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忽悠盛唐-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刘德威本来是去给权万纪宣旨让权万纪回京的,可没想到刚宣完旨,那权万纪是撒腿就跑,等到刘德威反应过来往回赶的时候,这行程却晚了权万纪一天,就这一天,让他捡了条性命。
刘德威也不含糊,见一批死士经过又见权万纪随从被杀,知道出了大事,忙派人回齐州打探,自己就在半路等候消息,把事都弄清楚了,才赶回来跟李二汇报,这李二不听还好,一听原来是他娘的这么回事,气的嗷嗷乱叫,也该着张成才倒霉,离那齐王最近,李二竟然让张成才先别急着去高句丽抢老婆,马上发兵,把李佑那个逆子给他抓回来再说。
第21节张成才定计活李佑齐州城成才说回京
第七章 立足大唐第二十一节张成才定计活李佑,齐州城成才说回京。
这张成才在登州正做着攻打高句丽的准备,忽然接到李二的命令,让自己兵发齐州活捉李佑,张成才手里拿着圣旨就开始发愁,薛仁贵一看师兄在那来回的渡步,也不知道在想啥,忍不住的问了起来。
“师兄,既然陛下令我等兵发齐州,师兄为何不下命令,难道这圣旨有问题?”薛仁贵咋也想不通这张成才为什么犹豫,小心翼翼的问道。
“大胆,此乃陛下亲笔所写,如何有假,你是何人,竟敢怀疑圣旨,莫非想造反不成?”这薛仁贵声音虽小,可这传旨的太监听的可是真真的,为啥啊?人家太监全靠着眼珠子好使,耳朵灵光混日子,这薛仁贵是军中的大将,声音再压也没那娘娘声音小吧,离的这么近,听不见就怪了。
“公公恕罪!仁贵绝无此意啊,只是~~~”薛仁贵说着拿眼睛往张成才那一扫。
“张公爷,老奴可还等着回去复旨呢,您看??”这老太监挺有眼力劲,也知道那薛仁贵的意思,马上凑到张成才跟前,想催促一下用兵。
“公公啊!不是成才愿意拖延,可这丈巴爷揍儿子让我这女婿出头,揍轻了没小狗,揍重了那可他儿子啊,陛下这会在气头上啥都好说,可这要是消了气???”
“这个。。。。这事就不是老奴能管的了的了。”
“公公此言差矣,我等都是为陛下办差,怎么着也得想办法让陛下高兴不是,要说这齐王也算我的小舅子,你让我这姐夫哥宰小舅子玩,是不是有点????”张成才在那觉得为难,这话也是说一半留意半,生怕这老人妖回去说自己坏话。
“这个,陛下是听说齐王杀了权大人才发的火,按说这罪也不小,张公爷有圣旨在手,还怕陛下怪你不成?”
“哎呀公公啊,你糊涂啊,你儿子要你杀你个家奴,你是打他一顿还是杀他解气?”
“我宁肯自杀,呜呜呜呜呜!”老太监一听儿子,竟然哭了起来,想想自己年龄越来越大,这世上根本没了亲人,越想越恼,哭的是泪水横流,那叫一个伤心啊。
“公公莫哭,是成才的不是了,成才失言了。”这张成才口不择言,忘了这货少了零件,一下子翻出了人家的伤心事,看那老太监哭的伤心,心里也是很不过意,一个劲的在那道歉。
“此事如何能怪公爷,是老奴自己没有福气啊,话说回来,张公爷的话也有道理,毕竟是骨肉至亲,这万一日后计较起来,你我也都脱不了干系,只是不知公爷可有良策化解了此次危机?”老太监止住了哭声,如有所思的问道。
“这个,敢问公公,那齐王可曾谋反?”
“这个却是从未听说,只听陛下说他是擅杀朝廷大员,胆大包天死有余辜。”
“这样啊,那成才想请公公一起去齐州一趟,不带兵马只带护卫,去了以后咱们这样l。。。。。。。。。。。。”
“这,公爷可有把握?”
“绝对有把握,公公只管随我前去,不管怎么说,我们也得想办法把齐王活着送回长安,还不能把他给逼反唠,如若不然,不管是陛下将来后悔,还是那太子爷日后登基,咱哥俩都是九死一生啊!”
“公爷所言极是,老奴愿听调遣。”
这张成才为啥非要保住这李佑的性命呢,一来他跟李佑也没啥仇恨,二来李佑的年纪正好是在个叛逆期,本来就是个爱惹祸的年龄,如果善于引到根本出不了大事,可这魏征是个老顽固,管教的自己儿子象个木头不说,连李二这三儿子也给弄的有些愚傻,再加上权万纪这个二货不管不问,不出问题那才叫怪了,三来也是怕李二将来算后账,特别是那阴贵妃到现在还时不时的被宠爱一下,万一不敢恨李二却恨到自己头上,到那时叫自己怎么办才好。实在不如活着弄回去,反正人交到你李二的手里,是杀是剐你自己看着办就好了。
张成才留下薛仁贵继续操练士卒,喊上席君买李敬就一起前去,从登州到齐州是真不算远,这几个人两天不到就进了齐州城,一看旗帜没换,城门没关,就知道这娃还有救,急急忙忙跑到了齐王府中,进去一看吓了一跳。
这齐王认为自己这次是死定了,正在家里给自己烧纸,边烧他还边念叨,屋里哇啦的也不知道念叨的啥,隐约听见这齐王念叨着自己错了,知道准时,怕以后没人记挂,先烧上点纸,贿赂贿赂地下的神仙,下去以后把那油锅给免了。
这张成才看着李佑心里也是可怜,好好的个孩子咋就给弄成了这样呢?忍不住出言劝慰了几句,这李佑不听还好,听了是哇哇哇大哭起来,那架势简直跟孩子见了娘一样,边哭边往怀里拱。
“齐王,小佑,别哭了,你的委屈姐夫知道,你姐也知道,陛下也知道,那权万纪不是个东西,早就该死了,世界上咋会有这种老师,啥事都推给家长,要他们干啥?姐夫理解你,不要哭了啊!”张成才一边劝着李佑,一边想起了在后世自己给自己孩子批作业时候的情景。
“姐夫,呜呜呜呜呜,小佑这次真的不会死吗?”
“你是死不了,姐夫肯定要给你求情,不过你那个人渣舅舅就很难说了,哪有给自己外甥出这主意的,就因为老师家访就教唆着孩子杀老师,这还得了。”
“可舅舅这是为了把那个小佑啊!”
“帮你?他这是害你,你在齐州做的那些事是挺可恨,可最多也就是打一顿的事,现在倒好,他让你把个老师给杀了,活罪变成了死罪,能保住性命就不错了,有这么帮人的吗?这不是帮人上绝路吗?。”
“姐夫,小佑该咋办,你说吧,小佑听你的。”
“啥也不用干,随我一起回长安,咱们去找陛下把委屈说说,你又没造反,陛下狠不下心来杀你的。”
“真的?”
“真的,姐夫不骗你。”
第22节悄悄回京齐王得命痛殴李佑打抱不平
第七章 立足大唐第二十二节悄悄回京齐王得命,痛殴李佑打抱不平
这张成才一看忽悠李佑成功,就知道自己的判断没错,这李佑就是年少顽劣了些,你让他造反他是真不敢,看来这条小命自己是给他保住了。
这几个人带着李佑,一不招摇声张,二不惊动地方官府,只是闷头赶路,进了长安一刻也没停留,直接就进了皇宫,这行人进的那叫一个小心,比做贼的还有个贼样,这李二正在那看奏章,听说张成才来了也是吃了一惊,咋一点奏报没有,他这在外领兵的大将跑到皇宫里来了,急忙传了进来,想要问问究竟。
“儿臣张成才叩见父皇”!“女儿李敬叩见父皇!”“孩儿李佑叩见父皇,儿臣知错了,请父皇责罚!”
“?????你们三个???’这李二一看这三个人进来了,这脑袋瓜子上飞的全是问号,心说话咋平叛的和叛变的一起回来了捏,也不像是抓回来的啊!
“成才,说,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李二再笨,这会也看出事来了,不用说这李佑造反另有隐情。
“这个~~~陛下,儿臣奉旨去拿齐王,接到旨意不敢怠慢,当天就去了齐州,可到了一看,这齐王造反是与众不同,一没举旗二没举兵,城门大开,商旅横行,气的儿臣浑身发抖,这反造成这样,也太侮辱齐王的智商了。”张成才说到这里故意的顿了一顿,抬头偷偷的瞄了李二一眼,看他木有生气,心中暗叫有门。
“奥,那你是如何将他抓起来的?”
“啊呀陛下,说到这里儿臣这火气更大,儿臣见齐王毫无防备,就跟公主一起进了齐王府,这齐王正在那烧着纸呜呜大哭,见了儿臣是抱住了就不撒手,一口一个姐夫救命,身为李氏子孙,竟然如此没种,造个反都能造的这么没有水平,实在是愧对了阴谋家的名头。”
“???啥,你们连兵都没带进了齐王府就把他给领回来了?”这李二听的也是脑袋发晕,可能觉得李佑这反造的实在丢人,他这个当爹的也坐不住了,拿手指着李佑,很是不可思议的问张成才。
“对啊,就我和敬儿,对了,还有过去传旨的公公,就我们三,连手也没动,不知道这齐王造反是哪个二货报的信,要是这也能算造反,那天下还有几个能不算造反的。”张成才话锋一转,看看李二不主意,伸出手去朝着李佑大腿根子内侧的嫩肉这么用力一拧,那李佑自小娇生惯养,哪里受过这种待遇,直疼的张着个大嘴还不敢叫唤,眼泪哗的一下就喷了一脸,心里倒也明白自己该干什么了,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哇哇哇哇,父皇,儿臣真没造反作乱啊!哇哇哇哇”这李佑别的本事没有,这装哭的本事倒是一流,眼看的没人理他,这哭的是山河变色泪雨磅礴,让李二听的都很是心疼,心说话我儿子在外面这是受了什么委屈,竟然哭的如此伤心,眼见的李佑哭的上气不接下气,赶忙出声安抚了几句。
“哎呀,好了好了,不要哭了,父皇知道你在外面不容易,这不也没把你怎么着吗?”李二这边劝慰着李佑,边打了个手势让三个人起身,到了这里,张成才知道今天这关算是他娘的过了。
这李佑忍住了哭,还在那抽抽涕涕,李二慈爱的看了看下面这三个人,心里感到了些欣慰,虽然是皇家,可好歹还存了那么点亲情,接下来李二又问了问权万纪的事情,李佑也不敢隐瞒,一五一十的给李二做了做汇报,连自己的舅舅都没遮掩,总之就是一句话,死道友不死贫道,舅舅啊,这黑锅您就背了吧。
“原来如此,陛下,这权万纪竟然如此可恶,齐王犯错不知教化,就知道家访打小报告,这不是作死是干嘛,还好他是给齐王当老师,这种玩意要是给太子当老师,那太子都不知道会被埋汰成啥样了。”
李二看着张成才吐沫星子横飞的给李佑争理,这脸上是一个劲的抽抽,心里说有你这么说事的吗,孩子不听话老师跟我这当爹说说就得死,还让这小王八羔子给分了尸,照你这么说他还有理了?
“成才这话不太恰当吧!这权万纪论公乃是朝廷大臣,论私乃是齐王的老师,就因为打了齐王个。。。什么来着?”
“父皇,小报告!”李敬见李二想不起来,赶紧在那帮他补充。
“啊对,就因为打了齐王个小报告,难道就该死不成?再说了,你杀就杀了吧,怎么杀的如此惨烈,竟然弄的连个全尸都不给留。”
“父皇,这离间皇家骨肉,挑拨搬弄是非,不知道是什么罪名,又该如何量刑?”张成才见事到了宰权万纪上,知道过关也不远了,顺手就又加了一把火。
“这个????这权万纪就算有罪,也该由有司量刑,这齐王擅杀大臣,也是罪无可恕啊?”
“降降爵位也就是了,大臣满大街都是,这儿子可就那么几个,何况这事是齐王干的还是阴弘智干的还不一呢。”张成才话锋一转,把刀尖就对准了阴老头的心口。
“有道理,这阴弘智就没出过什么好主意,整天是吃啥啥不够,干啥啥不行,要不是看在阴娘娘的份上,我早就把他给办了,这次的事放他头上不冤枉,你们几个都下去吧!明天自然有旨意给你们。”
“儿臣告退!”
一出这大殿的门口,这三人是长长的舒了口气,张成才也不客气,拉着李佑就跑到了李敬的宫中,关上门就是一顿狠揍,那李佑刚刚逃出生天,正在那想着去哪庆祝,谁知道会有这种无妄之灾,登时慌了手脚,打又打不过,逃又逃不了,还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挨揍,只得呜呜的哭着连声讨饶,哇哇的叫着向李敬求救。
“知道为啥打你吗?”这张成才打了一会,觉得累了才停下了手,板起脸来开始教训李佑。
“姐夫,小佑不知啊?”
“权万纪是你老师,你竟然把他碎尸,你和他到底有多大的仇?那魏征魏老大人为了你操劳了那么久,那么点俸禄全都喂了你们哥三,他过世为何就没见你回来磕上个头。”张成才大义凛然的训斥着李佑。
“这,小佑只是让人杀那权万纪,真的没有让他们碎尸啊,至于魏师父小佑自然铭记在心,可藩王没有诏令,如何进京啊,小佑在齐州也没少给魏大人做了法事,还专门跑到登州让魏叔玉给捎了三头。如何能怪小佑?呜呜呜呜”
“:(嗯!也对哈,好好好,小佑乖不哭了啊!”
第23节李承乾谋反事发,杨贵妃借机发狠
第七章 立足大唐 第二十三节李承乾谋反事发,杨贵妃借机发狠
这张成才两口子跟李佑三个人第二天就接到了圣旨,这圣旨的具体内容咱就不一一表述了,那玩意废话太多,大体的意思就是张成才这次去齐州破案,干的不错,很合皇上的意思,让他抓紧时间回登州,继续为将来抢老婆做准备工作,这李佑还是那几句话,啥生性顽劣不堪造就什么的,把他的爵位给降了三级,禄米给停了一年,亲信宰了二十多个,他那个舅舅“自愿”喝了杯酒,结果不幸被呛死了,准许拉回家去按规格安葬,张成才得到消息二话不说,先把个李佑赶回了封地,任阴娘娘苦苦哀求都是不管不顾,搞的李二都摸不着头脑,这货咋比自己还着急。
总而言之这齐王谋反的破事就这么拉下了帷幕,该死的都死了,没死的都活着,也算是皆大欢喜,可是这贞观十七年可真不是个好年份,不是李二流年不利,就是流年不利李二,也就三四个月的时间,老魏征年前殒命、高句丽战火将起、齐王李佑造反;好不容易来了点好事,那新罗女王自愿伺候枕席,又被个长孙皇后抓住了话把,差点揭了自己这张老皮,忙来忙去的这几天终于落了点清净,想把个女儿女婿打发到登州,自己也过几天顺心的日子,谁知道这女婿没走,祸事却又平地而起。
“啪”“啪”“啪”这李二在太极宫又开始发起了脾气,李二现在是财大气粗的主了,摔起东西来那是非常的有气势,放到贞观三年,这宫女太监早就开始藏东西了,现在可不一样了,李二在那摔,太监宫女就往里搬,反正现在家大业大,魏征也是阴阳两隔,要起来容易的很,摔点就摔点吧。
平日里这边茶杯子茶碗一响,长孙皇后必定闻声而至,可今天李二砸烂了七八套了,也没个人过来看看,要说这人发火吧你就别劝他,越劝越来劲,放以前咋也得折腾两三个时辰,可这次半个时辰不到,没动静,为啥呀?闪了膀子了!以前有人拉啊,再大的动静摔不了几个,今天没人管,摔的倒是不少,可一会就没了力气,李二往四下里看了看,也没个人来劝劝,就这么停下下不了台,咬咬牙准备摔个大个的,就不信还没人过来,这年纪大了胳膊腿就是不好使,一不留神,膀子闪了。
杨贵妃在那给李二揉着膀子就开始埋怨,你说你这年纪也不知道爱惜自己,想听动静你让太监宫女摔啊,自己逞什么英雄啊,你看这膀子扭成什么了都,大拇指都扭都屁股后面去了。
杨贵妃在那嘟囔个不停,心里也恨这个李二把自己儿子扔到魏征那那么多年,放出来没几天又给发配到了蜀地,揉膀子的小手那是不由的加了几分力,直疼的李二呲牙咧嘴口水都淌了一地,就这还在那逞英雄,爱妃用力,朕受的住,啊呀!
这李二是碰到什么事了啊,平常生气都往皇后那跑,今天怎么跑到李恪他娘这里来了呀?这事还真不小,他也没法往长孙皇后那里跑,为啥啊!太子谋反。
纵观李二一家,谋反简直就成了习惯,放到过去那叫脑后有反骨,放到现在,那叫有谋反的基因,看人家这家子,爷爷反主子,儿子反老子,弟弟反哥哥,老妈反儿子,儿子反老妈,姐姐反弟弟,侄子反姑姑。。。。。。就不多叙述了。
要说人家李二反他爹那是因为自己不是太子,这李承乾已经贵为太子,只要李二一嗝屁,马上就能登基为帝,他为了啥要造反啊,说起来还是李二这个爹当的太好,反正教出来的儿子都是些坑爹的主,你说你立了太子就管好啊,他不,他这边立太子,那边宠魏王,好时不时的敲打下李承乾,这大儿子就这么让他给玩残了。
要说这李二对太子有意见那可不是一天两天了,见人家李承乾喜好声色畋猎,心里就不高兴,偏偏就忘了自己年轻时候那点混账事,谁还没个年少轻狂的时候啊,可这人看事啊,他就是许自己不许别人,整日里因为这些芝麻绿豆的事训斥太子;
这里面还夹了个汉王李元昌,这李元昌不愧是个老混蛋,要是一天不干点天怒人怨的事,那这一天就是没过,这李二对儿子可以迁就,可这弟弟就不一样了,你说这侄子不懂事,你这叔叔胡子一把了也不懂事,逮住了几次机会,狠狠的把李元昌骂了几顿。
要说再寻常人家,当爹的骂骂儿子,当哥哥的训训弟弟这都不是什么大事,可挨训的这俩他就不是啥正常人,竟然因此耿耿于怀,这一起挨骂挨的多了,这李承乾居然和汉王成了忘年交,那关系也成了难兄难弟,在一起打的火热,这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密切。
李二要是真关心儿子,稍微留点心思,多和太子交交心,估计也出不了啥事,可这李二当啥都行,当皇帝人家是出了名的千古一帝,当男人人家是好男人,祖坟被挖了也没把老婆咋地,可这货就是不能当爹。你说你这时候不去教育太子,好死不死的去宠那魏王泰干嘛,这下闹的太子魏王也反了目,太子觉得魏王要夺太子之位,这魏王觉得李二要废长立贤,这家伙可热闹了,大臣那是拉帮结派,太子魏王是不共戴天。
这李承乾见自己失宠,把这账记到了魏王的头上,私下豢养刺客纥干承基及壮士一百多人,预谋杀死魏王。又笼络侯君集翁婿二人已抓兵权,这爷俩和东宫千牛贺兰楚石及汉王为了富贵,也是天天劝李承乾造反,你说李二给太子找的这些属官也都是些人才,天天的啥事不干,就在那忽悠着儿子杀爹玩。
这事咋出来的呢,还得回过头说说这李佑,这李佑为了活命,交代历史问题那是十分的清楚,里面涉及了一个人,和太子关系很是密切,谁啊,纥干承基!这小子因为齐王李佑主动检举下了大狱,本着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原则,马上上告太子预谋造反。李二听说以后那是火冒三丈,严命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李世勣按察此事。
这长孙无忌房玄龄都是一代人精,查李承乾这点破事还不快啊,当天就查验属实。李二得到回报,牙齿咬的是格格乱响,可是这长孙皇后把自己关在寝宫不言不语,弄的李二也没了章程,本来想摔几个茶碗把长孙皇后引出来商量商量,可摔到闪了膀子都没见那娘们出来看上一看。
这次跑到杨贵妃这里,指望着这前朝公主素来温柔体贴,能给揉上一揉,哪知道这杨贵妃也要为子报仇,把个力道用了个十足,李二疼的是呲牙咧嘴,口中虽然不说,可这心里也是明白,忽然有了众叛亲离的感觉,委屈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这么大的宫殿,咋就没人能跟自己交交心啊!
第24节李承乾太子被废,张成才宽慰李二
第七章 立足大唐第二十四节李承乾太子被废,张成才宽慰李二
这李二趴在杨妃的宫中,肩膀疼的要死,心里苦的要命,要说这李承乾出事他不心疼那也是假的,这世上有哪个当爹的没事干愿意宰孩子玩啊,可这长孙皇后把自己往寝宫了一关,啥也不管,这特娘的算是怎么回事啊!这儿子你也有份,凭啥把事都推到我这儿。
李二越想心里越不平衡,竟然不顾疼痛的爬了起来,写下了诏,把个把个李承乾废为庶人,关到右领军府,把个李元昌直接赐死,要不说这李元昌傻呢,当儿子的时候不造反,当了弟弟了还跟着掺和什么啊,这下好了,人家当儿子的没事,你个当弟弟的宰了吧。
侯君集那些个祸害就别提了,没被灭了族就是皇恩浩荡了,那一个个上刑场的时候是丑态百出,有装硬汉的,有哭天抹地的,有大声喊冤的,反正是啥样的都有,直到那一声时辰到的一声喊下来,就都变成一个样了,啥样啊,尸首分离,血溅五步,要不说疏不间亲呢,劝儿子杀爹这种事,估计他们下辈子是说什么也不会再干了。
跟着倒霉的还有太子左庶子张玄素等东宫属官,这李二也是急红了眼,自己都管不了儿子,却还怪起了别人,非说人家辅佐太子不力,一股脑的都给免为庶人。
沾光的也有,就是那个纥干承基,这个小子因为告密有功,竟然被任为佑川府折冲都尉,还被赐了爵位,平棘县公。这一个高密的功劳,竟然和张成才成了平级干部,也不知道李二是哪根弦出了毛病。
这圣旨就从杨妃的宫里一张一张的传了出去,外面的大臣可是炸了窝了,这阴妃娘娘这会才反应过来,得亏李佑先走了一步,不然再给牵扯出来,还不一定怎么处理呢,当下关上宫门闭门谢客是谁也不见,老老实实的装起了孙女。
张成才刚想启程,没想到这事来的这么快,他倒是知道李佑一反李承乾肯定败露,也知道该到了李治露脸的时候了,可这李治又些日子没有露面了,简直跟他娘的人间蒸发了一样,就算是贪恋女色,就他那个小身板,也该吃不消了啊,可这个时候他还真不能去见李治,这皇子一个接着一个的谋反,谁知道自己去找李治会惹来什么麻烦。
谁知道太子谋反这事还真没完,那李二废了儿子,还是觉得不解恨,竟然突发奇想,要当面训斥,也好让自己那颗受伤的心有点安慰,谁曾想这李承乾见太子之位已废,自己成为庶民,一时间也没了什么顾忌,那是有什么说什么,把个李二说的是理屈词穷,连杨妃娘娘和宫里的太监都暗自赞叹,要不是李二在场,只怕是掌声都要响了起来。
李二本来是要出气,结果却闹了自己个没脸,想想孩子说的虽然过分,可也不是没什么道理,自己年轻的时候啥没干过??给他爹找小老婆,糊弄他爹睡人家隋炀帝的老婆,抢自己弟弟的媳妇,霸占前朝的公主,欺负阴家的寡妇,和自己比起来,貌似这李承乾还好了许多。
谈到那谋反的原因,这李承乾更是振振有词,我弄点私兵死士还不是因为你宠着李泰,你以为他府里的兵丁死士会比我少,我要没这点人撑着,早被你们家老四祸害了,还用用得着你抓?再说了,凭啥说我是造反,我举旗了?我易帜了?我逼宫了?我杀兄灭弟了?要是因为我说上几句话就是谋反,你那九儿子和你那好女婿天天要把你拍死在沙滩上算不算造反?
你要不立我这个太子,我李承乾也不会去争,可你把我立成了太子却去宠爱那魏王,我要是被废还有命在?你不杀我他会留着我?你有儿子我就没有?只许他算计我,就不许我算计他?这矛盾都是你这当爹的惹出来的,早早的送他去了封地,我还没那闲功夫和他斗智斗勇呢,没准这会还在东宫苦读经书研究学问呢,你可别说和你没关系,天天祖宗家法,你按祖宗家法办了吗?
李承乾的话把个李二雷的是外焦里嫩,想想自己的所作所为,确实责任很大,有心驳斥那李承乾一下,却发现身边的儿子居然没一个好鸟,再想想那些个闺女嫁出去以后也是很少回来看看自己,女婿就更别提了,一个个斗躲的远远的,最气人的就是那个张成才,跑到登州一躲就是三四年,难道自己真的错了吗?嗯!张成才,这个小王八羔子不知道走了没有,不行,皇后不见我,我得问问他是啥意见。
李二想到这里,心里也有了点希望,总算还能拉个壮丁给自己出出主意,吩咐了一下众人,将李承乾带下去好生看管,不可让他再受委屈,这李承乾却是光棍,直接不要单独照顾,只要李二秉公办理,接着又提供了魏王谋夺太子之位的证据的所在,就直接去了宗人府的大狱等候消息。
李二吩咐身边的人去取了回来,不看还好,这一看是老泪纵横啊,呜呜呜的哭出了声来,为啥啊,就太子那点证据要算谋反,这李泰直接就可以算是篡国了,不管是私兵还是死士,比李承乾多了十倍都不止,结交大臣打击异己那更是家常便饭,眼见的儿子一个个都要遭殃,你让这李二如何不恼如何不悲啊!
张成才这会已经到了杨妃的宫中,眼见的这老丈人哭的可怜,有心劝劝还真不敢,只好和杨妃在那看着李二反思,这李二怎么也是千古一帝,哭了没多大会就反应过来,招呼张成才到了跟前,把事情跟张成才这么一说,想听听张成才有啥主意。
“陛下,这是你们老李家的私事,我个当女婿的咋能掺和啊?”
“你保下李佑,朕已经很感激你了,你就不能帮帮忙,让承乾也得个善终吗?”
“这个,陛下啊,太子固然有不对的地方,可是你要说他是谋取皇位,我看就有些过了,因为这皇位早晚都是他的,他干嘛还要谋取,在这个事上,说太子是为了自保还差不多,不知道这时候有人要说您谋反,您是什么感受啊?”
“胡说,这岂会一样?”
“有啥不一样,这皇帝的宝座和太子的宝座你们都已经坐了那么久,除非有人和你们抢,你们怎么会跟别人抢,所以,你们只会出现为了保护自己的位子而做一些必要的准备,至于谋反那都是胡扯。”
“有道理,可这太子和皇帝还是不一样啊,这承乾难道就不想早点坐上皇位?”
“这太子怕的是被废,所以才会有过激的行动,您想想,若是没有魏王,若是您也没有宠信其他的王爷,就太子这脾气,他会想到谋反?儿臣也不是看不起他,再借他俩胆他也不敢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