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驻歇息上好一阵……”
对此;鹏举只能在心中微微苦笑着;做出某种淡然点头应承的姿态来。
对于他这种半路并入军中的野路子;能够被军帅大人格外看中;而直接辍拔进主战营团的资序;既是某种激励和运气;亦是某种压力和鞭策;
特别是对于他这个;被打散了熟悉的旧部;而去重新面对一群颇为陌生;却又资格颇老部下;的新任二营四团的部将团官来说;就更像是一种考验和磨砺了。
也不知道多少人在看他的笑话;更不知道那些梁山的旧属;是如何羡慕和向往他的际遇;起码从登封起兵争阮路以来;他就不是那种会向现实轻易认输的人。
而他们这次专门发兵前来;却是为了兖州境内的煤矿而打前哨;兼作某种武力侦查和摸底。
如今;在青州境内直接军管之下;就有十数万人口;分作若于各大营;再加上梁山陆续迁徙过来的人口;虽然住所和饮食还可以勉强凑合;但是维持整个冬季取暖的燃料;就有些不敷所用了。
而如果光靠出动人力;砍伐野外的树木和拆除城里的建筑来维持;未免就有些泽鱼而竭了。
因此;从未雨绸缪的长久计打算;就只能是对于自古出产石炭;的兖州境内着手想法子了;虽然直接烧煤的烟气甚大;但是相比得上各种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所谓概率;总好过被冻死冻伤的后果。
而对我最直观的影响就是;无疑是来自黑白老电影《铁道游击队》里的描述;那与煤矿相关而铁路沿线;繁盛起来的大量产业集群。
最起码根据我的依锨忆里;山东半岛好歹可是后世全国文明的煤产区之一。
而位于兖州煤田带;在后世可是全国八大煤炭基地之一;而且煤质为低磷、低硫、低灰份、高发热值的优质气煤和炼焦配煤;亦可作为锅炉的动力煤。
因此;具体到当地石炭开采的渊源;甚至都可以上溯到战国七雄时的齐国;就连铸铁业十分发达的赵国邯郸;亦是需要东这里输入的。
此外;在兖州西北部的任城;也就是后世济宁市的附近;亦有一个特大的铁矿群;虽然也不是什么直接开采的露天矿;而是需要掘穴挖取的中浅层矿场。
好在这个时代;已经有比较原始的深隧开采和木架支撑技术;再加上相对低廉的人力劳役。
因此从唐武德年间开始;兖州境内就设有专门的盐铁官和钱监;以管理着铁冶十三;有铜冶十八、铜坑四;以及铜矿伴生的锡提炼;因此;可以定期为朝廷提供足够数量的铜钱铸造。
如今虽然是乱世;但是作为本地藩镇——青徐镇的一大重要收入来源;各种矿治的规模和产量;比起前朝来只能说是有增无减;只是因为这几年的大灾和大饥荒;外加战火绵连的缘故;绝大多数都被荒废了。
如今这只北地人为主要成分的特遣战团前来;就是为了控制和掌握;位于微山湖东岸的承县和藤县一带的几个中小矿山。
相比于那些被胡马子荼毒烧掠成;一片白地或是瓦砾的村镇城邑;位于沂州交界的这几处比较偏僻的采煤矿场;却是保持的相对完好;只有有些日久失修的老化情景。
显然他们对于这些不能吃又不值钱的矿山矿石;基本毫无兴趣;因此;
待到他们这些前哨营地建立起来;并成功在胡马儿的袭扰中站稳脚跟后;大队的俘虏和民夫组成的挖掘队;就会马上跟进抵达这里;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基本生产和输送资源。
而在河南之地;杨可世仍旧在收复失地;一个接一个人的将那些城邑;重新占领下来。
他们一路穿过许州、汝州、豫州;几入无人之境;事实上这只军马就是在无人之境中孤独的穿行着。
因此他们的占领;就只是在空荡荡的城池和关塞上;重新插上北朝的旗帜;然后在被躲藏的残余民众给收罗出来;发给武器权做日常的维持而已。
而在行路的野外;
只有零星游荡的胡马儿;却根本对他们造不成什么威胁;往往见到如此大队的人马之后;就跑得远远不见了。
仍由他们充满象征性的;接管了一座又一座被肆虐过后;满地残败的城邑。因为冬日的煎熬;大多数活跃的胡马子;以及成建制的塞外诸侯军队;都自发奔向了相对空虚;也更加温暖富饶的淮河以南地区。
只可惜;刚刚收复的都亟道四塞关要的洛都朝堂;也无心顾及其他了。
因此杨可世一路南下;一直走到了淮水之畔;才在那些盘踞桥头的不明武装;探头探脑的窥视下;大队折转向西
当这些盘踞桥头的敌人;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却未想当夜就骤生惊变;这些北军在夜幕的掩映下突然去而复还;一鼓作气强袭攻破了驻留桥头的营寨;到处放火和砍杀起来
顿时将那些纷乱炸营的敌军;给慌不择路的驱赶到淮水脆弱的冰面上;然后再此起彼伏破裂的脆响声中;绝望的沉进冰冷的河水里。
而照亮这些沉浮挣扎在破碎冰面和河水之中身影的;则是淮水浮桥被放火焚烧时的明亮火光;
对岸的后援;得到消息火速沿桥杀将过来;却已经晚了一步;只见这些高举火把汇聚成长龙的后援兵马;在摧折的浮桥剧烈晃动之间;不得不争相跳下了冻结的冰面。
然后随着剧烈晃动的火把一起;骤然熄灭后沉入淮水的黑暗汹涌之中。
数日之间;从新息到下蔡;四座浮桥皆被这只孤军夺还;又当即毁坏掉。
…
第四百八十五章 渐变15
青州益都城;入主当地之后的第一次例行军议兼战情通报;正在召开。
如今先后加入的生熟新旧面孔;各种甲胄服色军饰;帏帽圆盔璞头;璎子雉尾羽毛缠绶等;济济一堂也有将近**十号人了。
当值虞侯姚仲平正在在场列席的众人;做战局和治下态势的沙盘演示。
“经过前些阶段各部将士的戳力奋战;”
“我部已然成功剿灭了位于沂州、齐州一线”
“绝大多数胡马游骑和态度不明的地方武装;”
“另外收降和编遣地方土壕、坞堡、山寨的土团、义勇;乡兵、义从等名目;大小二十六股……”
“自此两州全境皆为本军所有;共有十一县治又六)镇;其他市镇村邑;尚未统计出来……”
“粗计各城编管下有三万一千四百余户;八万六千五百十一口;不过仍旧是妇孺居多……”
听到这里;我微微点了点头。
虽然这种所谓的全境控制;只是某种点对点的城池和要点的驻军存在而已;在当地的影响和执行力;最多只到城郊附近的不远处村镇而已。
但这个结果;已经让我颇为满意了。要知道在不久之前;我们还是一支转战流离努力求活的孤军;如今权已经坐拥数州;名分与实质上都实至名归的一方守臣。其中的人生际遇还真是让人唏嘘啊。
“此外;我军在当地还获得了莱芜监、尾山冶、云山冶等七处矿冶;铸造之所……”
姚平仲的声音继续道。
“外加上青州本地;及已占有的淄密各州;配下矿治;工场
“只是需待人手和物料的投入修缮;才能有所产出……”
“因为本军掌握的人力和资源重量有限;按照经略府的规划;”
“目前方略首要;当以采掘石炭为先;以备军民取暖取暖兵日常生计所需……”
“铁山并治所次之;是为兵甲修缮所需物料、备件;拟从各地编管大营中;抽掉人手前往修缮经营”
“铜锡矿治又次之;可待开春时;就地募人前往……”
“然后方才是沿海的盐业;即供民用;亦可发售取利;不过具体项目要排到来年初夏才有闲余了……”
“根据后续的布置;目前本军的战线已然重新推进到……兖州和徐州境内”
“当前前正在独山湖到微山湖沿线的任城、鲁桥镇、利国监、吕梁城、汴塘镇一带;就地巩固城围。”
“此外徐州治所的彭城要冲;依旧在本军的掌握之中……并未遇敌来夺。”
“是否继续维持现状;或是追加防备……还有待定夺。”
总而言之;目前发展态势良好;外部虽然所患;但不足以影响我们按部就帮的总体趋势;还有一些则属于军中的人事安排和变化。
目前在御营右军的麾下;七个半的主战营;第一、二、四的番号;与益都城内的数个直属团队一起;还是作为战备机动力量;而驻留在青州境内的节点要冲。
而重建和补充过的第三营;则被驻留在了淄州州治的淄川城;第五营驻留在了沂州州治的临沂城;第六营派驻在了齐州的州治历城;第七营驻留在了海州州治的驹山城;作为前线的援应力量和外围缓冲。
而建立时间最短;火器装备尚不满编的第八营;则被安排在了相对安全的密州待机整顿;以看好青州以东的大后方。
同样的;战斗力比较强;经验较为丰富的第一、三、四、五的四支满编齐装的辅军大队;各自配属了一个主战团;若于个散兵团后;被安排在微山湖前沿;充作就地守备和预警力量。
此外;位于藤县还有重编和补充后行营护军;约五个营四千余人;外加的穆隆的标兵团营);张宪的车团和赵良嗣的猎骑营;三个机动力较强的火器军序作为支援力量。由崔邦弼为前路兵马都知;继续统管前沿应敌诸事。
而其余的五只辅军大队;则被配属到了分驻外州的那些营头下;以单个辅军团为单位;搭配若于散兵团;用来控制州城以外的各县城邑;兼带维持和镇压地方。
这样下来虽然有点前沿重点防御;后方全面分摊的特点。
但主要考虑的对手和假想敌;还是那些四野里游荡的藩部胡马;以及可能去而复还的塞诸侯;这些布置已经足够对应一时。
这样可以节约出相对精于的兵力来;进行其他方面的攻略和清理。
本阵正军的第九营;也已经在筹备当中;架子都已经搭好了;只是缺乏足够的火器装备;而只能拿着雕琢成火铳的木头杆子;暂时做队操和行列;等待新装备而已。
而在御营右军和行营护军之外;还有正在编训的!踏白军旧部;为首的六个营头;则是已经是我碗里的菜了。
他们现今可说是失去了本部的依靠和归属;寄人篱下而独木难支;现在钱粮甲械;全部依赖本阵所给;所以重新编练起来;可以说是毫无脾气。
事实上;对于我一直拖到现在才变相吞并他们;还表示了某种疑义和诧异;或是如释重负的情绪;因为这也意味着重新获得归属和发展的前程。
而事实上;那些有所抵触或是心怀不满之辈;早在这一路上都被清理和收拾的七七八八;已经交不起什么风浪了
因此;一亦开春后编练完成;汰除了老弱伤病;并替换了部分将校之后;我至少可以多出三四个营的战兵来;给他们的新番号;则是青州守捉军。
而继续保持大体建制的王贵前军所部;则已经应我要求分为两部来使用;一部三营分移镇的棣州;配合梁山上的据点;以监视和戒备北面的黄河沿岸。
一部五个营随他一起;以南路兵马都知的名义;带着大批辎重;重新入驻在徐州彭城内;以继续掌握这个孤悬在外的南北要冲。也等于是变相服从了我领导的这个新体系。
此外;还有一只可以预期的力量;正在接受整训和!教导的梁山旧部;去除不适宜继续服役的伤残才之后;大概有五六千人的战力。
另外可以充作后备兵员的适龄青壮男子;也有三万多人;剩下的人也是具有相应劳作能力的。
因此;预计中除了少部分比较精悍的军卒;会拆散补入第八、第九营作为战兵之外;其余都将编成第十、第十一、十二;三个辅军大队。
还有一些习惯了散漫和自由;无法适应严格军纪和操条的人员;也编入若于各散兵团;作为某种适应性和过渡。
如果他们依旧不能满足要求的话;那就只有编遣到劳役营或是辎重队里去;充当某种监管和军役的身份。
这样;到了春天以后;我手上可用的正辅兵力;就可以达到五万多人;分为御营右军(游击军)、行营护军;前军;青州守捉四大序列;这还是不算那些散兵团的缘故。
虽然谋取两淮、中原根本不够看;但是自守一方;看起来怎么也是绰绰有余了。
军议后诸将各自散去;自有鼓舞、振奋、欣喜;期许、惊讶、惶惑、失落、忧虑若有所思的诸般情绪;随着各自地位和职责的得失起伏;而在他们面上荡漾和呈现出来。
“希晏……”
我叫状将离去的姚平仲。
“有没有兴趣出去历练;历练一番……”
“但请将主吩咐”
他惊讶了一下;随即变成一种难以抑制的欣喜
“我需要有人带队去登州镇的故地”
我点点头继续道
“尽快在登莱诸州打开局面……”
“给我一个相对安定巩固的后方”
因为北朝攻破登州之后的刻意毁弃和破坏;又强行迁走了大量人口;现在的登莱诸州的废墟上;已经在无序和混乱的荒败中;被放任自流了好几年了。
因此;我据有了青州一代并稳定下来之后;无论是从基本的战略纵深计;还是登莱各州的海陆便利;就不能继续容忍所谓的大后方;还有这种混乱不明的法外之地。
而派去的人;不但要有一定的军略和武勇;能够对付那些盘踞其中匪类和强人亡命;还有建设和经营的拓展手段;才能够在期间站稳脚跟;而打开局面。
而不是仅仅徒费钱粮;保持简单军事上的威慑和存在而已。
姚仲平本身就是京武的优等出身;又在我身边耳濡目染了不少时日;为今欠缺的也就是亲自带兵临阵的经验而已
这也算是我身边放出去一个规格最高的人淹试水。
“我即刻命你为莱州团练使;麾下暂给三千员的两月衣粮”
我继续道
“在亲直团里借给你一个队;然后还有第一营第五团……”
“其余的差额;你就只能在辅兵团里招募齐全了……”
“新任的三营备将刘琦;将出为团练副使……”
“刘与叔虽然是草莽出身;却是难得经验丰富的老行伍;你须得多加仰仗……”
“是;某定当戳力以赴;不负所望……”
他满脸感怀和激动对我行礼道。
“还请且观成效罢……”
满心欢喜的姚仲平走后片刻;罗克敌也被带来进来。
“你有没有兴趣继续驰骋沙场;……”
我笑笑道
“我打算选军中善骑之士;将猎骑营扩编为大营;你先到里面去做个骑兵官如何……”
虽然对于留守梁山的罗骠骑来说;划入我直属部下的罗克敌;未免有些人质和担保的意味;但我可没有打算就此荒废了他的本事和技艺。
…
第四百八十六章 渐变16
青州境内;大多数人的生活日常;还在某种忙碌纷繁中;按部就班的继续着。
挽马推车川流不息;蜿蜒于道途的输送队;拿着锄、镐、锹忙碌在道路旁;或是原野之中的各色劳役团;则成为了这段时间内请走大地上;最常见的一方光景。
有了第一批石炭的来源之后;那些战获和收缴而来的各种残旧兵器和其他破烂;都被回炉熔铸城各种生产工具;虽然这些杂色兵器的铁质成色很是一般;但是作为日用工具;却是勉强够用了。
而今天;则是劳役营每旬一次会操的日子;也是青州劳役营成立以来的第二次会操;因此;城门外的平整出来的偌大场地上;已经被高矮不等的各色人等恰站满了。
在当天就免除了大多数人的劳役;早食的杂面大饼和酱汤给管吃的饱饱;因此;许多人是打着饱嗝站在队列里;然后他们正真的苦头;也就此到来了。
虽然只是;随队头喊着号子拿着杆子在队列里;反复的走动转向往来;做那么几组十几个发力动作而已;却已经让他们大多数的生手;慌张忙乱的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了;更别说根据号令;分清楚东西南北了。
甚至时不时还有人跟不上大伙的动作;而将杆子横抽或是拌打在身边左右的人身上;或是于脆利落的将杆子脱手出去;同时于扰和绊倒了好几个人。
毕竟;他们之前大多数人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夫;或许一辈子都没有出过方圆五十里的天地;在里正的督促或是逼迫下;扣扣巴巴的从贫瘠的田土里抠食;竭尽全力的完粮纳税承当徭役;连带含辛茹苦的养育儿女;直到支撑不住闭眼了事;就是他们一生全部的内容。
因此;对于这种大群的集体生活和劳作;很有些不适应。更不明白这种列队操训的用丨意何在。这时候;站在每行队列外的教习们;就开始发挥作用了。
只要他们露出懈凋是稍有差池;就会有用细竹编成的笞条;狠狠抽打上来;虽然不至于伤经动骨的;但是却能浮肿起一大条红印;让人坐卧不安的疼上老半天。
教习们都是伤病退下的老卒出身;因此行事也带有军伍作风的雷厉风行;下起手来根本毫不留情;只听得啪啪作响此起彼伏;将这些不算规整的队列和动作;给抽打矫正的嗷嗷痛呼个不停。
但是没有人敢抱怨;也没有人会反抗;只是强忍着火辣辣的疼痛;笨拙而努力的将这些动作坚持下去。
各处劳役营中从来就不养闲人;也容不得投机取巧的懒人;而试图屡屡挑战纪律或是敢于冒犯规范底限的结果;就是变成营外种田的肥料;或是挂在墙上风于的标本。
因此剩下的人;既是庆幸有这番糊口兼做存身的际遇;却又不免为各种严格的要求和规定;深为所苦而私下抱怨连天。至于因此产生的逃亡现象;则几乎是零。
自少在所谓外部忍饥受冻的自由与营内艰辛繁重的活路之间;绝大多数人还是知道如何取舍的。无论是为了尚在别处营中的家人;或是为了自己;只有努力协作着完成每天的定额;才有机会继续留在这里。
如果运气好尚有余力的话;还可以获得作业量头几名的奖赏;比别人的队组多处些许食物和日用;或是休息一天的假期。
而能够被选出来参加旬操的人;无疑都是其中身体状况较好;又正当壮年的男子;在日常的饮食里可以比别人多拿一块饼子或是几个薯块;外加一块毛毡毯子;因此没有多少人会愿意放弃这个机会。
因此;除了身子实在吃不消而被强制退出的外;其他人都只能忍着疼痛;哪怕吃尽了苦头;也会努力坚持下去。
至少学会如何用这些杆子;相互配合着打击进退之后;在野外遇到了野兽、流匪之类;也有联结自保的一搏之力。这是那些教习;所告诉他们的名面上缘由;大多数人也就这么信了。
而城头上;也有人在观望着他们。
“这些夫役之前大多是流民之属;”
如今的御营左军参议;兼青州长史的陆务观叹息到
“短时之内能够操训丨成这个情形;也算有所用心了……”
“看来;经略镇守府真心是打算;把他们作为后备的兵源来使用了……”
“只是军民之比;还是有些过高了些……”
御营左军副统制;沂州马步都监辛稼轩;有些忧虑色到
“麾下粗估编管的民口才不过二十余万;而在编和整训丨中的各部人马;就已然达到了四万过半”
“五民一兵;各种支给日重啊……”
“而且眼下光见消耗与投入;只恢复了些矿冶和工场;却未见多少粮食的产出”
“这样难以坚持得长久啊……”
“毕竟是这个冬日的权宜之计;相比到了开春;海路一通;亦是会有改观把……”
陆务观宽慰道
“这些编列的户口;只要有足够的种子、牲畜和农具;可以迅速投入春耕……”
“青州境内的四野之地;不是已经清丈出数千顷的田地来
“如今北伐大败;只剩下我们这一路孤军;却不知道后方的情形;当是如何了……”
“阿翁和大人那里;又会做如是想啊……”
陆务观说到这里;辛稼轩也不免想起了心事;相顾陷入某种沉默之中。
广府;老城;龙雀园内;已经是一片颇为压抑的气氛。
“阿霓……”
陆侍郎;有些恨铁不成钢的喝到
“我既然许了稼轩;自然是绝不会再做他人想的……”
被禁足在家的陆霓;如是坚决的喊道
“我陆家的儿女;岂又是那种朝三暮四之人……”
“我自由一心待他安然归来的理由……”
“难道你已经……”
陆侍郎看着有些不一样的女儿;突然有些气结道。
“那个混帐东西……死了倒好”
“父亲大人;您有些失态了……”
陆霓正色到
“若是稼轩不得善全;那岂不是同随军中的兄长;也凶多吉少了么……”
“我更要去罗氏府上;亦是气同连理;哪怕是什么都不做;声援一二也好啊……”
“你真是气煞我也……”
陆侍郎愈加恼怒起来。
“只要我还是家中当主;你就别想肆意……”
“阿翁……”
陆霓突然露出惊讶的表情;站了起来迎上前去。
“尊上;你这么起来了……”
陆侍郎也急忙上前拖扶住老人。
“医嘱不是让您好生静养;不要有大动么……”
“我再不起来;只怕这园子里就再别想有清净处了……”
鹿公很没有好颜色的;看了眼自己的儿子。
“一起来;就听见你在逼阿霓……”
“阿翁;此事我亦有苦衷的……”
陆侍郎放低声调辩解道。
“北伐大败已成定局;朝中局势尤为微妙……”
“不要以为我老的走不动了;就昏聩不明了……”
鹿公瞪大眼睛道。
“务观既然在前沿军中任职;自然早就被视做一体了……”
“不是你想避嫌;就能避的得开……”
“我让你转从文职;难道也因此沾染上了那些臣僚们;优柔寡断推诿畏事的陈暮气息了么……”
“覆巢之下;岂得完卵……”
“你不作为;就代表那些人不会乘机牵连上本家么……”
“本家与罗藩府上的渊源;又那是那么好割裂的……”
“每季数万缗的出息和进项;连同参与的族人与家将;是你说丢开就能丢开的么”
“更别说;你贸然想把阿霓重许他人的那点小心思……”
“难道你想把这份偌大的家业和身爵;留给那些过继的旁系族亲”
“而让我老头子;临终都要死不咽气么……”
“若是连我们本家人都放弃了;就算日后务观安然归来;那又有什么意义……”
“而阿霓现在更是本家不可缺失的重要代表;你就那么迫不及待的想赶出去么……”
“尊上息怒;儿子自然不敢……”
陆侍郎刚忙辩白道
“只是;有所苦衷……”
“我反正是老的要死的退养之身;也不在乎这点面皮了……”
说到了里;鹿公寻下来歇了一口长气;才继续到
“反正这些东西都要随着我身后消散;还不如动用起来给儿孙某个转机”
“但如果罗藩府上度过这一关;日后务观归来;再加上辛家子的帮衬;”
“我陆氏的前程;未必会比你这个侍郎;差到哪里去……”
鹿公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顿时有些气竭的萎靡下去。
“尊上说的是”
陆侍郎的脸色变幻不定之后;最后还是如是重负的向着鹿公歉然道
“儿子太重一时的得失之心;却不免为人所诱……”
“差点就是错失了我陆氏自持的根本了……”
“作为补救;我在刑部和通政司中;或许还可以想些法子……帮衬一二”
“至少从官面上压一压;那些台面上的手段……不敢太过肆无忌惮”
“这还不够;我会去书一封;给江宁的刘枢副……他的儿子也失陷在前沿”
鹿公最最后一点气力道。
“这样在监国面前多少也可以使些气力;方便找消息回来”
“配合我那些故旧手段;别的不好说;自当竭力保全罗藩府上老小无虞……”
“必要的时候;阿霓还可以带着家将部曲;去府上做客些日子……”
“他们也许久没有活动过手脚了……”
…
第四百八十七章 渐变17
青州;临朐县;泓水河畔的新编第九营的野练营地里。
我正在吃工作餐;作为供应我私人伙头的一大特色;就是打战打到哪里;就收集当地的食材和菜谱到哪里。
这次也不例外;内容比较简单;无非就是一饭;一荤菜;一汤而已;大抵与军中基层士官的日常伙食标准近似。
毕竟;如今我的治下的青州各地;普遍生计颇为艰难;因为;所获的地盘远远超过事先的预期;本以为是青州一隅就好;但没想到一下子就占了数倍的地方。
青州又称北海郡;最盛时有户七万三千一百四十八;口四十万二千七百四。下辖益都、临淄、千乘、寿光、博昌、临朐、北海、营丘八县;其中大都是紧、望上县。
又置有连永、平寿、华池、城都、东阳、寒水、訾亭、潍水、汶阳、胶东、华宛、昌安、城平等若于大镇或是小
而青州之境;地处鲁中山区和鲁北平原洽接地带;西南部为山峦起伏的低山、丘陵;东北部为山前冲积平原。
算是淮上诸州中;不多的平坦丰饶之地;本地还有比较悠久的铁矿和石灰的开采历史;也是往昔的青徐镇两大支柱之一。
再加上后续占领和清理出来的周边;沂、淄、密、海;潍数州;以及作为前沿缓冲的兖州和徐州、滨州、齐州的部分地区。此外还有位于胶东半岛上的登莱各州;还等着我去收复和重新经营。
因此;在地域上的跨度就变的动了起来;在具体的行政管理上的人手就严重不足;而让各种事务的处理效率和执行力;变得麻烦起来。
因此我帐下的各班虞侯、参军、参事、僚属们;连带一些投献的北地士人一起;从上到下除了原来本职之外;还都身兼了来自镇守府;经略使、观察使名义下分摊的数种职责;几乎是恨不得一个人分作好几个人来用。
虽然前期不小心步子迈得有些太大;但这毕竟是我亲自拿到手的第一块根据地;而且还甚少有外部于扰的因素;没有理由得而复失;就这么白白浪费了。
因此;目前也只能靠军事管制;和编列所辖地的人口;以各种分营的形式;组织集体劳动和起居作息;除了城内定期开放的集市日外;禁绝和取缔一切其他日常活动为代价;来作为减少日常消耗和维持成本的权宜之计。
因为这样也可以有效降低在后勤物流、民政庶务、刑名监察、财税徭役等内容上的日常需求;而统合在一起管理
因此;在这个冬天下来;计划内的配给指标和物资供应上也相对紧张的多;
除了主力和一线部队以外;很难得到充足的供应;而我也不能自己一个人花天酒地的逍遥;而是多少要以身作则带头渡过难关。
因此;这餐外观上与大多数人的或是标准无异;只是在做法和用料比较讲究而已。
饭是本地风味的乌鱼子盖饭;用的是晒于后亦有脸盆大的乌鱼板子;也就是乌贼于的鱼籽、膏白;以及墨囊;一起用鱼露炒熟;然后盖在饭上搅拌食用起来;咸鲜宜口。
至于乌鱼板子其他部分也没有浪费;则是切丝水煮提汤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