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我乃刘备(陈明)-第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城内,王当对于陈宫和田楷的及时出现自然高兴,赶紧将他们请到了府上。

陈宫看了王当一眼,说道:“将军身上的伤……”

王当跟陈宫以前常有接触。双方都是互相认识的。他听陈宫一说,哈哈一笑:“没事没事。”陈宫到底不放心,让他先到军医那里将箭矢拔了,敷了伤药。本来陈宫不让他出来的,但王当性子急,伤口一裹好,也就立即从里面赶了出来,片刻也不耽搁。

晚上,又为陈宫、田楷准备了接风酒。

酒过三巡。王当终于把憋了许久的话试探的说了出来:“先生,贼人有数万之众,看来我着小小的南皮城是不能保住了。不如先生你且回章武去,先协助公孙将军将章武拿了。我呢。便弃了此城,带着剩下的弟兄都到张大哥那里去,等借了张大哥的人马,再来报今日之仇不迟。”

陈宫听他一说。就知道他是嫌弃自己带的人马少。他也并不动怒,只是呵呵一笑,说道:“将军此言正合吾意。”

陈宫此言一出。反把王当说得微微一愣,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他的那些将士尽皆脸显黑气,交头接耳说着些愤恨的话,陈宫听在耳里,只当做没有听见。不过这些话落到田楷耳里,却是鼻子一哼,瞪视着王当的那些部将。

王当也有些喝多了,他突然警惕起来,很是不悦的道:“难道先生远路而来是来戏弄本将军了?”

陈宫抓去酒盏小抿了一口,砸了砸舌头,赞道:“好酒!”

将酒盏放下,嘿嘿一笑:“非是我戏弄将军,只是将军你既然派你的人来找我,你为什么不先相信我呢?”

王当一听,羞愧难当,赶紧站了起来,捧起一杯水酒,说道:“这杯我自罚,先生你不要见怪!”

接下来的数天里,袁尚不断的向着南皮城发动了进攻,虽然都被陈宫抵挡下去了,但城内的军队毕竟一直处于下风。而王当,眼看再这样打下去,不过仍是毫无还手之力,部下逐日减少,心里也甚是焦急。而他的部下,他们有话直说,整日里找到王当,向王当诉苦。有的甚至建议王当,既然无法退敌,倒不如撤出南皮城去,到中山那边与张将军的主力部队会合。

而王当,自那晚被陈宫那番话一说后,心里觉得惭愧,反而更加坚信陈宫他一定有办法解南皮之围。

这一天,陈宫亲自找到王当,对王当笑道:“王将军,想必你也已经等得不耐烦了是吧,你嘴上不说,心里面是不是在骂着我呢?哈哈,你也不用解释,我耽误了这么些天,也的确让人着急的,你没有质疑我,说明你打嘴上还是相信我的。呵呵,我这些天自然也没有闲着呀,这不是一直在观察敌情嘛。我等想要战胜他,自然先要对他有所了解,方能一击致胜不是?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嘛。”

王当听陈宫这么一说,打心底笑了出来:“这么说来,先生你已经有了好的办法了?”

陈宫点了点头头,说道:“兵法里有奇有变,所以胜负的关键并不是在于敌我的众寡。我观察了数日,见这贼人的粮草皆是依营而建,容易有风火之患。我等不如因夜纵火,贼必大乱。趁着贼人大乱时,则我们就可开城而战,贼必为我所擒。”

王当一听,想了想,笑逐颜开:“先生此计大妙!”

是夜,陈宫正在大帐之中观看着竹简,突然王当闯进帐来,向陈宫笑道:“先生,起风了!”

陈宫一听,走出帐外,只见旗帜哗啦啦的朝西面乱翻着,他便笑道:“我要的正是此风!”

他一笑后,又即走进帐去,吩咐道:“王将军、田将军!”

王当,田楷应声走了出来,只听陈宫说道:“依计行事!”

两人对望了一眼,应诺了一声,立即步出了大帐。

那城外,袁尚的数万人马沉浸在一片黑夜之中,突然,有人在营前大呼小叫起来。起先,是一星火把乱舞,之后,火把点着了营前的粮草囤子,火光跟着往半天冲去。那睡在大帐中的袁尚突然被惊呼声惊醒,吓出了一身的冷汗,他赤着足,从榻上跳了下来,一径的冲到外面。外面,大火冲天而起,士卒向着四面乱奔乱跑,大呼小叫:“怎么回事?怎么回事?”袁尚喝止不住。

这时,他抬起头来,只见城头上有许多人挥舞着火把,似是跟营内的士兵遥相呼应。而城下惊雷的似的的呐喊声不停传来,似有千军万马……

第五百九十九章 刘备邺城得甄宓

“带上来!”

刘备手按着剑,身后站立着许褚、凌统、陈到、沮鹄、焦触、张南、尹楷诸将,不时,随着一声令下,众士兵将袁尚谋士审配推了上来。

刘备看了审配一眼,只见他全身被绳索捆绑着,头发蓬蓬松松的,脸上糊满了泥浆,就连手掌上也全是泥巴,哪里像是个邺城的留守官。

那审配一上来就是冷冷的横视了沮鹄、焦触等降将一眼,鼻子一哼,头颅一昂,一句话也没有说。

那张南看不过去,指着他道:“审配,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你若早点投降,也不会有今日。”

审配呸了他一声,高声道:“汝为降将,审配为忠臣。虽死,也胜过汝等苟延残喘!”

张南被他一骂,两眼通红,牙齿一咬,眼看就要动手。旁边焦触赶紧伸手制止他,示意他看刘备颜色。

旁边被骂的沮鹄、尹楷等降将都是脸色难看,纷纷请求刘备尽快将审配杀了。那刘备看到这里,突然哈哈一笑,开口问那审配:“正南,你可知道是谁出卖了你,开了城门放我等进城的?”

审配牙齿一撕,恶狠狠的道:“若让我知道是谁,我必不饶他!”

刘备摇头道:“若我说,开城的是你的好侄儿审荣,你会怎么想?”

审配一听,两眉倒竖,羞愧难当,但仍是大叫着:“小儿不足用乃至于此,天意天意!”

就在前两天,东门守将审荣因为粮草欠缺,挨不了饿,于是暗暗投降了刘备,开了东门,放了刘备人马入城。刘备这才顺利攻到邺城腹心,将审配等活捉了。

刘备走上前两步。将两边将士呵退,伸出手来,替他解开绳索,一面劝道:“正南乃忠义之士,某刘备很是佩服。既然袁家气数已尽,而正南你也尽了你该尽的责任,还请正南你放下心中的包袱,从此归顺汉庭,亦不失为一忠臣耳!”

审配任由着刘备摆弄,及至绳索解开。这才用着极是平和的语气说道:“人言刘玄德乃仁义之师,吾今日信矣。但我既受袁氏厚恩,就是死也不改其节,还请玄德你原谅!”他说着,眼睛瞥见旁边有一匹马,立即推开了刘备,翻身而上,两腿一夹,呵斥着向着南门而去。

“明公!”

两边将士纷纷走上前来。听候刘备命令。

许褚这时也已经借过一张弓,将一支羽箭放在弦上,将弓拉得满满的,眼睛注视着箭头。箭头注视着审配的后背。

刘备叹了一口气,伸手一按,将许褚扯直的弓箭给劝下:“正南刚才还夸我们是仁义之师,我们又岂能做出非仁义之举?他既然誓死追随袁家。我们又何必强迫他?人各有志吧。”

众人听刘备一说,有不解气的暗道可惜了。也就在众人深感可惜时,南门那边突然传来一声惨叫。刘备还以为是自己身边的人放的箭。及至看到对面一人驾着马,提着一颗人头跑向这边时,才知射杀审配的人不是别人,却是审配的那个好侄儿审荣。

众人都是惊异非常,但碍于刘备在面前,也都没有开口。

刘备脸上肌肉狠狠的一抽,看到审荣从马背上跳下身来,眼睛里也好似喷出火来。

只见那审荣往马下一跳,提着一颗血淋淋的脑袋,向刘备一拜:“明公!审配抢了马匹想要从南门逃跑,今被我射杀,请明公验视。”

说着,将人头高高举了起来,方便刘备等观看。

刘备身后凌统、陈到等虽然杀人如麻,但对于这种背义之事却是看不过去,纷纷动怒,想要拔剑来杀他。刘备立即将他们拦住,对着审荣嘿嘿一笑,问道:“我问你,你可知你所杀的是何人?”

审荣正色道:“末将当然知道,他便是邺城叛将审配。”

刘备轻哦一声,冷笑道:“听说审正南是你的伯父?”

“正是!”

亏审荣说得如此的理直气壮,旁边众将士都是脸露鄙夷之色。

刘备皱了皱眉,说道:“他既然是你的伯父,你为何又要……”

刘备话没有说完,那审荣似是为了表示自己的忠诚,立即说道:“所谓忠孝不可两全,我审荣既然投效于明公你,便要处处为明公你着想。审配乃袁氏走狗,他今日想逃,既然被我撞到,我便自然不能放过他!”

“哦,原来如此……”

刘备嘿嘿一笑,话锋一转:“可你好大的胆子,我既然已经赦免了他,你为何又要杀他,你是欲要陷我于不义邪?来人啊,将这不忠不孝的叛徒推出去斩了!”此话一出,审荣吓得身子一哆嗦,直接跪了下来,那两边将士一听,尽皆解气,纷纷称赞刘备英明。

第二日,刘备带着许褚、昆钢等亲卫兵直接来到了袁氏府邸,查抄袁氏家产奴婢。刘备正在府堂上时候,那许褚突然匆匆走上前来,对刘备耳语几句。刘备一听,吩咐道:“带我去看看!”刘备在许褚等亲卫兵的带领下,来到了昔日袁氏的旧府邸,也就是袁氏母亲刘氏原来住过的地方,见到了一个紫衣女子。

“你是何人?”

“大人难道不认得奴家了吗?”

那紫衣女子抬起头来,刘备才仔细看了一眼。

刘备嘴上轻咦一声,眉头一皱,心里怪道,这个女子我好像哪里见到的啊。

紫衣女子鼻子一哼,轻笑道:“大人果然是贵人多忘事,不过这也难怪。”

刘备听这声音,再仔细瞧了一眼她的这身紫衣,恍然想到了白马城遇刺的那件事儿:“是你!”

“不错!”

紫衣女子眼看刘备眼睛里流露出一丝光芒,知道他是想起了什么,所以她身子跟着一正,笑道:“我就是那个行刺你的女子!”

听到行刺二字,许褚紧张的走上前来,手按着刀柄,眼睛虎视着她,注视着她的一举一动。

刘备不想过多的人知道此事。便将手一举,让他们都先退了下去。等到人都走干净了,他这才再次看了她一眼,只见她肚腹微微凸起,肚子里似装了什么东西似的,心里便是吃了一惊。只是还没有开口,就听那女子冷笑一声:“可惜啊,可惜我当时明明刺了你一剑,居然没有刺死你,却害得我自己身怀六甲。真是作孽呀!”

刘备眼睛瞪得老大,指着她的便腹,迟疑道:“你是说,你怀了我的儿子?”

紫衣女子鼻子一哼,说道:“怎么,你很得意是吗?”

“不……不是……”

刘备仔细回忆起那晚,原来那榻上的一滩血果然是处子之血啊,而那一晚,他不但令孙尚香怀上了。居然还让这个莫名的女刺客也怀上了!不知是喜是忧,刘备一时间居然说不出话来。然而,也就在这时,他的腹上一痛。不由痛哼了一声。瞥眼去看,只见那女子不知道从哪里摸了一只匕首,居然刺到了自己腹部。刘备看了她颤抖的手腕一眼,再看着她刺到后变得惨白的脸。反而没觉得痛,只是安慰她:“没,我没事。你别害怕……”

这时,门外许褚听到动静,立即带着两三名亲卫兵闯将进来。那许褚一眼看到地上流出来的血,立即拔刀而出,窜身而上,就要一刀将那女子砍了,但到底被刘备喝止。紫衣女子刺了刘备一刀后,不知道是喜是忧,只呆愣愣的站在那里发呆,反是刘备笑着问了她一句:“你那肚子里面,果然是……是我的孩儿?”

一句没有问完,刘备只觉头脑晕眩,倒了下去。临倒下去时,刘备不忘告诫许褚一声:“不要杀她……”

等到刘备再次睁开眼来,已经是两天之后了。

刘备一睁开眼睛,立即从榻上跳了起来,将门户打开,一眼就看到了许褚。

“明公你好了?”

许褚欢喜一声,就要上来扶刘备,反被刘备抓住他臂膀问道:“那个女子呢,你没有怎么样她吧?”

许褚怪道:“明公,恕末将多嘴。她,她都把你伤成这样了,你还……”

刘备笑道:“我不是说我已经没有事了么?”说着,又问到底将她关在了那里。许褚只好说道:“明公吩咐不让伤她,我们自然不好乱来。她现在还仍在原来地方,只不过加派了人手将她保护了起来。”

刘备不顾许褚的反对,再次来到了袁氏旧府,来找那位紫衣女子。

紫衣女子目光凝视着手扶着胸口的刘备,微微一愣,突然吃吃笑道:“你,你的命还真的够硬啊,居然两次刺杀,我都没有杀死你。”

刘备这次是一个人进来的,来之前早让许褚等在门外候着。只是这次许褚死活不放心,怕发生上次事件,怎么也要跟着来,要不是刘备坚持让他守在外面,这会多半按着大刀在刘备身边立着了。

面对她的笑话,刘备反而是坦然一笑,轻轻摇了摇头:“不是我命硬,是因为天下苍生需要我,我还不能死。当然,你第一次刺杀我,我之所以没有死,那是因为我走了运气,上天保佑了我;而第二次,本来你是可以杀了我的,但你没有这么做,因为你下手的时候,你犹豫了片刻,若你狠下心来,我也早就死在你的手上了。你现在可不可以告诉我,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与姑娘你到底有何怨仇,值得你孤身涉险的来刺杀我?”

紫衣女子咯咯一笑,方才说道:“你与我当然没有什么怨仇,但你与袁家有天大的仇恨。”

刘备眉头一皱,小心的问道:“姑娘你是……”

“我是袁家的媳妇,袁熙的正妻,甄宓。”

紫衣女子一双妙目紧紧盯着刘备,淡淡说着。

刘备轻哦一声:“你便是甄宓?”

紫衣女子看到刘备惊讶的目光,好像听说过自己似的,不由追问:“你也知道我?”

何曾不知?史上曹植的一首《洛神赋》乃千古之绝唱,里面所描述的不正是眼前这个女子吗?……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刘备此时当然没时间去吟诵什么《洛神赋》,但看眼前女子之娇貌,便是神仙也似。刘备此时想来,其实自己早就应该猜到,眼前这个女子非是一般女子可比,乃是货真价实的传说中的河北第一美人甄宓了。只是,当他眼睛再次落到她那张微微凸起的肚腹上时,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洋溢出了一丝暖意。

甄宓眼看着刘备只盯着自己的肚腹看,便是脸上一红,啐了一口。说道:“你看够了没有?”

刘备被她一骂,赶紧收回了目光,呵呵一笑,说道:“我现在终于明白了,你要杀我,其实也并不怪你。我将你袁家都逼到河北了,就连你的丈夫也被我逼到并州去了,你恨我那是自然。可你也要明白,天下百姓苦战乱久矣。他们早就渴望着和平,这乱局迟早是要统一的。其实这个道理也一样,若我不逼你袁家,你袁家不也一样要逼我么?只是。你或许没有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你才做出这种不顾后果的事来。”

甄宓鼻子一哼,说道:“你现在是胜利者,你自己说的话自以为有道理。我当然不会跟你去争。我只知道,你害得我家破人亡,你便是我的仇敌。我便要与你势不两立!”

刘备苦笑一声,说道:“可你已经杀了我两次了,还不能解气么?若你真的恨我,你又为什么还保留着我们的孩子?我知道,你嘴上说着恨我,其实你内心里早就不恨我了,对吗?”

甄宓被刘备一说,微微一愣,不可否认,刘备的话已经说到了她的痛痒之处。

先时,她帮助曹休刺杀泰山太守吴敦后,又得到曹休的帮助,这才成功的混入白马城,到了刘备府上。那晚,她以自己的身体为诱饵,欲要刺刘备于床榻。虽然刘备恰时入了另外一个‘梦境’,然而,刘备不知道的是,他那晚对甄宓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那晚,甄宓本来是想诱惑了刘备后,然而刺刘备于不经意间,然而,她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是,她竟然失手了,反被刘备占去了她的身体。

她当时拼着命的想要逃脱,然而,不知为何,她如入了梦魇一般,无法摆脱刘备的“魔掌”,这才将身子莫名其妙的送给了刘备。而刘备,就这么莫名其妙的占有了她的处子之身。事后,她虽然成功的刺了刘备一剑,也侥幸的从刘备的地盘里逃了出去,但对那晚的事情始终心有余悸。

她回到冀州后,便是静候着刘备被刺死的消息,然而,刘备的死讯迟迟没有到来,反而是她胃口的反常,让她感到了害怕。这之后,胃里一日日的反酸,让她终于惊醒过来。她想到那晚的事情,便是又是害怕又是羞愧。终于有一天,她偷偷让人找来了一个医生,为她检查了脉象,脉象显示她已经怀上了。甄宓听到这事情之后,自然是如同顶头放了一颗焦雷,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在她犹犹豫豫之间,肚腹也微微的上凸起来了,她也感受到了肚腹里幼小的生命。

对于这个幼小的生命到底是保还是流产掉,甄宓又是做了一番挣扎。在袁尚逃走之前,她还是一直遮遮掩掩,没有让袁尚看出来,等到袁尚走后一个多月里,肚腹也慢慢大了起来,不过幸好她躲在袁氏旧府里,倒是没有人敢随意打扰她。然后,就在她犹犹豫豫之间,直接拖到了刘备的到来。只是,在面对肚腹里孩子的亲爹时,甄宓真的很是为难,一时不知道怎么面对刘备。及至那天刘备来看她,她终于想起自己是袁家的媳妇,不可以对这个外人容情,更何况,他曾经伤害了自己,还令自己变成了如今这个样子,如何能轻易饶了他!

但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在下手的时候,她最终还是手软了,将匕首只插进去一点,就不敢再往里面推了。而且,也正如刘备那时所见,她的手哆嗦了,脸也变得惨白了,因为她心里始终在犹豫着,自己这么做到底对还是不对。直到这一刻,当她听到刘备这么一说,突然微微一愣,想到这之前的万般苦衷,眼角不觉的堕下泪来。那刘备一看,赶紧上前去,手抓住了她的手,说道:“都是我不好,我是害了你。”

甄宓咬了咬嘴唇,看了刘备一眼,叹了口气:“你以后如何对我孤儿寡母?”

刘备一笑,说道:“你放心,你肚子里既然怀了我的种,我岂能亏待你母子二人?只是,我有一件事情不明白,那晚上我明明看到榻上留了一滩处子之血,可是为什么……”

甄宓淡淡的说道:“我虽然在名义上是袁熙的正妻,但他娶我的时候尚在并州,所以我跟袁熙其实一面都没有见过。其时袁熙父亲他刚刚从兖州败回来,为了恢复冀州士气,筹集钱财,便急着先将我接了过来,好从我家那里得到帮助。”

河北甄家乃有名的财阀世家,怪不得袁绍会这么做。刘备听她一说,不觉傻傻一笑,也终于明白这之间的事情了…

第六百章 典韦陈留奔玄德

刘备攻下邺城后,得邺城降卒五万,加上先前所部人马,一共是三十万。当然,这还不算张辽、乐进在并州所收的数万降卒,以及吴求、木路等拿下青州后所得的七八万人马,势力得到了空前的激涨。

之前,陈宫以数千人火烧袁尚于渤海,袁尚为陈宫生擒。此战后,陈宫辞别田楷,让田楷自己回了章武,向公孙范带话,说他不回幽州了,他则带着袁尚亲自来见刘备于邺城。

刘备与陈宫数年一别,待到河北初定时才能再次相见,自然是感慨万端,刘备特意设宴,与他说些分别多年的话。陈宫说到激动处,不免热泪盈眶,叹道:“明公以弱势灭曹操剪袁绍,尽得河北之地,尽彰‘仁义’之名。河北百姓闻说明公带兵而来,无不是欢喜雀跃。”

刘备与他哈哈笑着:“若非公台你在幽州设法保护公孙瓒以及黑山张燕所部,不然焉能拖住袁绍,为我赢得时间?河北之战,公台当居首功!”

后数日,斩袁尚于南门。

河北这边由于并州和青州的相继失守,以及袁尚的擒杀,冀州的袁家各路人马多数闻风归降,战场十分的顺利。但荆州那里,由于诸葛亮得到荆州大将黄祖的归顺,得了许多的人马,锋芒正劲。刘表虽然迅速从鲁阳调来了蔡瑁的十万师,又得到刘备所部张飞和马超的两万人马的帮助,但局势仍然十分的不容乐观。就在前不久,诸葛亮败张飞于宜城南,困马超于宜城西,随后张飞退到襄阳以北休整,而听说马超被困后经过数战,最终没能脱困,被诸葛亮活捉了去。

刘备听到这些消息后自然不能再在冀州呆下去了。眼看冀州这边的事情也处理得差不多了,也就准备着发兵南下的事情。

也就在这两天,他一直担心的高干也终于有了下落。

这高干,在吴求、木路攻破平原城之前,靠着亲兵的保护,和谋士逢纪的拖延战术,才使得他成功从平原城北突围出来。从平原出来后,他便带着人马穿过了漯阴,准备到渤海与袁尚会合。只可惜的是,当他听说袁尚已经带兵到了渤海首府南皮城下。他也准备去南皮城与他相聚时,偏偏被木路和廖化的联军给盯上了。高干带出来的人马本来就不多,在一连数天的边逃边撤后,他最终还是被木路、廖化的数万人马给追住了。

高干与木路所部甫一接触,便即遭到了重创,不得已逃到了山中。随即,木路他们也即追了过来,将他们连着山也围了起来。围山数天之后,高干所部带着的粮草也已经吃完了。最后,不得已进行了突围。但效果很显然,他们没有能冲出重围,反而损失惨重。高干一战败后。只得回到了山上。而山下的木路,经过与廖化的一番计划后,觉得山上守军不多,可以对高干发起最后的攻击了。

于是。是夜,木路让廖化都督山下人马,他则带着所部数万人杀上山来。经过一番激战。到天亮时,高干所部也很快被消灭干净。在打扫战场时,木路看到,高干临死前怀里抱着一个女子,而他身上所受的箭都是为她挡的。木路当然不知道,这个值得高干保护的女子,她叫寿儿。

高干的头颅传到邺城后不久,张燕也带着他的黑山军以及家眷人等,来到邺城求见刘备。

刘备进行了招抚工作,爵其为汉昌亭侯,以平北将军领中山国相,赐黄金五百斤,其部下孙轻、王当、杜长等皆封校尉,仍让他领所部人马驻守冀州之北。张燕求将其等家眷迁往楚都,刘备本来不同意,但经不过张燕的固执,只得同意了张燕。张燕等在邺城呆了半个月,留下其等家眷,也就向刘备告辞,领兵北上了。

当然,张燕走后不久,幽州公孙瓒也即派了使者,向刘备庆贺。刘备又是进行了一番安抚,仍以公孙瓒为幽州牧,易侯,升车骑将军。以其弟公孙范为渔阳太守,其余田楷人等皆有升赏。

在刘备回兖州前,又对河北众官员进行了初步的安排。

其以原汉尚书诸葛瑾调任并州,任并州刺史;以吕蒙持节都督并州诸军事,仍驻守河东郡;以张辽为安北将军,魏太守,持节都督河北诸军事,镇守邺城;以木路为渤海太守,镇守南皮;调原山阳太守辛毗为赵相,镇守邯郸;以原毛城守将尹楷为兖州东平国相。

其余人等,尽皆封赏。

刘备虽然南来,但考虑到河北初定,还有少数地方没有归顺,需要留有人马镇守。于是,在临走前,刘备从三十万人马里面抽调出五万人马出来,派出去镇守各地,他则在不久后,带着剩下的二十多万回到了定都,并将沮鹄、焦触、张南等一干河北降将引荐给汉帝,汉帝分别对他们进行赏赐。

河北平定,这对于兖州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消息,兖州百姓为之鼓舞。从此,他们也就不用担心北面的胡骑会南下来骚扰他们,更不用担心袁氏会向他们发兵,总算可以睡上一个好觉了。而今年,由于战乱的平息,粮食也得到了一个大好的丰收,百姓也可以过上一个好年了。这一切,他们当然知道,都是得益于刘备。

而刘备,在入定都之后不久,经过朝臣的上奏,汉帝同意罢免三公,决意以刘备为丞相,独揽朝纲。刘备虽然三次上奏,决意辞去丞相一职,但都没有得到汉帝的同意。刘备无奈,这才勉强接任丞相,但同时辞去大将军之职。汉帝同意。

在定都没呆上一个月时间,荆州那边又传来了更加不好的消息。

不久前,刘表部将蔡瑁率领十万师跟诸葛亮所部战于宜城西,为诸葛亮所破,十万之师损失尽半。蔡瑁一战大败,退守中卢城,诸葛亮所部进而攻下了宜城。诸葛亮拿下宜城不久,又即分兵拿下了中卢附近数座城池。又复攻到了中卢城下。

而这中卢城距离襄阳不过四五十华里,若此城一破,则襄阳危矣,刘表十万火急向刘备请求支援。

刘表的荆州如果被诸葛亮所破,不但刘表的人马得以支助诸葛亮,而且荆州与颍川毗邻,也直接威慑到了他的兖州,是刘备最不想看到的结果。对于这种唇亡齿寒的道理刘备很是明白,所以在这之前他早已派出乐进、凌统等相继带了数万的人马前去支援刘表,只可惜都没有起到大的作用。虽然在宜城相较了这么长一段时间。到底是被诸葛亮最后攻破了宜城防区,使得他很快就要兵临襄阳城下了。

本来,他答应河北平定后,就同赵云、张飞一起迎娶新娘的,但现在看来,这个计划又不得不变了。虽然此刻已经接近十月天气,也逐渐冷了起来,是不该轻易发兵的,但战场之道瞬息万变。他可不想看到诸葛亮继续嚣张下去,要是等这小子攒够了资本再来对付他,那就更加麻烦了。所以,他目下也唯有舍弃小的为大的。舍弃自家为大国,他唯有先将诸葛亮那些猾虏治理了,这才顾及到自家。

所以,他不得不亲自写了一封信给孙尚香。让她原谅自己。当然,这封信他是让人护送甄宓等回到楚都,顺便带着送到孙尚香手上的。孙尚香自然是个明白大义的人。她很快回复刘备,让刘备一切以大局为重。

十月一过,刘备立即起大军二十万,以陈宫、程昱、满宠为军师,以赵云、陈到、许褚、闻字、廖化、沮鹄、焦触、张南等为将,从定都出发,一路经冤句,到陈留济阳,达雍丘,便在此地暂时驻扎了下来。然而,也就在这时,刘备接到了荆州刘表谋士伊籍送来的秘密书信。

这伊籍早在这之前,曾经帮助刘备得到名将魏延,对刘备很是敬重,在那件事之后也经常与刘备书信来往。但今天的这封书信却是以他的专人送来,火漆封得极为严实,也可以看得出这封书信的重要。

刘备拆开一看,也是吃了一惊。

信中提到刘表在诸葛亮大军的围攻之下,眼看局势越来越是不利,人也一日日的消沉了下去,渐渐染上了沉疴。目下刘表已经卧病在榻,而荆州内部又是风云不断。刘表生子二人,长子刘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