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裂明(蚂蚁)-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千里而来,但是却是兵强马壮,士气高昂,甚至粮草都是充足之极。而他们的人数更是一眼望不到尽头,多的似乎连天地都完全给覆盖住了,对于这样的强敌,无论谁做为他们的对手,估计都是笑不出来。更别说这些面对建奴都会两腿打哆嗦的关宁军了,这可是长期压过建奴一头的存在,由不得他们不惊悚。

城下的易飞也是心情复杂的看着这座大明成祖后,二百年来大明的心脏京师。围绕着她发生的事情,估计写上数十本砖头厚的书籍也是不够。虽然已经来过两次,但是每一次到来,还是会被北京城那巍峨的城墙所震憾!

也许战争永远也不会休止,但是从今以后,这座城池应该不会再受到战火的摧残了吧。先不说如今蒙古人已经在自己的控制之下,就算自己只能再活三十年,那易飞也是有把握让火器的发展突飞猛进!一旦到了那个时候,就算汉人的武勇已经不在,但是却可以让汉人凭借远超于游牧民族的火器,稳稳的将之压制住,再也不复昔日汉人面对草原骑兵战战兢兢的场面。只要让汉人恢复自信,凭借心理优势再加上优良的火器,游牧民族已经完全不足虑。

就算不可避免国家会再次产生内乱,但是无论哪一个地方军阀都是可以稳稳压制住游牧民族,大‘送’王朝的梦魇再也不出现在汉人统治的这片土地之上!如今就只剩下眼前最后的敌人,这个几乎可以算是粮饷需要无底洞存在关宁军!

在易飞看来,崇祯所犯的错误多的已经无法计算,但是最致命的却是只有两条,第一条便是没有认识到普通百姓的力量,横征暴敛夺走百姓手中最后一口口粮之时,就已经注定了大明末日的到来。

而第二条则是建立了所谓的宁锦防线。这是一条错的几乎可以称之谓白痴的政策,先不说宁锦防线,就说袁都督那狗屁的辽土养辽人,这个政策相当有吸引力,但是却根本就没有实现过哪怕一丝。辽土不仅没有丝毫产出,要说产出也是全被如今京城中这些辽东豪族军阀尽数拿走,辽土年复一年的从大明身上吸收巨额的粮饷,崇祯之所以夺走普通百姓最后一口口粮,与辽东日益增大的需要也不无联系。

宁锦防线,听起来似乎不错,从效果上看,也是将建奴前进的道路完全阻断。但是这却是为了加固窗户,连门都拆了堵窗户,结果却是造成了建奴无法从窗户进入大明,却是绕过宁锦防线,数次堂而皇之的登门而入。

关宁军没有野战能力,这才是宁锦防线的最大弱点。为了辽土养辽人,就得召集民夫屯田吧!农夫招来后,确实开垦了不少田地,但是就是因为关宁军没有野战能力,每当收获季节,建奴就勉为其难的前来帮忙收割。

吃过一次教训之后,关宁军觉得多建立堡垒有助于建奴来恶意帮忙收割,一连串的堡垒也是需要海量的粮饷,当前方堡垒修好后,这下屯田可以了吧。屯田的产出极低,屯田的民夫基本上可以称之谓农奴,所产的粮食他们也是完全没有分配权。而守军对他们的待遇也仅仅是保证他们不饿死的状况,这种产出全部归于军队的农奴的积极性可想而知。基本上十个民夫一年的劳作,才能供给一个战兵的需要。

但是兵部给于关宁军额定兵额是多少?十六万!这就需要一百余万农奴才能保证需求,但是一百余万农奴需要耕种的田地数量更是自身的十倍以上!这么大的面积,需要多少守军?在建奴年复一年的骚扰下,这些屯田根本就没有丝毫的产出,完全可以说是给建奴种的!

只拿好处,从不办事的关宁军战损一直不大,想大也大不起来。但是巨大的数字带来的粮饷也是让原本就虚弱不堪的大明朝廷一天比一天落入深渊!若说大明是一家集团公司的话,她甚至都已经在崇祯四年之后几乎已经可以算是完全破产!逼不得已的崇祯也只好将手伸向天灾人祸的普通百姓身上。但是数十年天灾下,百姓早已经是苦苦挣扎求存,但是税收却是一年高于一年,在面对要么一死一家人,要么一家人豁出去拼一把之间选择时,相信稍微有点智力判断的人面前都会做出明智的选择!

“在已经饿疯了人面前,他们所有不合法的举动都是可以被理解的,犯下的任何罪行都是应该被宽容的。任何站在道德高度去谴责的人,都是不道德的!”易飞心中一直认同这句前世不知道在哪里看到的话语,因此虽然数度对决流寇,易飞都没有赶尽杀绝,而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击败流寇的老营并且收容他们‘裹胁’来的流民。

易飞哪里不知道这些人中许多也许根本就不是裹胁来的,但是他却从来没有进行过甄别,更没有发动人去揭露这些人之前所犯下的罪行。只要他们愿意在自己治下安安稳稳的生活,在衣食有了基本保障之后不再作奸犯科,那易飞就对他们一视同仁。

而他们之中如果有志气的汉子,那易飞也是十分欢喜他们加入镇西军,镇西军中许多人也是之前就已经见过血的,甚至有吃过人肉的。但那又如何,是国家先对不起他们,为了生存为了反抗强加于他们身上的那些他们根本负担不起的赋税,夺取他人的粮草究其根本,任何的惩罚都不应该先落在他们头上,而是应该落在让他们变成现在这样之人头上!

镇西军之所以从建立之时,就已经表现出与众不同、冠于这个时代的战力,不是因为如来的壮士有何过人之处。而是他们已经可以算做近代军队,除了严格的纪律和严酷的训练之外,他们已经知道了自己是因何而战!

为了保卫家中的妻儿家小,再胆小懦弱之辈也是敢于愤起挑战远超于自己的对手!更别说接受过严格训练,而且同仇敌忾的近代军队了,以近代军队对付还处于封建领主制的大明军队,自然是摧枯拉朽!钢铁的意志再加上优良的装备,也是让镇西军虽然面对正处于上升期,战力几乎压盖当代的建奴铁骑时,也是能够以严密的阵势再加上灵活的军队调整,来完成封建军队根本无法完全的整齐转向和列墙而前!

与封建军队包括建奴在内注重个人武力不同的是,近代军队是注重集体力量的,齐头并进,相互配合默契无比的近代军队显然是任何封建军队的噩梦!也许只有汉唐时期,或者历代新朝建立之初的嫡系军队,这些在尸山血海中一步步培养出来的相互之间无比默契,而且个人武力又极为强横,更兼训练充足的新朝锐兵才能与之相提并论,还有较量的本钱。

但是也只是能够较量罢了,毕竟近代军队有一点是这些封建军队根本无法比拟的,那就是对伤亡的承受力!近代军队承受伤亡的最高纪录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南军,一支军队曾经队列整齐的迎着密集的炮火和火铳不断前进,创造出伤亡八成以上这才最终崩溃的纪录!虽然一般的近代军队也许做不到这一点,但是平均五成以上的伤亡忍耐力还是可以达到的。

镇西军当然达不到这一点,至少是客地作战根本达不到这点。但是若是主场作战,一心保卫自己的一家老小和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也许这些镇西军士兵可以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绝不后退!这一点,就将封建军队的顶峰,战无不胜已经有了近代军队稚形的戚家军也是比了下去,戚家军因为严格的军纪以及赏罚公平的作用下才能达到近四成的伤亡承受力。但是却也是已经冠于当代,至少远远超这个时代的霸主建奴百分之六的承受力!

对于北京城,易飞并不想再采用这个时代最经典的攻城方法来攻克重兵防守、坚固甲天下的北京城,既然这一战注定要名动天下,那易飞决定索性做的更加的轰轰烈烈,一战让天下所有军队再也生不出依城而守的底气!“填河!攻城!”易飞戟指着远处的北京城,眼中也是闪过一丝兴奋。准备已久,反复测试的新式武器也终于开始显示出它的狰狞了!

第475章穴攻

如今的关宁众将已经不再对胜利抱任何希望,他们现在唯一的目的也只是坚守北京城,最乐观的情况也只是逼的山西贼粮尽而退。许多人脸色上已经是一片悲观,如今自己既不能再容于大明,又不被山西接受,就算逃的一命又如何?难道去投已经完全没落的建奴?这种对前途完全绝望的气氛才是最致命的,许多已经抢的够了,杀人杀的麻木的关宁军在偶尔清醒的时候总是会一脸的茫然。

“看来山西贼是想穴攻!不过,他们也太小看咱们关宁军了,区区穴攻也妄想成行?!”祖大寿勉强的笑了笑,戟指着北京城不远处一处堆的越来越高的土丘,这是穴攻的前奏,这座土丘的作用一是为了为便观察城内的景象,另一个隐晦的目的就是为了遮住后面正在进行的穴攻作业。

但是出身辽东系,几乎一辈子就是在战争中渡过的关宁军怎么会不明白这种形势?穴攻他们见过的数不胜数,一直以来,建奴附蚁攻城的效率实在低的吓人,因此各种土工作业也是应运而生,十数年下来,满清各种穴攻技术也是日新月异!

但是百变不离其宗,虽然关宁军一直没有什么野战能力,但是论起防守却是个中翘楚,对于穴攻的破解也是驾轻就熟。穴攻的目的无外两种,一种是挖地道进城,另一种是破坏城墙。想要从地道攻进城的难度很大,地道要非常宽阔,能够容纳大量士卒快速入城;若是为了这个目的,就不能在城墙拐角的地方堆土丘,不然防守一方只要在里边的城角处再修一道内墙,不用很宽,就能把去路完全堵死。

企图打地道入城的人都会选择在城墙的正面修筑土丘,位置会比较靠近城门。因为即便成功地从地道钻进城去,只有一条地道还是无法保证大军迅速通过,穴攻入城的目的就是配合正面攻城部队,设法夺取、打开一座城门。

而在城墙拐角挖地道,有经验的守将一看就知道进攻者的意图是挖掘城墙地基。挖到墙角边以后,进攻者并不一直挖过城墙,而是不断向深处挖掘,同时把一些坚固的木桩搬进地道里,在运走墙基下面的土后,用这些木桩撑住上面的墙基。等到把一段城墙下边完全挖空后,就撤出人员,放火烧毁那些支撑墙基的木桩,造成墙壁坍塌。

关键还是通风,如果地道太狭窄不通风,就无法把木桩烧毁。在这种挖墙角的攻势面前,最好的防守仍然是主动出击捣毁地道的入口,在面对这种攻击时,地道的通风手段也关系到下面的兵丁的性命。

挖掘地道的时间很长,想把墙基挖空,安上足够多的木桩,没有十天半个月根本不可能。如果城墙厚的话,需要的木桩就更多,挖掘的时间就更长,为了烧毁更多的木桩也需要把地道挖得更宽。这期间一直可能遭到敌人的出城偷袭,只要敌人成功突破到地道入口,只要让他们控制地道入口一刻钟,甚至一柱香的时间,他们就可以用土囊封住入口,还在里面的人都会被闷死。

穴攻最重要的不是挖得有多快,而是如何保护好土丘。祖大寿对此深有经验,在他过往的军事生涯中,尤其是天启年间建奴还缺乏攻城经验时,而明军还未丧失野战信心之时,建奴的穴攻总会因为守城士兵攻击土丘而遭遇失败。即使援兵赶来驱逐了敌军,但一时半刻也无法把堵在洞口的土囊都刨出来,再次打通洞口的时候,里面已经没有活人了。

因此,当时的建奴一般都是会在城中安排下细作,然后里应外合之下压城,少有会穴攻进城的。但是就算是建奴之后完全掌握了战场主动权之后,对穴攻的兴趣也是不大,一是所费时日多的让人无法忍受,另一种原因也是成功率委实太低。而且就算挖蹋了城墙,也只能是让原本笔直的城墙变成一片斜坡,最终还是得靠附蚁攻城。

但是镇西军一反常态的进行这种只有流寇才会经常使用的战术,也是让祖大寿大为疑惑,但是盛名之下,必无虚士。祖大寿并不敢轻忽,而是立即让城内士兵进行反制的手段,比如在城内修筑新的内墙,预先堵住那些因为城墙坍塌而可能出现的豁口;或是在墙内开凿水渠,在进攻方准备烧支柱的时候往里面灌水。无论哪一种应对手段都需要花费人力和时间,但还是要比镇西军挖空墙基的工作量小。

但是令祖大寿最为奇怪的是,镇西军竟然没有逼迫已经被他聚拢在一起的京营挖掘壕沟,这些人只是被勒令着填平了南城的护城河和支离破碎的道路后,便又回到了他们的营寨,并没有人参与这种危险性巨大的作业。这是不能让人理解的,让嫡系本部来做最为危险的工作,却是让炮灰部队看热闹,无论是任何将领都不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

太多的不理解,太多的反常,也是让祖大寿浑身汗毛都倒竖了起来。虽然他努力的想知道易飞的想法,但是无论怎么看都是让他觉得易飞是在做无用功,看着城内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各种准备,他不安的心情没有任何放松,反而更加的感觉到一种不详扑面而来!

“已经挖了快一天了,山西贼到底想做什么?若是能够出城逆袭一场就好了!”

出城逆袭不用保证成功,只需要看清易飞到底玩什么花样就行了,毕竟这种诡异的气氛实在太过压抑了。但是祖大寿也明白这也只是一个幻想,看着城外早就蓄势以待的数万铁骑,他也是将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全部给扔在脑后。

……

城外,穴攻作业也是已经接近尾声,与传统的穴攻不同的是,镇西军这次穴攻挖掘的地道十分的狭小,与动辄宽达数丈以上的正常穴攻通道不一样的是,挖掘出来的通道甚至小的只能让数个人并排而前,这种狭小的通道也是意味着加固通道的木头根本用不了多少,而且极难坍塌,最重要的是挖掘速度也是远远超过平常意义上的穴攻。

而易飞挖的通道并不是一处,而是十数处,对于北京这种坚城,易飞也是想做个试验,看看不同地段下的城墙何处才是最虚弱的。没有关宁军出来骚扰,各项工作也是十分顺利的进行,及至天黑,大部分通道也是已经挖到了城墙边缘。

鉴于已经天黑,易飞也是停止了穴攻的作业。进而以强大的军力封锁各个出城通道,防止关宁军趁夜突围。一天的战事就这么平淡无波的过去,但是虽然一切都十分正常,但是易飞相信城头上的祖大寿等人估计晚上也是睡不着觉。未知是可怕的,但是完全反常所带来的未知才是最为可怕的,一刻钟不知道镇西军葫芦里卖什么药,祖大寿等人就完全不可能睡的踏实。

“候爷,这个东西真的有效?”一旁的俄布木有些怀疑的指着每个土丘后都有的一个或者数个棺材模样的东西,有些迟疑不定的问道。

“当然!”

作为一个现代人,易飞丝毫也不会对火药的威力有任何的怀疑。

这种战术要等到太平天国时期才会被大规模应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杨秀清进攻南京。南京的城墙是朱元璋修建的,墙基厚达十五米,高十余米,固若金汤。当时满清两江总督陆建瀛手中只有五千人,就敢凭借南京城墙抵抗数十万、号称百万的太平军陆建瀛认为南京城池坚固,清初拥有大量火炮的郑成功都拿它无可奈何,防御太平军也不成问题。

一开始太平军也确实无计可施,虽然兵力百倍于城内的清军,依旧无法突破城防。太平军曾集中火炮对南京城墙进行昼夜不休的炮击,但密如雨点的炮弹都被十五米厚的城墙挡开,只能对城楼上的建筑造成有限的破坏。后来杨秀清就挖掘地道至南京墙基下,用棺材盛满了黑火药,封闭地道后进行爆破,将几乎坚不可摧的南京城墙炸塌,从而夺取了这座城市。

“候爷英武,有此利器,何惧北京坚城!”

俄布木恭敬的答道,但是眼中的目光却是总是不由自主的飘向那一口口棺材,他当然知道里面装的全是火药,心中也是不断的期待着这种全新穴攻的方式是否能够成行,若是真的能够成行,那以后汉人的城墙还算的了什么?

俄布木的有些贪婪的目光并没有逃过易飞看似漫不经心的目光,对于这些稍稍强大些就开始有小心思的游牧民族,易飞心中也是一阵冷笑。后世的战争有又哪一座是依靠坚固的城墙取得胜利的?一旦火器大量被装备,特别是后膛枪的出现,足以让巷战成为游牧民族挥之不去的噩梦!易飞转身准备回营,目光不经意的扫过同样一脸热切的瀚不离,有别于俄布木的是,瀚不离早就知道了易飞的不可抗拒。根本没有什么反抗的念头,他眼中的热切只是对着北京城的,想的也许是进入北京城能够再次饱掳一通。也许他心中也是有野心,但是最起码在易飞还在世上之时,他的那丝野心萌牙还是完全被压制的丝毫也透露不出来,这一点深埋的野心甚至他自己都没有察觉到。不过,易飞却不打算将已经开始有别样心思的蒙古人留待后世子孙,北方马上就可以靖平,虽然南方不适合这些蒙古人征战,但是易飞却是知道,在更加遥远的北方,一个强势的北极熊也是在慢慢崛起,不久就会将他们贪婪的目光投向东方。而蒙古人,显然是最为适合的阻挡或者反攻这些贪婪的北极熊前进的最佳人选!

第476章掌控命运

等到慌乱集结起来的关宁军快速向着爆炸声传来的地方行去后,他们见到的也是一幕让他们终生难忘的情景。那里已经看不到什么城墙了,只有漫天的烟雾、腾上半空的烟尘柱。

那些一直面朝这段城墙的人也没看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个别眼力特别好的关宁军觉得自己似乎看见这一段的城墙自内而外地爆裂开,砖石和里面的灰土腾空而起,好似有一条蛟龙要从城墙的肚子中钻出来。在那声巨响的同时,这条蛟龙从地表窜上了半空,带起的烟尘把这段城墙遮蔽得严严实实,什么也看不到了。

城外所有的镇西军都仰起头,看着那一直向上窜去的烟柱,其中好像还有没燃烧完毕的火药。过了好一会儿,突然爆破点附近稀里哗啦地落下一阵碎石雨,大量的被炸得粉碎的砖末从空中落回地面,洒落出好远,甚至一直落到远方观望动静的镇西军头上。尽管他们的大营距离北京城近四里远,但也都被一、两颗小石子砸到,地面上有些碎石在乱滚,此时他们依旧无法透过烟尘看见前面的城墙。

爆炸发生时,祖大寿等一众守将正在朝阳门城楼上大口扒拉着早饭,而动作快的将领已经吃完了早点,顺便喝上点茶。昨天镇西军的突然到来,着实让关宁军一众将领都是精神紧张,更是疲累不堪。但是一夜也是安然的渡过,他们也是将心事放下了不少。甚至个别心态特别好的,还相互交换着对镇西军软弱无力的攻势的蔑视。

冲击波从城西南传至正南他们休息的地方时余波已经很微弱,甚至不能把喝茶的人茶杯中的水震出来。不过那声巨响还是让祖大寿等人心里起疑,快速下了城门楼,催马便来事发地点来看发生了什么怪事。这一众人来到爆破现场时,烟尘已经消散了不少,不至于像刚发生爆炸时那样隔着几米就看不见人。

祖大寿翻身下马,俯下身看着地面,地上到处是碎石,看上去全是墙砖的碎块,越靠近爆破点,碎块就越密、体积也越大;有些关宁军无声地倒在地上,有些则在挣扎着求救,祖大寿细心的看到这些士兵的鼻腔和耳朵里正流出血来;在这些瓦砾和士兵的脸上、身上,全盖着一层厚厚的尘土,守将伸手摸了一下,感觉好像是筑城墙用的沙土。

“快看!”突然唐通近乎疯癫一般的尖着嗓子叫道,声音中充满着惊悚和无尽的绝望!

这时一阵大风吹来,把本来已经稀薄的灰尘又吹散一些,祖大寿一惊猛的抬起头来,看到一个巨大的城墙豁口出现在自己眼前,砖面无影无踪,靠近豁口两边的墙垛也不翼而飞,里面的筑土完全暴露出来。这个豁口呈放射状,***就是爆破点的正上方。透过这个豁口,他猛然发现自己已经能够看到远处地面上的镇西军骑兵。

在第一眼看到城外镇西军的时候,就算以祖大寿的定力也是感到一阵阵的头晕目眩。对方不但以无法想象的速度完成了穴攻,而且还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穴攻模式,城墙不是向下坍塌下去,而是被轰上了天。如果是以前那种穴攻的话,先不提那极大的失败率,即使获得成功,城墙坍塌得再厉害,也不会让守军没有可利用的地形。

但现在,站在平地上的祖大寿就可以毫无障碍地看到远处同样位于平地上的镇西军,部署在附近的关宁守军已经彻底失去了战斗力。镇西军如果立刻发起进攻,就可以从这个没有丝毫抵抗能力的豁口冲入城中,守将几乎被这个巨大的恐惧瞬间击倒了。

但是看到远处的镇西军丝毫没有进攻的意思,祖大寿定了定神,突然之间想到,自己原本在北京城外挖出来的壕沟,不由得精神一振,指着那些遍布城外的壕沟大叫道,“大家别慌,他们攻不进来!”

一众关宁将领了是猛的醒悟过来,立即开始弹压部下,虽然镇西军杀不进来,但是如果城内的关宁军骚乱起来,那乐子也是有的瞧。

“祖军门,本将觉得,咱们已经无路可走了。投降吧!”虽然一众关宁将领纷纷策马向着自家的军马而去,但是马科却是丝毫未动,小声对着还在兴奋中的祖大寿道。

在对方愕然而又疑惑的目光下,马科的手也是无声指了指朝阳门。祖大寿猛的醒悟过来,朝阳门可是已经完全被填平了,数里的距离,骑兵可谓瞬息可至,根本就不可能给他们反应的时间。

“可是,镇西军却是不接受咱们的投诚啊!咱们就算出降,也不一定能够有活路!”祖大寿瞬间苍老了十余岁,如此坚固的北京城,竟然一日之间就直接告破,至于投降,他并不在乎,但是问题在于镇西军大举前来的行动,对方根本就没有接受他们投降的意思。

“军门糊涂啊!若是易飞没有接受咱们投降的意思,那方才炸开的就不是这里了,而是咱们刚才喝茶的地方!”马科的话又是让祖大寿一阵颤栗,他也是一下子明白了过来,他们方才集中在朝阳门城楼上面,对方肯定也是看的一清二楚,却是没有选择那里,明显是给他们一条生路!

“可是,万一他们……”越说,祖大寿的底气就是越不足,事情很明显,镇西军根本不想杀他们,要不然将他们一网端了,直接挥军杀向主将全部死亡的关宁乱军,那还不是手到擒来之事?

“祖军门可还记得,那个山西使者第一次的提议?”马科顿了顿,给祖大寿更多的思考时间,同时也是提了一句,“别忘了,吴军门也还在山海关呢。就算咱们全部死了,吴军门也是会为我们报仇,就算吴军门最后不敌,山西也是一定会损失惨重!”

“唔!明白了!”祖大寿也不是傻子,当时山西使者百般暗示山西实行的各种新政,包括每户最多保留二百亩的田地,以及士绅一体纳粮的政策。

山西人的意思祖大寿等当然明白,但是他们自持强军在手,也是装哈哈的听不懂,谁知这才是易飞的意思。而照目前来看,这或者还是易飞的底线,否则关宁军也不会遭受到如此重大的损失!既然明白了问题所在,祖大寿心中一振,也是完全明白了自己应该采取的措施,京城所掳掠来的钱财已经不是他能够再拥有的了,毕竟山西出动如此多的大军,没有丝毫收获根本是不可能的。

而山西方面并没有对于他们在辽东的产业有任何的染指之心,包括那个山西使者从头到尾,都没有对这方面的有任何暗示,也是默许他们可以保留。至于每亩地都得交纳赋税,虽然是在他们身上割肉。但是却是在他们容忍的范围之内,毕竟国朝优待的士人都不能被免税,他们这些只是趁着国朝无力他顾而偷来的利益,损失了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而且他还觉得,制度森严,不患寡而患不均,能够让各个阶层重新回到平等的位置上,这才是新朝气象。对此他并没有多少怨之心,虽然被痛打了一顿,但是可以保住家产基业以及家族。在见识到了镇西军的实力之后,对于能够保住这些东西,他已经心满意足了。

当祖大寿听话的将请降使者派遣而来后,易飞并没有为难于他。除了要求关宁军将所有钱粮全部留下外,以及重新被整编以外,其他的条件与祖大寿猜想的大同小异。当使者返回后,祖大寿也是全盘同意了易飞的要求,这条件虽然比他想象中苛刻的多,但是最起码的财产和兵权却是一样也没有被剥夺,总的来说,还是在他的底线以上。

不过,就算是这样,祖大寿也是已经满意了。见识过了镇西军的厉害后,他已经明白了自己的位置,那就是根本不可能与易飞讨价还价,面对着毁人不倦的易飞,祖大寿可不想自己以及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家族成为下一个被毁的对象。

既然辽东捭阖最大的军头都已经缴械投降了,其他关宁军将领也是没有了其他选择,马科等一众领地和财富与祖大寿都无法比拟的新晋之辈更加没有什么觉得怨愤的地方。要说利益受损,那最大的祖大寿和吴三桂都只能忍耐,那更别说他们了。

十二月底,北京城已经完全移交给了镇西军,而数万关宁军也是没能立即返回辽东,他们不得不在镇西军的要求下重新进行整编。这一次虽然祖大寿的实力没受多大损失,但是一番清点之下,祖大寿吃的所有空饷也是全部被理清。而且最为可恨的是,镇西军居然将每一军都是塞入了数十人至数百人不等的镇抚官,专门负责军纪和战功的统计,以及军饷的发放,这也是侵占了领军将领的一大部分传统权力,但是却是无人敢于提出任何的反对意见。而易飞也是十分明确的表示,不愿意看到这些人有任何的意外。对于易飞的态度,没有人敢于无视。可以预料的是,这些作为易飞代表的人,在关宁军中将会享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以免被易飞抓到把柄。但是他们不明白的是,若是这种情况不断的进行下去,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发现军队的控制权就会发生变化。而这,才是易飞要的。顺利处理了关宁大军,易飞也是留下罗立与他们继续纠缠,自己则整理了一些衣服。带着大军向着皇城而去,数度觐见崇祯皇帝,而这一次,是最为特别的。如今他的命运终于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再不是掌握在别人手中!

第477章藐视

带着数千甲兵前来求见皇帝,易飞虽然在中华五千年来不算是空前,但是起码也是开了大明王朝的先例。

虽然易飞话说的好听,但是皇城上的侍卫依旧不敢轻易相信,毕竟他身后的甲兵可没有象他还保持着起码的礼仪,无数的火铳手远远的用火铳瞄准着他们。紧紧的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这些侍卫毫不怀疑,一旦他们有任何异动,这些眼中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