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我乃刘备(陈明)-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家伙是不是疯了?没有,周瑜听到这消息后,很确定这一点。

周瑜知道,这不简简单单的是一次“回马战”,而是一个醒目的提醒。

“牛渚还有人在!”

周瑜到此时只能告诉自己,还有孙策:“他们突然来了这么一出,实在让人意想不到。看来他是完全摸准了你我的心思,知道我们必将趁胜后要继续打过来,所以他才让人再带兵回来,在我们所经之路上设下埋伏,想要先给我们一个下马威。而要不是这个带兵将军太过愚蠢,急于出来,不然,此一战,结果如何,孰难预料!”

周瑜猜的一点也没有错,牛渚的确是有人的。这人,就是张范。

张范既然无法阻止侯成等众位武将决意出战,他也只得默默祝福他们,最起码,希望他们能够到秣陵城下,先去见见刘备,也好让刘备心里有点慰藉。

当然,在他看来,侯成等将大兵调走后,对于这边来说,也不是一点好处也没有。起码,可以让一个人产生错觉。

张范算计的这个人,就是困在石城里的孙静。

孙静听到兵马突然撤走的消息后,他一点也没有辜负张范的算计,马上一头砸进了张范的圈套,被张范请进了牛渚大营里好生款待。当然,等待孙静的将是什么,张范没有权利决定,这还得刘备说了算。

张范既然将孙静捉了,又把索要的吕岱和两千人马都派上了用场,在他来看,这一切完美无缺,算是完胜了。可让他想不到的是,自己虽然算计到了石城,却没算计到侯成这些蠢驴“败兵折将”到底有多厉害。

两万人马,去了没几天,回来就只剩了三千,这算什么?

可事情就是这么糟糕,侯成输了,输得太过让人纳闷儿了。

张范当时很想揍他,但他知道,自己打不过他。他到了这时,脑子里一旋,实在不知道回来还怎么跟刘备交代了。两万人马,可不是两万只蚂蚁。两万只蚂蚁碾也要碾半天,两万人马,说没就没了!张范到了此时,当然不能冲动行事,冲动是魔鬼,骂了他又怎样?更何况,侯成也不见得忍得你去骂。

张范冷静的分析后,知道敌人下一步可能会将矛头直接指向牛渚,为了大计,他只得骗侯成回军。其实,他也并没一定猜到孙策会过来,他的目的,只不过纯粹是为了把侯成当真侦骑使。当然,为了以防万一,考虑到要是孙策真的过来了,那要是猝然相遇,只怕侯成又得惨败,所以他才在他临走前反复交代了他几句,以让他记住。

侯成虽然把他的话记住了,也领悟后,照做了。只是,侯成这人,实在没有让张范能高兴得起来的地方。

侯成这次,又是孤身回来了。

这次,张范什么也不问。他只用看,也能看出来。这家伙遇到了孙策,而且是再次大败而回!

张范盯着侯成看了好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话骂他。他只是在心里冒出了一句:“怎么人都死尽了,就你家伙还不死呢!”

所以他最后不得不承认:“将军命真是好!”

侯成听到这句后,并没有听出什么弦外之音。在他看来,自己自从跟了吕布,多次面临威胁,都没有死成,那是陈年旧事,往事就不回忆了。而自投靠刘备后,一是牛渚之战,人都被射落水中,泡了数个时辰了,居然还能奇迹般的活了下来,这实在不简单!再是这两次跟孙策的遭遇战,第一次,大多数将军都死了,只有自己带了仅存的三千硕果回来了。第二次,别人都死绝了,又只有我一个人跑回来了。是啊,看来我这命真是好啊!

侯成一连感悟后,立即表示对张范这句夸奖的认同,他感激的说声:“哪里哪里,张军事命更好。”

他这么一回答,就不地道了。好话,也变成了歹话。

首先,要说的是,侯成这句话并没有贬低对方的意思。因为侯成压根没有听出张承那句话是在讥讽自己。

其次,要说的是,张范对这句话十分有意见。

但张范毕竟肚量大,一气后,也并没发作。他只是简单的问了侯成所遇的情况,确知孙策带了军队杀奔了过来,他想了想,便说:“侯将军,现在牛渚存亡悬于一线,就要看将军你的了。”

侯成听他一说,虽然很是感激他能看得起自己,再是感谢他把话说得如此绝对。但他想到的是,两万人马已经败得一个子儿都没剩了,难道你老人家准备在这关头,让我领了牛渚寨里那些尚在养伤中的数千人马组成军队,然后拿着他们去对孙策进行最后的抵抗吗?你老人家可别拿我开玩笑了,虽然我命好,但命再好也经不住这么玩哪。

侯成咕哝两声:“这……”

张范看到侯成脸色窘迫,就知道他是误会了。

张范道:“刘使君被困秣陵的消息,我已经派人去跟彭城那边说了,请求他们思考对策,发兵相救。只是,远水毕竟救不了近火,要是等那边决定好,再慢慢运粮调兵,恐怕就耽误了时机。我想说的是,陈、于两位将军正在九江平贼,他们手上也有一万兵马,将军可渡江去,找到他们两位,让他们放下手里的事,调集所部前来牛渚会合,不知将军可否愿意走一趟?”

侯成听他一说,想到自己暂时不用直面孙策了,当然开心。更何况,他也愧疚两战皆败,损兵折将,要是不再趁机立功补救,只怕将来等刘备出来,拉清单的时候,杀头是跑不掉的了。

侯成这时表现出了大义凛然,说了声放心,便即让人收拾包裹,连夜过江去了。

很快,孙策大军最终到了这里,并首先对丹阳发动了进攻。丹阳方面苦力支撑了五六天后,不能抵挡,在张范的授意下,放弃城池,共保牛渚。

孙策得了丹阳,便即合兵攻打石城。石城地连牛渚,要是孙策不能首先攻克石城,那么他也就不用考虑牛渚了。简单点说,要是孙策直接攻打牛渚的话,那就必须忍受石城从他脑后啪一板砖。

但石城有吕岱的两千人马驻守,城池又十分坚固,吕岱为人又不是好惹,加上仰攻困难,面对着石城,孙策唯有叹一口气。这个情况,就是当时刘备攻孙静的翻版。反正,要拿下此城,自己不先被揭下三层皮,那绝对休想得到!

孙策开始感到压力了,敌人没有多少,为什么还这么不怕死!

但让孙策压力更大的是,他全力仰攻石城时,张范就不停的派出人马在他后面袭扰,搞得他一个头两个大,火得大发了。实在被惹恼了,孙策就干脆说:“不管石城了,都先给我去灭了牛渚,回头再来收拾他们!”

他本来是冲动的随便一说,居然立即得到了周瑜的赞同。

周瑜说道:“伯符倒是说到点子上了,石城我们不一定非要拿下他,只要把他困住,不让他城内贼人随便出来,那牛渚我们照样可以放心去拿。”

孙策被他一说,立即大笑起来,当即同意。

孙策自发兵以来,用了五六天时间解决丹阳,又用十几天攻打石城,等到转兵到达牛渚时,已经是五月时候了。

对于张范这边来说,他手上的兵力有限,到这时候了,他应该是将所有兵力集中一处,然后果断的据守山寨,以挨延时间,等候各路救兵。但张范并没有这样做,在他听到刘备被围的消息后,他已经有了更加长远的打算。他分兵给丹阳,又分兵石城,为的就是让这两个地方尽力的去拖,等拖到不行的时候,再撤也不迟。

丹阳给他争取了五六天时间,石城也给他争取了十几天时间。这已经足够了!

本来,要是石城不攻克,那孙策还得继续耗下去,那样,那时间也必将更加充足。但孙策还是狡猾的越过石城,直接攻击牛渚来了。虽然对于孙策的出现张范多少有点错愕,但他并没有气馁,因为他已经等到了第一批救兵的到来!

镇守历阳的徐盛,因为负伤在塌上躺了将近一个多月。本来,他的伤势还未痊愈,是不能随便行动的。但当他听到孙策兵达丹阳、刘使君被困秣陵的消息后,他毅然的从病榻上爬了起来!结束衣甲,重抄兵器,也不听别人的苦口相劝,决绝的带着自己所部三千人马,安排好防务后,立即渡江而来!

就在孙策撤出石城,攻击牛渚的第一天后,徐盛出现了!

顽强的徐盛,给孙策多少有点头疼,但更加头疼的还在后面。因为孙策已经得到消息,刘备在秣陵已经蠢蠢欲动了!而他留在曲阿的人马已经遭受了损失,被敌军识破、打散,围在秣陵城外的陈武等也接连失利,不能抵挡,并且请求孙策回兵相助。

这些消息一齐抵达,更加让孙策火了!

第六百章 打敌营乐进中计

赵牛奉了刘备的命令,闯出重围,一路来到曲阿找厉影。

厉影所在的大营正在曲阿城外数里,与孙策军相峙。

赵牛来到厉影大营时,还没见到厉影,就先见到了乐进,和乐进副将王党。

他二人此刻被人绳索缚着,正等待两边刀斧手动刀。

赵牛看到乐进,大吃一惊,赶紧问道:“乐将军,发生了什么事?”

乐进看到赵牛,也是吃了一惊。他还没回答赵牛的话,便先急着问他:“中侯何以到此?难道是明公他已经过来了吗?”

赵牛要说刘备的事,又觉得这事非一言两语能说得清楚,而他又急着知道何人敢如此对他,便将他抱起来,连连说道:“明公已到了这边,就是他让我来找各位将军的。”

乐进见他愁眉紧蹙,知道此事非小,赶紧问道:“明公近况如何?”

赵牛只叹了一口气,说道:“将军且起来,我等里面去说。”

乐进到这时似乎才想到自己身不由己,只得苦笑一声,说道:“中侯有什么事,还是去跟督军说吧。”

他口里的督军,自然是指厉影。厉影时被刘备委任督军之职,督乐进、李典二军出兵曲阿,故军中以职相称。

赵牛见他笑得很是不自在,便回头看了王党一眼,问他:“王将军,这是怎么回事?是谁敢对你们这样?”

王党窝了一肚子的气,正等他来问。

只见他怒目突然跋扈而起,说道:“中侯你来评评……”

还没等王党开口,乐进立即打断了他的话,叫道:“不可乱说,此事是我们不对!”然后对赵牛说道,“督军就在帐内,请中侯将明公的命令对他传达吧。”

赵牛站在旁边愣了愣,知道此间有隐情,但他既然不说,也就不好追问了。赵牛只好点了点头,带了随从的十数卫士,直到厉影的大帐。

赵牛并没让左右通报,而是直接走了进去。一但进入大帐,赵牛就被一种错觉给逼得差点喘不过气来。

厉影端坐在上首,而他的对面,却站了黑压压的一群人。

这种场面,就像是一个君临天下的王者,面对着他的臣子!

这群黑压压的人群,赵牛能够在里面认识的并不多,但看到李典,他还是愣住了。

李典,陷阵都尉。

厉影,斗剑校尉。

两人品级都是一样,稍微差别只是在秩禄上,都是刘备所封的将军。可凭什么,一个坐在上面,一个却躬身站在下面?赵牛有点不懂了。

赵牛不声不响的闯了进来,本来静寂的人群,终于有人开始窃窃私语起来。他们中间或许有认识赵牛的,知道赵牛跟随在刘备身边。只是不明白,他这时为什么到这里来了?厉影当然看到了他,但他却并没买赵牛的账。他一见赵牛进来,立即喝问:“来者何人?如何擅闯我营帐?来呀,将都拿下!”

他这一声令下,帐外立即闯进一批士兵。当然,要拿下赵牛,还先得经过赵牛身后的那帮卫士。听到外面动静,他们立即将身向后,拔剑相挡。

赵牛所带的士兵都是剑啸营的精锐之士,皆能以一挡十,面对危险,丝毫不惧。

在这关头,李典立即站了出来,笑向厉影:“督军,这是赵中侯。”

哪用得着你来提醒?厉影自然认得他。好了,既然给了赵牛一个下马威,那就够了。

厉影这时假装认出赵牛来,赶紧站了起来,笑道:“原来是中侯!中侯一向在明公身边,怎么突然来军中了?”

赵牛面对突兀的变局,虽然疑惑,但还是保持了应有的镇定。

赵牛走上前两步,说道:“厉督军,我奉明公之命,前来下口令的。”

厉影一愣,问他:“明公要你跟我说什么?”

赵牛看了看两边,说道:“厉督军,这可是机密,不可泄露。”

厉影懂了,但他并没急着要听这机密的意思,而是跟赵牛说:“那好,中侯且等我将这里事情处理了,再来伺候中侯。”

赵牛一愣,他这怎么说的?好像我是来故意刁难他似的?

赵牛点了点头,表示能够理解,但随即说道:“正好,我有一件事不明白,还要向督军请教一二。”

厉影笑了,表示愿意听下去。

赵牛也不打弯,直接问他:“刚才我来大营,路上见乐、王二位将军被人绑缚,又被人用刀挟持,不知这是为何?是谁胆敢下此命令,私自处置他们?”

厉影听他一说,不高兴了。他胖嘟嘟的脸皮撑了下来,眼睛里闪烁着奇怪而阴沉的光芒。

厉影看了赵牛一眼,也不打算隐瞒,干脆告诉他:“这命令是我下的,他们犯我军法,当然应该得到处罚!”

赵牛的脑子瞬间懵住了,他立即气愤的说道:“没有明公的命令,谁也不能乱杀大将!”

说完这句话,赵牛似乎觉得这句话还不够气场,所以,立即加问了一句:“你请示过明公了吗?!”

厉影被他话一说,一语中的,脸色瞬间通红。

本来,他这时应该是当着众将的面认个错误,然后顺台阶下,也好避免接下来的尴尬。可他就是拉不下脸面,他明明知道是自己做的不对,却打死也不承认。更何况,面前还有这么多将军在,要是自己承认了错误,以后还怎么在军中混?

厉影也不客气,当即反驳:“我有‘督军’之权,乐、王二位既受我节制,他们犯法,我就有权处罚。更何况他们所犯军法甚重,我就有先斩后奏这个权利。”

也实在狂到了极点,赵牛差点被他的话点着了火。他看着眼前的厉影,心里怪不是滋味。他现在也终于明白,为什么人家李典跟他平级,却是一个坐着训话,一个站着聆听,区别就在这‘督军’二字。厉影得到了这两个字,而李典没有,所以他得受制于他。

原来,这就是厉影的狂妄之根啊!

赵牛本想发怒,但他可不想搞什么内乱,更何况自己此刻还在厉影军中,要骂他,也不是地方。

赵牛想了想,只得强压怒火,平下心来,问他:“厉督军话虽有理,但他们究竟所犯何罪,何致督军你这么生气?不如督军你说出来,让我听听,看是不是够得上杀头之罪?”

厉影说了先前那句话后,心里已经后悔了。害怕赵牛继续争论下去,到时猛不的说漏嘴,那可就得弄巧成拙了。到时再让刘大人听见,那可就有说不清的误会了。此刻又听他口气突然和缓起来了,便也跟着放松了警惕的神经。

厉影这时为了不至于表情不协调,所以还是打肿脸充胖子,仍是摆出一副气势凌人的样子。

他鼻子一哼,说道:“这两人所犯之罪够杀十次的,还用得着我来费这口舌吗?既然中侯有兴趣听,你自己去找他们问就是了!”

这时,站在旁边的李典说道:“虽然乐、王二位将军出兵不利,大败而回,但也击杀了许多贼兵,功虽然不能抵过,却也不至于遽然就将他们杀了。更何况,阵前杀将,不利。请督军三思。”

两边大小将校听李典这么一说,也跟着说了一大堆的话,无非请求厉影大人手下留情。

赵牛现在明白了,这些人聚集在厉影帐中,原来是为乐进、王党二人求情来的啊。

赵牛现在自然不能指望他们能求出什么结果,要有结果,也不至于求到现在还在帐内罚站了。赵牛听他的,干脆亲自去问乐进、王党二人。

赵牛一问,这才知道了事情的大概。

原来,就在两天前,王党出外巡营,无意中发现敌营营头上鸟雀乱飞。对于这种奇异的事,他虽然没有熟读什么兵书,但也能猜到这中间定有蹊跷。王党于是回去,将这件事告诉了乐进。乐进也不敢马虎,亲自出外查探。一看,果如所言。看到敌军许多营帐都是鸟雀可飞的情形,心里也即困惑起来。他回到营帐,反复思索,觉得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又联想起这些天孙策那边也不闹了,实在可疑。他一想,就想到孙策可能已经开溜的事实。于是,他把自己的猜测告诉了厉影,希望厉影准许他出兵试探。

厉影自然不是随便相信别人的人,但还是被乐进说得不甚其烦,所以最终还是答应,准许他出兵。但没想到的是,乐进进入敌营,不想还是中了敌人的奸计,虽斩杀了许多贼兵,但还是大败了回来。厉影本来一直想要教训他的这些部下,以树立威信,他听到乐进大败的消息,知道机会来了。他当即暴怒如雷,不论三七二十一,叫人把乐进和王党都押了起来,说要非杀了他们不可。

只是,厉影没有得到刘备同意,自然不敢乱杀刘备留给自己的大将。他之所以喊着要杀他两,却到现在还一直迟迟没有动手,那是因为他实在没有这个权利,也没有这个意思。既然不杀,那就放。但他并没有这么做,他的目的还没达到,‘权利’这东西还没玩够,如何轻易就丢了?

而赵牛自然也不能明白厉影为什么突然来了胆子,居然敢乱杀大将!他在听到乐进和王党的述说后,赶紧拉着他两,说道:“两位的猜测并没有错,其实孙策真的已经撤走了,我看留在这里的,也只不过数千而已!”

乐进一听,心里砰然乱跳。

王党却是想得简单,立即跳了起来,说道:“这么说来,我们非但无过,而且有功?”

赵牛点了点头:“当然!”

既然问题已经明白了,乐进应该为自己有理由不死而高兴才是,但他却是脸色突然变得煞白。他望了赵牛两眼,愧疚的说:“我等与孙策僵持至今,他大部人马已经撤走了,我们却一直不知道?!”

赵牛知道他是在自责,赶紧说道:“孙策此人奸诈无比,他悄悄撤走,将军没能知道,也不足奇怪。如此,自然不能怪到将军头上。”

乐进摇了摇头,说道:“孙策突然撤走,自然是对付明公去了。中侯此来的目的,正是为此吗?”

赵牛也不隐瞒,点了点头,说道:“孙策从曲阿撤走,突然出现在了秣陵城下,以致明公刚刚打下秣陵,就连调运粮草都来不及,就被孙策结结实实的围了起来。我等被围许久,却不见将军等动静,自然着急。于是,明公便让我来此看看,看将军等是不是遇到了麻烦,顺便传达明公的问候。明公说,让各位摆脱这边的孙策军后,立即挥兵秣陵,明公将在那里等着诸位将军的到来。”

乐进听到这里,更是愧疚,连连说道:“我等一直被人瞒在谷里,居然没有看出一丝破绽,要不是中侯亲自跑这一趟,只怕我们还要不知被孙策那边欺瞒到什么时候呢。中侯请放心,我等这就去请求督军发兵。”

乐进站了起来,对左右说道:“快解了我的绳索!”

两边刀斧手没有得到命令,自然不听他的话,但赵牛早让卫士亲自给他们都松了绑。乐进摔下绳索,便即跟王党来见厉影。这边刀斧手还想说两句,但都被赵牛的卫士挡了回去,赵牛跟他们说:“由我负责。”有人负责就好办,这些刀斧手也就乐得睁眼全当没看见,自己走了。赵牛随后也来了营帐。

赵牛这次一进来,以防不该听的人听去了刘备下达的命令,所以二话不说,让卫士将这些将军都请了下去,帐内只剩了李典、乐进、王党等四五个比较高职位的武将。

厉影看到乐进进来了,知道是赵牛放的,但他也忍住没有立即拿人。不过看到赵牛放兵进来撵人,这次却是彻底懵了。明明是自己的大帐,就算清理人怎么也轮不到他吧?他正要发作,但他很快就被赵牛接下来的话给怔住了。

听完赵牛一番侃侃而谈后,厉影终于是转过弯来。他愣了半天,问道:“你是说,孙策已经从我们眼皮底下溜走了?他此刻正在秣陵城城外游荡?”

赵牛很肯定的点了点头,再次追加、强调了一句:“明公希望将军速速发兵,不得延误时机!”

厉影这人一向自傲,除了刘备,在他看来,没有谁能够跟他用命令的口吻说话。就算是此刻,是转达的意思,但只要在他听来无法冷静的接受的,一律反感!

当然,厉影此刻也不好言词拒绝赵牛的话,但聪明人,要想找人出气,哪里都能找到。

看到乐进、王党,他立即喝问:“你们是怎么进来的?是谁放你们进来的?”

乐进还没说话,王党实在受不了这个瞎子的言语,立即怒上心来,就要恶言抵抗,但被赵牛及时接上了。赵牛说道:“督军可能忘了,乐、王二位将军既然不是盲目出兵,虽失败,也是情有可原。更何况,他们在某一点上还是值得肯定的。在别人都一直以为敌人还在这里时,他们两敢于提出疑问,就这一点,就应该得到称赞。”

厉影被他一说,心里怒气更甚。但他知道,此刻要想直接修理他们看来不行了,那么,只得来个迂回的,总不能把面子就这么丢了吧?

厉影说道:“失败就是失败,没有什么好说!既然中侯替二位求情,那么我也就给二位一次立功的机会。现在我们既然知道孙策大部分人马已经调走了,剩在这里的自然为数不多。我的意思,在没有摆脱这些残敌之前,我们自然是不能随便回军。如今,你们二位若能将他们一举击溃,功过自然相抵,我以后也就不再追究你们今日的责任了。”

厉影这句话虽然刁钻,但也是合情合理,先肃清残敌再来秣陵,这也是刘备的意思。对刘备来说,他可不希望厉影他们带个包袱,把这股残敌又从曲阿引到了秣陵来。

但乐进听完他一番话后,却并没马上同意。

乐进说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说:“上次我等去攻打他们,他们营寨虽空,但我们一样大败而回。不是因为别的,因为他们早就有了准备。要是我们再继续硬攻,只怕得不到半点好处。不如暂缓,以寻机破之。”

厉影哪里同意,便是催促他发兵。乐进被他一说,也不好坚持自己的意见,只得带了本部数千人马,先去破营了。如同乐进所料,这次,乐进走进空营,却寻不到半个敌人,而等再扩散范围时,不料两边杀兵四起,也不知从哪里突然来了这么多敌人。

乐进大军一但被围,立即就被截做数段。乐进知道中了敌人奸计,欲要突围,却哪里能够自如?少不得只在心里叫苦。乐进这边一败,立即报到厉影那里。厉影听到乐进被围,心里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居然不觉的幸灾乐祸起来。他这时,对赵牛讥笑道:“看来本督军若不亲自出战,乐将军此次就不能回来了!”

第六百章 太史慈曲阿破敌

厉影不无得色的跟赵牛显摆了这句后,便即让人叫来李典,让他带着本部随同自己出战,并再次得意的告诉赵牛:“中侯可在此等候本督军的好消息!”

好消息没得到,坏消息倒是很快传来。

不但乐进陷入重围没有拔出来,就连厉影的救兵也是被陷入其中。

消息传到赵牛这里,留守大营的不足一千人马,立即人心慌张,进入混乱状态。赵牛是客将,自然不能指挥调度他们,心里也是急的了不得。

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孙策留守方的阵容,他们何以有这么大能耐,能将厉影所部将近万余人马给困打起来?

其实问题很简单,因为孙策留给厉影和刘繇的虽然只有数千人马,但统领这些人马的将军们却不简单。

留守的将军共有三人,程普,韩当,朱治!

程普,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也。有容貌计略,善于应对。

韩当,字义公,辽西令支人也。便弓马,有臂力。

朱治,字君理,丹阳故鄣人也。性俭约,虽在富贵,车服惟供事。

咋一看并没什么特别,但他们都有共同一个特点:曾经跟随孙坚征伐,数有战功。孙坚死后,辅佐孙策创业。他们都是以旧臣任用,为策所信,策领兵去秣陵后,便将这里留给了他们三人。他们三人也的确不负孙策之望,早在这之前,便已商议好,故意设虚营以待敌。这样,就算敌人发现,他们也能很快组织人马进行围剿。而如果敌人不来,就可以这么一直蒙蔽下去。反正对他们来说,敌来之则破,敌不来则继续忽悠。

可是敌人终于来了,先是乐进。这三人自然不能含糊,既然看见了不该看见的,那就打吧!本来以为能够轻松搞定他,可这厮明明是来侦探的,来了就去,不然非得把他困死在这里不可。但到底,还是将乐进击退,并斩杀了对方许多士兵。

第一战后,还没消停两天,接着,又是乐进来了。

本说,乐进已经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这次再来,好歹也不能犯同样的错误。可有些错误不是每个人都那么轻易重复犯的,乐进就犯了。乐进并不是故意要犯,但他如果不犯,那就交不了差,厉影绝对不会饶过他。其实乐进也是被逼的。当乐进杀上去的时候,他立即分兵,想要来了反包抄,但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他的分兵,反为敌人所利用,结果被敌人来了个分路击破!乐进有了准备,但敌人似乎比他反应得更快,乐进无语了。

照说,厉影是最后杀上来解围的,怎么又会被对方击溃呢?

对方有程普、韩当这些不简单的将领,有第一手准备,自然也有第二手准备。

厉影杀上来时,的确将围兵杀散。一但杀退了敌兵后,厉影却接着犯了一个是人都容易犯的错误。眼看敌***范围撤退,他二话没说,也不分析情况,冲上去就追。在他看来,敌人不中了,该是我表演的时候了!

人一大意,什么结果都有。再加上厉影的骄傲,惨败那是必须的。

厉影万万也不会想到,敌人会把他们引到这里,等他们发现已经被敌人包围在山道的时候,危险已经猛然逼近。死亡也在这一步!

赵牛接到这个消息,再听到外面的***,心里也是悄然崩溃。

在他看来,自己是来传令让厉影发兵救明公的,可现在人还没出发,救兵就被敌人给清算了。这算怎么回事?要是自己就这么回去了,那还怎么跟明公交代?

赵牛以一个客将的身份在这里出现,是不宜出来镇定恐惧的士兵的。再说,他就算说话了,也未必管用。但他并没妥协,因为他想到了一个人。刘备。我是代表刘备来的,他们见到我,如同见到刘备。有这理由,完全足够。他们都是刘备的兵,自然要听刘备的话。

赵牛搬出刘备,士兵们惊慌之心,也渐渐消停下来。

等士兵们慢慢消停下来后,赵牛却也陷入了沉思。此刻要是自己再领了剩下的这些士兵去解围,或许能够一试。但要是一试后又输了,那该怎么办?

这可不是轻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