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独断大明-第2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栩点了下头,道:“由他们去吧,这京城就没有一天太平的。张国公入宫了吗?”
曹化淳道:“是,已经在乾清宫了,太后娘娘陪着叙话。”
朱栩扔掉手里的奏本,道:“人家父女叙话朕现在不方便打扰,等用膳了再叫朕。”
“是。”曹化淳道。
朱栩继续翻着奏本,年底的琐事是越来越多,哪怕有内阁,六部等层层过滤,到他手里的还是有上百本。
这个府出现雪灾,那个县有民乱,这个省弹劾那个省,这个官弹劾那个官,越是该平静的时候,邪魔歪道就越多。
朱纯臣,徐允祯在进宫的时候,遭遇了内阁的阻拦,要求他们先去内阁,结果遭到二位国公大人的怒斥,引起了禁军介入,直接被带向乾清宫。
这个时候,毕自严已经快了一步,来到乾清宫。
暖阁里,朱栩一边看似无聊的翻着奏本,一边听着毕自严的奏报。
“徐华直,朱瑛友在群芳楼争风吃醋,大打出手,错手将一妓女推下楼,当场死亡。臣举荐的督政院巡检司副主事,江苏巡政御史梁成庸故意包庇,使得案子隐而未发。今天一大早受害者未婚夫前往刑部喊冤,使得案子揭露,满城沸然……”
毕自严以一种完全旁观,第三者的语气,叙述手法般的娓娓道来。
对于这样的小事情,朱栩向来不在意,只是转头看向毕自严,好奇的道:“毕师,外面的人都说朕天性凉薄,刻薄寡恩,穷兵黩武,好大喜功,不顾天下人存亡……那些顾及天下人存亡的人在哪里?”
毕自严听着这个似是而非的开头就心里一跳,抬着手,谨慎的道:“皇上,哪怕是太祖太宗年间,这样的事情也常有,无需多虑,严格执法,重罚,以儆效尤即可,不能矫枉过正。”
朱栩听着毕自严话里隐含的“劝诫”,笑着微微摇头,道:“朕刚刚收到几份奏本,是要求朕对成、定二国进行宽大处理的奏本,甚至还有要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你怎么看?”
毕自严神色不动,心里却暗叹,这朝局不稳就是小人太多,见缝插针者众。
全都是野心勃勃之辈,各种手段不穷,纷纷扰扰不休。
毕自严抬头看了眼朱栩,见他含笑宴宴,心里越发不安,道:“皇上,已近年关,诸事繁杂,明年之事更多,切莫着急,还请皇上多些耐心,操之过急,事极必反。”
朱栩暗自摇头,这些人跟着他好些年了,终究还是猜不透他的心思,需要一步一步的点拨。
“启禀皇上,成国公,定国公求见。”门外的一个内监进来,躬身道。
朱栩看了眼毕自严,道:“让他们进来吧。”
“是。”
内监刚转身,成国公朱纯臣,定国公徐允祯就一身朝服,大步的迈进暖阁。
“臣朱纯臣(徐允祯)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两人并肩而来,齐齐向朱栩单膝跪地的行礼。
朱栩打量了二人一眼,笑着道:“毕阁老刚刚参合你们,你们就来了,看来是确有其事了?”
朱纯臣头上冒冷汗,没敢动,心里害怕的要命。尽管他儿子朱瑛友只是“从犯”,可依照皇帝“杀戮成性”的暴戾来看,多半不会轻易放过他的。
徐允祯强压不安,跪在那道:“回皇上,孽子已经被臣绑来,请皇上严惩!臣管教不严,致他冒犯天威,违反朝廷法度,臣愿主动放弃定国公之爵位,请皇上宽宥。”
边上的朱纯臣浑身都在抖,睁大双眼,悄悄看了眼徐允祯。
但徐允祯纹丝不动,仿佛铁骨铮铮的忠臣,在真心反省,“认罪”。
一旁的毕自严目光淡淡的看了眼徐允祯,目光中有一抹冷意。
这位先是“严惩”,接着又是“宽宥”,说到底还是以退为进,但徐允祯显然没有在官场上混过,这种手段太低级,连他都骗不过,何况是眼前的皇帝。
朱栩看着徐允祯,手里的奏本放下,笑着道:“这个时候朕要是应了你,只怕能被满京城的舌根子压死,你倒是打的好主意。”
“臣不敢!”
徐允祯脸色微变,说到底,他就是仗着这个。“降爵案”才没多久就将一重要勋卿除爵,那天下宗亲,勋贵哪里还有活路,非得造反不可!
如果说,徐允祯,朱纯臣是真心的,朱栩定然会网开一面,但这两位明显是来“要挟”他的。
朱栩打量着两人,忽然转头看向毕自严,以一种突然想起的语气道:“内阁之前在商议的‘就藩律’,现在可有成熟的想法?”
第940章 谢恩
所谓的“就藩律”就是配合“降爵案”出的,内阁还在“秘密”商议,关于宗室亲王,包括勋贵公卿等的后续安置之法,包括封地,岁禄,婚丧嫁娶等等,一系列琐碎的麻烦事,还没有个结果。
其中就有关于将宗室,勋卿移出京城的商讨。但这相当复杂,尤其在国库日渐减少的时候,放到地方,说不得又是一笔开支。但是一直留在京城,这么庞大的人口也不是个办法。
毕自严没有料到朱栩忽然问起这个,神色微怔,旋即道:“回皇上,因为争议比较大,宗人府,六部,督政院以及内阁内部都有不同担忧与想法,还在研讨中,并未成型。”
朱栩点点头,道:“朕有个想法,对于那些宗室,勋贵公卿,违法朝廷法纪,又不足用除爵,但又不能放着不管,律法上惩处也不适当,不如,将这些人就送出去,我大明四周缺的是人,你们觉得怎么样?”
他是看着毕自严说的,毕自严还没反应,徐允祯,朱纯臣都是脸色微变。
皇帝这是什么意思?要流放他们吗?
毕自严立刻就会意了,大明现在国土广大,尤其是南海上,那么多岛屿,需要进行“教化”,单单发配一批东林党余孽还是不够的。
他看了眼朱栩,目光又看向还跪着的朱纯臣与徐允祯,这二位也不是什么好人,勋贵公卿里就没有什么好东西,宗室里就更没有了。
权衡一番利弊,毕自严很快就点头道:“臣认为可以,一举数得。”显然,他考虑的与朱栩不太一样,并且更多。
朱栩伸手端起手边的茶杯,又看向徐允祯,朱纯臣,淡淡道:“你们说,这件事要怎么处置才好?”
朱纯臣,徐允祯都是浑身一抖,两人脸上霎时苍白,浑身发抖,心里惊惧难安。
话到了这里,他们两人心里都十分明白,皇帝这是有意要“流放”他们!
不等徐允祯说话,朱纯臣慌慌张张的抢先道:“皇上,臣臣只是教子无方,朱瑛友虽去了青楼,并没有殴伤人命,臣请皇上严惩!”
朱纯臣就是把徐允祯给卖了。
徐允祯并不是老官僚,滑头有限,这一刻也是心灰意冷,恐惧不安,听着朱纯臣的话,心里恼恨,目光急急闪烁,道:“皇上,徐华直违朝廷禁令,殴伤人命,罪不容赦,臣请判处极刑!”
徐允祯这就是把儿子给卖了。
“一个比一个狠啊……”
朱栩看着这两人,暗自摇头,心里已经确定,这二位估计就是历史上给李自成打开城门的人了。
“你们两家有多少人口?”朱栩放下茶杯,淡淡问道。
徐允祯,朱纯臣身体狠狠一颤,脸上冷汗直流,一滴一滴的落在地上,一个字也说不出。
皇帝是要将他们全族流放吗?
这个时候,他们也终于想起来了,眼前的皇帝是什么事情都能干出来的!
毕自严自然不能看着二个国公被流放南海去,否则显得朝廷太过刻薄,天下宗室,勋卿就真的离心离德,要图谋不轨了。
他稍坐沉吟,抬手道:“皇上,二位国公虽然有管教不严之责,但幸未酿成大错,还请宽宥一二。”
朱栩也不看毕自严,就这么默然的看着徐允祯,朱纯臣二人。
徐,朱二人尽管低着头,看不清朱栩的神色,可还是背如山压,浑身抖个不停。
“请皇上恕罪!”徐允祯咬着牙,沉声说道。他并不是什么有骨气的人,这样的压力,他承受不住。
朱栩又顺手拿起茶杯,似无意的道:“旧港,吕宋两省给朕上奏,那边缺了不少人,尤其是现在肥沃的荒地很多,当地没有教化的荒蛮太多,需要两个有足够身份的垦地使,你们觉得谁比较合适?”
徐允祯与朱纯臣虽然没有什么大能力,可不傻,朱栩的话这么简单明了,他们如何听不懂!尤其是皇帝之前还问了句“两家人口有多少”,这分明就是告诉他们,要么他们乖乖的去,要么就“全家一起去”!
两人都是当朝国公,说不上位高权重,可也极其清贵,是显赫勋卿!如果去了万里之外的荒漠之地,与死有何溢处?
“臣……请旨,臣愿意去吕宋。”忽然间,徐允祯开口道。他一个人去,总比连累全家的好。皇帝的暗示这么明显,他很清楚,由不得他拒绝,不配着往下演。
朱纯臣没有想到徐允祯会这么容易答应,他不聪明,看了眼徐允祯,见他面色铁青,眼神闪烁,心里猛的一动,慌忙道:“臣请旨,臣愿意去旧港,做做做旧港的啃屎……”
朱栩笑了声,抱着茶杯道:“嗯,你们有这样的态度很好。”说着,转向毕自严道:“给二国公府发放奖励文书,再送牌匾过去,要京城的人都看看,好好学学,这才是我大明的公爷!”
毕自严面上不动,心里却暗震,眼前的皇帝的手腕是越来越灵活,高明了,三两句就解决了问题,还不生一点难处。
“遵旨。”毕自严道。
朱栩盘着腿坐在哪,想了片刻,看着徐,朱二人道:“嗯,你们的奏本尽快递到内阁,会有赏赐降下,你们的儿子,也会因为你们的义举,得到宽宥。”
徐允祯,朱纯臣脸色苍白无血,心里如有千斤坠,单膝跪地在那,语气干枯的道:“是,臣谢皇上隆恩。”
“嗯,去吧。”朱栩摆了摆手道。对这样的货色,他一点都不想多看一眼。
“臣告退。”徐,朱二人道。两人来的时候还想了诸多计策,有十足把握朱栩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万万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
等两人走了,朱栩续了杯茶,看向毕自严道:“毕师,怎么看这件事?”
毕自严不知道朱栩问的是哪一个,过了片刻才道:“皇上处置的甚为妥当。”
朱栩见他装糊涂,便直接道:“就是毕师那个关门弟子,梁成庸的徇私包庇的事情。”
第941章 联想
毕自严抬起手,请罪道:“梁成庸确实是臣的关门弟子,此人自幼有神童之名,学识一日千里,如今也算才学满腹,在士林间颇有声望。臣也不曾想到他会行徇私包庇之举,已命督政院革职查办。臣有识人不明之责,请皇上降罪。”
朱栩坐在软塌上,手拿着茶盖,摩挲着茶水,目光深邃。
虽然说,现在党争基本上已经消灭的干净了。但大明的人才发掘,大半部分上还是以“熟人”为主,真正的举荐,监察,验证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
梁成庸不管是否有问题,终归都是毕自严以他的个人喜好提拔的,这个模式是不正常的。
但是这个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慢慢来,眼下,还得先建立一个更为严格,密集的监察体系。
“这件事上,有责任的太多,先放一边。朕想说的是,如何避免这种事,有事之后如何尽早发现,有什么想法没有?”朱栩放下茶杯,看着毕自严道。
毕自严一怔,想了想,道:“梁成庸的任命,是督政院考举司举荐,吏部备案,靖王首肯,反贪局等验核之后才任命。他过往很是中正,清白,这次糊涂,但有刑部与督政院相互掣肘,很快就案发……皇上的意思是?”
朱栩顿了下,毕自严说的还真是,只是这不是他的构想。
“你有没有觉得,督政院的权力过大?”于是,朱栩更进一步的点拨道。
毕自严立刻明白了,沉思一会儿,忽然道:“皇上可是想要拆分督政院,再次设立六科?”
朱栩下意识的摸了摸下巴,这些大人们的想法总是在以往的圈里绕,看到一些什么,就想着往回走。
“巡政御史并不是常驻机构,他与过往的十二道御史职责也完全不同。”
朱栩耐心的解释,道:“科道期初还是好的,后来就成了党争的工具,内耗的急先锋,朕无意恢复……朕打算将反贪局从督政院剥离,你觉得如何?”
毕自严没想到朱栩是这个意思,稍做沉吟,道:“臣认为可以,若是由内阁统领,确实能对天下官吏有一个强力的监察,能起到从任命到检察,惩处的所有作用,避免督政院的私相授受,徇私舞弊。”
朱栩听的出来,毕自严对督政院有顾忌,有所保留,不过这是他想要的,一个无所顾忌的内阁那才可怕。
但这个反贪局,朱栩也没有放在内阁的意思,他笑了笑,道:“朕打算直接统领。”
毕自严立即就想到了东厂以及锦衣卫,这两个部门都是直属皇帝,历来朝臣深受其害,尤其是魏忠贤时期,天下官吏为之哀嚎,战栗。
这样的机构,不应该存在!
毕自严从心底厌恶这样的机构,看着朱栩,抬着手,沉色道:“皇上,‘新政’是理清过往的弊政,东厂,锦衣卫在天启之前,是我大明朝局败坏的一大主因,臣反对再设!”
毕自严说的异常认真,也相当坚定。他从来没有与朱栩强硬争过什么,这一次,他要争一争,哪怕有损天威,有损朝局,对“新政”不利,他也要争到底!
至于个人得失,他从未计较。
——锦衣卫,东厂,决不能再出现!
朱栩看着毕自严的神色,有些不知道该如何说话。
这位毕阁老在很多事情上还是很听话的,也能稳住朝局,按部就班的推动各项政务前进,但偶尔,经常,时不时的都能冒出一些令朱栩反感的保守念头,想法来。
“还得慢慢来,不着急……”
朱栩心里给自己安慰,看着毕自严,神色如常的道:“朕无意,也不打算复设东厂,‘间邪司’只是临时手段,即刻废除。反贪局还是五品,专职反贪腐,确保朝廷以及天下官员廉洁奉公,秉公持正,不由内监充任。”
毕自严听着,细细思索,还是皱眉,道:“皇上,那不如放在内阁,这样既能加强内阁权威,也更可有力于推动‘新政’。”
朱栩摇头,语气淡淡道:“内阁也要在反贪局监察范围内,天启之前的佞臣大部分皆出自内阁,这种情况不能再有,这件事无需在议。内阁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了结一些尾巴,马上就要过年了,开年之后,朕要开启我大明全方位的改革,内阁要做好准备!”
毕自严心头很不安,对于脱离内阁控制的机构,他本能的就不赞同,总觉得历史会重演。
但眼前的皇帝不是天启,群臣的意见不会听,最重要的是,他对朝局的掌控远超历代,即便内阁一致的反对,反贪局的独立还是会照常进行,根本阻止不了!
毕自严神色变了变,心里难受,如鲠在喉,半晌道:“皇上,那这反贪局何人主事?”
“龚鼎孳。”朱栩道。这件事,他也早有盘算,定国公府这件事也就是个引子。
对于这个人,毕自严是知道的,风评不怎么好,但基本上就是无名小卒,只是个举人,连进士出身都没有。
毕自严心里放松不少,还是要争取一下,道:“皇上,龚鼎孳此人也算是东林旧人,并且非进士出身,风评极差,臣建议换个人。”
朱栩摆了摆手,笑着道:“若是日后朝局平稳,‘新政’完成了,这反贪局主事是谁朕都不在意,眼下朝局纷扰不休,有一个愣头青在,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惊喜也说不定。”
毕自严听着朱栩很“轻松”的话,心里却不轻松,想了想,也只得道:“是,内阁会尽快拟旨。”
朱栩点点头,道:“朕已经让御膳房准备菜单,年底大宴的名单朕会让司礼监送去内阁,有什么想法,再跟朕说,其他的事情,尽快了结吧,尤其是就藩律,早点议出,让一些人安心。”
毕自严彻底松或者叹了口气,抬手道:“遵旨。”
朱栩看着毕自严的背影,捏着下巴若有所思。
毕自严的缺点现在凸显的越来越严重,但朱栩还不能立即换了他,一来,目前的情况不允许,第二孙传庭培养的还不够,第三,毕自严的缺点固然在显露,他的能力与威信在增加,推动“新政”,非他莫属。
朱栩抛开这些,抬头看向曹化淳道:“张家那边怎么说?”
曹化淳知道朱栩的意思,上前道:“皇上,张小姐说,此事于礼不合。”
朱栩对这个“礼”字是越发痛恨,摆了摆手,道:“她不来就不来吧,年宴你准备着,就摆在乾清宫。”
“遵旨。”曹化淳道。
朱栩说完这些,看了看天色,起身道:“走吧,张国公估计也等急了。”
“是。”曹化淳应声,命人准备,前往慈宁宫。
在朱栩动身的时候,内阁,督政院,大理寺的动作更为迅速,一面公告要公开公正审理,一面控制舆情,不至于失控。
即便如此,京城的每一个旮旯里还是议论纷纷,喧沸不断。
毕自严回到内阁,就召集人商议,同时传达的了朱栩的一些意思。
反贪局独立出来,众人心里不舒服,感觉有一根绳子勒住脖子,难受的很。却也十分清楚,这是皇帝的意思,他们都反抗不得。
一只信鸽从宫里飞出,直奔南方,对朝局,对天下来说是无声无息,可影响却无比深远。
慈宁宫内。
张国纪,张太后,小永宁,李解语,乐安公主朱徽媞,驸马巩永固等聚集在一起,谈笑风生,热闹腾腾。
“舅爷,还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吗?”小永宁最是活泼的,盯着张国纪问道。
张国纪倒还放的开,笑着道:“神龙府现在是万邦齐聚之地,几乎什么东西都有,我本来是想带一些进宫的,但娘娘不让,下次给公主带。”
小家伙哼哼两声,又睁大双眼的道:“舅爷,我听说那里有好多奇奇怪怪的人,他们也吃饭吗?也睡觉吗?”
张国纪哈哈大笑,没有说话。
张太后摇头,无奈的道:“是人都吃饭,都睡觉,也不知道你哪里来的这些稀奇古怪的想法。”
李解语,朱徽媞等都是陪笑,不适合的话,他们不能插口。
张国纪不是老好人,心思通透,看着在座的人,面上不动,转向李解语道:“李娘娘,西夷那边有些药,对小孩子特别好用,老臣回去之后,就让人送进宫,娘娘也知医,想必会用。”
李解语看着张国纪,轻声笑道:“谢谢公爷。”
张国纪笑着不语,神龙府那个布木布泰的事情,他是知道的。
张太后给张国纪续了杯茶,道:“父亲,我与皇上说过了,你身体不大好,不宜再来回奔波,南直隶的事情,交给别人吧。”
张国纪的年纪其实并不大,精神也很好,他看着张太后,摇头笑着道:“京师其实才不太好,南方水米养人,要不是你不能走,我倒是想你也一起去。”
张太后看着张国纪,眉头蹙了下,嘴角动了动,没有再说话。
京城确实也不太平,尽管张国纪有她照看,却也不是万全的,躲到南直隶或许还能避开这些旋涡。
“咦,这是都在等朕吗?”朱栩迈步进来,看着一群人笑着道。
第942章 试验田
“参见皇上。”
朱栩一进门,一群人除了张太后纷纷起身行礼。
朱栩如沐春风看着众人,笑着摆了摆手,大步进来,在预留的位置上坐下,大声道:“免礼免礼,都是自家人,无需拘礼。”
一群人谢恩,拘谨的坐下,气氛一下子变的“冷清”下来。
小永宁左看右看,拿起筷子夹了快点心,一边吃着,一边含混的嘟囔了一句。
别人听不懂,朱栩一下子就明白了,拿起一块点心就扔她头上,道:“给朕消停会儿。”
小家伙小手揉了揉头,扁着小嘴,翻着白眼。
朱栩没理会她,环顾一圈,笑着道:“老国公,八姐,巩驸马都是自家人,不用拘礼什么,就当是家宴,都放松些,朕还没吃过人。”
朱栩这个笑话有些冷,众人脸上都有些僵硬的附和一笑,气氛很是尴尬。
张太后是知道朱栩在宫外的恶名的,除非是相当亲近的人,否则没多少人真正了解他的为人。她笑着招呼道:“快上菜吧,今天是给父亲接风洗尘,大家都当是在家里,随意即可。”
张太后这么一说,众人这才稍微放松一点。
饭菜很快就上来了,热气腾腾,香气四溢,但一群人的目光都看着朱栩。
朱栩下意识的摸了下脸,暗自摇头,他其实是很平和的人,咋给外面的印象就是洪水猛兽呢?
“吃菜吃菜……”朱栩拿起筷子,随意的招呼着。
皇家的规矩向来森严,但朱栩最擅长的就是破坏,很多大规矩小规则都不在他眼里,形同虚设。
张太后也是心里轻叹,觉得小时候没教好,在下定决心要教好朱慈烨的同时,笑着与众人道:“皇上都随意了,大家也不要拘谨,就当做是家常便饭……”
张国纪在朱栩面前都很僵硬,更何况是朱徽媞,巩永固了,一举一动都在看着朱栩,小心翼翼的拿起筷子。
朱栩不喜欢跟人客套,别人拘谨,他也不舒服,随便吃了一口,就转头看向张太后道:“皇嫂,今年你身体怎么样,没听太医那边奏报啊?”
张太后喝了口茶,笑着道:“今年虽然更冷些,但是没怎么出去,炭火用的比较多,倒是没怎么发作,还好。”
朱栩点头,道:“皇嫂多注意下,现在政务是越来越多,朕顾及不了太多,有什么麻烦事告诉朕,总比你处置更好一些。”
张太后看着他,温和一笑道:“你忙你的,我基本上是没什么事情,等皇后入了中宫,我就能放下心,好好调理一番。”
朱栩听着笑了笑,道:“后宫里其实没多少事,张筠是个有能力的,应该能做好后宫里的事情,皇嫂可以放心……”
张国纪看着朱栩与张太后如家常闲聊,心里本来的那些担忧顿时没了,长松一口气。
宫外关于朱栩与张太后的关系,各种诋毁,污蔑,揣度,流言纷纷,恶意满满。外加明朝历代皇帝在女人身上个个都是奇葩,他之前十分担心,现在算是安心了。
朱徽媞已经见过一次,倒是巩永固第一次亲眼所见,心里诧异的同时,也认清了宫外那些流言蜚语。
几人都没有说话,倒是小丫头仰着头,看着朱栩道:“皇叔,人家也能照顾母后的,昨天让人给母后做了养生汤,还给母后揉肩……”
张太后看着她,没好气的道:“你不给我添乱,我就很高兴了。”
小丫头顿时嘟起嘴,小脸都是不高兴。
朱栩没有在意她,看向朱徽媞道:“八姐,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生活用度,或者有谁欺负你了,都跟朕说,咱们自家人,不能给外人欺负。”
朱徽媞对朱栩是有惧意的,来自于当初她母妃西李“绑架”天启,对朱栩有苛待,闻言心里一跳,连忙就要起身。
朱栩压了压手,道:“无需多礼,有什么话就直接说。”
朱徽媞神色有些慌乱,转头看了眼巩永固。
巩永固白白净净,是一个读书人模样,但更有些朝气,他倾身,道:“回皇上,我们一切安好,劳皇上挂念。”
朱栩拿起筷子,一边吃一边道:“嗯,在外事局,做的怎么样?”
巩永固身体坐直,道:“回皇上,外事局事情比较杂乱,还在梳理权责。目前主要负责建造城东的使馆区,各藩国之人的来往审批,还有一些涉及到政务,军事,商贸……”
朱栩一边吃着,一边听着,动作放的比较慢。
“外事局目前有二十多人,主要就是负责审批,核检,对来往之人进行监察……”
“朝鲜,琉球,科尔沁等没有划在使馆区,倭国,缅甸等都在,西夷人也派人来说,会派驻使馆,使者,与我大明交好,互不侵犯……”
巩永固还没说完,张太后就没好气的打断道:“行了,要谈你们的政事,出去说……”
朱栩眉头一挑,看着巩永固笑道:“好了,朕知道的差不多了,吃饭吃饭……”
小永宁幸灾乐祸的敲着碗,嘻嘻直笑。能让她的皇叔吃瘪的,整个大明也屈指可数,她娘最厉害。
其他人自然就不敢了,都矜持的赔笑。
朱栩瞪了眼小丫头,拿起筷子,一边吃,一边若有所思。
外事局现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行政上的,在京城,隶属内阁,巩永固是副主事,主持政务。另一部分就是在神龙府,由张国纪负责,实际上是政经一体的机构。神龙府是一个商人构建的特别政区,由布木布泰负责。
京城的就在他眼皮底下,有什么问题都还能及时纠正,神龙府的就难说了,一切都是新事物,尽管布木布泰没有思想束缚,可身边的人都是土生土长的明人,想要走一条完全不同的路,非披荆斩棘不可。
对于布木布泰的能力,朱栩是信得过的,只是,她到底会将神龙府带向何方,山高水长,他不能时时看着,心里没底。
这么想着,朱栩又看了眼身侧的张国纪,这个人也是老油滑,他在南直隶做了什么,又会做什么?
这桌上,朱栩分明就是主角,他不说话,动作慢,众人也都跟着沉默,大气不敢喘。
唯有张太后如常,小永宁浑然不在意。
张国纪见到巩永固就知道这顿饭不简单,再见朱栩沉吟不语,心里分外有压力,却也知道现在不适合做奏报,只得心事重重,如坐针毡的陪着。
张太后暗暗瞪了眼朱栩,招呼着道:“不要拘谨,父亲,乐安,驸马,都不用在意,咱们吃饭。”
朱栩笑了笑,跟着招呼了几句,放下心神,陪着吃起来。
乐安,巩永固都放不开,倒是张国纪渐渐熟悉,与朱栩偶尔还聊几句题外话,勉强算是相谈甚欢了。
吃完饭,一群人聚集在慈宁宫偏殿里,朱栩脱了鞋,上了软塌,小丫头很是殷勤的跪坐在他身后,给他捏着肩膀,张国纪,巩永固坐在下面不远处。
朱栩感觉下面热炕的暖烘烘,手里还抱着茶杯,看着两人笑着道:“你们都少来宫里,不知道朕的习惯,以后常来,熟悉了就行,放松些。”
巩永固很谨慎,外面的传言太过可怕,眼前的皇帝又毫不拘礼,令他谨小慎微,丝毫不敢大意。
朱栩拿着茶盖摩挲着茶水,看着张国纪道:“京城的外事局朕心里有数了,南方的,可有什么要与朕说的?”
张国纪微微倾身,知道今天进宫大概就是这个目的,早有腹稿,闻言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