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小仵作-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了殓房后,秦元正好碰上了迎面而来的吴雄。
“秦先生,这是你要的南阳地图,全部是根据王氏的口述,所描绘的。”吴雄递上来一个羊皮卷,打着哈气道。
秦元随后接过来,打开看了一眼,上面标记的还算清楚,详细记录了到南阳之后,如何找到王氏他们之前的居住的村子。
“辛苦你了,吴大哥,你都一夜没合眼,赶快去休息吧。”秦元将羊皮卷揣入怀中,对着哈气连天的吴雄说道。
吴雄也不再坚持,对着秦元告了个别,直接回去休息了。
随着吴雄离去,秦元换个方向,去账房找周师爷取了一些去南阳的盘缠,然后就准备回家好好陪陪梦雪,毕竟接下来一走可就是数十天,而且他昨天刚给梅知县请了长假,此时不偷懒,更待何时。
哪知道秦元这边刚出衙门,就碰上了一个人,牵着一匹骏马,堵在了自己面前,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上官郁。
秦元看到上官郁先是一愣,旋即淡淡一笑,轻声道:“原来是上官小姐啊,不知道你来这里有什么事情吗?”
“听叔父说,你要去南阳,所以给你送来一匹上等好马,供你骑乘。当然,这马是锦衣卫的,你仅仅是借用,回来之后,还要换给锦衣卫。”上官郁依然是那副淡然的样子,没有任何兜圈子,直接快速的切入了主题。
“此外,在你出去的这数十天,我会密切注意你家夫人的动态,确保她在这个时间内的安全,等你回来之后,我在将她转交给你。”
“作为代价,此前你放过我的那件事情,一笔勾销。”上官郁内心似乎对于秦元放过她这件事情一直念念不忘,正如她自己说的那般,她上官郁从来不欠任何人的人情。
秦元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拍板道:“成交!”
上官郁犹豫了一下,开口解释道:“其实关于红梅的事情,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具体的事情我不能跟你透漏太多,但是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那天就算叔父没有把锦衣卫全部调走,红梅依旧会被人救走。她在白莲教的级别,远比你我想象的,要高的多。”
秦元对于上官郁的解释似乎并没有放在心里,只是轻轻嗯了一声,敷衍之意,溢于言表。
看到秦元如此,上官郁也不再多说什么,其实以她的性子,能够解释这一句,就已经是个奇迹了。
“回家后,记得提前和孟雪打个招呼,从明天开始,我会搬到你那里去住。”说完,上官郁也不管秦元同不同意,直接转身离开了。
看到上官郁离开,秦元手里牵着的棕马,高扬着骄傲的头颅,抖动着优美的鬃毛,低声斯斯叫了两声,显得有些无精打采。
“回到明朝也算有一段时间了,勉强混到了有车一族,还是大奔级别的,这感觉,真是酸爽啊。”秦元才不管这匹雄健的棕马在想什么,翻身就骑了上去,双腿用力一夹,开始愉快的遛弯。
骑着大马,哼着小曲,拿着俸禄,秦元悠哉的回到了家里,和孟雪好好温存了一番。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一匹棕马飞快的离开了青竹县。同时,上官郁也于同一天,搬进了秦元的宅院。
“你就是相公说的上官郁姐姐吧,快进来吧。”上官郁刚步入宅院,就听到一个脆生生的声音,定睛一看,孟雪就在不远处贴着墙边站着,一双乌黑发亮的大眼睛正眨也不眨地看着自已。
看到孟雪盯着自己看,上官郁不知道怎么的,脸色渐渐有些不自在起来,轻声道:“是啊,雪儿妹妹,想必秦元已经跟你说了吧,这数十天,我就住在这里了,负责保护你的安全。”说完,上官郁觉得有些不对劲,又补充道:“恩,其实是叔父在周围安排了两个暗哨。”
孟雪甜甜一笑,脸蛋微红,轻声道:“知道姐姐要来,所以今早雪儿特意多煮了一些米粥,姐姐快到屋子来用过早饭吧。”
“如此,就有劳雪儿妹妹了。”上官郁随手关上宅院的大门,顺便快速巡视了一番秦元居住的地方。
这就是孟雪和上官郁的第一次见面,谁也想不到,这次见面,给大明朝带来了多少变数。
家里发生的一切秦元都不知道,他只知道,在他的屁股快要磨破后,于七天后,终于抵达了南阳!
ps:说下更新吧。现在是每天两章,一章是2k多一点。更新时间,比较晚。大概是晚上十一点左右,这点深感抱歉。其实起点作者新书期大多都是4k,编辑大大也说可以,我也不知道为何。老雪手里现在有一点存稿,但是不多。由于本书的特殊性,必须要有一些存稿。这些存稿老雪会在上架的第一天,全部放出去。大概是十更左右!本书应该是八月上架,所以,童鞋们,在忍一个月,就能过瘾一把了!
第六十章大渔村和小渔村(上)
南阳,大渔村,刘大力一家生活了半辈子的地方。
“这个大渔村,幸亏有这王氏的地图,要不然,还真不容易找啊!”秦元随后将简易版的“地图”揣入怀中,然后牵着棕马,缓步走入了大渔村。
此时正逢晌午,天气炎热,因此秦元在村子内晃悠了半天,都没有碰到人。不过在村子内的大树下,秦元看到了一个正在酣睡的大汉。
这大汉约莫四十来岁身材倒是魁梧矫健、浓眉大眼,只是那如雷的鼾声,有些影响了他的颜值。
“这位兄台,这位兄台。”秦元走上前去,晃了晃这大汉,想跟他打听一些刘大力一家的情况。
大汉缓慢睁开了眼睛,有些迷糊的挠了挠头发,半睁眼问道:“你是谁?来大渔村做什么?”
“额,在下秦元,刘大力乃是在下的远房表叔,奉家母之命,前来探望,还望这位兄台指点一番。”秦元有模有样的编了一番谎话,虽然老套,却很管用。
“哦,你是来找大力叔一家啊,大力叔一家三年前就搬走了,你来晚一步了。”大汉听到秦元是来找刘大力的,语气顿时客气了不少,看的出来,这个刘大力在村子里的人缘,还是不错的。
“什么?三年前就已经搬走了?”秦元一脸“懊恼”的说道,那表情,那演技,绝对属于秦元此生的最高水平。
大汉站起身来,拍拍秦元的肩膀,叹息道:“是啊,三年前就搬走了,不过既然你已经来了,我就带你看看大力叔的家吧。”
“如此,就多谢兄台了。”
“哎,叫什么兄台,大力叔既然是你的表叔,那就不是外人,你叫田叔吧!”田叔大手拍了拍身体上的灰尘,就带着秦元往刘大力的家里走去。
“既然如此,那么秦元也就不在矫情了。田叔,你知道大力叔一家,为什么要搬离这里吗?”趁着这个机会,秦元赶紧从田叔的嘴里套取一些有用的信息。
走在前面的田叔微微一叹,略带沉重的说道:“哎,这事说起来,也是命啊!三年前,我们这里刮起了一场罕见的大风暴,然后第二天就有人发现大力叔没有出船,并且在河边找到了一些船只的破碎残木,从外形看,那应该就是大力叔一家的渔船。后来我们才知道,当天夜里,大力叔一家就搬离我们大渔村了。”
风暴?渔船破碎?
秦元皱了皱眉,继续问道:“那这大渔村,有几户渔夫啊?你们是如何确定,那渔船就是大力叔表叔家的?”
田叔也不隐瞒,直接说道:“我们虽然叫大渔村,但是就只有大力叔家靠捕鱼为生。我们村也就他一条渔船,所以我们才知道,那就是大力叔的渔船。”
“你看,那就是大力叔的家。”转过一个拐角,田叔指着一处宅院,对着秦元说道。
“好了,小伙子,田叔要去干活了,就不陪你去了。”
“一路劳烦田叔了。”
挥手告别田叔后,秦元直接顺着田叔的指的方向,来到了刘大力一家以前住的宅院内。
又是一座很传统的宅院,破旧的小木门在风中发出“嘶嘶”的的吼声,咆哮着的自己的不满。
秦元推开小木门,首先就看到了一个船体的残骸,看来这应该就是刘大力以前捕鱼的渔船了。
秦元根据船体的残骸估算了一下,这艘渔船并不大,大概也就是一米多宽,三米多长的样子。
推开屋门,顿时一阵灰尘扑面而来,阵阵蛛网遍布各个角落,看来这里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人来过了。
秦元在屋子里面搜寻了一圈,也没有找到任何有用的线索,都是一些家常之物。
“奇怪了,这里没有线索的话,那么如果李老四是凶手,他是怎么确定,刘大力一家搬到了青竹镇呢?”
默默思索了一会,依旧毫无头绪后,秦元决定趁着天色还早,先去隔壁村看一下那个李老四。
走出屋子,秦元深深看了一眼地上的船体残骸,然后牵着棕马,依着地图,向着隔壁的小渔村走去。
大渔村、小渔村两个村子其实相隔非常之近,区分两个村子的就是中间这条河流,小元河。
秦元穿过大渔村,就看到了这条小元河,河流大概七八米宽,长度看不见尽头,不算大,也不算小。
秦元顺着河流往下走去,跨过石头桥,来到小渔村,紧挨着河流的就是一片槐树林,在桥头不远处,有一个老头子,带着一顶草帽,正在一颗大槐树下垂钓。
“老伯,根本打听个人。”秦元将棕马栓在一颗槐树上,走上前去,温声道。
“嘘!”
老伯头都没有抬,小声的对着秦元说了一声,然后双眼紧紧盯着河面,似乎已经看到了那贪吃的鱼儿。
“嘿,上钩了!”老伯猛地将手中的鱼竿往上一挑,旋即往后一拉,大手紧紧握住了鱼线,然后将这条小鱼顺手放进了旁边的鱼篓内。
秦元暗暗瞥了一眼那鱼篓,并不多,算上这条刚钓上来的,一共才两条。
“老伯,你怎么知道,这鱼儿就要上钩了?”
老人首次抬起头来,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留下的皱纹,那双深陷的双眼中闪烁着时间沉淀下来的智慧光芒。
“老朽哪里知道这鱼儿要上钩,老朽只知道,这鱼儿啊,饿了。”老人摸着发白的胡须,含笑道。
秦元眼睛一亮,老人这个回答,很有意思啊。
“好了,方才小友喊我老头子,似有事相询?”老人微微一笑,将手中鱼竿放下,对着旁边的大青石指了指,示意秦元坐下。
秦元也不客气,走到大青石上坐下,然后恭敬道:“老伯,在下秦元,想跟你打听一个人,就是你们村的李老四,如果方面,还请老伯告知。”
“哦,是老四啊。”老人抚了抚胡须,沉吟片刻,叹息道:“关于老四,老朽还是知道一些的,他是我们村唯一的一个渔夫,平日和老头子也能聊上几句,可惜啊,三年前的那场风暴,夺取了他的性命。那不,他的渔船,还在那桥下栓着呢!”
老人指着秦元刚才跨过来的石桥说道。
“李老四死了?而且是死于三年前的那场风暴!!”秦元眼中精光一闪,放佛把握住了什么。
第六十一章大渔村和小渔村(中)
“是啊,老朽第二天前来垂钓,发现了老四的儿子李源,后来从村子其他人的口中得知,老四已经遇难了。可惜啊,一个好好的人,就这么没了。。。。。。”老伯的语气中充满了叹息。
“老伯,你能具体的描述下,那天你看到李源的情形吗?”秦元略一思索后,试探性的问道。
老伯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秦元,似乎想到了一些什么,但还是皱眉思索了一会,缓慢道:“那日老朽如往常般坐在这里钓鱼,没一会就发现李源那孩子神色匆匆的赶了过来,走到那桥洞下,过了一会就从桥洞下出来了,老朽好奇的问了两句,才知道昨日那场大风暴后,老四一夜未归。当时老朽就和李源分头去找,没想到任何踪迹都没有发现。”
“一天后,在大渔村的一处水上,有村子里的人发现了一具浮尸,正是老四。李源花银子请来衙门里的老仵作,来验过尸首,仵作说老四确实是淹死的,并非死于谋杀。”说到这里,老伯似乎另有所指,隐晦的点了一下秦元。
老伯的隐晦所指,秦元当然明白,但是这个时候,秦元只有选择装傻充愣了。
“老伯,那李源人现在何处?”
“李源啊,他在葬了老四之后不久,就离开村子了。从此再也没有人见过他了,也不知道这些年,这孩子过得还不好。”老伯摸了摸发白的胡须,有些感慨的说道。
“一个靠捕鱼为生的渔夫,淹死了!?”
“既然是淹死,不是谋杀,李源为何不在家替老父亲守孝,反而一消失就是三年?”秦元敏锐的察觉到,老伯的这番话中,有漏洞!当然这个漏洞,并不是指老伯说谎,而是从逻辑上来讲,有些不合情理。
要知道,古人父亲死后,作为儿子,一般是要在家守孝三年的。
“老伯,你先忙着,我去看一下那渔船。”秦元给老伯打了个招呼,飞快的跑到了桥洞的下面,也就是李老四摆放渔船的地方。
这个桥洞下面有很多凸起的大石头,因此将水流分成了很多段,因此渔船放在这里,不会有被水流冲走的危险。李老四的船就在桥洞的一角,用粗粗的绳索,栓在了一个大的木桩上。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年之久,但是这绳子因为没有阳光和水的侵蚀,因此并没有腐烂。
李老四的渔船和刘大力的渔船差不多大小,都是一米多宽,三米多长,但是从木材上来看,李老四的船是上等杉木,质量应该要比刘大力的船强上不少。
秦元观察了一下桥洞的四周,然后蹲了下去,在那系绳子的地方,仔细翻看了一下。
“标准的水手结,但是仅仅缠绕了一圈,就戛然而止了,依照常理,那么大的风暴,在加上体积这么大的船,应该至少系三圈,才能确保这船的安全性,此为疑点一。”
“船在桥洞下,李老四的尸首却在大渔村的附近发现,当天的环境那么恶劣,李老四孤身一人跑到大渔村去做什么?此为疑点二。”
秦元轻轻踏入了李老四这艘船上,然后开始仔细的观察船体的内部结构,并不时用双手触摸一番,一番摸索后,秦元开始将摸索的重心转移到船体的边檐上。
前前后后一共摸索了三次,这其中秦元的眼睛一直跟着手在移动,确保不会遗漏任何东西。
“船的岸檐边上,没有发现任何撞击过的痕迹,此为一点三。”
有了这个三个疑点的发现,秦元的脑海中对于整个事件已经有了一个相当大胆的猜测,只要今晚验一下李老四的尸骨,所有的一切,就应该可以真相大白了。
最后确认没有任何遗漏后,秦元离开了桥洞,再次来到了老伯的身边。
“怎样,小友,可有什么发现?”老伯似乎看出了点什么,含笑对着去秦元问道。
“哈哈,老伯说笑了,我只是去那里摸摸鱼虾,哪里会有什么发现。”秦元笑着打个哈哈,敷衍道。
老伯看秦元不愿意说,也只是微微一笑,没有在多问什么,而是专心吊起鱼来。
坐在大青石上思索了半天,秦元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不好意思道:”老伯,那个,方不方便告诉我,这李老四的坟墓在哪里,我去祭拜一下。”
老伯哈哈一笑,这让一旁的秦元更郁闷了,毕竟刚刚自己还说去桥洞里摸鱼虾,这里真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了。
“喏,顺着这里往下走,走不了多长时间就能看到老四的坟墓。你自己去看吧,老朽就不随你一起去折腾了。”老伯对着远处一指,既不怪罪秦元,也不隐瞒李老四的墓碑所在地。
“多谢老伯了,那么秦元就此别过。”秦元站起来,对着老伯恭敬的行了一个晚辈礼。
老伯坐在没有动,摆摆手,示意秦元可以走了。
秦元牵着棕马,依着老伯所指的地方,慢慢走了过去,大约盏茶功夫后,果然看到了一座坟墓。
“家父李老四之墓。”
秦元围绕着李老四的坟墓走了两圈,自言自语道:“依山傍水,倒是一个好地方,只是晚些时候,秦某要叨扰了。”
“踩点”之后,秦元骑着棕马,离开了小渔村。临走之前,秦元还特意看了一眼正在垂钓的老伯,似乎并无异样。
深夜,大约是子时左右,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一个人影突然出现在李老四的墓碑前。
秦元一边小心翼翼的走着,一边偷偷摸摸的望着后面,虽然自己是从科学时代穿越而来的,但是这个时候来开馆,秦元总觉得身后有一个影子在暗处悄悄地跟着自己,而且总有一种阴森得让人不寒而栗的声音在秦元的耳边不时响起。
“都是自己吓自己,哪里来的鬼魂之说。”秦元给自己在心里打气之后,对着李老四的坟墓恭敬的鞠了一躬。
“李老四啊,我这也是为了查清楚,三年前的真相,多有冒犯之处,你在地下多多包涵啊。”
也不管有用没用,秦元神神叨叨的念了一番,心里总算好了很多。
就在秦元扛着锄头刚欲刨下去的时候,接着月光突然发现,地上的影子多了一个!!
ps:给你们分享一个段子。“你见过最厉害的种族歧视是什么?”“56个民族,55个加分。”
第六十二章大渔村和小渔村(下)
秦元见状,吓得双脚一软,勉强压住内心的恐惧,晃动着几乎是僵硬着的身体,慢慢顺着影子的方向,转过身去。
“哎呀妈呀,我说老伯,您老大半夜不睡觉,跑着坟地来瞎晃悠什么?”秦元借助月光看清楚来人之后,不由暗中松了一口气,这人吓人,真能吓死人!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白天秦元遇见的那个垂钓老者。
“呵呵,小友不一样没睡吗?老朽料定你今晚一定会有动静,果然不出我所料啊。”老伯对于秦元的埋怨一笑而过,抚须含笑道。
“哦?老伯怎么料到秦某今晚一定会来此地的?”秦元有些好奇的问道。
“老朽是从你那匹棕马上观察出来的?”
“棕马?作何解法?”
“这匹棕马四肢强健、体格高大,一看就是上等的良驹,而且老朽观你走路间颇有不适之感,应该是经过长途跋涉导致股间有轻微磨损,这说明这是第一次进行如此长时间的骑乘。但是今日白天,老朽观你精神良好,没有太多疲惫之感,这于理不合,所以老朽料定这是一匹受过训练的上等战马!因为普通马是上下颠簸,很痛苦,但是受过训练的宝马,却是左右摇摆,这样骑乘起来,人能够最大程度上的得到休息。”
“试问,这样一匹好马,他的主人来到我们贫瘠的小渔村做什么?其目的是,一目了然了。”老伯虽然是一副平淡的语气,但是语气中流露出来的自信,是怎么都掩饰不住的。
“服了,老伯,我秦元很少服人,你是我来明,恩,从家里出来之后,第一个佩服之人。”秦元这话说的是真心实意,一个花甲之年的老头子,就从这么多细微的地方,看出来这么多东西,还能准确的猜出他的意图,却是很有一把刷子!
老伯呵呵一笑,没有在意秦元的吹捧,而是轻声提醒道:“小友,你大半夜出来,不会就是要和老朽闲聊吧。有些事情,要抓紧啊!”
听到老伯的暗示,秦元心里一喜,赶紧拿着锄头,开始挖掘起来。
经过了小半个时辰的挖掘,在秦元满头大汗之后,终于搞定了前面的工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后,秦元终于将李老四的棺盖推到了一边。
秦元从怀中拿出火折子,用力一吹,火光顿时照亮了棺材内的情形。
一直在旁边的老伯突然走到秦元的面前,低声道:“将火折子给老朽吧。”
秦元一愣,旋即将手中的火折子递给了老伯,腾出两只手后,秦元的动作顿时变快了不少。
望着秦元拿过来一个铜盆,并在里面放上了一块厚厚的白布后,老伯有些疑惑的问道:“小友,你这是做什么呢?”
秦元手上动作不停,沉声道:“秦某要验验看,这李老四究竟是死于溺死还是谋杀!”
随着秦元此言一出,坟墓前顿时陷入了寂静,只有窸窸窣窣的动作声,在微风的吹拂下,传播到很远的位置,但是任谁也想不到,深夜子时,一老一小在这里,开棺验尸!
等到所有的动作都做完后,秦元反而不着急拿起颅骨,看结果,反而对着身边的老伯问道:“老伯,你为何纵容秦元再次开馆,难不成你、
老伯深深一叹,半响才道:“老朽一生无妻无子,在这小渔村,平日里也只有老四能说上两句话,可惜三年前,他竟猝然离世。老四的水性,老朽也是略知一二,所以老朽实在无法相信,他会溺死,所以今晚小友前来验尸,老朽才没有阻拦!”
“那老伯相信秦某吗?”
“相信!”
“为什么?”
“俗话说,没有三两三,哪敢上梁山。小友深夜开棺验尸,老朽相信你。”老伯微微一笑,语气中充满了漫长岁月中沉淀下来的智慧。
“那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李老四究竟是怎么死的,如果我拿开李老四的颅骨,白布上有细流泥沙,那么李老四就是死于溺死,反之亦然!”
秦元对老伯解释了一番,深呼一口气,将李老四的颅骨移了开来。
气氛在一刻凝固,四目同时集中在那块白布上,接着月光和火光,白布上的泥沙清晰可见!
李老四确实死于溺死!
秦元眉头一皱,顿了顿,用双手又细细摸了摸李老四的口腔内的构造,等等!
这是!?
秦元浑身一震,脸上划过一抹惊讶,一道闪电划过秦元的脑海,照亮了一直笼罩在秦元心中的谜团,所有的线索,如今终于被一根线完全串联了起来!
“很好,所有的谜团到目前为止,都已经被我解开了,包括那个完美的密室,是如何形成的!接下来,只要在去一个地方,所有的问题就都解决了!”秦元嘴角忍不住扬起一抹弧度,只要再有一小步,就能解开所有的谜团。
看着眼前白布上的泥沙,老伯若有所思的说道:“这么说来,老四真的是死于溺水?”
“不错,李老四确实死于溺死!”秦元看了一眼老伯,沉声说道,不过在心里,秦元默默补充了一句:“这是一次意外的谋杀!”
“老伯,三年前的那场风暴,一定很大吧!”秦元突然问了一个,看起来和现在丝毫不相干的问题。
老伯一愣,下意识的点头道:“是啊,老朽活了一辈子,都没见到那么大的风暴,就连村里的大树,都刮断了好几棵!”
“好了,老伯,已经验过了,接下来我就要开合土了。时辰也不早了,您回去先休息吧。”秦元将下面的东西归回原位,走上来对着老伯说道。
“老喽,老喽。”老伯也没有推辞,毕竟年龄摆在了那里,不可能像秦元一样,一熬就是一夜。
看着老伯离去的身影,秦元也加快了手头的动作,仅仅小半个时辰,就已经将李老四的坟墓,还原成了最开始的样子。
“李老四,我知道你可能不喜欢我接下来的动作,但是如果我不这么做,还会有更多的人死去。”
“很抱歉,惊扰了你的安宁,还要去逮捕你的儿子!”
第六十三章上官郁的惊人发现
月夜下,秦元的影子拉得很长,一步一步的向着远方慢慢走去。。。。。。
这一夜,虽然已经过去了一半,但是依旧很漫长,因为秦元和老伯两个人,虽然怀揣着不同的心情,但是都失眠了。
翌日清晨,大渔村。
“田叔,这里。”秦元早早的守在了村里的大树下,成功蹲守住了正欲出去干活的田叔。
田叔看了一眼双眼通红的秦元,有些意外的说道:“是你小子啊,昨天你不是已经随我去大力叔的家看过了,怎么还没有走?”
秦元憨厚一笑,挠挠脑袋道:“是这样的田叔,我想问一下,咱们大渔村刘姓之人多吗?”
“多啊,刘姓在俺们大渔村是大姓,占到了村子七成左右吧!”田叔虽然略有疑惑,但还是解答了秦元的问题。
秦元心中一喜,果然被他猜对了,要知道一个村子内,大部分聚集的都是一个形式,而大渔村的大户,正是刘姓!
“那么田叔,这刘姓的族长家,请问怎么走啊。”
“哦,你说槐荫叔家啊,就是村子口第一家,你进来的时候应凯可以看到的。”
“哈哈,田叔,那你忙吧。我就不打扰了。”秦元给田叔打了个招呼,飞快的对着村口跑去,一溜烟的工夫,就已经没人影了。
田叔无奈的摇摇头,他这边还没有摸着头脑,秦元那边人已经消失了。
秦元飞快的来到了村子的第一户人家,也就是刘氏族长的家外。
“什么,你是锦衣卫大人?”刘氏族长刘槐荫,一脸怀疑的望着眼前气定神闲的后者,根本不相信秦元就是传说中的锦衣卫。
秦元轻咳一声,沉声道:“本官乃是驻兖州府小旗秦孟,如假包换。”说着,秦元轻轻吹了一个口哨,好像在召唤什么。
过了半响,棕马才慢悠悠的从门外钻进来,鼻子里不断的往外冒着粗气,马脸上露着倔强和不屑,不过这些鄙视,都是对于再度冒充锦衣卫的某人。
也亏得族长家的大木门够大,够宽,才能够让棕马慢悠悠的挤进来。
刘槐荫一看到这匹棕马,对于秦元的话,立刻就信了一半,普通人家,可养不起这马!
“老朽刘槐荫,叩见锦衣卫大人。”刘槐荫说着,就要给秦元跪下。
秦元赶紧跑上前去,用手搀扶住了刘槐荫,有模有样的说道:“不用行礼了,秦某这次来,是想问一下刘族长,近十年内,你们大渔村刘氏族人,一共外出了多少人,都叫什么名字,最好连他们去哪里,都清楚。”
刘槐荫一听秦元询问的是这个事情,顿时暗中松了一口气,慌忙道:“大人稍等,老朽这里有详细的记载,等我取出来给大人观看一番。”
不一会,刘槐荫从屋内取出了一本已经略微发黄的册子,递给了秦元。
秦元直接接过来,迅速的翻看了一下记载,只见其中一条写到:“丙申年五月,刘德一家离开大渔村,前往山东兖州。”
“丙申年也就是七年前,就是他,刘德,终于让秦某找到你了!”秦元眼中精光一闪而过,这件案子,到现在所有的谜团,就此解开!
秦元将手中的册子还给了刘槐荫,趁着对方还有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跨上棕马,扬长而去。
“谢了,老伯。”
“青竹镇,我来了。”
伴随着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秦元的身影逐渐消失在了南阳。。。。。。
--------
秦元家里。
“雪儿妹妹,没想到你竟然还有如此雅好,写的一手如此漂亮的台阁体。”上官郁捧着一盏热茶,站在一旁看着窗前正在书写诗词的孟雪,有些意外的说道。
听了上官郁的夸奖,孟雪脸上飘上一团红晕,低声道:“郁姐姐休要取笑雪儿了,这些都是我娘教我的。”
稍稍愣了一下后,孟雪有些骄傲的说道:“不过,相公也是很喜欢雪儿写的诗词呢,那日他拿着《拟嵇中散咏松诗》,怔怔看了许久呢。”
上官郁闻言顿时一愣,心中暗道:“秦元这种人,也懂得欣赏字画吗?不过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