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独断大明-第2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传庭微躬着身,又沉默了一阵子,道:“臣以为,我大明看似安稳,实则危机重重,需要认真面对,有太多的事情急需转变,久之必为祸!”
  孙传庭还是有些想法的,能在内阁起一些波澜,带来不一样的改变。
  朱栩喝了口茶,一边感觉着滋味,一边思忖的道:“你说的不错,我大明积弊已久,厄需革新。‘新政’现在基本上站住脚,可要有所成,还得花大力气不可。你进入内阁之后,要配合诸位辅臣,统筹天下,一盘棋来看,不能偏,更不能漏,一定要大而全,细且精……”


第878章 集思广益
  孙传庭在朱栩的班房里足足待到天黑才出去,站在房门口,他长长吐了口气。
  朱栩与他说了很多,尤其是内阁未来的作用,还有对大议,督政院的一些想法,让孙传庭大受震动,一时间无法完全接受。
  “孙大人,毕阁老有请。”郑友元走到孙传庭身前,微躬着身道。
  孙传庭看了他一眼,尽管已经很疲惫了,还是点点头,道:“嗯。”
  孙传庭刚到毕自严班房,毕自严已经出来,迎着他道:“走,去我府上,咱们喝点酒。”
  郑友元神色微惊,他可知道毕自严向来严于律己,这是对孙传庭特别重视啊。
  这位是日后的顶头上司,孙传庭自不会拒绝,强撑着笑道:“多谢大人。”
  毕自严不苟言笑的脸上露出笑容,率先向外面走去。
  朱栩在班房里继续处理政务,汪乔年,靖王不时会来找朱栩说些事情,请示一下。
  时间流如水,月上柳梢头。
  曹化淳从外面进来,道:“皇上,时间到了。”
  朱栩一怔,抬起头看向外面,天色已经黑透,只有一些灯火在闪烁。
  “嗯,回去吧。”朱栩合上手里的奏本,站了起来。
  在一群人簇拥下,朱栩出了内阁,回到乾清宫。
  来到偏殿,小丫头还在呼呼大睡,不时嘟囔几句。
  朱栩坐到她床边,没好气道:“行了,别装了,今天就算了,回慈宁宫去吧。”
  小丫头猛的坐了起来,仰着小脸,嘻嘻笑道:“人家就知道皇叔最好了。”
  朱栩摇了摇头,转身回向他的暖阁。
  小丫头麻利的起床,奔回慈宁宫。
  有了孙传庭的加入,朱栩对内阁的信心又增加了几分,也更放心的准备将一些权力下放。至于毕自严的拉票行为,注定都是徒劳的。
  毕自严,孙承宗,靖王,汪乔年,孙传庭,这五个人他有三个铁票,并且随时还能再塞人进来,内阁始终都在他手里!
  “多加一碗饭。”对于孙传庭的到来,朱栩很高兴。
  曹化淳能感觉到朱栩松了口气,笑着应声道:“是。”
  第二日孙传庭就进入内阁办事,同时曹文诏也随着孙承宗入了武成阁商议“军改”。
  在朱栩看来,朝局是进一步稳固了,可在外人看来,朝局是越发的混乱。
  在中午的时候,毕自严,孙传庭联袂到了朱栩的桌前。
  “关于‘降爵’事情你们有详细办法了?”朱栩端起茶杯,笑着问道。
  毕自严没有说话,看了眼孙传庭。
  孙传庭休息了一晚,精神好了很多,道:“是,臣等想先与皇上禀报,然后完善奏本,以便颁布。”
  “说说看。”朱栩放下茶杯,面露感兴趣之色。
  孙传庭稍作斟酌,道:“回皇上,臣等计划对宗室品级进行革新,分为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五等,不再世袭罔替,无封邑,逐代降级,奉国将军之后皆为庶民,同时俸禄不再以爵位定,改为亲王府,郡王府等定额,一切婚丧嫁娶皆由自理……不管是否长寿,百年后一代亲王全数归为庶民……对于封王,就藩的年纪,封地,院落,婚配等臣都有些想法……”
  朱栩静静的听着,心里很是讶异,内阁弄得的这个“降爵”办法比他预计的还要狠,不但要将宗室圈禁,还要极其苛待。这样一个政策颁布出去,不说宗室会炸,外人看着都会不忍心,还可能直接反对。
  孙传庭自然更清楚这个政策的危险,又进一步解释道:“皇上,对于这个计划,臣等打算进行分批次实行,以‘亲疏’为要,逐步执行,在未来二十年内,神宗以来的亲王暂时不降,二十年后开始……”
  “温水煮青蛙?”朱栩神色不动,这样的办法未必不能打消宗室的反弹。
  毕自严见朱栩不说话,沉吟一声,道:“臣等还在商议,允许亲王,君王世袭一次或者三次。”
  “这就是加码了。”
  朱栩看着两人,心里也在思索。内阁显然也没能商定,毕竟宗室“降等”事关重大,关乎皇室稳定,江山社稷,一点都不能大意,一定要谨慎小心。只是,这件事太过复杂,一时之间难以拿出稳妥的策略来。
  对于“降爵”一事,朱栩是一定要做的,否则宗室人口会无止尽的膨胀下去,但一定要稳妥,倒不是他畏惧谁,这件事确实事关皇室安稳,江山的安稳!
  “对于‘降爵一事’。”
  朱栩手指敲着桌面,看着前面的两人,斟酌着道:“宫里,宗人府都很反对,你们必须要拿出一个既能顺利推行又能堵住所有人的嘴,并且确保皇室安稳的条陈来,而且要尽快,这件事要在年底前解决妥当。”
  毕自严与孙传庭对视,显然都知道,皇帝对他们拟定的办法不满意。
  孙传庭抬起手,道:“皇上,虽然还有些凌乱,但大体框架已经出来,臣等希望得到皇上首肯,授权内阁进行商议,形成定议后再呈送皇上。”
  朱栩目光微动,孙传庭这就是要权了。
  毕自严看着朱栩,面色如常。
  朱栩的手指在桌面上缓缓敲击着,俄尔点头道:“可以,今后若是大事朕会参与内阁讨论,其他事情可以在朕的首肯下自行商议,决定,由朕批复后颁布执行。”
  “遵旨。”毕自严与孙传庭齐齐抬手,两人脸上都有放松之色。
  “关于‘降爵’的事,要广泛的商讨。”朱栩看着两人,心里还在沉思,道:“虽然已经放出风一段时间,还是不够,宗人府,督政院,大理寺,六部都要参与,一定要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尤其是宗室,后宫,以免给日后留下祸端,这件事的严重性,你们应该清楚吧?”
  宗室是一个相当敏感的人群,明朝已经有好几个皇帝没有子嗣,是从宗室里挑选继承人,现在对宗室降爵,将来很可能会在继承的问题上出现祸端。
  也就是说,顺位继承制必须要顺手推出了。
  毕自严与孙传庭深知其中的风险,抬起手道:“臣等遵旨。”
  朱栩微微点头,这件事是他提出来的,可太过复杂,他一个人无法事无巨细,必须要内阁集思广益。


第879章 十年
  毕自严与孙传庭离开了朱栩的班房,又商量一阵,开始召集内阁,六部尚书,宗人府宗正等商议。
  十多人开会,各有主张,想法,毕自严还不足够压服所有人,加上“降爵”一事太过复杂,一时间是吵吵嚷嚷,迟迟无法决定。
  朱栩在里面能听到外面的声音,嘴角带笑的看着手里的设计图。
  这是对内阁扩建,重新设计的图纸,里面甚至将所有的班房,配套,大议厅等标记的非常详细。这道图纸出自工部,可以说考虑的是面面俱到,大气,威严又合乎现在节俭的主流。
  仔细观察了一阵子,朱栩抬头看向不远处的曹化淳,道:“告诉内阁,工部,这份图纸朕不满意,还有,内阁与大元帅府要对称,一起规划,不能独自设计,一定要体现出内阁对政务的总理,大元帅府对军队的统领,要足够的巍峨大气!”
  曹化淳上前接过来,道:“是,奴婢这就转递内阁。”
  朱栩刚要点头,突然又道:“给内阁定个名称:大明政务总理内阁衙门,命工部做牌匾。”
  曹化淳神色微动,旋即道:“遵旨。”
  这个名字就是将内阁地位进一步拔高,更加的明确,难以撼动了。
  朱栩没有再说什么,随手拿过奏本来。
  在内阁吵吵嚷嚷的时候,武成阁内,孙承宗,申用懋,曹文诏等人也在继续商讨着“大元帅府”的军改事宜。
  既要满足朱栩的统调合一,能够有足够的精兵迅速反应的要求,又要确保大元帅府,地方之间相互制衡,不会出现藩镇,威胁社稷的底线,众人也是费尽心思,绞尽脑汁。
  申用懋对“军改”涉入的最深,他看着一群人,道:“基本框架已经搭建好,设九处二局,由一公爵统领,并且任期有限,地方省府驻军一万五,各军区设立五万一大营,在京师附近设立两大营……”
  孙承宗坐在主位之上,一直都没有说话。
  曹文诏也在默默的听着,显然,孙承宗等人已经基本上设计好,完全没有他插手的余地。并且这样的设计似乎确实更有力道,地方上有足够的能力、权力在发生特殊状况下作出迅速反应,且不担心朝廷追责,这个时间段大营可以静观其变,并且上奏朝廷,有足够的缓冲时间。
  当然,需要出动大营,那必然是大事情,朝廷的反应也会相当快速。
  申用懋说了好一阵子,看了眼孙承宗,转头向曹文诏道:“曹总兵可有什么看法?”
  曹文诏抬头,看了几人一眼,而后皱眉思索一阵,语气缓慢的道:“诸位大人思虑齐全,下官到底是个武将,不宜多说,但是关于统领大元帅府的人选,诸位大人一定要慎重。”
  曹文诏在众人看来是皇帝派来的探子,也是皇帝的代表,谁都不会小觑。
  孙承宗看着他,淡淡道:“你有什么想法?”孙承宗现在仿佛巍峨如山,故意给曹文诏压力。
  孙承宗看似在问曹文诏,实际上众人都清楚,这变相的就是在问皇帝。
  曹文诏现在还没有见朱栩,对他的心思也不清楚,但依据他的了解,既然军改动作这么大,绝不会只是简单的统调合一,应该还有其他目的。
  “下官只是提议,供诸位大人参考。”曹文诏道,神色不动,惜字如金。
  但孙承宗,申用懋等人却听出了别样味道,纷纷表情上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好一阵子,孙承宗道:“我连夜写一道奏本,明日前往内阁,与皇上面呈,曹总兵也来吧。”
  曹文诏现在并不知道朱栩壶里卖的什么药,沉思一阵,点头道:“是。”
  “那我们再讨论一下细节。”申用懋环顾一圈道。
  众人自然没话说,“军改”事关重大,也是权利的一次再分配,谁都不愿意错过。
  宫里忙的是如火如荼,宫外现在也是日趋热闹。
  宗室“降爵”一事在京城掀起了热议,不知道多少人在谈论,支持的有,反对的有,不言不语的也是大有人在。
  最关心的,莫过于宗室的亲王,郡王们了,这身关他们的荣华富贵,子孙绵延,哪里敢有半分大意。即便是被朱栩折腾的已经够惨,这个时候还是纷纷冒头,各种方式的表达不满。
  在宗人府宗正,鲁王进宫之后,各处王爷,郡王等纷纷齐聚在晋王府,现在也就他能说上点话。与此同时,一群王妃,郡王妃等纷纷进宫,求见老太妃,张太后,李解语等人。
  一时间,宫里宫外是沸沸扬扬,谣言四起,热闹喧天。
  说什么当今皇帝痛恨福王,连带着对宗室深恶痛绝,要赶尽杀绝!什么内阁大臣对宗室积怨已久,如今大权在握,要乘机报复!什么宗室有人密谋造反,朝廷要杀一儆百云云,不胜枚举。
  朱栩坐镇内阁,稳如泰山,任由外面的流言排山倒海,他自巍然不动,笑看风云。
  当天晚上,慈宁宫内。
  老太妃,张太后,甚至李解语,海兰珠等人都被叫了过去,一副三堂会审模样。
  朱栩进来,看着这个架势,咳嗽一声,笑着道:“太妃,皇嫂,怎么这么大动静?”
  张太后没说话,面沉似水,双眸里冒着冷色。
  老太妃脸色也不大好看,看着朱栩道:“皇帝,你怎么施政,整肃天下,老太婆不管,也管不着!只是宗室是什么,那是我们皇家自己人,为皇上镇守四方,统理天下,毫不客气的说,那是我们皇室的护城河,若是没了这条河,皇室可就危险了……”
  刘太妃的语气前所未有的重,语气中有教训,有劝诫,甚至隐约还有一丝哀求。
  刘太妃在宫里是定海神针,在朱栩登基之后多有帮扶,屡次帮他化解朝局危机,是一个非常令人尊敬的老人家。
  朱栩脸上僵硬的笑容慢慢收起,老太妃的话他不能不顾,张太后的声音他也不能不听,一时间有些沉默。
  张太后看着朱栩的表情,终归有些不忍,道:“皇上,宗室不同其他,血肉连根,万不能轻动。‘降爵’尤其要不得,你可还有其他备案?”
  李解语,海兰珠等人都没有说话的资格,坐在一旁,面露担心的看着朱栩。
  朱栩看了眼张太后,又看向刘太妃,老太妃已经八十多,虽然看似起色还好,谁知道哪一天一早就醒不过来?
  是万万刺激不得的!
  老太妃看着朱栩,皱着眉头,道:“皇帝,说吧,你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朱栩本来想要坐下的,但看着这个架势,根本坐不下去,看着老太妃,沉吟一声,道:“太妃,皇嫂,宗室的人口,宗人府那边统计上来的,约有四十万,这个数字代表着什么?哪怕每个人一年二十石,一年也是八百万,加上婚丧嫁娶之类,轻轻松松破千万,我朝去年国库也才一千八百万,不是朕非要‘降爵’,是朕,真的养不起他们了……”
  不能硬顶,他决定走博同情路线。
  老太妃神色微沉,沉默了一会儿,还是道:“不管怎么样,宗室是自家人,不能任由外廷的大人们欺负,皇上你要表态!”
  尽管朱栩一直在努力的,希望能打破内外廷的对立,可显然还是不行,根深蒂固的观念难以剔除。
  老太妃的话很是坚定,目光也很坚决,在以势压人。
  朱栩一只手背在后面,手指拇指摩擦着,想要完成对宗室的“降爵”,后宫是必须要跨过去的一道坎。
  心里转悠一阵,朱栩道:“这样,太妃,皇嫂,这件事还没有定,内阁那边应该明天就会有详细的奏本呈送上来,到时候朕会再找宗室的一些王爷商议,若是他们不同意,朕就驳回内阁,并且未来三年内,不准再谈此事!”
  老太妃眉头皱了皱,面上还是不满,道:“十年!”


第880章 夜议
  “明天内阁的奏本必须完成!”
  朱栩心里这么暗道,面上一本正经点头道:“好,就十年!”
  老太妃脸色这才好看些,转身看向张太后道:“你连夜通知出去,让他们都安心,宗室都不稳,天下还有什么能稳?再告诉他们,别有事没事进宫大惊小怪,皇上做事向来稳妥,让他们都老实待着,没人要逼死他们……”
  张太后应声,又看了眼朱栩,招来焕儿,悄悄嘱咐几句。
  焕儿应声,连忙出去,安排人将消息传出去。
  朱栩站在那,没有说话。老太妃这分明就是说、做给他的看的,心里倍感欣慰,老太妃到底是站在他一边的。
  待焕儿走了,老太妃才看着朱栩,道:“行了皇帝,有你这个态度就行,老太婆活不了十年,以后的事情我也看不到,但我还是要去见神宗皇帝,让我有脸见就行……”
  朱栩嘴角动了动,他就怕这种事,终归是死人压活人,反抗不得。
  张太后倒是宽和一些,看着朱栩道:“皇上,这件事你上点心,一定要谨慎,天晚了,早些回去休息吧。”
  朱栩感觉到了沉甸甸的压力,闻言道:“老太妃,皇嫂,你们也早点休息,朕去盯着内阁,让他们早点了结此事。”
  老太妃点点头,欲言又止。
  李解语与海兰珠都连忙起身,跟着朱栩离开慈宁宫。
  朱栩近来多半是在鱼藻宫过夜,李解语多多少少都知道朱栩的心思,跟在他边上,看着朱栩,有些担心的道:“皇上,这件事是不是很为难?”
  海兰珠挺着大肚子,有些小心翼翼,她脸上更是忧虑丛丛。
  朱栩看了两人一眼,笑着摇头道:“刚才在里面就是安慰老太妃,皇嫂,内阁那边基本上定议了,不过还有些不完善,被朕驳了回去。再有刚才这么一出,只怕内阁那边要急了,得连夜再开会才行。”
  李解语与海兰珠这才松口气,都没有再多说。
  朱栩送两人回宫的路上,慢慢踱着步子,忽然看着海兰珠道:“你妹妹有没有入京的意思?”
  海兰珠与布木布泰的预产期都在明年三月,放在外面多少有些不合适。
  海兰珠看着朱栩,睁着大眼睛道:“没有,布木布泰想留在南直隶。”
  布木布泰不同于海兰珠,她考量的更多,虽然不反对进宫,可也不想,只要朱栩不开口,她就不来。
  朱栩微微点头,没有说话。金银村需要有人主持,大明的文人太过迂腐,并且反对海贸的众多,倒是布木布泰,手段更为灵活,更能贯彻他的想法与意志,同时身份隐晦,会让很多反对的人袖手。
  在朱栩漫步之间,宫外的消息慢慢的扩散开来。
  “你说,老太妃逼皇上承诺,若是明天内阁无法拿出令我们心服口服的政策来,这件事就推到十年后?”
  “那不就是等于作废了吗?太好了!”
  “要是这样就真的好了,你说,能不能增加我们的岁禄,现在日子不好过啊……”
  “我觉得可以,内阁不是要‘降爵’吗?‘降爵’不成就要增加我们的俸禄!”
  十王府,城东一些亲王聚集地,得到老太妃,张太后的传信,纷纷热闹起来,你一言我一语的,没多久就开始推杯换盏。
  “你们快看,那是不是周尚书的马车?”
  “好像是,后面那是孙阁老吗?咦,还有申尚书的马车,这是怎么了?”
  “嘿嘿,这还不明白吗?内阁估计是急了,‘降爵’一事内阁最上心了……”
  “果然,鲁王也被叫进宫了,现在内阁肯定是有好戏看了……”
  “咦,那是晋王吗?十几个人,都是宗室王爷吗?他们也被叫进宫……”
  “内阁这是要孤注一掷了吗……”
  一些外行看热闹的人也齐齐冒头,议论声甚嚣尘上,此起彼伏,弥漫在京城各处。
  与此同时,内阁灯火通明,毕自严,孙承宗,靖王,孙传庭,汪乔年,外加六部尚书,宗人府的鲁王,晋王等,还没有离京的傅昌宗,周应秋等人也都被叫了进来。
  中间空着朱栩的位置,毕自严与孙承宗对坐,两人身侧分别是靖王,孙传庭,汪乔年等人,以此类推,都是大明高层,甚至是决策层。
  每个人身前都有热气腾腾的茶杯,后面还有刚刚燃起来碳炉,暖意在蔓延。
  但众人面上都是一片凝色,气氛有些压抑。
  “降爵”一事已经酝酿了很久,迟迟没有稳妥的政策出来,今天商议半天也没有得出结果,现在皇帝在后宫“被迫”应了承诺,沉重的压力瞬间就落到了内阁。
  毕自严一只手摸着茶杯,语气极其淡漠的道:“宫里传出的消息你们都知道了吧?”
  众人都立坐不动,也没谁接话,场面有些僵硬。
  孙传庭今天刚入内阁,一身疲倦都还没缓过来,目光看了一圈,接话道:“对于‘降爵’一事,内阁六部等基本上已经形成一致,那就是一定要执行,只是具体方式方法,还在研究。诸位大人要知道,宫里的态度并不代表皇上!”
  孙传庭话音和缓,最后又加了重音,显然是要给内阁的话题定调。
  一群人对孙传庭不算陌生,听着他的话都各有心思。
  要说“一致”,那也是皇帝的“一致”,“降爵”一事是皇帝的意思,在皇帝的压力下形成的一种“默认”。
  这里有三个亲王,分别是靖王,鲁王,晋王,靖王是内阁辅臣,执掌督政院,鲁王是宗人府宗正,执掌宗人府,晋王无职,代表是就是宫外的那些宗室王爷们。
  三位王爷都有想法,内阁的“降爵”必然会牵扯到他们。
  内阁的架构有些奇特,外加还不够成熟,孙传庭话音落下,一时间也没人开口,完全没有白天的热闹,一股沉甸甸的压力在肆意。
  孙承宗看了眼,眉头皱起,开腔道:“之前的条陈我看了,确实有些不太合适,本官提议,对‘降爵’进行分批次进行,预计用五十年来完成,每十年降五分之一,并且内阁会奏明皇上,五十年内,保留三十个世袭罔替的亲王、郡王,五十年后开始降爵,对于宗室的俸禄,内阁也可以酌情增加,同时也放开宗室的限制,除了从军,入仕外,其他的一律不再限制,并且可以在安南等省拥有土地,对有功于社稷的宗室,可以就藩,有食邑,甚至侍卫也可以……”
  众人听着孙承宗的话,神色都是微变,哪怕是毕自严,孙传庭都是如此!
  这样让步太大了,并且很多事情都比较敏感,有违“祖制”以及现在皇帝的规制!
  毕自严等人都如此吃惊,靖王等亲王就更吃惊了。
  不但有五十年的缓冲,五十年内还有三十个不动的,最重要的是,就是放开了他们的限制,除了不能入仕,从军,其他的皆可!至于就藩,食邑这些,都很让他们心动!
  这可是天大的喜讯,是惊喜!
  靖王,鲁王还克制得住,晋王却探出头,看着孙承宗与毕自严等辅臣,颤音道:“孙阁老,说的是真的?”
  孙承宗看了眼毕自严,道:“不错!”
  毕自严皱了皱眉,本想开口,可孙承宗的面子不能在这个时候驳,同时他更明白,这些话绝对不是孙承宗的想法,怕是出自乾清宫!
  孙传庭这会儿也会意过来,心里仔细推敲着孙承宗的话,面上还有迟疑。
  不等众人反应,孙承宗又看向靖王,鲁王,晋王三人,目光凛凛的道:“三位王爷是宗室里地位最高的,不知可还有其他意见?”
  三王感觉到了孙承宗给的压力,对视一眼,而后沉默着,面露思忖。
  孙承宗给出的条件确实比今天中午毕自严等人给的宽厚了太多,但对宗室来说,他们还是要被“降爵”的,无非是迟早的事情。“世袭罔替”是太祖钦定,让他们这些朱家子孙世代无忧,怎么能轻易的废除?!
  毕自严不愿意再多让步,这群宗室现在已经是跗骨之蛆,大明已经养不起,不能继续任由它其吸血,膨胀!
  既然孙承宗说了,毕自严也不会收回,直接沉声道:“三位王爷说句话吧?这件事今晚一定有定议,明天启奏皇上,颁布天下!”


第881章 不从
  内阁二十多人,随着孙承宗,毕自严,孙传庭的接连施压,已经隐隐分成两派。
  以文官为主体,逼迫靖王,鲁王,晋王三位宗室亲王,这三人是宗室的代表,只要这三人低头,“降爵”一事将会顺利通过。
  三王能感觉到这群大人们给他们的压力,相互对视,最后鲁王看向孙承宗与毕自严,道:“二位大人,宗室乃是太祖钦定,不宜轻动,宗人府还是认为,此议需再做商讨。”
  皇帝已经向太妃,太后承诺,若是明天没有所有人都认同的政策得以颁布就要推迟到十年后,鲁王这句话实际上就是反对了。
  靖王,晋王也都是一样的态度,他们能坐在这里就是亲王的身份,如果降爵,他们将一无所有,子孙都无从庇护。
  孙承宗现在肩膀上扛着“军改”的压力,实在不希望内阁这边也久拖不决,直视着鲁王,道:“本官再重申一次,这件事今晚一定要有所决定!本官征询你们的意见只是例行,不是必须采纳!”
  三王脸色都是微沉,心里恼怒,他们还没有被降爵!
  晋王是没有什么话语权的,鲁王被怼了回去,两人都看向靖王。
  靖王现在是位高权重,不止在宗室里威望隆重,在内阁,朝廷也日渐显赫,作为内阁排名第三的辅臣,他还是有些底气的,暗吸了口气,看着孙承宗与毕自严道:“二位大人,下官认为,亲王,郡王不能被降爵,这不是多少年的问题,事关宗室安稳,皇室稳固,甚至是社稷太平……皇长子已经出生,海娘娘预产在明年三月,依规皇子二十岁封王就藩,莫不是在他们有生之年也会被降爵吗?”
  朱慈烨现在还不足一岁,五十年后也就五十多岁。
  这件事在座都没有提,因为心知肚明,当今皇帝的子嗣不会在降爵的范围内。现在被提出来,众人就要更一步,对“降爵”进行划定,涉及到他们一直避讳着的当今皇帝!
  毕自严,孙承宗,孙传庭三人对视,目光微冷。
  毕自严与孙传庭曾经讨论过这件事,当今皇长子还小,并没有分封,他们有的是时间来缓冲,完善“降爵”,现在被提出来,就需要立刻解决,堵住所有人的嘴。
  毕自严看着靖王,沉声道:“保留亲王位,不被降爵,这需要皇上特旨,不然无从例外!若是你们有其他想法,可奏请皇上圣裁!根据内阁规制,凡有奏议,少数服从多数,诸位王爷,你们当知道!”
  面对毕自严的咄咄逼人,靖王直皱眉,心头狂跳。
  内阁对“降爵”一事比他预想的要坚决,毕自严,孙承宗的态度异常的坚定,他势单力孤,根本不能反对,同时也清楚,这件事背后站着的是谁!
  “好,我等求见皇上,诸位大人慢慢商议吧!”靖王直接起身,推开椅子就向外面走去——他怒了。
  鲁王本不想与内阁撕破脸,但靖王站了起来,他也不能坐着,只得起身,跟在他后面。
  晋王就更不想了,可到了这个时候也由不得他,只能硬着头皮离开内阁。
  三王离开,毕自严双眼有怒光,压着没有发作,看向孙传庭。
  孙传庭点头,看向在座的众人,道:“诸位大人已经看过内阁拟定的条陈,虽然不是最终决定,但也差不多。内阁的目标是在五十年内将宗室,勋贵公卿的人口减少一半以上,建立一个正常,稳妥的宗室制度,诸位还有其他意见吗?”
  “降爵”一事已经酝酿了很久,最终版的“降爵案”已经成型,外加在座的看到了内阁的强势,同时也没什么可反对的,都微微倾身,表示支持。
  “降爵案”最核心的就是剔除了“世袭罔替”这一条,今后爵位不再世袭,只要经过五代,百年左右的时间就能将一支宗室基本归为庶民,这样循环往复,既不会令宗室膨胀到朝廷无力负担,也不会影响社稷安稳。
  而现在宗室人口最为庞大的,就是在最低一层,通过“降爵”不但能阻止人口的继续膨胀,还能在未来五十年不断的削减大量的宗室人口,五十年后,宗室人口预估不足现在的一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