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独断大明-第4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耿埇桥坐回来,面色如常,转向俞正,道:“三十万,做好了拿上来我签字。”
俞正面色微变,想要说话,看着耿埇桥的眼神,应了声,转身向不远处的信贷科走去。
耿埇桥陪着坐着,也不说话,只是打量这个年轻人,仿佛要从他脸上看出什么。
年轻人被看的有些不自在,道:“你老是看着我干什么?”
耿埇桥道:“没什么,我只是很好奇,公子这么大手笔,不像缺银子的人,一下子贷三十万要做什么,我只是随口问,公子不用回答。”
这年轻人哼笑一声,无所谓的道:“告诉你也无妨,额啊,打算买几条船,弄点丝绸啊,瓷器啊,茶叶啊,盐啊,还有些乱七八糟的,倒腾倒腾,一年起码也是几十万的利润,现在日子不好过,哪能坐吃山空,你说是不是?”
耿埇桥点头,没有再说,随口又加了一句,道:“对了,公子没有与官府有牵扯吧?”
这个年轻人连忙摇头,道:“额能与官府有什么牵扯,这些都是祖产,来历清清白白,你尽管去查。”
耿埇桥脸色不变,道:“当然,我只是随口一说。咱们皇家银行最怕与当官有牵扯,所以但凡是担保人,决不能是做官的。”
年轻人有些会意,仰着头道:“你放心,我们祖上虽然也出过一位员外郎,但那是嘉靖年间的事了,挨不着现在。”
耿埇桥微带笑意,没有再说,目光依旧在打量着这个年轻人。
俞正很快就做好了文书,走通了程序,将文书递给耿埇桥,耿埇桥回到班房,签个字,盖了几个章,又走了几个办公室,最后拿着一叠文书,对着这个年轻人,道:“公子,办妥了。这张是三十万的汇兑票,能在这里,南京分行,南昌分行,成都分行,广州分行兑换,其他地方兑不了,切记。”
年轻人接过来,看了眼,道:“你放心,额知道了。这些东西就先放你着,等额赚了钱就来赎回去。”
耿埇桥没有多说,让俞正亲自送出去。
没多久,俞正就急匆匆回到耿埇桥班房,神色凝重,疑惑的道:“耿副,他们那些东西还没有核实,现在价格又虚高,十五万都算多了,怎么能给三十万?万一行长,总行问究起来……”
耿埇桥摆了摆手,道:“行了,这是行长的意思。”
俞正有些愣神,他知道,他们行长是傅大公子绝对的心腹,那是在乾清宫吃过酒的人。
耿埇桥不管俞正的疑惑,坐在椅子上,自顾的四寸着道:“这个人,我总觉得很熟悉,李宾善,这个名字也有意思。”
俞正知晓这里面有着他无法企及的因素,因此不敢多问,只是站着。
耿埇桥心里想不透,不知道这个人是谁,良久,抬起头道:“这个单子你盯一下,有什么是情况立刻汇报给我,没有其他的事了,你去吧。”
俞正连忙道:“是。”
某种程度来说,大明正在释放改革红利,哪怕是在这种天灾最为严酷的时候,依旧让整个大明上下很是动心,各种手段齐出,都想狠狠的分一杯羹。
朝廷很有耐心,按照既定计划,排除困难,逐步的推进改革事项。
最为优先的,自然是吏治改革,孙传庭已经迫不及待的安排了新知县,尽管只是北方三省的七十六个,但谁都能预想到,未来一到两年,所有知县一级都会被替换一空。
尽管这件事牵动人心,但在“分地”这件事的掩盖下,没有那么突出。
朝廷各部门外加地方,正在加紧核实户籍,登记灾民,这些灾民自然是优先分地的。同时也在登记整个大明的户口,以备后期全面分地。
南直隶,江宁县。县衙,户丁室。
一个中年人焦急的向着窗口塞着一堆厚厚的文书,纸张,道:“大人,您再看看再看看,我们家真的是九口人,都是根据规定,有周围邻居,里长,村长的证明,您看一看……”
那办事的小吏看着他,冷眼道:“半年前,你登记的是六口人,也有这些证明,怎么着,你是想糊弄我?还是欺诈朝廷?我告诉你,敢糊弄朝廷,判你半年!”
中年人急的满头大汗,道:“我知道我知道,大人,你先给我改改吧,我们家真是九口人,您不信,可以到我家里去查……”
小吏接过他的资料,扔到一边,道:“你登记过了,明年再说,你先让开,让后面的登记。”
中年人心里万分着急,等一年还不知道能不能分到地,哀求的道:“大人,您通融通融……”
小吏一瞪眼,道:“再胡搅蛮缠,我现在就抓了你!”
中年人一听,脸色蜡黄,慌忙让开。他离开了队伍,心里将叫他少报人头的东家王大户恨的死去活来,如果不是那王大户骗他,哪里会有这么多事,说不定已经上了分地名单,有了属于他的地了!
这小吏不远处的另一个窗口,同样是一个小吏,接过一个人的材料,对着外面似真似假的道:“你们看到了吧?弄虚作假是有后果的!不止是日后的分地,将来的耕牛,耕犁,化肥,小孩子上学,嫁娶,做生意,打工,哪一样都用到,老实点好……”
外面一群人连连点头,笑呵呵的应“是是是”。
屋子里的几个小吏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听进去,纷纷摇头。
朴实的百姓很多,偷奸耍滑的刁民也不少,不过,现在朝廷的管理手段越来越多,越手越紧,想再坑蒙拐骗就没那么容易了。
第1500章 土地丈量队
在民间纷纷扰扰的时候,“新政咨询研究室”的主任,秦怡泷再次在朝报上发表署名文章。
严厉的抨击了士林间对“新政”的抗拒,并且呼吁那些反对的人加入“研究室”,为“新政”拾遗补缺,添砖加瓦,为“大明中兴”奉献心力。
可以说,大明对于“新政”舆论的转变,既有多年的坚持,潜移默化下的作用,也有秦怡泷这样民间名望之士的背书。
尤其是“新政咨询研究室”成立后,舆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改革派”一面倒,彻底占据了舆论的主流。
秦怡泷之所以再次发表文章,就是乘势追击,巩固舆论阵地,为朝廷“新政”的一系列计划取得舆论基础。
内阁班房,孙传庭看着秦怡泷的文章,笑着与傅昌宗道:“这位秦院长的文风是越发犀利了。”
傅昌宗手里是苏扬杭三府知府的奏本,奏本里表达了对朝廷设立“苏扬杭农业改革试验区”的支持,并恳请傅阁老尽快南下。
傅昌宗对这样言之无物的奏本不感兴趣,合上道:“我看他给内阁的一些建议,很不错。尤其是关于苏扬杭农业示范区的,有不少中肯有效的想法,我打算南下的时候带着他。”
不远处的赵晗闻言,道:“傅阁老的意思,是想要用他?”
其他几个阁臣也抬起头,神色若有所思。
秦怡泷这个人能力是有的,品行应该也可以。但是他的心思,到底是站在他们这一边,还是有别的想法就难以说清楚了。
傅昌宗倒是不在意,道:“大势之下,不用在乎他们还想什么,只要按照既定计划走,我能容得下他。”
孙传庭微微点头,傅昌宗虽然缺乏一些魄力,但胸襟还是有的,他想了片刻,道:“那就带上,还要带什么人?”
傅昌宗早有腹稿,道:“工部,吏部,反贪局,皇家银行,皇家商贸集团,清田小组,税务总局,商务总局,执法局,物价局……”
孙传庭等众人听着都是微微一怔,傅昌宗这一行,规模盛大啊。
不过旋即也明白,这怕是乾清宫的意思。
他们若有所思,看来乾清宫对苏扬杭三府的这次农业改革试验没有他们想的那么简单。
傅昌宗说完,看了眼孙传庭道:“这个农业改革小组,我任组长,秦政益任副组长,总理事务,三府知府加入,一应事项由我决断,南直隶,浙江不得插手。”
众人刚刚对这个示范区提升重视,这一次又不得不再次提升。
傅昌宗没有与孙传庭商讨的意思,完全是一种通知。自然,这是朱栩的态度。
孙传庭倒是不意外,摆了摆手,道:“我有一堆事情,哪里顾得了那么多,你领头吧。对了,前期的舆论要做好,官制架构要清晰。”
这也是孙传庭多年从政的经验,尤其是这两年感受更深。
以前顾及的是官场,现在更多的要顾及士林以及百姓。
傅昌宗道:“嗯,我三天后出京,议会那边你盯一盯,他们最近在准备对大明律进行审议,可能涉及到锦衣卫。”
孙传庭眉头一挑,神色微沉的道:“我知道了。”
议会若是审议大明律,大明官体,“景正新政”等一系列重大事项,都没问题,但涉及到锦衣卫,那就必须进行干预了。
锦衣卫那是乾清宫手里的刀,是最强大,最隐蔽,最不可测的工具,甚至于可以说,是乾清宫自卫的最重要的一道防线。
谁妄想动,都得死!
其他阁臣默默点头,周应秋见他们说的差不多了,这才道:“现在外面沸腾的很,税务总局,商务总局那边反馈的数据很华丽,物价局那边在南直隶,北直隶强力弹压物价,很有成效,罚没的银子已经有五十万了。执法局抓了二十多人,试了试水。皇家银行那边给抄录了一份近一个月的贷款额,超过两百万,还在快速增加。吏部,刑狱司,反贪局等已经做好准备,随时可以出手,抑制混乱,稳定人心……”
赵晗目光闪烁着一道冷芒,道:“我觉得还早,这些人做大事不惜身,见小利忘义,必须给他们一个教训,好好整顿一下官商士农的风气,正一正我大明国威!”
沈珣跟着道:“不错,李侍郎的办法很不错,只要再持续两三个月,他们绝大部分人都得破产,到那时候,收地好收了,化肥,农具也便宜了,说不定皇家银行那边的替换旧银工作也能前进一大步!”
孙传庭看着两人,思索片刻,道:“这个再说吧,等傅阁老从南直隶回来,我们再商量。”
傅昌宗南下这一趟,少说也要有三个月!
赵晗,沈珣相视一笑,这么一来,外面那群上蹿下跳的人要砸了脚了。
周应秋心里倒是有其他想法,闻言沉吟片刻,便坐回去。
在他看来,士绅又不是独立在大明之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层,甚至是大明的基础所在,要是这个阶层倒了,整个大明都会倒。
不过,孙传庭等人又不是傻子,不需要他周应秋多说什么,无非就是分寸的事情。
众人讨论一阵,便各自忙碌起来。
内阁中书包理游进进出出,在各个阁臣的桌子间走动,传递着内内外外的消息。
内阁二楼,清田特别小组的班房。
李邦华,张立齐等人忙碌不休,涉及分地的事情太多太杂,片刻都不能消停。
张立齐处理完手里的一些事情,走向不远处的李邦华,道:“大人,京师大学那边借来的三十个大学生已经到了,下官这就去接一下,大人是否见一下?”
李邦华抬起头,片刻又摇头道:“我就不见了,你看着安排吧。”
张立齐应下,道:“再过些天,其他各大学的学生应该也会到,总数有三百,加上我们从京城内外调集的大小官吏,可以再组建十五个丈量队。”
李邦华这次神色认真的抬起头,道:“还不够,丈量队必须要增加到五十个以上,今年只是个开始,算是预热,明年开始,最起码要两百个以上的丈量队才能赶上进度……”
第1501章 深夜访客
张立齐吓了一跳,两百个丈量队,不止是人的问题,还涉及管理,尤其是后面的户丁,分地,更是需要人手,也需要时间。
李邦华仿佛没有看到张立齐的神色,道:“今年的科举你盯一下,拟个名单,中不中不重要,关键是能力。我待会儿去请尚书大人见一见赵阁老,请他给我们预定一些人。”
现在大明朝廷各部门在飞速膨胀,尤其是新衙门更是严重缺人,李邦华的事情上上下下更是需要人手,现在已经准备提前抢人了。
张立齐抬手应下,道:“大人,下官觉得,倒是可以向内阁提议,扩大科举录取数量,未来几年,官吏的缺口可能高达四五万。”
李邦华也想到了,道:“嗯,我待会儿再去督政院走一走,看看在野的能不能找一找。”
张立齐点头,这倒是一个办法。
两人聊了一阵,张立齐准备一番,便出了内阁大楼,走东华门,去京师大学迎接刚刚借调的在校大学生。
还没出门,张立齐就“遇到”了一个同窗,名叫魏晓忠,这个人当年涉及了冯铨谋权案,被永不录用,现在是一个有名的大商人。
魏晓忠一见张立齐,十分欣喜的拉扯他道:“张兄,真是好久不见,走走,喝一杯。”
魏晓忠极善钻营,这些年与张立齐关系极好,从未要求或者送什么,完全是君子之交,这也让张立齐有些好感,因此关系一直不错。
张立齐压着他的手,苦笑道:“我哪里有你魏老板那么悠闲,这会儿正有事,等过两天,我请你喝酒……”
魏晓忠哪管这些,拉着他就走道:“行了,大中午的,皇帝不差饿兵,走走走。”
张立齐看着魏晓忠,又哪里不知道他的心思,拉住他道:“行了,有什么事情你就说吧,你等我这么久,估计也快忍不住了。”
魏晓忠苦笑一声,转过头,只得道:“我就知道瞒不过你,我也不废话,显得我矫情。我在苏州那边屯了两千亩地,三个化肥厂,还圈养了两百头耕牛,现在朝廷要收夏税,化肥厂收重税,耕牛也要收税……我每天什么也不做就要出去上百两,这些都是我倾家荡产弄来的,还从银行贷了不少银子,真的是有些撑不住了,我想打听一下,朝廷什么时候开始采购……”
张立齐脸色陡然变了,目光锐利,冷声道:“这件事我帮不到你,还有,不要再来找我了。”
张立齐说完就甩开他的手,大步离去。
这魏晓忠来找他,无非还是想在朝廷身上捞一笔,这是来走他的后门了。
魏晓忠一见,连忙追了几步,苦笑着道:“张兄,我是真没办法了,不要你做什么,就给我透个口风,让我少亏一点。”
张立齐停下脚步,面色冷漠,道:“你想要少亏一点,现在甩出去有的是人接,你来找我干什么?还有,现在朝廷酝酿着反贪,想必你也听到风声了,要是不想被牵累,今后少跟官场之人有牵扯,你走吧。”
张立齐说完,转身就走了,毫不犹豫。
商人害怕被官场之人连累,官场之人又何尝不怕被做生意的拖下水。张立齐既然知道这魏晓忠已经在李邦华的坑里,哪里还会愿意被一起拉进去。
魏晓忠看着张立齐的背影,没有了之前的苦笑,神色平静如常,自言自语的道:“从他的态度来看,朝廷很快就要有大动作了,那么内阁的采购就要开始了?”
魏晓忠脸上变幻一阵,又若有所思道:“看来还是得走户部那边的路子,不过我一个人不行……”
像魏晓忠这般钻营的人不知道多少,朝廷上下被腐蚀也不知道有多少。
傅昌宗临行前夜,傅府。
傅昌宗父子吃过饭,围着火炉与家里的孩子闲聊天。
傅涛的长子已经十多岁,是个半大小伙子,睁着一双大眼睛,听着父亲,祖父闲聊。
傅涛道:“父亲,皇上从内帑拨出了五百万,加上银行里准备的五百万,前期是一千万,主要是用于苏扬杭土地的开垦,水利的整修,耕牛,化肥等的补贴,这只是前期的,后面投入可能更大……”
傅昌宗抱着暖炉,道:“嗯,现在天灾越发酷烈,皇上对农业的关注越来越多,苏扬杭是我大明最重要的税粮来援,由此投入,也不算多。”
傅涛点头,道:“李幼唐那边给我来信,说南直隶的收地还算顺利,但苏扬杭等地还是比较吃力,土地高度集中,这些人不断的在抱团,一部人是想要谋取暴利,另一部分人是真不想卖……”
傅昌宗比傅涛了解更多,道:“内阁正在酝酿更多的收地方案,比如在安南,辽东,朝鲜,倭国,旧港,吕宋等进行置换,亦或者允许他们保留一定的数量,或者采取朝廷租用,地权归士绅等等。但是抑制,短时间内限制土地兼并,实现‘耕者有其田’,这几个目标不会变,抗拒朝廷大政,不会有好结果。”
傅涛知道江南土地兼并严重到了何种程度,八成以上的百姓是佃户!
傅涛没有多评判,道:“嗯,借此机会,皇家银行那边准备了超过一亿的纸币,八千万的银元,大部分用来购地以及采购,还有一部分,是借给西班牙的。”
傅昌宗喝了口茶,摸了摸边上孙子的头,道:“你按照既定计划行事就不会有大差错,孙白谷近来有些低调,我们要更低调一些。”
傅涛明显从他父亲话里嗅出了味道,默默点头,片刻又道:“近来民间借贷越来越多,主要是一些商人,大部分企图冒险出海,坏账不断增加……”
傅昌宗听着,思索一阵,道:“这些事情,你多与皇家商贸集团那边沟通一下,必要的时候,见一见那个苏沫儿。”
傅涛明白傅昌宗的意思,见苏沫儿是假,探听背后布木布泰以及朱栩的意思是真。
虽然布木布泰看似对神龙府放手了,但她的班底依旧在,对于神龙府的影响依然无可替代。
父子俩正聊着,一个家丁来到门外,道:“老爷,督政院副院正,李荣炳大人求见。”
傅昌宗,傅涛父子俩都是一怔,这个人来干什么。
靖王身兼督政院院正,但毕竟是阁臣,无法兼顾那么多,督政院的大部分事务,是由这个李荣炳副院正在主持。
这个人是万历年间的礼部侍郎,为人低调,独善其身,做事一丝不苟,严于律己,声望不高,却也没什么不佳风评。
虽然在朝多年,傅昌宗与这位李大人还真是没多少交集,只能算是点头之交。
在傅昌宗即将离京的深更半夜,他怎么来了?
傅昌宗,傅涛父子对视一眼,有些疑惑。
第1502章 孙传庭再次拢权的机会
李荣炳到底是督政院副院正,三品大员,于情于理都不能避而不见。
李荣炳被请进了傅府,看着几十年未曾变过,无有一丝奢华之气的大院,李荣炳深深吸了口气。
他还不到六十岁,脸角瘦削,面色坚毅,在傅家管家的带领下,向着傅家前厅走去。
傅涛已经回避,只有傅昌宗一个人坐在正座上,看着从黑暗中,由远及近的李荣炳,心里还在思索着他的来意。
李荣炳来到近前,看着端坐不动的傅昌宗,脸角一动,噗通一声跪下,道:“求傅阁老救命!”
傅昌宗神色微动,顿了顿,道:“起来说话。”
能让李荣炳来喊救命,必然非同小可!
李荣炳没有站起来,头磕在地上,以一种悲呛的声音道:“‘国本之争’的时候,下官被夺职,满腔愤恨无处发泄,是以流连青楼,醉生梦死,后来其中一个花魁怀了身孕,生下一子。那时光宗继位,下官被复起,担心这件事会影响仕途,便将他们母子寄托在好友周斌桁家中,取名周患之……”
李荣炳还没有说完,傅昌宗的脸色已然一片铁青。
在京中,一直有人暗中串联各级官员,或行贿或用把柄要挟,大小官员已达六十多位,这还是刑狱司等暗中调查到的结果,那周患之看似低调,实则张扬,早就被各部门的人盯着。但他们猜测周患之只是小卒子,正在利用他钓身后的“大人物”。
那周斌桁是天启三年的员外郎,已经致仕二十多年,闭门致仕治学,深居简出,自然不会是幕后元凶,却没有想到,其中还有这样一个曲折,背后的大人物,会是督政院副院正,李荣炳!
李荣炳不显山不露水,但拥有督政院的实权,满京城内外的官员都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若是有心,还不知道能编织多大的权力网!
傅昌宗也是心惊,没想到将李荣炳牵扯进来。
不管事态如何,靖王难辞其咎,督政院势必要被清洗。
傅昌宗脸色铁青,已经预感到不好。
孙传庭一直想要伸手入督政院,奈何靖王一直堵着,做事又滴水不漏,找不到机会。现在这么大一个把柄送过去,靖王自身难保,如何还能阻止孙传庭插手进去。
督政院是“新政”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孙传庭一直觉得督政院软弱,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若是让孙传庭掌握了督政院,他的权势就真的无可比拟,超越古今的宰相了。
傅昌宗眼神闪烁一阵,忽然冷漠的道:“你是已经察觉朝廷在调查那周患之,知晓无可奈何,所以来认罪了?”
李荣炳头磕在地上,苦涩道:“我李家时代书香,为官者清廉自持,从未有过辱门风之事发生,一切的过错都是下官的。下官愿意以死谢罪,请阁老开释诛连,饶过无辜人。”
在傅昌宗看过的各部门的案卷中,李荣炳都没有涉案,现在怕是畏罪,抢个先手来自首了。
整个大明,现在有能力救李荣炳,开释诛连的,也唯有傅昌宗,这也是李荣炳没去找孙传庭或者靖王的原因。
傅昌宗心里计较一番,知道事态重大,由不得他做主,沉吟片刻,道:“我派人去叫靖王,你随我一道入宫,可有怨言?”
李荣炳已经料到这个结果,一磕头道:“谢阁老成全之恩,李家上下,没齿不忘。”
傅昌宗哪里会在意李家的什么报答,他更忧心的是孙传庭插手督政院后,会变得更加激进。
傅昌宗更有种隐忧,担心孙传庭权势过大,会引来不可测的大祸!
傅昌宗的人来到王府,稍微一通报,靖王就脸色无比难看,狠狠咬牙,转身穿了官服,便向傅府奔去。
靖王到了傅昌宗府上,李荣炳再将周患之从他那里偷到官员作奸犯科,贪污腐败的证据,便以此要挟,或者通过行贿,或者威逼,控制了不少人,又涉及到商业,一正一反,这些年着实拉拢,控制了很大一批人,关系网比想象中的还要大,牵扯朝廷上下,京城内外!
靖王看着跪地不起的李荣炳,脸色难阴沉如墨,恨不得生吞活剥了他。
这个人,他一直很信任,将权力放给他足足有七年之久!
却没有想到,到头来,是这样报答他!
李荣炳说完,向靖王磕头,道:“王爷,是下官对不住您,辜负了您的信任。到了御前,下官会一力承担,自求死罪……”
靖王牙齿都要咬碎,半晌冷哼一声,道:“你以为这件事你扛得住?我问你,还有哪些人涉及,我说的是重要的!”
李荣炳抬起头,思索片刻,道:“下官这两日做了些摸查,所有阁老的府上都有人不同程度的参与囤地,行商,有几位尚书的妻妾在外面有生意。下官还听说,首辅的一个侄子,在山西囤地近万亩,甚至有一条街的铺子都是他一个人的……”
靖王在内阁根本没有看到这些,眼神冰冷,道:“这些是你瞒着?还是其他人压下来?”
李荣炳面色有一种绝望中的坦然,颓然道:“这个人很有手段,没有出面,一直是借他人之手行事,没有什么把柄可抓。这样捕风捉影的事,谁敢上报。现在诽谤,污蔑朝廷重臣是死罪,何况是一手遮天的首辅……”
靖王与傅昌宗对视一眼,两人眼神里都看出了凝重之色。
这已经不单单是督政院的事了,牵扯到孙传庭,他们需要小心翼翼。
两人商议一番,还是决定入宫,这件事,他们做不了主!
朱栩这会儿正在赵婧的小院,睡的正香,被李德勇叫起来,匆匆赶赴乾清宫。
煤油灯突突跳动,映照的在场几人面色晦暗不明。
朱栩披着单衣,倚靠在软塌上,神色从容自如。
他看都没看跪在地上的李荣炳,对着傅昌宗与靖王道:“这样的事发生,朕一点都不奇怪,也不意外。朕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察觉到身边人有问题,但首辅前一阵子与朕说,有灯下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的情况发生,想必他是察觉到了,那,就交给首辅处理吧。”
朱栩说的简简单单,轻轻松松。李荣炳浑身冰冷,跪在地上一动不动。
孙传庭要是动手,他们李家流放南海都是轻的。
傅昌宗,靖王一样面色凝重,孙传庭得到这个机会,能做太多的事情了。
权力,将会进一步向内阁集中,向孙传庭手里集中!
第1503章 蒙古入关
有了朱栩的态度,傅昌宗与靖王两人出宫,没有带着李荣炳,而是将他扣在了内阁。
傅昌宗与靖王两人联袂登上了孙传庭的府邸,彻夜长谈,直到天亮孙传庭才送走二人。
孙传庭披着单衣站在屋檐下,目光炯炯的看着初白的天色。
靖王这个把柄送到他手里,简直是上天的恩赐。
有了这个堵住靖王的嘴,他就能插手督政院,通过督政院这把利器,强力的辖制地方上上下下,继而以前所未有的力道推动“新政”前进!
管家站在他身后,感觉着自家老爷奔腾欲发的锐气,面露忧色。
好一阵子,他开口道:“老爷,七少爷……您还是回去一趟吧,跟族老们好好商量一下。”
孙传庭的家族也是大家族,家里长辈的威严还是很难抗拒的。
孙传庭目光骤冷,冷哼一声,道:“他差点坏了朝廷大计,容他不得!”
管家面露难色,最后还是暗暗叹了口气。
第二天一大早,傅昌宗还是如期的走了。
朝野也没有什么动静,一如往常,丝毫没有昨晚的紧张。
在傅昌宗走的第三天,孙传庭主持对朝廷的部分官员进行调整,一些人愕然的发现,督政院的一些要员,尤其是要害位置被替换了,替换之人明显是首辅孙传庭的人!
靖王对此自然是默不作声,这让外界一片哗然,首辅孙传庭的权势更进一步了!
外面是看热闹,朝廷的内阁五部压力就奇大了,尤其是五部,即便有傅昌宗,周应秋,赵晗,沈珣等前任老尚书的庇护,依旧心怀敬畏,小心翼翼。
除督政院外,内阁另一个特殊部门,就是大理寺。
大理寺与督政院一样,是孙传庭早就想插手的部门,奈何一直没有机会。
现在督政院已经被孙传庭拿下,大理寺卿,内阁排名第四的阁臣,汪乔年的压力可想而知。
傅昌宗走后没多久,去张家口接科尔沁大汗巴达礼的二皇子朱慈煊终于回京了。
乾清宫,朱栩摆了宴席迎接这位妻舅。
“儿臣参见父皇,巴达礼大汗已经到京,特来复命。”朱慈煊一声银甲,铿锵铿锵的走进来,单膝跪地的行礼。
朱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