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独断大明-第3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栩正在审阅孙传庭的关于农业的发展规划,见二人一起来,不由得的笑着,放下文书起身道:“来,喝杯茶,不急。”
  孙承宗神色有罕见的急色,道:“皇上,军情处摸到一些情况了,骆养性还在京城。”
  朱栩坐在小客厅,拿起茶壶,放在小炭炉上,招了招手,道:“坐下说,细致说。”
  孙承宗耐心的坐下,道:“内阁正在全力打击谣言,抓了不少人,蛛丝马迹下,隐约找到背后之人,是京中的一些大户,这些大户大多购买了当年锦衣卫抄没的房产,有些人暗中与骆养性一直有联络。朝廷一些官员的任命,也受到了一些奇怪的影响,臣与锦衣卫那边交换过一些情报,发现了一些痕迹,可以确定,骆养性还在京城,只是还没有查到在哪里。”
  朱栩找着茶叶,随口道:“京城清理的不错,上次永宁出去玩,回来跟朕说,现在太平了不少,地痞流氓都少了。”
  对于先帝的独女,永宁公主,朝野多有声音,这位公主,仗着太后,皇帝的宠爱,没少做出格的事情,但好在也不算太出格,因此没有怎么较真,上疏规劝。
  但,公主出门找流氓打架,这个传出去怎么都不好听。
  孙传庭咳嗽一声,道:“皇上,臣认为,骆养性或者他党从,终究是不甘寂寞,这才露出马脚,臣希望,能尽快破案,借由骆养性一案,内阁可以顺理成章的整顿地方。”
  孙传庭对地方也有一套完整的改革预案,急切的想要付诸实施,打破地方的僵化局面。
  朱栩摆弄着茶水,没有说话。
  孙承宗沉吟一声,道:“皇上,骆养性那边虽然断了与倭国的联系,但他到底出卖多少,我们还不得而知,是时候让骆养性归案了。”
  对于骆养性,尽管大明高层一直在暗中追查,但这种追查是相当克制,有限或者受限的。
  这种限制,来自朱栩。
  茶水开始突突冒泡,翻腾着热气,朱栩给两人倒了杯茶,道:“这都快八月了,朕打算出去避暑,京城就交给你们了。”
  孙传庭,孙承宗再次面露惊色,有些不理解。
  如果说去年,是为了给毕自严致仕留下足够的转圜空间,也看看朝局,但这次是为了什么?
  朱栩端起茶杯,轻轻喝了一口,道:“骆养性的事,朕不管了,你们想要怎么查就怎么查,倭国的战事,朕也旁观,不重要的奏本,就不要转给朕了。”
  孙传庭,孙承宗登时明白朱栩的用意了,起身抬手道:“臣遵旨!”
  朱栩抬起头,看着二人道:“烨儿已经大了,功课不能丢,你们没事多带带,内阁那么的政务,没事让他听一听,长长见识。”
  孙传庭与孙承宗对视一眼,没有多言,抬手道:“臣遵旨。”
  朱栩摆了摆手,道:“朕定于八月初一出京,后宫以及几个公主殿下都随朕走,太后那边如果有什么困难,你们不能作壁上观。”
  这个二孙倒是没有意见,道:“臣明白。”
  朱栩“嗯”了声,算是打发两人。
  两人离开,朱栩仿佛什么都没说过,再次拿起手里的文书。
  这是孙传庭关于农业的相关计划,其中涉及了农具的革新,建立专门的耕牛养殖机构,兴修水利工程,对农业粮种进行优选,对农业区域进行规划等等,显然是很用了心思。
  但这些,都要建立在“新政”的完成基础之上,比如,对土地的重新丈量分配,对户丁的重新登记,对税收的完善等等。
  孙传庭也提及了这些,认为除了对不法行为的打击,对合法的土地大户,将利用财政进行回购,或者以辽东,安南等的田亩进行置换,确保国内的无地,少地以及佃户得到足够的田亩以安身立命……
  朱栩默默看着,不时拿起笔,在一旁的奏疏写上几句,是对孙传庭这道奏本的拾遗补缺,修订,完善。
  孙传庭是有能力的,也很果断,对大明的情形看的明白,因此有些着急,做的难免操切,需要稳住大方向,给他保驾护航。
  朱栩如今已不需要插手细枝末节,对很多事情只是三言两语的交代,而后便坐在最高处,俯看这些事情的发展与结果,只是在偏差的时候,做些纠正。
  孙传庭,孙承宗出了乾清宫,在偌大的皇宫里踱着步子向外廷走去。
  “你怎么看?”孙承宗问道。
  尽管官职比孙承宗高半阶,但孙传庭算是孙承宗的晚辈,孙传庭没有拿架子,也知道孙承宗说的是什么事情,平静的道:“大殿下已经七岁,确实要熟悉一下政务,我会在教完课业后,带他到内阁旁听,坐一坐,走一走。”
  孙承宗看了他一眼,道:“皇上当年说过,三年后会立四殿下为太子,时间很快就到了。”
  孙传庭依旧平静,脚步不乱分毫,道:“皇上是生于万历四十四年。”
  孙承宗听着,神色微动,轻轻颌首,没有再说。
  万历四十四年,到现在,也就二十二年,皇上——太年轻了。
  这件事,就算在二人的对话中悄悄消弭,至于朱慈烨会进入内阁学习政务所引起的朝野纷乱,自然有他二人去化解。
  果然,朱栩话落下没多久,朝野就议论纷纷,很多人已经忙着写奏本,好一点的,婉言“御上出巡,殿下不从,孝道有失”,狠一点就很犀利,直言“国有嫡君,岂赖庶子,国本于前,长幼有序”。
  这些,朱栩通通不管,一道纸下,皇宫内外已经准备着皇帝避暑的一应事宜了。
  朱栩的一举一动向来都会引起一番争议,并引出朝野内外各种奇奇怪怪的声音,京城百姓似乎已经习惯,对于朱栩二次出京避暑,也只是简单的议论,话题迅速转到了顺天府应内阁的要求进行的一系列的变革上。
  这一点,京城上下感受格外强烈,也自然有种种议论,茶馆酒肆,几乎没有停过。
  在一个普通的绸缎庄,老板娘是一个三十出头,风韵犹存的少妇,正在与一个顾客为几文钱在那讨价还价。
  “真不行,你看看这缎子,可不是京城出的,是从苏州水运过来的,除了我们家,其他地方根本买不到……”
  “哎呀,我知道,所以才找你啊,你就便宜一点,我多买一点,下次还来你们家,我们家夫人最喜欢你们的缎子了……”
  “真是不赚钱,你也看到了,这铺子租期到了,东家要收回去,我们是亏本甩卖……”
  “就六文钱,你给便宜了吧,不差这一点……”
  “真不行,我们家掌柜的最是斤斤计较了,别为难我了……”
  “那叫老板出来,我跟他谈……”
  在帘子后面,一个男子,领着四五个富态的中年人,正在皱眉,焦急的等着。
  好一阵子,妇人终于搞定了客户,这才转身进屋。
  她一进来,几个中年人连忙起身,一个焦急道:“三夫人,真的不能再等了,我们必须要见骆大人,你可不知道,我收下的人是被抓了七七八八了,这迟早要供出我来啊……”
  另一个就接着道:“三夫人,我在皇家钱庄的一百万白银被冻结了,取不出来,刑部说是当年购买宅子的交易有问题,他们要清查……”
  第三个脸色发苦,道:“三夫人,我在神龙府的生意出事了,他们查到了我的走私船,不止扣了我的货,我的船也没了,虽然用的是假名,但很快就会查到我……”
  第四个神色就更艰难了,道:“三夫人,我们的生意都是与倭国有关,现在朝廷征讨倭国,我们的船被禁止出海,还有官府的人轮番上船检查,我感觉要出事啊……”
  这个女人虽然被称为“三夫人”,却不是骆养性明媒正娶,而是他的外室。
  女人虽然一身粗布衫,坐下后,却有一股上位者的气势,她从容的看着几人,道:“我会转告老爷,不用担心,我们这么多大风大浪都过来了,眼前这点算什么,安心等着,我给你们摆平。”
  几个中年人听着,脸上没有了以前那种如释重负的喜悦不去,反而越发艰涩。
  三夫人懒得多说,摆手,那一直不说话的老实人的“掌柜”,连忙将几人赶走。
  等掌柜回来,没有寻常人家女人对男人的恭顺,目光冷淡的看着他,居高临下道:“老爷到底在哪里?”
  “掌柜”蹲在一旁,揣着手,看着地面道:“你应该知道,除了七夫人,谁也不知道老爷在哪。”
  三夫人冷哼一声,道:“她在哪里?我要见她。”
  “掌柜”的转头看了他一眼,道:“没有老爷的允许,谁也不能去见七夫人,而且,她不找我,我也找不到她。”
  三夫人的声音越发冷淡,透着戾气,道:“那你总能联系到她吧?去发信吧,我要见她。你也看到了,景正追查的越来越紧,再不想办法,咱们都没好日子过。”
  “掌柜”的犹豫一阵,道:“好。”
  说完,他起身向外面走去。
  三夫人看着他走了,一招手,一个婢女走过来,三夫人冷声道:“盯着他,我倒是要看看,那个贱人把老爷藏在哪里。”
  “是。”婢女轻轻应了一声,快步跟了出去。
  三夫人嘴里的“贱人”七夫人,同样很是头疼。
  她是骆养性培养的女侍卫,一身跟随她左右,现在,是骆养性的传声筒,控制着大大小小的事情。
  随着各方面的情况汇总,她的压力是越来越大。
  随着锦衣卫,军情处的追查,不断的翻着陈年旧案,一些隐蔽的事情逐渐暴露,对他们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金钱方面,损失的越来越多。
  有些人还知道不少秘密,也日渐有暴露的危险。
  她在犹豫,要不要进行灭口,一旦灭口等同于切断了那一支的一切关系,他们损失就会更多。
  弃卒保车,卒一旦多起来,车也受不了。
  没多久,一个婢女进来,送过一张纸条,道:“夫人,三夫人要见您。”
  七夫人接过来看了眼,冷哼一声,道:“烧掉。”
  婢女应声烧掉,走过来,低声道:“夫人,真的不见吗?想必三夫人也是遇到事情,否则不会传信过来。”
  七夫人单手扶额,道:“老爷不准我们相互联系,尤其在这个时候,更不能露面,告诉她,让她自己小心处理,不行的话,就回岛上。”
  “是。”婢女不敢多说,刚要走,又连忙道:“夫人,锦衣卫那边传出消息,要大肆的查老爷了,不会再这么低调。”
  七夫人眉头一皱,道:“消息确实?”
  婢女道:“那是老爷多年前培养的亲信,应该不假。”
  七夫人眉头皱的越多,摆手道:“你去准备一下,我要去见老爷。”
  “是。”婢女应道。
  在骆养性这边反应的时候,锦衣卫,军情处开始全面运转起来,所涉及的部门越来越多,六部迅速跟着动起来。
  一件件,一桩桩迅速的被翻查,骆养性一些隐蔽的棋子,早年收买的人,曾今的亲信等一一的找出来,在京城掀起巨大波动。
  骆养性的势力真的相当惊人,不止在原本的锦衣卫,军情处有人,在内阁六部,地方上更是有不少暗棋。
  关键上,他在皇宫里也安插了人,一些太监,宫女,平时并不起眼,却没想到,会是骆养性的人!
  为此司礼监大受震动,曹化淳,刘时敏罕见的被杖罚,继而皇宫再次被清洗,连一向高高在上,外人难触的慈宁宫都被牵扯,不少宫女,内监,因为一点嫌疑都被遣送出宫。
  继而司礼监牵头,指挥锦衣卫,军情处,会同内阁,进行了更加严格的清查,一点蛛丝马迹都被放大百倍来查。
  由此被牵扯的人迅速扩大,内阁六部的要员,帅府的一些将官,而后是勋贵公卿,继而是朝野的士绅豪门,然后延生到皇家军政两元,被波及的人数迅速攀升,短短时间就超过了万人!


第1341章 寻找骆养性
  锦衣卫的缇骑再一次出现在京城的大街小巷,让很多人想起了十多年前,魏忠贤擅权时候的情景。
  “锦衣卫,跟我们走一趟!”
  紫衣小队长带着二十多人,冲进一个大院子,看着眼前瑟瑟发抖,畏畏惧惧的中年人,淡淡道。
  中年人僵笑一声,道:“这位大人,不知,我犯了什么事情?”
  紫衣小队长冷笑一声,道:“皇上旨意,调查骆养性通敌叛国之事,内阁下令,调查骆养性结党营私,贪污腐败之罪,你说,这些,你是知道还是不知道?”
  中年人浑身一颤,哆嗦着嘴道:“小人根本不认识骆养性……”
  紫衣小队长一挥手,道:“你认不认识现在说的还太早,走吧,你会见到很多老熟人……”
  他的家里人则目瞪口呆,愕然不已,平时老实巴交,乐善好施的老爷,怎么会认识骆养性那样的通天大人物?
  中年人瘫软一地,被拖走了。
  在另一边,锦衣卫的红衣中队长,带着一百多人围住了一个大院子,这是原兵部员外郎巫山佑的房子。
  “巫大人,您不会想让我动强吧?”红衣中队长站在门口,笑容满面地说道。
  但门内的人浑身颤抖,锦衣卫一向是如狼似虎,凶厉的很,怎么可能这么和善。
  从内院,一个五十出头的半百老者,面色从容,缓步而来。
  “开门。”他淡淡说道。
  下人连忙颤巍巍的开门,看着门外,脸色发白。
  中队长一见,笑呵呵的道:“这才对嘛?内阁那边要求各部门要讲道理的执法,不能动刀动枪,我也不想走到那一步。”
  巫山佑早已经知道内阁的动作,看着来人,目光从容而自然,道:“骆大人是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天子无德,天下皆反,你们这些人,退路找了吗?”
  红衣小队长没想到他居然在这种时候说出这种话,微诧异之后,笑着道:“巫大人,圣训说:故步自封,因循守旧,顽固不化,不明时事……说的就是你们吧?对了,圣训还说,一旦你们这些人不认同变化,就会肆无忌惮的破坏,毫无下限,无耻无德,卑劣不堪,你觉得自己是直臣义士,但所作所为,除了拖后腿,阴谋诡计,还有什么?”
  巫山佑毫不动容,道:“我与骆养性无关,我关乎的国本,关乎的是大明社稷,关乎的亿万黎民百姓,你这样的鹰犬又如何能明白?”
  红衣小队长笑容越发的深了,道:“我记得,令公子在神龙府呼风唤雨,手下的商铺有数十,每个月光租子就上万,巫大人好本事。”
  巫山佑脸上终于动了,冷哼一声,道:“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废话就不要说了。”
  红衣小队长看着他,摇头叹道:“圣上目光如炬,洞若神明,说的果然一点不假。来人,带走吧。”
  巫山佑在一群锦衣卫的押解下,向着锦衣卫的秘密监狱走去。
  不知道引来多少围观的人,顿时议论纷纷。
  “没想到巫山佑也是叛逆啊,以前他可是个忠臣,当年与魏忠贤面对面据理力争的人……”
  “越是这样的越是可怕,谁知道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披了层‘直臣’外衣,谁不敬羡三分?”
  “朝报上说,党争无关乎国家,百姓,都是为了一己之私,现在看来,果然是对的,连巫山佑都谋逆了……”
  巫山佑听着四周的议论声,脸角抽了抽,冷哼一声,视若未见。
  在城东,普通的铺子的前,一队锦衣卫,慢慢走了过来。
  柜台里的妇人面色发白,拿着绢布的手颤抖不已。
  她身后不远处的帘子,“掌柜”抬头看向这妇人,脸上有询问之色。
  三夫人强自镇定,悄悄摆了摆手,对着眼前的客户道:“这料子是城南产的,你知道,城南有布坊司,专门负责质量的,时不时抽查,这质量,绝对没问题……”
  紫衣小队长一把推开那客户,微笑着道:“三夫人,您可让我好找啊。”
  这三夫人脸色陡然一变,后面那掌柜更是冲了出来,手里握着一把刀。
  紫衣小队长一撩袍子,从容自若的看着两人,声音不高不低的道:“后面有十个人,我身后有十个,还有火器,你们一动,我就能把你们打成肉泥,不信就试试。”
  三夫人风韵犹存的脸上相当难看,双手紧紧的抓着布料。
  那掌柜一直看着三夫人,等着她的命令。
  好一阵子,三夫人才冷着脸,道:“你们怎么查到我的?”
  紫衣小队长摇了摇头,感慨的道:“你们能藏这么久,也就是皇上没有下旨大规模的查,只要放开了查,你们这些人的根底很难查吗?画像很难弄吗?别说你们在京城了,就是在大明任何一个角落,我们都能给你挖出来。”
  三夫人在景正初就跟着骆养性,知道的人不少,确实不难查,因此,脸色更加难看,一句话也说不出。
  紫衣小队长看向她背后的“掌柜”,道:“我知道你嘴里有毒药,也知道你要杀了这位三夫人,不过,你在城西的那个女人上个月刚刚生下双胞胎,怎么样,做个交易?”
  “掌柜”的脸色大变,看着紫衣小队长道:“你怎么知道的?”
  紫衣小队长又摇了摇头,满脸感慨的道:“她在银行存钱,户主写的是你的名字,孩子登记户口,户主也是你,买个院子,户主登记的还是你,既然找到了三夫人,顺便查你一下,能有多难?”
  “掌柜”的脸色沉默,压槽里的毒药动了动,却没有咬破,默默不做声。
  紫衣小队长一笑,道:“二位,走吧,免得我动粗,毁了这么好的铺子。”
  三夫人自然也不想死,她也有孩子,难看的脸色很快平静,默默的从柜台里出来,跟着锦衣卫走了。
  那“掌柜”自然没有反抗,他内心挣扎着,满脸痛楚。
  随着缇骑纵横京城内外,不知道多少人忐忑难安,一道道奏本涌入内阁,要求内阁“以宽仁待人,以宽宏治国”,不能令百官忐忑,万民难眠。
  朱由检坐在宗人府班房,听着眼前主事的汇报:“王爷,宗人府有三十多人涉案,有的是王府的官眷,也有皇亲,还一些宗人府的大小官吏。如果加上除爵的那些,总数可能更多……”
  朱由检面无表情,道:“这件事,是内阁主导,还是乾清宫?”
  主事道:“据说,是二孙阁老亲自向皇上奏请的,本来是帅府,锦衣卫在做,后来司礼监的谋逆被查出,皇上震怒,胀责了曹,刘二位公公,现在,司礼监已经主导这件事,内阁,帅府在配合……”
  朱由检对于宗室的情况已经了如指掌,仅剩下的那一点宗室真是经不起折腾,否则他这一代,真的可能会出现皇家没有宗室的旷古未有的盛况。
  朱由检沉默一阵,道:“皇上要去承德避暑?”
  主事道:“还是景德镇,不过景德镇也不会比京城凉快多少,应该还是如上次一样,名为避暑,实则南巡。”
  朱由检点点头,对于这位弟弟,这些年的明争暗斗,也算极其了解。
  这位景正皇帝,对自己是相当严苛,不好酒色,不热衷功名,也没有其他奢侈的作为。若说是因为热,就出京避暑,完全不是他的风格。
  那,只能是要遮掩一些什么,趁机做些事情。
  朱由检想了一阵,道:“你安排一下,过几日我去皇家政院,见一见烨儿。”
  “大皇子?”主事一怔,有些不安的看着朱由检。
  这位大皇子目前在朝野眼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一步人似乎认为朱栩会立他为太子,对李家很是巴结,朱由检身份敏感,要是他去见了,出了什么事情,朱由检这个宗人府宗正,亲王的帽子就保不住了。
  朱由检却不在意,摆手道:“去安排吧。”
  主事犹豫片刻,抬手道:“是。”
  内阁里,孙传庭在处理政务之余,还忙着安抚京城内外浮动的情绪,忙的是不可开交。
  入夜,一个黑衣人长毛衫的人,在两个狱卒的陪同下,趁着夜色,悄悄进入天牢。
  一旁的狱卒还不断的低声叮嘱,道:“夫人,现在风声很紧,时间不能多待,我已经将人提出来了,就在刑房。”
  “夫人,我们不管你是什么人,我们只是拿了银子,让你们见一面,要是出了其他事情,可与我们兄弟二人无关。”另一个低声道。
  七夫人默默点头,低声道:“放心,我家老爷犯的又不是死罪,我就是想见见,问一点事情,不会耽误太久。”
  狱卒又不傻,这个人虽然犯的是“通奸,杀人未遂”,判的是八年,但从前前后后的事情来看,绝对不简单。
  兄弟二人对视一眼,没有多说,两千两的银子,他们十年都赚不到。
  七夫人进了刑房,看着坐在那,吃着一座鱼肉就想四溢的饭菜,神色凝重,道:“老爷,外面出事了。”
  骆养性倒是不急不缓,喝了口酒,道:“这里这几天也进了不少人,我知道了大概,你说说吧。”
  七夫人坐在他对面,掀开帽子,道:“景正大规模的清查,我们的一些根底被掀开,在京城的人几乎被抓了七七八八,三夫人也被抓走,岛上那边应该也不安全了。”
  骆养性的筷子顿了下,旋即放下,看着她,叹气道:“虽然早就料到这一天,但还是来的早了些,本以为会是倭国战事结束之后。”
  七夫人道:“老爷,我们怎么办?我觉得这里也不安全了,要不要离开?三夫人虽然不知道我在哪里,但这么追查下去,找到我是迟早的事情。”
  骆养性看着她,思索一番,道:“岛上的人,我让你安排转移,转了吗?”
  七夫人眉头蹙了下,骆养性要求转移的,是四夫人,也就是那个一直不给骆养性好脸色的女人,还有就是骆养性的几个子女。
  这里面,丝毫没有骆养性对她的关心。
  她很快压下不满,道:“已经移了。”
  骆养性将她的表情尽收眼底,微微一笑,道:“不用担心,也不要着急。我们现在动了才危险,这样,你找个机会,去信王府做个长工,那里,即便是锦衣卫也不敢乱来。”
  七夫人知道她的情绪泄露,面无表情的道:“好。我们在外面损失很多,军情处已经在清查军队,牵连出的人越来越多。神龙府那边的商行,也损失了七七八八,这样下去,我们的基业就要毁之一旦了……”
  骆养性始终微笑,道:“我知道,没事。我早有准备,你出去之后,将一切都切断了,不要让任何人找到你,还有,任何事情也不要管,哪怕我这里出事了,也要无动于衷,我自有办法。”
  七夫人看着骆养性,神色有些异样,没有多说,道:“是。”
  骆养性笑容依旧从容,道:“去吧。”
  七夫人站起来,道:“是。”
  说完,她帽子罩头,快速离开了刑房。
  骆养性看着她的背影摇了摇头,表情有些奇怪,好一阵子,又摇了摇头,而后走出刑房,径自回到了牢房。
  七夫人出了天牢,又转头看过去。
  一个狱卒道:“快走吧,不然就要被发现了。”
  七夫人眼神冰冷,道:“假的。”
  两个狱卒都是一怔,不知道她这个“假的”是什么意思。
  七夫人却没有多说什么,转身快步离去。
  经过几天的彻查,骆养性的根底被挖的差不多,姜飞军,孙承宗,孙传庭出现在朱栩的御桌前,陪着的还有曹化淳。
  姜飞军道:“皇上,经过臣的彻查,骆养性的关系网已经被斩断的七七八八,但始终没有找到骆养性的跟脚,他藏的很严实……”
  孙承宗沉吟一声,道:“他那三夫人说,骆养性有很多替身,长相十分相似,言谈举止也刻意训练过,即便是亲近的人,时间不长,也很难发觉,臣怀疑,在京城里的,可能是替身……”
  朱栩看着他们一笑,道:“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他一定就在京城!继续找吧,朕五日后离京,在这之前给朕找出来!”


第1342章 阶段性胜利
  京城的风越刮越烈,缇骑四处纵横。
  刑部的案卷堆满了案卷室,大理寺已经在等着过堂。
  朱宗汉等一批人在天牢里早就等着了,看着天牢里越来越多的人,他们也感觉到,死期似乎也不远了。
  在孙传庭,孙承宗等人奏呈朱栩的第二天夜里,锦衣卫,军情处联合行动,围住了一个不起眼的大院子。
  火把如龙,人影晃动,冰冷的肃杀之气弥漫整个院子。
  院子里,有四十多人,全部手持刀柄,严阵以待的盯着大门口。
  七夫人的剑已出鞘,目中一片森寒。
  她是前朝的官员之女,父亲是清官,被魏忠贤逼死,后来为了报仇擦委身于骆养性,一晃也这么多年。
  姜飞军出现在院墙上,看着里面的武装,又看向七夫人。他一身鱼龙服,腰配绣春刀,整个大明也就他有这样的装扮,笑着道:“七夫人,你若想死,我可以让你们都死在院子里,一个也走不出,不信的话,你可以试试。”
  七夫人面色冷漠,看着姜飞军,道:“难道落到你手里还能活命不成?”
  姜飞军一笑,道:“我能保你不死。”
  七夫人自然不信,冷声道:“不用这些假话来骗我,你要出手,就出手吧。”
  姜飞军背着手,道:“我只问一个问题,骆养性在哪?”
  七夫人嗤笑一声,道:“老爷要是那么好抓,你们还会追查这么久吗?”
  姜飞军站在墙头,临风而立,颇有些世外高人的飒爽感,他望了眼漆黑的天色,道:“其实,我不用真的找到骆养性,只要铲除了他的势力,随便找个人抵上去,这件事就算完了,我相信,骆养性应该会找个没人认识他的地方,舒舒服服的过完一辈子,死的无声无息,再无半点风浪……”
  七夫人脸色陡变,冷声道:“你这是要给老爷传话?你就不怕景正知道,拿你的人头?”
  姜飞军目光转向她,道:“你怎么就知道,皇上不是这么想的?对了,给你介绍一个人。”
  他说完,身后梯子上,上来一个女人,一个面色冷漠,双眼带着仇恨的女人。
  七夫人一见,顿时瞳孔一缩,道:“是你!”
  这个人,赫然是朱宗汉埋伏在骆养性身边的那个女人。
  四夫人穿的很朴素,冷冰冰的看着七夫人,道:“我是宫里的人,一直盯着骆养性。太湖出来的船,所有人都在锦衣卫,包括你收养的那个孩子,我知道,那个孩子是你侄子,你们赵家唯一的血脉。”
  七夫人脸色终于变了,阴沉的可怕。
  他身边的那些人,基本都是亡命之徒,是骆养性多年培养的人,这个时候,看着四周通红一片,纷纷犹豫起来。
  姜飞军看着这位七夫人的脸色,笑容越发深邃。
  七夫人看了眼这四夫人,目光看向姜飞军,道:“根据大明律,十六岁以下的孩子,是不能判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