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独断大明-第4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海上,曹变蛟率领着海军,开始对关门海峡试探,却也敢深入。
这个海峡有很多奇窄,浅的地方,一旦有埋伏,就可能将海军包了饺子。
郑芝龙站在曹变蛟身旁,道:“都督,大船进不去,小船可以,陆战队的六千人,这个时候也能派上用场!”
曹变蛟摇头,道:“这里山野太多,此要塞又在必经之路上,陆战队没有办法。等青山忠俊败退,我们半道而击!”
“是!”郑芝龙道,他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
半夜,明军的炮阵果然向前推移,炮口高抬,能炮击的范围大大增加。
关门要塞的内一群大名看的是怒火三丈,在青山忠俊面前之言明军太过目中无人,要求带兵出城,偷袭了明军的炮阵。
青山忠俊或许是要他们认清现实,没有阻拦,于是,各有三个大名带了总共三千人,偷偷出城,企图破坏明朝的破阵。
结果还没有靠近,就踩到了无数地雷,继而是箭炮,不等他们靠近,早就等着他们的府兵一拥而上,切菜一般,将这三千人给笑纳了。
城头上,青山忠俊面无表情的看着一切,什么也没说的又转回阵屋。
继而,明军的炮阵再次开始炮击,这次能够集中打击很多地方,一颗颗炮弹,如同雨水一般落向,砸落向关门要塞。
可怕的爆炸声,巨大的震动,将整个要塞都摇晃起来,几乎每一个关内的人都心惊胆战,恐惧难眠。
第二天晌午,养精蓄锐的明军,终于开始进攻了。
这一次除了左良玉的倭国仆从军,朝鲜,琉球,安南等的杂军,总数近四万,一扑而上,向着关门要塞发起了总攻。
面对明朝的火炮,幕府军毫无畏惧,调整了部署,在城头与明军进行了殊死拼搏,寸步不让。
明军的三万人,气势如虹,攻势不止,从晌午一直打到晚上,始终没能攻破,只能鸣金收兵。
第二天一大早,明军再次发动攻势,火炮覆盖了城头,经过几个时辰的争夺,明军还是没能攻占城头,在天黑之前撤军。
第三天,明军开始增兵,进行了更加激烈的进攻,人潮如海,攻势绵绵不绝。
幕府军也动用了更多的军队进行抵抗,城头上下都是人,死死的挡住了明朝的进攻。
双方投入大量的兵力进行殊死搏斗,将关门海峡变成了巨大的绞肉机,每天不知道有多少人伤亡。
这种伤亡,对于明军来说,是不可承受的,短短三天,就损失了近四万人,战死的就近两万!
是夜,明军大营充满了凝重的气氛。
参谋处主事钱瑾孝做汇报,道:“诸位大人,从目前来看,青山忠俊是要死保关门海峡,如果我们继续强攻,或许会引起更大的伤亡,不利于我们的战略规划。”
明朝对于这次讨倭之战,投入的军队并不多,主力军队,主要是多尔衮的女真骑兵,以及还没有动,压着倭国北方的蒙古骑兵。如果在关门海峡损失过大,对于日后登陆本国岛作战,可能面临军队短缺,不得不请朝廷增兵的窘境。
到那时,朝廷的压力就会如山而来,在座的少不了责罚。
贺西廉皱着眉,沉思道:“从眼前的情况来看,军情处怀疑,青山忠俊是有意消耗我们,也在消耗自身的兵力,以减少粮草消耗,拖延时间,争取在关门海峡守更久!”
第1380章 绕道
众人听着贺西廉的话,表情都变了变。
这个手段够狠,相当狠!
多尔衮摸着光洁额头,脸上有厌烦之色。
倭国人的战略,战术,真是让人蛋疼,这种自损一千伤敌八百的打法,让人膈应,难受。
“你们有什么办法吗?”多尔衮冷眼看着在座的众人。
左良玉立即接话,道:“青山忠俊明显是打算不惜代价的死守,如果我们硬拼,即便拿下损失也太大,不如就围而不攻,看他能撑多久!”
左良玉收下的两万人,这几天攻城折损了七七八八,可不想继续强攻了。
左良玉的话,听着其实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明军这次讨倭的总兵力就这么多,不能指望朝廷再派援军,所以他们要珍惜兵力。
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座的都耗不起,这一战拖延这么久,固然是有各种原因,但朝廷,皇帝那边都表达了不满,如果继续拖,那等着的就是皇帝与朝廷的大棒了。
多尔衮没有解释什么,只是语气不掩饰不满的道:“还有什么能尽快拿下要塞的办法吗?”
钱瑾孝低着头,满脸凝重。
青山忠俊有八万大军,摆明了跟他们死耗,想要速战速决,除了强攻,没有其他办法。
“如果能绕过去就好了……”满达海如自语般地说道。
钱瑾孝摇头,道:“不说绕过去花费时间久,孤军深入也是大忌,只要眼前的关门海峡不拿下,我们就无法深入本国岛腹地。”
“那,内部策反吗?”代善接着问道。
钱瑾孝沉默片刻,道:“我们试探一下,里面没有反应,想必青山忠俊有了上次教训,做了严密的防备。”
“引诱他出城呢?”李定国问道。
钱瑾孝这次没有犹豫,道:“青山忠俊打定主意死守,要将我们兵力损耗在关门要塞,是不可能出城的,他不是普通人,不能用常理引诱。”
“当初就应该就里面的粮仓都给烧了!”多铎有些恨恨地说道。
这道要塞的真的如同天堑一般,拦住了明军的前路,眼下看来,除了不惜代价的强攻,别无他途!
大营里一片沉默,各自思索,各自有着不同的算盘。
多尔衮闭着眼,脸上有厌烦之色。
代善,满达海,多铎等人大抵如此,他们不希望损耗女真兵力,所以战术很受限制,时间又不等他们,因此很是不耐。
李定国倒是将情形看的分明,若是他,肯定不惜代价攻城,不给倭国太多时间。但他这次是一个“锻炼”与“监视”的角色,没有话语权,更多的是旁观。
左良玉私心最重,一心想保存实力,见他人都不说话,自也乐得沉默,只要不拿他做先锋就都行。
而旁听的桦山久守,黑天忠之,两人很是拘谨,尽管这几天他们的军队损失惨重,却心里分外舒爽。这些大人们对他们的表现很满意,给了很多的奖励。
比如,九国岛的秋收税赋,一般确定给他们,还允许他们自行招兵,官职位同大明的都尉,可以说,给了相当大的自由!
两人见宗主国的大人们烦恼,对视一眼,黑天忠之开口道:“诸位大人,想要绕过关门要塞,也不是没有办法。”
闭着眼的多尔衮猛的睁开双眼,道:“什么办法?”
其他人的目光也纷纷看向他,眼神有惊有期。
黑田忠之看着众人的目光,恭谨的道:“从丰前藩,走小仓城,有一条暗路,可以绕到关门要塞后面。”
关门海峡西岸主要在两个藩国,一个是筑前藩,一个是丰前藩,作为丰前藩的藩主,对于这个联系本国岛的要道,自然知之甚深。
不等众人惊喜,多尔衮目光幽冷的道:“你之前为什么不说?”
黑田忠之身体一寒,连忙跪地,道:“回大人,一来绕过去路途太远,大军要走四五天,二来,那条路是丰前藩秘密与本国岛各大名联系的暗道,崎岖难行,大军很难通过,小人认为,哪里根本用不上。”
众人听着他的话,心里各有思索。
多铎却不耐烦,直接道:“步行要四五天,我只要一天,就能绕过去!”
多铎自然是有自信的,他们的骑兵有三匹马,昼夜不停,岂能是步行可比!
多尔衮也不愿意耽搁了,耽搁下去,不说这里的损耗,时间久了,他未必还回得了金边!
他隐隐的担心,明朝皇帝会将他留在这荒岛!
多尔衮猛的坐起来,沉声道:“黑田忠之,你带着一千人,领路,多尔多,满达海,你们率一万骑兵,即刻上路!”
“是!”
黑田忠之,多铎立即领命,他们也等不及了,这个关门海峡实在让他们厌恶!
看着多铎走了,代善向多尔衮道:“我们不能将希望全寄托在那条暗路上。”
多尔衮深深吸了口气,似乎要清空头脑里的厌烦,环顾众人,道:“嗯,明天继续攻城,控制节奏,注意伤亡。”
“是!”一群人应声。
明军这边损失不起,关门要塞也拖延不起,双方战略意图清晰,战术明了。
第二天,明军再次在炮火的掩护下攻城,猛烈的炮火将城头不远覆盖,简直要将这里炸翻。
幕府军一如前两日,拼命的抵挡,再次将要塞城头变成了绞肉机,无情的收割着人命。
在城内,出现了一队队举着刀的武士,他们面色冰冷,对于任何胆敢后退的人都可以直接杀死,不止这里,这样的队伍遍布了整个要塞!
青山忠俊站在远处的瞭望塔,目光冷漠的盯着城中的一切。
他身后有不少大名站着,在他们身后,都有一个武士,刀已经出鞘,透着冰冷杀机。
这些大名站着,后背发凉,心里颤抖,一动不动。
青山忠俊看了好一阵子,默默计算了一番仓库的粮草,继而道:“板仓重昌有什么动静?”
井上站在他身后,道;“他那总共不足一千人,只怕难以成事。”
青山忠俊默默一阵,道:“明军的节奏在放慢,要么是在酝酿什么,要么就是准备退兵,你们觉得是什么?”
井上神色一紧,道:“殿……的意思,明朝准备不惜代价进攻了?”
他们也早有察觉,明军非常爱惜羽毛,不到万不得已根本不会打硬仗,一旦开打,那对关门要塞来说,就真的是硬仗了。
第1381章 心思各异
在另一边,隐蔽着在一个小山谷里的板仓重昌,身后只有一千人,每次都小心翼翼从山坡爬出去,千辛万苦躲在这里的。
板仓重昌观察着明军大营,观察着关门要塞,满脸凝色。
别说明军戒备森严,没有偷袭的可能,就算有,一千人能做什么?
一个侍卫在他身边,忽然道:“殿,明军这个调动,可能要全力攻城了。”
板仓重昌已经看到了,明军整个大军在集结,做着全面攻城的准备。
另一个家臣看着,神色不安,道:“殿,我们是否要做些事情?”
板仓重昌回头看了他一眼,这个顿时缩了回去。
他们,只有一千多人,能做什么?还不够明军塞牙缝的。
板仓重昌比他们想的更多,青山忠俊的自杀打法,最终也是守不住这要塞的,如果这个要塞破了,他们何去何从?
这个要塞一破,本国岛就暴露在明君铁蹄之下,幕府为了这一战前前后后已经动员了三十万,还能征召多少?
明朝火炮犀利,军队强悍,幕府拿什么去守?
如果……幕府败了,他们这些幕府大臣,该怎么办?他已经安排好的后事,又该怎么办?
板仓重昌眼神闪烁一阵,压着家臣起伏的情绪,继续藏在这里。
明军的攻势相当有节奏,女真的五万大军依然没动,都是各种仆从军。
这些士卒战力有限,外加有意控制,不到晌午就鸣金收兵,停止了进攻。
这一幕,让关门要塞上下都紧张不已,都很清楚,明军在预谋着什么。
青山忠俊用了最严厉的手段,压制了关内的一切反弹声音。
即便如此,还是有人不安,将话递了过来,表达深深忧虑。
青山忠俊打定主意死守,给倭国上下争取时间,对于这些想法,只是淡淡地说道:“我八万大军,据险而守,除非明军插翅从天上飞来,否则如何攻破?幕府征集的粮草五天之内就会到,我又有何惧?”
这句话,简直无懈可击,坚城据守,后援稳固,他们有什么道理守不住?
但这些冠冕堂皇的话骗不了这些久经战阵的大名,深知关门要塞面临的危险境地。
即便幕府能征集更多的粮草,面对明朝昼夜不停的大炮,他们的损失将不可想象!
他们这些大名,大部分都是带着几千几百人来的,这一折损,对他们来说,是极其沉重,难以接受的。
更何况,幕府现在手段齐出,变着法子从他们的藩国征集武士,粮草,手越深越长,即便他们能活着回去,藩国怕也没了!
青山忠俊自然看得出这些人的心思,再次安抚道:“幕府已经制定了休养生息的策略,不会苛待各藩国,你们放心。”
这些话,是丝毫安抚不了这些大名的。德川家光继位以来,一扫德川家康的既定政策,对各藩国可以说“极度羞辱”。
现在他们不再,又逢大事,幕府不趁机控制他们的藩国才是见鬼!
青山忠俊处处都布置了幕府武士盯着他们的脖子,阵屋外还挂着十几颗人头,血迹未干,众人心里腹诽无数,却也不敢说出口,只得硬着头皮听命于青山忠俊。
青山忠俊压着内部的反弹,继续调整部署,确保将明军堵在要塞大门之外。
晚上,井上给青山忠俊倒了杯茶,谨慎的道:“殿,清理好了,这几天,直接战死的就有七千,被炸死的有五千,大小伤的有两万,这样下去……怕是坚持不了多久。”
青山忠俊喝了口茶,道:“明军虽然损失的比我们少,但明军也不会少,他们的主力还没动,如果我们八万人能拼掉他们四万,那么,我们也胜利了。”
井上听着他的话,脸色发紧,道:“殿,真的有这么危及吗?要做到这种程度吗?”
青山忠俊看了他一眼,第一次认真的解释道:“之所以这样,一来是明朝的海军,二来是火炮,三来,就是我们是岛国,这些条件限制了我们,想要战胜明朝,只能谋求一战而胜,而不能陷入苦战。好在,明朝也没有不惜代价的意思,所以,我们还有胜算,如果明朝再次动员大军,直接在本国岛某处登岸,我们会相当被动。虾夷岛那边,明军六万大军没动,就是等着关门海峡破。一旦明军跨过关门海峡,虾夷岛的六万大军也会动,这还不算最可怕的……当明军跨过关门海峡,本国岛必然风起云涌,幕府想要控制局势就难了。”
井上仿佛看到了一些可怕的画面,浑身冰冷,道:“殿,你是说,那些大名可能会背叛幕府?”
青山忠俊目光幽冷,端起茶杯,冷笑道:“除了亲藩,又有哪个是真正的臣服于公方,更何况,天皇的那道诏书给了他们借口,如果确信可以推翻幕府,他们又怎么会犹豫?”
井上浑身冰冷,果断道:“殿,决不能让明军跨过海峡!”
青山忠俊微微点头,道:“你看好他们,不要让他们添乱,这些人里,有效忠天皇的人。”
井上猛的一磕头,道:“哈衣!”
没有明军的炮轰,晚上的要塞难得的安稳,忙着修善,休息,调整。
而这个时候,多铎的一万骑兵风驰电掣,已经到了丰前藩,正在走那条暗道。
黑田忠之一边走,一边给多铎解释,道:“大人,这里是走私,偷渡的小路,是我们跟海盗交易的地方,外人不知道。但是路不好走,还要爬山,绕过几个悬崖……”
多铎不耐烦的摆手,道:“别废话,带路就是。”
黑田忠之连忙应声,埋头带路。或许是太尴尬,又或者是要讨好这位大总兵的弟弟,黑田忠之又道:“关门要塞的背面,相当广阔,没办法铸城,我们只要摸过去了,就能轻松杀入,到时候两面夹击,青山忠俊必然大溃……”
多铎不喜欢这个黑田忠之,冷哼一声,道:“你说的这些我岂会不知,抓紧带路。”
“是是是!”黑田忠之似乎知道多铎不喜欢闲聊,这次是真的认真带路了。
第1382章 压力如山
第二天一早,明军七万大军径直摆到了关门要塞城头不远,做足了攻势。三千门大炮高抬,如同怪兽一般盯着关门要塞。
但是,却没有第一时间进攻,却仿佛下一刻就会扑上去。
关门要塞,紧张不已,不知道多少倭国武士躲在城头,忐忑的等着。
青山忠俊罕见的来到城头,目光冰冷的望着城外,在他身后,是一干脸色发白,眼神闪烁的大名。
青山忠俊看着,手里捏着一串佛珠,缓缓转动,脸角微不可察的抽搐。
他没有想到,明朝真的会不惜代价的攻城,这不符他的推测。且明军也不应该,他们损失不起。
“明军增兵了吗?”青山忠俊心里自语,眉头深锁。
如果明军增兵,那关门要塞就真的危险,战火要烧到本国岛了。
他背后的大名,担心的则是他们自身,如果明朝不惜代价攻城,以他们现在的军心,粮草,最多十天就会破城,城一破,不止他们会死在这里,他们的藩国也将被幕府吞并!
一切就都没了!
他们有心反抗,但背后那些握着刀的武士,让他们不敢妄动,心里难受,恐惧,不安,却发泄不得,一个大气都不敢喘。
双方大军有十多万,安静的对峙,紧张的气氛弥漫在天地之间,隐隐有血腥之气溢出。
多尔衮骑着马,坐在大军前面,一身戎甲,面色平静,目光闪烁着暴戾之色。
他身旁的代善,满达海等人尽皆如此。时间已经容不得他们徐徐图之,不管多铎能否找到路绕过去,他们都要强攻了。
多尔衮没有急着进攻,只是在给关门要塞施加压力,并没有真要进攻。
哪怕是到了晌午饭点,多尔衮的大军依然严整,不时做出攻击的态势,这让城内的幕府军也不敢起灶,紧盯着外面的明军。
这样的对峙,一直到傍晚,明军鸣金收兵才算结束。
“前军不动,后军休整!”
青山忠俊语气冷漠,阻止了大军的放松,前军依旧死死的挡在前面,不能休息,吃饭。
这自然引起了不知道多少怨言,却也没人反抗得了,只得依言而做。
另一边,多尔衮一面让人防御,防止被偷袭,也一面大军休整。
多尔衮大营,顾不上吃饭,饥肠辘辘的看着钱瑾孝道:“多铎还有多久能到?”
钱瑾孝不是武将,一直在大营留手,听着就道:“根据黑田忠之的画的地图,不过两百里,崎岖的路只是不长的一段,昼夜疾驰,最迟明天晚上应该能到了。”
多尔衮眉头皱了皱,满脑子戾气,摆了摆手,道:“大都督那边有什么命令吗?”
钱瑾孝道:“没有,大都督与帅府那边都等着我们尽快攻破关门要塞。”
关门要塞是挡在明军前的一道大门,只要这道大门推开了,一切就都容易了。
杨嗣昌与帅府那边如此平静,反而让多尔衮不安,深吸一口气,摆了摆手。
钱瑾孝抬手告退,多尔衮坐在椅子上,眉头深锁,眼神变幻不断。
代善走过来,有些不解的道:“你以前不是只在意明朝皇帝的态度吗?怎么也在意杨嗣昌与帅府了?”
多尔衮抬头看了眼,压着胸腔的无名怒火,道:“我们毕竟隶属于帅府,战事久拖不决,若是那些人趁机整治我们,只要尺度合适,朱由栩是不会拒绝借机敲打我们的。”
代善顿时会意,道:“那我们付出这么多,岂不是没有一点好处,凭白折损,还要被处罚?”
“我担心的不是这个。”
多尔衮端起一杯茶,喝了口,胸里舒服不少,道:“我们在金边本来就立足不稳,明朝派了吴三桂,洪承畴,于成龙去帮我们经略,这时间一长,就不是帮了。”
代善醍醐灌顶,猛的道:“你是说,明朝会故技重施,将我们留在这个荒岛?”
多尔衮漠然点头,道:“你我都知道,明朝皇帝之所以留着我们,就是将我们当做一把刀,如果我们有破损,他就会适当的给我们补一补。”
代善坐在多尔衮下首,面色变幻一阵,道:“那怎么办?”
他们是刀,没有什么选择的权利,但他们必须要拯救自身,否则等待他们的就是灭亡。
多尔衮深吸一口气,道:“没有办法,尽快攻破关门海峡,灭掉倭国。明朝皇帝的不满会累积成对我们惩罚的轻重。”
代善明白了,没有说话,只是面沉如水,心里一阵悲哀。
当年他的阿玛创立金国,南征北战,何等的意气风发,现今,他们居然落魄到如此地步!
多尔衮不再多说什么,在代善面前没有掩饰他脸上的焦躁,眼神的厌烦。
多尔衮的大军在休整,准备着即将到来的攻城大战。
关门要塞内,青山忠俊对于明军的进而不战很是不安。明军已经摆开了强攻态势,却没有动,显然是有着阴谋,这个阴谋会很致命!
青山忠俊跪坐在桌前,看着桌上的地图,面色罕有的凝重。
“到底是什么?”
青山忠俊盯着地图,百思不得其解。
他身前的井上,恭谨的道:“殿,小人认为,想要攻破要塞,只有三个办法,一个是天上,一个地下,一个是强攻,别无他法。”
关门要塞是幕府耗费三年时间建成的,是两岸最近的距离,想要绕开这里进入对岸,时间要多上十几天,而对岸也有布置,绕过这里登陆本国岛,根本不可能。
青山忠俊轻轻点头,没有说话。
他赞同井上的话,因此才百思不解,眼前的地图相当详细,并没有其他的小路,也没有可以逾越的地方。
他已经看了好多天了,今天非常认真,还是找不出别的路。
“明军到底要做什么?”青山忠俊心里自问。
天上是不可能,地下也被他堵死,强攻吗?
明军真的有援兵,不怕付出代价了?
青山忠俊想不透,心里愈发不安,铁青的脸上有一丝苍白。
井上看着,道:“殿,还请保重身体。”
他一说完,青山忠俊忽然咳嗽起来,继而相当激烈,整个人都趴在桌上,带着桌子都颤抖起来。
第1383章 决战之日
井上大井,道:“殿殿……你等等……”
说完,他急匆匆跑出去,没多久就抓着一个郎中模样的中年人进来。
这个时候,青山忠俊已经恢复日常,只是脸上还有一丝红晕,他喝了口茶,看着井上道:“我没事了,带回去吧。”
井上不放心,刚要再说,就看对上了青山忠俊严厉的眼神。
“哈衣!”井上一躬身,又带着中年人退了出去。
青山忠俊等井上走了,又连咳急声,表情痛苦,连忙又喝了口茶。
他放下茶杯,低头看去,只见膝盖上有着一团乌血,是他刚刚咳出来的。
他表情复杂,默默无声。
这个时候,昼夜不停赶路的多铎,黑田忠之终于走出了那条崎岖小路,出现在了关门海峡。
黑田忠之这次兴奋了,道:“大人,对面就是海峡,虽然距离远了一些,但只要坐船,乘夜过去,人数不多,很难被发现,我们以前与海盗都是这样交易的……”
虽然是夜色中,多铎还是能看到远处反光的海面,眼神里有冷光,道:“到要塞还要多久?”
黑田忠之看了看,道:“天色就快亮了,想要不被发现靠过去,得两三个时辰。”
多铎算算时间,道:“好,就地休息一个时辰,而后行军!”
“是!”黑田忠之以及多铎的手下齐齐应道。他们已经抛弃了马,徒步行走,一身轻装,但走山路也够累,现在需要休息,准备不久后的大战。
黑田忠之跟着多铎一路,似乎摸透了他的脾气,跟在他身边,道:“大人,幕府已经动员了超过三十万人,这已经是极限了,再征集更多,幕府肯定弹压不住,不止外样大名,谱代大名可能都会造反,只要我们大军攻破关门海峡,到了对岸,小人有把握,给您招降三十个以上的大名,起码有万人跟随天兵,征讨幕府……”
对于能减少女真士兵的损耗的事情,多铎向来认真,顿时问道:“你们倭国人不是向来团结,对抗外侵的吗?”
黑田忠之脸色尴尬一闪,迅速认真脸,道:“天兵讨伐幕府,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我倭国最多的识时务之人!”
黑田忠之说的一本正经,实际上还在最后一句“识时务”点题了,明朝一旦攻破关门要塞,对很多人来说,代表着某种大势,尽管胜败还难料,不乏愿意赌的人,更何况,幕府本就让各地藩国苦不堪言,值此机会,又有天皇号召的大义,谁愿放过?
多铎面上不掩饰的冷笑,喝了口水,这才道:“我哥说过,一旦讨幕成功,你不止是手握重兵的一方诸侯,在新幕府中,也会有你的一席之地!”
黑田忠之大喜,单膝跪地道:“多谢将军!”
多铎心里冷哼,拿出干面,开始就着冷水吃。
休息了一个时辰,多铎与黑田忠之再次率领军队,快速的北上,向着关门要塞挺进。
他们要小心谨慎,担心被两岸注意到,行走在山林间,迤逦而进,拉的很长,也很慢。
但抵达指定地点的时间比他们预计的要早,不到晌午就到了,他们躲在不远不近的地方,拿着望远镜,仔细的观察着。
黑田忠之蹲在多铎边上,低声道:“大人,我没说错吧,这要塞的另一边根本无法铸城,就是一个敞开衣服的歌姬……”
多铎望远镜慢慢的挪动着,仔细的观察。
确实如黑田忠之所说,关门要塞这背面,是一个巨大的缓坡,没有什么遮挡。但还是有不少武士在来来回回的巡逻,但显然并不是防止偷袭,而是阻止里面的人逃跑。
多铎有转头,看向海面,这个海峡很小,最近的地方怕是不足五百丈,从岸口来看,应该有所布置,针对的是海军。
多铎冷笑一声,道:“半个时辰后,发信号!”
黑田忠之大喜,道:“是!”
他们比预期的时间早了一个时辰,但多铎显然不愿意多等,准备提前偷袭了。
要塞很安静,大军都盯着西面的明军。
因为,明军一如昨天,仿佛随时都会攻上来模样,却始终没有进攻,大炮也一如昨天安静,不曾炮轰。
多尔衮坐着高头大马,站在军阵之前,目光幽冷的望着城头。
安静的气氛是庞大的压力,这股压力都在关门要塞的城头。
多尔衮很沉得住气,看了眼天色,快到晌午,他面无表情,继续等待着。
他身旁的代善,满达海,左良玉,李定国等人一样很耐心。
不管如何,今天都是决战!
青山忠俊这会儿就在城头,他拿着望远镜,在明军的阵势上观察着。
井上在他背后,以及如影随形的那些大名。
井上瞥了眼一直默不作声,心思难测的藩主们,凑近青山忠俊,低声道:“殿,刚才城里出现抢粮,已经弹压下去了。”
青山忠俊没有说话,随着望远镜转动,他的眉头深锁,表情铁青中有一丝凝重。
明军阵前最前面的,不是那些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