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独断大明-第4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左良玉面对品川芳野的负隅顽抗,在福知山城钱前,再次发布了讨伐幕府的缴文。
  缴文内容已经变得老套了,内容大概就是:呼吁品川芳野投降,天兵所来,是为了讨伐幕府,归政天皇,希望品川芳野识大体,明事理,参与到倒幕中来,共建倭国的崭新未来云云。
  品川芳野等人被困在福知山城,根本没有出城的意思,一味死守,对于左良玉的喊话,置若罔闻,城内是一片安静。
  左良玉不可能跟他耗,用一万人围城,其他大军南突北进,扫灭一切不臣势力,快速跟进多尔衮。
  多尔衮在近江国稍做休整,补充干粮与水,迅速整兵,准备进攻美农藩。
  美农藩是一个大藩,人口众多,土地肥沃,最重要的是,他前面就是信农藩,而信农藩与武藏国交接,也就是说,明军离德川幕府所在的江户,武藏国只差两个藩国的距离了!
  只不过短短一天时间,明军就要打到江户,对倭国来说,或者说对德川幕府来说,不啻惊雷,整个倭国上下一片震动。
  尤其是江湖一带,不知道掀起了多少声音,多少大户六神无主,准备逃离。
  本来还遮遮掩掩的一些大名,更是公开跳出来,指责德川幕府,兴兵准备参与倒幕,更多的藩主是态度暧昧,对于幕府的命令犹豫起来。
  这些,对幕府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压力如山岳般。
  德川家光一天已经不知道多少次召集重要家臣来开会了,这一次,是真的紧张了,明军就要杀到家门口了。
  德川家光看着内藤正胜,道:“先召集了多少军队,再哪里?”
  内藤正胜连忙道:“已经有三万,在甲斐藩,还有两万,还要三天才能赶来。”
  甲斐藩在信农藩以南,是武藏国,江户的另一个门户。
  高冈急不可耐,道:“两万人够做什么,明军已经打到美农了!”
  藤田看了他一眼,没有多说。
  德川家光面沉如水,盯着内藤正胜,道:“五万也不够,我需要更多的军队,必须要快!”
  明军速度太快,比他们预计的要快得多。
  高冈忽然双眼一睁,道:“陆中藩不是有七万大军吗?现在还藏着掖着,还不调回来,阻挡明军!”
  “不可!”内藤正胜,藤田异口同声,果断的反对。
  高冈一怔,转头看向两人。
  藤田躬身向德川家光,肃色道:“公方,虾夷岛明军还驻扎六万多大军,若是我们抽调这里的兵马,明军一定会第一时间发现,六万大军再南下,我们就没有兵力应对了。”
  高冈不好看的脸色更加难看了,难压怒气,咆哮般地说道:“那怎么办?五万能挡住明军吗?他们有十多万大军,再不调军,明军就要打到江户了!”
  德川家光目光冷峻,看着内藤正胜,藤田两人,道:“必须要将明军挡在武藏在外,越远越好!”
  京都一代大部分是平原,无险可守,明军完全可以绕开一切险阻,直扑江户。
  内藤正胜与藤田对视一眼,两人没有马上答话。
  倭国的情形本身就不好,加上已经征调了三十多万,短时间内再想要那些大名带兵前来,别说幕府风雨飘摇,即便是正常时候,短时间内做不到。
  根据美农的情报,明军前锋有五万大军,轻装简从,没有大炮,如果是这样,只要五万人,应该能挡住。
  只是,甲斐有三万,另外两万去哪里找?
  德川家光目光冷峻,逼视着这几人。这些都是德川家的家臣,最信任的几人,至于板仓重昌,松平信纲,青山忠俊,在他心里都已经战死了。这几个人如果想不到办法,他会直接杀死他们!
  猛然间,藤田大声道:“公方,还有两万,就在江户!”
  众人一怔,江户哪来的两万人?江户除了幕府的三千亲兵,其他的都被青山忠俊,松平信纲之前就调走了。
  但很快,众人反应过来,确实有!
  这两万大军还是幕府亲藩,驻扎在江户内湖,当初是为了防范明朝海军在这里登岸,也确实吓退了明朝海军!
  如果不是藤田想到,众人似乎已经忘记了这两晚精锐。
  但旋即众人皱眉,面沉如水。
  明朝的海军一直是悬在他们头顶的利剑,如果现在调走了这两万人,明朝海军复来,该如何抵挡他们上岸?
  内藤正胜看着德川家光,一脸郑重,道:“公方,明军破关门要塞太过突然,他们的海军十天半月赶不到江户附近,两万人可以调用了。”
  他说这话很紧张,调开这两万人,等于将江户完全解除防备,别说明朝海军了,一些大藩如果参与倒幕,都可能攻破江户,灭掉德川一家!


第1393章 倭国真的要亡了
  内藤正胜的话音落下,一群人的目光看向德川家光。
  德川家光面色冷漠,目光炯炯又晦暗不安,他盯着内藤正胜。
  内藤正胜眉头动了下,继续道:“内府,现在容不得我们犹豫了,明军显然是奔着京都来了,如果再不集结,可能就没有时间了。”
  其他人没有再说话,默默低下头。
  倭国的缺点就是不是统一的国家,没有常规军队,一举一动都需要依靠幕府的威信来征调各藩国率兵加入。
  德川家光目光扫过几人,表情漠然良久,道:“好,你们要怎么安排?”
  藤田这个时候看着德川家光,道:“美农藩已经守不住,我等打算在信农,甲斐两藩各部署两万与三万兵力,互为犄角,挡住明军的攻势,为幕府争取时间。”
  倭国的腹地还在,依照倭国的潜力,是能再召集十万人,与明军决战的——只是需要足够的时间。
  内藤正胜进一步解释,道:“明军只有五万人,轻车简从,所带的干粮肯定不多,只要坚持三天,明军就不得不退回到丹波藩,如此一来,我们就有足够的时间筹建军队,布置新的防线。明军战线来的太长,没有时间消化,我们只要守住了,就能逐步反击,收复本国岛……”
  德川家光对这个解释还算满意,道:“好,这件事,一定要做好,不能再失败了!”
  “哈衣!”一群人齐齐应声,一个个面色凝重,非比寻常。
  明军已经打到家门口,幕府灭亡就在一瞬间了。
  这群人话音刚落,一个武士冲进来,急声道:“公方,又有十个大名宣布倒幕,他们从北方集合,有三千大军,正在向京都挺近!”
  这已经不知道是多少个,倭国最不缺的就是大大小小的所谓的大名,平时德川家光根本不放在心上,即便这个时候,他也不在意,道:“知道了。”
  内藤正胜也没有在意,三五千人,根本杀不到江户,支持幕府的大名还是居多,这些人根本过不来,等他们挡住了明军,反手就能处置掉。
  德川家光这边决议一出,内湖里的两万大军迅速北上,进入信农藩,与甲斐藩的三万人并肩而立,遥遥的准备抵挡迅速冲来的多尔衮。
  此刻的多尔衮,大兵临近美农藩,却没有立即发动进攻。
  多尔衮,代善,多铎等人骑着高头大马,目光如电,神目发扬。
  多铎道:“哥,拿下这美农藩,前面就是信农藩,而后就是江户,咱们冲进去,杀了德川家光,就是灭了倭国了!”
  代善,满达海却没有说话,尽管神态依旧从容自若。
  多尔衮瞥了两人一眼,道:“你们怎么看?”
  代善这才转过头,思忖片刻,道;“这美农藩是倭国腹地最富裕,人口最多之地,我们即便能打下来,左良玉等不跟上来也很难站稳脚跟。与后面拉的太远,我们可能会陷入其中,被围攻,走都走不掉。”
  杀到倭国腹地,没有足够的兵力镇住,或者协助,幕府的勤王兵源源不断赶来,他们干粮又不多,少一耽搁就可能被包围,挣脱不得,最后全军覆没。
  这句话落向,即便是杀气如潮的多铎也沉默了一阵,继而冷静的道:“哥,美农藩必须拿下来,但是信农藩,去不得。”
  一旦去了,就真的是陷入了倭国幕府的汪洋大海之中了。
  多尔衮目光看着美农藩方向,语气向着满达海道:“军情处那边有什么消息?”
  满达海道:“那边收集了很多情报,说是甲斐藩有三万大军,其他的不清楚,另外,其他各处有兵马正在飞速向江户集结,人数不详。”
  多尔衮手里的马鞭动了下,目光扫过几人,断然道:“攻破美农藩,我们不去江户了,补充一番,我们北上,绕道去羽后藩,羽前藩!”
  羽后藩,羽前藩在倭国北方,接壤的分别是陆奥藩,陆中藩,陆前藩等。
  换而言之,多尔衮打算绕开倭国京都一带,继续北上,企图与巴达礼夹击幕府在陆奥藩等地部署的七万大军!
  代善,满达海等人都是多年带兵之人,哪里听不出多尔衮的意外之意,顿时面色大振。
  如果能解决掉这七万大军,巴达礼的三万蒙古大军就能与他们会合南下,有这段时间,左良玉,李定国差不多也消化掉他们占领的地方,兵进倭国腹地,到时候,他们就是近十五万大军汇合在京都,围困武藏国!
  或许,到时候海军也能赶到,从海上堵住倭国最后的去路,那就是近二十万大军了!
  众人想着这幅画面,忍不住的一阵激动。
  “好,咱们进攻吧。”多铎道,手里的马鞭已经高高扬起。
  对面的美农藩最多只有四千人,还是匆匆召集的,根本抵不住他们的进攻。
  这也是因为幕府之前抽调的太狠,将各大名的兵力几乎抽空了。
  多尔衮道:“大哥,满达海,多铎,你们各带一万人,将美农藩劫掠一变,而后背上与我回合,我们昼夜不停,疾速北上!满达海,通知军情处,让他们联络巴达礼,准备夹击倭国北方的那七万大军!”
  “是!”一群人齐齐应命。
  旋即,多尔衮的五万骑兵分四路,席卷而出,迅速冲入美农藩。
  美农藩真的没有什么能抵挡的,一个个大名,城主几乎都龟缩在大城不出。
  多尔衮的骑兵追求速度,能攻破的就迅速攻破,劫杀一番,迅速离开,攻不破的就任由他们继续龟缩。
  不到几个时辰,多尔衮的大军就迅速北上,绕开信农藩,杀入越后藩。
  越后藩是靠近倭国海的一个大藩国,地域大,人口少,根本没想到明军会突然北上,猝不及防的被连破高田,稚谷,长关等数城,更是直逼与羽后藩接壤的岩舟郡!
  这个举动对倭国的震动的不可想象的,布置在陆奥,陆中藩的七万大军,很快后面就暴露给明军!
  这七万大军,可以说是幕府最后的家底,这要是被明军剿灭,那倭国就真的亡了。


第1394章 抄幕府的家底
  还没有入夜,德川家光再次召集内藤正胜,藤田,高冈等人,面色更加凝重。
  “你们有什么应对吗?”德川家光按耐着惊怒问道。
  德川家光是第三代幕府,没有经历战国时代,对兵事并不怎么了解,更多的是寄望这些家臣。
  但是知兵的板仓重昌,松平信纲,青山忠俊等一个个要么战死,要么被俘,要么不知所踪,其他人根本难以接话。
  明军已经到了越后藩,背面就是羽后,羽前,那么陆奥,陆中藩的屁股就暴露在明军之下,对面虾夷还有蠢蠢欲动的六万明军,该如何办?
  高冈直直的看着德川家光,沉声道:“内府,这七万大军不容有失,我建议将七万人撤回,布置在京都附近,与明军决一死战!”
  内藤正胜,藤田看了他一眼,却没有说话。
  哪怕他们不知兵却也知道,一旦这七万人有动静,对面的明军必然趁机南下登岸,何况,明军现在的五万人是骑兵,来去如风,完全可以埋伏,截杀这后退的七万人!
  他们没有说话,因为反驳不了。如果不撤军,那就是等着明军两面夹击。
  高冈似乎也反应过来,道:“伊达政宗不是有很多船,能不能用船,将七万人从海上接出来?”
  内藤正胜看了他一眼,道:“伊达政宗是外样大名,他向来不服内服,与明朝大战到现在,他一兵未出,之前松平殿曾怀疑,他与明朝有勾连,派出使者去过明朝京师。”
  高冈顿时脸色大变,道:“如果他也投降明朝,那那那七万人不是危险了!”
  松平信纲将这七万大军布置在陆奥藩,陆中藩,最要就是抵挡虾夷岛明军可能的登岸。以伊达政宗的威望与能力,布置了这么久,又是七万大军,还有什么能瞒得过他吗?
  德川家光这个时候面沉如水,道:“不要轻易的怀疑他人,这些话也不要乱说。”
  众人顿时会意,纷纷禁言。幕府需要团结,如果幕府这个时候怀疑伊达政宗,就是不反也得反,顺带着不知道多少人也会如此。
  德川家光心里也知道为难,看着一向倚重的藤田,道:“你有什么办法?”
  藤田表情沉默,沉默了好一阵子才开口道:“那七万大军相当分散,面对的又是十多万明军的夹击,不能战,只能退。但动作不能太大,以两万人掩护,五万人秘密撤回。”
  他面上还是一片沉默,说完就不肯多说一个字。
  众人表情,尤其是德川家光的神色最是难看。
  藤田的意思很简单,撤回五万人,那两万人肯定会被明军吃掉,可是,这五万人不说能不能撤回来,即便撤回来,明君虾夷岛的六万大军必然南下,汇合就是十多万,外加已经在丹波藩的左良玉的六七万降卒,将近二十万大军就杀到了江户!
  还有什么悬念吗?
  德川家光脸角狰狞,眼神里杀机浮动,一阵之后,转向内藤正胜,道:“你呢?”
  内藤正胜神色迟疑,道:“公方,必须要阻止明军的动作。”
  德川家光目光冷冽,道:“你是说,议和?”
  “是。”内藤正胜硬着头皮道。
  以往的议和,不管是德川明秀与酒井忠胜去明朝,或者是所谓的天皇和亲,哪怕是日野氏与多尔衮的谈判,都算不上是真正的议和,无非是各种糊弄。
  内藤正胜说要真正的议和,那就是已经看透幕府的败相,不得不做出让步,一定要谋求议和了。
  德川家光面色变幻一阵,最终还是道:“你能联络上多尔衮,让他停兵吗?”
  内藤正胜听着德川家光的话,知道他还是没有放弃的意思,默然片刻,道:“可以飞鸽传书,让羽后藩那边的人就近过去。”
  德川家光看了眼藤田,高冈,松下,见他们表情漠然,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眼神变幻,语气极淡的道:“你去吧。”
  “哈衣。”内藤正胜一躬身道。
  松下抬头看着德川家光,道:“那,七万大军,该如何决定?”
  不管多尔衮是否停军,那七万大军都不能继续留在陆奥,陆中了。
  德川家光知道这帮人靠不住,心里怀念青山忠俊,松平信纲的同时,沉声道:“按照内藤的意思办,另外,其他各处人马,命他们加紧赶来京都,不管明军有多少,他们深入我国腹地,必然处处受制,即便不能一战灭了他们,也能耗死他们,最终的胜利,还是我倭国的!”
  “哈衣!”
  不管内藤正胜,藤田,高冈等人心里到底怎么想,这个时候,只能应声。
  德川家光这边做了决定,各种布置迅速做出,以应对多变的事态。
  倭国的情形,真的是一日三变,处处紧急。
  已经拿下越后藩的多尔衮,大军驻扎遇到了激烈的反抗,多铎带着大军,大开杀戒,屠灭了数个城,这才稳定下来。
  入夜,多尔衮等人在村上城,喝着酒,吃着肉,好不快活。
  “总算将这口鸟气给出了!”
  多铎撕扯着肉,十分痛快地说道。
  代善喝了口酒,缓解疲惫,道:“前面就是羽后藩,山多,平原也多,咱们没有必要耽搁,直接冲杀过去,进入羽前藩。到时候,前面是陆奥藩,右侧是陆中藩,就在七万大军的屁股下,想打哪一个都行!”
  满达海道:“消息已经传过去了,最多明天早上巴达礼大汗就会知晓,到时候,他的大军南下,夹击陆奥藩,七万大军就是我们的囊中之物了!”
  多铎道:“要说我,不用与巴达礼说了,咱们直接杀过去,他们本来就是防备巴达礼,分不出多少兵来阻挡,被我们吃掉是必然的!”
  代善伸手拿过一个馒头,撕着道:“嗯,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不能让这七万人跑了。”
  或许是连日行军,多尔衮居然瘦了一些,他打开一盒罐头,道:“那我们就从羽后藩横杀出去,杀入陆前藩,然后北上陆中藩。”
  对于明军来说,没有大城要塞,有没有足够的兵力阻拦他们,他们又无需攻克什么地方,短期没有目标的话,真的是来去自如。
  代善嗯了声,道:“那就这么办,速度要快,不能让德川幕府有时间反应。”


第1395章 幕府兵败如山倒
  多铎扔掉手里的鸡骨头,道:“好,那就连夜行军,就去陆前藩!”
  多尔衮几人吃着,无不可的点头。
  而与此同时,在虾夷岛的巴达礼,比多尔衮等人预期更早的收到了多尔衮的信。
  巴达礼看完,看着眼前军情处的校尉,有些不可置信的道:“多尔衮,真的打进这么远了?”
  多尔衮行军太快,现在消息有传递太慢,不说巴达礼了,即便是杨嗣昌那边消息也很滞后,没有特地传信,很多消息都不会被外人知晓。
  军情处的校尉,神色淡然,微笑道:“这是军情处传来的,大汗放心。”
  巴达礼在这里已经快半年了,对倭国的地形,尤其是陆奥藩一代,研究的相当仔细,眼见多尔衮离陆奥藩一步之遥,心神震动,有些不能控制。
  他在这里等这么久,就是等待机会登岸,结果没上岸多尔衮就打过来了,他寸功未见,带着三万大军窝在这里半年,空废那么多粮草,不管是对科尔沁还是明朝朝廷,皇帝都说不过去,得多尴尬啊。
  但接着,巴达礼忽然道:“他约定我明天傍晚,夹击陆奥藩?”
  要知道,伊达政宗等人投诚,他们已经秘密传递给杨嗣昌,只是路途遥远,还不知道杨嗣昌有没有收到。
  军情处校尉沉吟片刻,道:“多尔衮是前线总指挥,大汗归属他调遣。”
  巴达礼看着他,继而猛的起身,大声道:“传令各台吉来见本汗!”
  “是!”外面一个侍卫大声应道。
  所谓的台吉,相当于女真人的贝勒,是巴达礼的儿子,侄子们。
  巴达礼说完,看向校尉道:“军情处看联络伊达政宗等人,本汗明日就要登岸!”
  “是。”军情处校尉应声,转身去安排。
  多尔衮大军的动作,对倭国的震动非常大,尤其是北方诸藩国,可以说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一个个紧张无比。
  羽后藩,羽前藩等的大名最是不安,疯狂联络各地各处大名,想要筹集军队,应对明军。
  但短时间又哪里能聚集多少,更何况不知道多少大名已经或明或暗的夹入倒幕,或者被伊达政宗收服,以此各处藩城是吵作一团,完全无法正常应对。
  陆前藩,陆中藩,陆奥藩更是如此,他们很清楚,明军真正的目标是要夹击幕府的七万大军,必然要进攻他们。
  这些大名更慌乱,不知一日间多少人进入统帅这七万大军的栗本真珠的阵屋,谋求对策,以求心安。
  栗本真珠是德川家光的伴读出身,深受信任,但军事履历并不多,一直谨遵松平信纲的命令,坚守为要,不得出城而战。
  可是,现在要被两面夹击了,他能怎么办?军心浮动,率军而来的大名们心思各异,已经有了投降,加入倒幕的流言在军中蔓延。
  栗本真珠内心着急,却没有妄动,一直给幕府发信,等着幕府的决定。
  陆奥藩,黑石城。
  对于明军的攻势,伊达政宗深为震惊,看着一海之隔的巴达礼传递来的信,面色沉默,久久不语。
  他对面的田中一郎看着他,疑惑的道:“父亲,这不是好事情吗?”
  伊达政宗抬头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明军的速度,战力,超过了伊达政宗的想象,这是要完全占领倭国,而不是他预计的不战后和,依旧维持倭国大统的结果。
  如果明朝完全占领倭国,那他们都是亡国奴,一切都得听明朝的!到那时,明朝的那些许诺还当真吗?倭国还存在吗?
  这些话,他不能对田中一郎说,表情漠然一阵,道:“去,叫那些人连夜到我这里,大事来了。”
  田中一郎一躬身,道:“哈衣!”
  田中一郎面色如常,心里难掩激动。明军这么快就打的幕府这么狼狈,幕府必败无疑,那他们筹谋多年的事情,就要实现了!
  田中一郎相信,不止是他,那些加入他义父的人,会更加高兴,打垮德川幕府,构建新幕府,是他们一直的目标!
  伊达政宗连夜召集他的人,悄悄整肃军队,不知不觉间,他居然有近一万人。
  不到天亮,他就打着相助的旗号,说是两千人,实则一万人的开赴二户郡,这是当初松平信纲的阵屋所在,根据伊达政宗探查,这里驻扎有两万人。
  而在与虾夷岛隔着津轻海峡的斗南城,只有五百人在监视。
  在这个时候,栗本真珠已经接到幕府的命令,已经悄悄安排撤离,对于伊达政宗到来很是欣喜,爽快的将防地交给了伊达政宗,而他则率军后撤,进入陆中藩,准备整军南下,赶赴京都附近待命。
  他这么一来,完全将计划暴露了给伊达政宗。
  伊达政宗不动声色,封锁了二户郡,阻断了陆奥藩与外界的联络,巴达礼三万大军迅速渡过津轻海峡,外人根本不知晓。
  栗本真珠因为有了伊达政宗的断后,从容了很多,动作自然慢了些。
  等到中午的时候,多尔衮的大军已经杀入羽后藩,转头向南,就要杀向陆中藩。
  巴达礼已经赶到二户郡,大军旌旗飘飘,如虎如龙,虎视眈眈的盯着陆中藩。
  多尔衮五万大军,巴达礼加上伊达政宗也有四万,分别从后面,侧面堵住了栗本真珠。
  栗本真珠顿时大乱,他的后面,右面都是敌人,左面是海,右面就是京都方向,他能怎么办?
  一咬牙,他留下两万断后,其他五万大军跑掉一切,全力南下,赶向京都。
  多尔衮,巴达礼二军哪里肯放过这样的好机会,挥动旗帜,八万大军席卷而下,迅速攻破这两万人,骑兵迅疾如风,追杀栗本真珠的五万人!
  多尔衮,巴达礼完全可以凭借骑兵冲杀的栗本真珠七零八落,慢慢绞杀,但他们没有,黏着他们,慢慢的驱赶,将栗本真珠的散兵游勇赶向京都,武藏国方向。
  栗本真珠大败,彻底惊动了幕府,京都一带如同地震一般,人人自危,哭爹喊娘,一副穷途末路模样。
  “怕什么怕什么!我还有五万大军,我还能一战!你们到底在怕什么!”
  将军府内,德川家光拿着剑,看着府内四处惊恐跑掉的下人,一连杀了四五个,怒声咆哮的大吼道。
  下人们早就惊恐无比,四处躲藏了,整个府内,只有德川家光一个人的咆哮声,寂静的可怕。
  内藤正胜,藤田等人躲在外面,不敢进去。愤怒至极,杀红眼的德川家光,这个时候看见谁就会杀谁,已经完全没有理智!


第1396章 四面楚歌
  德川家光在疯狂大笑,手里的剑滴着血,院子里四处都是实体。
  他的声音在回荡,却显得异常悲凉。
  明军已经大败栗本真珠的七万大军,幕府最后的一支大军已经没了,再也没有足够的军队抵抗明军。
  幕府,要亡了。
  伴随着德川家光的疯癫笑声的,还有一股股森寒的悲凉之意。
  内藤正胜,高冈等人站在外面,脸上有兔死狐悲之态。
  这个时候,一个武士匆匆跑过来,刚要进门,被高冈拦住,他低声喝问,道:“什么事情!”
  这个武士似乎被吓到了,连忙道:“回家老,伊达政宗叛逆,他已经说降北方七国,倒幕大军已成,正率两万大军向武藏杀来!”
  高冈顿时冷声道:“知道了,去吧。”
  武士看了眼门口站着几位大人物,又看了眼面,没敢多言,慌忙退走了。
  高冈看向内藤正胜,藤田,松下等人,瞥了眼里面,道:“你们怎么看?”
  幕府已经四面楚歌,不止明军在高歌猛进,各处的倒幕大军更是迅速加入其中,让幕府穷以应对。二十多万大军已成,大军正在疾速的向着江户杀来。
  或许,最多两三天,就能赶到。
  内藤正胜等听着高冈的话,没有言语,到了这个时候,还能怎么办?无非是投降或者玉石俱焚。
  以德川家光的性格,投降是万不可能,那么只有玉石俱焚了。
  松下看着藤田,内藤正胜的表情,心里知道他们的想法,忍不住地说道:“诸君,现在不是讨论幕府的时候了,是我倭国的存亡,我希望诸位能劝服内府,以倭国国祚为重!”
  德川家光如果肯投降,那与明朝还有的谈,如果不谈,被明军攻破江户,那一切将都操之在明朝手里,倭国要亡国了!
  不等内藤正胜等说话,一个武士急匆匆跑过来,道:“诸位大人,不好了,太上皇忽然发布诏喻,要召开御前会议,正在召集上五位大臣以及在野的大臣进宫!”
  内藤正胜等脸色大变,太上皇这就等不及,要发难幕府了吗?
  只是,太上皇是否心急了一些,要知道,整个江户,武藏国还在幕府的严厉控制之下,天皇根本没有能力做什么!
  “走吧。”内藤正胜面带厌恶的对着这个武士挥手,目光看向在场的其他德川家家老。
  这些家老是德川家的,却也是倭国朝廷的上五位大臣,控制着倭国朝廷。
  某种程度来说,德川幕府就是倭国朝廷,一班人,两块牌子。
  如果后水尾天皇征召他们,不管如何,他们都要去的。
  高冈,藤田,松下等人面色凝重,眼神闪烁。
  幕府就要到了,太上皇忍不住跳出来,该如何是好?以前不需要这种担心,现在却有着相当清晰的站队的意思。
  “公方!”
  猛然间,内藤正胜向着门口拜去,语气慌乱。
  松下,藤田等人抬头,顿时神色大惊,跟着拜倒。
  不知道什么时候,德川家光已经占在门口,眸光血红,面色幽厉的看着他们。
  德川家光看着这些人,脸上露出狰狞之色,道:“既然他想要召见,那就都去。宫素丸,带人跟我走!”
  德川家光一身是血,穿着常服,大步而出。
  宫素丸是小名,他是德川家光的贴身侍卫,统领着德川家的侍卫,也负责“守卫”皇宫。
  “哈衣!”宫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