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独断大明-第4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时敏微笑,道:“曹公公刚刚送皇后娘娘等进宫,待会儿请孙阁老率内阁,六部,宗人府以及各部门大人前往乾清宫,准备领旨吧。对了,汪阁老哪怕昏迷,也请抬入乾清宫。”


第1426章 最后一刻
  孙传庭听着刘时敏轻松,略带调侃的笑容,瞥了眼不远处的人,低声道:“刘公公,是否可以透个风声?”
  刘时敏含有深意的一笑,道:“好事情。”
  孙传庭不明就里,心里压太多的事情,闻言表情丝毫没有放松,盯着刘时敏片刻,默默的点头。
  随着刘时敏在这个时候突然出现,让整个内阁越发的不安,笼罩在头顶的阴影更大了。
  孙传庭很快召集内阁六部在内的朝廷大小官员,齐聚于乾清宫。
  这些人涵盖了勋贵公卿,起码都是三品以上,是大明真正的统治阶层,实权人物。
  他们都是被叫来,等待朱栩旨意的。
  这么大的动静,自然很快传到外面,顿时不知道引起多少人忧虑,多少人不安,又有多少人兴奋不已,激情难耐。
  “哈哈,皇上终于忍不住要罢免孙传庭了吗?”
  “太好了,孙传庭一倒,我们的机会就来了,内阁六部,多少位置可以运作……”
  “等着等着,按耐住,不要激动,还没有到最后时刻!”
  “没错没错,哈哈哈,真想去看看孙传庭现在的脸色,一定很好看,哈哈哈……”
  这样的声音,不知道在京城多少个角落响起。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新政”下的“受害者”,由于之前的轮番清洗,他们绝大部分都是在野的末流小吏,或者就是无法入仕的读书人,年纪不小,野心很大,一直在蠢蠢欲动,现在,机会来了。
  乾清宫,孙传庭面无表情,带着内阁六部的五十多人,分作两排的站在乾清宫大殿上,看着空荡荡的龙椅,一个个心思各异,不约而同的面色肃然,心头沉重。
  这里面,包括本打算辞官的礼部尚书沈珣,刑部侍郎杨锦初,有德高望重的孙承宗的干预,已经没有人给他们施加压力,尽管还有所顾忌,但都回来了。
  汪乔年还在装病,坐在轮椅上,盖着厚厚被子,脸色苍白,还在“昏迷”沉睡。
  等了一会儿,令他们诧异的是,从侧门内,皇后娘娘张筠带着后宫一干嫔妃,皇子皇女,相继走出,站在丹陛之上。
  众官员一怔,还是连忙抬手而拜:“参见皇后娘娘……”
  张筠面带微笑,一手拉着儿子,一手轻抬,道:“诸位大人免礼。”
  “谢娘娘。”一群人起身。
  他们犹自看着这后宫一群人,心神不定,猜测不断。却没有人说话,寂静如常。
  孙传庭眉头微皱,有深深的负罪感,束手而立,心里不知道在想什么。
  信王朱由检立在左排,孙承宗的前面,看着上面的一群嫔妃,眼神有一丝烦躁,他有预感,这位皇帝,不知道又要出什么幺蛾子。
  毕竟,朱栩向来不安常理出牌。
  其他人有不少这样的想法,更多的按耐着心思,强迫镇定,静静的等着。
  没让他们等多久,曹化淳从另一侧走出,身后跟着四五个内监。
  众人看着他走出,不自觉的微微弯腰。
  曹化淳向着张筠抬手,道:“奴婢见过皇后娘娘。”
  张筠微笑,道:“嗯,曹公公,开始吧。”
  曹化淳一躬身,看了她身侧的小男孩,转身向前走了几步,看着大殿之上的众多官员,尖声道:“皇四子,朱慈煓,接旨。”
  张筠连忙将她身旁的小男孩拉出来,向前推了推。
  小家伙穿着一身皇子服,还不到三岁,包裹的如同粽子。
  显然刚才张筠教过了,他慢慢的走下台阶,在台阶前跪下,小脸白白嫩嫩又懵懵懂懂,声音很是含糊道:“儿臣接旨。”
  曹化淳拿过圣旨,缓缓摊开,尖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长幼有序,大统有纲,皇四子朱慈煓,少聪敏达,孝从和顺……册封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三日后迁入钟粹宫,命内阁择日,举行册封大典,钦此!”
  “谢父皇,父皇万岁!”
  小家伙奶声奶气,仰着迷惘的小脸,抬着双手。
  曹化淳走下来,将圣旨放到他小手上,而后扶他起来。
  “奴婢参见太子殿下!”
  曹化淳退后一步,躬身拜道。
  话虽多,但事情发生的很快,孙传庭等一干人还有些没有反应过来。
  他们一直催着朱栩立太子,没想到三年之约没到,在这个时候,这么突兀的立太子了!
  但他们飞快的反应过来,有些欣喜若狂的拜道:“臣等参见太子殿下。”
  朱慈煓小家伙被吓了一跳,眼神慌乱,转身就要跑向张筠。
  张筠已经先一步过来,双手搂住小家伙的肩膀,对着群臣道:“免礼,太子年幼,还请诸位大人多多教导,切莫藏私。”
  小家伙有张筠在,这才安心,睁着大眼睛,看着下面乌泱泱的一群人。
  孙传庭是有太子之师的头衔的,这个时候,笑容和煦的抬手道:“臣尊娘娘懿旨,万不敢懈怠分毫。”
  作为中宫皇后,张筠没少被外廷“规劝”,知道这帮大人不好惹,却也从容自定,又勉励两句,拉着小家伙走回丹陛之上。
  曹化淳等张筠,朱慈煓回去,手里又拿过一道圣旨,道:“凤藻宫,芷兰宫,永福宫,永和宫接旨。”
  这是朱栩的四个嫔妃,分贝是李解语,海兰珠,布木布泰,兴子。
  “臣妾接旨。”
  四个女人自然也被嘱咐,交代过,走下丹陛,跪在台阶之前,声音各异的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凤藻宫李解语,蕙质兰心,性和品洁,育有皇长子,皇长女……晋位贵妃……”
  “芷兰宫海兰珠……晋位贵妃……”
  “永福宫布木布泰……晋位贵妃……”
  “永和宫兴子……晋位贵妃……”
  大明后宫嫔妃制度,最高的是皇后,接着是皇贵妃,再次之就是贵妃,已然是尊贵非常。
  “臣妾领旨,谢恩!”
  四女欣慰,振奋,平和各有不同,齐齐领旨。
  孙传庭等人虽然有些诧异,却也不觉得有什么,齐齐抬手参拜。
  曹化淳拿出第三道圣旨,道:“……皇嗣不盛,社稷有亏,命在京三品以上大员,推选秀女入宫,由皇后,四位贵妃共同选拔,增补三名秀女入宫……”
  孙传庭等人有些意外,乾清宫之前很是不喜欢纳妃,每次推三阻四,不然也不会登基十多年,皇长子都六岁了,宫里只有五个女人,五个子女。


第1427章 朱栩来破局
  乾清宫肯纳妃,一众高官倒是很欣慰,安心,自不会阻拦。
  等诸位贵妃回到丹陛之上,曹化淳拿出第四道圣旨,看着众人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御极十余年,时移世易,世事多变,朝廷以据实应当下,以新政除旧弊,无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之常理……孙传庭忠勇有为,不惧艰难,无畏诽谤,勤勤恳恳,与朕共迎时艰,殊为不易,操行难得……特加封太子少傅,武英殿大学士,首席内阁辅政大臣……”
  就在曹化淳宣旨的时候,刘时敏从内阁大殿三楼下来,走入第一层内阁议事大厅,命人道:“动手吧。”
  四五个内监连忙上前,搬动桌椅。
  原本孙传庭,孙承宗并坐的椅子,只留下孙传庭的一张,孙承宗的被移动到左首,其他依次后移。
  右边原本靖王的位置,被依次后移,后在孙承宗对面,增添了一个位置,接着,又在最后面两边各添加了一把椅子。
  也就是说,从今天开始,孙传庭就是真正的内阁首辅了!
  内阁的椅子,总共有了九把,九个内阁辅臣大臣之位。
  乾清宫内,孙传庭本以为朱栩会对他有所惩罚,却没有想到,朱栩在这个时候,给了他这么大的支持!
  不等孙传庭谢恩,曹化淳的声音还在继续:“吏部尚书赵晗,行事果断,劳苦功高……加封东阁大学士,入阁参政……礼部尚书沈珣,忠心为国,谋事练达……加封东阁大学士,入阁参政……钦此……”
  跪在地上的孙传庭,赵晗,沈珣都很意外,还是连忙抬起手,沉声道:“臣领旨谢恩!”
  大殿内,人头攒动,大部人都心头大石落地,大是松了一口气。
  不管外面风雨多大,只要乾清宫支持孙传庭,那内阁就稳如泰山,谁也撼动不了!
  接着,曹化淳又拿出一封信,却不是圣旨,面对众人,道:“这是汪阁老之父,汪老大人一个月前写给皇上的信,里面说了他对‘新政’的种种看法,并且表明他是很支持皇上‘新政’的,愿意发挥一点作用,皇上看了很是感动,并且打算年后请汪老大人入京详谈,却不想汪老大人突然病逝,皇上很是悲伤。待会儿将有旨意降下汪府,追封汪老大人,并有谥号。”
  众人一听,迅速反应过来,这是在给汪乔年解套,破碎外面的流言。
  很多人猜测这是假的,只有曹化淳少数才知道,这是确有其事。
  说完这些,曹化淳拿出另一道圣旨,道:“汪乔年接旨。”
  汪乔年本在装病给孙传庭争取时间,哪怕这个时候不需要了,也不能爬起来,需要演戏到底。
  他长子迅速出列,跪地道:“家父病重,不能起身,微臣代为领旨。”
  曹化淳看了他一眼,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汪乔年履职内阁,大理寺数年,兢兢业业,不辞辛劳,大理寺之改革成效甚大,功勋至伟……今汪老大人病逝,作为人子,孝道为先,本应守孝三年,朕深知卿之悲痛,奈国社艰难,万民于水火,特旨夺情,命汪乔年回乡置办丧事,敬达孝心,年后归京……钦此!”
  夺情!
  这是一种皇帝才有的权力,所谓的“夺情”,即夺情起复,官员不必丁忧三年,由他人代理,可以穿素服办公,无需归乡守制。
  “夺情”,往往是不得已而为之,以全忠孝,顾得大局,战场的将士常有。
  大明最为严重的一次,大概就是张居正当年的“夺情”,在朝野掀起了巨大的波浪。
  汪乔年儿子已经泪流满面,跪地哭音道:“微臣代家父领旨!”
  轮椅上的汪乔年,脸角缓缓抽动,老泪纵横。
  这是朱栩在保全他,在忠孝之间有了平衡。
  孙传庭等很是松了口气,他们最大的难题就是汪乔年的辞官,现在,汪乔年不用辞官,内阁不但没有被撕开一个口子,还越发强大了!
  外加太子已立,皇宫内外,稳如泰山,谁人还能撼动?
  孙传庭等人看着空荡荡的龙椅,心潮澎湃,有这样高瞻远瞩,坚定果决的皇帝,何愁大业不成!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知道是谁带头,满殿的大臣齐齐跪下,高呼万岁。
  声音如雷,震动整个大殿!
  乾清宫外,不知道是不是迎合殿内的热情,多少日的连绵阴天,居然有一丝光芒出现,穿透京城上空的阴霾,带来一缕阳光。
  张筠等满心欢喜的转回坤宁宫,去见张太后。
  孙传庭等人出了乾清宫,一个个扬眉吐气,尽扫连日的阴翳心情。
  “召集内阁六部等众人,内阁扩大会议,所有人必须到场,但凡今天不到的,以后就不用到了!”
  孙传庭扫去压力,雄心勃勃,沉声说道。
  因为最近一系列的事情,耽搁的朝政,他要进行大规模强力的清理了。
  “遵命!”包理游抬手,大声应道。
  一群人了解他的心情,笑着应着,心情前所未有的好。
  他们遇到的难题,被这几道圣旨轻轻松松解决。
  宫里的事情,很快就传到宫外,那些心系国政,忧虑无比的人,自然大是畅快。
  “吾皇圣明啊!”
  “皇上烛照千里,英明果断,乃是旷古未有的圣君啊!”
  “有君如此,何愁不中兴我大明!”
  不知道多少人在狂呼呐喊,畅快大叫,以发泄心中多日的抑郁之情。
  相对的,是另一种声音,在各种茶楼,书院,青楼,京城内外的角角落落响起。
  “太祖皇帝啊,你睁开眼看看吧,你定立的祖法十不存一,你的子孙早已经被诛杀殆尽了啊!”
  “太祖皇帝何等英明神武,定立千秋之基,现在全数不存,亡国就在眼前,我恨啊!”
  “昏君庸官,天道沉沉,日月无光,万民惶恐,社稷倾颓,我中国还有救乎……”
  不知道多少人在泣血呼唤,相拥大哭,这对他们来说仿佛是世界末日,一生的终结。
  谁能撼动那位皇帝,谁是他的对手,他若出手,谁还能反抗,还有赢的希望?
  京城里不知道多少地方,多少人哀莫大于心死,连挣扎的心思都没有了。
  他们一些人已经开始收拾行囊,无比悲伤的准备离开这座繁华,高不可攀的京城,准备回乡关门修书,将景正朝的大小事情记录下来,尤其是各种昏暗,阴暗以及他们的英勇反抗,以告后人,立千秋直名。
  结果在他们匆匆逃离的时候,巡防营已经第一时间布防整个京城,六门只进不出,一队队执法局的缇骑纵横京城,按照既定的名单,迅速抓人。
  一只只信鸽从皇宫飞出,奔向大明的四面八方,尤其是南直隶,一连数封。
  各地的执法队迅速行动,短短三天时间,抓捕的人数就高达八百人。
  这个数字还在飞速扩大,从原本的一些谣言制造,传播者以及在倒阁事情上上蹿下跳的大小朝野官吏,再延生到他们的关系网。
  一个个豪门大户,大商人,大地主迅速被抓。
  没用半天,官府的各个部门都参与进去,尤其是刑部,税务总局,商务总局,展现了极其强大的力量,罚没的商铺,田亩,罚金等折算高达一千万白银!


第1428章 大规模的流放
  孙传庭仿佛真的怒了,坐镇内阁,手伸万里,对整个大明进行前所未有的强力干预与规划。
  这一次的风波,也让地方明白,孙传庭是真的坐稳内阁首辅之位,他们再无侥幸。
  这一年的计划,在仅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各地拼命的赶着进度,一些平时神龙见首不见尾,如同传说中人物的官员终于肯走出衙门,不顾艰难,硬着头皮做事了。
  天津卫。
  港口停了上百艘大小船只,大部分都是商船,还有一些海军的中舰,小舰。
  士兵们林立在甲板上,手持长枪,神色冷漠。
  在岸上,缇骑推搡着一些人,不停的吆喝:“快点,快点!”
  “还以为你们都是大老爷,告诉你们,到了海上,我随手就能给你们扔下去,再给你们一个畏罪自杀的罪名!”
  “给我都听好了,再不老实,有你们好受的!”
  这些被带满脚铐,手铐的人,有男有女,含老含少,成群结队,一眼看不到尽头。
  “官爷,请您说说情,我们真的是无辜的,我们没有散播谣言,也没有诽谤朝廷,诽谤皇上啊……”
  “官爷,我只是个妇道人家,就是给他们送送信,其他的一概不知,请您放过我吧,我家里还有孩子……”
  “官爷官爷,我是齐德书院的,我们院长与礼部陶大人是故旧,看在他的面子上,您放了我吧,我会给您好处的……”
  这些人对着押解他们的差役苦苦哀求,脸色惧怕,心神恐惧。
  这些差役哪里会理会他们,不断的催促他们快走,快点上船。
  在码头的岸边,与海上的船只隔一块板,岸上站着两个人,看着船,面色复杂难言。
  之前在平王府慷慨陈词的读书人,脸上发白,双手颤抖不止,看着他身前的一个大胖子中年人。
  中年人很胖,眼睛很小,背着手,努力的睁眼看着远方海面。
  刑部侍郎杨锦初站在他边上,眼神一片寒意。
  这个胖子,就是之前被革职,一直闲置的陕西巡抚,温体仁。
  温体仁瞥了眼杨锦初,微笑着道:“杨大人,现在你对孙阁老,皇上是感恩戴德了吧?”
  杨锦初神色淡漠,道:“你的手段,相比于你那些前辈,还是拙劣,幼稚了一些。”
  温体仁深吸了口气,而后叹道:“我也没有想到,锦衣卫居然一直盯着我。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我的手段拙劣了些,但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是,如果不是皇上给孙传庭站台,我说不定明年就能入阁了。”
  杨锦初已经知道,他接到的那封差点让他背负千古骂名的信,就是温体仁的手笔,因此表情更加冷漠,道:“我看你是权欲熏心,失去了常志!”
  温体仁转头看向海面,迎着凄冷寒风,道:“你说的没错,我是太心急了些。如果我不在孙传庭未站稳脚跟之前动手,怕是再也没有机会了。”
  杨锦初转头看了眼身后的那些人,冷哼一声,道:“这一次孙阁老没有杀你,不是他宽仁,而是你们还有一点作用,否则,抄家灭族都不够你的罪孽!”
  温体仁背负双手,眼神里是落寞后的平静,道:“这一次,你们抓了数万人,全部遣送去倭国,这应该是为了同化倭国吧,孙白谷倒是打的好主意,怕是以后,遣送过去的会越来越多……孙传庭倒是越来越像皇上,懂得人尽其用了啊……”
  这一次,孙传庭严令各部门,近乎无限制的扩大,大肆诛连,被抓捕的人动辄抄家,没收一切家产,连下人奴仆都不放过,通通流放倭国。
  杨锦初看着这个阶下囚,面色漠然,没有回答他。
  前几天孙传庭召开内部会议,确实有详细流放,发配的计划,更多的则是移民。在此之前,内阁已经传令给多尔衮,要他对武藏府,尤其是江户县进行大规模的驱逐,要将那里的明人人口在未来三年提升到五成以上。
  温体仁见杨锦初不回答他,就认为他猜对了,笑容越发感慨,道:“杨大人,你知道吗?当初我也是对皇上忠心耿耿,一心为国,可到头来如何,还不是落的如今的下场?皇上现在之所以要保你们,并不是他多英明,而是他还需要你们,等哪天不需要了,你的下场,会比我惨……”
  杨锦初看着被驱赶上船,还在哭喊不休,拼命求饶的人,嗤笑道:“我是刑部侍郎,你以为你的那些事情能瞒得过我?你当年在礼部干了什么?为什么被发配去南安南?当初陕西巡抚任上,毕阁老为什么没有保你,你心里真的没有一点数?这些年,你构陷的大臣,贪污的钱粮,田亩,做的那些肮脏事,需要我一桩桩一件件念给你听吗?”
  温体仁神色如常,这些年他做了太多的事情,最重要的,大概就是斗垮了钱谦益,跻身上位吧。
  杨锦初没有与他多说什么,道:“到了江户,老老实实的做人,按照内阁的要求,多做些事情,否则,后果你知道。”
  温体仁默默无声的望着海面,好一阵子,他心里叹口气,以失败者的心情,抬脚向对面的船上走去。
  这一踏上来,他满心悲凉。
  这一去,就是山穷水尽,遥遥万里,再无归返之日,哪怕死,也会葬在倭国,魂魄都飞不回来。
  但是他没有回头,脚步稳健,径直上了船。
  他身后的读书人,一步一颤,一步一回头,他想求饶,甚至想死,但他不敢,怯弱,只能泪流满面的跟着温体仁,上了船。
  这些船,很快就在海军的看护下,慢慢驶出港口,向着东方,倭国,也就是绥海省的江户县行去。
  这是第一波,以后几乎每三天都有会一波,总人数超过三万人,在年底前,应该会结束。
  杨锦初看着温体仁被送走,心里了去一块大石,转身上了马车,准备回京。
  在清扫这些“反对派”的同时,孙传庭对朝廷进行了更一步的甄别。
  最重要的一点,吏部尚书赵晗入阁,孙传庭选择空置了吏部尚书一职,由他亲手抓在手里。
  吏部尚书号称“隐相”,现在孙传庭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宰相,又控制了吏部,权势瞬间大增,完全可以做到一手遮天,朝廷再无人能反抗,动摇他。
  在十二月二十一,即将年终,迎接新年的时候,孙传庭主导,推动下,吏部对全国的府级官员进行删选,甄别,迫不及待的酝酿着新一波的吏治刷新。


第1429章 泛舟湖上
  神龙府。
  朱栩在一个湖上,泛舟钓鱼,一身蓑衣,整个湖面只有他一个人,真的有一人独钓一江雪的意境。
  朱栩边上的鱼篓里已经有两条鱼,看着静静不动许久的浮标,他看了眼鱼篓里的鱼,摇头道:“大冬天的不好好冬眠,非要上蹿下跳,被钓了吧?”
  两条鱼在鱼篓里很老实,一动不动。
  朱栩继续钓鱼,不知道过了多久,湖边经过禁卫筛查,有四个人踏上湖边小船,向着朱栩划来。
  “臣王文胜(巩永固,魏良卿,贺云杉)参见皇上。”
  四个人上了朱栩的船,在他身后抬手而拜道。
  朱栩放下鱼竿,拿过一边的点心,道:“找地方坐吧。”
  “谢皇上。”
  几个人抬手,而后回头找,就看到船舱里有几个小马扎,非常小的那种。
  加上船不大,一举一动都会晃。四个人非富即贵,却谁都没异样神情,找个小马扎,恭恭敬敬的坐在朱栩身后。
  朱栩吃了口点心,拍了拍手,道:“先说说联合舰队的事。”
  王文胜接替曹变蛟执掌联合舰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闻言倾身,道:“回皇上,联合舰队现在已经满额,五万人,大小舰船一千二百艘,从海参崴开始,由北向南,沿着海岸线,在我大明之外,由锡兰开始,中途的苏伊士,巴拿马,一直非洲的最北端段,与欧洲一海之隔的摩洛哥,大大小小海军基地,临时租借岛、地,达六十处之多……这些地方设置了外事院的办事处,都有人专门负责联络当地,构建各种关系……联合舰队目前与各地共同打击海盗,也参与地方上的一些剿匪行动,还帮助他们练兵,传授他们铺桥修路等各项技术……”
  这些,算是软硬两方面的渗透,既不会引起当地的反感与警惕,又能助力明朝的发展。
  之所以没有暴力的殖民,一来是因为明朝国力现在很是疲惫,二来是明朝上下对海外不够了解,需要一个慢慢发展的过程。
  按照朱栩的判断,五年的时间就足够了,大明那些商人就会发现大明之外是一块块没有开发的沃土,那些土著荒蛮,愚昧,最重要的是,不堪一击!
  在政策上稍微引导,那些嗅觉灵敏的商人就会带着人,武器扑向世界每一个角落。
  那时,大明的联合舰队,海军已经发展成形,国力恢复后又有充足财力,人力支持。
  那会是一个盛况,一个朱栩期待已久的盛景,盛世!
  王文胜还在说:“联合舰队的编制,是以我大明为主,目前我明人有四万人,其他各处,尤其是西夷也不少。我们与西班牙的合作在深入,他们的很多地方我们的舰队,商船已经能自由出入,摩洛哥包括直布罗在内,已经不动声色的被我们掌握。尼德兰的鹿特丹港也能出入,来往商船渐多。英格兰那边警惕性比较高,与我们的合作有限,法兰克完全没有合作,他们好像只盯着陆上。奥斯曼那边,我们主要仅限于苏伊士,由于运河明年才能启动开挖,目前我们只有一个临时基地,明年才能真正掌握那条运河十里宽的地域……”
  王文胜显然有过腹稿,说的很有条理,让人一听就能有个大概印象。
  朱栩拿着鱼竿,神色不动,默默的听着。
  好一阵子,王文胜才有了收尾性的话,道:“臣打算明年开始,将舰队慢慢扩大,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扩大一倍,到十万人,两千艘船,主要兵士,将从倭国,非洲招募,训练。钱粮由联合舰队自给自足,臣希望内阁能提供必要的支持,不做干预……”
  朱栩听了半晌,比较满意的点头,道:“发展的不错,能在这个时候还想着扩大舰队,说明你还是有一些战略眼光的。内阁那边,朕去说,你无须担忧。”
  孙传庭需要集中精力应对“新政”的挑战,因此对其他方面注意力不够,还试图削减各方面的预算。
  王文胜听着朱栩这么说,自然大喜,道:“臣谢皇上。”
  朱栩笑了声,道:“你从海外弄来的那些奇珍异宝,还不错,朕的宝库都快满了。银子今后就不要送了,朕的内帑还有一些,你留着发展联合舰队用。”
  王文胜一怔,猛的沉色道:“皇上放心,三百万两对联合舰队来说并不多,不会有大影响,臣会按时送入皇宫。”
  联合舰队,神龙府以及其他一些机构,比如平王的那些生意,皇家庄园等,都会定时送入大笔银子入宫,充入朱栩的内帑。
  这些年下来,朱栩除了偶尔支出,他的内帑是相当的厚实。
  对于王文胜的话,朱栩不置可否,道:“说说神龙府的事。”
  魏良卿躬身,道:“皇上,目前神龙府包括我大明在内,各种商行已经有五百之多,涵盖了我大明商贸的方方面面。神龙府拥有商会二十六,商行一百三十七,商船三百艘以上。名下的商铺,庄园,茶庄,酒楼等过百,所辖的资产,换算之后超过两千万白银……”
  朱栩是心中有数,巩永固,王文胜听着着实吓了一跳,两千万白银啊,这还只是资产,如果加上拥有的特权,间接控制的商行等等,岂不是不可想象?
  魏良卿顿了片刻,又道:“神龙府与大明内部的贸易越来越多,主要是做一个中间商,转卖去海外,因此,与海外的关系更多,尤其是近年与西班牙,尼德兰贸易的增多,外加开始与奥斯曼,英格兰以及其他各大小国家的贸易的不断推进,卖出去的货物与日俱增,今年的贸易额可能突破五千万白银,加上香料,火器,兵甲等特殊经营,盈利会高达三千万白银左右,如果再加上为朝廷增加的商税,会更多……”
  “因为有向海外收购粮食,购买土地,新建中国商贸城,国内对一些大小商人,尤其是相关矿,冶铁的投资等的一系列计划支出,上缴给皇上的,应该会在一千万白银左右……”
  “目前,神龙府主力打造的开放贸易地点有三个,一个是甘肃镇,主要面对的是蒙古以及更西的地方。一个是天津卫,主要是为了京畿,山右等考虑。另一个,是广州府,这个地方面对南海,不管是西夷还是其他贸易国,这里是最近的,是神龙府主力打造的地方……”
  “目前三个地方,除了天津卫外,甘肃划出了一个县大小,交给神龙府全权打理,广州府是两个县,神龙府已经接管,正在进行改造,明年投入使用,后年能改造完成……加上神龙府,一共有四个贸易区,如果计划顺利,再过几年,贸易额可能突破一万万白银,为我大明带来超过一千万的赋税以及两千万以上的利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