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独断大明-第4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炮高抬,开始在两盖山城内无差别的轰击,更多的浓烟与惨叫声冲入云霄。
山县和一双眼已经红了,不顾一起的大吼,逮着诸大名与冲进来的多铎展开厮杀。
两盖山是一个狭小的峡谷通道,在不大的通道内,双方绞杀在了一起。
多铎身有戾气,举着长刀,在城关内纵意厮杀。
即便山县和一坚持,两盖山之战也不过半个时辰就结束了。
“明军”有大炮协助,又以逸待劳,胜的非常轻松。山县和一被杀,黑田一成逃走,不少大名带着人四散逃走,还有不少大名,武士投降。
多尔衮留下三千人整顿这些投降的幕府武士,带着人马,飞速北上。
他已经感觉到了,需要与李定国回合,否则九国岛的战局可能会大变。
府内城。
李定国看着地图,脸上一片凝重。
他的副将,校尉一个个义愤填膺,想要杀了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黑天忠之。
“为什么板仓重昌可以渡过关门海峡进入丰后藩,我们却毫无察觉?你到底干了什么!”
“莫非你是假意投诚,以命为德川幕府做内应,故意放板仓重昌的三万人来对付我们!?”
“黑天忠之,你真不知道我大明的刑罚,我能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黑天忠之跪地上瑟瑟发抖,急声变道:“大人,我是一万的忠心投诚,天地可鉴!九国岛……没有人比板仓重昌更熟悉了,他要是刻意隐藏,我刚刚接管,还无法控制所有地方,请大人给我一次,我一定能找出板仓重昌,杀了他,以表忠诚!”
副将,校尉们还是觉得黑天忠之该杀,哪怕以绝后患也不能留,在九国岛,不缺黑天忠之这样的人!
李定国看完地图,抬头看向黑天忠之,道:“你现在能否判断,板仓重昌可能会在什么位置?”
黑天忠之头皮发麻,头磕在地上,道:“我发向,昨天他还在日出郡,现在在哪里,我也判断不出,但……离大分郡,应该不远了。”
府内城,就是大分郡的藩城,也就是说,板仓重昌,可能已经进入大分郡了。
李定国直起身,面无表情的道:“你的头能不能保住,就看你这一战的表现,去准备,我们很快会开战。”
“是将军!”黑天忠之大喜,再次一磕头,急匆匆的去准备了。
副将,校尉们愤愤不满,认为要杀了黑天忠之。
李定国看着他们,道:“我们只有一万人,现在需要黑天忠之这一万人。”
众人这才不说话,确实,板仓重昌的三万人大军临近,青山忠俊的五万人,可能也不远了。
李定国看向外面,神色冷峻,目光中一片冷静,道:“整军,今夜我们出城,伏击板仓重昌!”
“是!”
这一次,众将没有声音,一个军礼,沉声道。
李定国摆了摆手,目光继续看着地图,猜测着板仓重昌可能在哪里以及埋伏在哪里比较好。
第1355章 厮杀
李定国带着他的一万人,外加黑天忠之收罗来的一万人,悄无声息的出了府内城,人衔枚,由南向北,昼伏夜出。
但在第二天的时候,他们就停住了脚步。
一处山头,大篮子悄无声息的升空,没多久又慌忙撤下,一个校尉匆匆跑到李定国身侧,道:“大人,他们就应该在二十里范围内,但具体的,还难以找出来,有他们停留的痕迹,灶还冒烟,没有走远。”
李定国等人精神一振,道:“传令全军,戒备,不得妄动,继续探查!”
“是!”校尉匆匆离去。
李定国的两万人,迅速缄默下来,认真的观察四方,纹丝不动。
在他们不远处的一座山头,板仓重昌拿着望远镜,看的正是李定国的方向。
他身边的大友胜一,面露冷笑,道:“殿,这帮忙明人还真是无知无畏,敢在我九国岛肆意乱走!”
板仓重昌放下望远镜,道:“伊豆守,现在到哪里了?”
大友胜一道:“应该到丰后藩了,青山殿知道山县和一阻挡不了从大隅来的明军,所以,应该会挡住他们,给我们争取时间,而后我们南下回合,歼灭明军!”
倭国的战略一样的清晰,就是要在九国岛消灭明军主力,拿回战场主动权!
板仓重昌放下望远镜,漠然道:“西夷炮准备好了?”
大友胜一道:“他们来的早了点,位置也不太对,这个领军的应该有些能力,但我们已经堵住他们的去路,西夷炮也足够用了……”
对面的明军只有一万人,黑田忠之东拼西凑的那一万人,根本不在他们眼里。
板仓重昌面色阴寒,眼神散发着狠厉之色,道:“传令下去,一个不留,一刻钟后,开炮!”
“是!”大友胜一满脸的激动与狠色,转身去传令。
他们现在的军队,可不是来自诸多大名的联合的杂军,这是来自幕府的亲藩,是德川家的亲军,训练有素,战斗经验丰富,在倭国首屈一指!
板仓重昌心里压抑了太久的怨愤与不甘,望着明军隐藏的小山坡,眼神里的狠厉意味更重了。
李定国藏在小山坡后面,注视着四方,还不知道被发现了,正在研究地图。
轰轰轰!
突然之间,一颗颗炮弹毫无征兆的落在了他们的山坡内,继二连三的咋想。
一干校尉脸色大变,道:“大人,这是陷阱,我们被发现了!”
李定国反应比他们更快,飞速冲到一个高点,拿着望远镜,迅速在地图上比对,根据大炮的位置,他迅速找到了板仓重昌的伏兵位置。
重要的是,板仓重昌的大军已经冲过来,有合围的迹象。
一干校尉头皮发麻,他们中计了!要是他们葬送在这里,会对这次讨倭之战有重大影响!
他们都紧张的看着李定国,等着他的决定。
现在最好的策略,就是让黑天忠之断后,他们迅速后撤,只要能退到府内城,他们就能缓口气,从长计议。
“大人,做决定吧,不能拖了!”副将道。他们没有带火炮,甚至火器也不多,他们这次的目的是要伏击板仓重昌,却没想到反被伏击了。
“是啊大人,再不决定,咱们就走不了了!”一个校尉道。板仓重昌虽然发动了进攻,展开了合围之势,这也说明不是板仓重昌固有计划,算是一场遭遇战,只不过板仓重昌更早一些的发现了他们。
“大人,我们不能有事的,否则会坏了杨大都督的计划,朝廷追究起来,我们都会被扒皮下狱的!”另一个校尉道。板仓重昌有三万精锐大军,他们只有一万人加上黑天忠之的杂兵,外加又被伏击,怎么看都毫无胜算!
其他人纷纷劝李定国下决心,做决定,话里话外都是一个意思,就是要他赶紧下令撤退,不能再耽搁。
李定国看着炮弹,听着越发密集的脚步声,感受着颤动的山地,神色平静,道:“我们现在要撤,板仓重昌一定会紧追不舍,这里是倭国,若是路上再有伏击,哪怕是迷路,我们都可能全军覆没……”
“那也不能等他们合围,我们若是撤的及时,还能有其他办法,不能耽搁了……”
“是啊大人,再耽搁下去,我真就走不了了……”
“大人,只能这样了,让黑天忠之断后,给我们争取时间,哪怕在后面布阵,只要给我们一点,还是有可能全身而退的……”
“你们想的太好了。”
李定国依旧平静如常,道:“我们若是一撤,那就是兵败如山倒,谁也救不了,注定都要死在丰后藩。不要有任何的侥幸,我们现在唯一的生路,就是——正面突围!”
副将与几个校尉脸色大变,惊愕不已。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不避其锋芒,还要迎难而上?
李定国之所以还在耽误时间,就是要说服这些领兵的校尉,他感觉是下一个炮弹就要落在头顶,耐着性子道:“除此以外,我们别无他路。如果我们真的败了,连个报信的人都不会有。要是倭国假装我们接近多尔衮或者其他军队,搞突然袭击,很可能,整个九国岛的战局呼大变,不止是杨大都督的讨倭计划,帅府的战略,皇上的伟业,都会受到重挫……我们将是大明的千古罪人!”
李定国的话,让副将,校尉浑身冰凉,眼神一阵挣扎。
李定国拔出腰间的刀,目光坚定,沉声道:“传我命令,全军出击,正面迎敌,不胜不休!”
“是!”副将,校尉近乎本能的身体一正,而后迅速转身去整军。
他们也明白了,现在,他们唯一的生路,就是从正面杀出去,否则就会被一步一步吞掉,在这陌生的异国他乡,一个都不会剩!
李定国与黑田忠之的两万人迅速备战,继而迎着炮火,向着已经合围过来的板仓重昌的军队冲去。
明军的这个举动,吓的这些幕府大名一跳,完全出乎意料。
即便是板仓重昌也是一愣,面上冷漠,残忍,道:“既然你们找死,我就成全你们,传令,全部压上去,一个别留!”
板仓重昌三万人,李定国两万人迅速接进,除去开始的热兵器碰撞了一下,接下来就是冷兵器的厮杀。
五万人,在不大的林野里,纠缠在一起,激烈的绞杀,呼喊震天,煞气干云。
第1356章 力竭而战
李定国身先士卒,带着军队,奋力拼杀。
对明军来说,这是背水一战,没有谁还心存侥幸,如同潮水一般,挥舞着刀枪,与幕府军厮杀。
黑天忠之知道,他这一战同样是没有退路,如果明军败了,他的下场将无比凄惨,因此比明军还要卖力,带着他东拼西凑的一万人,与李定国的一万人分开两边与幕府军绞在一起。
板仓重昌在远处看着,面色阴冷,眼神幽厉。
明军将领的反应,表现出来的战斗力都超过他的预料,这一万人居然挡住了他的攻势,没有立即溃败!
板仓重昌的火炮还在向着明军开炮,但随着双方的纠缠,已经没有太大作用。
双方变成了冷兵器的厮杀,彼此争夺,寸步不让。
李定国即便是这样的厮杀中,还在不断的调整,排兵布阵,左冲右突。
李定国并没有想着从正面突围,而是集中兵力,与幕府军展开了正面的进攻。
他不是守,而是进攻!
明军在拼力冲杀,一个个以一当十,勇猛无比。即便是黑天忠之的人,一个个也是凶狠异常,杀气汹涌。
板仓重昌在后面观看,脸色不自觉的难看起来。
他本以为,明军在这种境地是处于绝对的劣势,不应该四处溃散,各自亡命,却没想到,竟然迸发出了如此大的杀伤力。
板仓重昌自然不能败,他眼神冰冷,道:“援军什么时候到?”
他身后一个家臣,同样神色凝重,道:“我们来的太快,他们应该来不及赶过来。”
板仓重昌道:“那伊豆守呢?”
家臣犹豫了下,道:“不知道。”
板仓重昌看了他一眼,再次拿起望远镜,看向厮杀的双方军队。
战事越发焦灼,双方的军队已经纠缠在一起,难分彼此了。
他神色难堪,眼神森然。
如果不能一面倒的大胜,他这一战又有什么面目拿出去!
军阵中,李定国渐渐稳住了气势,挡住了幕府的进攻,一扫之前的紧张不安,士气如虹,杀气冲云。
“杀!”
李定国大吼,手持长枪,将一个冲过来的武士定死在地上。
那些副将,校尉仿佛也听到了,纷纷跟着怒吼,一身是血,不顾一起的向前冲杀。
黑天忠之等人更是看到了“不败”的希望,更加拼命,比明军还要努力。
明军气势如虹,战局发生了微妙准备,从幕府军主攻,明军主守转变为相持,甚至明军还占了一丝丝的上风。
板仓重昌眼角狠狠的跳动,拔出刀,冷声道:“所有人,跟我上!”
他身后的两个家臣脸色微变,这是赌上了所有了!
到了这个时候,也由不得他们退缩了。
板仓重昌的几百人,迅速压了上去。
双方的战斗随着时间不但没有疲惫,反而日趋激烈。
对板仓重昌来说,这是一场身死之战,若是败了,他将再无翻身的机会,死无葬身之地,因此倾尽全力,不顾一切。
李定国更是寸步不让,不惜代价。对于他来说,若是退了就等于大败,等于身死,等于大明倭国的战略出现了第一的挫败!
对于他们两人来说,都是不可接受的,谁也不会退让。
林野上出现了漫无边际的混杀,激烈的如同绞肉机,惨叫,呼喊,求饶,血流成河。
这一战,打了几个时辰,从太阳高照一直到夕阳余晖将尽。
双方也从杀红眼渐渐冷静下来,或许是因为疲惫,双方的战斗没有之前那么激烈,却依旧纠缠在一起。
板仓重昌双眼血红,满脸是血,双臂已经挥不动,嗓子已经沙哑,依旧在拼砍。
他身边的家臣早已经承受不住,看着满地的尸体,看不到尽头的战场,挤到板仓重昌身侧,大声道:“殿,我们撤吧,不能继续打下去了。”
板仓重昌已经近乎癫狂,双眼血红,怒吼道:“必须消灭明人,一个也不能留!”
这个家臣大叫道:“可是,天快黑了。”
板仓重昌这才有些清醒,抬头看去,果然,夕阳落山,天地有了一丝暗色。
即便他现在坚持,等天色黑了,不退也得退!
板仓重昌看着依旧没有显落败相的明军,恨的咬牙切齿,恨不得用牙咬,将明军撕的粉碎。
他现在要是撤军,那就是惨败之局,怕是剖腹都难以赎罪!
“殿,撤吧!”家臣再一次大喊。他们与明军相持,厮杀,是在他们军力尤盛的情况下,如果持续下去,败的可能会是他们!
板仓重昌万分不甘心,但在这种局面下,由不得他不撤。
望着依旧屹立不倒的明军,恨恨的下令撤军。
李定国见倭国撤军了,他没有下令追,心领神会的停止进攻,开始陆续的后撤。
两军各自撤离,战场都不打扫,一南一北,开始后撤,修整。
板仓重昌向北,要返回关门海峡或者遭到援兵才能暂时安全。
李定国则是撤回府内城,有海军支援,也能暂时松一口气。
两军本来是各有目的,现在双方两败俱伤,各自退回了。
但从战略上来说,倭国这次的目的是要消灭北方的明军,但失败了。明军虽然遭遇重创,但没有被消灭,依旧是钉在九国岛北方的钉子。
所以,这一战,明军胜了。
板仓重昌一路北上,小心翼翼,相当谨慎。黑天忠之虽然是堪堪掌握北方五国,但到底有多大影响力,谁也没底,板仓重昌也害怕遭遇伏击,急匆匆北上。
回到府内城的李定国,一边清理着伤口,一边听着汇报。
副将道:“大人,我们死伤了超过五千,直接阵亡的超过三千,黑天忠之那边可能更多……”
一个校尉道:“曹都督那边已经给我们带来粮草补充,但援军可能要一个月才来……”
“黑天忠之那边已经传回消息,板仓重昌有两万援军跨过关门海峡,但没有到丰后藩就返回了,一是我们战力让倭国畏惧,另一个应该是海军对关门海峡施压……”
李定国听着,默然一阵,道:“阵亡的兄弟,上报帅府抚恤,收敛好遗体,要一个不落的带回去……”
众人默默点头,这些是他们从归化城带出来,相处多年的老兄弟,这一次折损超过一半,心情沉重异常。
对马岛。
杨嗣昌坐在椅子上,扇着扇子,听着钱瑾孝的奏报,面露异色,而后又欣慰的点头,道:“不亏是元帅的关门弟子,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有着应变,魄力,非同一般。”
钱瑾孝脸上也有舒缓的笑容,道:“是。下官还听说,这个李定国颇得宫里的喜欢。”
杨嗣昌“嗯”了声,带着久违笑容的道:“李定国这一战不止打出了为名,也奠定了九国岛的战略构架。”
钱瑾孝神色也和缓,道:“多尔衮快要到府内城了,军队总数加起来有六万,但青山忠俊还有两万人围困鹿儿岛,五万人北上,不知踪影,在关门海峡,可能还有三四万大军,总数可能会更多,压力依然很大……”
第1357章 关门海峡
明朝在九国岛的军队,总数不过七万,经过这一战,李定国的一万大军算是残废,还有一万被困在鹿儿岛,能随意动用的,只有多尔衮的五万大军。
但面对的,是青山忠俊始终没有露面的五万大军,以及关门海峡不知多少的军队。
异国他乡,地理不清,后援艰难,又天气燥热,雨水渐多。
这对明军来说,相当的不利。
钱瑾孝没有明说,但简单一点,大家心里都十分清楚。
这次朝廷动用的军队,基本上以多尔衮的女真骑兵,蒙古骑兵为主,总数八万人,外加琉球朝鲜萨摩藩等的两万人,李定国的一万人,总数人十一万。
看似很多,但东西分兵,对偌大的岛国来说,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
杨嗣昌自然心如明镜,目光在一干参谋脸上扫过,道:“事情没有那么糟,只要抓住了要害,不愁引不出青山忠俊。”
“要害?”钱瑾孝面露思忖,却不知道杨嗣昌指的是什么。
杨嗣昌见钱瑾孝以及一干参谋都在思索,道:“还记得皇上在辽东的时候,运用过的‘围点打援’吗?”
钱瑾孝是在皇家军院受过系统教育的人,自然也有对这个战术分析过,顿时醒悟,道:“大都督的意思,是以关门海峡为点,引出青山忠俊?”
杨嗣昌转过头,道:“对马岛有多少火炮?”
钱瑾孝道:“这几年,这里储备了很多,鳌拜带走的是火炮团本来就有的,这里,还能装备五个火炮团,一千门,但良莠不齐,不是最好的……”
杨嗣昌道:“不用最好的,李定国的军队是综合军队,士兵们都训练过开炮,他现在被重创,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将大炮送到府内城,让李定国的几千人用,炸平关门海峡!”
杨嗣昌会意,身体一正,道:“遵命!”
杨嗣昌这边调兵遣将,进行战术调整。
这一战对明朝来说很重要,对倭国的震动,更是非比寻常。
推到关门海峡的板仓重昌,始终阴沉着脸,心事重重,极少说话。
三万对一万,不但没有打赢,还损失了万余人,这已经传回江户,等待他的,除了幕府的处决,没有其他可能!
在丰后藩紧邻的肥厚藩的一个地方,青山忠俊听着板仓重昌的这一战传来的消息,本就阴冷的脸色,更加的森然。
他身后一个家老,面色凝重,道:“殿,山县和一溃败,应该是可以预料的,只是没有想到,明军没有依仗火器居然也有这样的战力,我们的想法错了。”
青山忠俊站在屋檐下,望着府内城方向,道:“明军确实比我们预想的强大,你说,他们下一步会怎么做?”
身后的家老默然一阵,道:“若是我,我会在陆奥藩登岸,迫使幕府两面开战。”
青山忠俊神情冷峻,道:“明人的策略我们不清楚,也不能用常理推断。陆奥藩有着松平信纲操心,我问的是九国岛,明人,下一步会做什么?”
家老眉头一皱,道:“小人一直觉得奇怪,一开始明军没有封锁关门海峡,还能猜测是有所顾忌,为什么他们的军队已经横扫北方五国,为什么对关门海峡还是无动于衷,一直有意的绕开?”
青山忠俊道:“关门海峡上次被明人封锁,公方做了很多布置,现在已经无法从海上封锁。岸上……他们或许有什么别的阴谋。”
家老眼神微微闪烁,没有继续这个话题,道:“板仓殿这次大败,怕是保不住了,公方定然真怒,只是,关门海峡还不能有事,不知殿,有何想法?”
青山忠俊道:“板仓重昌暂时不动,关门海峡不能有事。你说,我们现在是北上,还是南下?”
刚才青山忠俊问的是明朝的战略,现在说的是倭国的,实际都是一回事。都是在问倭国的应对之策。
家老默然一阵,道:“殿,我的想法是,南下剪出鹿儿岛之患,彻底根除明人的根基,只有如此,我们方能无后顾之忧的解决九国岛的明人。”
青山忠俊依旧看着府内城方向,道:“明人不会给我们这个机会,这个时候,他们可能南下,想要找到我,或者直扑鹿儿岛,想要消灭我那两万人,放出鹿儿岛,完成大合兵,同时引我出来……”
家老看着青山忠俊的背影,欲言又止。
“说。”青山忠俊没有转身,淡淡地说道。
家老还是在犹豫,道:“兵法云,兵贵神速。为什么,您还是不急不缓,任由明军四处纵横呢?”
青山忠俊一只手背到身后,道:“这是我们胜败的关键,现在无法与你多说。你还是觉得,我们应该南下,先剪除鹿儿岛的威胁?”
家老知道青山忠俊向来有主意,却没有放弃,道:“殿,鹿儿岛对我们来说,始终如芒在背,一举一动都被它牵制,若是不尽早除去,我担心会有变数。”
青山忠俊神色冷峻依旧,目光幽深无比,不知道在想什么。
这个时候,明军的战斗力已经传到了江户德川家光的耳朵里,传到了陆奥藩的松平信纲的案头。
德川家光的态度外人不得而知,只知道那几天德川家光的脾气特别大,连明正天皇的面子都不给了。
陆奥藩的松平信纲,看着案头的信,久久不语。
对于明朝的战力,他们已经做了高估,会比倭国强上一线,但却没想到会高出这么多。
一万人硬拼板仓重昌的三万人不落下风,这足够惊人了。
要知道,板仓重昌那不是杂牌军,是幕府亲藩,是德川家光多得天下的资本所在,是倭国最强的军队!
这么就败了?明人到底有多强,他们可是有七万大军在九国岛啊,青山忠俊真的能抵挡得住吗?
还有,他对面的是六万人,他手里才堪堪四万,那些大名,家主一个个心思叵测,经常出工不出力,他能抵挡得住虾夷岛上的明人吗?
虽然德川幕府早就为明朝的入侵做了两年多的准备,但现在看来,还是有些不足,至少在兵力就不够。
“还是太匆忙了些。”
松平信纲轻声自语,心里有遗憾。
德川家光正在对各地的大明进行整合,若是再给他三年就能完成这种整合,那个时候的倭国,就不会还是这般的困难重重,四处的捉襟见肘。
在松平信纲感慨的时候,李定国接收了海军运送来的大炮,大摇大摆,径直的开赴关门海峡。
第1358章 关门要塞
李定国的动作,自然是要让青山忠俊知道他的目的。
果然,没用多久,青山忠俊就收到了消息。
家老沉着脸,道:“殿,明人这是要进攻本国岛了吗?”
倭国的精华都在本国岛,九国岛再乱,四国岛丢失,幕府都能淡定,但一旦明军进入本国岛,只怕上上下下再无人能淡定,那些还推三阻四,阴奉阳违的大名将会深刻感觉到危机。
这对倭国来说,将会是真正危险,一场真正的大地震要来了。
青山忠俊看着桌前的地图,目光落在关门海峡,而后向右,那是本国岛。
本国岛多山也多平原,明朝有一支强大的骑兵,一日可疾驰两百里以上,若是渡过关门海峡,或可长驱直入,直扑洛阳(江户)!
但青山忠俊的目光很快又移回来,语气冷漠的道:“我在九国岛一日,明人就不能无所顾忌的进入本国岛,他们的目的,一个是要控制关门海峡,切断我们的后援,二来,就是要引我出来。”
家老听着,道:“殿,那也不能不妨,明人向来诡诈,若是他们真的进入本国岛,怕是公方会震怒!”
青山忠俊面上如铁,看不出表情,淡淡道:“不着急,再看看。明朝的海军,现在在哪里?”
家老实在是看不懂,都这个时候了,青山忠俊居然还“不着急”,默然一阵,道:“他们大部分驻扎在对马藩,还有一些散落在四处,府内湾,关门海峡都有一些。现在他们要进攻关门海峡,可能会集中到那附近。”
青山忠俊盯着关门海峡,暗暗点头,道:“关门海峡,不止三万,两岸各有六万,随时还能支援更多,不用担心。”
家老现在不止担心关门海峡,还担心他们现在。
整个九国岛,也只有肥厚藩还在他们手里,但是他们有七万大军,肥厚藩根本养不起,用不了多久粮草就会跟不上,若是不能有补充,他们可能会不战自溃。
这些,青山忠俊心里自然明白,家老没有多说,道:“根据从各地传来的消息,多尔衮派出了两万人,在除肥厚藩外的八国,以骑兵横扫,凡是不从抗拒的,一概被杀,甚至还屠城……他们劫掠了不知道多少金银,钱粮,黑天忠之更是强征,据说手里已经有了两万人,正在明朝的帮助下训练……”
这些青山忠俊更早知道,面无表情,道:“让他们杀吧,鹿儿岛那边有什么异动没有?”
家老心里有万千疑惑,还是回答道:“没有,我们封锁了岸上,但海里没办法,他们时常出海,也有明朝海军出没。”
鹿儿岛是一个半岛,衍生在内湖,内湖通海,大明海军来去自由。倭国若是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对这样的地方根本是束手无策。
青山忠俊收起地图,道:“让他们看好,堵住。让各大殿来见我。”
青山忠俊不同于板仓重昌亦或者松平信纲,他是德川家康时代过来的人,对德川家忠心耿耿,是德川家的家老,德川家光敬重的人物。
这些大名,不管是外漾,谱代亦或者亲藩,没有敢怠慢青山忠俊的。
“是。”家老道。
对于青山忠俊的按兵不动,任由九国岛陷落,各大名尤其是来自于九国岛的自然相当愤怒,军中已经出现各种声音,还有不稳的迹象,青山忠俊需要安抚,控制。
另一边,多尔衮驻扎在府内城,代善,满达海,多铎,黑天忠之等带着大军,在北方五国纵横驰骋,扫灭一切祸患,同时也收集粮草,钱粮。
除了肥厚藩,九国岛基本都在多尔衮的控制之下,以他们的“不服就杀”的个性,抄没了不知道多少大名,家族的仓库,武库。
短短不过半个月,府内城就堆满了钱粮,向他们下跪的家督更是数以百计!
黑天忠之意气风发,志得意满,因为这些家督都归属他统帅,他的军队膨胀到了两万人!
在九国岛,唯一的危险,就是缩在肥厚藩不知何处的青山忠俊。黑天忠之这些日子除了紧张的练兵,就是一面探查青山忠俊的位置一面请命,希望尽早剪除青山忠俊,以彻底掌控九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