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颠覆大宋(大郎)-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纲李大人的心思我明白!只是,我只想在泾原练兵!”曲端淡淡的道。

他只想保存自己实力,别人怎么争怎么斗他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太子实在是太过年幼,只怕能力有限!若是太子年长一些,我家将军或许就将这枢密副使的职位接过了!”王庶在一旁笑道。

他这是试探王贵!看看王贵怎么回答,用以了解赵谌!

王贵沉默片刻,道:“太子虽然年幼,但是太子殿下聪明睿智,性情坚韧不拔!未来的大宋天下,始终是太子的!”

王庶笑道:“太子年纪那么小,现在只有十一岁吧,你说他聪明睿智,这个我暂且相信!但是你说他性情坚韧不拔,这个就有些荒谬了!一个少年,年纪那么幼小,怎么可能性情坚韧?”

王贵道:“我说太子殿下性情坚韧不拔,绝不是胡说!去年冬天,开封城破,太子殿下从开封城中逃了出来!之后他和李纲两人在冰天雪地中走了一个多月,来到了相州城外!他们原本是想要依靠康王、宗泽等人收复山河,谁知康王、宗泽等人大逆不道,竟然试图刺杀殿下!殿下吉人天相,从相州城离开,一路奔逃来到潼关!在潼关,太子殿下先是被折可求关押了数日,之后才见到李若水、王德等人!再之后,女真人兵临潼关,一路追击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来到大散关,吴阶等人在大散关大败金兵!等来到汉中之后,殿下又遭遇两次刺杀,第一次殿下身受重伤,第二次殿下几乎就要死去!但是最终殿下还是坚持下来,现在好好地坐在汉宫之中!殿下若不是性情坚韧不拔,怎会历经如此多的磨难而不倒?这天下,我实在是难以想象还有其他人可以做到太子这样,像太子这样坚韧不拔!”

王贵说完之后,曲端、王庶都呆在了那里!

以前在曲端、王庶的心中,赵谌只是一个普通的少年,赵谌唯一不同的是他的“太子”身份!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这个太子经历了这么多磨难,一直屹立不倒,这有什么奇怪的地方!此刻两人细细思考之后,对于王贵的“坚韧不拔”的评语倒是完全认可了!

其实任何一个人经历了如此多的磨难,只会有两个结果,一个结果是被磨难打倒、打死,还有一个结果则是从磨难中得到锻炼,变得坚韧不拔起来!赵谌无疑是后一种!

“太子殿下竟然是这样一个人!我王庶还是失算了!我以为我是天下奇才,结果既不能把握曲将军的性情,不明白曲将军胸无大志,也不能预测到折可求、李纲的手段,连太子殿下身上的优点,我都看不出来!看来我以前是自视过高了!不过,这么说来,这太子殿下倒是一个选择!现在太子殿下受到折可求欺压,身旁无兵无将,文臣也只有李纲、李若水等寥寥几人,我若是这个时候投靠太子,定有出头的机会!可惜,曲将军却不愿意投靠任何人,曲将军只是想要保存实力,不愿意做任何投机!我暂时还不可能脱离曲将军!这可为难了……还是等明天见到太子殿下,再做决定吧!这件事情要慎之又慎,未来或许是荣华富贵或许是杀身之祸,这都在我现在的一念之间!”王庶暗暗地道。

王贵又劝了几句,曲端只是不答应,王贵没有办法,只得离开!

第九十章登基之前

夜色已深,赵谌却没有入睡,他正在灯下看书!

他看的是曹操所著的《孟德新书》,这里面记载的是曹操的兵法!曹操南征北战三十年,兵法造诣极高,他曾经写过很多兵书,这《孟德新书》正是其中最为有名的几部之一!

赵谌现在只是一个傀儡太子,无所事事,正好利用这段时间看些书籍,提高自己!这也是积累力量的一种方式!在彻底击倒折可求之前,他都会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慢慢的积累自己的力量!将来,即使是击倒了折可求,他一样需要慢慢的积累力量,一直往上,这样才有可能肩负国家重任!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传来了禀报的声音!

“进来!”赵谌淡淡的道。

王贵走进了房间之中,跪倒在了赵谌的面前,道:“属下没有完成使命,请太子责罚!”

“王大哥快快请起!曲端他不愿意投靠我们吗?”赵谌道。

“是!”王贵站了起来,道。

“他不愿意投靠我们,那就算了!有他帮助,固然是好,但是我们也怕前门拒狼后门迎虎!没有他帮助,将来我们照样能够战胜折可求,能够掌控大宋!”赵谌淡淡的道。

经历了这无数的磨难之后,赵谌的心性越来越是坚韧!在他看来,现在的任何困难都只是他前进路上的小小障碍罢了!他可以借助别人的力量摧毁障碍,也可以靠着自己的力量将障碍摧毁!曲端的实力固然是强,但是没有曲端,他照样能够战胜折可求!只是,可能需要的时间稍稍长一些而已!

王贵已经退下,赵谌心中波澜不惊,仍旧在房间中看书!

一直到了子时,赵谌才合书入睡!

第二天,天色刚刚亮的时候,赵谌已经醒来!

此刻他正在乾清宫前练剑!

只见他一剑接着一剑朝着前方刺去,剑法很是缓慢,但是其中蕴含的力量却是极强!

“君王死社稷!君王就是社稷,当与社稷同在!社稷不在了,君王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这一招正是大正剑法中的“君王死社稷”,意思是君王与社稷同存亡!如果按照这句话来说,宋徽宗、宋钦宗失去了开封城,失去了江山社稷,竟然没有与社稷同亡,而是在女真人脚下苟延残喘,不愧是历史上的著名昏君,没有一点点气节!他们甚至还不如明朝的崇祯皇帝,崇祯皇帝在北京城破之后,宁肯在煤山吊死,也不愿意投降李自成!

他的剑势越来越是厚重,仿佛这一剑不仅仅是靠着他的力量,而是靠着整个江山社稷的力量,靠着大宋亿万百姓的愿望而发出来的一样!这才是君王死社稷的真意所在!

当年赵匡胤武功绝顶,功盖当世,他所创的剑法异常的微妙!只有领悟剑法中的真意,才能发挥出剑法的威力来!所以从去年赵谌开始学习武功开始,一直到现在,他都尚未真正的掌控这大正剑法!他现在仅仅是一个太子,而不是天子,而且即使他成为天子,如果不能够达到赵匡胤当年的精神境界,不能理解赵匡胤当年的雄伟霸道,也不可能真正发挥出这大正剑法的威力来!

练剑有一个时辰,赵谌终于停了下来。

此刻他感觉全身神清气爽,当下稍作洗漱之后,重新回到了乾清宫之中!

又过了一阵,折可求、李纲带着曲端、王庶等人来到了乾清宫,前来拜见赵谌!

******

赵谌仿佛不知道昨晚的事情一样,满脸带笑,看着曲端。

“将军从西北跋涉千里而来!真是辛苦了!”等到众人座下,赵谌笑道。

“不敢当!算不上辛苦!当年和西夏交战的时候,我从泾原路千里支援延安路,之后从延安路跋涉数百里闯进西夏境内,和西夏人交战无数次,每一次都身受重伤,当时才算是辛苦!”曲端道。

“将军英雄,天下皆知!将军能够给我讲一讲当年的战事吗?”赵谌道。

“殿下愿意听,末将求之不得!”曲端笑道。

当下曲端讲起了当年的战事来,赵谌在一旁听的津津有味。等到曲端讲完,赵谌道:“将军现在在泾原,应当有不少的困难吧?”

曲端道:“也没有多少困难,只是缺少军粮!泾原一代十分的荒凉,那里的人口也十分有限,因此靠着自己种植庄稼,根本不能满足十万泾原军的需求!自从去年金兵入侵以来,社稷失陷,我泾原路也已经有半年没有得到军粮了!幸好我们那里还有一些存粮,但是现在存粮也快用光了!”

赵谌笑道:“将军尽管放心,之前李大人和折大人已经对我说了,他们已经从川蜀调30万石军粮过来,到时候全部运往泾原!”

曲端听了这消息之后,心中大喜,道:“多谢殿下,多谢两位大人!”

赵谌道:“你们泾原军为国家守护边境,我们自然要给你们军粮!李大人和折大人还说了,要我授予你泾原路节度使一职!另外,陕西宣抚使的职位也由你兼任!”

昨天晚上王贵去见曲端,说是让曲端担任“枢密副使”,但是曲端既然不愿意,赵谌今天就不再提这件事情!

不过“泾原节度使”、“陕西宣抚使”也算是重职了!在宋代,节度使乃是军人能够达到的最高职位,只是宋代节度使仅是荣耀职位,这一点和唐代大不相同!宣抚使则是管理整个陕西的军民事务!当然现在陕西有一半的地方被女真人占据,剩下的一半地方也残破荒凉,但是这职位仍旧是位高权重!

曲端脸上带着欣喜的表情,再次道:“多谢殿下,多谢两位大人!”

赵谌道:“你们这些天在汉中,如果有什么为难的事情,可以立刻去找李大人或者折大人,当然也可以进宫来找我!我们都会尽力给你解决!”

曲端道:“是!”

众人在这里谈论了许久,一直到了中午,赵谌赐宴,曲端等人吃过饭之后才从汉宫中离开!

******

曲端、王庶从汉宫离开之后,曲端一边走着一边道:“这太子殿下果然是有些与众不同!和普通的少年大不相同!王庶,你说是不是这样?”

王庶点了点头,道:“太子殿下少年老成,为人随和,没有任何架子!他这不仅仅是和普通的少年大不相同,而且和一般的皇室子弟大不相同!一般的皇室子弟绝对做不到这点!而且,昨日听那人所说,太子性情坚韧,我今天仔细观察,太子虽然表面温和,但是双眼目光偶尔扫来,确实带着一丝说不出来的坚定!此乃是一代明君之相!看来不仅仅是我们之前小看了太子,折可求天天和太子在一起,似乎也小瞧了太子!将军,你再好好地想一想,要不要彻底跟随太子,效忠太子?”

曲端摇了摇头,道:“我只要军粮!有了军粮,我的十万泾原军就可以活下去!至于太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太子能不能斗过折可求,我现在一点都不关心!你今后再也不要提这些话了!”

王庶轻轻的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曲端大步往前,王庶跟在曲端的身后,心中则是在想着自己的事情!

“越看太子越像是一代明君,现在太子力量极弱,正是投靠他的好时候!可惜,将军不愿意投靠太子!我现在一个人想要接触太子,只怕也有些困难!不过,折可求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到时候定然要把太子的亲信全部赶走!那个时候,我可以联系太子身旁的亲信,尤其是李纲!”

“将军不愿意投靠太子,但是将军手下还有无数的偏将、副将,我可以说服这些偏将、副将!到时候,我要把整个泾原军献给太子,作为我王庶的进身之阶!”

王庶眼神变幻不已……

******

此刻在皇宫之中,赵谌则是抬头望天,已经七月初二了,距离登基越来越近了!

第九十一章登基1

下午的时候,赵谌将岳飞、王贵、张宪三人叫到了自己的跟前。

“岳飞,你的伤势如何了?”赵谌道。

“殿下放心,我的伤势早已经痊愈!王真人医术高明,其实那天在终南山的时候,我已经没有什么事情!若不是要照顾王真人的那个徒儿,我早就回来了!”岳飞笑道。

“很好!今日咱们仍旧讨论兵法!我给你们讲一个草原上的英雄故事!”赵谌道。

赵谌这些天一直和岳飞、王贵、张宪三人讨论兵法!他把一些现代兵法的知识教给三人,另外将一些现代兵法的具体战例告诉三人!今天他却是要把古代战功第一的成吉思汗的一些战事告诉三人!

他从成吉思汗的出生开始讲起,成吉思汗的早年受了无数的磨难,甚至连自己的妻子、母亲都被敌人俘获,他不得不藏身大山之中!之后成吉思汗将自己妻子的嫁妆送给了当时草原上克烈部的大汗,这才靠着克烈部大汗的力量慢慢的拥有了自己的势力!

他这一讲就是一下午,岳飞、王贵、张宪三人听得津津有味!不过三人也明白赵谌是对他们讲解兵法,并非是单独的讲故事,因此他们一边听一边也在琢磨!

成吉思汗的兵法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大迂回战略!这大迂回战略乃是在全面侦察敌情、地形的前提下,蒙古军队凭借骑兵的耐久力和快速机动能力,穿越人们难以想象的大漠、险滩、雪谷、荒原,出其不意的向敌人的内部纵深大胆穿插、分割,并与其他方向的部队相配合,四面夹击敌人!大迂回战略被成吉思汗运用到了极限,这和以前各国的战争方式完全不同,成吉思汗根本不和敌人进行列阵挑战,而是运用快速突击能力和持续作战能力,形成广阔的战场空间,让敌人疲于奔命,他再进行猛烈的穿插、分割,让后方军队和主力军队共同达成对敌包围,迅速歼灭敌人!运用这大迂回战略,成吉思汗在每一次战争中都掌握了完全的主动,每一次都是他在疯狂攻击,利用最少的兵力将敌人彻底歼灭!

此刻,赵谌正在和三人讨论这大迂回战略。

“殿下,那草原上的马匹极多,草原人全部都是骑兵!我们大宋位于中原,缺少战马,想要学习他们只怕很难!”王贵道。

“其实我们也可以从北方购买战马!当然想要向他们这样,每个人都有几批战马,确实不容易!”赵谌点了点头。

“殿下,我觉得你所说的故事十分的荒谬!每一匹优秀的战马,对于草料的要求都极高!不携带精制草料,他们要奔袭千里,怎么可能?”张宪道。

“草原上的战马品种和咱们常见的战马品种不同!他们的耐力极好,对于饲料的需求也比一般的战马要低,只要有草的地方,他们的战马就能活下去!”赵谌道。

赵谌所讲的正是蒙古马的特点所在,蒙古马的耐力极强,对于草料的要求极低,这些都是成吉思汗后来能够纵横欧亚的主要原因!相比之下,现在大宋国内的战马就远远比不上蒙古马了,契丹马、西夏马在这方面也远不如蒙古马!

“奔袭千里,他们的军粮如何解决?”岳飞则是道。

“他们的战马大部分都是母马,他们的战士靠着马奶和平日里储备的牛肉干为生!等到了敌国境内,自然是掠夺敌国百姓!”赵谌道。

“殿下所说简直如神话一般!世界上哪有这样的军队,哪有‘成吉思汗’那样战无不胜的统帅!我张宪第一个不信!”张宪摇头道。

赵谌苦笑,他所说的乃是一百年之后才会发生的事情,现在听来确实如同神话一样!成吉思汗乃是冷兵器时代的巅峰人物,举世闻名,中国自古到今的战将中没有一个人能够比得上成吉思汗!就算是岳飞,几乎可以称得上中华军神,但是战功成就也远远不如成吉思汗!张宪不信,他也没有办法!

“其实我们也可以学习这‘成吉思汗’的战术!我们没有马,但是如果我们的战士善于潜藏,能够长时间急行军,能够解决军粮的问题,我们也可以不断迂回,不断深入敌人境内,然后迂回军队和主力军队配合,以最小的代价消灭敌人!即使不能学习这样的长途奔袭,也可以在小范围内实行这迂回战术!”岳飞道。

很快,岳飞、王贵、张宪三人又开始激烈讨论起来!

赵谌此刻已经站起身,走向了乾清宫的门口!

数日来的大雨终于停止了,天空出现了一道彩虹!

看着这彩虹,赵谌的心情极好!

他马上就要登基了,他要在登基之前把自己心中的一些兵法知识、著名战事全部教给三人!历史上,宗泽是岳飞的兵法老师,现在宗泽不在,赵谌要自己担任起这样的责任来!

“越往后世,将领的作用越来越小,这是怎么回事?后世,很少听说一员将领扭转整个战局的事情?难道仅仅是因为后世科学发达了,侦察手段先进了,所以将领的作用变小吗?”赵谌心中突然有了一个疑问!

想了一阵,他想不出答案来,当下摇了摇头,将这个问题压在心中!

******

转眼间就来到了七月初九日!

农历的七月份,天气已经渐渐的凉下来,已经有了一丝秋意!

早晨,太阳刚刚升起来的时候,李纲、折可求、曲端等人联袂来到了乾清宫的外面,跪倒在了台阶上!

赵谌从宫中走了出来,道:“众位爱卿所来何事?”

李纲道:“殿下,二帝北狩,女真鞑虏对我大宋虎视眈眈,康王逆贼又在商丘悍然篡位!国不可一日无君,臣等前来请殿下即皇帝位!”

赵谌道:“我德薄才疏,只怕不足以继承大位!”

李纲道:“殿下聪明睿智,仁德爱民,又是大宋嫡系长孙,若殿下不继承皇位,世上再无一人可继承此位!”

赵谌道:“且容我思量!”

李纲等人又劝了一阵,赵谌只是不答应,于是李纲等人离去!

到了下午的时候,李纲、折可求、曲端等人再次到来,他们又跪在台阶上,请求赵谌继位,赵谌仍旧没有答应!

等到了晚上的时候,汉宫中已经到处都是灯火,此刻李纲等人再次到来,这一次他们仍旧是请求赵谌继位,赵谌这一次终于答应了下来!

其实这些都是宋朝皇帝即位前的礼节,臣子三请,储君才能答应继承皇位!这么做只是为了表示谦虚,表明不是自己贪恋权势、想要继位,而是臣子一再请求,自己为了江山社稷,不得不登基称帝!

在赵谌看来这礼仪极为虚伪,不过大宋的皇帝都是这样做的,他自然也不能例外!便是康王在商丘继位的时候,也照样是被“请”了三次才答应登基!

******

七月初十终于到来,这一日天气极为明媚!

早晨天色蒙蒙亮的时候,赵谌已经在岳飞、王贵、张宪、康安等无数侍卫的陪同下朝着太庙而去!

这太庙乃是赵谌来到汉中之后临时建立的,里面供奉着赵宋皇室的列祖列宗的牌位!

赵谌今日穿着明黄色的龙袍,他恭恭敬敬地跪了下来,先是三磕头,然后默默祈祷!

“愿上苍保佑中华,让中华百姓不要再遭受劫难!”

“愿祖宗保佑赵谌,让赵谌可以救出父皇、母后、太上皇,让大宋皇室可以延续下去!”

“愿天下百姓齐心协力,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他在这里静静的祈祷着,一直到了中午时分,李纲、折可求、王德等人再次到来!

这一次李纲等人奏请赵谌,请赵谌前往“皇宫”之中,正式登基!皇宫便是汉宫!从今日起,这汉宫便暂时担起皇宫的责任来!

赵谌从太庙中出来,坐在了皇辇之上!包括李纲、折可求、曲端等人在内的十六名大臣将皇辇抬起,朝着皇宫的方向而去!

赵谌的脸色不悲不喜,但是他的双拳却是紧握!等了许久,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不管过去发生过什么,不管未来将要面临什么样的困难,从今日起他将是大宋的君主,中原的皇帝!从今日起,他将决定天下的命运!

说:

今天晚上只有一章了,后面一章写了半天,不满意,要推到重写……sorry

第九十二章登基2

皇辇朝着皇宫的方向而去,道路两旁到处都是士兵,士兵的后面则是密密麻麻的一排排跪倒在地上的汉中百姓!一直等到赵谌离开,那些百姓才陆续站了起来!所有人都激动地看着皇宫的方向,他们知道大宋的太子将在那里继承皇位!

一刻钟之后,皇辇终于来到了皇宫的门口!

此刻,岳飞从一旁走了上去!他手持马鞭,朝着前方用力的挥舞了三下!只听“啪啪啪”三声脆响,响彻天地!

听到这声音之后,包括赵谌在内,所有人都感觉到耳中一麻!

折可求大吃了一惊,他有些惊骇的看着岳飞,没有想到岳飞的内力竟然如此的高深!光是听着鞭声,他就知道岳飞的内力还在他之上!

“怎么可能?太子身旁竟然有这样的高手?这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侍卫,内力竟然如此的高深?难道此人已经是先天大圆满?世上怎么可能有如此年轻的先天大圆满高手?看来我是绝不能让此人留在太子的身旁了!等到太子登基之后,立刻将此人赶走!”折可求眼中闪着寒光!

以前他觉得李纲是一个威胁,现在他把岳飞也当成了威胁!

皇宫的门缓缓打开,折可求等人抬着皇辇进入了皇宫之中!

终于,皇辇停在了太和殿的前面!

赵谌从皇辇上走了下来,一步一步朝着台阶上而去!

终于,他站在了台阶的最顶端!

此时此刻,看着前方的太和殿,赵谌不由得握住了腰间的剑柄!他有一种挥剑杀敌的欲望!看着前方的太和殿,他心情激荡!

“这里是当初刘备在汉中所立的汉中王府!在此之前,这里是汉高祖刘邦的龙兴之地!千年之前,刘邦在这里登坛拜将,封韩信为大将军!之后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从汉中杀向了关陕,直至夺取关陕!汉中、川蜀、关陕此乃是汉高祖刘邦建立霸业的根基所在!汉民族的这个‘汉’的称呼便是来自于‘汉朝’,来自于汉高祖刘邦!可以说,刘邦乃是汉民族的开创者之一!今日我也是在汉中登基,愿汉民族的列祖列宗保佑我重振大汉雄风,消灭一切外敌仇寇!”赵谌紧紧的握着手中的剑柄!

下面的群臣看到赵谌站在那里,眼中都露出了惊讶的目光!

过了片刻,赵谌终于朝着前方的太和殿而去!太和殿的大门大开着,门口的侍卫跪倒在地上!

下面的大臣,李纲、折可求等人也开始朝着上面的台阶而去!

等到赵谌进入太和殿之中的时候,他们也陆续进入了太和殿!

接着,在群臣的目光之下,赵谌一步一步朝着宝座而去!

终于,他坐到了皇位之上!

下面群臣站立,岳飞一直跟在赵谌的身旁,此刻岳飞上前一步,道:“宣读即位诏书!”

当下李纲上前,开始宣读即位诏书!中国古代,每一位皇帝登基之前都要宣读即位诏书,赵谌自然也不例外!他坐在皇位之上,静静的听着李纲诵读!

“朕惟大宋之主,靖康皇帝嫡长子,靖康元年敕封皇太子!政和年间,女真蛮夷崛起北方,入侵华夏,祸及东京,二帝北狩!天下黎民百姓遭遇战火荼毒,以至生灵涂炭,血流成河!朕荷上天眷顾,祖宗之灵,遂乘大乱之秋,致英贤于左右。愿命朝中大臣与各地诸将奋扬威武,平定四方,使民安田里。”

“凡河北、河东、山东、两淮、两浙、江东、江西、湖、湘、汉、沔、闽、广、及西南诸郡蛮夷各方百姓,皆置于大宋管辖之下,为大宋皇帝子民。”

“今文武大臣百司众庶合辞劝进,尊朕为皇帝,以主黔黎。朕勉循众请,于靖康二年七月初十日告祭天地祖宗,即皇帝位于汉中,建元宣武!恭诣太庙,尊靖康皇帝为太上皇,朱皇后为皇太后,诸位皇妃为皇太妃。”

这即位诏书乃是李纲、折可求等人共同制定出来!赵谌的年号乃是“宣武”!这宣武乃是折可求极力要求所定,“宣武”便是宣扬武力!折可求认为现在乃是乱世,必须要宣扬武力才能维持大宋,所以定下来这个年号!其实,在折可求内心深处,这“宣武”乃是宣扬他折家军的武力,表明今后这天下乃是他折家的天下!这其中的深意,许多人就不知道了!

于是,从此时此刻起,赵谌便是大宋“宣武皇帝”!

“臣等参见陛下!”李纲宣读完即位诏书,他先是退到了大臣之中,然后跪倒在地,大声的道。

“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三叩九拜参见赵谌!

等到这声音传到太和殿的外面,太和殿外面的侍卫们纷纷跪了下来,齐声道:“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之后这声音又从太和殿之中传到了汉宫的其他地方,一时间汉宫中到处都是“万岁”的声音!

再之后,这声音从汉宫传到了汉中的其他地方,汉中的其他地方也想起了“万岁”的声音!一时间,汉中除了“万岁”再也听不到其他的声音!

“众卿平身!”等到声音渐渐停歇,赵谌终于道。

众位大臣纷纷站了起来,此刻岳飞、王贵、张宪三人则是走到了赵谌的跟前,三人跪倒在地,岳飞举起一个金盘子,金盘子里放着的乃是传国玉玺!原来赵谌自从来到了汉宫之后,一直将传国玉玺交给三人保管!因此那日阿瑶进入皇宫之后,并没有在赵谌的身上找到传国玉玺!

赵谌将传国玉玺接了过来,道:“平身吧!”

岳飞三人站了起来!

传国玉玺乃是正统的象征,加上赵谌是以大宋皇太子的身份继承皇位,因此他的登基可以说是名正言顺,远远胜过商丘的康王!康王一者没有传国玉玺,二者只是藩王,他的登基在封建社会只能算是篡位!

“朕今日登基,有赖诸位文武大臣鼎力支持!日后,消灭康王逆贼,消灭女真鞑虏也要靠着诸位臣工!日下朝中众多官职空缺,今日就一起定下来吧!”赵谌淡淡的道。

当下赵谌开始大封群臣!

李纲为“太宰兼门下侍郎”,也就是大宋的宰相!当年李纲就曾经担任过宰相,之后被宋钦宗贬到了江西!现在赵谌登基,李纲乃是赵谌的老师,加上李纲在大宋名望极高,赵谌封李纲为宰相,天下百姓自然是心服口服!

折可求为枢密院使,掌管全国军事!

曲端为泾原路节度使、泾原路经略使兼陕西宣抚使,执掌泾原军!

曹荣为四川宣抚使,李若水为四川宣抚副使!

折彦文为汉中知府,折彦质为成都知府兼四川防御使!

吴阶为长江防御使!吴璘为长江防御副使!

王德为殿前司都指挥使,康安为殿前司都指挥副使!

岳飞、王贵、张宪三人为殿前都虞侯!

表面上看来,赵谌的亲信李纲、李若水、王德等人也是位高权重,然则实际上他们只有虚名,并没有多少的权力!现在赵谌仍旧是折可求手中的傀儡罢了!

折可求的脸上带着兴奋的目光,现在赵谌登基,算是大宋名正言顺的君王,他只要控制了赵谌,就可以以大宋正统的名义号令天下!当然,赵谌现在能够通知的范围只有四川、汉中、关陕而已,不过折可求相信,迟早有一天他会让这个统治范围变大!到时候,这个江山将再也不会姓赵,而是姓折!

除了这些主要官员之外,其余的官员也各有封赏!现在赵谌手中缺少大臣,以前汉中的无数小官都变成了朝中大臣!在这方面,赵谌和赵构还是差的太多!赵构当年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各地的官员有不少投靠赵构!赵构手下的朝廷构架无比的完整!

当天深夜,赵谌大宴群臣!杨时、赵鼎也被请到了宴会之中!

第九十三章登基3

汉宫之中,灯火辉煌!

到处都是宫灯,到处都是侍卫!赵谌刚刚登基,这汉宫中的条件还十分的简陋,至少没有多少宫女!

保和殿之中,赵谌正坐在上方,看着下面的大臣们!曲端、王庶、杨时、赵鼎等人也在这里!

“朕从开封一路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