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2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见此时再次鼓声大作喊声大起。在风雨之势已杀,北军的威势重振之际;一杆绣着“淮西节度杨“的素纛大旗,倏忽在这个战斗核心中高举起来。所有在第一线转战拒敌的马步将士,都被它集合起来汇流成为一支锐不可当的巨流,缓缓扫荡着已经成为强弩之末的南军,把他们一步步逼回原地。
在这从半夜就开始直到第二天黄昏时分才收兵的一整天的苦战、恶战、剧战中,这面“杨“字大旗经过几次的屡退屡进——退到最远时距龙门驿和龙门镇的护墙只有二、三里,最后仍然兀立在它原来的防地上,犹如一头当道的熊罴挡住了南军直逼洛都的去路……
天色蒙蒙之下,一行人,也徐然度过了洢水。
…
第八百零三十八章 云起8
度过洢水的队伍,很快即被等候的骑兵ē保护”起来,而继续向着南方而去。
当初,洢水南岸沿河之地还是北军的大后方,充斥着无数往来输送的车水马龙和人流;如今却成为南军的最前线了。
身为都畿道人士的周扩,对这一带地区的景物本是最熟悉的。仅仅十二天的小别,这里已经大大变了样。原来军戍严密岗哨环布的前沿阵地,现在已变成敌骑纵横的场所,真可谓“景物犹是,人事全非“了。
使周扩最感到惊心怵目的,是许多他曾经在里面工作过、吃饭休息过、的村舍,如今已成为一堆堆的瓦砾场。还有不少房舍和窝铺被焚烧得焦头烂额,肢体不全。有的像刺猬一样,在一小块地方中,集中地受到不可胜计的箭矢。
蒙上灰沙的箭翎已经变成灰色;箭镞深深地陷入土墙、木窗中。谁也不肯花费一点气力把它拔出来,再派一次用场。空地上抛弃着残破的兵刃和无法修补的衣甲,有的还沾上了血污。还没有掩埋起来的战马的尸体被割裂得支离破碎,发出腐臭的气味。在它周围的稀少的青草都被压平了,留下这些为国捐躯的马匹和他们的主人垂死前挣扎的痕迹。
一场大战已经过去几天,战争的残骸仍然被抛置在战场上。没有得到完全的清理。但是生为数众多的南军已经在战争的废墟上,重新建立起新的据点和营盘。
这种一改曾经的长驱直入,而采取步步为营的稳步推进姿态,让身为密使成员的周扩更是担忧和难过。
在留下来的农舍和临时搭起来的大营帐里都住满了人,满地放着马。他们利用饭后的空隙,有的在打磨兵器。有的在河滩饮马、洗马,也顺便给自己洗个澡,临时搓一把的衣服搭在树枝上晾干,自己就赤条条地躺在树荫下乘凉。
他们看见马扩等一行人经过,都不免要惊奇地交换几句口音浓重的岭外土话,议论一番,或者向护送的骑兵打听,骑兵严厉地制止他们问话,他们就恣意嘲笑几句。受?一再战胜的鼓舞,他们似乎干起什么来,都是轻松愉快、精神抖擞的,活泼、欢乐的神情洋溢在这些皮肤偏黑而身形较瘦的士卒面上。
连日来苦战的疲劳都被兴奋的期待所抵消了,现在流露在每一张脸上的表情是;他们不仅可以做好一切手头上正在做着的事情,还在枕戈待命,准备去完成更艰巨的任务,似乎胜利属于他们是毫无疑同的。
在周扩经过的南军阵地上,到处都出现这种战胜后人腾马骧,士气旺盛的兴旺气象。这怎能不让他心思愈发的消沉和低落下去。
而在后方的伊阙关内,前沿都统制兼山南东道安抚副使,新晋曲沃候的王端臣,也已经得到了消息而做好了相应的准备。
“当真要与此辈谈和么……”
他身边留下来一名年轻的统制官,脸色不虞的道。
“只怕是北虏的缓兵之计……”
“勿需多言,“
王端臣对他摆摆手道
“这是国朝的授意,自有人专门负责……”
“某不过领头出个面而已……”
“当然了……某知道,这不过是北虏拖延时日,兼做刺探虚实的虚应手段。”
“派过来的也不过是,随时可以丢掉的弃子……”
“但是就算是对方的弃子,也有相应用处的……”
言尽于此,以他前沿第一帅臣的身份也,也不能再对部下解释更多的东西了。
包括他冒着敌方反击的风险,而特地把后方那些已经修整差不多,完成初步地理适应的海外驻屯军给匆忙轮换到前线,又精挑细选出其中状态最好的人员,安排在道路两旁充做门面的做法。
都是为了配合某种需要,而格外增加的筹码和条件之一。
不久之后,这一行来自洛都的使团成员十数人,就被全部幽禁了起来,经过了几次试探性的会面之后,其中一名重要成员,也得以出现在伊阙关外的另一个地方。
而负责与他交涉的,则换成了来自江宁大本营的通事官。
“现在洛都内外堡垒林立,”
来人开门见山的道。
“期间足足驻留了十数个军序……”
“河内河外,还有兵马不断赶来勤王……”
“对内外防备盘查极严……”
“光靠我辈一己之力……又能在其中做的什么呢”
“正因如此才是你等的机缘和出路……”
但是通事官也毫不为所动的道
“若是等到国朝大军雷霆扫穴,兵临城下之际……”
“你们这些人,还想有这些优待的条件么……”
“洛都早已是外强中干之势……”
“难道而被还想继续观望徘徊下去,好给北国陪葬么……”
“再说了……”
通事官有加上了一个筹码。
“我大梁尚可以优容你们那位天家,以国宾之礼待之……”
“但若是叫那张氏一族得势下去,只怕世上再无李唐宗室可言了……”
“更别说,你们这些皇道派余孽的存身之地了……”
“不要告诉我,洛都派你们前来,就没有假手除去的打算么……”
“只要些许死士,就可以让尔等横死在我方,”
“然后洛都那里,又得了个发动上下一心同仇敌忾,”
“还能威慑和恐吓朝野,首鼠两端之辈的上好由头了……”
而与此同时的洛都城中,各种战备还在继续着
“此乃国朝的恩典……”
一个粗壮黑胖的军汉,用大嗓门对着一群表情茫然和犹豫的城民吆喝着。
“让你们有保卫乡祉的能耐和机会……”
“还能泽及家人……”
“切莫错失了良机啊……”
在他身后的大车上,堆满了陈旧老式的甲衣兵械。
“迟来的就什么都分不到了……”
但是更加吸引大多数人注意的,则是另一边的大车上,用筐装好热腾腾新蒸好的大饼,还有桶装的菜汤。
洛水北岸,
“真是人心可用啊……”
大摄张恩贤也站在皇城大内的城头上,用咫尺镜望着那些聚集在街头的人群,不禁对身边的上柱国兼左枢密张叔夜叹息道。
“这样又有至少胜兵十万以上的底子……”
“说不定还能汰选出一批精锐来……”
“管教那些南蛮子,好好消受到冬天的……”
“君上所言甚是……”
张叔夜面不改色的道。
“神标军的扩编,进行的如何了……”
随即他又想起另一件事情来,转身对着大元帅府行司马,兼少尹张孝纯道。
“火器攻守皆能,用来防城守垒是最好不过了”
“在编将士已经达到了二十五营,约两万三千员……”
张纯孝应声道。
“只是相应的铳器配给,就有些不足了……”
“除了当初的十营兵马之外,其余都无法做到统一制式……”
“那军器南北监哪里,又是怎么说的……”
张恩贤又询问起另一位都亟监造使李诩来。
“禀告君上……”
李翎有些小心翼翼的道。
“当初军器两监,每月各自所造的适格火器不过数百余……”
“现在通过修复那些缴获的器械,可以达到两千有余……”
“但是若要迅速扩军的话,还是有些杯水车薪了……”
“……”
张恩贤皱了皱眉头,但是还是没有变成某种怒气和训斥
“那有什么加急应对的手段么……”
“其实还有个权宜的手段……”
这次说话的却是张叔夜的从弟,卫尉丞张克公。
“军器两监之中尚有大量,不甚适格而汰用铳管……”
“你是说那些残次品?……”
李翎不禁哑然道,因为工艺上的限制,最为铳器最关键的身管,虽然在朝廷的大力投入下产量不少,但是合格率就有些不够高了。
因为在铁条钻孔和锻打之后,还需要匠师手工打磨均匀才能使用,因此最后制造出来的废品率一度达到了一半以上。
“或许还可以现成利用起来,作为新营将士的操训所用器械……”
在来自大摄鼓励的目光下,他还是硬着头皮无视了张叔夜有些严厉的目光,而继续道
“若是减装子药使用的话……亦有一定的杀伤力。”
“甚至还可以往复使用的更久一些……”
“如此甚好……”
张恩贤也就迫不及待的决定下来。
“马上派人加紧赶工,再推广配属下去……”
“我要看到最短时间内形成的战力……”
至于,由此可能造成的些许后果和隐患,在外敌步步紧逼之下,他已经暂且顾不上了,或者说暂时看不见了……
而在青州益都,随着最后一批来自海对面新罗藩全罗道的运粮车队进城,淮东治下的腹心六州,加上大部分控制的延边十一州,相应的绝大多数夏收工作都已经完成了。
虽然今年的年成尚且不算大熟,甚至还有局部灾害的减损,但是经过了各地层层的分流和各级政权的仓平仓和义仓置留,以及前沿军城堡寨就近划拨的补给,还有装船输供支援辽西、辽东的占领和屯垦所需之后,最后抵达首府益都总仓的稻麦豆稷瓜薯,总数达到的一百一十万石左右。
比起往年依旧还有不小的涨幅,不但弥补了上半年计划外的战事和变动,不得不增加对外购粮所积累下来财政赤字,还略有一些盈余下来;然而这主要还是因为更多新开拓地已经逐渐取得收成的缘故。
因此,镇抚府麾下以六行判司为首的各个重要部门,早早得到内部消息后都纷纷汇聚到了某人的府上,想要为自己负责的部们和领域,争取这么一笔虽然只是零头但总数依旧不小的,计划编列外的预算分配份额。
就连观察使和转运使两个一贯处于从属地位的衙门,也都有人过来试图争取一二了。
…
第八百零三十九章 云起9
当然,最后权衡利弊和轻重缓急之后,从镇抚府这里得到这笔预算大头的只有两家。
一家是畜牧司和农技所所属的田曹,用来充作选育良种和推广生产新式工具、农用器械改良的追加投入;另一家则是转运衙门下新设立未久的河运部门,用作制造更多的内河车船,以及进行实验性的蒸汽转轮船改造。
都是已经相对积累成熟而可以迅速见效的项目,因此一轮折腾下来淮东镇抚府账面上的资源又没有剩下多少了,甚至有所亏负了。
然后等复耕、抢种和追肥完成之后,淮东编管下的大多数军民百姓,就可以稍稍歇一口气,准备过一过,端午和七夕这两个年中的佳节了。
当然了,作为建生军和劳役营还是要继续参与其他的工程营造项目,而两者的差别在于建生军是领薪饷,掌握一定技术和经验,同时参与定期军事集训的半脱产编制;而劳役营顾名思义以,用来改造和进一步甄别那些新来的流民和俘虏的人口,以及一些危害性不大的轻罪之人,因此,以简单粗重的劳动为主,就只有稍微增加的日常配给标准和最基本的日用品配额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段时间直到再次秋收前,相应劳作强度也会有所下降,主要是一些维护修缮和拓宽阔加固的短期项目和内容,有时候还会以受到管制的粮食和日用品为代价,追加招募一些有偿的临时工役,来作为短期内的劳力补充。
相比那些同期投入实验和研发,而陆续事先规模生产的钢铁、水泥、煤炭加工的工业基础,到三酸两碱的初级化工体系。
这一次,一直投入不见汇报的光学工坊,也总算有所成果了,得益于穿越者前辈的余泽,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什么烧玻璃造镜子来赚大钱的机会了,就连钢铁水泥也不是什么媳物件了,而普通的琉璃制品,更是成为了深入民间而广为流传的大众商品。
其中也自然包括了名为白琉璃的无色玻璃乃至透明玻璃。但是高纯净度和透光度的璃制造技术,却还是掌握在宫内释宗正寺为首的一小撮专门机构手中。并且严格垄断和掌控一切可能流出的渠道和方向。
是为我只能以花钱收买搬迁过来的民用技术为基础,重头开始研发另一条道路。虽然之前一直没有什么满意的成果,但是连带试制出来副产品,倒是可以多少满足一些民用制品的基本需求,因此倒也多少聊胜于无的补贴了一些研发费用。
哪怕知道石英砂、石灰长石和天然苏打融化退火的粗略配方和工艺,但是纯净度较高的玻璃原料,还是要反复尝试各种成分的配给和火候时间的长短,用无数次失败下的偶然概率练手下来,才能逐渐积累成为一个较为稳定的工艺流程。
这样才可以进行更加精细的削切和打磨,最终成为用作军事方面的望远镜;或是科学研究和农业选育显微镜;乃至工业检查瑕疵和手工探伤用的放大造影设备,航海的六分仪配件之类的光学仪器;乃至建筑测绘和医疗化工等方面更加深入用途的用途。
辽东过海传来的消息,
占据了辽城本家的罗湛容,最后还是勉强扫平了内部的反对势力和杂音,而力排众议通过一个简单而仓促的仪式,在辽城自立为藩主兼任安东大都护,同时大封群臣和部属;但是实际上他麾下的势力能够影响和控制的控制区,只剩下辽城州和新城州,两个最精华的腹地州郡;
至于罗氏领有的其他地方,在辽城本家无力讨伐和制约,而不得不进行的幕后交换妥协下,已经是形同自立而各行其是了。只是通过加封和追认既成结果的手段,名义上还统一在安东大罗氏的旗号之下。
但是在缺少了外部压力和威胁之后,这些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头的地方势力,之前相互积累的矛盾和纷争,也因此再度激化起来,因为辽城方面的无力制约和权威衰减,目前并没有得到解决和平息的迹象。
而且因为新藩主为了弥补损失,而采取的?厉而苛刻的善后政策,以及失去控制的罗氏分藩和世臣的争斗,当地的人口还在继续向相对安定下来的,南方半岛各州逃亡当中。
因此,也在这些势力追捕逃亡人口的过程当中,引发了好几次与半岛北部相邻的辰州和穆州,以及建安州边界上的冲突事件。
由此,逃亡者还带来了某些内部消息宣称,在罗湛容一党对辽城的数度清洗当中,至少有数千人被杀,而上万人被抄没和剥夺了家产,就此贬为奴役;
甚至还有谣言说,为了犒赏部下和补充军费,他甚至秘密指示,洗劫和盗掘了辽城附近曲成山一带历代藩主的山陵。因此,一时之间人心丧乱的十分厉害。
此外,新占领未久的辽西境内,也爆发了数起墟模的骚乱。
据说是有人在煽动薛氏的遗民,对抗外来势力反乱自立,但因为实行了严格的编管,这些流窜在野外的反乱者们,几乎还没来得及造成什么影响,就都被当地新组建的骑兵,给火速镇压下去了。
因此,作为来自平卢道营州方面的异动和相应,也最终还是没有能够在小清河一线,变成正式攻防战的现实。
此外,随着夏季环海洋流的到来,东海和北海之间的鲸鱼迁徙,也将进入一个较长的活跃期,这也意味着更多的皮、肉、脂肪和骨头内脏胶质等其他原料制品的一大笔收入。
我一边思虑着这些事情,一边在凉亭里抱紧怀中女孩儿柔软的腰肢,好让她不至于滑落下去。
这时候,形迦抱着薛定谔走了过来,有些奇怪的抽动了小小鼻子,露出一种疑惑的表情。
“湄娘生病了么……”
她细声细气的问道
我无辜的摊开双手以示清白,倒是坐在穿着整齐坐在我膝怀上的湄湄,却是脸色涨红微微有些难受的抖擞着身体,又细细的汗滴从她洁莹如玉的上冒出来。
然后抱头蹲也尾随着走了过来,
只觉得湄湄的脸色格外的有些红,又是那么的容光焕发。就见抱头蹲突然伸出小舌,在湄湄脸上舔了一下,顿然露出某种恍然大悟的表情来。
然后就羞燥撑满脸殷红的她,恨不得马上找一条地缝钻进去一般,只顾把榛首付在我的肩膀上,却是做出一副没脸见人的表情,只顾学着鸵鸟把头埋沙的可爱模样了。
却被我强行捧住脸蛋儿仰面凑上来,有些娇媚无限的白了我一眼,还是乖乖的奉上口舌来任君品尝……
郓州,郓城,
临着大野泽可以看到水上码头和鱼市,新修缮起来的一处酒楼上。唯一一处像样点的恤间,已经挂上了免于打扰的素旧布障。
不大的长条桌案上,已经盘盏交加了七八样新捞上来的河鲜,还有菱角、莼菜、水芹、藕段和莲蓬等时令蔬果,连同大肚琉璃瓶装的酒水,满满停停的摆了一桌。
“我要找个女人了……”
例行休假小聚中已经喝的满面通红的宋公明,对着认识没多久却依旧是一见如故的几个军中友人大声道。
“这一次差点儿就没有命回来了……”
“可不能轻易把香火给断了……”
“公明哥哥说的是……”
同样随防戍第八营陈桥营,驻留在郓州境内的都头晁盖,亦是大大咧咧的共鸣道。
“这刀头舔血的日子稍加安定下来,也该考虑一下身后事情了……”
“不过,哥哥从新罗藩那里立下的功劳,早就该有份了吧……”
“正在军中做杂役的那些女子,粗手大脚的恐怕哥哥是看不上的……”
坐在身边的副都头柴进。
“讨来也是粗使丫头的份……”
“前段日子我奉命出海护送了一段,据说全罗道那里又收纳了一批外逃的流人……”
另一位在座的部将卢俊义也是颇感兴趣的说起另一桩事情来。
“里面有好些个来自外道藩家的妻女亲眷啊……”
“身段皮肤那个好啊,还能识字什么的……”
“只要很少的价钱和要求,就可以择嫁了……”
“是么,……”
除了还算矜持的宋公明之外,在座的其他人也不免露出感兴趣的表情来。
“赶快给俺说说看……”
…
第八百零四十章 云起10
六月二十三日,镇抚府的后宅花园里,作?温室所需的外部框架已经基本完成,开始进入镶嵌大块玻璃的阶段了。
这是新近作为光学作坊配套的产业,玻璃产能有所爆发的结果。沂河谷地在后世就是中国最主要的玻璃原料产地之一,因此,拥有全国最大的玻璃工业。
因为,当地盛产纯净度很高的优质石英砂。当然了,只有其中质量最好折光度最高的一小批上等品,才能派上光学仪器的用途,其他大部分的产能都变成了民用方面的产品。
安装在特制的铁框架上后,成为我这个大型温室的透明遮盖天顶。虽然还有些瑕疵和杂色并且偏厚偏重,但已经足以满足温室采光的基本需求,这样就算在淮北地区大雪纷飞的冬天,也能尝上新鲜的蔬果了。
当然了,其实在这个时代的当地,已经有所类似的产物了。不过是用稻草和篾片搭盖成的土法温室,用炭炉加温和保暖。然而因为无法透光,只能种植一些诸如豆芽、韭菜、蘑菇等等,不太需要光照的芽叶菜。
而有了合适的玻璃温室之后,理论上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相应的瓜果蔬菜了。
这并不是某种突发奇想的奢侈做派,而是为了打开玻璃制品销路的一种示范性策略,要知道,南朝盛产的玻璃制品在北地乃至东海到北海之间,一直甚有市惩销路。
因此,在城郊对外开放的农业示范田里,也会造成这么一座更大的,专门种上一些南方才有的特色作物,以供人参观和游览。
不过,我没有心思留在这里查看玻璃温室的落成了,而是带着家里几个女孩儿一起登上马车出门去。
因为,今天是夏收后的特色节日庆典,也是我全家例行在公众诚露面的,为数不多的几个日子。
这也是一种例行的亲民行为的一部分。
用第五平他们的话说,就是通过这个机会展示一下,身为淮东主掌者的我,是如何的身体康健而家庭生活圆满;从而令他对现下淮东的大好局面和将来的发展前景,更加具有信心和干劲的多。
按照当地的旧俗,每临小暑过后至大暑之间的半个月时间内,逢第一个“卯”日便为当年的尝新禾节。
用“尝新禾”恭迎五谷大神,欢庆丰收季节到来。五谷大神,神农氏也,相传他尝百草,播五谷,造福万代,一直受人敬奉。
因此,百姓乡民为了感恩神农氏为民造福,每临尝新禾节这天,伽嘉户户换上新米,蒸好新饭,装成三碗,首先要让五谷大神尝新。
有条件的人家,还要从田园中采摘来丝瓜、豆角、茄子、苦瓜等鲜嫩瓜菜,不可切碎,原状煮熟,意为感恩神灵,地久天长。
每临尝新禾节,生活再怎么苦的农家,也在这一天让全家大小吃饱喝足,全力以赴,满怀喜悦之情,欣迎夏收劳动季节。
全村一起打米粑,蒸糖糕,买猪肉,酿酒娘,有条件的人家还杀鸡宰鸭,放开肚皮尽兴吃喝。
再接下来,就是用稻草秸秆藤束捆扎成,乡民喜闻乐见的牛马狮虎龙象,乃至神话传说中的事物等各种造型,然后三五成群的推在板车上游街。
然后一边齐声唱起乡野的哩曲:
“几时禾黄问大暑。”
“五谷大神端坐在上肚罗罗,”
“但愿民间一年割出两年禾。”
登上了高台之上望着城下坊区内,这叫喊喧天热闹无比的场面,媚媚有些紧张的握着我的手,似乎容易害羞和怯场的老毛病又犯了。
“没事的……”
我轻轻用拇指摩挲着她的掌心,以示安慰道。相比之下,另一边的抱头蹲似乎早已经习惯了这种场面,而有些处变不惊了。
而小伽嘉依旧是那么一副无动于衷,抱着薛定谔做挡箭牌,而始终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表情;至于三枚则还是习惯了站在我身后影子里,而将面目遮起来尽量不免引人注意的老样子。
然后我左边拉着她的手,右边揽着抱头蹲,前面还站着抱着“薛定谔”的小伽嘉,身后靠着全身披挂的三枚;就这么笑容满面的接受城下军民,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的欢呼和唱诵声。
然后就进入追加品评的余兴节目阶段,这些奇形怪状的草扎也会被奉送到近处,以供我和我身边的家人进行评定。然后按照各自的喜好和审美,选出其中三六九等优胜者,再逐一颁给相应乡里的赏赐和纪念品。
主要是一些相当实用的生活日用品和米布油盐的专项供应票,也算是皆大欢喜的结果了。
最后,这些游行过后的千奇百怪草扎造型,都会被集中在一片大空地上烧掉,完成对神农氏的最后祭礼。
而身为当地主官的我,也会在一种出席的文武面前象征性的带头,在奉献上来的蒸熟稻麦大碗中,用筷著轮流尝上一遍,算是完成最终的“尝新禾”仪式。
因为,刚好是最近一期将校进修的半年短训班开课之期,城中汇聚了不少前沿和地方保举和推荐过来的士官和下级军官。
于是在五谷祭礼之后,我顺带还举行了一场墟模的校阅仪式,来自各地驻军营团中的代表,扛举着各自所属的旗帜,而在街上鱼俪而行迎接一阵阵的欢呼声,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宣传和鼓动把。
只见得他们在旗手的前导下齐齐踏步而行,阵列严整如小方块而几乎纹丝不动;其间旗帜招展铳刺林立而甲光赫赫,
“我麾下健儿的形色还壮呼……”
我对着身边一身常服打扮,却是来自河北张邦昌方面的使者道。
据说是因为洛都方面受到了二次北伐压力颇大的缘故,因此不得不全力收缩一切可用的兵员,支援河南和都亟道的战局。
因而,作为事实上割据河北的一方势力,他最近也似乎迎来了某种好日子。
不但外部压力和威胁尽去,还籍着历次大战假敌之手,清剿和收拾干净了周边各州盘踞的那些番胡,得以收聚生息和不少的人口和田土。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地盘和影响力。
甚至在没有了外部威胁之后,洛都方面也有打算就此捏着鼻子,承认他所据有的既成现实和自封的头衔,而重新拉拢会北朝阵营当中,乃至派兵支援的相应交涉意图和风声流传在外。
因此,他不免觉得自己有些奇货可居的信心膨胀起来,居然派人到这里这里来,指望能够获得更多的交换条件。
比如,希望能够获得火药输入上的支持,就派了这个叫做王时雍的长史……所以,我干脆让他先随我看了这场校阅礼。
“淮东健儿雄壮之势,自当是远近遐迩”
因此他也不免有些城府的顺势恭维道。
“今所见,更是益觉不同凡响……”
“那张子能(张邦昌字)这是当我愚弱可欺么……”
我毫不客气指名的对着来人道。
“并非如此……只是”
他赶忙应声道。
“那怎敢做如此非分之念……”
我愈加严厉打断他道。
“真当我淮东大军不敢过河么……”
“或者说,张子能那厮自觉羽翼丰满而无所畏忌了……”
“那就一切战阵上见真章好了……”
“切切……并非如此啊……”
然后,就见这个王时雍噗通一声趴在了地上。
“某家只是代表都督,谋得更多援助与合作而已……”
“为此自然丝毫不吝所出的……”
“火器乃本阵之根本,绝不可能外流的。”
我继续斩钉截铁的道。
“尤其是流入敌营之手,……”
“这是要坐实我方通敌之嫌么……”
“冀州不动,则我淮东不动……”
我继续示意道。
“这是最基本的底限……”
“然后,在这个基赐前提下,或许还有的商量一二。”
还没有等我按照计划开出后续条件来。
突然有人走过来想我报告了什么,让人心中不由的一凛,居然还会发生这种事情。
…
第八百零四十一章 风动
碧空如洗,夏日炎炎之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