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唐春-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景嘉、唐休璟、郭齐宗等将,也对李晨的球技惊叹了一番。

李晨也没太多客套,很爽快地接下了千牛卫马球队队长之职。

随后李晨和张仁愿等人一番商量后,挑选出了新的千牛卫马球队成员,成员有表现不错的张仁愿、李景嘉、郭齐宗、唐休璟等几位主将,还有张冲、戴希晋及其他其十二名成员。另外再选了五名后备成员,共十七名成员组成新的千牛卫马球队。

在接下来的时间内,李晨就将带领这些成员进行马球的训练。

天气严寒,但军士们训练的还是挺投入的。

武则天也知道了李晨被委为千牛卫马球队,并开始了集中的训练,目的就是为了年后的马球赛。她在某一天黄昏时分,派人来传李晨过去问话。

“李晨,听说你的马球打的非常好,千牛卫的那些人都被你震惊了?”受了李晨的礼后,武则天也直接问询,“你现在已经被委为千牛卫马球队的队长,开始训练你的队员了?”

“娘娘说的基本没错,”李晨自然不会在这事上隐瞒,直接说明了情况,把那天选拔训练时候的情况,及后面张仁愿和李景嘉等人的决定,还有这几天的训练情况都告诉了武则天,看到武则天听着有点兴趣,又把自己的心愿说了出来,“娘娘,我期望明年的马球比赛,千牛卫能夺得名次。”

“哦?!”武则天兴致越加的高了,嘴角也露出了笑容,“本宫可是知道,在以往的比赛中,千牛卫总是垫底,你有这般信心,真是难得。只是你觉得有机会实现你的目标吗?”

“一定能实现,只要他们都愿意跟着我训练,”李晨信心十足。

武则天没马上说话,只是含笑看着李晨,一副很有兴致的样子。

武则天性子就是狂热的那种人,这种她以前的诸多表现就可以看出来,比如刚入宫不久,在李世民得了一匹良马,没什么人能驾驭得了时候,她就提出用暴力手段驯服那匹马。此后的诸多事也证明了她是个性格暴烈的女人。这样的女人,对马球这种冲撞激烈的对抗,肯定是充满兴趣的。

武则天其实不只对马球感兴趣,年轻时候她还参与马球比赛过,并且球技不错。这些年,她也经常去看马球比赛,她喜欢这种冲撞激烈的比赛,喜欢看到男人们在球场上为一个小球拼命。

往往这种时候,她心里暴烈的那一面才会得意释放,她为激烈的比赛叫好、喝彩。

相对来说,李治在这方面的兴致倒不如武则天,这种前几天的宫内竞武比赛中两人的兴致高低可以看出来。武则天每天都会去看比赛,而李治则只在开始及最后一天去了。

听了李晨所说,她已经挺想去看看李晨是怎么打球的。

“李晨,我喜欢看你自信写在脸上,就像你参加宫内竞武比赛时候,傲视众将的样子,我相信你的能力是非常出色的,但一个团队,只靠一个人出色,是没办法整体提高的。”武则天说了这句让李晨有点不解的话后,又道:“其实本宫希望,你能将禁军马球队的技术提高一截,在与外蕃马球队比赛时候,所向披靡。你要知道,那也是另外一个战场。”

听了武则天这样说,李晨有点哑然,硬着头皮回了一句:“卑职愚钝,请娘娘指点一二。”

“过年时候,外蕃都要来朝贡,如今已经有多个外蕃使团来到长安,其中有吐蕃使团。每年年后,我大唐马球队都会与外蕃马球队展开比试,在过去几年,互有胜负。吐蕃马球队技术很不错,我大唐马球队,已经连续三年输给吐蕃马球队了。这次吐蕃使团来长安,跟随而来的依然有他们的马球队,本宫不希望年后的比试,我大唐马球队再输给他们。你明白本宫的意思吗?”

武则天这样解释,李晨如何还不明白情况,当下马上上前作礼答应:“娘娘,卑职明白了。”

李晨马上决定,接下来几天,他要与大唐皇家马球队,也就是禁军马球队的队长李多祚,多接触一下,看看他们怎么安排他。其实这几天,李多祚已经派人来问询过他,是否现在就愿意过去一起训练。他们已经决定,让李晨正式加工禁军马球队。

只不过这几天李晨忙着与千牛卫马球队一起训练,李多祚没有明确的说明被他无视了。他一心想为千牛卫马球队争取荣耀,想尽快让他们的球艺提高,以能在年后的比赛中夺得名次。

但听了武则天这样说后,顿时改变了主意。

国家的荣耀,比起千牛卫的荣耀那是要大多了,与外蕃的比赛,怎么都要赢才行。特别是吐蕃,说不定天气转暖后,两国就要开战。要是马球比赛时候,我大唐皇家马球队输给了吐蕃马球队,那会让许多人感觉窝囊,这是面子问题,也是气势问题。

武则天知道李晨明白她意思,也没在这方面多说,而是笑着示意李晨走近她身边。

李晨依言走到武则天身边,站定,等候指示。

虽然没下雪,但天气很冷了,室外风吹来,好像要把人的耳朵冻掉一样。不过殿内倒是挺暖和,几个大火炉让殿内如同春天一样温暖,衣服穿的多的李晨都有冒汗的感觉。而武则天及其他宫人身上衣服都穿的不多,一直走在大唐服饰界潮流前沿的武则天,不例外地穿着她一直非常喜欢的低脸宫装。

这种宫装,开口很低,大片白花花的胸部袒露在外面,李晨走近她身边时候,低着头都能看到一截雪白的胸部起伏,还有若隐若现的沟壑。

这无声的诱惑,让李晨刹那间心跳加快起来。

现在的他,几乎对女人的诱惑没有任何抵抗力,欲-望憋的太久了,只要一点东西就能让他释放。

不过他知道武则天的眼睛在注视着他,站在武则天身后的上官婉儿和武团儿也同样在看着他,如果他露出急色的样子,那肯定会被他们看轻。因此他并没有刻意去注意武则天的胸部,而是很坦然地看了她一眼,目光在她饱满的胸部掠过后,最后在武则天的脸上停留。

“不知娘娘有何吩咐?”李晨以平静的声音问道。

武则天似乎很欣赏李晨的从容淡定,笑容满面地看着李晨那浮着微笑的脸,轻声问道:“李晨,你数次立了功,这段时间表现也挺出色,朝廷也给了你奖赏,只是不知道你对朝廷的奖赏是否满意?”

“娘娘的特别恩赐,微臣不胜感激,”李晨用带感情的语气回答武则天的问询:“卑职正准备到洛阳购一住处,没想到娘娘替微臣考虑到了,真的太感谢了。”

“满意就好!”武则天身体往后靠了靠,微仰着头看着李晨,“李晨,你若是再有功劳立下,本宫依然会有重赏与你。”

“多谢娘娘,”李晨赶紧致谢。

“李晨,今日本宫唤你来,除了和你说说这些杂事外,还想和你讨论一下关于辽东,还有青海之事,希望你能畅所欲言,有什么想法都与本宫说说!”

李晨抬头看了眼脸色稍变严肃的武则天,用力地点点头,“请娘娘,微臣知无不言。”

“你对朝政之事有其他见解,也可与本宫说,无论说什么,本宫都免你无罪!”

“是,娘娘!”武则天这样说辞,倒让李晨有点紧张起来,他弄不清楚武则天为何这么郑重。

武则天冲李晨意味深长的看了看,却并没马上说什么,而是吩咐上官婉儿和武团儿道:“婉儿,团儿,替本宫在偏殿置了软榻,本宫有些困乏,想躺着与李晨说事!”

“是,娘娘!”上官婉儿和武团儿应了声后,也马上去准备了。

两人走开后,武则天压低声音与李晨说了一句:“李晨,年节将近,朝廷要制定来看的朝政之策,希望你今天能与本宫说一些让人听了就会叹服之事。”

“是,娘娘!”李晨听了后,打了个激灵,他有点明白过来武则天为何这么郑重其事地说。

这个女人,是想从他嘴里听到一些富有建设性,于国于民都有利的建议,然后再在朝会上拿来讨论。如果来年能作为国策制定下来,付诸实施后取得了成效,那这就是武则天的功劳。

现在武则天的智囊人物并不多,而他前些日子所讲的策略让武则天觉得挺满意,所以今天就想从他嘴里再套一起建议去。想清楚了这一点,李晨心里轻松多了。

比这个时代的人多了一千多年的见识,看了很多历史总结,对唐朝时候一些时政的利弊,他肯定能讲出个一二来。这是一个进一步得武则天信任的机会,他一定要好好把握。

第九十一章民生之策

李晨跟着武则天来到了偏殿,这里已经有一个软榻准备着,放了一些靠枕。

边上同样有一个暖炉,软榻前面的案几上放着茶水点心,武则天走过来后,也就在上官婉儿和武团儿的服侍下,躺到了软榻上。

武团儿再拿一床厚毯子替武则天盖上,然后与上官婉儿一道站在边上待命。

“你们两个先退下吧,”武则天躺下后,冲上官婉儿和武团儿挥挥手。

“是,娘娘!”两人轻轻地答应了声后,也即离开。

两人离开之前,都冲李晨看了又看。李晨只能冲她们笑笑,不敢说什么。

“李晨,看样子你与婉儿和团儿都很熟了,”武则天一副玩味的样子看着李晨,很随意一般地说道:“她们两个长的都挺美的吧?”

“嗯,她们都长的挺漂亮,”李晨迎着武则天那怪怪的目光,并没有任何的惊慌,而是很老实地说道,“而且她们都很有灵气,不愧是皇后娘娘身边的人。”

武则天以手支着脖子,侧躺在软榻上,脸上带着微微的笑,“俊男靓女,相得益彰。李晨,她们中的哪个,你更喜欢?”

武则天这话让李晨顿时觉得有点不自然了,但他还是嘿嘿笑着,不直接回答:“她们两人都是人世间罕见的美女,每次看到,都觉得眼前一亮,很养颜。当然她们和娘娘你相比,还是有一定距离。她们长的太青涩,完全不能和娘娘这种成熟的风韵相比。每次看到娘娘,顿时觉得眼睛都亮起来。可惜我生的迟,也刚刚来长安,没想到娘娘年轻时候的标致模样,真是太遗憾了。”

李晨说着,还很感慨地叹了口气。

李晨这话,顿时让武则天心花怒放,她也没再计较李晨和上官婉儿及武团儿的眉来眼去,而是很认真地问李晨:“李晨,你真觉得我现在依然漂亮?”

“那是当然!”李晨没有任何一点犹豫就点头承认,“娘娘是我见过的女人中最有风韵,最有魅力的一个,真想不出来娘娘年轻的时候,是如何的迷人。”

其实说这话的时候,李晨有点雷到了自己,但他依然一副很认真的样子,仿佛在说一条真理一样,而且说话时候,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武则天。

武则天被李晨的话,还有他的注视弄的有点脸发烧,但她心里却是很高兴。没有一个女人,是不喜欢男人赞美她们的,武则天也是一样。更何况现在武则天身份高贵,没有人敢在她面前说这些胡话。

她喜欢有人称赞她年轻,美丽,这是女人的虚荣心作祟,李晨今天这么直白地说她长的好看,甚至比上官婉儿和武团儿都要出色,如何不让她开心?

“李晨,你真的会恭维人,本宫都被你说的真的以为自己还年轻漂亮,”武则天说着,又微微叹了口气,“唉,可惜啊,本宫是真的好了,怎么能与婉儿和团儿这样年轻的少女相比?”

“娘娘,你与她们站在一起,旁人根本分辨不出你比她们年长,如果不特意说明,肯定认为你们年龄相仿。娘娘真的是驻颜有术,岁月未曾在你脸上留下任何痕迹,”李晨依然说的很认真。

武则天彻底被李晨逗开怀了,笑的花枝乱颤,“李晨,你这个人真的很坏,尽会挑些本宫喜欢听的话来说。好了,本宫知道自己不年轻,也不好看了,你就别说这些恭维的话,我们说正事。”

“是,娘娘!”李晨依武则天的吩咐,在软榻边坐下,所坐地方与武则天大概有两米左右的距离。

“李晨,今年天下频繁遭灾,百姓游离失所者很多,本宫甚是内疚。”武则天微微直起了身,“本宫已经决定,来年要进一步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改善民生,造福天下百姓。不过本宫是一个女流之辈,想不出更多有利于民生之计,你年轻,脑子灵活,懂谋略,相信你一定能给本宫以惊喜。”

“娘娘,那微臣就胡乱说一些,要是说的不对,娘娘请莫怪。”

武则天冲李晨摆摆手,“本宫前面已经说过了,你尽管说就行了,说错了本宫也不会怪你什么。”

“让天下百姓能吃饱饭的办法,说白了就是增加粮食的产生,”李晨端起面前的热茶,喝了一口后,这才继续道:“微臣认为,增加粮食产量的方法有几个:一则开荒种地,增加可耕种的土地面积,二是改变耕作方式,三是改善种植结构;四是加大开发南方力度,特别是江南地区的开发。”

李晨一通话,顿时让武则天震惊,兴致马上起来,她没想到,李晨竟然一下子说出四点来,而且这四点听起来,并不是随口胡说,而是经过考虑得出来的,当下马上催促:“你详细说说。”

“开荒种地,增加可耕种面积,相信这娘娘也肯定知道,微臣就不多说了!微臣就说说后面几点吧,”李晨又喝了口茶,润润喉咙后,再道:“改变耕种方式,这一点其实可以做很多改进。据微臣了解,现在天下的耕种方式很粗糙,没有精耕,水稻也不育秧,而且大多地方一岁只有一熟。”

“粗耕情况下的种植,作物长势肯定不会好,收成自然也差,秧苗经过精心培育再移种,产量同样比撒种要高,如果这几点改善一下,粮食的产生肯定会马上提高。还有,现在一年一熟的种植方式太浪费土地,南方很多地方,一年完全可以有好几熟。这一点可以与我刚才说的第三点结合起来。”

“现在的种植方式,基本就是一年麦,或者一年稻、豆、粟等作物,除了土地抛荒严重外,种植结构也不合理,不能利用作物间的互补。其实麦子和水稻还有豆、粟,他们生产的季节不尽相同,完全可以错开来种植,麦子收割后,再种水稻,或者水稻收割后,再种麦子或豆。如果一年两季作物,那一亩地的产出肯定比一年一季要多的多。江南及岭南以南,一年到头天气暖和,很多地方一年可以种三熟。一年几熟,不但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肥效,更可以大幅度增加作物产量。”

这些方面的知识,李晨同样是在穿越前,翻阅历史书籍时候学到。史书记载,唐朝时候耕种技术还比较落后,并没有精耕细作,大多地方都是一年一熟,一家即使有几十亩甚至上百亩田地,但产出还经常吃不饱肚子,这让李晨很震惊。

放眼后世,即使并没有大规模机械化耕种的南方,在七八十年代联产承包后,就这么种植,全家吃饱肚子,那是完全不成问题。要知道,后世时候人均土地面积是唐朝时候的十几甚至几十分之一。李晨父辈时候,一个成年人能分到的土地,也不到两亩,而唐朝时候,一个成年人至少有几十亩,甚至上百亩。

而据李晨的父辈们讲,以前他们上山下乡在农村干活的时候,种植技术与古代基本没多少区别,用锄头犁地,人工插秧及其他播种,化肥很少,大部都是农村里的有机肥,成熟了都是用镰刀收割,最原始的办法脱粒。可以说,七八十年代的南方农村里,耕种技术与唐朝时候并没有质的差别。

差别比较大的,可能是种子经过改良,再还有一些水利设施的修建。李晨认为,如果唐朝时候耕种技术稍稍改变一下,再改一下种植结构及方式,那粮食的产生肯定会大幅度增加,至少能吃饱肚子。

听了李晨所说,武则天非常惊讶,她怎么都想不到,李晨竟然如此能说会道,对这方面的情况这般在行。刮目相看的感觉瞬间产生,不过她也很疑惑,微皱着眉头说道:“李晨,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本宫原本觉得,你是个五谷不分的人,对农事方面,了解不多,没想到你竟然能说这么多。”

李晨已经想好了如此回答,当下略带不好意思地说道:“娘娘,这都是微臣的师父所教。师父是南方人,从小在田里劳作,后来因故走离开了家乡。他是位得道高僧,在云游天下的过程中,明白了很多。他把这些道理都教授给了微臣,而微臣听了这些事后,认真去考察了一下,觉得非常有道理。今日娘娘问起来,也就斗胆一说了!”

“原来如此,”武则天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看来你师父真是位高人,可惜这样的人竟然未得朝廷重用,唉,真是浪费了人才也。”

李晨所说他师父是得道高僧,武则天并不很怀疑,她清楚,这世上,能者非常多,许多人并没有入朝为官的打算,就像一代神医孙思邈一样。这样的高人,教授出来的弟子,都是能者。

高手在民间,这一点武则天完全相信,李晨说他所说都是师父所授,武则天也没过多怀疑。若不是高人所授,武则天不相信李晨年纪轻轻懂这么多。

“娘娘,微臣觉得,刚才我所说这些,如果得到改善,肯定能利于天下民生!”

“说的挺有道理,这样吧,你回去后,把今天所说的所有观点,都写份文字呈上来,给本宫看看。你继续说,本宫知道你还有许多观点没说出来!”

“是!”

第九十二章你不是个正人君子

“娘娘,刚才微臣说了前面的三点,最重要的第四点还没说!”

“第四点?”武则天疑惑了一下,她已经记不清李晨刚才所说的第四天是什么了。

“第四点是大力开发南方!”李晨冲武则天笑了笑,并未计较武则天忘记了他刚才罗列的四点。“为何要开发南方呢?因为关中有效耕地面积已经没有更多扩增的余地,且这些地方土地不够肥沃!”

“因为长安是大唐的都城,天下人竞相往长安而来,使得关中之地人口众多,而土地数量并未增加,甚至因为水地流失及城市、道路等扩建因素,耕面积慢慢减少。关中已经不足以支撑京师的供给,相信娘娘也是知道这一点,如今长安所需的粮食,很多都要多南方运输而来。”

听李晨说到这里,武则天微微地点点头表示认同李晨所说,但她并没开口问什么,而是示意李晨继续讲述。

李晨又端起茶杯,喝了口茶后,这才继续说道:“娘娘,相对于南方,关中一带气候寒冷,作物可生长时间短,雨水也不充裕,引水灌溉不太方便,许多田地是靠天吃饭,种植成本高,但产量不高,并且没办法一年几熟!”

“而江南及岭南,还有更南的南方,气候温暖温润,年降水量比关中地区多的多,土地也比关中肥沃。且雨水充沛,河道密集,灌溉方便,非常适合大面积种植各种作物。这些先天的优势是南方成为粮食主产区成为一种必然。如今我大唐近半的粮食也是产自南方,相信娘娘也是知道这一点的!”

武则天微微地点点头,以示自己清楚这情况,并让李晨继续讲。

“娘娘,微臣可是听说,岭南一带,大部分地方可以一年两熟,甚至三熟,江南的一些地方也是这样。因雨水多,河流众多,灌溉方便,适合种植产量更高的水稻。可是,据微臣所知,眼下南方种植的作物还是以粟、麦为主,这几种作物生长周期长,产量低。以微臣看,如果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在南方及其他适合种植水稻的地方,必须推广种植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的水稻,培育优良品种!”

“关中一带的种植技术比南方先进,微臣觉得,在南主推广水稻种植,并施以稻麦复种技术后,再把中原一带成熟的种植经验和耕作用具在南方推广。娘娘,臣完全相信,江南及华南一带,是以后大唐的粮仓,只要治理好江南及华南,大力推广水稻种植,如此粮食产量定会稳定地增长,许会有这么一日:江南熟,天下足……”

唐初对江南的开发并不重视,且南方种植水稻的范围在唐中后期才迅速扩增,这是历史中有记载的事实。其实只要好好开发南方,并大力推广种植水稻,唐朝时候粮食短缺的问题完全能解决,这些观点,一些历史学家早就有过结论。李晨只不过拿别人总结出来的东西,当现成来用。

当然,这些理论,他觉得挺有道理的,其实好好了解一下唐朝时候的种植情况,应该都能说出一些有建设性的东西来。这些观点,在李晨眼中是挺有道理的,后世时候,天下大部分地方都种植水稻,正是水稻的大规模种植,才彻底解决了天下百姓的吃饭问题,要知道,那时候田地与唐朝时候差不多,但人口却是唐朝时候的几十倍了。

当然,唐朝时候的人,局限于这个时代的认识,还有对许多未知事我物的无知,一些需要改变的东西,他们并不知道。就打个比方,原本人家一年种一熟作物,其他时候让田地放着恢复元气,你如果劝他再种一熟,保不定他会认为你是想毁他的田地,除非大家都这么做了。

“说的非常有道理,”此时的武则天心里除了惊叹,已经没其他想法。她想不到,李晨今天竟然能给予他这般惊喜,

见武则天表扬他的,李晨更是得意,把一些他窃取人家的知识也显摆一样说了出来:“娘娘,水稻的推广,南方的进一步开发,对我大唐的粮食产量会有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点,微臣愿意以项上脑袋作担保。还有,娘娘,微臣还听师父说过一些种植之道,精耕细作之法!”

“你详细说来听听,”武则天挺有兴致,身体都直了起来,还向李晨微倾过来,以便听的更仔细。

“水稻种植除对水和日照的要求比较高外,其他的要求并不是很严格,因此更容易种植,不过要使水稻产量高,必须得细作耕种。这是师父亲自总结出来的经验,并且得到过实践的验证。”

“怎么个法子?”武则天更加的好奇了,身体进一步往李晨方向倾过来,以致胸口的风光都有一截暴露在李晨的面前。

李晨借喝水之机,瞄了眼武则天那微露的白嫩胸部,保持着从容的神色,继续说道,“种水稻之前,必须先将稻田的土壤好生翻耕,使其松软变糊,将所长草覆盖到下面,成为肥料。这可以用水牛来整地犁田。田地平整好后,然后再育秧,将稻种集中撒在几块田地里,这样方便管理,也可以减少病虫害。待秧苗长到一定大小,再起秧播种,播种后要加强管理……”

李晨唾沫横飞地把他所知道的如何耕田、平整,浸种育秧、催芽、秧龄掌握,如何播秧、插秧密度、播种时候的田间肥水管理,及秧苗种植后直至收割前的一系列管理措施都细细地讲述了一遍。直把武则天听的目瞪口呆,云里雾里。

武则天没经历过农事生产,对种植之道几乎没什么了解,但她听李晨说的这么详细,这么多的条条框框,马上认可了他所说的是挺有道理的。当下连声称赞了一番李晨,并说李晨即使到户部做事,也完全可以胜任。

李晨怕武则天真的把他扔到户部去,赶紧解释道:“娘娘,微臣知道这些,都是师父所说,还有一些是自己认为应该这样做的加上去,真实情况是不是这样,有没有效果,微臣也是不知道。微臣只敢确定一点的是,只要大力推广水稻,施行稻麦复种,精耕细作,大力开发南方,大唐的粮食产量肯定很快就会上去,即使遇到灾年,也不要太担心粮食问题,不要怕灾民无粮赈救。”

说到水稻,李晨又马上想到了一个水稻的品种,“娘娘,微臣听说南方一些地方在种植的一种名叫‘占城稻’的水稻,这是在交州以南林邑境内广泛种植的稻种,以林邑境内占城命名,这种水稻成熟周期极短,从种植到收割只需要五十天左右,微臣听说占城稻不只生长周期短,而且产量高、耐旱、又不容易有病虫害,在交州一带种植最广泛的稻种,那里大部地方一年至少可以种植三熟水稻。”

据历史所载,占城稻很早就在南亚一种天气温暖的地方种植,但直到北宋时期才被引起到江南一带,并经朝廷之手大范围地推广种植,并带来了田地的丰产,为两宋经济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唐初时候,内地至少江南一带一定是没有的,要是能比历史更早引进这种稻种,在唐的粮食问题,还会是问题吗?

“唔,本宫会让人去打探一下这种叫占城稻的水稻品种,看看是不是真如你说那样神奇!”武则天已经被李晨的话说动,她心里也生出许多的豪情来。要是真的通过李晨所说的这些手段,让大唐的粮食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改善了大唐的民生,那推选这些政策的她,就是历史的功臣。

一想到自己有一天成为万民敬仰的对象,武则天就忍不住得意。

不过她心境挺沉稳,虽然被李晨说动了,但并没有刻意表示什么,只是身体前倾,面带微笑地看着李晨,称赞了一句:“李晨,你真是个有真才实学的人,本宫越加欣赏你了!”

“多谢娘娘的夸奖,微臣不胜荣幸!”李晨说话间下意识地瞄了眼武则天那半露有他面前的胸部。武则天不知不觉中身体前倾,结果开口很大的宫装,把她胸前的风光大半展露了。李晨身材高,坐着时候也比武则天高一截,两人距离又近,只瞄一眼,就能看到她胸前那两团丰盈,还有深深的沟壑。

相信任何一个男人,在看到面前有这样的风景时候,都会忍不住投以注视。李晨不认为自己是柳下惠,他是个血气方刚的少年人,对女人的渴望很强烈,如此诱人的风光,当然想多看几眼。

不过很不幸,他这次瞄武则天胸部的目光,被武则天捕捉到了。武则天也发现自己身体前倾之下,胸部风光大半展露,在看到李晨赶紧将目光转过去后,武则天得意地笑了一笑后,坐直了身体,眼睛直视着李晨:“李晨,看来你不是个正人君子吗!”

“啊?!”李晨顿时很尴尬!

第九十三章拒绝

武则天并没继续说什么,只是坐直身体,面带笑容地看着李晨。

那笑容里,含义非常丰富,让李晨越加的尴尬。

偷看人家胸前的风光,结果被发现,还间接说了出来,相信任何一个男人遇到这样的情况,都会尴尬的。不过李晨的脸皮确实比较厚,武则天带笑的脸上没有任何责怪的神色,只有调侃,这让他心里的担心少了一些。

当下也很直接地说道:“微臣想不到,娘娘生产了多次,身材还能保持这样完美,真的让人惊叹,”李晨说着,特意在武则天那半露的胸部瞄了两眼,继续很直白地称赞道:“娘娘,要想大部分的女人身材都不如你完美,要是与你多呆一会,说不定我要流鼻血了!”

李晨这话,让武则天呆了一呆,旋即大笑起来。

这家伙太有趣了,偷偷瞄她饱满的胸部不说,被她发现后,还说的这么义正言辞,仿佛不看都有点对不住人一样,武则天有点惊讶了。不过李晨的话,也让她挺得意。

她一向认为自己的身材很好,到这个年龄,还不输妙龄少女。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