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征战天下第2部-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缘拇蓝
「河北三关前往圣京,韩陵乃是必经之路,末将愿统率一千精锐,伏击于险要之处,一定提了那燕南天的人头回来!」望着耶律楚振求战的冲动,风雨不得不承认,傅中舒看似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话,却带给了风雨军那些好战和复仇心切的将军们,一道非常令人亢奋和躁动的讯息--燕南天即将离开圣京。
这实在是一个好得不能再好的消息,对于风雨军诛杀燕南天来说,远比原先燕南天逗留圣京更为有利。
如此一来,没有了圣京的障碍,也就无需再顾虑诸侯和天子的反应了,更是避免了和张兆的正面冲突,一支精锐的兵马,便可以完成奔袭和刺杀的任务,带来的好处也显而易见--既能够为凉州的军民报仇,又能够提升风雨军的军威,而且还造成既定事实,让天下诸侯无可奈何的明哲保身,并造成燕家军的彻底分裂。
因此,耶律楚振的建议,无疑代表着风雨军中主战派的意见,导致黑狼军统领的话音未落,便听见近卫军统领,年轻的少年将军欧仁,也立刻响应了同为轩辕军校好友的话,摩拳擦掌的主动请缨求战:「末将愿率三百兵马出击!」这些天,欧仁实在有些憋气。
自从平定皇甫世家之后,欧仁万万没有想到,风雨在战场上和皇甫世家那个被俘的小女孩--皇甫凤玩笑般的打赌,居然真的要兑现了。
对此,战败后的皇甫世家,倒是很乐意攀上风雨军的这位少年显贵;那些始终都聚拢在无忧谷周围的文官们,则纷纷认为这显然是风雨厌烦了新风云世家和李氏家族的争夺,有意让欧仁执掌巴蜀而大为欣喜。
而自己的姐姐无忧谷主欧静,不知怎么的,竟然也被那个小丫头故作可怜的模样给迷惑住了,大力支持风雨的决定。
但是,欧仁不喜欢。他真的不喜欢。
他不喜欢皇甫凤,虽然出身高贵,虽然有「女神童」之称,但是在欧仁的眼里,却分明是一个老气横秋、一心惦念着家族利益的小大人。
尽管这个小丫头在欧静乃至其他所有人的面前,都表现得楚楚可怜,然而当欧仁和女孩双目对视的时候,感觉到对方流露的,却是一种为了没落的家族忍痛牺牲自己委屈下嫁的傲然。
欧仁有自己梦中的伊人--拓跋家族的大小姐拓跋蔚。
尽管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尽管拓跋大小姐的一缕芳心,完全系于远在印月的另一个人身上,但是欧仁就是喜欢。
他喜欢拓跋大小姐的善良,喜欢拓跋大小姐的率直,甚至喜欢拓跋大小姐的刁蛮,并不在乎对方是否回应,只觉得自己能够就这样的伴随在佳人的身边,便是一种天大的幸福了。
更何况欧仁也有不甘,他向往战场上的热血沸腾,向往征战的畅快淋漓,向往军旅的豪情悲歌,更向往追随在心中钦佩的名将身边,目睹风雨天马行空一般的战争艺术,获取一次又一次伟大而且神奇的胜利。
他并不甘心成为巴蜀的总督,虽然位高权尊,然而却从此被束缚在了琐碎的文案之中,没有了纵马驰骋的自由。
这样的不甘,尤其是在李逸如从印月传来大捷,并且即将恭送佛门珍宝--释迦牟尼的佛指舍利返回圣龙之后,更加的强烈。
在风雨军中,人们一直把欧仁和如今负责印月战场的大将李逸如,视为风雨军的左右大将,两人看上去,也确实有着很多相似之处:都是不到二十岁便已经身经百战、独当一面;都是深得风雨的信任和器重;都有一个在风雨军中地位崇高、对风雨有很深影响的姐姐。
然而,欧仁自己却明白,这里面实在有很大的差别--论资历,自己亲身参与了风雨军的创建,这方面仅次于和风雨自幼相伴的秋里、洛信;而李逸如则直到风雨远征印月的时候,方才在战争中崭露头角。
当自己跟随风雨身边南征北战、统率千军万马经历了伦玉关、锦州、凉夏等一系列大战的时候,那个和自己同龄的少年,才刚刚进入风雨一手创办的轩辕军校学习。
论关系,虽然定凉侯夫人李中慧作为李氏家族的家主和风雨的妻子,倾全族之力辅佐风雨,屡次解决风雨军的危难,功劳和地位无人可比,但是李逸如却不过是李中慧的一个族弟罢了。
而自己的亲姐姐,无忧谷主欧静,认识风雨在李中慧之前,建立的功勋也不下于那个翻云覆雨的女人,更是风雨军中名儒清流们的当然领袖,始终都是牵制李氏家族独大的重要力量,自非那个被称作「幸运的李」的家伙可以相比。
然而,客观条件上明显占据优势的自己,这两年无论哪一个方面,却都远远的落在李逸如的后面。
情场上,自己对拓跋大小姐的苦苦暗恋终究付诸东流,而对方却丝毫不在意自己的芳心暗许;战场上,自己近来无论是印月战场,还是凉州的大战,表现都不算出色,即便获胜也不过是沾光,狼狈的大败却也不少。
而李逸如则屡战屡胜,以少胜多,在风雨军主力被迫和皇甫世家、燕字世家决战,而无暇顾及印月战场的关头,硬是统率着由高唐僧兵,尼、丹、锡等附属小国的部队,以及印月奴兵们组成的联军横扫整个印月,威名之盛令天下瞩目,甚至有了「小风雨」的美誉,这样的战绩相对于自己而言,实在是辉煌得太多了。
所以,欧仁极其渴望着战斗,渴望着从战斗中建立新的功勋,以证明自己的价值,并获得风雨的器重,当下献策道:「虽然韩陵乃是自圣京往河北三关官道的必经之路,但是韩陵的守将朱全本,是逆贼庞勋的旧部,归降燕家军之后,一直受到燕家嫡系的排斥。
「加之其为人野心极大,因此随燕南天败归之后,便拥兵于韩陵自成一系,或者未必敢加害燕南天,内心却极不愿意昔日的家主进入自己的属地;而燕南天出于身为主君的尊严,恐怕也不愿意心惊胆战的从心怀异图的部下的领地经过,因此--」说到此处,欧仁略略停顿了一下,转而自信满满的说道:「末将以为燕南天必然的选择只有一个--经午阳谷绕过韩陵返回河北三关。天阳谷地形险要,而且不利大军行进,因此根本不必劳师动众,只需一路精锐出其不意并趁其不备时,施以雷霆一击即可!」「末将也愿随同出征!」在欧仁、耶律楚振相继发言之后,其余那些校尉、都尉们也都群情激昂,虽然自知无法和欧仁、耶律楚振争功,却无奈诛杀燕南天在风雨军中所能够带来的荣誉和骄傲,实在是太巨大了,因此只好退而求其次,纷纷要求参与战斗。
一时之间,风雨身边的将领们,除了秋风军的统领秋里之外,几乎所有人都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而云济和魏廖,则是一个垂手无语,一个面现不屑的冷笑。
「天阳谷?」风雨并没有理会部下们无形之间的对立,事实上,他一直都默许这样的对立,在自己可以掌控的程度内展开。
如今的风雨,自顾自低头沉思着,脑海中浮现出的是圣京以及周边的地形。
对于天阳谷,风雨并不陌生,而且还记忆犹新--一年多以前,正值庞勋造反攻占了圣京,迫使远征印月半岛的风雨匆匆回师,会同各路诸侯共讨乱军,结果在圣京南面的清泥、峣关一带,会合了皇甫世家的梅文俊,抗击千里奔袭而来的庞勋主力。
那一战,双方杀得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危急时刻,幸好由于听从了公孙飞扬的建议,而自天阳谷避开韩陵的友军也及时赶到,方才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所以,风雨的内心很快便认同了欧仁的意见。
如果燕南天真的如傅中舒所说的提前返回河北三关,那么走天阳谷以避开立场暧昧的部下朱全的领地韩陵,则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尽管走天阳谷路途遥远而且地形崎岖,似乎十分凶险,实则却是出其不意,因此反而更加安全可靠--除非他的行踪被泄漏。
只是,素有「足智多谋」美誉的傅中舒,真的会一时口误,泄漏了如此重要的消息吗?风雨的心中一震,一个可怕的念头自心底涌起。
「魏先生,你认为傅中舒所言可信否?」沉吟片刻之后,风雨突然间转身望向血衣卫统领,双目射出两道逼人的光芒,严肃的询问道。
「傅中舒虽然年轻,却已经历经三朝,为人干练精明,早在天子尚未即位之前,便已经出入左右百般谋画,无论是战阵厮杀还是政坛权谋,都极为老辣,断断不会在无意中失言泄漏了如此重大的消息!」魏廖以他一贯冷淡的语调分析道:「魏廖以为今日这位天子使臣的话,或者为了掩盖燕南天已经来到圣京的消息,或者则是有意让我军知晓!」「有意知晓?」一旁的云济闻声一凛,思忖半晌之后脸色立即大变:「高明!若是如此,这可真是一个借刀杀人的妙计!」「表兄也如此看?」不理会一旁尚未明白过来的将领们,风雨微微颔首,却将目光转向了秋里,道:「秋帅以为如何?」「借刀杀人、驱虎吞狼!」始终没有作声的秋里此刻面对风雨的发问,只冷冷的说了没头没尾的八个字。
「什么?」代表着大多数如坠五里雾中的武将们,欧仁忍不住提出了心中的疑问。
「这是圈套!」发现风雨有意让自己开口的目光,心中苦笑的云济,只好充当解说者的角色,耐心的向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的将军们解释道。
「既然以傅中舒的为人才干,绝对不可能无意间泄漏如此重大的讯息,那么我们所能够得出的结论,就只有一个--看来萧剑秋有意让风侯能够诛杀燕南天。如此一来,则风雨军与燕字世家必定势如水火,四分五裂的燕家,以及兔死狐悲的诸侯们,也就唯有投靠天子以保全自己的选择了!」「那又怎样?」发话的是耶律楚振,来自草原部族的年轻人,至今还没有习惯圣龙人的权谋心计,对于风雨等人的对话更是一头雾水,只觉得似乎这样的谈话,似乎越来越倾向于反对诛杀燕南天了,因此不快的说道。
「当今,伴随着宪政的推行,神州的权力划分势必会重新洗牌,所以萧剑秋希望赢得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调整当今圣龙帝国的权力架构!」自觉到风雨已经将自己推到了充当反对将军们的立场之后,云济认命的叹了一口气,反而放开了所有的顾虑,滔滔不绝的陈述起自己的意见。
「在这种情况下,引诱风雨军杀害燕南天,如果失手则风雨军将成为众矢之的,即便成功,虽然可以进一步分裂甚至消亡燕字世家作为一个整体的存在,但是也势必引发了燕家余部的怨恨,以及诸侯们的唇亡齿寒,不利于风侯此次入京争取政治盟友的意图!」「话是没有错!」刚才就似乎表露出对于诛杀燕南天态度动摇的秋里,若无其事的认同云济的话,顿时让耶律楚振这些年轻的将领们大为不满,不过还没等他们将心中的情绪完全表露在脸上的时候,却听见秋风军统领的话锋一转。
「但是不管怎么说,燕南天、燕耳、朱全。。这些燕家军的首领,沾满了凉州军民的鲜血,是绝对不容饶恕的,更何况风侯您自己也在阵前发下过神圣的、「绝对不宽恕燕家军」的圣龙血誓!」秋里的话,顿时让整个空间为之降温,即便是一直站在秋里一边的将领们,此刻也因为秋里的话而神色大变,忐忑不安。
圣龙血誓,是圣龙人最为庄重的誓言,任何的违背者都将遭受天地的背弃,丧失人们的信任。
在凉城决战的危机时刻,风雨便发下了这样的誓言:「我,风雨,以天地发誓,从今往后只要风雨一息尚存,定当扫平幽云燕家,凡燕姓子弟绝对不宽恕,纵使天涯海角亦追杀之!」当时,燕家军押着俘获的凉州军民为人质,朝着风雨军的阵营步步推进。
为了避免大军的军心溃散,更害怕战争持久到晚上,敌人会利用乡亲喊话来瓦解大军,风雨当着全军将士的面,郑重的立下报复燕家军的圣龙血誓,以此激励了士气,巧妙的将战士们的仇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最终挽回了危局。
这在当时的战场之上,绝对是一个高明的手段,然而在如今的神州政局,却成为了束缚风雨战略部署的枷锁。
谋求和平以招揽人心休养生息的战略大方向,和自己立誓报仇的诺言严重的违背,一方面是自己的信用和将士们的忠诚,另一方面则是风雨军的长远大局,成为了困扰风雨心头的一大难题。
而此刻,秋里如此直接的提出,便如同是在当面质疑风雨的诚信,更是有威逼主上的嫌疑,无疑是逼着风雨做出最后的选择。
即便是不动声色如风雨者,此刻也不由得在瞬间脸色一沉,不经意间射出了一道逼人的寒光。
「放心吧!我风雨发下的誓言,就一定会兑现!」风雨冷冷的注视着自己多年的好友兼部下,神色转瞬之间恢复了平静,但是语调之中却充满了不容违抗的威严,下达了他的将令。
「对于这些凉州的罪人,无论他们地位多显耀、权力多强大,半年之内,风雨即便是追杀到天涯海角,也一定会给银铃公主以及所有阵亡的将士和百姓们,一个满意的交代!但是此次行动是由血衣卫负责,秋风军、黑狼军不得参与其中,任何异动,均将以抗令论处!」此言一出,让在场的人顿时感觉到了一阵冰般的寒冷。
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人都明白,一向对于部下发言保持宽容态度的风雨,这一次是真的发怒了。
君王之怒,血流成河!风雨虽然还不是君王,但是没有人会怀疑风雨的发怒所带来的影响,会和君王的发怒有什么不同。
这种基于风雨越来越强大的权势的威慑,让原本吵嚷着要亲自追杀燕南天的将领们,纵然心里十万分的不愿意,也不得不三缄其口。
而更让他们担心的,则是秋风军统领的命运。
虽然由于资历,彼此间谈不上有什么太深的交情,但是作为军方重臣且立主诛杀燕南天的领袖,如果真的被风雨迁怒,不仅不利于风雨军的团结,也不免让将领们有兔死狐悲之感,多少有些让云济、魏廖这帮家伙占了便宜的感觉。
而在所有人提心吊胆的注视之中,秋里则笔直的挺立着,默默注视了风雨这个昔日的好友和如今的主君半晌。
最后,他终于在令人压抑的氛围之中,微微的弯下腰来,行了一个军礼,并道:「遵令!」风雨轻轻的松了一口气,继而又有些怅然。
危机似乎就此解除,阴影却投在了每个人的心间。
半年的期限,虽然暂时延缓了矛盾的爆发,但是其实现的困难度,同时也使之成为了一个考验风雨信誉和权威的关卡。
5宪政出台春季的圣京,依旧还残留着几分冬的严寒,但是温和的暖风,却也开始小心的渗透了,这种天气让人懒洋洋的,提不起半点精神。
圣京城的百姓闲暇之际,三三两两的聚拢在茶坊酒肆,谈论最多的,莫过于宣武帝的宪政和定凉侯--现在已经是凉国公的风雨,有关他此次入京的事情。
这两件事情,对于已经习惯了循规蹈矩的圣龙帝国来说,都是天大的惊奇事儿。
虽说以前也有过权臣主政的事情,可是毕竟是名不正言不顺,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一言道尽了帝国的上下君臣关系。
而现在,素有贤王之称的前辅政王--当今的天子爷,却在一夜之间将祖宗法度给废弃得彻彻底底。
皇上虽然还是那个九五之尊,但是从此却不再是金口玉言,由各地推荐的代表所组成的执政议会,不但能够制定法律、任命官员,甚至还拥有着能够驳回皇上决定的权力,这对于帝国的百姓们来说,实在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至于天子,也同样能够否决议会的决议,甚至有权解散议会重新改组这些有利于皇权的东西,尤其是整个权力体系微妙的平衡,则是那些平民百姓们所根本无法理解的。
于是,一大批自命为正统的捍卫者们捶胸顿足、涕流满面,仰天长叹着祖宗基业的不保,而更多的人,则只是好奇的旁观着,这一出又一出闹剧究竟如何结局。
在他们的心目中,也许相比起宪政带来的新奇,风雨军出现在圣京城下所带来的压力和不测,更令人觉得心惊肉跳。
在短短几年之间,经历了比数百年来所经历的战争还多的圣京,实在是有些草木皆兵了。
渴望着和平的人们厌倦了战火纷飞,而神州的有识之士,也纷纷意识到,一旦这位当今圣龙帝国最强大的诸侯,和中央政权发生冲突,给已经四分五裂而且强敌环伺的圣龙所带来的,将是何等可怕的灾难。
不过,这一切的熙攘,并没有影响到圣京东城郊外的一处豪宅。
虽然说作为一国之都的圣京,从来就不缺达官贵人、富商巨贾,但是像这样显赫的住宅却也不多见。
庭院深深深几许!千重万进,曲折幽径,在两只硕大的石狮看护着的朱色大门背后,乃是宛若迷宫一样的庭院宅屋,占据的田地足以容纳一支上万人的军队。
古色古香的房屋重重迭迭,蝶舞花香的院落风景如画,河流小溪山丘大树,一切都让人几乎怀疑置身于人间的仙境。
「怎么样,如玉,是个好地方吧!这可是我十年前就秘密派人来圣京安置的,也算是狡兔三窟,那帮想要我燕南天人头的家伙,做梦也想不到,老子敢这么明目张胆的在圣京住下吧,哈哈!」在位于山丘之顶足以俯瞰整个景色的凉亭上,一个身穿蟒袍、满脸胡须的大汉,朗声大笑道。
虽然已经年届知命,两鬓的黑发,难以遮掩繁若星辰的银丝,然而双目炯炯有神,举手投足之间自有一种令人折服的威严。
「大帅,事到如今了,您还有这般的好心情!」相对而言,正依偎在大汉身旁的美人,娇小温婉,眉宇之间是说不出的动人,成熟的神采和风韵,让人不由自主的心荡不已,此刻她娇嗔佯怒,更是别有一番叫人陶醉的风味。
「哈哈,为什么要愁眉苦脸?」大汉傲然狂笑道:「就算失去了王爵又如何,老子还是燕国公,幽燕世家的家主,这燕赵的男儿,除了我燕南天之外,还有谁能够调遣?「说起来,这圣龙帝国开国数百年来,老子是头一个异姓当王的,放眼天下,那皇甫嵩老狐狸、令狐潮鼠辈,还有整天多在角落里的公孙老儿,甚至是现在风头正健的风雨小王八,他们想做还做不成呢!」「眼看着风雨就要入城了,他可是在战场之上立过圣龙血誓,风雨军将领中也多有恨大帅入骨之人,这一次六万大军入城,恐怕不会善罢甘休,就算是天子也无可奈何,这才让傅中舒劝您暂避锋芒,可是你倒满不在乎!」白眼一翻,在那说不出的动人中,美人双眸凝望着搂住自己的燕南天--圣龙帝国有史以来第一个胆大包天逼迫天子册封为异姓王,一度掌握京畿不可一世、如今却因为败在了风雨手下而众叛亲离的传奇人物,委婉的劝解道。
「哈哈,如玉啊,你可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难道就看不出萧剑秋这个小王八羔子,是在扮猪吃老虎吗?」燕南天爽朗的大笑着,落败后的他,彻底放弃了原先维护形象的伪装,口吻中半点都没有出身世家的文雅平和。
多年的军旅生涯,让他像是一个行伍出身的老兵,不过在老兵的双眸之中流动着的,却分明是一份老谋深算,在一番惊人的豪言壮语之后,突然话锋一转,若有所思的说道:「若是我没有料错的话,傅中舒前脚跨出老子的大门,后脚便会急不可待的跑出圣京,美其名曰代表天子远迎风雨,实则便是要将老子答应离开圣京的消息,告知给风雨听,好来一个隔山观虎斗!」「啊,是如玉糊涂了!」颜如玉曾经是李氏家族麾下青衣盟的盟主,后来更担任过血衣卫中南总指挥使,坐镇一方,负责情报和秘密行动,对于这等勾心斗角的军国权谋自然非常熟悉,因此燕南天虽然只是片言只字,却让她立刻恍然大悟。
「如今,一个让风雨杀了的燕南天,才是最让那萧剑秋兔崽子,还有呼兰帝国的张仲坚这老不死的,甚至包括公孙无用、上官明镜这些老家伙额手称庆的事情!他们巴不得让老子暴尸荒野,然后让幽燕世家和风雨军拚得你死我活,到时候风雨军被削弱,帝国东北这一大块领土也成了权力真空地带,正好让他们去占据!」燕南天不屑的冷哼了两声,道尽了对于当代权贵们的轻视。
「我要是真的出了这圣京城,恐怕倒真的是天下各大势力争相追杀嫁祸风雨的开始,性命才会真的岌岌可危了!」「大帅英明!」颜如玉明白燕南天所言有理,但是如今声势正旺的风雨即将入城,各方势力蠢蠢欲动,而燕家内部也是山雨飘摇,长期和暗杀情报打交道的颜如玉自然清楚其中的危险,多少感到有些不安,当下紧缩双眉,流露出强烈的担心。
「哈哈!放心吧!如果老子留在圣京,天子也好,各路诸侯也好,乃至风雨,他们恐怕会不遗余力的保全老子的性命都来不及呢!」眼见美人担心,燕南天大笑着安慰道:「别忘了,这次推行宪政,一下子放开了权力,对于天子和各路诸侯来说都是一样,归根究柢就是得到了重新瓜分权力的机会,从而能够名正言顺地争取自身在日后的政治格局中合法地位和势力范围--这种软实力的扩张和大义名分的获取,乃是一种法统的传承,可不是一朝一夕打几场硬仗就可以获得的!「风雨会千里迢迢赶来,萧剑秋会冒着助长风雨军的声势也要借刀杀人,为的就是一个目的--尽力牵制对手的力量,从而为自己争取更为有利的形势,以便尽量的利用好这个机会!所以他们首先不会允许在圣京城内出什么意外破坏宪政,其次也不会愿意自己惹祸上身,白白的便宜别人!在这种情况下,对燕某来说,在圣京城有张兆的大军保护,又有天子和诸侯们的彼此牵制,才是天底下最最安全的地方!」「可是张大人他。。」颜如玉欲言又止。
如今的燕字世家已经今非昔比。
自从败北之后,燕家军主要分成了四处势力。
留守圣京的张兆、目前逗留于荆州的燕耳、撤回韩陵的朱全,还有返回河北的家主燕南天,或者,还可以算上一部分反对燕南天的燕字世家的成员。
燕南天的精锐兵马,都在远征凉州中损失殆尽,又因为勾结呼兰人的事情被败露,可谓声名扫地,虽然依靠积累的实力和威信,再加上好友张兆的全力支持,方才继续家主的宝座,但明显已经不可能如以前那样地位巩固了。
家族中的不少成员,都纷纷试图取而代之,这也因此逼得燕南天大开杀戒,甚至连他的侄子燕耳也不敢返回了!这样一来,留守圣京的张兆,便成为了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为燕南天保存了翻本的家底,同时和呼兰有切身仇恨的他,又断然拥护宣武帝抗击呼兰的入侵,可谓劳苦功高,无论对燕字世家还是圣龙都是天大的功臣。
虽然他不姓燕,又出于友情而全力保全燕南天的家主地位,但是由于他的部队实际上成为了燕字世家的主要力量,也是京畿一代最为强大的武力,所以夹在宣武帝和燕南天之间的他,地位非常微妙,同时影响也非常微妙!「放心吧,就算全天下人背叛我,张兆也绝对不会背叛!」洞悉了美人的心事,燕南天斩钉截铁的说道。
正在此刻,颜如玉突然发现,一名中年文士,正匆匆的朝山丘上的这座凉亭走来,不是别人,正是刚刚说到的张兆--燕南天的多年挚交、燕家的首席智囊,同时也是如今圣京城的留守大人。
他带来了一个令整个圣龙帝国所有自命智谋不凡的诸侯大臣、士绅大夫们都纷纷目瞪口呆的消息。
「大帅,风雨入城之后,便和萧剑秋密谈了两个时辰,紧接着便携手而出,向全天下宣告了推行宪政,以及宪政的内容!」张兆匆匆的上得山丘,头一句话便是石破天惊的大事。
「什么!」燕南天一下子跳了起来,再没有刚才气定神闲的从容,呆了半晌,脸上方才露出了不甘的神色,狠狠的连声说道:「好一个萧剑秋,好一个风雨,好一个瞒天过海!」「的确是一出高明的双簧!」张兆有些颓然的点头道:「风雨此次统率六万虎狼之师入京,搞得声势如此之大,让天下人都以为他是拥兵自重,想要在天子放手皇权的宪政中,尽力争取一点在战场上也未必拼杀得到的政治资本,谁又会料到他居然和最大的对手--当今天子秘密联手。
「哼,由此看来,风雨之所以逗留凉州,也不过是掩人耳目,实际是为让人们以为先一步前来结交诸侯、制造声势的风雨军特使耶律楚昭、陈善道争取谈判的时间;而如今的六万大军入京,也不是什么挟兵马之盛威逼天子,而是支持宪政、压制诸侯。」「哈哈,萧剑秋也很了不起啊,比他两个哥哥强多了!这么简单的一招,却将全天下人都玩弄在了股掌之间!」燕南天冷笑道:「这样一来,权力的一大半将完全由风雨和萧剑秋瓜分,其他诸侯们就只能够获得一些残羹剩汤,既可以赢得风雨在最大程度上对皇家的支持,也能够巩固自己的地位,和保证宪政的顺利推行。
「哼,哼,有了天子的威仪和正统名分,再加上西北风雨军的后盾,普天之下还有谁敢不服?可笑的是,各路诸侯都以为萧剑秋推行宪政,颠覆了原先的游戏规则,必然带来权力的真空,一个个眼巴巴的等着趁机捞一把,结果全成了水中捞月!」「属下该死!」张兆懊悔的顿足道:「其实这一点早就该想到了,无论是风雨还是萧剑秋,都是立足现实的人,他们虽然彼此之间有矛盾,而且一旦有机会,也绝对会毫不犹豫的置对方于死地,但是这种矛盾,并不会妨碍他们为了利益而谋取同盟!」「好了,事到如今多说无益,讲讲所谓宪政的内容吧!」燕南天最先冷静了下来,不再无谓的懊悔,而是回归了正题。
「是!」张兆躬身行礼之后,略略整理了一下思路,方才禀告道:「根据天子和风雨的联合宣告--神州划分为京畿、凉州、巴蜀、荆州、岭南、江南、河北、齐鲁、高唐九大行省,各大行省各设一位总督,同时分别推选出十名德才兼备的名流共议国是、同掌朝政。
「这九十人再加上天子和九大行省的总督,总共有百人组成执政议会。执政议会为圣龙帝国最高权力机构,按照半数通过的原则负责法令制订与推行,且选举帝国丞相组建阁部,宰相人选则由天子和九位总督提出;宰相则负责帝国日常运作,提请议会批准对外宣战、停战、缔约、同盟;对内掌管中央税收、调剂各地财政、军队以及裁决地区矛盾等。。」「不对啊!」正聚精会神的倾听着燕南天,突然打断了部下的话,屈指一算之后,不由自主的摸了摸胡须,迷惑的说道:「如此算来,虽然说为了照顾风雨,而将高唐也特别设置为一个行省,但是就算再加上风雨统治的凉州和巴蜀两处,加起来的票数也不过是三十三票左右,只占三分之一,根本无法左右朝政,明显吃了大亏。
「而萧剑秋虽然名义上不能够决定法令和朝政,似乎只是一个傀儡而已,但是可以通过和公孙世家、令狐世家以及那些正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