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脸上还带着稚气的学生,更有数量众多的农民,他们响应中央的号召,义无反顾地北上,在这片人迹罕至的地方扎根,目标就是石油。
   中央将让无数日本人扼腕长叹的北满大油田命名为“大庆油田”,提出了“十年之内将大庆油田年产量提高到一千万吨,彻底甩掉贫油国的帽子”的发展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年轻的红色政权动员了自己所能动员的工人队伍,再加上大批由社会主义国家派遣的援助队伍,再加上从欧洲招聘到的石油工人队伍,拼凑出一支规模空前庞大的石油雄师,他们的到来将惊醒蜇伏了数千万年之久的油龙,从地下喷涌而出的黑色金子将为中国的工业和农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巨变。
   但这支庞大的队伍可并不只是为开发石油而准备的,他们当中有一半人是来种田的。何长工指出:“石油是不可再生的,抽出一桶少一桶,一座城市光靠石油是没有前途的。所以大庆绝不能仅仅依靠石油,油田的年产量维持在一千五百万吨左右就可以了,要节制一点,不能滥采。同时要注意发展农业,将油田周边的土地都开发出来……那些地我看了,很肥,就算不用化肥都能获得高产,这样的地放着不种就是罪过!”根据这一指示,大庆的任务是二十年内开垦出不少于四十万亩良田,同时还要利用那些边际性土地种植甜高梁————甜高梁是非常棒的经济作物,它不挑地,肥料和管理跟得上的话,每公顷甜高梁可以产六吨高梁米。不过,它的精华不是那红玛瑙似的的籽粒,而是那拇指粗细的杆,这玩意儿糖份很高,嚼着跟甘蔗差不多,可以熬糖,可以作牲畜优良的青料,更可以用来做酒精,产量极高————一公顷能产六十吨甜高梁杆。
   大庆要在十五年之内形成年产五十万吨燃料乙醇的能力————这玩意儿是可以渗进汽油里调制成乙醇汽油给汽车用的。
   不光是大庆,整个东北,乃至整个华北都要推广这种理想的作物,一来将那些粮食产量不高的半干旱地、盐碱地利用起来增加粮食产量,二来为牧场、制糖厂和酒精厂准备原材料。与此同时,一种名为柳枝稷的草种也被推广开来。这是一种优良的牧草,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相当高,而且生命力极其顽强,几乎在哪都能长,虽说产量不是很高,但给那些不能种粮食的土地都种上去,广种薄收,产量也将非常惊人。它还有两个优点,第一是可以提炼酒精,第二是热值非常高,达到煤的一半,如果买不起煤的话可以用它发电。
   中国是个落后的农业国,这种情况在三十年内都很难有根本性的改变,既然如此,就设法深挖农业的潜力,用农业去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须的原料和能量,从而从工业的发展中获得红利,而非一味压榨农民的血汗去养工业。


第599章。六零零 发展大计2

  “你们这样玩命加班是不科学的!”
   在大连造船厂,来自德国基尔的霍夫曼捶着酸痛的腰,喃喃抱怨着。
   霍夫曼是一位优秀的机械工程师,他的工作就是专门跟大型机械打交道,如果说那些动不动就数十吨、上百吨、甚至数百吨的大型机械是工业猛兽,那么专门负责安装、调试和维修这些机械的霍夫曼就是训兽师,再桀骜不驯的机械都会被他驯得服服贴贴。他有一手绝活:仅仅是听机械工作的噪声就能判断机械运行的状态,判断出哪里出了故障,能掌握这手绝活的人还真不多。靠着这手绝活,在过去几年里他的日子过得还蛮滋润的,德军屡次征兵,都没有征到他的头上来。
   他还把自己的技术教给了两个儿子,两个儿子同样也一直呆在基尔造船厂,没有被送上前线。毕竟再怎么疯狂的人都知道这些技术工程师是一个国家的脊梁骨,除非要亡国了,否则绝不能让他们上前线当炮灰。
   不过,伴随着柏林升起红旗,他的好日子也过到头了。对于在苏联国土肆虐了三年之久的德国,苏联一点都不客气,该抓的抓,该关的关,该杀的杀,恐慌在德国疯狂蔓延。最要命的是现在德国被炸成了废墟,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完全崩溃了,物价飞涨,霍夫曼过去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那点钱顷刻之间就变成了废纸,不得不依赖少得可怜的配给食品度日,饿得两眼发黑。而这时,可爱的中国人挥舞着支票出现在造船厂,疯狂招兵买马,听说有三百美元安家费用,霍夫曼想都没想,踹着两个儿子的屁股让他们跟自己一起去报名————话说这两个蠢货想逃到西德去来着,莫非他们以为在西德能得到更好的工作机会?三百美元的安家费用,这可是一大笔钱了,有了这笔钱,全家都能活下去!
   抱着这种想法的人很多,大家争先恐后地报名,被中国人一下子拉走了四千多人。当然,大多数是普通工人,是做焊接、切割、零部件加工、管线安装之类的苦活的,但中国人并不挑食,来者不拒。
   然后他们就被送上火车,穿越苏联,穿越无边无际的西伯利亚,最后经满洲里进入东北,来到了大连造船厂。当时在火车上看着火车在苏联广袤的国土上飞驰,霍夫曼心里的感觉就是绝望:原来苏联这么大啊,德国怎么可能打得赢一头如此庞大的巨熊!
   中方给予他们很好的待遇,为他们提供的住房都是崭新的彩钢板房,水电齐全,像他这样的高级技术人员拥有一个两室一厅的套间,而那些光棍一条的普通工人则是四个人一个房间。吃的也挺好,每一顿都有新鲜的蔬菜和午餐肉罐头,每周还能吃到两次新鲜的肉类,周末加餐除了新鲜的肉类之外还能吃到美味的水果,这样的待遇着实让这些吃够了物资匮乏的苦头的德国佬惊喜不已。饭堂还有电影播放设备,每到周末休息,就会播放电影,还审彩色的,主要是放喜剧片,很多片子非常搞笑,让大家眼泪都笑出来了。
   待遇很好是吧?
   但如果摊上了一帮工作起来不要命的同事,就不是那么美好了。
   对,这帮同事就是中国人……还有日籍工作人员。现在那些被俘获的日本技工和管理人员都不承认自己是日本人了。这些亚洲同事瘦小的身躯里蕴藏着骇人的精力和工作热情,完全将自己当成了机器,每天只有三件事:吃饭、睡觉、工作,没别的了,尤其是中国工人,更是玩命,恨不得一天当两天用!大连造船厂重新开工不到一个月就有好几位技术工人累得昏了过去,送到医院输液,在医院里躺了两天,还没有完全恢复便又回到工地,继续玩命!霍夫曼负责带的那三十多个学生同样玩命,白天跟着他在工地上工作,眼也不眨地看着他的每一个动作,晚上则学习德语,一天休息的时间被压缩得只有六个小时,完全是不要命的劲头。霍夫曼生气地批评他们,说不懂得休息的人就不会懂得工作,这些学生则回答说他们没有时间休息,中国的工业革命比全世界晚了一个世纪,他们必须尽快把时间追回来!
   令人吃惊的是,几乎所有行业,所有部门都是这种想法,大家争分夺秒,恨不得将十年的活一年干完。摊上这么帮工作起来不要命的同事,霍夫曼也只能舍命陪君子,陪着他们一起加班了。好在他也不是什么娇生惯养的人,他经历过一战结束后德国经济的崩溃和复兴,那个时候日子很不好过,每个人都要拼命工作才能养活家人,他也不例外,现在就当是忆苦思甜啦。
   大连造船厂的任务是在一年之内完成对整个船厂的改造,改造后的船厂将拥有四座八千吨级船坞和四座五千吨级船坞,放在全世界算不得有多强,但在亚洲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不必说,工作量非常大,不玩命加班是绝对不行的。好在工程机械、工程水泥、钢铁什么的通通都不缺,缺什么总工程师只要递交申请上去,很快就会送到。这让霍夫曼有点儿不可思议,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哪来这么充足的设备和材料?不过想想这个国家背靠着苏联,他也就释然了。
   现在霍夫曼的工作是跟一台一万二千五百吨级水压机打交道,凭借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将这台巨无霸组装好,调试好。这可不是什么轻松的活,一万二千五百吨的大家伙,极其复杂,也极其精密,稍稍有一点点偏差就没法正常工作,所以这个老头只好夜以继日地啃资料,啃图纸,整天泡在工地上。他很清楚这样一台机器的价值,也知道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干得好的话重重有赏,搞砸了……估计中国人会把他丢到西伯利亚原始丛林去效仿贝爷玩荒野求生!不过这台崭新的机器也让他非常感兴趣,它设计之巧妙,加工精度之高,操作之方便,都达到了令人咋舌的水平,令霍夫曼等一帮工程师为之着迷……在他们眼里这台机器比自家老婆还要漂亮!
   所以他们加班加点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大连造船厂提出的口号是一年完成改造,三年投产,五年造出自由轮。没错,自由轮成了他们第一个目标。整个造船厂所有职工都在为这个目标而奋斗,不要命的往前猛冲!
   同样在往前猛冲的还有沈阳机械厂。
   他们的任务是制造锅驼机和煤气机。
   锅驼机……从字面上来看就是用锅炉驼着的机器,它十分笨重,要十几个人才挪得动,优点是对燃料不怎么挑剔,有煤烧煤,有炭烧炭,没煤没炭直接烧木柴甚至烧秸秆也能凑合,反正是有什么烧什么,锅炉里的水被烧开了,水蒸气进入蒸汽室,由膨胀产生的压力,推动涡轮的转动,这个时候就可以正式开始工作了。它与水泵、水车相配可进行灌溉排水;与发电机相配可发电,提供电力;并可直接驱动脱粒、碾米、榨油、锯木、食品加工和机械制造中的各种工作机械。电力是工业文明的象征,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绝对离不开电的,而中国的电力工业基础却是极度薄弱,至少需要三十年才能将电线拉到广大农村去,至于让全国用上充足的电力,那真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了。所以锅驼机这种廉价而可靠的机器就成了首选,中央要求沈阳机械厂在最短时间内形成规模化生产,首先满足东北,然后满足华北、西北地区的需要,争取早日让每个公社都配上一台大马力锅驼机,用来抽水、发电、脱粒、碾米、榨油、锯木,为老百姓提供便利。
   煤气机则是一种用甲烷作燃料的内燃机,它热效率高,比较轻便,用的钢材也比较少,很适合现阶段中国的国情。所以中央也下令大量制造,锅驼机不够就用煤气机。各大牧区、养殖场都要建沼气池,用沼气为煤气机提供燃料,从而解决牧区、养殖场的用电问题。
   这两种机器对于沈阳机械厂没啥难度,都老古董了。可是,中央给的生产指标却让厂长欲哭无泪————需求量实在是太大了,就算他们累吐血都没法完成啊!
   上头表示人的潜力啊,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还是有的,所以,使劲挤吧!
   好吧,玩命干得了。
   抚顺煤矿那边,日本留下的工人和厂房都被充份利用起来,添加了很多先进的设备,采煤效率大增。采出来的煤被送进洗煤厂,搞定之后大部份用火车运往全国各地,要么被加工成焦炭,要么变成蜂窝煤进入千家万户,还有一部份则就近送进煤气厂加工成煤气,它与焦炭厂产的焦炉煤气和钢铁厂产的高炉煤气一起走进城市,成为城市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燃料。城市即将走向工业化和商业化,城市居民是不大可能再有时间去捡柴了,而且在城市里烧柴、烧煤那烟未免也太大了点,所以烧气成了最好的选择。天然气和石油气要拿来做化工原料,暂时是指望不上的,所以煤气就成了最好的选择。不光是抚顺,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宁夏各大煤矿都建起了煤气厂,液化气运输工程也提上了日程。
   负责做煤气灶和煤气罐的厂子被生产任务压得鬼哭狼嚎。


第600章。六零一 发展大计3

  早在九月中旬,红色政权便通过英国跟澳大利亚搭上了线,谋求与澳大利亚的合作。
   这就让美国很不爽了。他们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澳大利亚拉到自己小弟的阵营来的,该死的中国布尔什维克,居然敢把手伸过去?找死!
   被红色空军投下一堆臭弹熏得根本就不敢进东京,更让红色空军布下的水雷炸伤了一堆军舰,美国一头火大,很想借题发挥,狠狠地修理这帮不开眼的红脑壳一番!现在他们居然敢去勾搭澳大利亚,哼哼,欠抽了!
   美国立即警告澳大利亚:“跟中国红色政权作任何形式的合作都必须慎重,要时刻提防红色瘟疫的蔓延!”
   然而澳大利亚却想都没想,在九月下旬便签下了合同。
   美国更加不爽了,直接质问澳大利亚:“为什么要跟他们合作?而且还是没经过我同意!”
   澳大利亚拍胸口保证:“放心吧老大,我们跟中国的合作绝不会损害自由世界的利益!”
   美国:“哼,话说得倒是好听!说,他们想向你们买些什么?铁矿石?天然气?这些都是不允许的!除非他们加入自由世界的阵营,否则你们绝不能向他们提供哪怕一块矿渣!”
   澳大利亚:“他们要进口的是牛粪……”
   美国:“牛……牛粪!!!”
   在他们扯皮加扯蛋的时候,一艘中国籍的自由轮已经在抵达澳大利亚,开始装货。美国还不放心,派人到现场去检查,结果正如澳大利亚所说,人家进口的确实是干牛粪……好吧,这玩意儿确实不会损害自由世界任何利益,毕竟布尔什维克脑洞再大也没有办法把牛粪变成枪炮。只是看着澳大利亚兴高采烈地将大袋大袋干牛粪装进集装箱然后吊上船,美方代表神情忧郁,越看越伤心,最后发出一声哀号:“我的自由轮啊!你们能不能别这样祸祸它!!!”
   二战初期德军潜艇部队的狼群战术给盟军造成了极其惨重的损失,每个月都有大批商船被送进海底,如何破解德军的潜艇破交战,确保盟军海上运输线的畅通?美国军方经过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当美国制造商船的速度超过德军击沉商船的速度后,狼群战术就失去意义了!搞笑不?看起来很搞笑,然而却是最为有效的战术,自由轮由此诞生。这种商船非常简单可靠,美国本土的造船厂在承担海量的战舰、潜艇建造工作的同时,仍然在以平均四十二天一艘的速度下饺子似的狂造自由轮,很快,从美国本土出发的自由轮塞满了大西洋和地中海,那数量都快比德军的鱼雷还多了。妈你个叉的,你一个月能击沉五十万吨是吧?老子一个月造一百万甚至两百万吨,我用船堆死你!经过四年苦战,美国确实用自由轮堆死了汉斯,自由轮为二战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现在战争结束了,几千艘自由轮远远超出了现阶段商业航运的需要,军队更用不着这么多,如何处理这些自由轮就成了头等大事。美国一边卖力地向全世界推销,一边将一部份状态不好的自由轮卖给拆解公司,拆掉拿回去炼钢,还有一些自由轮则很悲惨的被送到核弹试验场接受铀光波动拳的洗礼……
   但是,看到有人拿自由轮来运牛粪,美国还是觉得很没面子!你大爷的,你能不能拿它来运牛肉?哪怕用它运磷矿石都好啊,居然拿来运牛粪,这不是在打老子的脸么!
   红色政权显然是很严肃很认真的在做这种看起来不可思议的生意,他们跟澳大利亚签下合同,以两美元一吨的价钱每年向澳大利亚进口一千万吨干牛粪。他们给出的解释是要拿这些牛粪做肥料,着实让澳大利亚人心酸了一把,牛粪能有多少肥力啊,有这钱你们还不如拿来买化肥呢!化肥当然不会像干牛粪那么便宜,但比干牛粪管用多了!
   中国代表苦笑:“谁肯向我们出口这么多化肥啊。”
   哦,说得也对,红色政权在全世界都被视作洪水猛兽,而化肥这玩意儿供应一向不怎么充裕,再加上有只圆滚滚的鸟盯着,想向红色政权出口这么多化肥还真得三思而后行。澳洲牛仔愉快地签下了合同,他们让各大牧场那堆积如山的牛粪给烦了个够,大片草场都让牛粪给盖住,没法长牧草了,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现在有人肯要,而且出的价钱还不低,一来处理掉了大批牛粪,二来又狠狠地赚了一笔,澳大利亚当然眉开眼笑!
   毕竟现在美元的含金量可是足足的,两千万美元,对于澳大利亚来说并不是什么毛毛雨。
   新西兰表示我对这种生意也很感兴趣!于是抢到了五百万吨的订单,仍然是两美元一吨,在处理掉堆积如山的牛粪大大地改善环境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国库增加了一千万美元的收入。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对中国的日光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试用之后发现,这玩意儿比钨丝灯光强太多了,既节省电力又耐用,亮度又高,使用起来非常舒适。这年头已经有荧光灯了,但价格非常昂贵,性能也不理想,而中国人提供的却相当便宜,而且性能也很好,耗电也很少,再理想不过了,于是他们拿着卖牛粪赚来的钱大量购买。同样,中国提供的充电型手电筒也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兴趣,这年头的手电筒还是用电池的,傻大黑粗,而且也不可靠,电池受潮的话直接仆街,相比之下中国提供的充电型手电就轻便耐用得多了。那些报废的电池处理起来也是一大麻烦,而充电型手电则没有这毛病,优点多多,所以,果断进口之!
   说白了,这趟交易就是牛粪换灯泡和手电……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完全有理由对中国人说:“我们得出口一吨牛粪才能买一支手电筒!”
   这里就有个疑问了:中国人要这么多干牛粪干嘛?难不成真的拿去做肥料?大量施用干牛粪的话肥效不理想不说,还会土地板结,种了几千年田的中国人,不会不知道这一点吧?
   此时,从盐城、连云港一直到天津、唐山,都在进行着一项规模浩大的工程。
   沼气工程!
   沼气这玩意儿大家再熟悉不过了,没用过也听说过,沼气能拿来做燃料,笨蛋都知道。不过能把沼气工程玩得如此惊天动地,红脑壳实属独一份。
   每个沼气池的容积都达到五千立方米!
   每个沼气池每日产气在一万立方米以上!
   与之相配套的还有沼气净化、提纯、液化设备,目的嘛……非常明确,就是要让沼气像煤气一样成为千家万户每天煮饭烧水的燃料!
   不用说了,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口的干牛粪,就是给这些沼气工厂用的。沼液和沼渣都是肥效很高的肥料,中国现在化肥工业刚刚起步,化肥的产量跟巨大的需求量比起来,九牛一毛都算不上,再说用太多化肥对土地也有害处,所以多用有机肥喽。而且像北平、天津、徐州、济南这些大城市都拥有过百万人口,吃喝之后当然要拉撒,如何处理拉撒出来的玩意儿?处理之后找地方掩埋吗?穷苦人家出身的首长们表示这样太浪费了,通通给我送沼气工厂发沼气,沼渣和沼液再施到田里去:“别再念叨什么中国地大物博了,我们人口太多,资源缺口巨大,这一情况在几十年之内都不会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所以必须善于利用一切资源,尤其是可再生资源……总之,大城市必须当地区发展的引擎,而不是吸血鬼!”
   大城市的发展基调就这样确定下来了:要成为拉动整个地区发展的强劲引擎,而不是吞噬周边地区资源以养肥自己的吸血鬼。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大城市花钱从农民甚至从国外进口粪肥送进发酵罐以取得沼气满足生活所需,再将沼肥以极低价格卖给农民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此后几十年,沼气都占北方各大城市生活用气的很大比例,煤、煤气、天然气反而用得比较少。
   北方掀起了一股建沼气池的狂潮。
   沼气好是好,但天一冷沼气产量就直线下降,大型沼气工厂还好,拥有保温的设备可以确保沼气产量,但小沼气池就不行了,而且冬季供暖燃料消耗极大,沼气还真不一定罩得住。于是,在一八六力主之下,一批秸秆煤工厂应运而生。这玩意儿顾名思义,就是将庄稼的秸秆加工成煤————当然,并不仅限于秸秆,像杂草、树叶、锯末什么的,通通都可以加工成秸秆煤,原材料可以说遍地都是,而且都不用钱的。秸秆煤的热值大致相当于煤的一半,拿来做饭烧水或者拿去喂锅陀机再理想不过了。北平、石家庄地区首先投产,老百姓用过之后都说好,比烧稻草、麦秆强多了。所以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上吧,每个县都上一到两个秸秆煤加工厂,机械政府提供了,你们只要出人就可以了,争取让老百姓的厨房都能用上这种廉价的人工煤炭,早日跟稻草、麦秆这些玩意儿说再见!
   毫无疑问,沼气和秸秆煤都是利国利民的工程,不过,这两项都是亏本的……至少在二十年内是亏本的。不过这种亏本的项目却产生了巨大的效益,在为老百姓提供充足的廉价燃料的同时也提供了海量的优质有机肥,使得粮食产量大增。只用了不到十年时间,中国的粮食亩产量就达到了三百五十公斤,这是在没有大量使用化肥的情况下取得的,让全世界都瞠目结舌。
   此外抛秧技术也列入了推广普及之列,一堆的技术工程师和技术工人正忙活着组建抛秧盘生产工厂以及秧田保温必须的薄膜厂……这些对于现在的中国而言都是不折不扣的高科技,别说这些土包子,就连从欧洲来的工程技术人员都是一脸蒙逼。
   幸亏有现成的资料和机器可以用,所以……硬着头皮上吧,明年就要出产品进行试用推广了,耽搁了农业发展大计,后果可是很严重的哟!


第601章。六零二 发展大计4

  怎么说来说去都是民生和农业?
   没错,在第一个五年计划里,民生和农业是主角。
   按照第一个五年计划,东北大平原、华北大平原、河套大平原在五年之内基本实现机械化农耕,在实在无法实现机械化农耕的地区也要推广微耕机,最不济也要让农民用上钢制的梨耙和锄头、铲子。可别小看这个,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农业大国,但真没有哪个朝代能做到让农民全部拥有钢制农具的。一直以来钢铁的价格都相当昂贵,产量相对于庞大的人口基数而言也太少了,所以大多数农民所使用的农具都是包铁的,在南方很多地方用的还是木犁。农具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现在中央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现代那边的拖拉机、微耕机、抽水机、脱粒机、碾米机、柴油发电机等等农用机械生意异常火爆,某个二货将一批批高档的渔产品运过来,被抢购一空,换到大沓大沓花花绿绿的钞票,还没有捂热就全甩出去变成了这些产品的订单。同时,煤气瓶、煤气灶、沼气灶、电灯、电线、插座这些也接到了巨量的订单,尤其是日光灯,那订货数量堪称丧心病狂。就连铁锅啊碗碗瓢瓢啊之类的玩意儿,也突然有了极其旺盛的需求,让很多经营艰难的厂家狂呼“卧槽”,咬牙切齿拿出最后的家底向银行抵押贷款,然后招工,扩大生产!一直不怎么景气的低端制造业猛然间变得异常火爆,惊爆了无数经济学家的眼镜。
   主管经济的头头脑脑们表示喜闻乐见,至于某个家伙的渔产品来路不明、很可能没有交关税之类的小问题……无视之,只要他能拉动就业消化掉过剩的产能就没事。再说了,那些厂子拿到了订单也是要交税的嘛,没啥区别。
   只是这个家伙为了赚钱未免有点儿丧心病狂,已经被列入濒危的蓝鳍金枪鱼几百吨几百吨地运过来,在让国内的吃货大饱口福的同时也招来了国外一些组织的严厉批评和强烈抗议,这些组织指责中国无视蓝鳍金枪鱼濒危的事实,大肆捞捕以饱国民口腹之欲,很快就会让这种珍贵的鱼类从世界上彻底消失,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而中国则觉得自己比窦娥还冤,我根本就不知道他从哪搞来的好不好!关老子屁事啊!
   那些国家口头上嚷得凶,身体却很诚实,面对几百吨几百吨地出现在市面上的蓝鳍金枪鱼,面对这种濒危的鱼类,吃还是不吃?他们毫不犹豫地给出答案:
   我要吃!!! 
   嗜好海鲜的日本第一个行动起来,他们颇有优势,因为去年他们就跟薛剑强签下了进口河豚的合同,现在再找他买金枪鱼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薛剑强当然不会跟他们客气,立马就签下了每年提供三千吨蓝鳍金枪鱼的合同,每公斤一千元,少于这个数谈都别谈!欧洲一些同样嗜好海鲜的国家也找上门来,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也拿到了四千吨的份额,这次薛剑强很大方地给他们打了个五折,五百一公斤就行了。
   不过是欧元。
   这是暴利,不折不扣的暴利————他收购的时候苏联卖到五美分一公斤都有点儿心虚,到了他手里便理直气壮地卖出了一百多美元一公斤,这翻了多少倍了?什么军火贸易,什么贩毒,跟这个一比全都弱爆了好不好?
   也正因为有了这个外挂,人民政府才敢放胆地让利于民,不仅没有从农业身上抽血去养工业,还砸巨资去改善民生,发展农业,让农民获利。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新中国就忽视工业的发展了。在大量购买农业设备和民生用品的同时,薛剑强也在疯狂地收购各种工业设备。早已被扫进了垃圾堆的有线电话被他从积满灰尘的库房里翻出来,以废品处理价运走,一起运走的还有有线电话的生产设备。那种傻大笨粗的旧彩电也让他一古脑的收下,连同设备一起运走。去年这家伙收购了很多小钢铁厂、小炼油厂的设备,被人当成了疯子,现在他就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去年哥还没动真格,现在我就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真正的疯狂!
   百万吨级钢铁厂的设备,一口气买下了十二套!
   百万吨级炼油厂一口气拿下了二十个!
   在大三线奄奄一息的电子管厂、晶体管厂,打包运走!
   山西、河北地区淘汰的中小洗煤厂设备,打包运走!
   江南地区倒闭的小型造船厂的设备,打包运走!
   河北地区倒闭的钢铁加工厂的设备,打包运走!
   ……
   这个家伙就像勤劳的工蚁,穿梭于倒闭的工厂甚至早已荒废的工业区,将已经封存准备当废铁卖掉的机械设备以低廉的价格买下,然后打包运走,他更像一个无底洞,吞噬着中国淘汰的落后产能,动作之快,付钱之猛,胃口之好,无不让人咋舌!
   但是很快,土豪就遇到了大问题:
   由于收购太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