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我乃刘备(陈明)-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呀我们等”
直到等到了天黑,右营将士省了两餐饭没吃,好也罢,歹也罢,望眼欲穿的赏赐却始终没有到来。这下,只把一个个都是气得咬牙切齿,磨刀霍霍。
华歆被刘备好生款待着,吃得好不淫饱,这才趁着城门关闭前,拽着马匹,颠簸颠簸的回到了大营。正好今晚,华歆在右营当值。他吃得昏头胀脑的来到了右营大帐,也没主意右营将士愤恨不平的表情,到了帐中也就和衣睡下了。
右营的将士看着华歆一路走进大营,都是气得两眼抓瞎,暗地里骂华歆只顾自己吃喝,却把将士们饿着。但他们毕竟敬佩华歆的为人,不然也不会从豫章一直跟到这里来。他们对华歆没了脾气后,于是重又掂量了轻重,一致把矛头对准了左营。
……
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丹阳城内,许褚来见刘备。
刘备笑问许褚:“仲康,我交代的事你已经办好了?”
“按照明公吩咐,已将所有赏赐全都送到了城外左营,并分发给了他们。”
许褚这样回答着,刘备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仲康辛苦了,你先下去休息吃饭,等会我再传你。”许褚走后,刘备拿起案上的《左传》,认真的读了起来。等灯烛被微风扑哧一吹,腾的闪灭一下的时候,刘备叫来门外帐吏,问道:“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回大人,戌时刚过。”
刘备点了点头,道:“让许护军来见我。”
“诺”
门外帐吏走出去没多时,许褚就从外面匆匆赶了进来。一进门,立即问道:“明公,你叫我?”
刘备见到许褚,立即放下了手里的《左传》,站起来,走到许褚面前,点了点头,笑道:“这半夜让人叫仲康起来,实在难为仲康了。”
看到许褚衣服不整,显然是他接到自己传唤的命令,衣服也来不及细穿就跑来了。
刘备着实感激,亲手替他细细理了理,笑道:“自中侯伤后,可就累了你仲康一人了。”
赵牛自与祖郎一战,因护卫刘备而受了外伤,当时没有发作,赵牛也刻意隐瞒着。祖郎一战后,刘备了解了他的伤势,便让华佗替他医治,将养了起来。此刻,还在塌上躺着呢。
许褚听刘备一说,赶紧道:“明公,这是哪里话,我……”
刘备见他脸上憋得难看,也知道他不会说客套话,所以赶紧哈哈一笑,牵着他手,拉到旁边席上,说道:“来,也没什么事,就是想让你陪我喝一杯。”
许褚一愣,见席上摆了酒菜,还在冒着袅袅热气,知道是明公他刚刚让人送上来的。只是他十分注重礼节,自然不便跟刘备一席。刘备也看出了他的心思,赶紧又扯着他坐了,笑道:“仲康可不准少喝”刘备说着,早给他倒上了一杯。许褚诚惶诚恐,接过酒壶,说道:“该是我来为明公斟酒。”
刘备呼呼而笑,点了点头,将空盏伸给他。许褚就捧着酒壶,嚯嚯的直往刘备空盏里倒酒。
两人杯来盏去,很是融洽。刘备在席上跟他说了些关心的话,许褚自然感到暖和。
就这样,喝了将近一个时辰。
“嗯,差不多是时候了,城外也该闹起来了。只是如果我就这样莫名的让许褚带兵出城,那也说不过去啊。若是现在能来点天象,那就好了。”
刘备心里正琢磨着,外面适时吹进了一口风,差点就把灯火扑灭了。
“天助我也”
刘备突然放下了酒盏,看着灯火,似有心思。
“明公?”
许褚突然看到刘备不喝了,自然很是关心的停盏,去看刘备。
刘备捻须道:“这口风来得奇怪呀”
“有什么奇怪的?”许褚被他弄得莫名其妙了。
刘备闭上眼睛,掐了掐指头,突然又睁开眼,大惊道:“不好这口风来自屋外,恐今夜城外营中有变”
“这风本来就是自外而发,难道会从屋内吹来不成?”许褚百思不得其解,但对刘备的话丝毫不疑,也不反驳,只是静等刘备接下来要说些什么。
刘备看着许褚,说道:“仲康,我命你速去校场连夜召集一千人马,人马召集后,立即赶赴西门。若西门有变,则立即开城平乱,救出华先生,不可有误”
“诺”
许褚对刘备的命令向来不敢质疑,虽然今天晚上的事太过蹊跷了,但还是赶紧转身出去了。刘备看着他的背影,满意的再次点了点头。站起身来,重又坐到案前,拿起了那本《左传》来读。
……
华歆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虽然喝了很多的酒,还是半夜醒来了几次。但第三次醒来的时候,却不是他情愿的,是被别人推醒的。华歆眼睛朦胧中,只见一只手将他衣服不停的扯着、拽着,还跟他说了许多莫名其妙的话。
“什么?”
“你们说这么……”
“大人,我问你,你如何只赏赐左营将士,却对我右营将士偏偏不赏?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左营是大人你的部下,难道我右营不是大人的部下么?大人你这样做是不是太过偏心了?大人你说啊,你是不是太偏心了?”
“什么?”华歆被刘备灌多了,仍是没有清醒,听到的话,也是半懂半不懂的。
“大人,你肯定是一时没弄明白,所以只赏赐了左营却没有赏赐我右营,我知道大人是要赏赐我右营的对不对?啊呀,我就知道大人你绝不会这么偏心的。大人的意思是我们都有份?可现在东西都被左营弄了去……对,他们不还,我们就应当去从他们手中夺回来……”
“嗯?”华歆仍是躺着,没有酒醒。
进帐来要挟、质问华歆的将士,放开了拽着华歆衣服的手,然后走到了帐外。
他们在跟华歆啰嗦了这么多后,终于替华歆说了一句公道话:“华大人说了,这赏赐之物本来是左右两营都有份的,只是被左营独吞了去。现在他让我们都去向左营要去,问他们为何要这么做?”
帐外的将士终于找到了兴师的理由,纷纷跟着拔刀抽剑,冲到了左营阵地。趁着左营不备,放起火来,大干起来。左右两营这么一闹,华歆算是彻底清醒了过来。
他的眼睛被火光一照,耳朵被喊杀声一惊,立即抓起衣服,从塌上跳了起来。
他仓惶往外走去,连连叫道:“不要动手,大家不要动手”
但还没走出去,就被帐外走进来的卫士拦住了。他们跟华歆说:“华大人,我等因为大人你赏赐不公,正在重新分配。为了不误伤了大人你,所以请大人暂时避避风头。”
“你们……”
华歆哑口无言了,这是怎么回事?虽然不让出去,但他还是耐着性子说道:“大家不要打了吧,这事好商量啊……哎,这是成何体统?我不管了,任你们打去吧……”
第八百章 刘备赐婚皖口乡
许褚一出去,刘备又看了许多时候的书。看看一灯如豆了,这才和衣睡了下去。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许褚早就候在了外面。
“哦?仲康已经在门外了?”
刘备稍微''整 理了下,便赶紧让人叫许褚进来了。
许褚一见到刘备,就是躬身拜服:“明公真乃神算昨晚……昨晚城外……果然出事了……”
刘备见他本来疲惫的脸上出现了潮红,知道他是因为拜服自己而情不自禁的激动得语无伦次了。刘备听他来报,也没表现出狂喜的表情,只是在心里说道:“这是我故意扇的风,外加这群蠢猪不明事理,这把火岂有不着之理?”
他站起身来,说道:“仲康辛苦了这乱子平了,不知华先生可好?”
许褚比起先前,这次更加对刘备拜服了。他听到刘备问话,赶紧躬身答道:“动乱中,华大人被部下劫持。部下虽对他没有怎么样,但还是受了不少惊吓。我出兵救出华大人时,华大人身子还直哆嗦着呢。”
刘备皱了皱眉:“这么说,华先生是被吓着了?”
许褚点了点头:“我本来是要让他过来谢过明公的,只是见他六神无主,我也就擅自将他接到了府上,安排歇下了。如果明公要见他,我这就去叫来……”
“不必了……”
刘备点了点头,扯了扯许褚凌乱的衣甲,说道:“仲康你也辛苦了,赶快去休息吧。”
许褚从这边告辞出去,没多久,吕蒙就过来见刘备了。
吕蒙也是昨晚同姐夫和乐进一起回来的,只是还没来得及见刘备,拖到早晨才有空见上一见。刘备见到吕蒙,也很是高兴,向他问道:“听说你在路上同袁术大军纪灵打了一架,还将纪灵撵得乱跑?哈哈,子明,可有你的。”
刘备又跟他说:“这一架你打得很是漂亮,不但帮了乐将军,让乐将军顺利护送华先生过来,也给了贼将一次沉重的打击。嗯,你自入剑啸营以来树功不少,我也赏赐了你不少,看来金银不足以以示嘉奖了。这样吧,从今天开始,你就在剑啸营里从普通护卫晋升为护卫什长吧。”
“这……”
吕蒙毕竟还是一个少年,能一下子从一个普通士兵晋升为管理十人的什长,自然别说有多高兴了,“谢过明公”
刘备哈哈一笑,让他下去了。
吕蒙走没多久,邓当又来了。
邓当可能是听到风声了,所以一进来就直截了当的跟刘备说:“吕蒙还是一个孩子,不宜过早对他封赏过重,这样会让他骄傲的……”
刘备明白他的意思,打断了他的话:“领兵打仗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赏罚分明啊。子明虽是个孩子,但只要他有功于我,我就得赏赐他,给他尽量展示才华的机会。岂可因为他是一个孩子,而对他有偏见?邓将军,你说呢?”
“原来使君自有远见,是我多虑了。”邓当想到前几日吕蒙击退大敌后,自己怪他不要追敌,而吕蒙却说了那些慷慨激昂的话,现在回味起来,倒是觉得刘备的话是对的了,倒是自己多虑了。所以,他在听刘备这么一说后,也就放下心,告辞出去了。
先处理了一上午军务,下午时候,刘备就来看华歆了。
华歆见到刘备,一脸羞愧。
虽然他到现在还没搞清楚自己部下起哄的原因,也不会想到这‘祸’是刘备挑起来的,但还是把错误揽到了自己身上,向刘备谢罪:“是某管教无方,差点就酿成大祸,昨晚若不是刘使君你及时派兵出城镇压,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啊。”
刘备见他满脸疲惫的样子,心里好不高兴,也是趁机奚落了他一番:“昨晚之事我也听说了……听说昨晚事发时,先生你就在营内,只是以华先生的声望,如何连这些小小士卒都控制不了,却任由他们胡闹?若是我,早叫人将这些贼兵拉出去砍了,岂可任由他们放肆?”
华歆经过了昨晚事后,对于领兵打仗的事突然变得心灰意懒,完全没有了昨日责备刘备不出兵勤王时的雄心壮志了。他这时听到刘备教训的话,却是一句话也没有反驳的,只是不停的点头称是。
“不过,就凭先生你昨晚临乱时的表现,我对先生你的‘德高’,倒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了。想先生你处在兵变时,外面杀得乱哄哄,先生你却不惜以圣人之道来教化他们,让他们放下手里的刀子。这样的品德,我想非是德高望重如华先生你,别人岂能做得到?”
“只是……”
刘备话音一转:“不是我说,这领兵打仗之事还真不是过家家,像他们这群大老粗,大字不识一个,你跟他说道理,说道德,能有用吗?他们能听吗?‘道德’不是在哪里都能行得通的啊,关键时候,那靠的还是势力啊没有绝对的势力,再好的思想,再好的道德,那也是无法灌输的啊……先生之道德思想高深莫测,可惜,值此乱世,只怕也不是那么容易行得通的啊……”
“是……是……”
华歆只一味的点头承认,脸上也越来越没有了大智大慧,有的只是诚恳的服输。他到这时,还真是觉得刘备的话是真诚,是诚恳的。
他经过昨晚的事,似乎经过了仔细的考虑,现在终于当着刘备的面,向刘备提道:“我向在江表,一直劳心着百姓,没有机会放松自己。今日倒好,我既然从豫章出来了,也正好图个身心轻松。我也想明白了,这领兵打仗的事,我老了,是不行了,还得靠像使君你这样的能人志士。今日我斗胆向使君提出一个请求,使君千万要答应。”
刘备见他这副心灰意懒的样子,看得出他这说的都是真心话。华歆这一真情流露,倒是让刘备有点不好意思了,刘备赶紧扯住他的手腕,不让他下拜,连忙道:“这是哪里话?华先生你一向健朗,如何说这些丧气话?当然,华先生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只要我刘备能够办到,我当全力去办”
“我欲将城外的烂摊子丢给使君,希望使君你来接手,还望使君不要嫌弃推辞。我也老了,正想回老家去休养,望使君你答应我这请求。”
华歆说这些话时,看起来很像一个孤独的老头。
刘备原本只想教训教训他,好叫他知道当着众人面给他‘先王耀德不观兵’的难堪和妄自提出‘勤王’的自大,只没想到,自己这么做,倒是惹得他心灰意懒思乡心切了。
对于归隐的事,刘备自然不肯放过他,不过对于接手他的这帮部下,刘备内心里倒是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当然,面子上,那还是好说歹说答应了下来。两人讨价还价,最后终于达成共识:华歆不走,将所部交给刘备,不过他也无意担任豫章太守,在刘备的要求下,答应做了刘备的座上宾。
座上宾是客气话,不过是刘备答应在彭城给华歆找个地方住下来,给钱给粮将他养下来,有事的时候,就去找他‘咨询’罢了。
华歆卸了官,将城外两营交给了刘备后,也就动身去了彭城,挂了个军谋掾的空职,将养了起来。
刘备在丹阳呆了些时日,也处理了一些事务。他在期间召见了张范、侯成、吕岱、徐盛等人。依据这些人在当初牛渚、丹阳两地抵御孙策时的表现,刘备自然各有封赏。
张范原来同他弟弟张承一起被刘备请出来做事的,只是张承不幸在跟随刘备行军中,被孙策抓到,英勇赴死了。对于张承的死,刘备除了表示可惜,只得把厚恩全都赏给了张范。张范本身在保全牛渚寨一事上立了大功,此刻,两功一加起来,刘备自然不能亏待他。
刘备在考虑了许久后,除了厚赏他金钱外,还决定将丹阳也一并交给他治理,并封他为扬武校尉、丹阳太守。
张范百般推辞,只受了扬武校尉、丹阳太守之职,推辞掉了赏赐的金钱。
对于吕岱和徐盛二人,也做了一些调动。
吕岱由右楼船校尉改封伏波校尉,镇守牛渚。
徐盛由左楼船校尉改封横江校尉,随军。
而侯成,此人功绩有之,败绩有之。昔日擅自带兵出战,以致损兵折将,当斩但后来又在搬取救兵一事上立有功勋,倒是不可埋没。最后讨论下来,侯成连降两级,由陷阵都尉降为牙门将,戴罪立功。
侯成对昔日败绩一事耿耿入怀,一直过着胆战心惊的日子。本来以为这下封赏,自己肯定是要被杀头了。现在不但保住了命,而且还保留了官职,虽然是降级,那也是谢天谢地了。在听到处分后,还是老实来向刘备谢恩。
刘备对于这个‘福将’,虽然很是瞧不起,但他毕竟是吕布那边投奔过来的,也不好对他多加责骂。在安慰了几句后,又让人备了金钱送上来,亲自送到他手上,跟他说:“将军昔日在攻打牛渚时身受重创,我一直没空过去看望将军,很是过意不去。来,这是我的私钱,没有多少,将军就请收下,算是我对将军你的一点弥补吧。”
“这……”
侯成听刘备这么一说,激动得两手颤抖,差点流了两行清泪。
“收下吧……”刘备呵呵一笑,将托盘放到了他两手股掌间,啪了啪他的肩膀,让他先下去了。
除了对这些人进行封赏嘉奖之外,其余有功之人,赏赐当然是各有差别。在丹阳呆了这些日,处理了这些事后,刘备先让徐盛领了水军,沿江而下,自己则带了步军,从陆路行进,准备在庐江与甘宁等会合,然后再部署渡江攻打袁术的方案。
刘备除了在丹阳等地各留军队镇守之外,随军的文武倒也不少。文的,有陈宫、诸葛瑾、许子将、简雍、孙乾之辈,武的,徐盛、陈到、李典、乐进、邓当、侯成、许褚、赵牛、吕蒙等等,可谓是人才济济,势在必得。
当军队渡河行进到皖口乡的时候,正是日落之时,刘备便叫将军队停留下来,暂时驻扎了。
刘备吃完饭,入夜之后,便跟陈宫等谋士商谈着攻打袁术的一些事宜。会开了一两个时辰,具体事情也基本定了下来。刘备心想明日还得继续行军,也怕累了大家,便只让陈宫数人留下,其余人都让他们去睡了。
会议间歇期间,各自方便的时候,帐外一名小吏走进来,跟刘备说道:“外面有一人道是本地乡秩,说是要向大人进献方物。他已经在外面等候多时了,不知大人您是否愿意接见?”
“乡秩?”
刘备皱了皱眉,自然知道这所谓的‘乡秩’就是后世的‘乡长’了,只是他心里怪自己匆匆行军到此,怎么这么快就惊动乡秩了?他本来是没心思接见这种小辈的,但想想,还是让见了。
那乡秩一进来,便是对刘备点头哈腰,很是客气。刘备见他手上也没拿什么东西,更别说‘方物’了,心里就很是不舒服了。想这老头子想要升官发财是想疯了,居然听到什么风声就巴巴跑过来,连点准备都没有,难道想空手套白狼不成?
刘备一句话也没说,乡秩倒是说了很多客气话,末了才提到关键:“……我知大人行军劳苦,一路上必是乏味得很,大人为国操劳,我等贱民出不上一点力气,也只能做点微薄之事了。不才,小人膝下正有二女待字闺中,虽无倾城倾国之貌,却也色动一方,我欲将二女献于大人你,以解大人之饥乏,不知大人……”
“献女人吗?好得很呐,老子许久都没碰女人了”
刘备微微动容,就要说出来,但见帐外陈宫走了进来。刘备看到陈宫,由不得收敛了个性,又立即保持了先前的威容。陈宫这人可不好惹,以前在吕布那里没少劝吕布少碰女人,这次,我可不能因为一时贪念而寒了志士之心,更不要自找骂呀。
陈宫似乎早就在外面听清了这位乡秩的话,一进来,便是向这乡秩打哈哈:“老乡是来献女儿的?是准备献给使君大人的吗?如果是这样,恐怕要失老乡的期望了。我使君大人一向仁义爱民,岂可因为一时饥乏而随便使用民女?我看呐,你这样做非但不是替我家使君着想,反是害了他呢。若是让天下人闻知此事,只怕有辱使君名声啊……”
刘备心里冷冷一笑,自然明白他这话不是跟这位乡秩说的,倒是在教训自己呢。
再看那位老乡秩,也是被陈宫的话说得点头不止,不停的摸冷汗。刘备眼见下不了台,就算把这乡秩骂走了,自己接下来肯定是跑不了他的一顿‘规劝’了。刘备看到旁边还有陈到将军在,脑子也转得快,便是哈哈一笑,说道:“公台你误会了,这位老乡是献女儿不假,可他是为叔至来做媒的呢。”
不但是乡秩一愣,就是陈到听到这话,也是一愣后赶紧站了起来,差点把酒盏都放歪了。
陈到看着刘备,莫名的激动:“明公,这是……”
刘备看着他这样子,也难怪他会有这样的表现。但现在情况紧急,也只能是临了拉垫背的了。陈到,就委屈你了吧。刘备看着陈宫疑惑的看着他,知道这出戏不管怎样得硬着头皮演下去了。
刘备站了起来,走到陈到面前,啪着陈到肩膀,跟陈宫说:“公台你看,叔至一直跟随我左右,替我冲锋陷阵,也立了不少功劳。可他只一心为了国家,自己的私事却一直未能解决。我这次行径此地,正好打听到这位老乡秩家有两位未出阁的女儿。我一想,不如就请老乡秩成全了他们。如果让叔至娶了她们,不但让她们姐妹有了归宿,叔至自己也解决了私事,岂不是两全其美?所以我这才擅自做主,将这位老乡秩请来商议此事,只是没来得及跟公台你商量一声,还请公台见谅。”
“不敢,不敢”
陈宫连忙退后两步,笑道:“原来是我误会了,也请使君原谅某的鲁莽。”
刘备仰天哈哈一笑,再看陈到疑惑的表情,也怕他不承认,赶紧又是啪啪他的肩膀,笑道:“叔至,我私自做主,你不会怪罪吧?”
陈到到这时,虽然还在迷雾里,但听刘备一说,自然不敢怪罪了。但想到刘备当真替自己做了媒人,倒是不好拒绝,也是心存感激,连忙谢了。
那傻愣站着的老乡秩却是被刘备搞得很是头大,本来不想接受的,但想想二女虽不能嫁给刘使君,至少能嫁给一位将军,那也是够老本了。老乡秩想清楚了,也就不罗嗦了。
乡秩虽然没有表示异议,但就怕他不识趣,话说多了就容易穿帮,那就不好了。
刘备说道:“老乡秩,毕竟现在是在行军之中,也不必讲究那么多了,你可先将女儿送到军中,交与叔至吧。至于这婚事,你们翁婿两可先下去商量着办,以后再补不迟。”
打发走乡秩和陈到,刘备才算松了一口气。不过想想刚才这一举不但替自己洗脱了‘罪名’,免除了麻烦,也替陈到找到了老婆,解决了婚事,也算是心满意足了。看看陈到不但找到老婆了,而且还一下找了俩,刘备也是替他高兴了。
第八百章 甘宁陈到双将喜事
军队在皖口乡驻扎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上午就要动身了。
刘备刚刚用过早餐,正在帐中休息着,护卫来传,说是陈到要见。
刘备放下手中正在批阅的案牍,仔细想了想,豁然开朗,便叫人让陈到进来。一见陈到,刘备重又将埋下的头抬了起来,哈哈笑问:“叔至,昨晚休息得怎么样?老乡秩送来的两位‘夫人’伺候得还算满意吧?”
陈到平时粗壮得很,说话也很是直截了当,但今日见了刘备,却是与往日不同了,说话也是欲言又止。
陈到看了一眼刘备,只说了句:“谢明公关心……”便又没说了。
刘备看他这表情,也很是好笑,只是点了点头,算是领了情。见他没说的了,却又不走,便问他:“叔至,你还有什么事吗?”。
“哦……”
陈到似是想到了正事上,赶紧拱手道:“当然有事我……我携了二位……二位民女前来,就是特意赶过来叩谢明公你的成全之大恩的……”
刘备倒是没见他这么腼腆过,像是得了什么宝贝似的,连说话都变得如此激动。他站了起来,哈哈笑道:“嗯,这件事你倒是要谢我。既然你已经将二位夫人带来了,那就请她们都进来见过吧。”
陈到道了声谢,赶紧转身,唤道:“乔绾,乔孟都进来吧。”
“诺”
……
刘备坐了下来,将衣服理平了,将身子摆正了。想到自己因为成全了别人,而得到别人特地的谢意,自然很是开心。对于自己这个‘媒人’,倒是十分满意。
帐外的轻诺声重叠在一起,听来宛若天籁。刘备听到这甜甜的嗓音,还是由不得微微动容,暗自想着:“这声音倒是清甜,只不知人……”
人也进来了……两袭青衫绾束着两个娇小玉嫩的身躯,一个肩若削成,一个腰如约素。一个延颈秀项,皓质呈露;一个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一个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一个丹唇外朗,皓齿内鲜……
两个看起来都只有十六七年纪的小女子,长得居然跟熟透的桃子一样,通体散发出摄人心魄令人窒息的美丽刘备突然觉得,那老乡秩的话不对,确实不对。要说这两个小女子若不能用‘倾国倾城’来形容她们的天生丽质,那么,‘色动一方’,却是显得太过稀薄,无情了。
要是以正确的眼光,公平的论断,她们的丽质,不光是‘一方’,应该是‘八方’‘色动八方’才对“见过刘使君”
两个女子的声音打断了刘备的想象,刘备看到她们正向着自己盈盈下拜了下去。
“快不必多礼”
刘备站了起来,正要走上前去,抓住她们软弱无力的皓腕,揽住她们纤细如蛇的腰肢,但他毕竟没有这么做。刘备仍是站在那里,突然似是想到了一件事,他看向陈到,问他:“刚才你叫她们什么?”
“哦……”
陈到笑着走上前去,指着其中一个个子稍微高点,肤色较为细嫩的女子道:“她叫乔绾,是姊姊,人称大乔。”又指着旁边那个楚楚可怜的女子,说道,“她叫乔孟,是妹妹,人称小乔。”
“大乔?小乔?”
刘备语无伦次的问自己:“她们就是大小乔?”
陈到见他脸色不对,赶紧问道:“这……明公,你怎么啦?”
刘备再次看了她们姐妹一眼,心里苦笑连连:“我这又是做了第二个汉元帝啊,稀里糊涂就把美人昭君送给匈奴了。”是舍不得也罢,是追悔也罢,反正已经赐给了陈到了,难道还能要回来?
“罢罢”
刘备哈哈一笑,说道:“叔至啊,看来我所赐你很是满意啊。有这两位美人在侧,叔至你今后就再也不必担心饥乏了”
陈到扯着大小乔再次拜谢了,刘备哈哈笑道:“不必客气了,等会要动身了,你们先下去准备吧。”
陈到同着大小乔站了起来,躬身告辞了。
“咯咯……”
大小乔躬身而退时,似乎是想着刘备先前那句‘不必担心饥乏’而笑。这声笑,像是勾魂的使者,把刘备的魂一下子勾走了。
“啪”
刘备等陈到一走,坐下身来,双袖一扫,将案上奏牍全都扫落在地,心里懊悔叫屈:“陈宫啊陈宫,你坏我好事如此美人,却……却错过了……否则她两今日就在我身边了”
刘备气愤愤的生了闷气,却是有气无处发泄,越想越气愤了。刘备独自想了不知多久,慢慢的也想明白了点,也算是认了。
外面帐吏走进来,问刘备:“大人,军师来问,全军何时可动身?”
“又是军师”
刘备正在气头上,正对陈宫发牢骚呢,耳边听到这‘军师’二字,自然很是反感。本要发火,但想想,还是忍住了:“告诉陈军师,就说今日不走了,全军休息一日,明天再动身。”
“诺”
帐吏退了下去,刘备闷坐了一时,也生怕陈宫等下过来要问他为什么不走了,便急着披了衣服挂了佩剑,让许褚陪他到外面随便走走去了。
在皖口乡多呆了一日,翌日上午,也就动身了。走了一天,也就到了庐江郡治皖县。甘宁等早带人前来迎接刘备,为刘备以及大军准备了粮草军需,又为他们大开筵席进行犒劳。
甘宁在席上为刘备引见何夔,说是自己游历天柱山时,听到何夔先生的名声,知道他因为战乱而躲避在此的,所以此次请他出来,就是希望将他引见给刘备,能让他为国家做点事情。
刘备见何夔其人个子倒是很高,容貌倒是挺威严的,只是他一时也没想到这人的底细,便问了左右,看看有谁了解他的。
许子将正好在刘备旁边,听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