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独断大明-第3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栩眉头动了下,没有说话。
他从来都是忙的脚不沾地,难得有片刻清闲,这次“新政”到了大刀阔斧,深入推进的关口,即便朝廷那些大人们肯放,他也走不了。
“走吧,今晚去孙阁老家蹭饭。”朱栩笑着道。
孙承宗是帝师,但因为朱栩这个学生太过特殊,他这个帝师着实是有名无实,很多人都已经忘记了这件事。
朱栩先是回来趟宫,刚走进乾清宫,凤藻宫那边宫女来报,说说大皇子朱慈烨开口说话了,等朱栩匆匆赶过来的时候,小家伙就是眨眼看着他,任凭朱栩怎么逗都不说话,让李解语脸上有些尴尬。
朱栩看着这个小家伙,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小家伙,小小年纪,淡定的有些过分,有时候朱栩也分不清,他是能听懂,还是听不懂,总有那么一股大将风度,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之态。
“可能是认生。”边上一个宫女,小声说道。
李解语脸色微变,连忙使眼色,让她噤声。
朱栩倒是被宫女提醒了,想想这个是自己的大儿子,不管将来有没有嫡子,这个长子都要好好调教,沉吟一声,道:“朕待会儿要出宫,去孙阁老家吃饭,烨儿一起去。”
李解语见朱栩没有在意,心里稍松,连声道:“那臣妾给皇上与烨儿准备些东西。”
朱栩点点头,又逗了一会儿,小家伙就是不开口,另一边,小淑娴在地上玩的很是欢实,一直嘻嘻的笑,也不知道乐什么,这与慈烨的安静形成鲜明对比。
晚饭时间,朱栩将小慈烨放在推车里,推着他出了西华门,赶去孙承宗府上。
第1028章 蹭饭
孙承宗这会儿正在家里收拾东西,他这一去,说不得什么时候回来,得准备不少东西。
他的夫人,一边收拾,一边唠叨道:“老爷,不是我说,你也七十多了,哪里还能这么折腾,皇上也是,就不能派别人去,你这一天到晚,没日没夜,能吃得消吗?”
孙承宗坐在椅子上,喝着茶,没有理会老太婆的唠叨。几十年的夫妻,太了解彼此了。
他们的儿子孙铃站在不远处,看着父亲,母亲,没有出声。
他这次也陪着去的,他目前在反贪局,任察举司都司,从四品,不大不小,既有地位,也不那么扎眼。
说起来他的资历相当丰富,先后在东厂,锦衣卫,督政院相继待过,他现在才五品,着实是被他父亲,内阁辅臣孙承宗给连累了,若是父子俩都是高官,太扎眼。
孙承宗一直坐在那没动,等夫人快要收拾好了,才看向孙铃,道:“是你们局长派你来的,还是你自己?”
孙铃对孙承宗有敬畏之心,躬着身道:“局长没有指派,但他说了一句‘辽东贪腐,水不可测。’”
孙承宗默默点头,一时间没有说话。
这些年,朝廷的银子,大部分去了三个地方,第一个是军队,第二个是工部,第三个就是赈灾,这赈灾中最大头的莫过于移民,辽东这近五年,投入了数千万钱粮,若说辽东没有人上下其手,贪污克扣,谁都不信。
辽东的情形基本稳住,现在是一个消化期,接下来的移民的重点是北安南,那么,辽东的一些事情,是要有个收尾了。
只是,辽东现在的总理大臣兼巡抚是前任吏部尚书,暗地里被人称之为“帝党”魁首之一的周应秋,反贪局不过是四品的小衙门,真的敢在辽东开第一刀?
成功了,打击了周应秋的威信,阻碍了他入阁之路,以他的能量,能轻轻松松抹去反贪局。
若是不成功,必然会破坏乾清宫的布置。
这龚鼎孳是昏了头吗?
孙承宗心里转悠无数念头,隐而不发,平静的道:“嗯,此去万事谨慎,切莫过急,现在朝局看似稳定,却也是根根乔木支撑,随便哪一根到了都会让朝局大乱,你应该清楚。”
孙铃知晓孙承宗的意思,道:“来之前,局长与我长谈,他要求我完全尊重辽东的态度,与辽东方面合并调查,一切查到都不会瞒着辽东总理大臣府。”
孙承宗面色微动,这个龚鼎孳倒是好手段,将一个死局就这么轻松化解,倒是没有拿他儿子当刀使的意思。
孙夫人很快收拾好了,转过来看着孙承宗道:“老爷,真要连夜走吗?”
孙承宗道:“事不宜迟,我皇上已经准了,府兵也到了,今晚就护送我去土木堡。”
兵部的动作很迅速,一些重要大臣的护卫,也称之为府兵,都已经调派到位,依照孙承宗的地位,家里有二百三十八名精锐士兵,都在各地历经百战,战力非凡。
孙夫人看着近乎满头白发的孙承宗,心里叹了口气,道:“东西收拾好了,估计外面的饭也做好了,我已经叫来了在京城的所有人,来给你送行。”
孙承宗对这种排场最是讨厌,但见夫人满面愁容,到了嘴角的话硬是没有说出口,道:“嗯。”
孙承宗已经七十多,儿孙满堂,外加孙家各支,在京城林林总总有一百多人,当然了,能出席孙承宗家宴的,只有二十多人,都是男丁,孙家的未来。
没多久,偏厅里,已坐满了人,酒菜满桌,一些人神情都颇为兴奋。
坊间里传言,朝廷征服察哈尔是轻而易举,孙承宗此去就是凭白的功劳,说不得太师或者太傅就在眼前,这还要压毕自严一头,那真是天大的荣耀!
孙承宗对这些人的想法心知肚明,没有点破,淡淡道:“老夫此去,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你们老老实实做自己的事情,莫要惹是生非,给我孙家祖上抹黑。”
一些人听到的却是另一种意思:“现在是我升官的敏感时期,你们不要添乱。”
有几个人纷纷抬手,道:“叔祖放心,我等向来奉公克己,从未逾矩,此去艰辛,还请叔公保重。”
孙承宗看了这几人一眼,拿起筷子道:“吃饭吧,吃完早些回去。”
众人丝毫不觉得孙承宗冷淡,反而越发高兴,争抢着要给孙承宗敬酒,祝贺他“高升”的话更是直接宣之于口。
孙承宗听不下去,刚要呵斥,管家急匆匆走进来,在他耳边低声道:“老爷,皇上与大殿下来了,已经到门口。”
孙承宗神色微惊,这还算是朱栩第一次来他府上。心里思索着,连忙起身向门口走去。
一群人正热闹,看着孙承宗突然离席,都是一愣,不明所以。
孙承宗还没找到门口,朱栩已经走进来,他肩膀上坐着小慈烨,看着孙承宗迎面而来,笑着道:“孙师,朕不打扰吧?”
孙承宗连忙见礼,道:“臣参见皇上,大殿下。”
朱栩笑了笑,拉着小慈烨的手,道:“朕与慈烨都饿了,能不能在孙师家里蹭顿饭?”
孙承宗对朱栩的来意有些不明白,还是道:“皇上请,臣正在吃饭,皇上不嫌弃,一起用一点吧。”
朱栩笑了声,将小慈烨抱在胸口,道:“那赶巧,朕也尝尝师母的手艺。”
孙承宗听着朱栩的称呼,越发不明白,还是陪着朱栩向偏庁走去。
朱栩在孙承宗的陪同下走入偏庁,一群人看着朱栩,都是一愣,不认识,不知如何反应。
倒是孙铃神色一惊,连忙走出来,道:“臣参见皇上。”
其他人先是一怔,旋即大惊,纷纷出列行礼。
朱栩笑着摆了摆手,道:“免礼。朕就是来蹭饭的,无需多礼,不要拘束。”
孙承宗给朱栩安排了位置,坐在他边上,心里还在思索朱栩的来意。
朱栩将小慈烨放在腿上,自顾的在桌上挑着菜,夹入小碗里,这些都是给小慈烨准备的。
孙家的偏庁里,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看着朱栩的一举一动,大气不敢喘,谨慎小心。
第1029章 风波暗藏
小慈烨趴在桌边,直接拿手去抓,或许是真的饿了,旁若无人的吃了起来。
众人也不会跟一个不足一岁的小家伙计较什么礼仪,都在看着朱栩,心里千思百转。
朱栩见小家伙自己能吃,便转头向孙承宗等一群人,笑着道:“诸位无需在意朕,你们吃你们的,朕也就是来给孙师送送行。”
一群人立即笑着倾身,应和,却谁也没敢真拿起筷子。
当今皇帝陛下给外界的印象,基本上是“残暴无度,嗜杀成性,心机深沉,霸道反复”,在这样一个人面前,谁敢大意分毫?
孙承宗听着朱栩的话,瞥了眼在座的人,道:“皇上,可还想要其他的菜?正好今天厨房的菜买了不少。”
桌上的菜朱栩已经看过了,虽然大鱼大肉,可也不值钱,孙府也算是节俭。
朱栩拿起筷子,尝了一口,道:“不用了,正好。孙师,这都收拾好了?”
孙承宗摸不清朱栩的意图,只得应道:“是,臣准备天黑之前离京。”
朱栩轻轻颌首,道:“嗯,北方风大,孙师多保重,这一战大势已成,孙师坐镇就成,无需太过费心力。”
孙承宗侧着身,稍微谨慎的道:“漠北蒙古现在也虚弱不堪,臣打算震慑一番。”
朱栩神色不动,“小冰川”的影响不是只针对明朝,不止大明在虚弱,身处大漠,草原的蒙古各部落都在你争我夺,拼命的抢夺资源,以求存活。
漠北蒙古,现在称之为喀尔喀,后世的外蒙古。在蒙古三大部分中,算是最虚弱的,南面是漠南,也就是科尔沁,察哈尔等,西面是漠西蒙古,准噶尔,哈萨克等汗国,北方是荒凉凄冷之地,可以说,四处环敌,苟延残喘。
朱栩微微点头,道:“是要震慑一番……朕已授你王命令箭以及圣旨诏书,从辽东到甘肃,数万里,三十多万大军,孙师尽可调遣,无需另行奏禀!”
满座的人神色微变,吃惊的看着朱栩。
三十多万大军,就在京畿不远,丝毫不加节制,这是什么样的信任才能给与?
孙承宗倒是已经习惯了,眼前这位皇帝陛下,大气的时候令所有人咋舌,不可置信。当然,小气的时候,让他们都看不过去。
“臣遵旨。”孙承宗平静的道。在这个场合,话语都要谨慎。
说话之间,小慈烨也吃完了。吃完了,他也不说话,就坐在朱栩腿上,抬头看着他。
朱栩对这小家伙已经了解,一边给他夹吃的,一边慢慢的道:“孙师,我大明苦蒙古已久,朕也在苦思对策,这一次,是一个机会。所谓的分而治之,虽然是个办法,但并不能长久。我大明对这些所谓的不毛之地也不上心,一道长城,究竟是保护了我大明还是限制了,现在可以看的分明了。”
孙承宗太阳穴跳了下,有着习惯性的不好预感,目露警惕。
桌上其他的人有些听不懂朱栩的话了,只觉得很高深,不愧是皇帝。
朱栩将小碗放到边上,让小慈烨够到,继而道:“这些都是以后的话,南方多尔衮还是太弱了些,朕打算将蒙古一些兵马迁移过去,孙师动手的时候,留意一下,不能过度杀戮。”
朝廷现在的政局日渐清晰,乾清宫的一些大格局谋划也都在显现,多尔衮在南安南的作用几乎所有人都已心知肚明。
“臣明白。”孙承宗道。
孙承宗以及毕自严,甚至大明整个朝廷,或者京城内外,热衷于开疆拓土的人极少。虽然现在有这休整内务的借口,可放在盛世,他们也不希望妄开战端,万事和为贵。
朱栩一边吃菜,一边道:“嗯,另外赤金卫,泰宁卫,铁甲军,对于它们的战力,朕心里一直没底,孙师好好观察,回头给朕细说。朕认为未来的战事胜败取决于两个要件,一个是速度,一个武器。武器的重要性在不断的凸显,这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大趋势,朕相信孙师不会像那帮酸儒一般短视。速度,这也是致胜的一个关键,孙师知兵,朕不赘言,凡事你心中语数即可。”
这些都是朱栩长久以来灌输的理念,现在已经成为事实,孙承宗是久经行伍的人,自然不会如那些酸儒般去抵触,道:“是,臣皆明白。”
“不说这些了,朕今天是来给孙师践行的,借花献佛,孙师,慢饮一杯。”朱栩端起酒杯,笑着说道。
孙承宗知道,朱栩该说的话都说完了,瞥了眼桌上的其他人,举起酒杯,道:“臣谢过皇上。”
朱栩笑着喝了一杯,然后就转向孙铃,道:“孙卿,在反贪局待的如何?”
孙铃连忙起身,道:“回皇上,臣尽心尽责,不敢懈怠。”
朱栩看了他一眼,笑而不语,这位与他接触不多,完全听不懂他的意思。
也罢,孙家的人才不少,日后多做安抚就是。
朱栩一边动筷子,一边又看向孙承宗道:“孙师,皇嫂一直催着朕,说尽早给烨儿找个老师,好好调教,孙师觉得如何?”
孙承宗一直没有动筷子,闻言神色沉吟。
这件事慈宁宫的张太后找过他,言及此事,只是,这位大皇子殿下太小了一点,并且不是嫡子,现在就下力气去做这件事,只怕是祸非福。
好一阵子,孙承宗道:“皇上,臣以为大殿下还小,不急在一时。”
朱栩吃了口菜,神色不动。
有些事情,哪怕看不到,听不到,甚至感觉不到,但事情确实已经在发生了。
从武宗以来,大明皇位继承人就历经波折,远的不说,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就牵动天下,历经十多年才算有个结尾。当今皇帝强势的直追太祖,成祖,韬略雄盛。国体重塑,天下大改,朝野之间风云激荡,难分难休,这个时候,“太子”这两个字比任何时候都显得刺目,令人注视,移不开眼神。
一些人的目光落已经悄悄落在这位大殿下身上,目的单纯的有,不单纯的更多。
朱栩见孙承宗不说话,也没有逼他。这件事确实还早了些,心怀叵测的那些人还没有暴露出来。
小半个时辰之后,朱栩带着小慈烨出了孙府,返回皇宫。
小家伙已经睡着了,下巴磕在朱栩头上,安安静静。
朱栩漫步走着,身后跟着曹化淳,王文胜等一干人。
王文胜是朱栩的表哥,现在是禁军统领,这位大统领相当低调,并且一直希望出去带兵。
第1030章 开口
朱栩一行人漫步走入东华门,曹化淳与王文胜伴随在左右。
王文胜欲言又止,几次想要开口都没说出话来。
走进乾清宫,朱栩将小慈烨放到他的寝室里,回转到东暖阁。
“皇上。”王文胜跟进来,仿佛下了很大决心。
“你想出去领兵?”朱栩坐在书桌内,随手端起茶杯道。
王文胜站在朱栩身前,道:“是,臣还是想领兵,为皇上开疆拓土,壮我大明!”
朱栩喝了口茶,笑着摇头,道:“那朕这偌大的紫禁城怎么办?”
王文胜见朱栩摇头,心里微沉,不敢争辩,道:“臣臣只是一时的想法……”
朱栩又摇了摇头,思忖了一会儿,道:“曹变蛟的联合舰队组建有一年多了,差不多也入正轨,虽然他是朕的近臣,出自紫禁城,但毕竟地位不够,朕打算让你去替换他,如何?”
王文胜是神宗皇帝的皇后,王皇后的侄孙,王皇后是朱栩的祖母,两人因此是表兄弟,所以王文胜勉强算是宗亲,在外人看来自是显赫。
王文胜是想去领兵的,但是领的陆军,那个联合舰队他只是听闻,完全不了解,听着朱栩的话,一时间愣住了。
朱栩见王文胜的表情,又是摇头,道:“去之前,先去军院待两个月,好好学学,等这次‘军改’完成,你们这些将领,从上到下朕都要好好的再教育一次……”
王文胜表情僵硬,朱栩这么说,他去那个联合舰队的事就不容更改了。
未来的几十年,是世界大发现,大殖民时代,是海上的时代,谁能拿到制海权,谁就能领导这个世界!
这“联合舰队”就是一种看上去最温和,却最为霸道,省时省力省心又能达到目的强有力工具!
当然,这联合舰队也只是工具的一种。
“不用这么哭丧着脸了。”
朱栩笑着道:“先在军院待两个月,要是实在不喜欢,朕再给你换。”
王文胜哪里敢不喜欢,连声道:“臣没有不喜欢,臣一定好认真履行皇上交代的事情!”
朱栩不管他心里怎么想,道:“先去给曹变蛟做一年的副手,要认真学,认真看,要有全世界的视野,你是朕的表兄,又是从紫禁城出去的,不能老是在大明四周打转,好好看看这个世界,能给朕,给大明带来什么样的,更多的好处!这些,等后天曹变蛟到京了,你们都要去军院待一阵子。”
王文胜嘴角动了动,只得道:“是,臣遵旨。”
朱栩挥手打发他走,这么一个好差事,将来功勋必然都出自海上,这位居然还这么不情愿。
说着天色就晚了,朱栩看了眼外面,将桌上的奏本拿过来。
入眼的第一道就是内阁的,标题是“大明吏制”,后面还有个小标题“试策”。
这些都是跟他学的,朱栩微笑,打开看去。
这份奏本明显是出自毕自严之手,一板一眼,连语气都是他的。
这份奏本有些沉,朱栩看了没多久,神色就微变,越发认真的去审视。
毕自严秉承了他的一贯想法,写了很多东西。
“以科举为主,察举,孝廉,外补等相辅的选吏制度,构建严密,详细,有层次的监察制度,确保大明吏治的长久清明……”
“科举是我大明选吏的主要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坚决摒弃读书为做官的错误观念,鼓励读书人从事其他行业……”
“扩大科举范围,对年龄进一步放宽,鼓励实务读书,对圣人经典有正确,客观的理解……”
“昌盛大明文治,以‘天下无寒士’为目标,建立全面,完善的教育体系,力争五十年内,确我大明无人不识字,无人不能笔……”
“严厉重申大明官吏纲纪,确保朝廷上下清廉,刚正,奉公,一心为民,杜绝一切腐化行为……”
“严管官吏的进出,严格要求进的干净,出的清廉,严查腐败……”
朱栩几乎一个字一个字的去看,表情认真。一个国家的逐渐没落到更朝换代,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官吏体系的整体腐化,以至于不可挽救。
历史上的明末时期,从崇祯初到南明最后,能臣干吏多不可数,为什么就不能延续大明?原因之一就是官吏整体的腐朽了,面对庞大的腐化的官僚大山,任何人都无可奈何。
毕自严这道奏本,从入仕到致仕,完整一套都有了详细规划,其中很多是毕自严,或者说大明有识之士想做的事情,能等到今天,很多人都是大为开心,得偿所愿,对未来有更多的憧憬。
自然,里面还有不少朱栩的私货。
这道奏本,朱栩看了大约一个时辰,然后拿起笔,拿过纸条,在上面写他的批语。
这样的奏本,往往都会在内阁与乾清宫之间走好几次,代表着皇帝与外廷的“交锋”。在过去,多半是外廷胜,在现在,多半是朱栩胜。
等批完了,朱栩看着,还是有些意犹未尽,总觉得有些话没有写透,却不能在笔下表达,需要面对面商讨。
“得尽快去内阁了。”朱栩自语,因为近来一系列的事情,朱栩已经很久没有去内阁的班房了。
朱栩合上奏本,拿起下一个。
曹化淳站在不远处,抱着手,低垂着眼帘,仿佛睡着了一般。这是他的“工作”状态,对一切表示出“漠然”之态。
秦良玉,马祥麟,张凤仪这个时候已经在收拾行李,他们明天就准备离京。
马祥麟与张凤仪对视,张凤仪上前,道:“娘,我与夫君想留在京城。”
马祥麟有些拘谨的看着秦良玉,他对这位母亲,心里都是敬畏。
秦良玉毕竟六十多了,虽然看似矍铄,但在京城这么高强度的开议,着实有些吃不消,她看着马祥麟与张凤仪,道:“你们打算留在京城?准备做什么?”
马祥麟现在的职位是副总兵,并没有一直跟着秦良玉,而是在大明各处征战,跟随了不少总兵,他的履历,丰富的吓人。甚至是张凤仪也是,夫妻二人聚少离多,多数时间都在军营之中。
秦良玉倒是没有严管儿子儿媳的意思,只是有些不放心。她在京城不足半个月,但深知朝廷的水深。
张凤仪对秦良玉也是敬畏有加,道:“娘,我与夫君打算先去军院待一年。”
秦良玉神色微怔,打量两人一眼,道:“是不是有人招揽过你们?”
张凤仪看了眼马祥麟,犹豫了下,还是道:“是。今天早上,刘公公来见过我们,皇上……有意让夫君接任禁军统领,执掌紫禁城防卫。”
秦良玉脸色骤沉,双目犀利如剑,断然道:“不可!”
马祥麟与张凤仪站在秦良玉身前,面色一凝,没有吱声。
他们不傻,起码的政治敏感度还是有的。秦良玉统领陕川之地二十多万精锐大军多年,深得信任,朝廷虽然多有声音,但都被皇帝压了下来。
这样一个手握重兵的“将帅”,历来都备受猜忌,他们行事需要再三谨慎,一步踏错,万劫不复!
这个时候,皇帝居然将紫禁城的防卫交给马祥麟,这是何等的信任!有何等的令人惊恐!
排除那些无从揣度的帝王心思,信任是一回事,他们要怎么做是另一回事!
若是马祥麟真的接任禁军统领,恐怕他们马家离抄家灭族就不远了!
马祥麟自然心底清楚,朝局晦涩,想看他们马家倒下的不知道多少人,甚至是毕自严,孙承宗等都或明或暗早就与他母亲秦良玉甚至他们夫妻提及,希望秦良玉离开四川,可都被皇帝无声化解。
马祥麟犹豫了一会儿,道:“娘,刘公公的语气,似乎……”
话语未尽,其意自明。
刘时敏代表的态度是皇帝的,皇帝的意思谁能反驳?
秦良玉眉头紧皱,面色冷沉。
这件事,必然会引起朝野反弹,她需要力劝皇帝,不能让马祥麟继任禁军统领。
张凤仪也深知其中的凶险,面露忧色的道:“娘,皇上一向敬重您,明日还要给我们送行,到时候……”
秦良玉微微点头,道:“我知道了。”她比马祥麟夫妻想的更多,他们马家受到的皇恩过重,不管这件事最终如何,都表示皇帝对他们的信任已无以复加。同样,朝野的反弹之力也将前所未有!
恩重,对他们在外将帅来说,也是不可言说的磅礴压力。
“你们留在京城吧。”秦良玉突然道。
马祥麟夫妻一怔,睁大双眼的看着秦良玉。
秦良玉面色平静,淡淡道:“去大元帅府,作战处,挂个闲职。”
马祥麟夫妻对视一眼,有些明悟。
他们这是留在京城,是一个“人质”,向皇帝,向朝廷表忠心,打消朝野一些人针对他们马家的借口。
……
朱栩自然不知道马家人的一番讨论,待天色黑透,抱着睡熟的小慈烨,出了乾清宫,转向凤藻宫。
“父皇……”
一进门,朱栩就差点一个踉跄,只见李解语笑语晏晏的抱着小淑娴,小淑娴睁大双眼,奶声奶气的看着朱栩,说出了第一句话。
朱栩连忙放下小慈烨,接过小淑娴,抱在怀里,看着她娇嫩的小脸,激动的道:“再再叫一声……”
小淑娴眨了眨眼,又转头看向李解语,李解语上前,俏脸笑容如花,轻声道:“淑娴,来,再叫一声父皇……”
小淑娴转头看向朱栩,奶声奶气的道:“父皇……饿……”
朱栩心里涌出一股无以言语的情绪,整个人都在颤抖,张着嘴,居然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这是他的长女,也是第一个开口的,一声“父皇”,让他前所未有的有成就感,整个心里翻涌不休,这种感情他从未有过,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反应。
小淑娴看着朱栩,见朱栩没理他,又转向李解语,道:“饿……”
她的词汇量还很少,只会说“父皇”,“饿”三个字。
朱栩一个激灵,反应过来,连忙道:“准备吃的,快,准备吃的,今天淑娴想吃什么都行……”
第1031章 送行秦良玉
凤藻宫,偏殿,小桌上摆满了各种吃的。
朱栩坐在地上,盘腿护住小淑娴,手里拿着吃的,送到她嘴边,一脸热切的道:“来,吃这个……”
小姑娘来者不拒,双手抱着两个糕点,朱栩手里还在往她嘴里塞,她依旧张嘴。
小淑娴嘴里已经塞满了,用力的鼓动小嘴,一开始还很开心,没多久就睁大眼睛看向李解语,大眼睛闪动,仿佛下一刻要掉出眼泪来。
李解语看得出朱栩很高兴,坐在他边上,笑着道:“皇上,天色还不算完,要不要去慈宁宫,仁寿宫……还有坤宁宫走一趟,让太后,太妃,皇后娘娘都高兴一下。”
朱栩有些忘乎所以了,低头看着小姑娘,喜形于色的道:“对对,快,给淑娴擦擦,咱们去慈宁宫。”
小淑娴被清洗一番,有些念念不舍的被朱栩兴冲冲的抱着出了凤藻宫,转道慈宁宫。
李解语走之前又看了眼睡的香甜的小慈烨,这才与朱栩一起去慈宁宫。
慈宁宫里,朱栩又让小淑娴表演了一番,待小淑娴好不容易叫了声“父皇”后,朱栩大喜的向张太后炫耀道:“皇嫂,你看,淑娴会说话了,会叫父皇了,厉害吧……”
在场的几乎所有人都看得出朱栩沉浸在喜悦中,有些不冷静,与寻常大不相同,但谁都没在意,陪着乐呵。
张太后也很高兴,逗弄着要小淑娴喊“太后娘娘”,小丫头只盯着张太后手里的糕点,愣是一句话说不出。
朱栩丝毫不气馁,犹自兴奋的道:“皇嫂别急,用不了多久淑娴就能说话了。”
张太后看着朱栩,也为他高兴,道:“太妃应该还没睡,走吧,让太妃也高兴一下。”
朱栩抱起小淑娴,大声道:“走。”
由于朱栩正在兴头上,没谁会去扫兴,一群人又旖旎的转向仁寿宫。
老太妃近来精神倒是好了很多,听着小淑娴喊了声“父皇”,高兴的不得了,将一枚百岁金锁套在小淑娴脖子上,乐呵呵不止。
“好,淑娴,好,今晚留下来,陪老太婆说话……”老太妃很高兴,摸着小淑娴就想要将她留下过夜。
这自然被朱栩以及张太后劝阻了,闹了一会儿,朱栩与李解语出了仁寿宫。
李解语抱着吃了一圈,已经吃饱的了小淑娴,柔声向朱栩道:“皇上,今夜去坤宁宫吧。”
朱栩还沉浸在兴奋中,听着李解语的话,没有多想的道:“今天去你那,小慈烨得好好调教,姐姐都开口了,他也要努力……”
李解语见朱栩没听进去,又道:“皇上,娘娘已经进宫两个多月了。”
朱栩一怔,这会儿有些反应过来,旋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