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最后一个进士-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闯王又何必因为一时的失意,而颓然丧气呢?”听到李自成的话,石磊愣了半天后,才说道。
难怪石磊会如此发愣,原本石磊以为今天李自成要见他是为了跟他提条件的,毕竟出来那种事,仗是肯定打不下去了,可李自成既然大军压境,如果得不到一点好处就退兵,还是在占据上风的时候,不说他的颜面,他也没有办法跟手下的人交代。所以,早就已经做好了李自成狮子大开口的打算的他,却没有想到。见面之后,李自成会突然说出这么一番心里话,让他感到既惊奇又诧异。
“是呀,轰轰烈烈。我这一辈子已经够轰轰烈烈了,最起码历史上能够推翻一个王朝的人物,也没有几个,我李自成能够跻身其中,也算是青史留名了。即使现在身死的话,也不算委屈了,可惜,我想要替全天下的穷苦人开创一个太平天下的心愿却已经实现不了了,想想当初的作为,懊悔非常。
石大人,你可有什么心愿。”听到石磊的话,李自成问道。
“心愿”石磊明显有些疑惑,可很快就清醒的说道,“哈哈哈。我跟闯王的心愿不一样,我没有那么高大的心愿,曾经我的心愿很简单,那就是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找几个红颜知己,平静的生活下去,后来,随着时间的改变,我的心愿也发生了改变,而现在。我最想的就是能够将满清鞑子赶出中原,让我神州大地重新恢复曾经的富强,繁荣。”
“啊,哈哈哈。好,好,好,石大人的心愿真是够大的,可我却相信你一定能够成功,同时。能够亲耳听到你说出这番话,我即使死了也能够瞑目了,敢问石大人,不知道宗第老弟可还好。”对于李自成的话风转变之快,石磊虽然已经勉力跟随了,可还是有些跟不上,所以,在听到李自成问道袁宗第的时候,想了想才开口说道
“闯王放心,袁将军现在开始我陕西的顶梁柱,全靠他带兵驻守在汉中,才能够保证我陕西的安东,否则的话,我这次又怎么敢将全部的兵力调到这潼关城里。”
听到袁宗第的状态,原本还有些惆怅的李自成,脸上终于显出了一丝笑容,开口说道“好呀,宗第是我的老兄弟了,现在能够有这种成就,也算不错了,石大人,今天来,其实我原本是想跟你谈判的,可是,后来在来到路上,我想了许多,如果你愿意答应我一个条件的话,那么我就无条件撤军,并且可以给你一个承诺,那就是只要我李自成活着,就绝对不会攻打你石磊的地盘,怎么样,你答不答应。”
“什么条件,只要不是过于苛刻的话,那么我可以答应你,如果是过于苛刻的话,闯王就不要提了,我陕西将士虽然不想打仗,可也不是怕死之辈。”听到李自成的话,石磊脸上有些郑重的说道。
“哈哈哈,石大人放心好了,绝对不是什么苛刻的条件,我只需要石大人答应我,如果我死了之后,那么还请在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照顾一下我的那些兄弟,他们都是跟宗第一样,穷苦人家出身,后来跟着我一路杀伐过来,到现在,我却没有让他们过一天好日子,我希望石大人能够满足我的这个愿望,也算是请求吧!”说道这里,李自成对着石磊就是一拜。
这一刻石磊彻底被震惊了,他怎么也想不到,李自成会提出这么一个条件,还为了这个条件而向他这么一个敌人跟晚辈行礼,此时,石磊却不知道他是该悲还是该喜了。
“闯王快快请起,这个条件石某答应你了,只要将来石某有能力,一定会妥善安置那些将领,还请闯王放心。”石磊慌忙答应道。
“好,石大人的承诺,我李自成是相信的,如此,我也没有了后顾之忧了,希望,将来还能够再次见到石大人的时候。”说完这句话,李自成就转身而去,而当天,那来说凶凶的五万大军,也彻底的消失在潼关将士的视线中了。
“大人,那李自成究竟提出了什么条件,如果过于苛刻的话,我们不必搭理他,反正现在他后院失火,他已经坚持不了多久了。”进入城中后,童臣辅就第一个涌上来问道。
听到童臣辅的问话,石磊脸上带着落寞的神情摇摇头说道“放心好了,李自成并没有提出什么条件,并且他也会很快就撤军了,我只是有些可惜,一代枭雄即将落幕,实在是有些可悲呀!”说完之后,就独自转身离开,向着自己的卧房而去。
。。。。。
兵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象征着两件极快于极慢的事情,虽然说起来容易,可做起了却是非常艰难的。
在通往北京城的路上,二十多匹快马正疯狂的向前奔驰着,这些快马从身形看都是非常难得的宝马良驹,可此时却都是神情萎靡,嘴角粘液不断的往下流着,时不时的还想要向一边栽倒,而马上的骑士们也都是风程仆仆,神情紧张的样子,甚至许多人身上还带着伤势,衣服也有许多地方被鲜血给染成了黑色。
这些人正是在潼关城下,一战而兵败的多铎跟他的亲卫们,在当晚赤图带领大军偷袭营地成功后,在石磊的有意放纵之下,多铎被苏克沙哈还有鳌拜给打昏之后,就被他的护卫们给带着逃出来了,可惜不幸的是,他们离开潼关后,一路向北行去,却又碰到了正在攻城拔寨的梁振东等人。
梁振东等人靠着赤图给他留下的五千精锐,在加上他在当地的威望,那些被满人跟唐通等人压迫的穷苦百姓还有一些小地主等人,纷纷投靠于他,短短时间里面,就迅速拉起了一支两万人的队伍,人数虽然不多,可山西那些投降满清的清兵,也根本就不是对手,一时间,许多州县纷纷望风而降,明军的势力在山西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多铎等人碰到了梁振东的士兵,岂能有好日子过,虽然凭借着强悍的战斗力,以及护卫们的拼死阻击,多铎终于逃出生天了,可那原本百十多人的护卫,此时之剩下了不到三十人,还大部分都是人人带伤,幸好,经过了山西之后,以及算是进入了满清控制的区域,也不怕有什么敌人了。
可越是如此,多铎却感到越是不舒服,甚至许多时候恨不得自杀了事,幸好,这种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可想到这次自己损失了两万八旗精锐的后果,多铎就知道,他回去后肯定没有好果子吃,哪怕多尔衮在维护他,那些有子弟在这两万大军里面的满清贵族,也不会放过他的,另外,他之所以不愿意自杀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他还要报仇,他要留着他的身体向汉人,向陕西的明军,向石磊报仇,如果不报了这次兵败被褥的仇恨,他即使死了也不会安心。
正是抱着这种信念,多铎终于从兵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可仇恨的阴影却又将他给笼罩住了,也不知道这是他的幸运还是不幸。
正当多铎心中想着各种杂事的时候,猛地听到一边一个护卫戈什哈大声喊道“北京城,北京城到了,我看到北京城了,我们终于逃出来了,我们终于活下来了,哈哈哈。”随着这个戈什哈的大喊,多铎也终于回过神来,终于看到,不远处,一座高大的城墙正耸立在哪里,他就像是一座永远不倒的丰碑一样,那么的坚强,那么的安定。
看到北京城的城墙,多铎知道,他这一辈子最关键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求收藏,求月票,求推荐
200多尔衮与多铎
坐在金銮殿龙椅旁边的专门加上的椅子上,接受者台阶下百官的朝贺,多尔衮绝对这才是人生,这才是他奋斗这么多年来,得到的最大的收获。
自从收到范文程的奏报,实行了洪承畴的计划后,原来横在满清前面的大顺军,终于彻底崩溃了,有了牛金星做内应,满清不仅将大顺军给打得彻底溃散,从而得到了北直隶跟山东的大片地方,同时也打开了满清通向南方财富之地的大门,也正是因为如此,从入关以来,心中就万分压抑的多尔衮,终于彻底的轻松下来,而原本因为纵情过度,而有些空虚的身体,这些天也像是重新回到少年了一般,在加上从紫禁城里面搜罗出来的明廷御用秘法帮助下,多尔衮在身体上也得到了巨大的满足,就连一直对他若即若离的大玉儿,这些天也对他热情了许多。
可是,这一切就在多尔衮看到旁边坐在龙椅上的那个少年的时候,顿时消失不见了,看到那个身材瘦小,表情木讷,虽然穿着小巧的龙袍,可却还是一点都没有精神的少年,多尔衮心中就充满了愤恨。
为什么这不是我的儿子,而是我最恨的人跟我最爱的女人而生的儿子,对于多尔衮来说,他对小皇帝顺治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一方面因为膝下无子的原因,在加上他是大玉儿的儿子,所以他非常宠爱他,可是另一方面,因为他的父亲乃是杀了自己母亲的皇太极,从而让多尔衮时不时的心中也有一股杀了他的冲动,就是在这种复杂的感情中,平时睿智聪明,处事果断的多尔衮,却总是犹犹豫豫,反复不定,下不定决心。
“启禀陛下,摄政王,最近经常突然有流言,说是出兵攻打陕西前明余孽的豫亲王多铎,已经兵败潼关城下,虽然这只是流言,可却不能够小看,还请摄政王下令制止,要不然如果任由此流言流传的话,恐怕会生出许多不必要的事端。”正当多尔衮在默默的想着心事的时候,主管六部的索尼起身,开口说道。
听到索尼的话,原本心情就不太好的多尔衮,心中更加郁闷,他倒不是因为京城中所流传的谣言,对于这些谣言,他只需要一个命令下去,不说无人敢说,最起码也无人跟在流传了,他郁闷的是,他的弟弟多铎,自从带兵离开之后,就再也没有消息传来,虽然时不时的会有一些军情送回来,可那也是不确定的事情。
如果是旁人的话,多尔衮即使不是每天都看到军情,也会时时过问,可对于多铎,他就不那么严谨了,首先多铎身为他的弟弟,跟他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所以他根本就不怕多铎会背叛他,再者,对于多铎领兵打仗的本事,他也是知之甚深的,这么多年来,只要是多铎领兵出征的就没有失败的仗,久而久之,他也就彻底放心了,可听到索尼说起这个留言之后,多尔衮却不知道怎么的,心中一阵惊慌,好像要发生什么事情一样。
心中不舒服,多尔衮也无心在这里呆着,也幸好这朝会也仅仅是一个样子而已,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的话,都是由他专门处理的,根本就不会拿到这朝堂上面来说。
“好了,这件事本王知道了,就有你看着办的,你办事,本王还是比较放心的,今天我看就到这里吧,皇上也已经累了,让他回去早点休息吧!”说完之后,多尔衮起身就转身离开,向着宫外,他的府邸走去。
虽然以现在多尔衮的权势,即使他真的住在宫里,也无人敢说什么,可他却知道,这样的话,会惹来众人反感的,要知道,他虽然在满清一手遮天,可还没有让所有人都听命于他的能量,无论是他的二哥代善,还是堂兄济尔哈朗,还是一直跟他不对付的肃亲王豪格,都在时刻寻找着机会,一个将他置于死地的机会,这种情况下,他又怎么敢过分大意跟招摇呢?
虽然说是出宫,可多尔衮现在的住宅也就在皇宫旁边,原本是崇祯皇帝没有登基之前所居住的地方,无论是环境还是景致都是北京城数一数二的,而现在作为多尔衮的住宅,也是足够分量的。
当多尔衮刚刚踏入家门,就看到管家慌忙走进来,地上说道“王爷,后院来了一个贵客,已经等了您半天了。”
听到管家的话,多尔衮顿时疑惑的问道“贵客,什么人,你给本王直说。”
可是,平时比较痛快的管家,今天却有些反常,支支吾吾的说了半天,也没有说出一个具体的来历,看到这里,多尔衮更加感到怀疑了,他到不是怀疑管家的忠心,能够成为他的管家的人,那可是他心腹中的心腹,所以,绝对不会是管家想要害他,如果不是害他的话,那么就证明后院的这个贵人,肯定不是一个普通人。
想明白了这些,多尔衮马上就向后院走去,刚刚踏入后院的门口,就看到一个落魄的身形向自己走来,随即跪在自己面前,开口说道“十四哥,我无能,我给你丢脸了,我打了败仗,全军覆没了。”说完这些话,那个来人顿时就抱着他,痛哭起来。
这个人正是从潼关战场上侥幸逃脱的多铎,在进入北京城之后,他知道,这次打败仗的事情,绝对不能够让别人先知道,他只有先向多尔衮说明一切,商量好了对策后,才能够公布于众,否则的话,那些早就对他们兄弟们不满的满清贵族,肯定会抓住这个机会,趁机对付他们兄弟的,哪怕拉不下来多尔衮,也会趁机杀了他,从而减除多尔衮的一条手臂。
在看到来人身影的时候,多尔衮虽然已经做好了准备,可当他亲耳听到这些话的时候,身形还是禁不住颤抖了一下,脑子里瞬间变得一片空白,只剩下四个字,全军覆没,想到两万名精锐的八旗士兵就这么战死了,哪怕以多尔衮的性子,也禁不住升起了一股悲哀的念头。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满清虽然号称有两百万人口,可其中大部分都是汉人跟其他民族,剩下的满人里面在抛去老弱病残,真正能够上阵打仗的也仅仅就是十万人而已,而多铎这一下就损失了两万人,五分之一的满人青壮没有了,如果这是在草原上的话,恐怕他们面临的就是被瓜分的命运,幸好,他们现在入关了,而他们手下除了满人八旗军之外,还有蒙八旗,汉八旗,以及更多的杂牌军。
虽然情况还不到最危险的时候,可如果这场大败传出去的话,会产生什么后果,那是多尔衮都不敢想的,要知道,现在那些蒙八旗,汉八旗跟杂牌军,之所以愿意替他们作战,靠的就是满清八旗战无不胜,强大无比的战斗力,现在,如果让他们知道两万满清八旗军就这么全军覆没了,他们会怎么想,会不会因此而产生叛逃的心思,这是多尔衮不敢想象的。
原本以为打败了大顺军,而如果多铎也能够将陕西给平定,将弘光皇帝的人头给拿回来的话,那么大清一统天下的盛世将会在自己手里实现,可没有想到,这个关头,原本以为必胜的多铎,居然会打了这么一个败仗,想到这件事的后果,多尔衮积攒的怒气终于爆发了。
“怎么会这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全军覆没,你也是打了多年仗的老人了,为什么这次会败的如此凄惨,你给我说清楚,否则的话,哪怕你是我亲弟弟,我也一样会杀了你。”心中失去了往日冷静的多尔衮,抓住多铎的肩膀,大声的喊道。
面对暴怒的多尔衮,多铎并没有说话,而是就那么静静的跪在那里,任由多尔衮摆布。别看多铎平时看起来像是一个毫无心机的莽夫,可那只是他的表面,想想就知道,一个莽夫怎么会从来不打败仗呢,所以,多铎知道,现在多尔衮也只是一时想不通而已,等到他冷静下来后,还是会想方设法的保住自己的性命的,只要能够保住性命,那么多铎就已经很满足了,至于报仇,只要有命,那是早晚的事情。
果然,半天后,暴怒的多尔衮终于冷静了下来,不在管跪在那里的多铎,而是一个人冷着脸,在花园里不断的转悠起来,这是多尔衮的习惯,每当有重大的事情解决不了的时候,他都会这样独自一人漫无目的的走路,直到想出办法为止。
“你不能在这里呆着了,我马上让人将你给送入大牢里面,至于以后的事情,你就不用管了,暂时你就在大牢里面好好呆着吧,同时也好好的反省一下这次打败的原因,希望你以后不要在辜负我对你的信任,否则的话,如果真的再有下次,无论你是不是我弟弟,我都一样会亲手杀了你,我不希望父汗打下的基业,就这么丧失在你的手里。”说完之后,多尔衮就转身离开了,而早就坚持不住的多铎,知道自己终于保住了一条命的时候,终于忍不住,眼睛一翻,就此昏过去了。
求收藏,求月票,求推荐
201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潼关战事的胜利,随着时间的推移向着四方缓缓传递开来,而最早知道这个消息的就是出于西安城中的人们了,当那骑着快马的报捷使者,一边大喊着,一边从城中飞逝而过的时候,所有的西安城的群众,全部都沸腾了,全歼两万多满清鞑掳,这恐怕是从神宗皇帝三大征之后,对外的最大一次胜仗了。
这些年来,因为大明国力的衰弱,同时内部矛盾的产生,官员勾心斗角,皇帝无心政事,导致曾经万邦来朝,打得北方草原上面那些什么这个汗王,那个王爷的****上国,彻底的沦为了一个多灾多难,任由别人欺负的对象,别说是如日中天的满清鞑子了,就连早就已经落毛的凤凰,依靠南下劫掠为生的蒙古人都打不过,久而久之,曾经埋藏在汉人骨血中的血性,就这么被一次次的消磨光了。
而这次满清大军来攻的消息,虽然朝廷跟石磊刻意下达了保密命令,可世上并没有不透风的墙,因此,许多百姓早就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随即产生了各种混乱,要不是石磊跟贾汉卿早就提前做好了准备,使用了各种手段将他们给安抚下来,恐怕,陕西早就已经混乱不堪了。
之所以会如此,就是因为没有人认为,凭借现在的朝廷跟军队能够抵挡的住满清大军,可没有想到的是,被他们不抱希望的朝廷跟军队,居然做出了如此出人意料的事情,如果刚开始还有人对着消息有所怀疑的话,可当那几千满清俘虏被押解回来之后,所有的流言蜚语顿时彻底的销声匿迹了,取而代之的是众口一词的对于明军的称赞,对于石磊的感激,对于朝廷的信任。
而当这个消息传入皇宫中之后,因为过于担心而寝食不安的周太后,当时就带着弘光小皇帝朱慈烺前往崇祯皇帝的灵前痛哭了一番。而那久违的笑语声,也在皇宫中间重新响了起来。
“孩儿见过母后,母后金安,不知道母后招孩儿前来有何事情需要孩儿去办。”周太后的寝宫中。一身简单素装的朱薇媞向周太后行礼道。
看到亭亭玉立的朱薇媞,周太后原本就充满笑容的脸上,顿时笑的更加灿烂了,对着朱薇媞招了招手,让她做到自己身边。笑着说道“你看你这孩子,母后找你来又能够有什么事情,现在朝廷大事都有石爱卿操心,各种事情都做的井井有条的,甚至就连当年你父皇都非常忌惮的满清鞑子,到了他的手中也是不堪一击,你是不知道,听王公公前来禀告说,昨天被押解回来的那些俘虏,人人都是凶神恶煞的。仔细看一眼都感到害怕,如此可怕的敌人,石爱卿都能够将他们给打败,真的是我大明擎天一柱呀!”
听到周太后的话,朱薇媞虽然脸上只是微笑,可心中却早就已经得意不已,虽然他她跟石磊的关系到现在还仅仅只是处于朦胧中,可每每听到关于石磊的消息的时候,她都会不由自主的替他担心,替他高兴。
“石大人确实是有真本事的人。这些孩儿早就已经知道了,母后今天不是专门来夸奖他的吧,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孩儿就要告退了。孩儿答应给薇儿绣的锦衣还没有绣完呢?”虽然心中高兴不已,可朱薇媞还是保持冷静的说道。
“哎,别,你先等等,说实话,母后还真的有一件事情要和你商量。如果是别的事情的话,母后就自己做主了,可这件事却关系着你的终身,如果不问清楚的话,母后可不敢自做主张,省的你将来埋怨母后。”听到朱薇媞的话,周太后顿时叫住他说道。
周太后的话一说,朱薇媞心中顿时猛地一跳,随即脸上就感到有些发热,聪明如她,一听到周太后提到终身两字,就已经猜出了周太后的用意,可虽然猜是猜出了,她还是装作不知道的问道“母后,不知道是何种事,还有母后做不了主的,如果真的需要孩儿效力的话,那么孩儿一定全力去做。”
看到明知故问的朱薇媞,周太后也不点破她的这点小儿女心事,还是装作不知道的说道“长平呀,都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而你身为先皇在世最长的公主,按理来说,早就应该嫁人了,可因缘交错,各种事情层出不穷,搞的到现在你还是小姑独处,一个人形单影只的,幸好,现在击退了满清大军,一时间也没有其他事情,母后就寻思着趁着这个机会,给你找一个驸马,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不知道母后看重的是何人。”朱薇媞刚才虽然有些害羞,可毕竟跟一般的女子要强的多了,在加上这身关自己的终身大事,又如何能不问清楚,所以,此时也顾不上害羞了。
看到朱薇媞的样子,周太后也不在隐瞒,而是直接说出答案道“这个人你也熟悉,正是石爱卿,石磊,你看,现在我大明之所以能够继续传承,慈烺之所以能够登上皇位,甚至我们能够得以活命,都是石磊相助的,而这次石磊又立下了大功,因此,母后绝的将你许配给他,不仅你终身有靠,也能够拉近石磊跟我们皇家的关系,一举两得,不知你觉得如何。”
听到周皇后的嘴里冒出那两个名字的时候,朱薇媞发现她原本还在砰砰乱跳的心脏,突然变得平静了下来,甚至也没有丝毫的激动感觉,有的只是几许期待,几许羞涩,还有几许怀念。
如此半天后,在周太后禁不住又要开口询问的时候,她终于说道“一切仅凭母后做主。”随即转身就离开了这里。
看到转身离开的朱薇媞,就看到原本还满脸带笑的周太后,脸上慢慢变得平静下来,不负方才那种和蔼可亲的神情,有的只有些许愧疚跟不安。
“母后,你不是说石磊不是好人,要朕慢慢的收拢人心,将石磊给缓缓架空吗,为什么还要姐姐嫁给他呢?”随着这声稚嫩的声音传出来,就看到一个穿着明黄色龙袍的少年,从屋子旁边的屏风后面走了出来,正是刚刚登基没有多久的弘光皇帝,朱慈烺,朱慈烺很快就走到刚才朱薇媞做着的地方,一脸疑惑的坐下来,同时看着周太后,希望周太后能够给他一个答案。
看到坐在身边,一脸疑惑表情的朱慈烺,周太后一把抱住他低声说道“哎,母后这也是没有办法,要不是现在石磊那个小贼一手遮天,母后生怕你不知道何时死在他的手中,又怎么会出此下策,要知道你姐姐可也是母后的亲生女儿呀,要不是为了你的未来,为了大明江山能够传承下去,母后即使身死也不会做出这种事情。慈烺,你一定要记住,无论如何一定要继承你父皇跟历代先祖的遗志,将大明江山顺利的传承下去,如此方不负母后的一片苦心。”
听到周太后的话,已经懂事的朱慈烺不断的点着头,同时他的眼中也闪过一丝莫名的仇恨。
因为这些话周太后都是避过身边的所有人说的,她也不怕会传递出去,可惜,周太后太过于小看石磊,也过于小看夜莺的能力了,她没有想到的是,这段话早就已经通过各种渠道早早的传递了出去,而当石磊看到这些消息之后,却并没有生气,只是无奈的笑了笑,现在他终于有些体会曹操的心情了。
许劭当年评价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段评语非常中肯,可石磊现在终于知道,恐怕曹操当年并不想做什么乱世之枭雄,这点从他自立一方后,夜不能寐,甚至编造出夜间好杀人这种谎话,来欺骗众人,就知道,他过的是相当难受的,而他之所以走上枭雄的道路,恐怕就跟今天的自己一样,是被逼上来的,无论任何一个有能力的人,看到汉献帝这种懦弱的君主的时候,恐怕心中都会失望的。
既然不能够将一统天下,实现自己胸中抱负的愿望寄托在他人身上,那么就只能干掉挡在自己前面的所有人,自己亲自动手了,就好像现在一样,石磊不敢说自己是这个时代最有能力,最强大的人,可了解后世历史的他却知道,现在他的主要目标是满清鞑子,而不是已经根本不成气候的起义军了。
可如果现在石磊就将权利交出去的话,那么他不敢保证将来会不会出现跟历史上的南明一样,奸臣当道,几方势力之间相互争权夺利,甚至为了剿灭起义军,不惜将满清鞑子当成战友,这种可笑的事情,既然不敢保证不会出现这种事情,那么石磊又何必放弃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势力,再说了,石磊自认为自己这段时间做的非常不错,不仅占领了陕西,还打败了满清两万大军的攻击,既然自己做的不错,那么自己又有什么理由不接着做下去呢,难道他能够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辛苦努力的成功,被别人给摧毁了吗,然后整个中国又重新成为奴才满地走的东亚病夫时代,到最后还要被日本一个小国家欺负几十年,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即使石磊愿意,他手下的那些人也不会愿意的,这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原因。
。
202大西朝廷的难题
四川,成都府,原本大明四川的省府,现在却是大西军的西京,自从张献忠在万县突袭重庆得手之后,凭借这大西军强悍的战斗力,没有多久就将整个四川地区,除了成都之外的所有地方彻底占据,而后,用优势的兵力包围成都府,最后终于将成都府彻底的给拿了下来,随即登基称帝,建立大西政权,一时间声威大振,直追李自成。
坐在皇宫中,张献忠却没有了刚刚拿下整个四川的豪情壮志,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惊怒神情。所谓的皇宫就是原本的布政使衙门重新修缮后,改建而成的,幸好,对于这些,张献忠并不在意,只要能住就行。
“你们都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那些土司明知道不是我们的对手,还要拼死抵抗,难道他们就不知道什么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吗?另外,最近前明的余孽,什么曾英,李占春,******等人,这些人已经失败了,还不赶紧夹着尾巴滚出去,还整天到处截杀我们的官吏,你们有什么打算吗?”无怪张献忠会一脸的惊怒,原本能够非常顺利的占据四川,他还自得意满的以为这是老天对他这么多年来,如此艰难的一个奖励,可没有想到的是,在他占领四川后,所有的事情就彻底爆发了。
要知道,四川自古就跟中原文明有着区别,因为它进出道路的艰难,在加上他本身的富裕,从而造成了四川本身变相的自封,在加上四川里面,因为历史的原因,导致许多少数民族都聚集在这里,纷纷占据一片山林,作为自身的领地,根本就很少跟外界接触,这也造成了历朝历代都没有能够向控制别的省府一样控制四川。
最早从汉朝开始。朝廷能够掌控的地区其实也就是东部的一少部分地区,另外一些地区都被那些少数民族,也就是所谓的南蛮给控制着,真正让汉人在四川扩大范围的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