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征战天下第2部-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凉国公的意思吗?」梅文俊淡淡的问道。
「不,凉国公绝对没有勉强将军的意思,今天的行为,纯属卑职个人的自作主张!」阮辉华急忙澄清道。
「将军应该清楚,其实在奖励耕战的政策之下,壮丁的入伍,绝对不会在百姓中产生阻力,但是如果经过有心人的挑拨,可能就会变成一件麻烦的事情,而巴蜀的混乱,不管是对于巴蜀来说,甚至对于西南的远征,对于主公,对于神州,恐怕都不是一件好事!
「卑职身为风雨军一员,自然不希望主公的基业受损;身为神州子民,更不希望同室操戈的悲剧出现;卑职幼时落难途经巴蜀,受过不少父老乡亲的恩惠,不希望这片天府之国遭受刀光剑影的灾祸;而这便是卑职冒昧前来,希望将军能够帮助的用意!」
「想不到凉国公的麾下,竟然如此人才济济,校尉让文俊失敬了!」
听了阮辉华的话,梅文俊不禁动容,不由得重新打量了一下这个毫无特色的中年人,然后恭敬的行了一个礼。
因为阮辉华的话,恰恰是梅文俊所担忧的。
如果此时巴蜀发生动乱,必然的结果,便是风雨军的南征受到巨大的挫折,而巴蜀则会遭受不下于大理土司段远效那样的报复;同时对于帝国在西南半岛传统势力范围的根基,也会产生无法预料的影响。
风雨也同样看到了这一点,而任命梅文俊为巴蜀总督,便是一个大胆然而漂亮的伏笔,但是他对于军队过度的自信和军方昂然的战意,让他根本从未试图从根本上防范,事实上如今一帆风顺的凉国公,甚至还从心里企盼着这样的机会到来。
而阮辉华如果真的是自作主张的前来,那么说明他是实实在在看到了,并且也意识到了其中的严重性,单凭这一点,就有资格成为他梅文俊看重的知己。
相视一笑间,梅文俊的眼神中闪现出了英雄相惜的光芒,只可惜这种相逢知己的喜悦,却很快被一个仆人跌跌撞撞闯入所带来的讯息给打断了。
「昨天沐家大少爷失手打死了一位风雨军的千夫长,今天一早,大批军爷将沐家在城里的宅第给抄了,还扬言要沐老爷将凶手交出来!」
「什么!」
梅文俊和阮辉华同时动容失色。
他们最害怕的,便是这种无法预料和控制的意外,尤其是在意外发生的双方阵营,都存在着强烈的主战意识的情况下。
因此,如果无法控制的话,这很有可能将引发自风雨军占领巴蜀以来,所面临的最为严重的一次冲突。


第十章一场交易
晨曦下的大佛寺,颇有一种人间仙境的感觉。
在大佛寺度过了一夜的风雨,今天起得特别早;和风雨一起出来的,是他的妻子李中慧。
身披黑色薄纱的佳人,如同小鸟般依偎在夫君的身旁,衬托着风雨的威严。
「恭喜夫君,从今日起,夫君便将是这神州的第一人,而佛指舍利的进入中土,将令夫君的功业足以和圣龙历代明君贤臣相媲美!」
目睹着已经有不少信徒在天尚未亮,便已经聚集在佛寺之外诚心祷告的情景,李氏家族的女皇今天的心情,显然也是十分的舒畅。
再过两个时辰,天子和群臣都将陆续赶到,不过他们的到来,充其量也仅仅是作为风雨的陪衬。
伴随着印月战场的胜利和西南半岛的臣服,普天之下,无论是尊贵无比的天子还是历史久远的家族,如今在风雨辉煌的光芒之下,都只能够用黯然失色来形容。
「夫人过奖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今天的盛会之后,虽然能够让风雨军声势大振,不过接下来各路诸侯在执政议会上的联手,恐怕也是一件必然的事情了!」
风雨微微一笑,此时的风雨军统帅早就不是当年那个懵懂少年,赞美虽然让他感到高兴,不过对于现实的理智,却让他学会了保持谨慎。
「其实诸侯大可不必多虑!」李中慧柔情的注视着风雨,对于夫君能够在面对巨大的权力时依旧可以如此冷静,让妻子感到了欣慰。
「下个月执政议会召开之后,令狐世家如果想要缓解目前的压力,就必须获得风雨军的支持;同样,没有了风雨军的军事和物资支持,燕南天在河北的日子恐怕也不会很好过。
「至于公孙世家和杜绍权,在没有其他诸侯支援的情况下,恐怕也不敢和夫君你明着对抗;反倒是天子方面让我很担忧,如今他已经在逐步加强对京畿的控制,同时又招募了大批军队充实了归还给他的鄂州城,日后。。」
说着,李中慧的双眸闪现出隐隐的忧患。
对于风雨当初止步巴蜀的同时,将位居南北交通枢纽的鄂州城交给了萧剑秋,李中慧一直都是抱着反对态度的,因为这不仅有利于萧剑秋建立自己的军事力量,同时也等于让他掌握了中原和天下最富有的江南之间的水陆交通。
「让出鄂州的事情不必再说了!如果没有鄂州作为交换,萧剑秋恐怕也不会这么痛快的在宪政方面给我们留下这么多可以利用的漏洞,更何况。。」
风雨的嘴角边浮现出了微笑,淡淡的说道:「更何况,得到鄂州城的萧剑秋,正好可以让一片混乱的荆州火上浇油,从长远来看,未必会是一件坏事!退一步讲,我能够把鄂州城让给萧剑秋,难道就没有能力夺回来吗?所向无敌的风雨军,从来就没有任何一座城池可以阻挡!」
风雨说这番话的时候,神色之间充满了壮志豪情。
「好啊,既然我的夫君这么厉害,那就是小女子自寻烦恼了!」
难得的,李中慧颇不高兴的嘟了嘟嘴,显现出了一派小儿女状。
这情形,让风雨不由得看呆了,他随即回过神来,哈哈大笑着一把将妻子搂入了怀中,调侃的说道:「若是我的中慧也是小女子的话,普天之下,还有谁堪称女中豪杰?」
「哼,油嘴滑舌!」
虽然在面对那些功勋卓著的猛将重臣时总是谈笑自若的李中慧,此刻在众目睽睽之下被风雨整个人给搂在了怀中,嗅着男人独有的气息,也忍不住满脸通红起来,于是赶紧用劲试图挣脱,在最终发现这个图谋无法得逞之后,便不无羞恼的冷哼道:「我怎么敢当啊!我们的凉国公风流倜傥,早就红颜知己遍布天下了,什么欧谷主啊,辛娜特使啊,云大小姐啊。。」
此话刚刚出口,因为心中微微的酸意而忍不住发泄的李中慧便发觉自己失言了,一时之间原本还融洽的气氛顿时凝重了起来。
「明月。。明月的下落至今还没有查到吗?」
良久之后,李中慧方才先开口打破了刚才难堪的沉默。
「是啊!」风雨长长的吐了一口气。
目睹着正矗立在自己面前的观佛塔,他的心中如同潮涌。
一个月前,那位云大小姐便是在这里,在这个高耸入云的塔尖,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了一场神秘的失踪记,如同空气一般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内。
而这次的失踪,确实是有着说不出的诡异。
没有人知道,云明月和黑巫师哈桑怎么会突然出现在大佛寺,也没有人知道在黑巫师哈桑这样顶级高手的保护下,怎么会突然失踪;更没有人知道,这么一个毫无遮蔽、没有容身之处的塔尖,又如何会让云明月突然奋不顾身的上去,然后莫名其妙的消失。
一大串的疑问,伴随着云明月一对双胞胎的孩子,还有当时竟然有十多方势力在场的事实,而更显得疑云重重。
风雨自己也不清楚,那对在血衣卫情报中出现,于圣龙历七五六年十月,也就是距离云明月三月在玉门关突然不告而别、仅仅在六七个月之后便出生的龙凤胎,究竟是否是自己的孩子?
风雨也不清楚,究竟是哪一方的力量不仅绑架了孩子,而且还绑架了接生的江湖第一神医--华一针和他的全家人。
不过,即便是再没有政治头脑的人也会明白,这一系列的事件,显然都是针对着他风雨,当今圣龙帝国最强大的诸侯。
寻找云明月及其孩子的下落,是风雨亲自下达给血衣卫的紧急任务,不过直到今天李中慧提及,风雨方才赫然发现,自己从头到尾只是把这个事件当作是一次敌对势力威胁自身权力地位的阴谋,却压根儿就没有把云明月这个和自己有过一夜之情的女孩放在心上。
从一开始,云明月就仅仅是一个名字,一个可以让他和风云世家建立更亲密联系的名字,一个因为他一时郁闷而发生了肌肤之亲的名字,一切仅此而已。
对于云明月以及可能是他风雨所生的两个孩子,风雨的内心,根本就没有半点的紧张和关注,紧张的战争和复杂的权力斗争,占据了风雨全部的心神,使得风雨也惊讶于自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如此冷漠,首先想到的完全是冰冷的利益计算。
这个发现,让风雨的背上冷汗淋漓,这绝对不是他风雨所想要的人生。
注视着面前即将给自己带来声望和荣誉的观佛塔,之前还踌躇满志的凉国公,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迷茫。
「圣上驾到!」
就在此刻,一声接一声的传递,无不告示着一件事情--圣龙帝国的天子和他的群臣即将登临大佛寺。
只不过不同于以往的,是这位帝国的九五至尊,这一次绝对不是盛会的主角,充其量也仅仅和他的臣子们一样,只是这场历史风云中的陪衬和观赏者。
大佛寺的这场盛会,远远超出了风雨的想象之外。
不仅是上万名战士护卫着几乎包括了整个帝国的权贵,而且还有四方的使臣也一同前来--虽然圣龙帝国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屡屡更换国君,并且呈现出国土沦丧的颓势,但同时也出现了不断为帝国开疆拓土的风雨这个传奇人物,而且风雨和萧剑秋合作推出的宪政更是令所有敏感的人,都感觉到了帝国山雨欲来的躁动,所以天下各国的使者并没有冷淡这个衰弱的帝国,相反地却以前所未有的兴趣旁观着可能会发生的变化。
除了这些庙堂之上的大人物之外,更多的则是虔诚的信徒。
圣京城出现了万人空巷的场面,而以圣京城为中心的善男信女,更是不远千里的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
即便是号称圣龙第一的大佛寺,此刻也容纳不了如此众多的人群,山路之上,到处都是互相推挤的身躯,一队又一队晚到的人,不得不耐心的等候着先来的人,在观瞻之后腾出地方来。
而这也迫使大佛寺不得不紧急改变了原先的计画,决定在佛指舍利开光之后,由天下十大高僧轮番进行法事,以便满足狂热信徒的要求。
「想不到圣龙帝国对于我佛也会如此的狂热!」
端坐于大殿的风雨目睹着外面如此的盛况,不由得摇头叹息。
「呵呵,这些年来战乱频仍,百姓于乱世之中朝不保夕,性命如草芥,满心迷茫和绝望,而佛门宣扬的是忍耐今生和追求来世,无疑给了这些苦难者精神的寄托,所以笃信佛教的人也就自然多了起来!」
此刻答话的,赫然是天子麾下的第一谋臣傅中舒。
「这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天下人若都是都如此安于现实,不敢奋起反抗挣脱命运的束缚,那么整个国家迟早也会进入醉生梦死、不思进取的死气之中!」
冷哼中,在一旁的李逸如不屑的地说道。
原本以李逸如的地位,还不够资格做到天子近前,不过,由于他今天被视为给圣龙帝国迎来了佛指舍利和邦国臣服的功臣,方才有了特殊的恩惠。
年少气盛的英雄,由于在印月的见闻,对于佛教没有丝毫的好感,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一种精神的迷药,最终必定会带来颓废的空气。
「哈哈,李将军果然是少年英雄!不过事情往往有其一就必然有其二,虽然佛教宣扬的教旨中的确有不妥的地方,但是作为一种个人心性的修为,却也有其高深的境界。
「何况天下最终还是需要安定平和,方才会有盛世富庶,如果百姓们稍有不满便要揭竿而起,那么这朝廷的官吏可就难当了!」
傅中舒悠悠的说道,不过他的眼神却盯着风雨,显然在这位同样也是少年得志的朝廷重臣眼中,尚是弱冠的李逸如,还远远不足以相谈国事。
「说得好!逸如,还不谢过傅大人的教诲!天下的治理关系万千,你这小子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
风雨大笑着阻止了李逸如不服气的反驳意图,但这番话却不是什么客套,而是真心诚意的佩服傅中舒透彻的见解。
「凉国公过奖了!」傅中舒淡淡的笑了笑,转而说道:「在下有一个不情之请,还望凉国公大人能够恩准!」
「傅兄何须如此客气,风雨愿效犬马之劳!」暗自揣测着对方的用意,风雨客套的说道。
「皇甫嵩大人毕竟是先帝的国丈,既然不能够再逗留于巴蜀,不如将老大人接到圣京吧!一则可以让太后缓解忧伤,二则也可以阻止天下人的非议!」
「先帝?国丈?」
风雨呆呆的想了一会儿,方才想起皇甫嵩原来还是已经驾崩的广陵帝的岳父,当初为了让巴蜀豪门失去号召的领袖,而把皇甫一族全部迁到凉州的时候,还真的是忘了有这么一层关系,因此也确实如傅中舒所说的,难保不会引起非议。
不过,当年皇甫嵩和燕南天力保广陵帝登基,和萧剑秋一系绝对算得上是冤家死对头,就算是打死风雨他也不相信这傅中舒会突然转性,无缘无故的为皇甫嵩说情。
这么想着的风雨,不由得狐疑的望着对方。
无论怎么看,风雨都不觉得一脸温和可亲,而实际上却是满腹心机的傅中舒会做这种善事--尤其是在这家伙别有用心的告诉自己燕南天的行踪之后。
至于萧剑秋会看在大嫂的面子上出头,那就更是天大的笑话了,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即便是夫妻父子都是有可能会被用来出卖,单单因为那个曾经和他争夺帝位,如今已经作古的兄长政治联姻的妻子,就足以让这位当年号称贤王、如今被称作明君的圣龙天子出头,风雨更觉得就算是打死自己也不会相信。
莫非是为了巴蜀?这是风雨的第一个反应。
昨天晚上接获西南各国出现暗杀风波以及巴蜀沐家和风雨军产生冲突的消息之后,风雨便在考虑如何在预定下个月召开的执政会议之前解决这个问题,从而为自己登上宰相宝座铺好道路,如今傅中舒突然提出皇甫嵩的事情,无疑触动了风雨敏感的神经。
不过这个念头才刚刚诞生,便被风雨给扼杀了。
一个已经失败了的皇甫世家,也许还可以给那些遗老遗少们一点精神的动力,但是在萧剑秋这样务实的君主眼里,绝对是根本不值一提的。
而这也正是当初在和萧剑秋合作的时候,对方根本就没有为皇甫世家争取一丁点的利益的原因,现在再提出来,就未免太过于可笑了。
「凉国公不要误会!」幸好这个时候,傅中舒主动释疑道:「陛下只不过是转达了天池剑宗袁仙子的要求而已!」
「袁紫烟?」风雨更为迷惑的望着傅中舒。
「袁仙子答应说服巴蜀的豪门不要对抗凉国公,条件便是希望为帝国镇守西南多年的皇甫世家能有一个好的结局!」傅中舒淡淡的说道。
「是吗?」风雨的剑眉微微扬起,傅中舒不说还好,一说到这件事情,却让风雨大为恼火。
他辛辛苦苦的制造大理事件,目的便是为了让巴蜀的豪门撞上自己的陷阱,结果却被梅文俊的献城和袁紫烟的游说给破坏了,没想到如今傅中舒居然还以这个理由来要求自己,这不由得让风雨立刻拉下了脸面。
「凉国公!」眼见风雨沉下脸来,傅中舒却不慌不忙地说道:「仙子也是为了神州的安定和凉国公的声誉啊!
毕竟皇甫世家已经归顺,凉国公何不大人大量,网开一面?倘若因此逼得巴蜀豪门纷纷猜忌自保,恐怕也不利于凉国公您对于西南半岛的大业吧?」
「哈哈,多谢傅大人提醒!」傅中舒的话,顿时让风雨冷静了下来。
虽然极不舒服,但是西南的一系列暗杀,却已经让风雨开始意识到新征服的土地,恐怕将面临着一场远远不是军队可以单独胜任的战争,而傅中舒的话则更加让风雨感觉到了,自己似乎不小心跳入了一个泥潭中。
风雨并不在乎巴蜀豪门如今的反叛,但是如果是在西南半岛发生了大规模的反抗,而将南征军牢牢陷入其中之后,那么局势就大为不同了。
更让风雨担忧的是,巴蜀豪门这一次的顺从,到底是勉强的合作,还是被袁紫烟之流有意识的引导着潜伏,专门等待着风雨军最脆弱的时候,再来实行那凌厉的一击?
有了这样的考虑,使得执掌帝国西部的强藩,终于不敢毫不犹豫的拒绝傅中舒的提议,而是认真的思索了一下,方才说道:「释放皇甫嵩,天池剑宗和圣上就不管巴蜀的事情了吗?」
「一年,在一年之内,天池剑宗将约束巴蜀的武林插手巴蜀的内政,而天子也将不会给任何叛乱者支持!」
傅中舒毫不犹豫的回答道,就仿佛是扔掉一张废纸般的将巴蜀的豪门出卖给了风雨。
「凭什么保证?」
「天池剑宗的掌门令外加天子的诏书,如何?」
「这个。。」风雨犹豫的沉吟着。
傅中舒提出的条件,从表面上看来显然让风雨感到很满意,相信无论是天池剑宗还是萧剑秋,都会很小心的维护自己的权威,绝对不可能拿掌门令和天子诏书来开玩笑,因此一年的保证应该是可以很确定的。
而巴蜀没有了外界的支持,即便是有一些叛乱和起伏,也不会对整个西南的基业产生太大的影响--风雨这么辛苦的制造大理事件便是为了避免这一点,而如今在预感到西南局面可能会失控之后,更是成了十分迫切的需要。
但是,就为了一个失势的皇甫嵩,竟然要天池剑宗和萧剑秋付出这样的代价?
这个问题,让风雨总觉得有些忐忑不安,就仿佛一个黑暗中的狩猎者,虽然感觉到有一个未知的陷阱正在前方等候,却又偏偏无法识破,并且陷阱面前的诱饵,又恰恰是自己所无法抗拒的。
「可以,不过还得再加上圣上和天池剑宗支持风某成为帝国的宰相!」
十分不情愿的,感到了不安的风雨,在无法识破敌人的诡计却又无法拒绝这个诱惑的情况之下,只好增加了索求的筹码。
「下官个人认为值此危难之际,帝国宰相绝对非大人莫属!所以下官愿意为大人向圣上和仙子游说,不过。。」
一本正经的傅中舒,肚子里却几乎要笑了出来。
萧剑秋的推断果然没有错误,看来风雨的确是对宰相一职志在必得,因此即便是在如今几乎可以大局底定的情况下,还是尽可能的增加保险系数。
幸好,萧剑秋并不准备阻挠风雨的这个要求。
就这一点而言,傅中舒不得不佩服萧剑秋的胆识和气度,因为避免和强大的敌人正面冲突,而利用敌人的需求,从敌人那里获取对自己最有利的让步,无疑是一种聪明的选择。
所以,傅中舒提出的要求是:「天子希望凉国公成为宰相之后,能够联合诸侯扫除呼兰、安宇,收复失地!」
「成交!」
对于这一点,风雨并没有拒绝,因为这原本也是他所希望去做的,自觉应该无损于自己的利益,所以答应的非常爽快。
不过,总觉得某些地方不对劲的凉国公,还是用十分狐疑的目光扫视了一下面前一脸无辜的天子第一谋臣。
而这个时候,却听见佛寺的钟声响起,正在大殿之外露天的空地上做法事的高僧站立了起来,在他的带领下,一大批僧侣念诵着佛经,率先走入大殿朝着风雨而来。
风雨赶紧站立起来,他心里明白,将佛指舍利恭迎入观佛塔下地宫的仪式,已经正式开始了。


第十一章乐极生悲
将佛指舍利送入地宫的仪式十分隆重。
在宝相庄严的唱喏中,圣龙帝国的一代大师玄宗长老,手中擎着有名的佛门至宝双轮十二环锡杖,率先地走在最前面。
这柄双轮十二环锡杖,集实用与艺术于一体,杖身上刻有十多个精致的比丘图案,着袈裟、有光冕、立于莲台之上,或持法轮、或执如意,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而四个大轮仅作方寸的银铁之间,刻有八十四字,工艺之精细,令人爱不释手,为庄严无上的法杖增添了一份古奥清丽的美感。
跟在玄宗长老身后的是三十六位道貌岸然、年逾古稀的大师,以及七十二位中年僧侣和三百名小沙弥。
他们一行在献花献果、献灯、献香、献乐,举行佛宝赞上香等一系列的仪式之后,最终来到了风雨的面前。
此刻风雨站立于大殿的中央,最靠近他四周的,是宗喀白衣大喇嘛统率着的十八位红衣喇嘛,而这些高唐喇嘛的旁边,则是围观的天子和群臣。
代表中原佛门的玄宗长老,将双轮十二环锡杖举起搁在了弯起的臂弯上,双手合十行了一个大礼,以十分虔诚的态度,恭恭敬敬的从风雨的手中,接过了盛放着佛指舍利灵骨的宝盒,随后便在慑人心魂的唱喏中,小心翼翼的捧着宝盒,走出了大殿走向地宫。
天子、群臣和风雨,以及所有的信徒,都相继尾随在僧侣之后。
这是风雨第一次见识到了观佛塔的地宫。
玄宗长老和身边的三十六位高僧一起进入了地宫,尾随在他身后的是天子和群臣,那七十二位中年僧侣、三百名沙弥,连同所有的信徒都被阻挡在了外面,没有资格第一批进入,而风雨的身后,也只是尾随着宗喀和四名高级别的红衣喇嘛,以及李中慧和云济。
由地宫入口拾级而下至一座平台,经第一道石门进入甬道,而甬道的尽头则是第二道石门。
石门被两块石碑所堵住,分别是有关地宫修建与供奉情况的《志文碑》与《物帐碑》。
打开第二道石门后,便进入了地宫的前室。
此刻,已经有三枚佛指舍利的影骨被供奉在这里。
首先是前室有一枚,供奉在三重宝函之中。
第一重宝函是由汉白玉制成的阿育王塔,由塔座、塔身、塔顶、塔尖所组成,塔身着彩。
第二重宝函是塔式铜制精舍,极其精致、结构亦非常复杂。
第三重宝函则是银棺,银棺上刻有佛弟子及迦陵频伽鸟,棺下为沉香木雕花棺床,而这枚舍利便在其中。
其次,中室也有一枚,供奉在一座汉白玉灵帐之中。
如果灵帐可以称作宝函的话,则是地宫中最大的宝函,它的高度约与人等高。汉白玉灵帐中空,内置一顶铁函是第二重宝函;铁函之内的鎏金双凤银棺是第三重宝函,这枚舍利即在其中。
此外,后室也有一枚,被所包裹。
八重宝函依次为(从外向内数):第一重宝函是银棱顶黑漆檀香木宝函。第二重宝函是鎏金四天王顶银宝函。
第三重宝函是素面顶银函,函顶和四面雕刻有佛像。第四重宝函是鎏金如来说法顶银函。第五重宝函是如意轮观音顶金函。第六重宝函是金筐宝钿珍珠装金函。第七重宝函是金筐宝细珍珠装石函。第八重宝函是宝珠顶单檐四门金塔。
在金塔塔基上面立着一根银柱,而佛指舍利便套在那根银柱之上。
这三枚佛指舍利全部都是影骨,虽然相对于真正的灵骨不能够同日而语,却也已经是佛门的至宝了。
而如今,在佛门信徒心情极度的激动之下,则迎来了真正的佛指舍利灵骨。
玄宗长老颤巍巍的打开了地宫的密室。
在密室之中,早就准备好了特意为此打制的极其精致的五重宝函。
第一重宝函为铁质。第二重宝函是一个精美的银质鎏金函,函身雕凿有四十五尊造像,所以被命名为「四十五尊造像顶函」。
函身东侧下方刻有「奉皇帝敕造释迦牟尼真身宝函」。第三重宝函是一檀香木函,其顶及函身都有银质雕花包角。第四重宝函是一副水晶椁,椁顶嵌有黄、蓝宝石各一颗。在椁盖上雕刻着观音菩萨坐像。第五重宝函则是一个壶门座玉棺,而玉棺放在雕花的棺床之上。
玄宗长老小心的打开宝盒,在僧侣们激动的唱喏声中,以极其恭敬虔诚的态度,将佛指舍利放置到了雕花的棺床之上。
可能是由于那五重宝函受到光线折射的关系,舍利顿时释放出五彩的光芒,在人们的惊呼声中,那五彩光芒将玄宗长老以及他身后的几名大师,全身上下都给笼罩了起来。
只见玄宗长老头顶有光,而靠近他左右的几名大师的身体皆成透明,他们身后地面上的砖纹清晰可见,而上空则腾起了黄、白、红、紫等色的光线。
如此神迹,引发了在场所有人的惊呼。
即便是身分尊贵如萧剑秋,或对宗教不屑一顾如风雨这样的强权人物,此刻也都纷纷不由自主的跪倒在地,顶礼膜拜。
「阿弥陀佛,天佑我圣龙,天佑我圣上啊!」
傅中舒最先醒悟,当下大叫了起来。
风雨随即也反应了过来,用眼神狠狠的瞪了身后匍匐于宗喀大师身旁,正在顶礼膜拜着的红衣喇嘛桑菊一眼。
后者立刻领悟了风雨的用意,也急忙大声喊道:「恭喜陛下,这正是佛祖显灵,昭示凉国公大人乃是中兴我圣龙的擎天支柱啊!」
也算是风雨幸运,恰好桑菊在此,否则如果仅仅是一心向佛的宗喀,未必能够领会风雨的心意;而无论是李中慧还是云济,或者是其他风雨军的重臣,纵然能够醒悟到这是一个天大的机会,但是此刻说起来不仅号召力不够,而且还有自我夸耀的嫌疑。
然而桑菊这么一喊,效果却是大大的不同。
桑菊乃是佛门高僧,对这个异象的诠释,自然比傅中舒更加令人信服。
而且,高唐喇嘛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和风雨间的关系,终究不如傅中舒和萧剑秋间的关系那么亲密,因此在其他的信徒--包括那些得道高僧们,都还兀自沉醉于佛门神迹之中,而其他诸侯却又远远不够分量进行这种自我宣传的时候,桑菊的这一喊,立刻压过了傅中舒。
一时之间,那些尚自昏昏沉沉、没有从这个突然事件中清醒过来的老和尚们,便在懵懵懂懂中糊里糊涂的唱着佛经,向天子和风雨祝贺。
而这个行为无疑是确认了桑菊的解释,也使得在场的诸侯和僧侣们纷纷起而效尤。
而地宫中的事情,很快的又扩散到了等在地宫外面那些成千上万的信徒中间,被夸大了的陈述,顿时引起了信徒们近乎疯狂的举动。
「阿弥陀佛!」
「佛祖万岁!」
「天子万岁!」
「风雨万岁!」
「凉国公万岁!」
「圣龙万岁!」
。。
诸如此类的口号,宛如汹涌的潮水,淹没了少数人的质疑和冷静。
伴随而来的,不仅是整个大佛寺,甚至扩展到了整座山,进而是整个圣京城,最后则是整个神州,全都因为这种被佛祖的显灵所带来的帝国强盛和栋梁相助的预示,而陷入了极度的自豪、兴奋和狂热中。
在此,萧剑秋无疑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圣君。
不过得到最大收益的,则是风雨。
在这场和萧剑秋利用突发事件争夺人心的斗争中,这位根本就不相信佛法的凉国公,显然是鸿运当头。
由于在场的第一反应出色,再加上接下来几天意识到这是一个伟大契机的风雨,立刻发动了所有的力量在民间加以宣传,所以「伟大的凉国公大人才是真正中兴和拯救圣龙帝国的英雄」这个说法,在风雨军以往的功绩和高僧们当时行为的佐证下,被无限地强化了,甚至比风雨本人在这次盛会之前所预计的,还更加有效的获得了人心的支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