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君侯-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盔甲尽碎、步履蹒跚地友军,岳云等人都露出了吃惊的神色,他们并不知道李长生带领部队都经历了什么,但光从满目疮痍的来看,这里必定发生过一场激烈的战斗。
    “李都督,您怎么没有按大将军的指示行军?我们找到这里可花了不少功夫。”岳云的口气有些生硬,李长生未按原定计划行军,导致桓罗人的行军路线发生了变化,汉军的包围网自然也没编成。
    岳云是林羽的心腹爱将,做起事来又极为认真,所以此次出征的骑兵将领都不自觉地以岳云为首,但李长生是什么人,他眼中也就林羽能和自己相提并论,就算是西北军派系的第二人袁焕,李长生也没放在心上,哪里会对岳云露怯。
    “战场风云变幻,计划是死的,人是活的,我停下来当然是因为被敌人追上了没法在按计划赶到预定位置。”要不是因为岳云是林羽的心腹,李长生都懒得跟他说话,不过即使开口了,语气也和岳云一样生硬。
    岳云不满地皱起眉头,喝道:“李都督,你擅自改变大将军的计划,导致作战方案全盘落空了,这可是重罪。”
    “你算哪根葱,轮得到你来给我治罪?俗话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在这里拼死拼活拖住了桓罗主力军团,其他敌军也在往这里赶,你们怎么就不知道随机应变改变路线?”李长生嘴里满是淡淡地不屑之意,末了还加了一句:“蠢材就是蠢材,永远上不了台面。”
    一旁的罗云起眼见气氛不对,连忙站出来打圆场道:“二位将军,别吵了,你们都没做错。临行之前,大将军说此行不必以杀敌为主,应以保存实力为先。我们此次虽然没有能歼灭敌军主力,但好歹击溃了两个兵团,李都督这里我看战果也颇丰,回到大将军那应该可以有交待了。”
    “对,对!”因为是客军身份而一直没有说话的查尔方赶紧随声附和罗云起的话,免得自己人打起来,“我看这里不是很安全,既然计划不成功,咱们还是赶紧回大将军那里去问下一步怎么办吧。”
    李长生和岳云各自冷冷地看了对方一眼,转身走掉了,桓罗军去向不明,此处非久留之地,他们心中也同意查尔方的意见,但却不想附和对方,便自顾自地回营了。
    在李长生等人撤离的时候,派出了大量哨探去侦查桓罗人主力的去向,可是敌人好像是打算把凉州拱手让还给汉军一样,仅留下了少量守备队防御城池,格拉古率领的军团主力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从游骑的活动范围来看,桓罗军至少在他们百里开外。
    虽然桓罗和西域诸国迁来了大量的人口,但仍旧没法在短时间把凉州变成自己的本土,毕竟这里还有许多不愿离开故土的汉人。桓罗人想得挺好,慢慢同化这些汉人,只是可是算盘打得不错,没等汉民被同化,只是桓罗人稍微没有军队压制着,凉州就开始了此起彼伏的暴动和起义。
    有的义军甚至占据了几座城池,打算重新恢复荣汉的统治,他们邀请李长生他们派人去城内驻扎,但凉州不是久留之地,林羽严令他们驻防当地,所以罗云起等西北本土将领有意留下,而李长生等人外籍将领却是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义军的请求,让他们好生失望。
    汉军一直找不到的桓罗军团在汇集到一起后,一路北上,离开了汉军游骑的侦查范围,不过并不是回国,而是开始修筑道路、堡垒、房屋等设施。西桓罗的远东行省总督格拉古已经知道了汉军骑兵在向自己包围过来,他在脱离了战区、聚拢了兵力之后,没有反身迎击并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西桓罗军队的最高统帅,皇帝塞鲁维尔特带着大军亲自来凉州了。
    在荣汉,皇帝是不会轻易出征的,有的皇帝一辈子都没有御驾亲征过,而在桓罗,皇帝亲自出征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塞鲁维尔特也借此机会来看看他从未到过的远东行省。
    “这个地方可比我们桓罗的环境差多了,怎么汉人对这还是如此的念念不忘呢?”塞鲁维尔特走在军团士兵新修好的要塞中,这座与当地建筑风格明显不符的要塞让他有回家的感觉,在他的面前。远东行省总督格拉古正快步走来,向他行礼。
    “总督,你不用拘束,”塞鲁维尔特在侍女搬来的座椅上惬意地坐下了,摆摆手阻止了想说话的格拉古开口,“我知道了远东战事的失利,这不怪你,你手中的兵力并不足以抗衡荣汉的大军。”
    格拉古心下稍安,也在一旁坐下,然后有些歉意地说道:“陛下,我们已经打听到尼禄的消息了,他并未死在战场,而是被汉军俘虏,送到并州去了,应该没有性命危险。”
    “他可真是命大啊,可惜了达格拉蒂斯,除了那张骗姑娘的嘴皮子,无论是带兵还是行政,尼禄都不如他这个哥哥。可惜啊,有才华的人总是不长命,难道真的傻人有傻福吗?”塞鲁维尔特摇头晃脑,满脸的惋惜之情,却没多少悲伤的情绪,也丝毫没有把尼禄的下落放在心上。
    格拉古心想尼禄是命大,可他麾下的士兵可就没那么命大了,被可恶的李长生杀了个精光,如若不是有个这么愚蠢的军团长,这帮士兵怎么也不会落得这般田地,而把不通军事的尼禄按到军团长位置的,正是他眼前的皇帝塞鲁维尔特,所以心中纵有许多不满,格拉古也不能表现出来。
    挥手众人离开,直到剩下自己和格拉古两个人,塞鲁维尔特才神色严峻地说道:“格拉古,你老实对我说,荣汉为什么会撕毁协议,你跟我报告的时候,可是说新上任的皇帝荣佖骐和手下的军队指挥林羽都是讲信用的啊。”
    “林羽在协议中留了个漏洞,借口我们没有付租借费,所以……”
    没等格拉古说完,塞鲁维尔特就摆起了手:“那都是幌子,哄人用的。作为一个新上任根基还不稳的帝国皇帝,发动这么大规模的一场战争必然有他的内因,也许是转移国内矛盾,也许是为了借刀杀人。”
    塞鲁维尔特用手指着东方,小声说道:“派出你手下最好的人,找到这个原因。”
    
   

第317章 备胎
    回到并州的李长生已经做好了被林羽痛斥的准备,连对方大发雷霆时自己该如何冷眼以对都想好了,但谁知林羽提都没提他擅自行动的事,而且大大赞许了一番他们在凉州取得的胜利,表功的时候还把李长生放在了第一位。
    李长生有些不解,凉州第一战虽然取得了一些战果,但与林羽的作战方案预期相距甚远,林羽完全可以把这个责任推到他的头上,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威望和权力。
    当林羽只留下李长生一人在帅帐的时候,李长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林羽只是轻描淡写同样以一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带过。
    “李都督,纠结过去的事情没什么意义,再说凉州一站我们才是占便宜的一方,你们是英雄,不是失败者。”林羽做了个手势让李长生坐下,这才严肃说道:“密谍传来消息,西桓罗的皇帝塞鲁维尔特带着大军御驾亲征了,就在咱们说话这当口,他没准已经和格拉古会合了。”
    李长生脸上也有些凝重了,他问道:“西桓罗来了多少人?”
    “十二个军团,再加上凉州还有三个,也就十万人吧。”林羽说着把密谍的报告递给了李长生。
    草草看了一眼字数不多的情报,李长生哼了一声,冷冷说道:“他们皇帝亲自出征,带的士兵还没上次打西原多,这是看不起我们吗?”
    林羽摇了摇头,解释道:“你切勿轻敌,塞鲁维尔特虽然只带了十二个军团的援军,但他把最精锐的禁卫军团带上了。桓罗人的禁卫军团跟我们的那个禁卫军团那是天差地别,而且我听说还有十多万的辅兵跟着塞鲁维尔特一块出征。”
    “又不是没跟他们交过手,再强也不是被我们打得落花流水吗?”李长生对林羽的话非常不信服,嘴里满是不屑。
    林羽这才想起李长生是禁卫军团出身的,自己这番话可能有点惹其不快了,于是他心平气和地说道:“在初期,我们可以运用机动力、突袭等办法制造局部人数优势和出其不意的战术效果,但当几十万人这样的大战役一旦铺开,实力才是胜利的关键因素,局部的一点优势无法让我们取得最终的胜利。”
    “怎么,你这个常胜将军也怕了么?”李长生觉得林羽今天好像信心不足,这跟他平时不大像。
    “那倒不是,只是此战事关重大,我不敢有丝毫松懈。如今的荣汉,绝对承受不起一场大败了,你我身为指挥将领,这肩上的担子不轻啊。”
    “喂,你才是总指挥,可别拖上我啊!”李长生也难得地跟林羽开了个玩笑,他这么冷酷的人非常难得和人说句玩笑话,可能也是为了让林羽别这么紧张。
    但林羽没有和李长生可玩笑的意思,他认真地说道:“李都督,这次明王作乱,损耗的不仅仅是荣汉的国力。单从军队来说,军团人数和平均质量都下降了不少,更重要的我们损失了一大批优秀的将领。纵观全军,如果说我放心把兄弟们交给谁的话,也只有你李长生了。”
    李长生刚想说话,林羽伸出手示意他听自己把话说完。
    “李都督,你是有能力的,但还需要从善如流。如果我无法继续指挥的话,希望你能多多接纳幕僚团的建议,带领大家继续战斗。”
    林羽这话说的就比较重了,让人感觉好像是交待后事一样。李长生马上打断了林羽的话:“大将军,你多虑了,你说的这种情况不会发生的,我倒是要劝你少做一些亲临一线的事,比如亲自带队去夜袭黑沙城。这不仅是为了你的安全,也是对全军将士负责。”
    “我说的不只是这个。”林羽说着摇了摇头。
    李长生一愣,随即斩钉截铁地说道:“你可千万别多想,陛下对你信任有加,即使没打赢桓罗人,你依旧是陛下跟前的红人。”李长生不知道林羽怎么会有这种想法,他根本就不相信皇帝会对林羽下手,万一逼反了林羽,他手下那些将士可不是吃素的。
    “也许是我多虑了,不过你记着我今天的话就行,桓罗人马上要来了,都督把精力放到眼前的战事上吧。”林羽说着疲倦地坐了下来,李长生明白对方是要送客了,于是点点头,转身离开了。
    桓罗人的大军来得比林羽想象得晚,这给了汉军充足的准备时间,当然塞鲁维尔特并不是给时间让自己的对手做好充分准备,而是一步步稳扎稳打。桓罗人作战一向以我为主,简而言之就是做好自己事,管对手在干什么。
    当塞鲁维尔特带着二十多万大军推进的到并州附近的时候,桓罗军团已经完全解决好了后勤的问题,不但把道路重新修缮过了,凉州境内的那些义军也被秋风扫落叶一般扫荡一空,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
    塞鲁维尔特作战不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他喜欢集中兵力歼灭对方的军队,所以什么分兵偷袭、敌进我退的在他这里通通都看不到,他的想法很简单,汉军若是集中,我就大军杀过去硬碰硬,汉军若是分兵驻守,我就一个一个解决他们。
    针对桓罗的攻势,林羽安排各部在并州边境的新城、钰乡、云来等城镇分别驻扎,以七个大大小小的城市为据点,组成一道坚固的防线,而他将大营推进到宣抚以西两百里处,距离前线并不远,指挥后备军随时支援前线。
    每当桓罗人想集中兵力打下汉军一个城市的时候,其他城市的守军便会出击偷袭他们的后方,而他们要分兵作战的话,又没有同时攻打七个城市的能力,至于绕过这道防线,那更是不太可能,像桓罗这种重视后勤的军队,根本不可能放弃辎重深入敌境。
    汉军的这种战术充分利用了自己守城的地理优势,但却放弃了机动力和进攻的权利,把自己至于被动的位置,虽然桓罗人很难突破这道防线,但汉军也没有把桓罗人击退的能力。
    不过林羽从一开始就没想着打退桓罗人,他想的是跟对方耗着,荣汉有横江作为运输通道,辎重可以从水路直接到达并州,而桓罗人却没有这样的条件,所有粮草都是靠陆运一点一点拉过来的。
    荣汉虽然国库空虚,但好歹烂船也有三斤钉,林羽觉得桓罗人肯定耗不过自己,等他们觉得此战不划算,打算撤退的时候,便是汉军倾巢出动,全线反击的时刻。
    李长生本来以为林羽会把他安排去守新城这样的大城,谁知道林羽却是把他放在了钰乡这样的小城。这种城市,在中原人口稠密的地方顶多算个镇子,许多这样的镇连城墙都没有,也就是在西北这样的地方才会设城修墙。
    但是李长生很快就明白林羽为什么要把他放在这里了,正是由于钰乡城小、城墙不够高不够厚,所以成了桓罗人重点突破的对象。攻打钰乡的桓罗军团是他们最精锐的禁卫军团,这支军团人数多达一万五千人,抵得过两只军团的了,但有他们只有一万人出征,有五千人是必须留在首都防御的。即使只有一万人,禁卫军指挥官巴尔达斯也觉得打钰乡这么个小城是绰绰有余了。
    由于钰乡的城墙不像其他地方那么高,桓罗人并没出动他们引以为傲的各式攻城器械,冒着箭雨用人命直接填土,硬是堆出了两个直通钰乡城头的土坡出来,准备直接冲上去。
    第一波攻城的是桓罗军中的斗士营,他们都是由精通搏击的斗士组成,战斗的时候手持短刃,不着甲或只穿半身皮甲,作用有些类似汉军的先登干死队。
    在斗士营的前面,还有奴隶兵,他们的作用是吸引守军的注意力,消耗汉军的箭矢和火油,基本上就是炮灰。战后还能或者的奴隶兵可以获得自由,但基本上他们都会在战斗中死光光。
    一不留神让斗士营冲上城头的磐若旅士兵跟桓罗斗士交上手才发现有些不对,这些光膀子的野人一上城头就丢弃了手中用于掩护的大盾,嘴里怪叫着冲向了守军,他们不但武艺精湛,而且悍不畏死,普通士兵根本无法阻挡他们的前进。
    “谁敢退一步,老子现在就砍死他。”关键时刻,李长生带着自己的亲兵和重步兵赶到了,他挥舞着自己的重剑,将试图靠近自己的桓罗斗士都砍成了肉泥。
    汉军的重步兵要单打独斗同样不是斗士的对手,但他们树起了盾墙,协同轻步兵利用长枪的长度优势,奋力压缩敌人在城墙上的活动范围,加上弓箭手在一旁放冷箭,倒也止住了桓罗人的攻势。
    “将军,那是什么东西?”
    一个弓箭手指着土坡上一步步走过来一群钢铁怪兽大声喊道,刚才他射的好几箭都准确命中了敌人,箭头却都被盔甲弹开了,弓箭根本就毫无作用。
    披着沉重盔甲的桓罗步兵每一脚都在土坡上留下了一个深深的脚印,当他们跳上城头的时候,磐若旅的士兵感觉城墙好像都抖了一抖。这些铁疙瘩代替了进攻的斗士,冲到了第一线,汉军的长枪顿时又成了摆设,盾牌后的重步兵更是被打得倒飞出去,后面的斗士便乘机从缺口杀了进去。
    “亲卫队,跟我来。”李长生一道重剑将一个桓罗重步兵打下了城墙,这一剑是如此势大力沉,连头盔都让他给拍变形了。但李长生心中绝对没有高兴,眼前的这些重步兵只有他的亲兵可以挡得住,可他的亲卫队人数太少,现在的情况绝对是他从军以来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
    
   

第318章 图谋
    一柄铜锤从斜刺里隔空杀来,挡在李长生的面前,将他前面的桓罗士兵打得倒退几步,另一柄锤子紧接着敲在对方的头上,连着面罩将头盔砸了个稀巴烂。
    李长生惊异地转过头去,一张憨厚的笑脸出现在他面前。
    “李都督,大将军听说桓罗人出动重装步兵了,让俺来帮你。”史全禄咧嘴一笑,露出了洁白的牙齿,如若不是这身汉军装束,任谁看见都会以为这是路边卖西瓜的大叔。
    在史全禄的身后,还跟着更多前来增援的士兵,他们身上的护具和桓罗斗士一样都极少,多是皮甲、竹甲、甚至有些就穿着布衣,但手中的武器却不是短小凶悍的利刃,而是沉重的铁锤。林羽在史全禄率领新建的重步兵旅中单独列出了一支重锤兵,为的就是用来破甲。
    看到涌上来与桓罗军交战的重锤兵,李长生也醒悟过来,对面这群铁疙瘩原来是这么对付的,磐若旅装备的弓剑刀枪都对这种厚甲无效,而简单粗暴的锤子却能很好地克制对方,只是重锤并非是汉军的标准制式装备,林羽难道可以未卜先知桓罗人会派出这么一支重装步兵而事先打造这么一支特殊部队吗。
    带着满心的疑问,李长生也顾不得追杀桓罗人,而是拉住想冲上前厮杀的史全禄问道:“林羽怎么知道桓罗人的这支精锐部队,而且知道怎么对付他们?是密谍的情报吗?”
    史全禄笑了笑,也不急着杀敌,解释道:“李都督你久居中原,没和桓罗人交过手,我和大将军可都不是第一次和桓罗人的超重装步兵交手了。这不,大将军一听说桓罗人的禁卫军团攻打钰乡,就派我带人来增援了。”
    听闻林羽是有经验而不是能够未卜先知,李长生心里也安稳了一些,如果不是这样,林羽这家伙简直是能文能武成神仙了。既然知道了原委,李长生重新把注意力放在眼前的战斗上,他握紧了手中的重剑,重新杀了上去,钰乡是他的防区,怎么也不能让史全禄的人把风头全抢过去了。
    巴尔达斯并没指望一波攻势就能打下钰乡,一上来就出动斗士营和超重装步兵两大秘密武器实际上是心存了偷一把的打算,如今眼看偷鸡不成,再消耗精锐部队就没有意义了,所以很快就收兵了,重新回到常规战术攻城的套路。
    钰乡战斗是整个战役的一个缩影,桓罗军团各个经验丰富的军团长与汉军斗志昂扬的新生代展开了一次次的斗智斗勇,在他们身后遥控指挥的两位棋手是老辣的西桓罗皇帝塞鲁维尔特和天马行空的汉军新晋大将军林羽。但双方的总指挥在这场大战中的指挥风格简直像是调了个各,塞鲁维尔特绞尽脑汁奇招迭出想打破汉军的防线,而林羽不动如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沉稳地抵挡桓罗军的进攻。
    塞鲁维尔特在正面强攻收效不大的情况下,先是往中央集中兵力做出侧翼空虚的样子,想诱使汉军出动偷袭西桓罗的后勤通道,谁知道一向喜欢突袭的林羽硬是按兵不动,放着诱饵不咬钩,使桓罗人的算盘落了个空;塞鲁维尔特眼看林羽不上当,便集中骑兵突进到汉军的城市后面,企图切断汉军前线据点与大营的联系,但有黙啜骑兵在手的林羽以骑制骑,加上汉军一直具有的远程武器优势,以辅兵为主的桓罗骑兵不但没能完成封锁任务,还差点有去无回。
    屡次失败塞鲁维尔特只好老实回到进展不大的攻城战上面来,与汉军开始了消耗战。这一消耗就消耗了数月,直接打到了冬天,西桓罗将士没迎来胜利,反而迎来了大雪。
    桓罗军很少在冬季展开攻势,一是因为士兵们不习惯冬季寒冷的气候,二则冬季补给更加困难,所以到了冬天,桓罗军团都会开始休整。塞鲁维尔特也不例外,长期攻克不下汉军的城市让攻城的桓罗军团士气有些低落,西桓罗皇帝干脆留下格拉古防守凉州,自己带着大部队后撤进行休整,在恢复士气补充兵员的同时也可以减小前线的后勤压力。
    留在凉州前线的桓罗军团并没有闲着,格拉古料想汉军不会错过这个短暂的进攻机会,必定会发动反击,于是发挥了桓罗人善于建设的特性,开始在各个军团驻地之间挖掘壕沟,修筑小型堡垒,将前线的留守军团连成了一道实实在在的防线。
    冬天的凉州北风呼啸,不仅室外寒冷,连土地也被冻得坚硬无比,在这种情况下修筑工事肯定难度比平日里要大得多。留守凉州的桓罗军团对格拉古的决定非常不满,自己没有得到休整不说,还被逼着在室外工作,士兵们的怨气非常大,如果留下的不是桓罗正规军团而是辅兵的话,估计早就兵变了。
    古拉格的预想不是没有道理,没等桓罗人把防线完全修建起来,铺天盖地的汉军已经杀到了他们面前,这时候躲在工事中作战的桓罗士兵才觉得自己的总督大人是多么的高瞻远瞩,心中充满对其充满了无比的敬佩。
    不过汉军好像在冬季也不太适应,除了最初的几日攻势甚猛,占据了一些堡垒工事,接下来也开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进攻打打停停,多数时间都是躲在工事和帐篷里面烤火。桓罗人也乐得汉军偷懒,丢失了一部分阵地不要紧,只要防线大部分还在他们手上,等开春了休整完毕的主力杀回来,这都是小意思。
    格拉古觉得汉军不可能发动一场雷声大雨点小的反攻,林羽费了这么大劲最后虎头蛇尾就为了夺取几座工事那这家伙绝对不可能坐在汉军总指挥的位置上,这里面肯定有阴谋。
    一封来自格拉古的秘书长,也是桓罗后勤总管蒙特罗的来信放到了格拉古的案头。蒙特罗在信中说,在后方的桓罗兵站附近出现了汉军的影子,已有兵站遭到攻击,希望格拉古派兵支援他们。
    经过充分的思考,格拉古认为出现在后方的汉军可能是地方上的反抗势力或者是汉军派出的少量奇兵,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回援,好正面突破防线。为了印证这种想法,格拉古多次到前线视察,汉军营地的帐篷和炊烟有增无减,而且他还发动了几次试探性进攻,都遭到了汉军的顽强阻击,这更坚定了他最初的判断,但后勤安全也不得不考虑,他派出了防线最后端的第十七军团前去支援蒙特罗。
    糟糕的消息从第十七军团离开就不断传来,蒙特罗逐渐无法维持兵站的运转,开始不断往北撤退,而派出去支援他的第十七军团,还没来得及会合就被消灭了,这种围点打援的战术是汉军常用的计策,格拉古这才发觉事情有些不妙起来。
    什么地方义军绝对不是桓罗军团的对手,人数太少的汉军也无法歼灭一支完整的正规军团,格拉古在察觉不妙之后,立马开始对自己面前的汉军发动了进攻。这回桓罗人的攻势简直可以用吹枯拉朽来形容,只用半天就彻底扫荡了整条防线,夺回了自己先前丢失的阵地。
    打了胜仗的格拉古完全高兴不起来,从汉军营地走出来的他脸色铁青,因为里面根本就没人,多数帐篷都是空的,许多地方都是用稻草人站岗,为做饭挖的火坑也是只烧火不做饭,这里的汉军全部都是个幌子而已。
    格拉古虽然戳破了汉军的幌子,但为时已晚,就在他进退失据,不知道是撤军、还是原地固收、抑或是干脆进攻并州的时候,蒙特罗的最后一封求援信送到了他手上。由于汉军的骚扰,蒙特罗不得不放弃大部分兵站,将后勤部队和周围的一些辅兵撤入凉州的州治威远,这意味着他和格拉古的联系将被完全切断。
    不清楚汉军的兵力分配,格拉古很难对汉军的作战意图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贸然进攻凉州夺取一个据点的话,格拉古并无把握,他连面前的七个城市现在各有多少驻军都不清楚,而原地固守他不知道能不能支撑到主力到来,至于全军回援与蒙特罗在威远会合,貌似是最理想的选择,但焉知这不是汉军又一个围点打援的计谋。
    本身头发已经花白格拉古现在更是愁白了头,他是既担心自己又担心蒙特罗。虽然格拉古丢掉了一个军团,但他手上还有五个军团,如果被汉军歼灭了,那塞鲁维尔特来年也不用再来了,直接放弃凉州好了;而蒙特罗驻守的威远兵力不足,万一被汉军打下这个凉州最大的城市,那他成了孤军,只怕没等这个冬天过去,汉军就收复了整个凉州。
    格拉古现在是冷汗淋漓,塞鲁维尔特真是小瞧了林羽,岂料人根本就是奔着收复凉州来的,而皇帝也过于大意,只是因为天冷就回去休整,留下他这个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的远东总督来防御。
    看着手中的信纸,格拉古忽然想到,汉军既然有能力切断蒙特罗和自己的联系,为什么这封信还能到自己手中呢?威远城城墙同样高大,在冬季深入凉州的汉军行军不易,肯定没有携带攻城器械,他们真能打下威远城吗?
    想通了其中关节的格拉古将蒙特罗的来信丢入火盆中看着它化为灰烬,这种机密他一个人知道就好了,而自信的笑容重新回到了这位老将身上,此时的他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第319章 军令
    在林羽的帐下,有一个桓罗人,不过他是东桓罗人,这就是多罗斯。他不但是个建筑师,还有从军的经验,可以说是汉军中最了解桓罗军的人,林羽特意把他调到了大营,协助自己的幕僚团制定作战方案。
    每次在营地中碰到多罗斯,尼禄都直言不讳地将其成为叛徒,是桓罗奸,而多罗斯则反唇相讥西桓罗是自己的天敌。看着曾经是自己奴隶的多罗斯如今意气风发,尼禄有些后悔没早杀了这家伙。
    在多罗斯的帮助下,以徐子玉为首的谋士们准确摸到了西桓罗人的脉门,制定了精确的反击计划,也取得了不错的战果,趁着老虎打盹一个冬季收复凉州的战前预期似乎也不是很遥远了,不过最后,西桓罗远东行省的总督给他们迎面泼了一盆凉水。
    一向死板的桓罗人每天行军路程只有三十里,即使是非常时期赶赴前线也不超过五十里,但格拉古表现出了一位军团长应有的果敢和坚毅,他命令士兵放弃笨重的辎重,只携带武器干粮,轻装上路,一天行军近百里,三倍于平常的行军速度,带领桓罗军团迅速从前线脱身。
    发现桓罗人提高了行军速度的汉军赶来包围格拉古已经晚了一步,没等他们形成包围圈格拉古已经带着剩余的五个军团进入了威远城,只剩下姗姗来迟的汉军将领互相大眼瞪小眼。
    本来进攻凉州的汉军各部接到的命令是在重创格拉古所指挥的桓罗军团之后再包围威远,但没等他们动手格拉古就带着手下躲进了威远,关于下一步怎么行动,每个将领有不同看法。
    有比较激进的将领,比如苏成,他提议干脆现在就包围威远,等着并州的大部队过来;有凉州本地出身的将领,比如史全禄,希望趁着桓罗人龟缩去收复凉州其余的失地;也有说原地驻扎等候大营指令的,反正是人多嘴杂,大家都各持一词,互不相让。
    就在众将争执不下,汉军士兵不知道如何行动的时候,李长生带着并州大营的军令来到了凉州。虽然李长生从官职来讲只是个都督而已,但他是朝廷所封的定号将军,西北军一系自太子登基之后,林羽之下的多数人都拿到了朝廷的封号,但定号将军也只有袁焕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