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最后一个进士-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陕西明军这方面的行动虽然快速,大西军方面的行动也不落后,铁熊行动之后,艾能奇也瞬间向着凉亭方向而去,但是,大西军方面也仅仅只有艾能奇一个人奔向凉亭,剩下的士兵却并没有行动,反倒在刘文秀的指挥下,结成了战阵,磨刀霍霍的只等命令,就要冲过去跟明军来个拼杀。
之所以只有艾能奇一个人前去凉亭支援张献忠,倒并不是说刘文秀心中有什么目的,在刘文秀看来,张献忠在凉亭里面根本就没有什么危险,相反,反倒是石磊有风险,要知道,张献忠从一介边军起家,这么多年以来,东征西讨,经历厮杀无数,他对付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即使明军的侍卫已经冲过去了,可十多个人也不是张献忠的对手,更何况还有艾能奇的帮助。
真正让刘文秀感到威胁的是跟他们相互对峙的陕西明军,跟张献忠不一样,自从上次汉中一战,打败而回之后,刘文秀就开始有意识的搜集陕西明军的资料,随着资料搜集的越来越多,刘文秀对陕西明军也越来越忌惮,因此,这次刘文秀在来之前就已经想到了,如果跟陕西明军谈判破裂的话,真正艰难的是,如何突破明军的层层防线,从而保护张献忠顺利返回成都,因此,在看到凉亭里面的情况之后,刘文秀就集合了队伍,做好了突围的准备。
谁都没有想到,上一秒双方还是和颜润色的,这一刻却猛地变成了刀剑相向的场景。
“大人,您快走,这里属下替您挡着。”虽然铁熊距离凉亭还有段距离,可在他快步的奔行下,眨眼间就到了凉亭里面,到了之后,他第一时间挡在石磊的身前,一边谨慎的看着对面的张献忠,一边对着身后的石磊说道。
“义父快走,这里有孩儿在,孩儿就说这些明狗不讲信用,您偏不信,现在您信了吧。”比铁熊慢了一步的艾能奇,一边拉着张献忠,一边大声喊道。
可惜,手下的这番忠心表现,并没有让石磊跟张献忠两人感到激动,两人同时开口训斥起了他们。
“好了,铁熊,刚才只是误会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快快回去,让他们都给我安稳下来,如果出了事情,本官为你是问。”
“混账东西,你来做什么,还不给本王滚回去,还有你们,都给本王放下兵器,你们是嫌弃本王死的慢是不是。”石磊跟张献忠两人的训斥,让原本躁动不安,马上就要刀兵相见的两方,终于又缓和了下来,等到铁熊跟艾能奇两人都出去之后,原本站立的张献忠又重新做了下来,因为双方之间没有了案几的隔阂,两人看起来反倒像是面对面起来。
“本王原本以为石大人,如此年纪却坐下莫大的事情,无论心胸,手段都应该比别人要强得多,可没有想到,石大人也是一个毫无远见,鼠目寸光的人。石大人应该知道,当今天下可不是承平盛世,而是乱世,何为乱世,拳头强者为王,石大人如何做到现在的成就,坐拥陕西,山西,河南等地,隐隐有天下第一强势之状,不也是靠着手中刀枪打出来的,难道真的是靠什么道德文章做到的吗?
可能在石大人的眼里,我大西国确实不如您的法眼,可您不要忘了,这大西国却是张某跟属下的兄弟们一刀一枪,流了无数的血汗才打下来的,只要张某不死,那么我大西国永远会存在,无论谁想要消灭我大西国,那么就是我张献忠给你百万大西国民的敌人,我们就算拼到最后一个人也会坚持下去。”重新坐下来的张献忠,仿佛又重新恢复了往日的那种豪气,可能在他看来,这次的谈判已经没有什么效果了,既然如此,他继续卑躬屈膝的一味示弱,也没有什么作用,如此,还不如恢复本性的好。
张献忠的话说完之后,就那么瞪着硕大的眼睛,直愣愣的看着石磊,让石磊的心中也感到一阵发毛,幸好,现在的石磊尽力过这么多的历练,已经不是那个刚来到这个世界上,见到一个历史名人,无论大小,都会惊讶半天的时候了。
“张将军还请息怒,本官之所以如此说,并不是有意贬低张将军跟大西国,说实话,虽然本官不赞同张将军跟李自成将军等人的一些行为,可对于张将军的义举,本官也是非常敬佩的,特别是将军当年面对那些贪官污吏,悍然起兵反抗的行为,也让石某心生敬仰,本官之所以如此说,其实也是向张将军阐述一个道理,那就是,如果张将军想要利用大西军的名义南下云南的话,恐怕会非常困难的。
现在缅甸那些蛮夷之人入侵云南,确实是本官跟朝廷的一大难题,将军如果愿意南下云南抗击缅甸大军,也确实是本官跟朝廷乐于看到的,可如果张将军继续使用大西军的名义的话,那么这就是给本官和朝廷出难题了,要知道,在天下人看来,缅甸之人是敌人,可张将军跟大西国也是敌人,虽然这中间分一个亲疏远近,可根本原因却是存在的,更加重要的是,如果这样的话,将军跟您麾下的大军恐怕根本就到不了云南,别说云南了,恐怕连四川都出不去。”
虽然心中震惊,可石磊脸上还是一脸平静的说道,其实,石磊所说的这些,并不都是可观的原因,刚开始的时候,在得到张献忠跟大西军原因南下云南抗击缅甸大军的时候,石磊是非常兴奋的,可人心都是不知足的,得陇望蜀的事情,几乎所有人都会干,因此,在经过了开始的兴奋之后,石磊就禁不住想到如何才能够利用这个机会,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收编大西军,当然了,这里的收编并不是真的将所有的大西军给全部收入麾下,这样先不说张献忠跟那些大西军的实权人物愿不愿意了,恐怕石磊也不愿意,大西军并不是跟大顺军一样,只有数万残兵败将,就算收编之后,也没有什么大影响,要知道,大西军现在虽然形式不妙,可他们还是有一二十万能征善战的将士的。
这些将士跟整个陕西明军比起来都相差无几了,如果真的将这么多大西军收入麾下,恐怕石磊就要睡不着觉了,整天害怕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大西军给篡权了。
他所想的收编,也只是一个名义上的收编而已,那就是让张献忠退位,取消大西国的国号,然后接受陕西朝廷的赐封,虽然这就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的事情,可从长远看来,这却是一件非常关键的事情。
华夏自古以来就有名正言顺一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讲究有一个由头,虽然现在只是将大西军从名义上给改变了,可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么他们其中的有些人就会不知不觉的在潜移默化中,对大明产生一定的印象,虽然不大,可在关键时候,还是非常管用的,什么关键时候,比如说,大西军到了云南之后,打退缅甸大军,占领整个云南之后,按照张献忠的性格,肯定会自立的,如果没有外部压力的话,恐怕那些大西军的人也就这么过下去了,可如果等到将来石磊一统天下之后,大兵压境,那么这个时候大西军里面就会产生分歧,要么抵抗,要么投降,抵抗的话,下场是显而易见的,面对一个统一的中原,区区偏远的云南,肯定不是对手,那么这个时候,就会有人想到投降了,如果他们还是用大西国的名号,那么许多将士心里肯定会产生反感,而如果使用大明的名号,那么许多人心中的这种反感就会减少许多,这样一来,对于将来的收拢大西军省了许多麻烦。
当然了,对于石磊的这番阴暗的想法,张献忠并没有想到,说实话,在这个时候,能够想到这种办法的,那肯定是凤毛麟角,并不是许多人想不到,而是学识跟见识限制了他们,由此可知,为什么刘备在见到诸葛亮之后,才会从一个到处流亡讨饭的混混,变成一方诸侯,缺的就是长远的规划。
听完石磊的话之后,张献忠半天没有说话,说实话,在心里他也是认同石磊所说的,如果是以前的张献忠的话,恐怕也不会想这么多,可这么长时间的统领生活,在加上这段时间当皇帝的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许多事情,并不是想表明上看起来那么清楚明了的,特别是政治上的事情,许多时候,明知道这件事做下去是错的,可却不能改正,甚至只能坚持着错下去,之所以会这样,那就是对于政治来说,没有对错,只有有没有利益。
虽然心中明白,石磊这样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可张献忠的心里却分外不舒服,从当年被县官陷害,从而怒而起兵造反之后,他对于大明朝廷就充满了无数的愤恨,而后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强大之后,掌控权利的他,更加产生了要取而代之的想法,可现在却突然有一天,他不仅要放弃自己多年打拼的成果,还有重新听命于他所愤恨的朝廷,一时间,他心中充满了矛盾的感情,不知道该如何取舍。
枭雄之所以是枭雄,不在于他们有多么风光,而在于他们能够承受多少的耻辱,当今世上,张献忠也算是数得上的枭雄了,虽然心中万分的不愿意,可在权衡了半天利弊之后,张献忠还是果断的放弃了自己的尊严,毕竟他之所以有现在的成就,靠的就是手下的兵丁,如果没有了这些兵丁,他别说大西国了,恐怕马上就要身首异处,因此,在确定了目标之后,他终于做出了决定。
319改弦易辙
公元1645年十二月冬,在离新年不远的时候,一个惊人的消息传遍天下,曾经闹得整个大明朝廷半壁江山不得安宁,杀官造反,几次招降,却又几次反复的大西军,在汉中接受陕西弘光朝廷的册封,大西国皇帝张献忠去除皇帝位,被弘光朝廷册封为定西王,原本他属下的几十万大西军全部改弦易辙,成为定西军,去除大西国的一切,改装大明服饰,旌旗。
并且,在定西王张献忠的带领下,数十万定西军即日起在成都府整装待发,准备听从朝廷的命令,前往云南抵抗入侵的缅甸大军。
当这个消息传递出去之后,一时间天下一片哗然,有人欢喜,有人忧愁,谁都没有想到,看起来强大无比的大西军,居然会这么干脆的投降了陕西弘光朝廷,虽然,许多人知道,这可能只是名义上的,可这个时候的人大多数还是非常重视这些的,甚至有些大明的遗老遗少,为此欣喜不已,认为这是天下一统前兆,毕竟,在现在的天下,李自成,张献忠这些原本风光无限的流寇,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威风不在,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能够让张献忠这种老牌流寇投降,证明陕西朝廷还是有一定能力的。
“大人,没想到您居然能够让张献忠这种人低头认输,虽然只是表面的情况,可在天下人看来,这就是我们陕西的强大威慑力了,这种无形中的形象,不比打一场大战要弱多少,难怪这次大人要亲自过来,恐怕换了别人来,别说是让张献忠改弦易辙了,恐怕让他们平平安安的退出四川就已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了。”汉中城中,一群人坐在太阳下,一边喝着茶水,一边低声说道。
“哎,贾兄的话说的小弟实在是有些汗颜,说实话,现在的大西军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曾英,李占春等人在四川已经将他们给逼到了极限,虽然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办法彻底的消灭他们,可如果在这样下去的话,他们恐怕也只有败落一条路了,所以,小弟仅仅只是让他们改弦易辙,而没有别的实际进展,怎么能够不汗颜,只是可惜,张献忠也不是一个易与之辈,小弟也不敢过分压迫,也只能先这样定下来,否则的话,说不定我们还能够更加进一步的分化瓦解大西军,只是可惜了这么一个好机会了,其实,说一千道一万,还是我们的实力不足,如果我们现在有十万精兵能够随时调动的话,恐怕小弟就要更加强硬一点了,等回去之后,一点要更加进一步的加紧士兵的训练跟招募,整齐在最短的时间里面,得到足够的军队。
这样一来,不光是以后我们在对外的时候能够强硬,也能够应对越来越变幻莫测的天下形式,说实话,这次的危机能够度过,也算是老天爷开眼了,如果下次在出现这种情况,恐怕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听到贾汉卿的话,石磊禁不住叹息的说道。
听完石磊的话,周围的人都没有说话,对于这件事他们也没有办法,毕竟陕西崛起的速度实在是过快了,能够有现在的这种成就,在许多人眼中已经是创造了一个巨大奇迹了,所以,现在的他们需要的不是什么开疆扩土,而是稳定眼下的一切,只有将自己的根基打得牢固了,才能够谈下一步的计划。
“大人,现在张献忠已经是不足为惧了,可等到他们离开之后,这四川之地就要陷入一片真空状态了,虽然有曾英,李占春等人存在,可我们却不得不防备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眼馋这块肥肉,就算没有外人,那么我们还不值得曾英,李占春这些四川的地头蛇到底是什么想法,毕竟他们原本是听命于南京永历朝廷的,后来也跟我们没有多少接触,现在这种情况,不得不防备他们有什么别样心思。”童臣辅禁不住开口说道,作为石磊的军事参谋,童臣辅是非常合格的,许多事情,他都能够想到做好。
听到童臣辅的话,石磊半天没有说话,想了想才说道“无论如何,四川必须要那些,得陇望蜀,我们想要跟满清朝廷对抗,必须要那些富庶的四川之地,这件事是原则问题,绝对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无论谁想要打四川的主意,就是跟朝廷对抗,反抗朝廷着,杀无赦,依本官看,这件事就交给李定国来负责吧,明天由贾兄下令,任命他为四川总督,全权负责四川之事,同时命令袁宗第兵出汉中,前往四川,接受张献忠跟大西军留下的城池。”
所有人听到石磊的命令,顿时全部都愣住了,对于石磊看重四川,所有人心中都是深以为然的,要知道,华夏之地,能够算得上是富庶的地方,也就只有江南跟四川了,这两处都算是华夏的粮仓,有所差别的地方在于,随着西北环境的恶化,政治中心随即向东迁移,这样一来,江南的重要之处就凸现出来了,在加上四川的道路实在是艰难,虽然内里富饶,可无法运送,这就导致了四川在隋唐之后,就不像以前朝代那样受到关注。
可即使如此,四川也依然是西北,西南地区的支柱,特别是对于现在的陕西来说,那更是重中之重,先天的条件决定了,陕西没有办法从江南之地得到物资的补充,那么,四川就成了陕西朝廷唯一的物资来源之地,这种东西就像是一个人的存折一样,任何人都会认真保护的。
他们之所以惊讶的原因在于,谁都没有想到,石磊会任命一个他们根本就不熟悉,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想到的人物,李定国是什么人,这些人非常清楚,那是张献忠的干儿子,原本陕西明军的敌人,现在更只是一个阶下囚,让这么一个在陕西集团里面毫无根基,毫无关系的人,一步登天的成为四川总督,掌握一省之地的生杀大权,他们怎么能够不震惊。
看到众人脸上震惊的神情,石磊心中是得意万分的,提出让李定国前来主管四川之地,那是石磊想了很久的事情,为此,石磊还专门在跟张献忠谈判的时候,提出了这个条件,当然了最后的代价是石磊赠送了张献忠两百具神机弩,跟一万颗手榴弹,自从在汉中一战之后,这两样让张献忠吃了大亏的东西,就让张献忠眼馋不已,这次得到这个机会之后,终于提出了这个条件,而石磊也非常痛快的答应了下来,在他看来,用这么一点东西,就买下了李定国,那简直就是世上最划算的买卖。
之所以石磊会让李定国过来,也是受到后世历史上面的影响,在后世的时候,南明永历朝廷之所以能够存在十多年,依靠的就是李定国一个人,也正是他一个人将整个西南之地,让满清在西南之地倍受打击,要不是后来因为内部出现矛盾,在加上有洪承畴跟吴三桂这两个毫无廉耻的汉奸率领几十万大军层层围剿,恐怕历史不会是这样的。
当然了,李定国在历史上再厉害,那也是历史,如果石磊想要现在这个小年轻一样的李定国向历史上那么厉害,一出手就翻云覆雨,那就是妄想了,之所以如此,他还有一个用意,那就是用李定国这个跟陕西朝廷毫无瓜葛,甚至还算是有仇恨的人,来做一些他不方便做的事情。
至于是什么事情,就像是刚才童臣辅说的一样,现在虽然张献忠已经离开了四川,可四川还有曾英跟李占春这些四川的坐地虎的存在,这些人说起来也算是大明的臣子,可他们却跟陕西朝廷并不是一条心,要不然也不会出现在南京永历朝廷刚刚建立之后,他们就马上向南京效忠,而对于近在咫尺的陕西朝廷毫无表示的原因了。
对于石磊心中的这些小九九,周围的人虽然感到疑惑,可没有一个人开口询问,能够坐在这里的人都是精明的人,他们都知道什么时候什么问题该问,什么时候什么问题不该问,如果连这种眼力劲都没有的话,他们也不用当官了,直接回家就行了,像这种人,在官场上就是炮灰的存在,灰飞烟灭那是随时随地的。因此,石磊的这个原本应该备受争议的命令,居然就这么轻松的过去了,仿佛根本没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
就在陕西为张献忠跟大西军改弦易辙而欣喜不已的时候,北京城里面,却是一片争吵声,许多满清贵族甚至因此而产生了许多不安的神情,就连一直躲在深宫里面的皇太后也差人向摄政王多尔衮询问这件事的重要性。
面对这种情况,摄政王多尔衮虽然权利巨大,可还是不敢小事,甚至为此专门召开了‘八旗议政会议’。
要知道,这‘八旗议政会议’最早是从努尔哈赤的时候就有的,为的是集思广益壮大满清,而在努尔哈赤死了之后,在皇太极初期这‘八旗议政会议’终于达到了巅峰,甚至许多事情如果没有得到这‘八旗议政会议’的通过,连皇太极都没有办法实行,可世间万物,有盛就有衰,在经过了皇太极初期的兴盛之后,‘八旗议政会议’迅速衰落,又重新变成了皇帝一言九鼎的时代,虽然衰落了,可在皇太极死了之后,这‘八旗议政会议’又重新复苏了起来,当然了,这个时候他也没有了曾经的辉煌,变成了朝廷实权派向掌权的多尔衮双方进行谈判的地方了。
可能是这次的事情过于重大,所以这次的‘八旗议政会议’的规模也分外庞大,不仅是当权的八旗旗主前来参加了,岳托,鳌拜,苏克沙哈,范文程,甚至是连很久就没有出现的多铎都出现在这里了,由此可见,张献忠跟大西军改弦易辙的事情,对于满清来说是多么巨大的打击。
“摄政王,以奴才看来,我们不能在对陕西那群前明余孽避让下去了,现在他们已经能够兵不血刃的压服张献忠,那么说明他们的力量已经非常强大了,要知道张献忠手下几十万的大西军,那可是久经战阵的百战精兵,虽然不如我们满清八旗劲旅,可也是一股强大的战力,就这张献忠还愿意屈服于陕西,如果这样下去的话,恐怕我们是在养虎为患,到头了,恐怕我们在想要对付他们,也已经来不及了。”首先说话的是鳌拜,作为曾经明军的手下败将,鳌拜的心中无时无刻的不想报仇雪恨。
鳌拜的话得到了一些满清青年将领的同意,一时间无数年轻的满清将领纷纷站起来,拍****,握拳头的像多尔衮请命前去领兵攻打陕西明军,好像在他们的眼里,陕西明军就好像是一群毫无攻击能力的兔子一样,只要他们前去,就一定能够打赢一样。
其实也不能责怪这些满清的青年将领,这跟他们这些人的父辈有着重要的关系,整个满清朝廷,除了多铎跟鳌拜,苏克沙哈之外,并没有别的人跟陕西明军交过手,因此,在这些人的眼中,都认为陕西明军还是跟以前的那些明军一样,软弱无力,还没有开始打仗,就要投扭逃跑,就算有了多铎潼关城下全军覆没的前车之鉴,他们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认为那是多铎一时大意之下才酿成的。
因此,有了这些认识之后,那些满清贵族在教导子孙的时候,都是高速自己的子孙,满清八旗大军是多么厉害,而对手是多么无能,这样长久的教育之下,这些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的满清青年将领,又怎么会将那些跟草鸡一样无能的对手放在眼里呢?
320挑拨离间
看到这些斗鸡一样的青年将领轮番站起来请战,众多满清贵族心中那是非常欣慰的,甚至认为这是满清八旗精神的延续。可对于其中少数,像是多铎,范文程等人来说,这些人的做法就跟小孩子玩闹一样,如果在刚刚入关的时候,满清将领中间有人是这种心思的话,那么他们并不会感到奇怪,可经过了这么长时间,满清入关之后,情况却比起一起要艰难的多了,虽然现在已经成功的攻下南京,占据了江南之地。
可这些人心中都明白,那是用尽了所有的力气,甚至为此而放弃了河南跟山西的利益,才换取而来的,因此,在眼前的时候,他们做好的做法就是保持稳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稳固先有的地盘,这样才能够在将来跟日渐强大的陕西朝廷相互抗衡,而不是因为一时的紧张,贸然的发动战争,无畏的浪费无数战士用鲜血换来的这种局面。
当然了,对于这一切,多尔衮是一清二楚的,他也知道现在根本就不是跟陕西朝廷开战的好时候,可他却不能直说,满清毕竟是一个战斗民族,从努尔哈赤开始,就是靠对外征战,杀伐才建立的满清朝廷,如果他这个时候,明确的说不愿意发动战争的话,恐怕那些原本支持他的将领们,就会对他感到失望,从而产生未知的麻烦。
“好了,鳌拜,你们说的不错,陕西那些前明余孽乃是我们大清一统天下最的敌人,因此,消灭他们,那是迟早的事情,可现在却还不是时候,要知道,现在我们的大军全部布置在江南之地,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军队前去攻打陕西,虽然陕西比起我们满清八旗勇士来说,那是一群乌合之众,可你们也要知道,他们毕竟地盘广大,并且现在在贼首石磊的带领下,还算有一战之力,如果我们没有做好万全准备的话,恐怕会有不小的损失,而这却不说本王愿意看到的,我们今天还是先来讨论一下,如何阻拦四川之地落入陕西这群逆贼的手中吧。”
多尔衮的一番话说出来,终于暂时安抚了那些激动的请战将领,这些年轻将领也就是一时激动而已,许多人在刚刚说完之后,心中就已经感到后悔了,毕竟,这其中的许多人,已经习惯了在北京城骑马遛鸟的日子了,真的让他们向以前一样,整天呆在军营里面,一身尘土臭汗的训练骑马,他们还真的不愿意回去,因此,在听完了多尔衮的话之后,许多人心中就一直暗暗的庆幸,随即也不在多说什么,就那么老老实实的坐在那里,看上去像是在认真听着,可实际上思想却已经不知道飘到了什么地方。
“摄政王,依奴才看来,想要阻止四川之地落入陕西石磊的手中,恐怕是不可能了,先不说四川距离我们实在是太过于遥远,而对于陕西来说却是近在咫尺,更加重要的是,随着,张献忠跟大西军的离开,整个四川之地实际上已经变成了虚空了,而这个时候,正是趁虚而入的时候,这么一个好机会,陕西石磊等人又不是傻子,他们肯定会立马做出反应的,说不定现在我们在这里商量着,陕西的明军,已经大举南下了。”岳托首先开口说道。
听完岳托的话,许多满清贵族纷纷点头应是,毕竟,在信息缺乏的时代,他们能够做出这样的判断,那已经算是不错了,毕竟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够具有超越自身认识的见识的。
“摄政王,诸位大人,对于刚才岳托大人所说的事情,微臣倒是有不同意见。”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声音开口说道,正是一直跟在多尔衮身边的范文程,说起来,这范文程实在是汉奸中的十好公民了,他对于满清的投入,已经彻底的超越了俗世,达到了超凡入圣的地步,甚至比起许多满人都要忠诚于满清,这不得不说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了。
刚刚听完岳托的话之后,多尔衮心中就一阵不舒服,毕竟,他召集开这个‘八旗议政会议’的目的就是讨论如果阻拦四川落入陕西明军的手中,现在岳托一开口就说这件事不可能完成,这不是当众打他的脸吗,可即使如此,多尔衮也并没有直接表现出来,毕竟,再次的这些人满清贵族,在满清朝廷中都是拥有巨大势力的,并且,因为多尔衮的强大,这些人也暗暗的联合起来,这样一来,投鼠忌器,多尔衮也不可能变相的对付其中任何人,从而达到了一种平衡。
可以算是多尔衮心腹中的心腹的范文程,在听到岳托的话之后,就知道,多尔衮肯定会不高兴,所以,他才会说出这句话,为的就是给多尔衮找回面子,果然,听到范文程的话,多尔衮顿时漏出了笑容,开口对着他说道“哦,范爱卿有不同意见,既然如此,那么就说出来,反正我们这是议政大会,需要的就是畅所欲言,就算是说错了也没有关系。”
对于自己的心腹,多尔衮还是非常照顾的,范文程还没有开口说,他就已经替他找好了后路。
有了多尔衮的支持,范文程缓缓的走了两步,从多尔衮的旁边,走了出来,站在众人的前面,先是向着多尔衮跟诸位身份尊贵的满清贵族行了一礼之后,才开口说道“摄政王,诸位大人,微臣之所以不同意刚才岳托大人所说的意见,那是因为微臣得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在张献忠率领大西军全体南下云南之后,原本跟张献忠在四川之地,相互对抗的前明将领,曾英,李占春这些人并没有马上前去西安,朝见陕西的弘光皇帝,也没有派遣使者前去接触石磊等人,而是率领手下的军队,大肆的在四川之地占领地盘,现在除了成都府之外,剩下的大城都已经落入这些四川的地头蛇手里了。
诸位大人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了,对于这种情况应该不会陌生吧,这种情况意味着什么,就不用微臣明说了吧!”
当范文程说完这些话之后,原本安静的大厅里面,顿时响起了一片议论声,对于这些久经沙场的满清将领来说,范文程所说的这种情况,他们是在是太熟悉了,这不就是是意味着,在张献忠跟大西军离开之后,作为地头蛇的曾英跟李占春等人,并没有打算归顺陕西朝廷,反倒是想要独自占地为王的节奏,想到这里,他们顿时心中变得一片火热。
要知道,他们先前之所以那么担心,就是生怕陕西在得到了四川的丰富物资支持之后,会快速的扩大起来,如果那样的话,对于满清朝廷来说,那是相当不利的,可现在知道了四川并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