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裂明(蚂蚁)-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教育,民生问题也是大事。如今的吏员已经不敷使用,而易飞也不愿意再次将地方的行政权下放于各地士绅宗族。

扩展吏员也是势在必行,不过眼下却是不用忙,一切等到夏收前一个月之内安排妥当便可。

易飞的心中也是有了人选,那便是那数十个愿意进入军营教授的读书人。相比与那些华而不实,甚至只懂得之乎者也的酸丁,这些明白实干的人才是易飞所看重之人。

虽然这些人也没有干过行政之事,但是做一小吏还是绝对可以胜任的,而且不同于大明的小吏到典吏便到顶的现状。在镇西军中,小吏的升迁道路还是一帆风顺的,只要勤勉得力,那便不会只能停留在原地。

而且在镇西军中,小吏的薪资便足以养活一家老小,也是体面的工作,并不愁没有招不到人。唯一可虑的便是不可避免的腐败现象,这一方面也只有加强镇抚系统来制约了。

“军门,河套有消息了!察哈尔人在连城下大败,狼狈窜向哈郎兀!斩首千余,俘虏三千余,河套已定!”郑科喜气洋洋的赶了过来,首次执掌镇西军的情报系统,就得到这么一个好消息,让他也是心情大好。

“唔,我知道了,下去吧!”

易飞揉了揉有些发胀的脑袋,起身离开了文案,目光落在后方的屏风之上。屏风之上,便是如今山西镇的总图,山西镇四卫,已经有三卫进入易飞治下,只余下一个阳奉阴违的振武卫。振武卫指挥使去年向自己臣服,派去的小吏却是一直无法进入最核心圈,总是被杨意如有意无意间给推诿开来。

“看来,也是时候收拾这个杨意如了!”

第268章振武卫(下)

崇祯十年三月下旬,振武卫。

闻知易飞轻骑百余前来振武卫,杨意如终于知道这一天也是到来了。在振武卫当了半辈子的土皇帝,却也是终于到头了。

这一日,杨意如带着一干文武出代县而迎。易飞并不下马,只是冷冷的盯着杨意如。虽然已经大地回春,但是杨意如却也是衣衫尽湿,满身都是冷汗。如今的易飞的气势也是越来越森严,镇西军战无不胜的威势也是让人越来越不敢稍有无礼。

但是预料中的处置并没有发生,在来的路上,易飞也是详细的看了振武卫的情况。虽然杨意如几番跋扈无礼,不将易飞派来的吏员放在眼中,但是对于易飞的分田令却是不敢于公然抵制,大部分田地也是分于了军户。

而此时的振武卫也是一扫往日的良田荒芜之况,变得大地回春,绿意盎然,而这才是易飞最为关心的。如果杨意如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图发展下去,那么留着杨意如在振武卫又如何?

“起来吧!如今军户的田地分的如何了?”易飞冷冷的问道。

“回军门,大小军官侵占的田地大部都已经归还,如今已经在贾令吏的安排下回到军户们手中。”杨意如悄悄松了口气,看来易飞并没有追究自己不敬的意思。

“你说的大部是什么意思?还有谁霸着田地不还?”易飞眼中寒光大盛,虽然不介意杨意如占个虚名,但是对于挖自己根脚之辈却是绝对不会放过!

“只有卫佥事官韩云伟,他还占着数百亩良田。卑职劝说过数次,但是他却是执迷不悟。”杨意如也是被易飞的气势压的喘不过气来,快速的说道,想了一想,又悄悄加了一句,“他是镇城粮草通判的侄儿,卑职也是一向管不到他身上。”

“好大的官威啊!韩云伟何在?”易飞冷笑一声,韩颖睿与自己一向不对付,既然有这么好的机会对付他,那还等什么?

“回军门,他今日说是身体抱恙,没能前来迎接。”杨意如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但是因为低头,并没有人发现。

“杨指挥使,头前带路。既然韩佥事身体抱恙,那本帅就亲自去探望一下!”易飞被气笑了,早不病晚不病,偏偏今天这个时候病,来的真是时候啊!

大队人马开始进城,杨意如落在易飞半个马身后,一路上不断的指着路。不多时,一个十分气派的大院也是出现在眼前,门庭上也是写着大大的两字,韩府!

离的近时,易飞嘴角那抹冷笑也是越来越明显。韩云伟‘病’的还真是不轻啊,居然这个时候院子中还隐约传出来丝竹声,眼见不是在宴请宾客,就是在舒适的过着小日子。

“军门,待卑职前去叫门。”杨意如恭敬的说道。

“不用!叫门太浪费时间了!虎子!”易飞摆摆手,使了个眼色给虎子。

虎子顿时默契的策马直直的向着大门冲去,似乎要一头撞上大门一般。但是却在门前猛的拉住缰绳,战马一个激灵,人立而起,碗大的蹄子便轰然砸在了大门之上。

“轰隆!”

一声巨响,原本就没有在里面插上的大门以不规则的形状向两边翻开,大门也顿时洞开!易飞根本没有下马,反而一夹马腹,一马当先带着亲卫便冲了进来。

“好胆,竟敢强闯佥事府,作死么?”

而院中也是立时大乱,数十个家丁便蜂拥而来。这帮人更是鼻子都差点气歪了,在代县之中,有哪个吃了神人胆了,敢如此强闯佥事府!

要知道,连卫指挥大人也得卖面子给镇城的韩通判,何时有人竟然如此无视韩佥事?

对于这些家仆恶奴,易飞根本就不正眼瞧上一眼,更没有任何回应,只是策马便直撞了上去。一片鬼哭狼嚎声中,易飞也是直接纵马来到了韩府大厅前。

而此时韩云伟也是被惊动了,任谁都看的出来,来者根本无惧于他,这是赤果果来打脸的!

“你是谁,为何无故闯我佥事府?”韩云伟真的有些怕,平时的他可不是这种嘴脸,但是面对着杀气腾腾的百余骑,他终于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死亡。

“这就韩佥事?”易飞根本不理会于他,转头向身边的杨意如问道,嘴角有些讽刺的道,“杨指挥使不是说韩佥事身体抱恙吗?怎么还能如此神定气闲,甚至还能听听小曲。”

“这个……卑职管教不严,麾下出现这等藐视上官之辈,委实有罪!”杨意如眼中露出一丝冷笑,看着大厅之内正惊惶而走的歌伎人等,脸上却是一脸诚惶诚恐。

“杨意如!你休得张狂,别以为你就可以一手遮天了!要知镇城之中有的是能收拾你的人!”韩云伟再也沉默不下去了,两人一唱一合,自己的罪名还不知道会再加上多少。

“韩云伟,你还真是大胆啊!当着本帅的面,直斥上官名讳,到底仗了谁的势?”易飞冷冷的道。

“你是易飞?!”韩云伟腾腾的退了数步,这个煞星怎么突然出现在自己府中。

“大胆!镇北将军的名讳岂是你这小小佥事能够直呼的?!不知尊卑的东西!”虎子顿时火了,策马直冲而来,凌空一个鞭子便抽了过来。

“嗷呜……”韩云伟一生娇生惯养,那受过这种待遇,直接发出一声非人类般的嚎叫,在地上不断的翻滚着。

“来人,拖下去!这厮不仅侵吞军田,更是不尊上官。着即立即解除官职,交由镇抚司详查其他罪行!”易飞平淡的说道。

但是杨意如也是一阵发寒,如今的大明官场谁的屁股能够干净?若是真格的调查的话,没有人能够一身清白,这种做法简直就是将人打倒在地,更是将之骨头踩碎,让其彻底没有翻身的机会!

“易飞你敢?!我叔叔不会放过你的!”韩云伟这下真是呆了,连脸上的痛楚也忘了,声嘶力竭的骂道。

“咆哮上官,给我鞭二十!”

话音刚落,人高马大的虎子便嘿嘿的笑着跳下了马,看着一脸惊惧的韩云伟。用力的挥舞着手臂,不似人声的声音顿时响遍整个韩府。

易飞的心思根本不在于他的身上,之所以如此较真对付这么一个小人物。除了他叔父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易飞不能容忍有人破坏他的根基,振武卫是自己的根基所在,决不能有所闪失!宁可血腥清洗,也决不能出现任何隐患!

对于韩云伟处置是杀鸡儆猴,让所有人都知道敢于打军田主意之人,下场都不会有好。而对于杨意如,易飞则是以安抚为主,只要他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那易飞也不会太过为难于他。

杨意如此时也是完全收拾起了所有小心思,在强势的易飞面前,他觉得自己那些小动作简直是可笑。易飞今日可以直接拿下一个不听话的韩云伟,那下次拿下他保证也费不了太大力气。

易飞在振武卫卫城并没有停留多长时间,便带着亲卫离城而出。他打算对于振武卫地方也视察一番,毕竟在卫城内根本得不到太多真实的情况,只有自己到处转一转才能对振武卫如今的情况有所了解。

而杨意如也是带着数十个家丁相伴于侧,振武卫主要的作用是军事要塞,是抵挡草原民族南下的重要隘口。举世闻名的雁门关就是位于振武卫内,但是眼下的卫所也是完全没落下来,没有精锐的军马,再强的要塞也起不到任何作用。

沿路而行,拖延北上。易飞满意的看着众多的军户在小吏的组织下,正在不断的开挖着灌井,修葺着年久失修的水渠等。

振武卫不以产粮为主,相反振武卫的大部分粮食需要还是来自安东屯卫的供给。这里地形复杂,适合耕种的田地委实不多,且大多都是些贫田,就算是丰年也不见得能够收获多少粮食。

而且,由于田地少,而二百多年来人口却是增加了许多倍,田地的开垦却是远远达不到人口的扩张。因此,在振武卫,就算杨意如等都将侵吞的田地吐了出来,户均也是无法达到三十亩。

丰年每亩地也最多一石粮,而灾年就更不用说了,种下的东西能够收回来就已经不错了。而每年的赋税也是年重一年,粮食生产别说满足一家老小的口粮,全部作为赋税上交都还差的远,这也是造就了众多的军户大批逃亡。

不过,有胆量外出逃荒的虽多,但是不愿外逃的却是更多。正是因为如此,在粮食无法满足的情况下,许多人也是深入各个大山、山谷之中,形成了一个个大大小小人数不等的杆子群。

而以如今明军卫所军的战力来说,他们能够明白击鼓则进,闻金则退就已经相当了不超了。指望他们入山剿匪,那也是开玩笑的事,他们不被匪剿了就已经不错了。

易飞去年十一月份名义上接掌振武卫之后,也是狠狠的打击了一大批杆子。迫使他们要么下山再次当良民,要么就是潜向大山更深处。而易飞也没有这么多的时间,更不愿花费巨大的代价去彻底剿灭这些杆子。

而是将他们尽可能的赶向更深处之后,便只是派少量部队封锁各个出山路口,堵着他们不放他们出来祸害军户们就停止了军事行动。

后来,杆子们发现镇西军大队人马已经离去,也是曾经试图重新出山,但是最大的一伙杆子足有二百余人在三番五次的大败于一小队三十人的镇西军面前之后。他们也是完全的停止了这种自杀性行为,老实的呆在山中。

“军门,这是去年剿匪时留下的痕迹。当时,镇西军一排铳弹就打的黑老西数百人马完全溃散。卑职此时想来,还是觉得不敢相信。当初,雁门关游击孔将军带着数百战兵清剿黑老西可也是铩羽而归!”一路上,杨意如也是充当向导,不断的向着易飞介绍着风景典故,此时见到了镇西军留下的痕迹,顿时刻意恭维。

“雁门关?还有多远,今日本帅也想登上关城看一看!”对于杨意如的恭维,易飞选择性的无视了,但是对于大名鼎鼎的雁门关,易飞却是来了兴趣。

“回军门,距此已经很近了。过了这座太和岭,再行个十里就到了。”杨意如到底是在这里活了大半辈子,对于这里也是相当的熟悉。

易飞一行人到达雁门关之时,也是只见到数百无精打采的战兵,他们是驻防游击孔亦宇的麾下,与此时的大明军队一般,老弱居多,一看就知道这些人根本打不了什么仗。

但是雁门之险也是让易飞为之咋舌,常听说一线天之说,在这里却是真实的见到了。路宽不过三四骑并行,两侧皆是陡峭的山壁,一行人穿梭其中,也是让人感觉似乎两壁的山壁都要倒下来一般。

而雁门关就是位于两山尽头处,蘶峨而又饱经时间侵蚀的城关有一种苍茫的气息。那两侧处处箭孔、刀剑斧痕也是如此的清晰,似乎在述说着那一战战惨烈的战事。

关墙虽然数度修葺,但是那上面的点点暗红还是隐约可见,自汉人居于这块地方起,这个关口就是少不了鲜血的浇灌,一代代英烈们也是在这里殊死的抵挡着外族的南下,保卫着这片祖辈生活着的地方。

雁门关易守难攻,易飞登上关墙,心中突然有种感觉,据此地,但有数百精兵,敌纵有数万也不可过。

此地正面之路只能数骑并行,人数再多也是展不开,只需要数百得力之士,粮草物资充足,就可却数万雄师!

出了雁门关便是进入了大同镇的豁地,地形也是豁然开朗。令易飞有些惊讶的是,大同镇此时也是有着无数的百姓正在耕种,说是百姓,其实是军户,不过百多年没摸过刀兵的军户,与百姓也是没什么分别。

卢督师果然是有能力、有魄力之人,大同镇在他的整治之下,也开始焕发出新的光彩。只看无数在田间地头忙碌的人群,就知道今年的收成一定是很可观。

历史上卢象升督宣大,屯田百数十万亩,昱年得粮二十余石,当非虚言。卢象升有才干,有魄力,无论文治还是武功都可谓当时翘楚之一,若是崇祯能够放手让他经营数年宣大,估计大明的结局也许会并不一样。

可惜了大明众多的能臣良将,往往都是不得善终。武将率军奋战之辈在明末也是比比皆是,能够领军打仗的文臣也是不在少数。可惜各种原因之下,这些人的奋战都是没有结果,赔上了性命,换来的却不一定是清名。

而左良玉、贺人龙之辈则是更多,只关心于保住自己的兵马,遇敌则噪,遇强则哗变而逃。无论是左良玉,还是贺人龙,哗变累死友军、害死督师都不是一次两次了。更别说这方面的专业人士,外战外行,内战内行的关宁军了,这帮孙子根本就是一群祸害。

当初崇祯根本就是自己为给自己添堵,这才轻信袁崇焕那一套狗屁的辽土养辽人,辽人守辽土的策略。结果耗尽大明十三省的物力却是建立起一帮军阀,还是一群养不熟的白眼狼,不仅成功拖垮了大明,而且还成为了灭明急先锋!

“嘿哟嘿,挖大井呐……”

不知不觉间,易飞也是深入田间地头,一阵口号声也是让易飞的心神扯了回来。放眼一看,许多人也是好奇的看着自己,估计也是在猜想这是哪里来的官兵。

但是易飞却没有在他们眼中看出对官兵的畏惧,可见卢象升在宣大等地治军也是十分的严格。一般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出现百姓见了官兵还不跑的情况,毕竟这个时代的兵比匪还要可怕,所过之地更是寸草不生。

仔细一看,易飞也是有些好笑的看着这些挖井的军户们。这种打井方法很是熟悉,而且费用十分低廉,看来卢象升肯定是派人到过自己治下了解过,将这种方法取了去。

开垦出来的田地若是没有灌井提供水,那种下的东西也不一定能够收的回来。而这些不知卢象升用什么方法给他们分得田地的军户也是干劲十足,所有人都是明白在这种大旱气候下灌井的重要性。

一路前行,易飞都有种恍悟,自己不是在大同镇,而是在自己治下。

“出来的太久了,我们回去!”

易飞舒了口气,调转马头,吩咐杨意如多多支持幕府的工作,更是一语双关的说道,过段日子会有一支镇西军坐镇振武,以卫卫所安全。

杨意如唯唯诺诺的应了,对于驻军之事,他也是再次给自己敲响了警钟。易飞虽然说的客气,但是内中的意味也是让他不寒而栗,这支镇西军也可以为他护卫,也可以随时拿下了他,相信他自己麾下那一两百人的家丁队根本就不是对手。

等到沿路返回代县,天色已经大黑,易飞等在代县城也是休息了一晚。第二日一早,还未等易飞起身,郑科也是飞马遣人来报,张俊卿、魏志远二人来报,抓到了一条大鱼!

第269章安东屯卫

“末将张俊卿、魏志远谨上:此次出兵河套,风餐露宿,困苦良多。赖大人指挥得力,士卒用命,大破东奴北虏于连城之下。此战共计阵斩千余,俘获二千余。经查,得岳托次子罗洛宏、四子巴思哈正于军中历练,阵斩巴思哈,生擒罗洛宏!今已命人往送岢岚城。镇西军威武!”

“命人截住护送队,就地斩首便是。另外张、魏二人此次劳苦功高,赏银两百两,良田百亩!命魏志远率千骑驻于连城,监视东奴动静,相机战退。张俊卿率大军返回!”

轻轻放下捷报,易飞却是没有欢喜之色,捉到一个罗洛宏根本无甚价值,甚至在历史上的这人也无什么名声。而且这人还是一个麻烦,要挟不到岳托,送入内地更是没啥意思。

不过,虽然是捷报,却是无法公开的。易飞也是苦笑一下,反正自己也不打算在大明更加出名了,这些年立的功劳已经不少了,辉煌战绩更是不少。如今的重点还是得放在内政上面,毕竟强军需要强政富民才能持久。

第二日,易飞便离开振武卫,前往十数万流民安置的地方——安东屯卫。这也是易飞比较挂心的地方,只要将这十数万人真正吸纳为自己的力量,再将他们的能力发挥出来,配合四卫治下的百姓,那自己就算在大明稳立住了阵脚,再也无惧于任何人。

听闻易飞前来视察安东屯卫,卫指挥使吕风天也是带着一大帮文武恭敬的出城相迎。吕风天已经是老熟人了,易飞对其的观感也是十分的良好。好好安抚了一番这个知进退明事非的麾下,两人也是并骑向马邑城行去。

一众人到达指挥使议事大厅,刚刚坐定,郑科却也是风尘仆仆的赶到这儿,与众人抱一个通拳打个招呼,便上前与易飞耳语几句,更是拿出几张文书交于易飞。易飞与脸色有些难看,而郑科则悄然退立于其身后,而他正在翻阅着郑科送来的情报,越看眉头皱的越是高。

他坐在议事大厅内,看着马邑城中各房的典吏、司吏们走进来。此外,从镇西卫调来的表现出众的典吏陈永斌等人也是一脸微笑的走在另一旁。

这次的主角是陈永斌,他目前是负责朔州、马邑、山阴三地十数万流民安置和开垦田地的总负责人。

到了今日,三地荒地的开垦数额己经完全统计出来了,陈永斌向易飞作了一个揖,“大人,全州的开荒数亩文册已是统计出来,各城原有军户五千一百九十三户,新分户数一千一百三十五户,每户垦地五十亩。计开垦屯田十五万六千七百五十亩。”

“另组织流民经营屯堡五十三处,新编入军户三万六千七百四十户,每户垦地五十亩,计开垦屯田一百八十万三千七百亩。”

“朔州本城连同辖下十五处屯堡,原有军户一千七百二十五户,新分户数八百二十五户,每户垦地五十亩,计开垦屯田十二万五千亩。”

“马邑连同十处屯堡,原有军户一千三百七十八户,新分户数四百六十六户,每户垦地五十亩,计开垦屯田九万二千三百亩。”

“山阴有军户两千余五十七户,每户垦地五十亩,计开垦屯田十万二千八百五十亩。”

“州城上下,外加流民,再加各城新计补办户口的军户五千二百一十一户,屯田田亩二百二十八万六百亩……”

还有一些军官户数及开垦的田亩,陈永斌也是说了,最后他满脸笑容地对易飞道,“大人实行屯田授地的仁政,许多隐含的军户纷纷报户授田,家口多的丁口,也是接连分为新户,我保安州册下军户丁口大大增加,新增田亩数更是翻了数番,来年治下大兴,这全是大人的功劳啊!”

他身后几个典吏、司吏也是纷纷附合。陈永斌试探道,“大人,可要将军户田亩数就此造册,缴合政务司,以备查考?”

易飞淡淡的看了他一眼,轻轻摇摇头道,“不急。”

他翻看着文册。忽然指着山阴与马邑文册对陈永斌道,“陈令吏,这两堡的军户及田亩数真的对吗?”

易飞斜眼瞧着他,“我怎么听说,光是五堡的下面,便有小二千多亩屯田田地没有入册?”

“陈令吏,你怎么解释?”

陈永斌几人张口结舌,不知该如何回答。一声巨响,易飞拍案而起,他大怒喝道:“陈永斌,你几人好大的胆子,胆敢欺瞒糊弄本官?你可知欺隐田粮是何罪名?”

从郑科所接手的情报司暗访得知,易飞己经得知了在开垦荒地的统计上,各地多有手脚,或是隐瞒分出的人户,或是隐瞒开垦的荒地,有些军官人家,实有开垦荒地两百亩的,然而只报一百五十亩或是一百亩,他们贿赂那些统计文册的各吏员,以陈永斌为首的各吏员们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文册上面做手脚,这情况以山阴城最为严重。

陈永斌由于这些日子备受重用,特别是这次十数万流民齐赴三城屯田,又是让其为主导。也就造成了三城刚刚进入镇西军的军吏还是以陈永斌等人为首,他们却是没有什么主导权,但是陈永斌等人的做法,他们却是看到眼里,他们的一举一动,易飞都有从郑科处得知。

还有安东屯卫民户们开垦的田地,这上面的问题更是严重,特别是那些地主乡绅们,隐瞒新分户口及田亩可说是肆无忌惮,城内外的民户不属于易飞的管辖范围,他暂不理会。只是属于自己名下的军户田地,他决不许可这样的事情发生。

陈永斌在王斗的威压下,只觉得全身上下气都喘不过来,自己贪腐的事情败露,如果易飞再报一个欺隐田粮的罪名上去,他可以想象那种后果,想到这里,他满头的冷汗更是涔涔而下。

在大明各个卫所中,都有设立经历司或是吏目厅,一般卫为经历,所为吏目,职责基本相同。与世袭的武官不同,经历与下面各吏员多为流官文职,由吏部选授。经历司与吏目厅下又设六房,由吏部选拔的吏员负责。

经历与吏目职权宽广泛,卫所文档,屯粮军饷,朝廷文书收支等,都归他们管理。不过由于明初政治设定,经历与吏目虽身为六房主管,却没有考绩六房下属吏员的权力,这个权力是在卫所掌印官手上。

而且他们的月俸与办公费用,是由地方卫所所出,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加上吏员升迁极难,他们的成绩表现,要由卫所掌印官评说,经历与吏目成为各卫所武官事实上的幕僚,一举一动就要看各掌印武官的脸色。

陈永斌本来只是一介军户,只是因缘巧合之下读过几年私塾,而且出身清白,被易飞聘为小吏,数年时间步步累功向为令吏,更是掌管三城流民安置事宜。但却因为绝对的权力,酿成了绝对的腐败,身为卫所吏员,考评表现都是由掌印官也就是易飞的麾下一力主导,易飞处事手段他早己见识过,他要治自己,易如反掌……

陈永斌忽然跪下叩头:“大人,小的猪油蒙了心,请大人再给小的一次机会吧。”

他身后的各吏员也是大惊失色,也是跪下叩头不己。

易飞叹了口气,有些恨铁不成钢的道,“我念你们月俸稀薄,己经提高了你们的月俸钱粮,如果你们表现出众,还有诸多奖励,你们为何还不满足?这些钱就这么好拿的么?当我给你这份职权就是用来牟利的么?”

他摇了摇头,指着几个在这次风波中表现的十分优秀的新晋小吏道,“从今日起,三城吏礼房由令吏宜昌尔负责,户房由方鸿彦负责,兵房由安世雅负责,你们几人便协助他们再次核算军户田亩,将功补过吧。”

大明六房定额原有令吏二人,典吏四人,还有各司吏,攒典不等。由于各卫所事务有简在繁,很多地方常数房合为一房,天启年后,大明各卫所只保留吏、户、礼、兵四房。而易飞麾下各卫的吏目厅同样只有四房,吏礼房令吏一人,吏房典吏一人,户房典吏一人,兵房架阁库典吏一人。

听了易飞的安排,陈永斌等人松了口气,虽是大权旁落,但饭碗总算保住了,他们千恩万谢,连跪带爬的出去了。

易飞和声对令吏宜昌尔道:“宜先生,州城的吏目厅,便拜托你多多劳心了。”

宜昌尔新晋之身却掌一厅之地,也是欢喜非常,他深施一礼,诚恳的道,“大人放心,学生等定会仔细核算田亩文册,无丝毫毗漏。”

易飞和声道,“这个我自己信任宜先生,先生此次持身极正,本官也不是吝啬之人。当赏则赏,你几人每人下去领十两银子,五石米粮!好生做事,本官不会亏待有功之士!”

宜昌尔几人顿时大喜,行大礼谢恩。他们都是穷苦人家出身,易飞给的这些钱粮已经足以让他们全家过上近半年的好日子了。而且以后每月都有一两银子,八斗米的粮饷,这也是足以让他们一家过上舒服的日子了。

不由的庆幸自己这次并没有生歪心思,自己可没有陈永斌等人跟易飞的旧情分在。否则别说升官赏银了,没准就得卷铺盖走人了。

“鲁佳山,你有何话说?”

易飞的目光又转移到另一人身上,这人叫鲁佳山,是冷面判官李天斗的麾下,马邑城的镇抚官。朔州、马邑、朔州三城出了这么大的问题,要说这个镇抚一点也不知道,那说出去也不会有人信。虽然经过查实,此人没有收受贿赂,但是身为一城镇抚却不是自己洁身自好就能行的通的。

‘噗通’一声,鲁佳山有些脸色发白的直接跪于地上,一言不发。他此时心中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无论什么结果都能够接受。

对于此人的操守,易飞还是比较满意的,想了想,道,“你的事情,自然会有李天斗处置!我就不插手了,如果不能让我满意,我再行一并处置!”

这话说的就比较重了,有易飞这话在,李天斗若是不从严处置,那自己就会受到牵连!这也是让鲁佳山一下子呆了,没想到不求有过,也会受到这种惩罚!

诸事处置完毕,易飞也是起身,不过临行前却是留下一句话,一下子将愤愤不平的鲁佳山打击的再无一丝力气。

“身为执法者,不作为就是最大的犯罪!”

第270章三井镇(上)

崇祯十年三月二十五日。易飞一路而行,到达平虏卫。平虏卫事务比较简单,毕竟这里不是以屯田为主,而是以军事力量防御蒙古人入侵为主。

但是在张俊卿、魏志远的三千血骑大军打击下,建奴与察哈尔蒙古入寇大军也是灰飞烟灭,平虏卫也是一片安宁。易飞在视察过新军训练之后,与金海相谈一番后,放心的离开平虏卫。继续前行,向着最后一站,也是自己的根基之地,镇西卫而去。

进入镇西卫辖内,易飞的心情也开始好起来。一路上,穿行于宽阔的官道。两边的田地也是一片喜人的绿色,可以想见,今年的收成肯定是不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