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独断大明-第2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笑了声,朱栩道:“布木布泰让你这个大管家亲自来京见朕,是有什么特殊事情吗?”
苏沫儿也一直在悄悄打量朱栩,虽然不是第一次见,但每次都感觉不同,仿佛眼前的人有一千副面孔,表情,不停的在变幻。
她是个蒙古女子,面对这个杀人魔头,还是胆怯居多,轻轻屈身,道:“是。金银村有些事情,夫人需要亲自向皇上禀报,只是她身体不便,无法入京,所以命奴婢面呈皇上。”
“说吧。”朱栩端着茶杯,面色如常的道。布木布泰与海兰珠的预产期相近,都在明年三月。
苏沫儿沉默了一会儿,才道:“第一件事,大小佛朗机人,尼德兰人,英格兰人,都在金银村设立了商行,他们有两个请求,一个是我大明能开放与他们的贸易,允许他们进入大明所有地方。第二,他们希望他们的船只能携带武器出入马六甲或者大明能提供他们足够的保护。”
朱栩神色不动,心里转悠起来。大明各处对欧洲国家的翻译显然不一致,或者说是欧洲现在还没有完成国家的统一,对外不够明确。
明朝对外开放的,现在除了南直隶的金银村,其他都还处于“封锁”状态,各地的官员的态度都还是不愿意与西夷往来,抱有敌意。
随着明朝加强对南海岛屿的控制,欧洲各国进入大明的船只受到了严格检查,火炮这种重武器都被严格禁止。但现在全世界的海面上都不平静,海盗甚至一些小国的劫掠行为,彼此敌对国家的埋伏等处处都有。现在的商船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商船,基本上都是武装船,要他们放下武器,无异于自杀。
朱栩沉思一阵,道:“告诉布木布泰,明年起,大明开放的自由贸易港会越来越多,可以自由进入大明的地方也会增多,这些可以转告那些西夷人。第二点……可以允许他们配备武器,但必须先向我大明报备,严格登记,随时接受核查,我大明也可以提供庇护,联合舰队欢迎任何国家加入。”
苏沫儿认真记下,一会儿之后道:“第二件事,四国,尤其是小佛郎机希望大明能够严格履行他们与大明签订的条约,不损害他的利益,对彼此的领土‘不做异议与侵犯’,甚至还能相互庇佑,排除海盗等威胁。”
朱栩微微一笑,这四国倒是反应过来了,害怕大明的海军出海,掠夺他们在亚洲,甚至是世界的上“领土”,毕竟他们都算“小国寡民”,欧洲又战火不休,抽不开身,不可能如大明一样,动辄就数百艘战舰,数万大军,外加火炮有差距,欧洲四国都对他们海外殖民地忧心忡忡。
大明海军现在还没有能力远洋,商船也还没有海外殖民的概念,想要与欧洲争夺世界殖民地,还需要时间。
“可以答应。”朱栩看着苏沫儿,异常干脆的道:“我大明重视条约精神,要求西夷四国也必须严格遵守!对于我国的商船,要一丝不苟的完成我们签订的契约,否则我大明必将发兵严惩,视为敌对国家!”
苏沫儿看着霸道非常的朱栩,默默低头,片刻后道:“第三件事,夫人掌控的赤羽商行以及合作商行拥有商船已经超过三百艘,归属赤羽商行的皇家钱庄也有八百万以上的存银,夫人请皇上允准,给予她全权,包括对金银村的管理。”
第906章 敲打
实际上,金银村只是南直隶靠海偏僻的一角,划出来之后,也是经历了大规模的修桥铺路,打造码头。
可以说,即便是现在也是很荒凉的,一些机构全都是类似于“临时”存在一般,管理模式完全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省府县各府等的架构,更像是无政府主义的商业城市。
布木布泰现在来要管理权,想必也是遇到麻烦了。
朱栩手指在桌面上敲击着,这个金银村寄托了他很多的想法,对大明来说是相当重要,这是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一个窗口,一定要窗明几净,越来越大才行!
片刻后,朱栩道:“这样吧,金银村改名神龙府,赤羽商行改名为皇家商行,在神龙府不设府衙,由皇家商行牵头最大的八个商行,外加张国公等人,凑齐十一人,凡事十一人开会议处,少数服从多数,其他机构全部归于之下,具体详细办法,让布木布泰以及张国公等人商量着,给朕写奏本,朕再与其他人斟酌。”
苏沫儿神情微惊,旋即连忙道:“是。”这个权力放的有点大,怕是布木布泰都没料到。
“还有什么事?”朱栩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道。
苏沫儿抿了抿嘴,又抬起头,道:“夫人,想……将孩子留在身边,还请皇上允准。”
朱栩眉头动了动,这应该布木布泰让苏沫儿来京城最大的目的了。
只是涉及到皇嗣,就算朱栩都要小心应对,并且宫里,宗人府,外廷的大人们都不会轻易罢休,若是男孩更甚。
布木布泰的想法,朱栩能猜到大概,同时神龙府又不能离开她。
“这样吧,朕给她半年时间,半年之后,孩子要送入京城。”朱栩面无表情的道。布木布泰虽然有分寸,但他必须给她划红线,以免她行走偏差。
苏沫儿看着朱栩,暗自咬牙,道:“皇上,夫人在金……神龙府很是辛苦,孩子若是太小离开,夫人……”
她还没说完,就看到了朱栩平静深邃的双眼,话头戛然而止。
她神色慌乱,连忙躬身道:“奴婢该死!”
朱栩站起来,神色淡漠的道:“回去之后,告诉布木布泰,有些事情朕可以由着她,但有些事情,她自己也要分辨清楚,知道底线在哪里!”
苏沫儿心惊胆战,跪地道:“是,奴婢明白,一定会如实转告给夫人。”
朱栩看了她一眼,心里觉得还得敲打一番,便道:“神龙府有什么人是可以替代布木布泰吗?”
苏沫儿脸色发白,跪趴在地,浑身都在微微颤抖,道:“回皇上,还没有。”
“嗯,休息一阵,早日回去吧。”朱栩说完,抬脚就走。
布木布泰这个人,太聪明,有魄力,该忍的时候能忍,该断的时候会断,必须要拿捏住了,日后才会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苏沫儿一直等朱栩一群人离开了,这才从地上站起来,这么一会儿,她头上都是细细的冷汗,犹自颤抖着。
苏沫儿眉头紧蹙,紧咬嘴唇,心里还在战栗。
如果神龙府有人能替代布木布泰,是不是说,布木布泰就要被召进宫?
这对一直避讳着的布木布泰来说,将是一个严厉的惩罚,并且入宫之后,只怕这辈子都再也出不来了!
苏沫儿能感觉到,皇帝对布木布泰的这个请求不满,如果不能有效弥补,布木布泰很可能还要遭到其他的惩处。
“小姐已经七个月身孕,不能出事……”苏沫儿神色有些苍白,自语一声,慌忙收拾东西,她要赶回南直隶,向布木布泰汇报,尽早弥补。
朱栩出了小酒楼,带着小永宁,李香君两人,继续闲逛着。
“魏良卿现在做的怎么样?”朱栩一只手拉着下小丫头的帽子,不让她乱跑,问向曹化淳道。
曹化淳跟在朱栩身侧,瞥了眼四周,低声道:“内阁对国贸寺控制的比较严,外加毕阁老掺了不少人进去,魏良卿等人有些束手束脚,惠通商行等商会的盈利能力是大降。魏良卿等人曾经与冯祝接触,希望能辞去国贸寺的职务,继续给皇上做事。”
朱栩面色如常的点头,这也不难理解,甚至是早有所料。
小永宁手里摆弄着一只花灯,仰起头,脆生生的道:“皇叔,这个是不是就是‘与民争利’?”
朱栩看了她一眼,放开他的帽子,背起身道:“不是,是这些大人们根本不明白这个‘利’的真正含义,没有看清这个世界的发展动力。曹化淳,告诉魏良卿等人,可以辞官,等明年朕安排他们。”
“是。”曹化淳道。
又解决了件事情,朱栩轻松不少,走了几步又道:“传旨给秦良玉,多尔衮,命他们提早进京,方孔炤,李邦华也提前入京。”
“遵旨。”曹化淳应声。
“索性今天就都处理完吧,回宫,传沈珣来内阁见朕。”朱栩加快脚步道。
“是。”曹化淳连忙跟上。
小丫头被朱栩拖着,连忙大声道:“皇叔,人家还想再玩一会儿……”
朱栩没理会,将两个小丫头塞入马车,快速回宫。
与此同时,内阁也在商议朱栩刚刚传回来的命令。
众人都没有认真的开议,抱着茶杯或站或坐的在孙承宗的班房内。
“皇上所说,确实意义重大,建国日,嗯,是应该认真祭祀。”孙承宗说道。
毕自严也是微微点头,大明现在需要士气,这个主意确实不错,祭祀先祖,祭奠先贤,告慰功勋,理所应当。
“国旗用红色,有龙,有太阳……”
“不不,红色,龙都没错,不过我大明以武立国,以文昌盛,当有战马,圣人……”
“国旗当有特点,不如绣上紫禁城,皇极殿……”
“不妥不妥,我觉得应该是南京城,那是龙兴之地,巍峨大气……”
一群人阁老们忽然如同普通官吏一般,凑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的争论起来。
半天也没个定案,毕竟这个是要万世流传的,一时间争论不下,只得开阁议,召集六部尚书一起商量。
没多久朱栩便回到内阁,毕自严与汪乔年,带着钱谦益的判文,随着朱栩身后进入了班房内。
第907章 驱车赶羊
小客厅内,朱栩招待二位辅臣。
汪乔年谨慎的看着朱栩,道:“皇上,这是大理寺拟定的关于钱谦益的判决书,臣暂拟监禁三十年,遇赦不赦。”
朱栩对这个钱谦益是真的不太在意,只要公开审理,证据确凿,就能对那些东林余孽或者同情东林,一直抵制朝廷的人形成打击,让他们认清事实,将东林埋葬,让党争成为过去。
朱栩端着茶杯,道:“钱谦益这个案子要通传天下,作为反面教材,以后每一个案子,都要在大理寺内部通报,结合大明律以及各律法进行补充,堵住律法漏洞……”
这也就是判例法,大明的大明律,婚姻律等等都不够完善,还需要时间,所以判例法异常重要。
毕自严神色有些意外,道:“皇上,没有其他意见?”
朱栩手里的杯子很小,如同酒盅一般,举起茶杯一扬而尽,道:“今后凡是大理寺判了刑的,一律剥夺一定时间内的入仕资格,严重的要永不录用。”
毕自严与汪乔年双双神色微惊,也就是说,大理寺有权剥夺官吏的入仕资格吗?
这个权力一直以来都是皇帝的专属,现在大理寺卿拥有了,这比一个内阁辅臣的权势大太多!
毕自严神色不动,但内心已经在重新审视大理寺这个机构了,同时,他也在对督政院的权职进行思索。
现在皇帝说被大理寺判刑的人可以剥夺再次出仕的时间,资格,顺理成章,反驳不了。那是不是说,督政院也还有别的权力,只是皇帝怕他们反对,在等待时机?
汪乔年虽然是政坛新人,却也明白这个剥夺入仕(时间)资格的权力的可怕,神色有些慌张的躬身,道:“臣遵旨。”
朱栩微微点头,道:“大理寺权职要进一步细化,内阁方面要再商议,明年在大廷议上过一过。”
毕自严心里一沉,这就是说,这个权力需要天下百官的认可,到时候就不会有人对大理寺的判决提出异议,一旦被大理寺剥夺出仕资格,就不能再复启,出仕!
这个权力太大了,若是被一个奸佞之徒得到这个职位,必然将无比的可怕!
毕自严内心不安,不自主的看了眼身边的汪乔年。
汪乔年第一时间就感觉到,瞬间目光微变,肩膀上压力奇大,嘴角暗抽。
朱栩当做没看到,又道:“督政院那边对大明律以及各项律法修的怎么样了?”
毕自严与靖王的关系最近有些紧张,督政院又完全把持在靖王手里,所以毕自严也不是完全清楚督政院最近在做什么,到了什么程度。
听着朱栩的话,毕自严心里有些发紧,突然问道:“皇上,督政院修订的律法,是否需要内阁批准?”
朱栩给自己倒了杯茶,微笑着,毕自严终于反应到关键问题了。
又喝口茶,朱栩面色如常的道:“不需要,督政院内部通过后,只是暂行的,需要大议的时候通过,方能成为永久的律法,暂行的都要有时限。”
毕自严思忖着,倒也可以接受,旋即道:“皇上,关于大理寺,督政院,还有其他的安排或者给予权力吗?”
汪乔年闻言,有些紧张的看着朱栩。
这个是提前将军了。
朱栩捏着茶杯,看着毕自严道:“你们内阁对朝局权职规划朕还没有看到,等看到后,朕再做斟酌。”
毕自严心头不安,他不知道朱栩还要做什么,现在也反对不了,等到发生了肯定更反对不了!
这个时候,曹化淳从外面进来,在朱栩耳边低声道:“皇上,沈尚书来了。”
朱栩放下茶杯,看着两人道:“还有其他事情吗?”
毕自严皱了皱眉,他现在觉得内心很是别扭。按理说,眼前的皇帝登基已经七年,做事虽然好大好全,可也不曾出现意外,他以及外廷的大人们应该信任了才对。但不知道为什么,他面对眼前的皇帝的时候,总是忍不住的担忧,时时担心他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总是希望早点知道,能够阻止或者“缓行”。
“是因为皇上行事总是出人意表,让我们措手不及,来不及仔细反应吗?”
毕自严扪心自问,却也想不出答案,暗吸一口气,沉色看着朱栩道:“皇上,关于建国日,国旗,国歌这些,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吗?”
“没有,你们商议好了,拿给朕来看。”朱栩道。大明上下都有“天朝上国”的自豪,做出来的东西也都是威严霸气,这种事只需关心一下,无需亲力亲为。
毕自严看着朱栩,没有多说,站起来道:“臣告退。”
“嗯。”朱栩拿起身边的勺子,给茶壶加水,静等着沈珣。
沈珣来的有些着急,匆匆而来,抬手道:“臣沈珣参见皇上。”
朱栩坐起身,笑着道:“免礼,坐吧,尝尝朕煮的茶。”
沈珣在六部中也算是小透明,在内阁议事中多半是跟票的角色,虽然外面流言纷纷是冲着徐大化去的,沈珣这个既不是帝党又不与皇帝亲近,难免也有些不安,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牵累到他。
他步步谨慎,毫无差错的坐下,道:“谢皇上。”而后才端起身前茶,尝了一口。
顿了片刻,在朱栩的目光中,他有些违心的道:“润口沁舌,香气四溢。”
朱栩笑了声,道:“那就多喝几杯,顺便跟朕说说,让你修典的事情做的怎么样了?”
沈珣没真去多喝几杯,躬着身,道:“回皇上,我大明仪典浩瀚如海,最起码需要两三年才能整理清楚,若是再筛检,可能还要两三年时间。”
朱栩茶杯堵在嘴边,目光思忖。
到了这个时候,大明所有的事情几乎都繁杂不堪,错综复杂,需要大量时间,慢慢的理出一个清明来。
修著仪典,等同于编修一本巨著,耗费不知道多少人力,心力。
“嗯。”
朱栩放下茶杯,道:“说说礼部的政务。”
沈珣对这个倒是熟悉,道:“现在礼部的政务有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年底大祭,第二是明年是科举监考,第三是接待周边各处的宾客使臣入京,另外就是关于五礼等杂事,其中宗室,勋卿那边事务繁重,礼部集中了大量的精力在处置。”
礼部的事情朱栩一直不怎么关心,除了一个“宾礼”外,其他都是小事,杂事。
想了想,朱栩道:“城东的使馆区,通行证等都要上心,要做仔细,明年各地使臣都将进京参加朕的大婚大典,不要出乱子,需要人手就跟内阁要……”
“是,臣明白。”沈珣道。
朱栩刚要再说,曹化淳匆匆来到朱栩身前,将一张飞鸽传书的纸条递给他。
朱栩看了他一眼,好奇的接过来,摊开看了眼,表情有些怪异。
这是陕西那边的飞鸽传书,言称信王有意回京,参加他的婚礼大典。
朱栩叹了口气,心里暗自摇头,他这五哥,优柔寡断,前怕狼后怕虎,一遇到事情就妥协退让,同时心里万般不情愿,满腔怒火与不平,不知道会泄向何处。
“他要来就来吧。”朱栩将纸条扔进碳火中,无所谓的道。朱由检这个人相当的矛盾,该做事的时候退缩不前,要他老实待着,他又偏在这个时候要入京城这个是非之地。
沈珣在那迅速燃烧的纸上看到了一个“信”字,再结合朱栩的话,飞快的想到了一些,双眼微变,稍一沉吟便道:“皇上,臣来的匆忙,请等臣回去写一道奏本,整理一番,再与皇上奏报礼部今年的详细政务。”
“嗯,去吧。”朱栩没有在意,礼部在他心里确实分量不够。
“臣告退。”沈珣心里松了口气,缓步出了朱栩的班房。
“还差刑部……”
朱栩目光闪动的自语,张问达这个人,老奸巨猾,狡猾如狐,不过自从入京之后倒是一直低调的很,没有像天启朝般那边腾挪有力,狡诈多变,纵横朝堂。
当年一举打垮浙党,昆党等,使得东林党一家独大的厉害人物,仿佛沉寂了。
第908章 最后一根钉子
内阁现在基本上分为内外两个空间,里面的是朱栩,外面是一干辅臣。
送走了沈珣,朱栩回到御桌前,继续他永远也批不完的奏本。
他手里的奏本是甘肃巡抚林日瑞的,上面言称甘肃地广人稀,与蛮寇相对,若是不能尽早完善关隘,迟早会有奴寇再次袭扰,寇关,一旦破关,后果不堪设想。
这道奏本让朱栩想起了消失已经很久的黄太吉,这个人去了漠西,到底会怎么样?漠西蒙古,准噶尔,俄罗斯,奥斯曼,这是一条线,迟早会再次与大明对上。
同时,李自成,张献忠已经藏匿的太久,也是一枚不定时炸弹。
朱栩手指在桌面上敲击着,旋即就将这道奏本留中不发。
未来一段时间内,甘肃镇一带还不会有事,再说了,秦良玉二十多万大军也不是吃素的!
除开辽东,秦良玉所掌握的军队,应该是大明最精锐,最善战的一支了。现在粮草充足,士气正盛,不管是李自成还是漠西蒙古,暂时都无需多虑。
“皇上,内阁那边的图纸送来了。”曹化淳从外面进来,递给朱栩一张叠好的,厚厚的图纸。
朱栩“哦”了声,连忙伸手接过来,铺展在桌子上。
这一次,朱栩略有满意的点点头,嘴角带笑。
这次两边比较对称,两个衙门也都很是威严,有了堂堂天朝的——总理政务内阁衙门的模样!
朱栩又细细看了几眼,拿起笔在几个地方勾勒一番,道:“有些地方还是要改,告诉内阁那边,做的再精细一点。”
曹化淳接过去,道:“是。”
朱栩摆了摆手,继续看奏本,年底的事情特别多,奏本多,他的事情更多,恨不能一天当十天用。
内阁现在同样是忙忙碌碌,毕自严又记挂着督政院,不时的会与靖王多说几句,甚至亲自去靖王的班房,“和好”之意明显,但靖王对他充满了警惕,将督政院一块守的滴水不漏,丝毫不给毕自严机会。
在外面的六部尚书压力也很大,过往都是粗放式的管理,除了皇帝没人给他们压力,可现在内阁的手伸的很长,无时无刻都好像有一双眼睛在盯着他们,令他们丝毫都不能懈怠,半刻大气都不敢喘。
直到深夜,内阁依旧是灯火通明,人影幢幢。
曹化淳的班房内,忙碌不休,内侍出出进进,人影不停。
不知道是什么时辰了,刘时敏走进曹化淳班房,手里还端着一个盘子,笑着道:“今晚估计又会很晚了,咱们先吃一点吧。”
曹化淳放下笔,笑着他看了他一眼,站起来,走到一边的小桌上。
刘时敏给两人倒了杯酒,这才道:“曹公公,尝尝,内阁特有的小菜,听说是毕阁老夫人发明的,清爽可口,最能下饭。”
曹化淳与他喝了口酒,这才拿起筷子,简单吃了两口,笑着道:“是不是又遇到什么事情了?”
刘时敏摇头,神态故作放松,道:“现在的京城复杂难明,水深水浅,谁也分不清,就是想找曹公公聊聊。”
曹化淳笑而不语,内监也是分三六九等,他自然是头一份,第二就是刘时敏,可这第一,第二之间就有一条跨越不过的鸿沟。
刘时敏到底是文人,咳嗽一声,耐不住的道:“不瞒曹公公,近来郑友元时不时去我那串门。”
曹化淳神色不变,笑着道:“这不是很正常吗?你那个班房就相当于是司礼监了,内阁中书走动一二,再正常不过。”
刘时敏眉头皱了皱,继而道:“有些闲言碎语。”
曹化淳明白了,内监与外臣勾连那是大忌,刘时敏这是来求教,或者是求救了。
曹化淳端起酒杯,喝了一口,旋即就笑着道:“无需担忧太多,皇上圣眼如炬,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猜忌你。咱们皇上,有时候确实很小气,可大气的时候,超过你的想象。”
在刘时敏看来,里面的那位皇帝,心思变幻莫测,所思所想都迥异于常人,让人猜不透,摸不着。
“当真无事吗?”刘时敏有些不安,追问道。
曹化淳跟着朱栩快十年了,微笑着道:“无事,皇上那边没有在意过。不过,日后你要有分寸,内阁就这么大,什么事情都在皇上眼皮底下,万一说了不该说的,那我也保不了你。”
所谓的伴君如伴虎,大概如是了。
刘时敏心里暗松一口气,道:“是,多谢公公。”曹化淳的话,就等于是保了他一次。
曹化淳刚要说话,就听到外面内阁的大人们还在争论,甚至还有人拍桌子。
“外面这是怎么了?”曹化淳持着菜,好奇的道。
刘时敏心态放松,笑着道:“皇上有意统一我大明的各种旗帜,包括国旗,军旗等,日后都是唯一的,还有就是要有国歌,军歌,内阁正在为此争论不休,谁也不肯让步……”
曹化淳眉头一皱,道:“毕阁老压不住?”虽说内阁构成复杂,但基本上都还算尊重毕自严,加上孙承宗若是开口帮腔,基本上其他人也不会反对。
刘时敏失笑了一声,道:“孙阁老与毕阁老也争了起来,靖王支持孙阁老,孙传庭支持毕阁老,汪大人现在六神无主,摇摆不定,而且也有些想法……”
曹化淳顿时会意,暗自摇头,这件事说到底,还是需要皇帝来裁决了。蓦然间,他心里猛的一动,这样的内阁格局,也是皇帝有意造就的吗?
在他微惊的时候,一个内监匆匆跑进来,道:“曹公公,鱼藻宫李娘娘派人传话,天色晚了,请皇上过去休息。”
曹化淳看了眼外面,点点头,起身道:“杂家知道了,这就去见皇上。”
刘时敏跟着起身,道:“今晚我值夜。皇上是该早点休息,近来熬夜有点多。”
曹化淳默然的叹了口气,现在大明这种情况,换了哪个皇帝来,只怕都不会轻松。
“嗯,我去劝劝吧。”曹化淳说道,却也心知不会起作用。
朱栩隐约的听到了外面的吵闹声,却没有在意,因为他手里的是兵部整理的周边情势奏报。
上面对大明周边的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大明现在面对的威胁,主要是察哈尔,倭国,缅甸,还有就是漠西蒙古不时的骚扰,还隐约的点明了西夷复来的可能,需要认真对待。
朱栩看了一阵,拿出一张空白纸条,补充似在上面写起来,然后夹在里面,道:“退给兵部,让他们按照朕写的再重新上一道奏本,朕看过之后,给内阁六部,天下四品以上的官员传阅,要求写想法,心得给朕看。”
不远处一个内监刚要上前,曹化淳从外面快步走进来,接过奏本,道:“是。皇上,李娘娘请您过去,早点休息。”
朱栩刚拿起一道奏本,顿时微怔,李解语向来不会派人来传什么话。
“有什么事情吗?”朱栩一边打开奏本一边问道。
曹化淳想了想,道:“近来宫里都是在为皇上的大婚准备,想必是这些事。”
朱栩听到这个心里就很沉重,那些繁杂的礼仪,过程,让他提不起半点精神来,感觉就是纯折腾。
不过这件事他还任性不得,文武百官,周边使臣都在看着,不但不能挑剔,还得做好!
“走吧。”朱栩合上奏本道。
曹化淳连忙命人准备着,朱栩还没走出门口,突然又道:“对了,传信给张问达,明天让他随朕一起去看钱谦益的判决。”
“是。”曹化淳面色如常的道。
这么一来,东林党棺材板上的最后一根钉子,就要彻底被钉下了。
第909章 判决
鱼藻宫。
朱栩刚刚踏入宫里,就看到了一大堆红红艳艳的东西,铺满了厅堂—一一看就是结婚用的。
李解语跟在朱栩身边,道:“皇上,这都是大婚时候要用的,礼部,宗人府送来的,有您的,有皇后的,太后娘娘那边要您试试,如果有什么不合适,好让外面的人改,现在时间已经很紧,要您抓紧,不要拖……”
朱栩看着一大堆东西,头疼不已,甚至都能想到未来不久的那副场景。
“能不能不穿?”朱栩自语似的道。
李解语知道朱栩不喜欢这些复杂的仪程,还是微笑着道:“皇上,都是大典上要用的,现在不试,以后就没时间了。”
朱栩叹了口气,道:“张筠那边送过去了吗?”
李解语对这个倒是不知情,想了想,道:“这些都是太后娘娘安排的,应该已经送过去了。”
朱栩无奈的点点头,道:“那行吧,朕先看看东西,衣服什么的你准备好,到寝室换,将人都打发走。”
李解语抿嘴一笑,走几步,刚要挥手,一个宫女急匆匆跑进来,道:“娘娘,殿下又咳嗽了。”
李解语俏脸微变,抬脚就要出去,又转头看向朱栩。
朱栩眉头一皱,率先向外面走去道:“走,去看看。”
李解语面上慌张,跟在朱栩身侧,来到两个皇子,公主的寝殿。
朱栩两人刚走进去,一个老太医就起身,道:“微臣参见皇上,娘娘。”
“慈烨怎么样?”朱栩上前,摇篮里的小家伙已经睡熟,只是脸色间有些苍白。
“皇上放心,殿下只是因为天气骤冷,偶染风寒,现在已经没事了。”老太医道。
朱栩转头看向李解语,道:“慈烨这是第几次了?”
李解语有些不放心,上前趴下看了看,这才起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