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我乃刘备(陈明)-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响应公孙瓒,反制袁绍的。

可能因为天气的缘故,公孙范刚刚脱了身上的蓑衣,拿了头上的斗笠,此刻,衣服上头发上,却是除了扒满了泥浆,就是溅湿的雨水。刘备看他身上湿了一大片,神色也很是不好看,赶紧让人拿了干衣服,先替他换过了,然后又吩咐人去准备酒菜,说道:“公孙将军什么也别说,先暖和了身子,吃饱了饭,再谈正事也不迟!”

公孙范远路而来,早已经是又饿又冻了,所以一进来也是随着刘备任意摆弄。但当他神智稍微清醒了一点后,看清眼前的刘备,赶紧是伏拜在地,涕泪横流,哽咽不能言语。刘备也已经做好了坏的打算,他赶紧命人将他扶起,先安慰了两句,这才问道:“将军且不要伤心!将军这次远路而来,可是幽州发生了什么事?不知公孙将军可好?”

公孙范抬起头来,看着刘备,又是一阵悲泣,这才说道:“公孙将军不好,幽州出事了!”“什么!?”刘备不由站了起来,盯着公孙范看了两眼,胸口突突乱跳:“公孙将军他现在如何,幽州又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公孙瓒自悲愤自己弟弟公孙越在帮助袁术攻打襄阳时,跟随着孙坚一起战死在城下,所以把祸由推到了袁绍身上,也就发起了他与袁绍之间长达数年的战争。刚开始时,公孙瓒对袁绍,袁绍屡败。但自界桥一战,公孙瓒的白马从骑败给了袁绍大将麴义的先登营后,从此一蹶不振,被迫退往易京。

公孙瓒退往易京后,除了在城外为围十数重,填高城基五六丈,筑楼其上,并屯粮自守,言道:“昔谓天下事可指麾而定,今日视之,非我所决,不如休兵,力田蓄谷。兵法,百楼不攻。今吾楼橹千重,食尽此谷,足中天下事矣!”公孙瓒坚守易京不出,袁绍无论如何攻打,皆不能突破他的外围,于是双方就僵持在了幽州,一耗也就已经是数年过去了。

虽然在其间,公孙瓒在青州失利,田楷从青州大败而归,但也并没有打消他坚守的信念。当然,他也并没有怪他,毕竟易京被围,青州迟早要为袁绍所得,今日田楷归来,倒是让他身边多了一个助手。本来,只要公孙瓒一直奉行自己坚守不出的原则,袁绍要想攻破易京,那少得也要再费他几年的功夫。但袁绍并没有继续等下去,因为他很快就得手了。

说来,这事也是公孙瓒太过大意了。他原本呆在易京里,住在最高一层楼阁内,身边所用之人全是女流,一个男人也没有,整日里也只是与那些女子游戏,生活得自然很是安逸。就算是每日例行的公务,也只是从篮子里拉上来,批完后,然后再放下篮子。但他这种安逸腐朽的生活过久了,自然他的那些部下很是不满。想想他们为着主将出生入死,而他们的主将却在楼阁内整日里玩女人,他们哪里不气?虽然不敢遽然背叛,到底是离心离德。公孙瓒虽然受了长史关靖的数次劝说,但还是不肯轻易离开美人窝,反而越来越对部下们的忠诚感到不满,所以时不时调防。当然,这样一来虽然部将怨气更甚,到底作反的机会也就少了,公孙瓒在易京也就相对安定一些。

也就在这时,外面却传来了袁绍突然撤兵的消息。公孙瓒虽然安逸于享乐,而一旦有翻本的机会,他还是不肯轻易认输的。所以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公孙瓒立即从美人窝里爬了出来,召集众文武,决意反击袁绍!长史关靖却不同意公孙瓒的主张,认为袁绍此时突然撤兵实在可疑,不可轻易追击。公孙瓒被袁绍一围就是数载,他也是被围得受够了鸟气,如今机会来了岂肯放过,他也不听关靖的劝说,带着人马,开城来追袁绍。

起先,公孙瓒心里也是带着怀疑的,所以追击时不甚卖力,而一旦试探了几次后,在确定袁绍人马是真的要撤退时,公孙瓒便即放出大部人马来追。岂知,他的得意之时,也正是他的大败来临之时。公孙瓒人马刚过葛城,就立即遭到了袁绍人马的伏击,一战死亡惨重。公孙瓒知道中了埋伏,还想要回易京,早为自己那些不满的部下占了城池,反了他,插了袁绍的旗子。公孙瓒一战败后,一连丢了数十座城池,一路退到右北平,这才稍微站住脚跟。但他此刻的势力是大减,而又无险可守,在此两难之时,不得不派出弟弟公孙越浮海来向刘备求救,希望刘备发兵相助。

刘备听公孙瓒说完,看他身子疲累,也就让他先下去休息了,然后让人去请陈宫等过来商议此事。

*

第一千二百章 刘备军临方与城

“公孙瓒势迫来求救于我,我等不可不救!”议事厅上,诸葛瑾拱手说道:“一来,我等既与公孙瓒结盟,就不可在危难时撇弃盟友于不顾,是失信于天下;二来,袁绍之所以不敢大举南来,正是因为公孙瓒在他身后,这才有所顾忌。若公孙瓒此时为袁绍打败,等他统一了北方,则下一步就可腾出手来对付我等。若袁绍南来,则我北面必将受其要挟,是对我等与曹操决战就有深厚影响了,故明公不得不察!”

“嗯!诸葛先生说的有理。”刘备点了点头,捋须道:“这公孙瓒,想来大家也应该听说一点,他既是我的老乡,又是我的从小玩伴,我曾经还在他的举荐下担任了平原令,直到做到了后来的平原相。他对我,可谓是有知遇之恩,要不是他,我何能一展胸中之抱负?

我刘备非是忘恩之人,就算没有我与袁绍之间的恩怨,今日之事,就是站在兄弟的立场,于情于理,他的这次忙,我是一定要帮的!再说,我可听说了一点小道消息,说是袁绍在将公孙瓒撵出易京之后,就将北方的兵往南调了。嘿嘿,我看他这是想着公孙瓒已经不成气候了,他就想急着与我等一战呢!所以,诸位在这件事上,我们还真没得商量,必须帮我这位老兄不可了!一来,是为他,二来,也是为我们自己呀!因而,我想听听诸位的意见,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从哪里出兵,又如何出兵?”

众文武都是交头接耳,感到了事态的严峻。刘备将眼睛扫视了一圈,然后落到了陈宫脸色:“公台,说说你的想法。”“诺!”陈宫站了起来,拱手道:“某以为,要是某等从青州间接出兵,虽然能和公孙瓒南北遥相呼应,只怕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袁绍也不会吃这一套。更何况,大军远出,势必增加我徐州负担,于我徐州不利。再说,公孙瓒那边具体情况我们还是不了解,冒然发兵只怕为敌之所趁。某的意思是这样的,不如我这边先派一人跟随公孙范回幽州,了解了情况后,再做下一步决定不迟。”

“不行!”刘备立即道:“战场之道瞬息万变,要是等我们派人了解了情况,这一来一去,只怕公孙瓒已经败在袁绍手上了。”左右听刘备一分析,也无不是点头赞同。陈宫听刘备一说,赶紧将身一躬,笑道:“明公勿急,我说的这人,只需有临机决断的胆识和谋略,能够及时把握时机,抓住机会,一招制敌,一切问题也就应刃而解了。如此一来,又何须一来一去这样浪费时间?”

刘备一听,捋须仔细想了想,点头道:“公台你的意思是我们只需派出一个谋士,让他到幽州替公孙瓒拿拿主意,也就行了?呵呵,派出一个谋士倒是要不了多少成本,可战场非儿戏之地,就算派一个谋士给他,但也要这个谋士能拿得出好的主意,以助公孙瓒一臂之力吧?要是不能,这去了岂不是非但不能无济于事,而且还拖累于人?当然,公台你既然提出此一说,便当有注释的地方。你且说说,派出的这个谋士能够给公孙瓒出个什么好的主意,其计将安出?”

陈宫神秘一笑,看看众人都张耳来听,这才不疾不忙的拱手说道:“明公想必也听说了,当初公孙瓒被困易京时,就曾数度求助于黑山张燕。这张燕手上有一支数十万的人马,向来横行于冀、幽一带,跟袁绍的关系很是不好,经常为袁绍派兵袭击,所以他跟公孙瓒才吃得开。当然,张燕此人的仗义,那是没得说的。我听说,就是在张燕当初接手黑山时,他还并不姓张,而是姓褚。后来因为纪念他的首领张牛角之死,他这才改姓张的。在公孙瓒起事之初,他就响应于他,后来公孙瓒界桥一战败于袁绍后,其他各路流寇都倒戈于袁绍,也只有张燕继续支持公孙瓒。所以,公孙瓒与张燕的关系那是非同一般。

这次公孙瓒再度大败,退往右北平,以张燕自己度量,只怕也能明白,他与公孙瓒的这种唇亡齿寒的关系,在袁绍扫平公孙瓒之后,袁绍也必将不会放过他的。所以,除了我们之外,张燕可能最是不希望公孙瓒在幽州覆败了。当然,他此时就算想声援公孙瓒,只怕早为袁绍割断消息。所以,我们如果能够把这两人再次联系起来,让张燕在袁绍腹地不断捣乱,也就不怕袁绍不放松对公孙瓒的紧逼。如此,只需拖住了袁绍,让他无暇南顾,则对我等乃是最大的利益了。”

袁绍腹地还有一个张燕,我怎么没想到?如果能利用他,那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如此一来,不但能牵制袁绍,而且还能遏制公孙瓒势力的进一步发展。想公孙瓒目下被袁绍所困,就算想收复失地,只怕也是很困难的。张燕终究也只能起到牵制的作用,也无法协助他太多的忙。所以,只需等我先摆平了曹操,出兵河北后,再利用公孙瓒,则大事可成了。那时,就算公孙瓒有幽州一地,也是对我刘备构不成要挟的!刘备想到这里,点了点头,说道:“公台这主意不错,但此去幽州之人,不但要与张燕联络,而且还要在公孙瓒身边时时替他拿拿主意,所以此次派去幽州之人十分重要,马虎不得!我看,这次出使幽州的任务就交给公台你吧。”

“诺!”陈宫走出班来,领了军令。刘备随后又谈到了出兵兖州之事,教各人做好准备,并言:“此次出兵兖州,彭城需要一名大将镇守,以领城门校尉之职,各位回去后可想想,有什么合适之人可举荐没有?”会散后,刘备留下陈宫,又跟他具体交代了一些幽州之事,并问道:“军师这次去幽州后,不知何人可代替军师为我出谋划策?”陈宫道:“军事诸葛瑾素有谋略,可用此人。”刘备乃在后加诸葛瑾为军谋掾士。刘备想了想,索性把该问的都问了。他又问道:“不知谁可领这城门校尉一职?”

陈宫想也没想,立即跟刘备说道:“某觉得,城门校尉一职,程普此人可担当。”“程普?”刘备以为自己听错了,他悄然一笑:“若让他来领这城门校尉,不说部下们会有意见,就是我也不能十分放心呐。他何身份,公台你难道忘了吗?程普乃是孙策旧部,要是让他来控制彭城四门,这结果如何,公台你想过没有?”

陈宫悄然一笑,很郑重的点头道:“这一点我当然想过,我也知道程普乃是孙策旧将,要是让他领这城门校尉一职,则必须防他放走孙家人。”“那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刘备有点疑惑的看着他。陈宫笑道:“我想我们考虑到的这点,想必也是程普他也能想得到的。想他那时要是做了城门校尉,他顾及的只怕比我们还要多。更何况,他的人品我也有所了解,只需让他做了城门校尉,他就绝不会以公徇私,这一点明公你完全能够放心。再说,要是明公你能放手让一个曾经你的敌人的旧部做事,不但能让天下美明公之名,更能让程普感激明公你待他的恩遇。到时,用了一个程普,不但能够杜绝孙家人与外面的联系,以程普的脾气,若是孙家人有任何不轨,要出面得罪孙家人的不是明公你,而是程普了。”

刘备听陈宫一加分析,当即是拨开云雾见日头,心里豁然开朗,不由哈哈一笑:“听公台这么一说,我倒是非要用程普不可了!”“嗯!”陈宫很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那么就这么办!”刘备也下了决心。

送陈宫出使幽州的同时,刘备在许褚的协助下也基本肃清了城内暗藏势力,更在数个要害地方安置了眼线,以随时了解彭城的情况,之后,刘备便即将出兵兖州事正式提了出来,并发出了讨伐檄文。大军尚未出发前,东市市长闻字找到刘备,向刘备请命,希望刘备这次出征能够带上他。

本来,刘备将他安排在东市管理上,那是因为他在无盐城外被伤,不忍相弃。此刻,听他竟然自请出战,自然还是不敢相信的看了看他的那只断臂,还想说几句安慰的话,然后拒绝。闻字自然也能理解刘备的难处,想自己这个“废人”要是不能拿出一点本事来,不说刘备不好答应,就是军中将士也必将耻笑的。

闻字走了出来,说道:“请明公允许我献丑一次,如果不能令明公你满意,末将便自己退出。”看到闻字坚定的眼神,刘备自然不好拒绝,他点了点头。闻字又请求刘备,希望刘备召集众将士都到校场去看他表演。刘备也按照他的意思办了。

当众将齐聚校场,听到要他们看表演的竟然是一个“废人”,自然是无不好笑。在上面的刘备,其实也为闻字暗暗捏了一把汗。终究闻字已经是一个“废人”,他只有一只手臂了,他所擅长的弓箭他都不能拉了,他还能做什么?可当闻字抬起只需一只臂膀的右手时,所有人的目光还是被他右手臂上显露的那一块黑黝黝的铁块给吸引住了。

只见他手臂上的那块铁块,在他从衣袖里伸出来后,在阳光下一照,立即是发出了熠熠的光芒!而他,只将这个环臂的铁块在胸口上一啪,然后举手抬眼一瞄,接着,几十米开外的箭垛上嘣哧一声后,同样黑黝黝的一支小羽箭颤抖着羽毛插在了上面,而且正中准心!

校场上的将士们愣了半天,然后才是一阵喝彩。刘备看到这一幕,也的确是惊讶,想不到这个闻字竟然真的研究出了属于他的机括羽箭,而且运用得相当纯熟。看来,还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闻字能有这个成就,刘备当然很是高兴。在大军出发前夜,刘备除了任命程普为城门校尉,另外论述闻字当初助张昭守城的功劳,任命闻字为假司马,再让祖郎以门下贼曹调任东市市长。

大军经沛县,取来将军乐进,让乐进也随军出征。过沛县也就进入了山阳郡湖陆县,湖陆县早为刘备所占,顺着湖陆,也就到达了方与。方与城与刘备势力接壤,泗水与济水交其界,自然也就成了军事重镇,此地镇守将军乃是曹仁。

“袁绍这次若不是得到先生你的妙计,又怎能顺利将公孙瓒从易京撵出来?说来,此乃先生第一功啊!”听到曹操的称赞,席上的郭嘉一口酒慢慢喝完,这才笑道:“若不是为了大的方面考虑,我才不会替他出这一计呢。但话说回来,我们这次协助袁绍战胜公孙瓒,虽然目的在于把袁绍拉拢到我们阵营,以共同对付刘备这样的大敌。但怕就怕,前门刚刚拒完狼,后门就要拒虎了。”

曹操听郭嘉一说,捋须想了想,说道:“我明白先生你的意思了。先生你是怕利用袁绍制伏了刘备,最后反过来因为我们帮袁绍扫平了后方,他接下来就成了我们的头号大敌了?是这样吗?”郭嘉点了点头,说道:“像张邈、昌豨、刘表这样的棋子,我们给他点好处,就算战后算账,那也是轻易对付的,怕就怕像袁绍这样的四世三公之家,我们如今协助他扫平了后面,等刘备败后,他就是曹公你的心腹之患了!”

曹操捋须一想,说道:“袁绍这人我了解,像他这种公子哥虽然话说得大气,也能降尊招纳人才,但他就是不会用人,虽然平定北方,那也不是我的对手。等除了刘备后,我的实力也必然跟着大增,等那时再回过头来收拾他,还怕他能耐我何?”

郭嘉道:“曹公能看出这点来,也算是曹公你的知己知彼了。虽然袁绍成不了什么气候,但我们既然明明知道他将来会要挟到我们,我们何不从现在起就防患于未然?”曹操一怔,认真的看了郭嘉一眼,赶紧道:“奉孝,你有什么计谋虽然说出来!”

郭嘉站了起来,拱手说道:“目今公孙瓒已经被袁绍逼到了右北平,对于袁绍来说,他们能拿下易京算是大的胜利了,可他们尚不知足,非要杀了公孙瓒不可。曹公你想,若是袁绍拿下右北平后,并没拿下公孙瓒,公孙瓒要是再跑到辽西、辽东,以至乐浪去,那他袁绍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把公孙瓒抓回来?如此一来,我们跟他结成的同盟协议,他们何时才能履行?当然,如果公孙瓒这么快就死了,那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不利的。所以我们不如给袁绍在背后捣捣乱,施加点压力,这样的话,他也就不会因为一个公孙瓒而耽搁结盟的正事了。”

曹操笑问郭嘉:“先生这个‘捣乱’倒是有意思,不知何解?”郭嘉道:“曹公难道忘了,在袁绍的河北,他可不至一个公孙瓒要对付,还有一人呐。”郭嘉没有立即说出来。曹操却是稍微一想,接口道:“张燕?”“对!”郭嘉笑道:“张燕这人打仗虽然不怎么样,但为人挺讲义气的,他原来就与公孙瓒合作,目下公孙瓒遭了难,他必不会视而不见,我们只需劝动张燕协助公孙瓒牵制袁绍,袁绍他也就不会一力去对付公孙瓒了。而只需保留了公孙瓒这股势力,对我们来说,今后纵然跟袁绍正式决裂,那也可为我们争取不少时间了。”

曹操听郭嘉这一席话,仔细一回味,不由笑道:“奉孝说得甚是!我们既然协助袁绍得了易京,想必袁绍他也该是满足了。我们再施加点压力,他也该和刘表一样乖乖发兵边界,以慑刘备了。”郭嘉坐了下去,摇头叹息一声:“公孙瓒出了事,想必刘备他最是担心,只是我们这样一来,可就便宜刘备这小子了。”

曹操哈哈一笑:“我们既然吃了肉,那也要留点汤给别人不是?呵呵,就让刘备他高兴去吧。哦,对了,刘备发来的讨伐檄文先生你看过没有?”郭嘉摇了摇头:“又何必看那些,天下檄文都是一个样,反正离不开一个字。”“什么字?”曹操倒是一时没想到。郭嘉一说,曹操又是一笑,这才走回案席前,坐了下来。摔了摔袖子,一副正经的说道:“经过数月的艰苦锻炼,我的虎豹骑目下已经练成了。有了这支骑兵,我还怕他刘备不来?刘备啊刘备,放马过来吧!”

第一千二百章 陈宫出使黑山寨

一骑马向前飞奔而去,马上甲士汗流浃背,扯着缰绳的手片刻不敢松开,仰起的嘴巴被风撕得不成形状,口里不停的哆嗦,似是惊呼着:“救……将军救我!”

紧跟他身后十几丈远的地方,一人正扯步狂奔,撵在疯马后面,紧追不舍。他的脚边越抬越急,十丈,八丈,六丈……正以风的速度赶超着前面那骑马。就在军营两边,看到这一幕的士兵们,都是惊出了一身冷汗。他们目光紧追着马后的将军而去,直到将军看看只离了那匹疯马只要一丈不到的地方,忽然掠身而起,身轻如燕的向前一纵,他们的身心也似是跟着向前一跃,热血跟着沸腾而起!

地上的将军身子向前一纵,却并未骑身上马,而是左脚一勾,双腿一夹,将身一吸,也就附身在了马腹下面。同时,右手扯出,轻轻往那甲士脚踝上抓去。甲士被这马颠簸得早已是晕头转向了,脚踝下虽然被人抓住,却一点知觉也没有。也就在他惊闻一阵风声乍起又乍灭时,这时,他忽然感到身子被一股轻巧的力气从下面一送,跟着屁股脱离马鞍,整个的向上直窜而起!甲士惊呼不已,头旋着向下面望时,却还来不及反应,早是被人又是一掷,身子如断线风筝般向着道旁飘去!

“哇!”甲士往道旁滚了数滚,虽然只是擦破了一点伤,也并无大碍,到底刚才一阵奔驰,此刻胃里翻滚难受,一站起来就是翻江倒海的吐了一地。而再看那匹马,却早已被将军翻身而上,扯着向前飞奔而去。总算捡回了一条性命,甲士伸手抹了抹额上汗珠。

紧张的士兵们只看见将军将那甲士救下,他自己却被那匹马带着向山下平地冲去,一下也就没了踪影。不免担心起来。及至过了一时,一声长长的马嘶声破空而至,一人一骑转了回来,士兵们悬起的心终于放下,顿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

地上甲士看到将军,立即上前而跪,拱手道:“就连如此宝驹都跑不过将军。将军果然不负这‘飞燕’之威名!”旁边迎上来的士兵,皆是举起手中的兵器,欢呼道:“飞燕!飞燕!”马上将军听到这雷动山谷的呼声,如同吸收着日月精华,不由闭上眼睛,仰起脸来,耸着鼻子,吸允起来。等欢声渐渐停了下来。他这才飘身下马,将马缰交到旁边一名士兵手上。上前将地上甲士扶了起来,哈哈说道:“这匹烈性马已经被我驯服了,你今后可以骑着他上战场了!”

甲士一听,欢喜不已,再次低头拜倒:“多谢张将军!”

这位张将军,也就是黑山首领张燕,因其身轻如燕。矫捷过人,故人送外号“飞燕”,有张飞燕之称。张飞燕听甲士一说,再次将他拉起。豪爽道:“何必多谢!你来,自己再试试。”甲士接过缰绳,还没上马,听到一声马鼻声,就是吓得不由向后一缩。士兵们看见,皆是一笑。张飞燕扶着他的肩膀,说道:“不用怕!”甲士看了张飞燕一眼,从他坚定的眼神里。甲士找到了自信。他点了点头,将身上马。手还没扯上缰绳,马就轻嘶一声。似是已经腾云而去。甲士吓得脸色降紫,还想趁早下马,耳边传来轰然大笑声。他睁开眼一看,这才知道马并没有跑开,不禁是嘘了一口气,但同时尴尬不堪的笑了笑。

张飞燕看他这样子,也是不由摇头笑了笑。正要开口,却见一名士兵闯了进来,见到张飞燕,立即将身下拜,说道:“张将军,孙将军、王将军、杜将军三位将军请张将军你到帐中议事。”“知道了!”张飞燕手一挥,便即回身回了大帐。

大帐中,孙轻、王当、杜长三位将军看到张飞燕来了,立即将身站起,躬身相迎。张飞燕坐到主将位上,这才将手按了按,笑道:“你们都坐下吧。”三位将军听到张飞燕一说,也就各自坐了下来。张飞燕看向左右,只见他们神情不一,想是有什么心事。他这人素来爽快,也不喜啰嗦,乃直接问道:“三位将军,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杜长站了起来,拱手道:“倒也没有什么事,只是帐外候着曹操使者,想要见见将军。”张飞燕眉毛一皱,说道:“曹操与我向来没有通过消息,他这时怎么突然派来使者要见我?”现在想来,难怪他们都是这个表情了,想必他们跟自己一样,心里也是捉摸不透。

张飞燕想了想,说道:“既然来了,就让曹操使者进来见见吧。”

杜长拱了拱手,回身吩咐一声,也就让人去请了。不时,帐外一人走了进来,向张飞燕呈上一封曹操的书信,并送上了数箱珠宝。张飞燕疑惑的看了看使者,然后才展开书札看了看。他一看后,不由眉毛紧皱,问道:“曹操他想让我出兵袁绍,声援公孙瓒?作为酬谢,这些都是曹操送给我的?”

使者点了点头,并再次重复了一遍,希望张飞燕能够同意。这事实在蹊跷了,张飞燕没有立即答应,先让使者下去休息了,这才与众将商议。张飞燕还在反复翻弄着手中的书札,旁边孙轻怪道:“这事也太奇怪了!我可听说,当初帮助袁绍取得易京的,那可是曹操!如今,他曹操又要我等帮公孙瓒反过头来对付袁绍?这,这不是乱了套么?”“谁说不是!”王当立了起来,向着张飞燕瞪大眼睛道:“不过,这里面肯定有蹊跷!难不成,是曹操突然又跟袁绍翻了脸,所以曹操急于想报复袁绍,这才假借我们的手?”

杜长想了想,拱手向张飞燕说道:“不管怎样,反正我等与公孙瓒有唇亡齿寒的关系,如今公孙瓒已被袁绍逼到了右北平,我们迟早是要发兵相救的。既然曹操有求于我们,我们也就做个顺水人情,不妨答应了他。这样不但可以卖给曹操一个面子,为我等将军打算,而且还可以得到这些珠宝,以助军资。有此诸便,我等何乐而不为呢?”

“好!请曹操使者过来!”张飞燕向来以为杜长有主意,听他一说,被他说动,自然再无顾虑,拍案成交了。曹操使者也没想到事情进行得这么顺利,拿到张飞燕的回书后,他也不想耽搁,立马向张飞燕告辞,也就取马下山了。当然,曹操使者不会想到,就在他下山的同时,刘备阵营里,陈宫也正好来见张飞燕。

陈宫看到这些人马,心里不免疑惑,望着他们匆匆行履,不由驻马看了看。只等到对方消失在山下,陈宫也就舍了这些人,上得山来。先让人通报了,又向守门的士兵问了刚才何人来过。守门士兵本不想说,但看到陈宫袖子里塞过来的金块,也就眉开眼笑,跟陈宫笑道:“那些人啊,哦,好像是曹操派来的使者。”

“曹操使者?”陈宫心里有了主意,也只是呵呵一笑。这时,通报之人请陈宫过去。陈宫随着士兵来到大帐,大帐中,目下只有张飞燕一人在,其他将军却都到各山谷去巡营去了。张飞燕本与公孙瓒交通,也知道公孙瓒跟刘备关系很好,而他这人也对刘备很是佩服,所以听到外面报说是刘备使者来了,自然不敢耽误,赶紧叫来相见。

陈宫这次来,还没到公孙瓒那里去,却是先来了张飞燕这里。他这样做,当然也是希望先说动了张飞燕,让张飞燕出兵,这样也好送了公孙瓒一份大礼,不让公孙瓒有二话。及至他在听到守卫说起曹操使者来过,他也留了一个心思,并没将自己来的目的立即说出来,而是先行尽心结交。

与张飞燕寒暄一阵后,陈宫乃道:“我家使君听说黑山自灵帝时曾拜杨凤为校尉统领诸寨以来,已历数载。后杨凤一死,各寨虽然皆受张将军你的节制,但一直没有实名。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一山岂可无主?我家使君感念将军忠义,乃上表灵帝,拜封张将军你为黑山校尉,望将军从此以后为国家举贤任能,以为天子效力。”

陈宫说着,便叫人将包袱打开,将早就刻好的一方大印拿了出来,交到张飞燕手上。张飞燕郑重的将双手举起,跪拜接过。及至看到这方“黑山校尉”的大印,别说有多高兴,连连拜谢,口里不停称颂刘备,又立即让人准备了酒筵,招待陈宫等人。

陈宫故意装醉,却把眼睛盯着张飞燕书案上看。直到把张飞燕灌醉了,他这才挨到那木案前。也是张飞燕没有收好,陈宫一眼就看到了曹操使者送来的那封书札。此刻看看左右没人,也就将书札撞到了案下,然后装作醉了,扑到案下,压着书札,偷偷看了内容。

陈宫一看完,心里带着惊讶,带着疑惑,怪道:“曹操会劝张飞燕出兵攻打袁绍?这,实在让人费解啊!”

第一千二百章 离袁曹陈宫书信

十分感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