”青青笑道:“只是多半都是有事的多。”
  进宝听了羞红了脸却心虚的没法反驳,只一个劲儿的给明恩使眼色,家里就这一个女孩,又机灵古怪的,众人都偏疼她。眼看着妹妹一个劲儿的挤眼努嘴的,明恩只能摸了摸鼻子,任命的开口道:“娘,这几日妹妹去外祖家做客,听太外祖母讲了好多平阳镇老家的事,便想着去瞧一瞧娘的出生地。”
  进宝一个劲儿的点头,一脸期待的看着青青:“我想去看看娘的出生地,就是太外祖母也想回去瞧一瞧呢。”青青闻言唬了一跳,徐婆子都八十来岁的人了,哪里经得起这样的劳累。
  朱子裕也有些担心,连忙问道:“你太外祖母怎么说的?是真的要回去还是随口一说?”
  “应该是真的回去吧?”明礼插嘴道:“我听着太外祖母和外祖父说了好几次了,语气很是坚决,就是想趁着能动再回老家看看,也亲自再给太外祖父烧一回纸。”
  青青一听坐不住了,一边把头发拆开让丫鬟梳发髻,一边叫人赶紧备车,准备去徐家去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青青和朱子裕到的时候,徐婆子正和三个儿子奋理力争呢,徐鸿翼六十多岁的人了,因年轻时一直干农活,腰背有些佝偻,他看着老娘掐着腰站在地上一副“我说了算”的模样,忍不住直唉声叹气:“娘,您看这不每年我都回家给我爹上坟嘛,哪还用劳动的到您呀?这么远的路,您再累出个好歹的,让我们兄弟三个可怎么活?”
  “有什么累的?”徐婆子脸上的皱纹虽然更多了,但是气势依然和年轻的时候一样足,她指了指三个儿子,呵斥道:“我就是想老家了,就想回去看看咱村里的山山水水,想看看老家还有几个我认识的人。这回谁拦我都没用,我是铁了心要回去的。”
  “娘……”徐鸿飞刚要开口,就被徐婆子堵了回去:“你给我闭嘴,你们不带我回去是不是嫌我老了?”
  “没有……”
  “行了,我这么大年纪了,也就回去这一遭,等再下次就是我死的时候你们扶着我的灵柩回乡了。”徐婆子话音一落,屋里忽然安静下来,一直站在门口的青青忍不住落了泪。
  “回去!”徐鸿达拍了下桌子,咬了咬牙做了决定:“我们陪老娘回去。”
  徐老娘一听,当即就笑了,拍了拍徐鸿达的肩膀连声赞道:“不愧咱大光朝的首辅大人,就是利落痛快,比你哥你弟都强多了。”
  徐鸿达刚过了六十大寿,他为国家大事操劳了三十年,头发都已花白了,即便这样他往那一坐满身的气势也不容让人小觑。
  青青拿帕子把脸上的泪水擦干,方才红着眼圈进去,徐婆子一回头见青青和朱子裕来了,不禁眉开眼笑的说道:“正要打发人和你们说呢,祖母要和你爹他们回老家呆一阵子,估摸怎么也得大半年才能回来,到时候祖母给你带老家的特产。”
  “祖母,我也想回家去瞧瞧了。”青青忽然开口说道:“我也陪祖母回去,看一看咱平阳镇的山水,看一看四位道长的小院。”
  徐婆子听了这话顿时乐的合不拢嘴,当即把青青搂抱在怀里,一边落泪一边笑道:“祖母这些年没白疼你,还是你最懂祖母。”
  虽说是定了下来,但这么多人出行依旧要做好打算。徐祖母年纪大了,确实经不起奔波,因此马车不仅要讲究舒适,这一路的食宿都要安排妥当。青青身为长公主,出行也不是个简单的事,好在青青不是个讲究排场的人,除了銮驾和侍卫以外,其他的一律从简。徐鸿达还特意和乾兴皇帝告了假,乾兴皇帝考虑徐鸿达几十年来的劳苦功高,特意给了他一年的假期,让他好好尽孝。
  一个月后,浩浩荡荡的队伍出发了,徐家人除了徐鸿翼的儿子徐泽浩、徐鸿达的三个儿子在朝为官,实在是走不开,其余的都跟着徐婆子一道回乡。
  这边镇国公府也安排妥当了,老夫人如今已经不在了,朱子昊守护在西南守护边疆数年,不仅保卫了大光朝的边境安全也立下了赫赫战功,去年乾兴皇帝赐了朱子昊辅国将军的爵位,如今一家人还在驻守边疆。
  明恩的媳妇刚刚怀了身孕,经不得折腾,再加上镇国公府总得有人打理,因此青青特意让明恩和她媳妇留了下来。青青和朱子裕带着明礼、明义和进宝三个一同陪着徐婆子回家。
  天气刚过了盛夏的时候,此时微风徐徐赶起路来分外舒爽。高大舒适的马车走的极为缓慢,每到一处风景秀丽之地,都要停下来休息几日。不得不说徐婆子虽然八十来岁的高龄,但身子骨依然健壮,有时候没吃过苦的进宝都哎呦哎呦的嫌坐久了难受疼,但徐婆子依然腰不酸腿不疼下了马车还能走不少路。
  正好趁着一行人行路缓慢,招财骑着高头大马一路在前面到各个府城、县、镇查看自己名下的铺子。论赚钱能力,这全京城就没有不佩服招财的,当年他一个十岁的孩子,揣着一千块的家底就敢开铺子,京城的人都不以为然,富贵人家的孩子自然不怕亏钱,人家乐意拿铺子哄着孩子玩谁也管不着。谁知短短一年后,明礼的铺子开的红红火火不说,还在中城和外城开了三家分店。如今才过了七年,招财已经成了大光朝赫赫有名的富商了。
  眼看着明礼在赚钱的路上越跑越欢,同胞哥哥明恩都快当爹了,明礼连成亲的想法还没有,朱子裕和青青问了他几次以后索性都不管他了,反正他们夫妻两个要权有权要势有势,旁的或许不行,可让孩子们过他们喜欢的生活还是可以保证的。
  一路赏着花看着景,等回到玫城县的时候已经到了深秋了,徐家在县里有两座四进相邻的大宅子,早已叫人收拾好了,徐鸿达决定再县城停留三日,歇歇脚再往家赶。
  县城的宅子离县学并不太远,翌日一早,徐鸿达、朱子裕和青青早早的起来准备去道长们的小院瞧瞧,明礼、明义和进宝都嚷着跟爹娘一起去拜一拜。
  依旧是熟悉的小路,依旧是熟悉的聚仙观,绕过聚仙观,一座破旧的小院呈现在众人面前,吱呀一声推开柴扉,干净的小院只飘着几片落叶,看着常有人打扫一样。
  青青推开文道长的房门,忽然发现曾经空无一物的房间又不知何时摆上了书架和书案。几人对视一眼,怀着激动又担心的心情进去,来不及看上头摆的什么书,只恨不得把每一个角落都看一看,希望能再次见到几位道长。
  可惜让青青失落的事,他们找遍了每一个屋子,依然是空无一人。朱子裕打发明礼去道观问问道长,青青则走到书案前,拿起上面摆着的书。
  洁白的封面空无一字,翻开封面,里面夹着一封信,信封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三个字:“青青收”,一瞧就是出自文道长的手笔。
  青青顿时泪如雨下。
  书架上一本本书被装在旁边的空箱子里,青青郑重的把信件揣在了怀里,这时明礼一头雾水的回来,道:“聚仙观负责打理这个小院的道长说,早上还来收拾了一番,并没有见到什么书架和书案。”
  众人目目相觑,都去瞧青青,青青摇了摇头说:“道长说:有缘他日自会相见。这些书都是送给明恩和明义的。”徐鸿达摸了摸鼻子,忍不住感叹了句:“道长还是那么的偏心啊。”
  明礼和进宝彼此对视了一眼,异口同声的问道:“那我俩的呢?”
  话音刚落,忽然有一幅画卷不知从何处被风吹进了窗子,正好落在了案上。徐鸿达捡起来展开一看,只见四位道长立于纸上,最前面的文道长一手拿着书卷一手背在身后,头微微扬起,一脸的孤傲和不屑。
  即便当了多年的内阁首辅,徐鸿达仍然吓得忍不住哆嗦了一下,连忙将画轴卷起放在明礼手中:“这个肯定是给你的,记得回去挂在书房里,一天烧三次香。”
  “我从来也不去书房啊!”明礼一边嘟囔着一边打开画卷,刚刚往纸上扫了一眼,他便手脚麻利的把画卷了起来,一脸诚恳地说道:“道长们给了大哥这么多书,这幅画该叫大哥供起来,我不能占为己有。”
  这义正言辞的简直不像财迷的风格,下山的路上,进宝趁着没人注意,悄悄的拽了拽招财的衣袖:“那幅画画的什么?”
  明礼哆嗦了一下:“就是道长的画像,不知为什么我一瞧文道长的模样,就打心眼里害怕,总觉得他能从画上跳下来揍我一顿似的。”
  进宝一听,忍不住嗤笑了一声:“你每天给财神爷神像上香时也这么说,这么多年我咋没看财神爷跳下来揍你一顿呢?”
  明礼满脸纠结,他不知道怎么和进宝表达那种从发自骨子里恐惧,若是他和他外祖父徐鸿达交流一番,定能得到徐鸿达的赞同和理解。
  一辆辆马车驶进了沣水村,村人早就备好了一万挂鞭炮,几十人同时点上炮仗,顿时声音响彻云霄。徐鸿翼这些年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