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二战之狂野战兵-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冲锋枪和35毫米榴弹发射器。是中国人自己的发明,如果要专利权费用的话,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何况,这些武器使用以后,中队死死抗住日本,牵制他们,等于是保卫苏联远东,整体看起来,苏联简直赚翻了!
“对对,所以,崔可夫将军,赵羽同志和他的重庆政府的所有问题,你都可以答应解决。不要纠结于小问题,现在意义上,中国的确在帮助我们,你想想看,如果蒋介石政府和汪精卫一样投降了,转眼间就将成为日本的帮凶,他们汇合起来,中国的人力,日本的训练和指挥,将是我们苏联远东,也是整个苏联的噩梦!”斯大林谆谆告诫。
“是的,斯大林同志。”崔可夫敬礼以后离开了。
崔可夫还没有走多远,就看见赵羽正在等候,“崔可夫将军,我希望,今年10月之前,苏联方面马上提供给我们7000支冲锋枪,7000万发子弹,因为我们抗战非常需要。”
崔可夫将军觉得自己耳朵出毛病了。“你说什么?7000万发子弹?一支冲锋枪配套一万发子弹吗?”
赵羽一本正经:“恩啊,难道着奇怪吗?冲锋枪的射速是500发每分钟,战斗过程,一个战役级别,或许都要持续很久,您看,就按照20分钟战斗的过程算,1万发子弹的消耗量,您看特别多吗?”
崔可夫顿时觉得问题严重,因为,普通步枪的标配子弹,就是一百多发,再多的话,单兵都无法携带,太沉了。就算一挺机枪,打一次战役也有只有几千发吧?
“对不起,这个问题真是这样吗?”
赵羽斩钉截铁:“就是这样的,这是特殊的新枪,也必须有充足的弹药,按照我们设计的标准,一支冲锋枪的战役配备弹药4000发,但是,一年可能的弹药用量,就无法估测了,因为我要要迅速反攻日本需要的弹药极多,反正,刚才我们已经签约了,我们需要足够的弹药,无论我们如何战斗消耗,一年是一万支冲锋枪的弹药都要保证,或许,我们的一年消耗是一支冲锋枪五万发子弹呢,那你们也得供应,这是条约上规定的。”
崔可夫非常恼火,立刻返回去报告给了斯大林。
斯大林笑笑:“可以,亲爱的崔可夫将军,你看,人家已经将一万挺机枪和子弹都舍弃了,九万支冲锋枪和子弹都不要了,还有35榴弹发射器,中国人这么慷慨,我们何必斤斤计较?”
崔可夫立刻出来,答应了赵羽的请求:“赵羽同志,你太狡猾了。”
赵羽立刻反驳:“崔可夫将军,我们是在为自己打仗,也是在为苏联同志打仗,武装保卫苏联。”
崔可夫无话可说。
“还有,这种冲锋枪械配备的标准弹药还有一种榴弹发射器,利用冲锋枪发射,这种弹药使用35毫米榴弹,希望苏联同志们能够提供,”赵羽比划着解释,当然是信口雌黄,说冲锋枪可以发射榴弹,如何操作云云。
“榴弹和冲锋枪也有关系?”崔可夫的脸色非常精彩,无比的鄙视!
“是的,这就是这款枪械的得意之处!可以使用。”赵羽厚颜无耻地说。
崔可夫气得呼呼直喘气儿:“您为什么不说你的冲锋枪可以使用8英寸炮弹呢?”
赵羽毫不迟疑:“我们正在研究更大的冲锋枪,的确可以使用那种,”
赵羽态度坚决,因为指出,榴弹也是标配弹药,苏联方面必须答应,否则就是违约。
崔可夫没有办法,只有再次折回去向斯大林报告,这一次,斯大林都有些不高兴了:“他完全是在讹诈!”
伏罗希洛夫元帅立刻建议,废除刚刚签订的条约。
实际上,伏罗希洛夫元帅是同意的,苏联当局认定,和中国合作的话,赵羽最初的开价其实合理。怕斯大林激动之下做出极端举动,元帅故意反着说。
斯大林鄙视着伏罗希洛夫元帅,“算了,我们苏联人的承诺难道是开玩笑吗?何况,中国人得到的武器,和我们拿起武器跟日本人战斗没有区别,这个赵羽的确是个好战士,而且,中国最近连续打败日本,我们应该鼓励。”
伏罗希洛夫元帅外表憨厚,内心机智,否则,根本不会在斯大林跟前不倒翁一样呆那么久。他马上随声附和:“对对,要不,干脆恢复到最初的条件,给中国人一万挺机枪,10万支冲锋枪,1千门榴弹发射器。显得我们慷慨大方,赢得他们的好感。”
斯大林摇摇头,又笑笑点点头,“是啊,中国的确狡猾,好吧,看在他们能够在长沙会战中一举歼灭日本十万人,作为鼓励,我们需要出一点儿血了,何况,中国人带来的武器和技术的确很棒,我们将受益无穷。”
崔可夫立刻奉命出去,找到赵羽,一起回来签订新的条约。
自然,赵羽对于的斯大林的慷慨非常感激。说了大车轱辘的好话。
这正是赵羽期待的,1万挺机枪,10万支冲锋枪,1千榴弹发射器,如果能及时装备中国部队,将极大改善中国的抗战能力。他用以退为进的方法,不仅赢得了斯大林的接见,还满意地赢得了足够的利益。
过程中,赵羽考虑到中国战场捷克式机枪和马克沁机枪基本够用,将一万挺通用机枪数量废掉,只要1000挺,其余的折算成高射炮和弹药,是中国最缺乏的37毫米速射炮,这种东西苏联现成就有,立刻就可以提取,37毫米速射炮对付日本袖珍装甲车那单薄的钢甲,极为犀利。
一番折腾以后,斯大林心中暗笑:“那,我们做出这么大的让步,你能不能把那个德国人的消息说来听听?”
小木屋外面,是不时游动的苏联内务部门的特种警卫,小屋子,只剩下赵羽,斯大林,伏罗希洛夫,崔可夫,参与人数极为有限。
赵羽笑了!
这也是他渴望和期待的,而且,所谓德国人的消息,也是他敢于跟崔可夫叫板纠缠,无耻要求的底牌!他知道,斯大林肯定很感兴趣,因为,赵羽带来的枪炮质量,赵羽的传奇经历,特种战斗的能力就是保证!
见赵羽愉快地答应了,斯大林高兴极了。
他本来就对这些话题极端感兴趣,碍于人多,怕走路消息,故意装作不理睬,其实一直在苦思冥想着,所以,刚才对于赵羽条约上的纠缠,毫不犹豫地作为突破口抓住了。
双方一拍即合,当然,赵羽采取的措施得当是基础。
赵羽滔滔不绝地说了。要点有几条:德国必定在今年,1941年6月22日进攻苏联,德国实行闪电战,将纠集大约550万部队,5千架飞机,5千辆坦克的兵力;德国西线突击的主方向是西面。苏联最初必然失利,会丢失大片国土,被切割包围俘虏损失数百万军队,但是,最终的胜利是属于苏联的,哦,日本必将对美国开战,苏联远东将安然无恙。
斯大林等人听得一丝不苟,也不断提出疑问,赵羽轻巧地回答这些知识对于一个专业军官的历史知识来说,太小儿科了。
赵羽解释了许多问题,比如,德国为什么在今年6月22日进攻:一则,德国人已经横扫欧洲,且无法渡海打败英国,其嚣张狂傲贪婪的能力必然寻找新的目标,何况,他们掌握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技术工业区域,实力太强了。
第601章圆满使命
二则,希特勒早就通过我的奋斗一书,提出了对东欧和苏联的领土要求,更别说他的雅利安种族优越论,是排斥斯拉夫人的。总之,德国进攻苏联是必然的。
“6月22日的进攻日期可能吗?为什么?”斯大林一直用聊天的表情参与,显示了游刃有余的领袖风度。
“这一天,是法国战败投降一周年的纪念日,也是一个星期天,德国人也很讲究吉利运数,希特勒相当迷信,每天阅读大量的此类书籍。德国人既然能将一战结束,德国投降时签订条约的列车车厢从博物馆里拉到康边森林,迫使法国人签订投降条约,就能利用这一天,”赵羽说。
赵羽还直言不讳指出苏联军队的重大部署错误,主力军团在西南军区,而德国人的突击主方向是西部地区。
斯大林和伏罗希洛夫都大吃一惊,这些部署的重点,都属于苏联的绝密,防备的进攻重点的考量,也只有少数人知道,而赵羽,一个中国中级将领,居然侃侃而谈,了然于胸。
“不可能吧?乌克兰的粮食,顿巴斯的油田,难道不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吗?”伏罗希洛夫质问。
斯大林和崔可夫,也都盯着赵羽,正因为如此,苏军的布置才会偏向西南方向。
赵羽冷笑:“那是持久战和阵地战的战略视野下才会看重的目标,6月开战,德国人的计划是,到年底,甚至在两个月之内,攻陷莫斯科,迫使苏联投降,在闪电战的立场看来,莫斯科的政治意义,远大于煤炭和石油那些经济目标!”
赵羽回答了所有问题,知识丰富,逻辑严密,几乎是无懈可击!
这些,不过是一个资深军迷们通过历史课本,历史著述,网络军事论坛都可以掌握了解的知识,在这时候的世界,可是惊人的未来形势判断呢。
斯大林和伏罗希洛夫的问题越来越尖锐,赵羽的回答依然绵密有力,无懈可击,而且对话之中,赵羽对苏联军队,德政装备和动态的熟悉,让苏联领袖们忐忑不安。
“这就是德国侵略苏联的巴巴罗莎计划。”赵羽讲述了其要点,又对苏联在初期必然惨败的原因做了剖析。
赵羽指出,他所说的这一切,来源于中国在德国等地区的情报,特别是有德官的投靠,还有一些是军事兵演。
赵羽还告诉斯大林,日本进攻东南亚的原因,驱使,时间,美国必然参战,大约在今年年底等等历史情况。
时间不知不觉地过了三个多小时,赵羽讲得口干舌燥,也兴趣盎然,能给历史上最牛逼的苏联领导人开挂讲课,看他们一个个苍白惊骇的小脸蛋蛋,自己的牛逼感真是日了狗了。
“嗯,很好,”斯大林最终表示赞赏,“赵羽同志的演讲和知识很有意思,对我们苏联将来的工作,一定很有帮助,但是,我想知道,你对你们中国抗战的前途结果是如何认识的?”
赵羽笑笑:“如果有苏联稳定西部战线,东部开设工厂保证我们最低要求的武器弹药,我们将在三年以后,彻底打败日军主力,驱逐日军回国。”
斯大林等三人纷纷摇头,表示根本不可能。
赵羽讲起了特种战争的基本原则方法,威力,最后说:“我们的工业落后,技术不足,国家混乱分裂,正常情况下,无法战胜日本,借助外力太多也不对,最好的方法是不对称战争。”
凌晨以后,四个人才散了。斯大林让崔可夫带人送赵羽回去。
灯光昏黄的小木屋里,斯大林和伏罗希洛夫元帅斜靠着沙发沉思默想,今天赵羽的信息和观点,太震撼了,让他们难以适应,他们的眼前,幻化出一幅恐怖可怕的德国装甲集团和航空兵疯狂出击的场面,他们一次次地否定摇头,又无法真的否定掉。因为按照赵羽提供的信息数据推演的话,的确如此。
“斯大林同志,您该休息了。”伏罗希洛夫元帅安慰道。
斯大林目光炯炯有神,精力充沛,豁然站起来:“亲爱的元帅,我们是不是要对整体的对德战略有一个新的研究?那个中国小伙子的话很有意思,你不觉得吗元帅?现在,马上召集所有的国防部军官,特别是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元帅。”
伏罗希洛夫元帅洞察了斯大林被赵羽的言论深深震撼,不敢有丝毫怠慢,赶紧立正敬礼:“是,斯大林同志!”
回到住处,赵羽酣然入梦。
利用技术图纸,争取到无偿的军援,完成了任务,同时觐见斯大林等最高当局,提醒了苏联方面,赵羽觉得自己这一趟苏联之行已经彻底圆满了。
上午九点多醒来,赵羽发现杨杰将军已经在院子里练习太极拳,“参座,您这么早啊?”
杨杰将军急忙停下来,激动地握着赵羽的手:“赵羽将军,你太了不起了,苏联人的条约我已经看了,2000挺机枪,10万冲锋枪,1000榴弹发射器,500门37毫米速射炮,200门88毫米高射炮,加上所有的炮弹,我们除了图纸和技术以外,一分钱不白捡的啊!你可是为我们国家立了大功!”
赵羽笑笑:“准备回国吧。”
杨杰将军告诉他,今天凌晨赵羽一回来,他就将情况密报了重庆,蒋委员长十分高兴,专电勉励,并允许赵羽等在苏联多滞留几日,可以购物,旅游等等,所有费一律由政府报销。
赵羽看了看重庆电文,“我想今天就回去,必须加快训练我们的特种部队,”
杨杰将军感慨不已。
他已经被重庆方面任命为苏联援华贷款余额物资监督委员,同时负责新条约核定的装备接洽监理等事务,必要时候,还要兼任驻苏大使呢。
赵羽归心似箭,马上准备回国,签约的文件自然要带回国内,交付重庆政府保存,马上打电话给崔可夫将军,告知苏联方面。
崔可夫将军马上赶到,“赵羽同志,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您,您的确应该走了,这也是斯大林同志的意思,因为,日本方面得知了消息,正式向我们提出质询,日本外相松岗洋右正在莫斯科,这老家伙的耳目很灵光呢,哈哈哈。”
赵羽笑笑,跟随崔可夫一起,带着自己的东西要往机场。
杨杰将军亲自送行,一行车辆赶到机场,发现机场上赵羽驾驶来的那架窟窟窿窿的轰炸机已经不见了,换之以一架漂亮的全金属重型轰炸机,赵羽带来的驾驶员和一名苏联驾驶员都在,机械检修的人员也在,机场有许多苏联官兵在警戒,一切布置得井井有条。
“我们的飞机呢?”赵羽问。
崔可夫将军笑了:“这一架最新式的苏联轰炸机,将置换您的飞机,您的飞机作为功勋飞机,将保存陈列在苏联军事博物馆,毕竟,它是苏联制造的飞机,这架飞机在飞到重庆以后,就赠送给你们中国了。”
崔可夫还告诉赵羽,斯大林已经任命他为新的驻华大使馆武官,继续负责和中国方面的军事秘密联系,今天,他将和赵羽一同前往中国。
他鼓掌三声以后,从飞机上面迅速下来两名女兵,摇晃着小手:“赵羽将军同志。”
她们正是娜塔莎和叶琳娜,穿着苏式军装的女兵,特别俏丽可人,吸引了所有机场上人们的目光。
两名女兵跑到赵羽跟前立正敬礼:“将军同志,按照我们斯大林同志的命令,我们将担任您的随从工作,帮助您翻译俄语文件,同时随时了解您对于军事和战略的一些研究心得,向您学习。”
赵羽有些受宠若惊,什么意思?从今以后,这两只蝴蝶儿,不,苏联的美丽燕子,就归自己享受了?哇塞,好幸福啊,女特工,女间谍,尤其有味道,好像是专业训练的吧?好期待。
崔可夫将军正式介绍,确认了两名苏军女兵的未来去向,还笑呵呵地说:“娜塔莎,叶琳娜,你们两个在工作中尊重赵羽将军同志,不许欺负他!”
娜塔莎故意挤眉弄眼:“将军,万一和叶琳娜心情不爽,找他撒气了怎么办?”
崔可夫立刻厉声说:“破坏中苏友谊的,上军事法庭。”
娜塔莎和叶琳娜吐着舌头,赶紧向赵羽鞠躬,“请将军以后多多包涵我们。”
赵羽被她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清香滋味都陶醉了,赶紧咳嗽下:“欢迎欢迎。”
说话间,有一辆车子赶到,下来几名卫兵和一名将军,赫然就是铁木辛哥元帅,他悄悄地告诉赵羽,他代表斯大林同志和全部苏联国防部的军官,来欢送赵羽。
他给赵羽颁发了苏联英雄勋章。
赵羽有些意外,不过,从铁木辛哥元帅的举动,已经意识到了斯大林对自己意见的重视,这样,他就彻底放心了。
想了想,他们登机。在飞机里,赵羽要了纸张笔墨,迅速写了几行字,让铁木辛哥元帅登机说话。将红外线夜视仪正式赠送给苏联,敦促他们加紧仿制,最好再给中国部分使用,还有,建议苏联研究发展喷气式飞机,导弹,核弹,对其中的一些知识,理论和趋势都做了简单描述。
这算是对苏联的回礼吧。反正这些东西,中国现阶段也用不上,就算你不说,美国和苏联人再过几年都能捣鼓出来,不如现在装装逼,让苏联人感恩戴德吧。
第602章震撼苏联
白云蓝天,深邃万里,黄白色的阳光澄清了天宇,俯瞰之下,是锦绣山河,无穷无尽,风声在机舱的四周呼啸,几乎没有任何异动的正视景象,好像飞机滞留在空中,安静地酣梦。
赵羽坐在机舱的边缘,兴奋地眺望着东欧大地的苍茫寥廓,心情无比既激动,“祖国,我就要回来了!”
他低声的呢喃,还是被旁边的崔可夫将军听到了,崔可夫摇摇头,神情落寞地说:“可是,我就要离开自己的祖国了。”
赵羽拍拍他的肩膀,因为两人都是中将,可以平起平坐,无需更多外交礼仪:“将军可以乐不思蜀嘛。”
崔可夫将军一愣,随即笑了。此时的轰炸机,进行一番特殊内部装修,既象民航客机,又有严格的间隔,透过间隔,他悄悄地问:“你呢?如果我们把娜塔莎和叶琳娜两位可爱的女孩子都嫁给你做妻子,你愿意把苏联当成你的第二故乡吗?你可以真的乐不思蜀吗?”
赵羽看看前面正正襟危坐,又若有所思,甚至侧翼看着外面,因为离开故国而眼眶湿润的多愁善感的两个美丽的苏联女兵,心田犹如触电。
别说当妻子,就是一辈子当朋友,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那滋味也相当棒啊。妈蛋,两个苏联小妖精,看着都是享受,还有娶回来毛妹的虚荣心,我考,忍不住了,受不了了鸟,我身体的某一部分啊,你就不能谦虚一点儿?这么急急忙忙地表态,你难道也想发言吗?
赵羽笑笑:“将军不可胡说,这两个美女,就算你用眼睛斜视一下,都是玷污!”
崔可夫将军看看赵羽,看看前面的女兵,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我嫉妒你的嘴巴,怎么会抹了蜜。”
机场外,疾驰而来一辆小车,匆匆下来几个人,眺望着已经起飞的飞机,激动地挥手致意,预祝他们圆满安全回到中国。
中国方面的几位杰出干部,王稼祥,林…彪,王明,一直看着飞机渐渐飞远,消逝融合在一片蔚蓝的天际,才缓缓地回过神来。
此时,还有一位苏联女兵装束的中国女人,跟随在三位干部身边,神情更是激动,又有许多落寞。
“唉,曹淑华同志,我们来迟了,对不起你啊。”王稼祥同志遗憾地说。
“没关系啊,我就是想看看这位老战友,谁知道……”曹淑华,就是赵羽在八路军中,在太行山时的老女朋友,敌工科长,特战营的女政委,因为别的事情,到苏联学习,她很晚才知道赵羽消息的。
王稼祥同志是此时的中国驻苏联代表,也是国内党的核心之一,更早几年,在长征途中,还是遵义会议以后的最核心的三人军事小组的成员呢。
他了看望并送行赵羽,经历了许多波折,最终,苏联方面才同意,可惜,迟了一步。
他很激动,因为,是赵羽在跟苏联的谈判签约的内容中,有一个附加的秘密条款,将所有各类供给中国的武器弹药,都分出十分之一给中国的武装。或者,提供更多数量的步枪子弹和八路军等需要的武器。
苏联方面的借口是,运输途中的损耗,飞机失事等,甚至,可以找借口,将武器弹药的五分之一提供给八路军。
抗战开始以来,苏联方面对中国加大了援助的力度,援助的主方向当然是国民政府,八路军等武装接受的武器装备其实很有限,因为渠道更狭窄。
如果这些武器能够完全到达八路军中,将极大地改变八路军的战斗能力,所以,延安方面专门发电,要求王稼祥同志慰问赵羽,表示感谢。
赵羽虽然此前在八路军战斗过,可是,并非员,身份极其特殊,现在又在重庆国民政府阵营,情况太复杂了。
延安方面当然要争取赵羽了,对于他深入淞沪刺杀汉…奸,深入虎穴拯救叶挺将军,是极其欣赏,此次借机主动给予帮助,更让延安方面产生了浓烈的好感。
王明和林…彪师长都很感慨,甚至心里略微酸溜溜的嫉妒,尤其是林…彪师长,曾经的虎将,如今的病号,不时神经中枢的折磨,怕风怕光怕水,简直是废物垃圾一枚,在他的热血的鼓噪下,内心世界各种感慨。
无论如何,他们都感谢赵羽。
1000挺最先进的通用机枪和充足的弹药,1万支速射冲锋枪和几百万发子弹,一百门专门用于抗击和压制日本鬼子掷弹筒和步兵集群的轻型榴弹发射器和弹药,高射炮等,简直是雪中送炭啊。
如果八路军将冲锋枪换成步枪和子弹要求苏联供应,那么,将折合成十万支步枪,五百万发子弹,这些也是秘密条款里规定的,这些武器,将可以装备精锐的十个师!
不不,500万发子弹,对于子弹奇缺的八路军来说,对于每一战役只能配备5发到10发子弹的部队来说,意味着什么?
“英雄,热血,热心的英雄。”林…彪师长有种激动,也有深深的共鸣。
苏联国防部,铁木辛哥元帅带着赵羽写的一张的白纸上密密麻麻的字迹,有些纳闷地提交给首席人民委员,相当于国防部长的伏罗希洛夫元帅。这些苏联的保守派老资格的元帅,思想还停留在一战模式和思维的军官,对于赵羽的战略思路不是多感冒,但是,对于斯大林同志的重视态度又不敢随便敷衍,所以,赵羽的这一张被叮嘱为决定战后国际格局的情报,他们是看不懂的。
“导弹?喷气式飞机?核弹?这么多公式……”
一张纸和它上面包含着无量未来信息的资料,被束之高阁。
但是,一名将军走了进来,恰好听到了他们的谈话,立正敬礼以后,要求:“元帅,可否让我来看看?”
“朱可夫将军,你能看得懂吗?”铁木辛哥元帅笑嘻嘻地说:“我觉得赵羽将军就是在愚弄我们,什么喷气式飞机,导弹和核弹,还讲了德国和美国的研制,我不相信,太离奇了,也不想麻烦斯大林同志。”
伏罗希洛夫元帅也笑着,“那好吧,既然你感兴趣,毕竟,人都有好奇心。”
朱可夫接着那一张纸看了看,迅速被内容吸引了。
他是刚从基层视察回来的,本身也是一个军区司令官,不过,尽管他在诺门坎战役中重创日本,在斯大林的心目中已经有了位置,却并非决定性的核心组成员。
“元帅同志,你们觉得,这是那个勇敢的中国人给谁的建议?”朱可夫大将问。
“应该是给我们国防部,不过,这些建议和说法太离奇了,完全脱离了实际,或者是胡说八道!”铁木辛哥元帅信口说道。
“不,我觉得,应该是给斯大林同志看的。”朱可夫故意说。
“啊?”铁木辛哥元帅吓了一跳,随即心有余悸:“不不不,赵羽没有说。”
“那就对了,他没有专门说,也就是说,没有排除斯大林同志了?”朱可夫很技巧地提醒。
铁木辛哥元帅顿时浑身发抖,马上抓过纸张,拨打电话:“亲爱的斯大林同志?我是铁木辛哥……”
一个小时以后,斯大林办公室,聚集起来的苏联最优秀的第一流的科学家们,正在认真研读赵羽的“离别留言”。正反两面的一些内容,虽然更多是一些描述,不是严谨地科学阐释,依然让这些科学家们心潮澎湃,因为,赵羽打着的旗号是,这是德国人美国人都开始搞的内容。
“你们看,喷气式飞机真的有前途吗?”斯大林威严地问。
一位科学家和飞机设计师站起来:“敬爱的斯大林同志,飞机的研制的确出现了两种思路,一种是螺旋桨,一种是喷气式,但是,喷气式至今没有成功,不排除有些国家还在搞,我个人也觉得,喷气式如果成功,必将是新的思路,新的革命,”
“那好,你们立刻去搞,否则,按照赵羽同志的说法,德国搞成了这种飞机,速度快捷的轰炸机,我们高射炮和歼击机都无法拦截,太可怕了,”斯大林将烟斗丢下去,拍着桌子下达命令。
“是,敬爱的斯大林同志,我们立刻就去研究!”科学家敬礼。
接着,其他方面的问题,经过专家的研究,证明有极强的实用价值,或者,尽管无法预料,也绝非胡说。
“是吗?炮弹可以引导飞行?自己击中目标?原子弹爆炸,可以相当于几万,几十万,几百万的n炸药当量?我觉得太离谱了。”斯大林丝毫不掩饰自己的看法,因为,这些东西,要是在别人嘴里说出来,早就被他批判成反革命分子造谣蛊惑“上消灭”了,可是,是亲爱的赵羽同志说的啊。
“斯大林同志,的确如此,这是科学语言,从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上推测,是合理的,德国人已经在挪威等地建设重水工厂,也都是事实,我想,美国人也必然在搞。”几个科学家也都异口同声。
斯大林愣了片刻,喊来了贝利亚:“你调查的资料如何?”
贝利亚急忙汇报:“敬爱的斯大林同志,这就是资料,我们契卡确认,德国和美国都在搞原子弹研究,英国的特种突击队还袭击了德国在挪威的工厂呢,美国也在研究,标号是曼哈顿计划,这些,都是我们情报人员用生命和智慧得到的情报。”
第603章巨大的诱惑
斯大林勃然大怒,瞪着铜铃般的眼睛盯着贝利亚,好像喷射出炽烈的火焰,那种愤怒,无与伦比。
贝利亚早就预料到这种情况,微微低头:“敬爱的斯大林同志,这些情况,已经给您和政治局汇报过了。”
斯大林没有印象了,但是,他迅速收回了即将爆发的拳头和烟斗,对于他不看在眼里的科学家,他还是将讲究文明礼貌地,对于贝利亚这种心腹和熟人,部下,他的看待方法和蒋介石委员长对待戴笠的作态一模一样,亲热得特别随意。
蒋委员长是语言恐吓,娘希匹,斯大林同志是迅捷的动作………用烟斗砸向桌子,然后根据占星学的运数,看能不能折射命中你。
“这样重要的情报,为什么不提议给科学家们研究呢?官僚主义!我建议你,马上跟这些伟大的科学家们一起,迅速研究,否则,你将承担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后果,”斯大林咆哮。
“是。”贝利亚见他发火,心中反而暗喜,他早已将这位领袖的脾气揣测得清清楚楚,所以,不被外表迷惑,而是迅速思索以后,提出中肯的建议。“敬爱的斯大林同志,我觉得,最好用什么方法,让赵羽同志回到苏联,因为,他掌握的情报太多了,一个人顶我们全部红色契卡的高端情报!”
斯大林欣赏地点点头,温和地伸出双臂:“亲爱的科学家们,你们是我们祖国宝贵的财富,我欣赏你们,希望你们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才能,迅速研制这些武器,因为,这是保卫祖国必须的,法西斯主义和资本主义都在包围威胁着我们,我们只有奋发努力!”
他亲切友好地将科学家们送出去,并且允诺提供更好的条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