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独断大明-第2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遵命!”不远处一个书生模样的人起身,领命而去。
张问达得了内阁的命令,只得硬着头皮去领人,算是打架的两拨人自己“和解”,后面就是等着上面的板子了。
大雪飘飘,寒风呼号。
朱栩的马车在雪地里滚动着,终于是回到了城里。
马车内虽然有暖炉,可窗户被吹的大开,寒风凛冽,让一干人都裹紧衣服,勉强坚持着。
两个小丫头挤在角落里,盖着朱栩的披风,包裹的严严实实,只露出两只眼,还迷迷糊糊的打着瞌睡。
“让大家再坚持一下,回去后都放假回去,好好休息。”朱栩对着外面的王文胜道。
“是。”王文胜道。
五十多个禁卫在雪地里的穿着显得很是单薄,闻言都面露激动,看着马车目光闪着崇敬之色。
“皇上。”刚刚入了城门,王文胜就来到马车边,道:“司礼监派人在等着。”
朱栩一怔,道:“上来吧,边走边说。”
“是。”
马车停了下,继续往前走,一个内监瑟瑟发抖的进来,半跪着道:“启禀皇上,奴婢是刘公公派来的,京里出了件事情。”说着,就将一道奏本递给朱栩。
朱栩好奇的看了他一眼,伸手接过来,打开看了眼,不由得一只手捏着下巴,面上动了动。
刘时敏在奏本里,将事情发生的经过,以及内阁六部的动静,还有就是八公主在慈宁宫的状况都说了个清楚。
“比朕预计的还要早了些……”朱栩自语。魏学濂与袁任霄的冲突,看似是反贪局的反贪污行动引起的,可实质上,是皇家政院的这些“泥腿子”与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们的根本矛盾。
这些士大夫辛辛苦苦十多年才能一朝登科,而皇家政院这些人,就是在皇家政院待了几年就能入仕,凭什么!
进了城,风就小了些,小丫头探出小脑袋,睁大双眼看着朱栩道:“皇叔,发生了什么事情?”
朱栩看了她一眼,笑着道:“没什么,有些政策不完善,朕得再想想,你们再眯一会儿,很快就要进宫了。”
“哦。”小丫头见没热闹看,有些失望的又缩回脖子。
朱栩合上这道奏本,心里反思起来。
他这些年进行的改革,相对来说都很粗糙,哪怕是“新政”,也是大框架,需要慢慢精细,填补,完善。
虽然建立皇家政院,在各地普及书院,有利于扩大教育范围,提升整体国民素质,取消科举也有利于将天下读书人送入政院,削弱儒家的影响力,提升对“唯物观”的认同感,助力发展科技,可副作用也有些大,正在不断的显现。
好半晌,朱栩慢慢眯起眼,轻声自语道:“倒是个机会,大棒之下顺便还能再送个甜枣出去……”
曹化淳看着朱栩的表情,微微躬身,道:“皇上,是先去内阁还是……”
朱栩抬头看向他,旋即“唔”了声,拿着奏本拍打着膝盖,道:“去慈宁宫吧,朕也想看看内阁是怎么处置的。再说了,朕与这些姐姐们也走的不近,要弥补一下。”
“是。”曹化淳道。
马车很快就转进宫,朱栩还在思忖着他的几个姐姐。
他父亲光宗总共有十七个子女,活下来的只有六个,长子朱由校,也就是天启帝,五子朱由检,以及六子朱由栩也就是他了,还有三个姐姐,五姐宁德公主,六姐遂平公主,八姐乐安公主。
朱栩与几个姐姐走的都不近,皆因为宫廷不净,比如八姐乐安公主,他生母是西李,李选侍,一个野心勃勃的女人,着实亲近不起来。不过她的夫君巩永固,倒是宗亲里算是最有出息的一个了,朱栩颇为看好。
这次巩永固无端被打,于情于理朱栩都得给人家做主。
过了乾清宫,几人舍了马车,都裹着衣服,小跑向慈宁宫。
小永宁是最急了,拉着李香君直扑慈宁宫,小脸冻的发白。
慈宁宫内,张太后与八公主朱徽媞还在叙话,安慰着。
焕儿那边早早得到消息,悄步走进来,在张太后耳边低声道:“娘娘,皇上与公主回来了,正在来慈宁宫的路上。”
张太后缓和的脸色顿时又冷了几分,道:“嗯,你去门口等着。”
“是。”焕儿转身又立到门口。
张太后看着朱徽媞,道:“不用担心,皇上来了,本宫与他说。”
朱徽媞轻咬着嘴唇点头,实际上她是有些畏惧朱栩的,毕竟朱栩对“自己人”苛刻那是出了名的,要是他不在乎她与她夫君巩永固,她也没辙。
“母后,母后……”
小永宁还没跑到慈宁宫就大叫起来,她现在算是深刻体会到她母后的好处——她被冻惨了,需要温暖。
张太后一听,这才想起永宁也跟着朱栩出去了,听着她的叫喊声,心里一跳,连忙快步走向门口。
“母后……”小丫头飞奔过来,一把就抱住了张太后,仰着小脸,满是委屈之色。
张太后一看她苍白的小脸,再看李香君瑟瑟发抖站在一旁,慌忙道:“快进来,进来,焕儿,关门,再生火,对了,煮一壶茶来……”
焕儿一见也吓坏了,连声道:“是……”
结果就是朱栩刚到门口,慈宁宫的大门快要关上了。
“哎,朕还没进去……”
第825章 内阁与六部的斗争
关门的宫女一惊,又急忙打开,放朱栩进来。
朱栩进来后,先看了眼里面的人,然后才拍打着衣服上的雪。
朱徽媞一见朱栩,迅速站起来,行礼道:“乐安见过皇上。”
朱栩走过来,笑着摆了摆手道:“八姐不用客气,坐吧。”
朱徽媞拘束的行礼,道:“谢皇上。”
朱栩甩了甩头,在张太后与小永宁,李香君烤火的炉子前坐下,也伸出手,呵着气。
张太后将小永宁搂在怀里,在炉子前正揉着她的手,看着她冻的通红的小手,到底是亲闺女,张太后抬起头皱眉的看着朱栩,不满的道:“你也是,这么冷的天非要带她出去,你看她们冻的……”
朱栩看着缩在张太后怀里,苍白着小脸的永宁,笑了声道:“没事,不经历风雨,哪里有彩虹……”
张太后顿时不轻不重的哼了,另一边焕儿匆匆端来两杯热茶,道:“娘娘,快让公主喝下吧,暖暖身子……”
张太后伸手接过来,一杯给小永宁,一杯给了李香君。
朱栩咳嗽一声,抬头看向焕儿故作威严的道:“朕的呢?”
焕儿刚要开口,张太后就道:“你出去见彩虹……”
朱栩顿时笑了声,弯下腰道:“皇嫂不用担心,生病也不是坏事……”
张太后没好气的又看了眼朱栩,低头看着小丫头喝热茶,待她脸色红润了些才安心。
“对了,乐安来了,你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吧?”张太后心里一松,立刻就又想起朱徽媞的事了。
朱栩转头看了眼站在不远处的朱徽媞,道:“嗯,知道了,朕就是为这事情来的。”
朱徽媞倒是不意外朱栩与张太后一家的和睦,她打小也在宫里,知道张太后当年是怎么收养朱栩以及庇护他的,可以说,没有张太后,朱栩早就夭折了。
她双眼通红的上前,屈身的向朱栩道:“还请皇上给乐安做主。”
朱栩看着她,点点头,道:“坐吧,内阁那边已经在处置了,朕刚刚命人去打听了,有消息会立刻报过来,要是皇姐不满意,朕再严惩。”
虽然皇帝没有大怒,直接处置,不过有了这样一个态度,朱徽媞心里还是稍安,道:“谢皇上。”
没一会人,焕儿又端了杯热茶给朱栩,他喝了一口,一股暖流遍布全身,顿时舒服了不少,侧头看着朱徽媞道:“朕记得,巩永固在皇家政院也好些年了,怎么没出来做事?”
朱徽媞神色微紧,犹豫着道:“因为他是宗亲,没有合适的地方去。”
朱栩眨了下眼,对于宗室,外戚现在的规定都很死,或者说笼统,一言而定,没有丝毫灵活性。
大明现在是一个变革的关键时刻,正在不断梳理过去的混乱,同时也造就了新的,更多的杂乱,需要时间来消化,有条理的理清。
对于宗室,外戚显然不能都一昧的圈禁的,不然百年后肯定会演变出新的问题来。
朱栩稍稍沉吟,道:“巩永固,嗯,朕看过他的资料,政院那边对他的评价也不错,这样吧,有两条路,一个是皇家政院内部,可以晋升教谕,教授之类,另一个就是出来,内阁现在有一个外务司,他可以去做副主事,从六品,皇姐觉得哪个合适?”
近年来宗亲受到了很严厉的压制,不止是朱栩,外廷也有意大力削弱,所以待遇上与以前算得上是“天差地别”。朱徽媞的出生不好,待遇自然就更差一些,现在听着朱栩的话,心里颇为惊喜,却不知道该怎么办,手无足措的看着朱栩,然后又看向张太后。
张太后哪里懂这些,眉头微蹙,不满的看着朱栩道:“当然是最好的。”
朱栩笑了声,道:“好,那就去外务司吧。就是伤了几根肋骨,休息一阵子就没事了,过了年就去上任,皇姐,回去告诉他,好好做,莫要让朕失望。”
朱徽媞大喜,慌忙起身,行礼道:“乐安谢皇上!”
朱栩摆了摆手,看着张太后道:“皇嫂,内阁那边一时半会估计没有结果,咱们先吃饭吧,朕早就饿了。”
小永宁这会儿终于缓过来了,仰着小脸,可怜兮兮的道:“母后,我要吃鱼,喝鱼汤。”
张太后有些心疼的摸了摸她小脸,又瞪了眼朱栩,道:“嗯,焕儿,去准备吧。”
朱栩揉了揉脸,心里感慨,到底是亲生闺女重要啊……
慈宁宫的一群人在等吃饭,内阁现在召集了六部尚书在开议。
内阁三位辅臣,加上六部尚书,总共九个人,依次而坐,表情各异。
毕自严神色从容,语气相对平静,淡淡道:“事情我想诸位都知道了,皇上刚刚也回了宫,必须在皇上降怒之前拿出章程来,都说说吧。”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目光最后都落在周应秋与靖王身上,这件事,这两家是主导。
靖王刚刚入阁,本来就如履薄冰,遇上这件事也是头疼,看着众人的目光,硬着头皮道:“魏学濂是皇上钦点之人,这次虽然有些冲动,到底是年轻……我的意思是,小惩大诫,停职一个月,罚俸半年。”
众人立马皱眉,靖王说的倒是轻巧,可两大朝廷衙门打群架已经丢尽脸面,还将劝架的驸马一起给打了,哪能这么容易糊弄过去?
周应秋瞥了眼靖王,暗自皱眉,只得跟着接茬道:“下官与袁任霄谈过,他深感羞愧,决意辞官,若是朝廷论罪,他一概承担,供认不讳。”
一群人听着周应秋的话,心里一跳,这是壮士断腕?
靖王也有些意外,没想到周应秋这么不爱惜羽毛?还是以退为进?
毕自严仿佛没有听到他们二人的话,道:“八公主就在慈宁宫,想必皇上已经过去了,你们认为这样处置,八公主能答应?太后会满意?皇上能认可?”
一群官员当众打了巩永固,那就是打皇家的脸,哪那么容易就过去了,要是放在太祖时候,不知道多少人要人头落地!
当今皇帝也不是好惹的,虽然这两个衙门都是皇帝的心腹,可也绝无轻饶的可能。
众人都是一阵皱眉,心里恼火,偏在这个关头出事,弄得他们都不安生。
张问达的刑部也是涉案之一,他沉默了好久,抬头看着毕自严与孙承宗道:“不行就直接将一群人都下狱论罪,我等再进宫向八公主赔罪!”
“这倒是个办法。”徐大化立刻接着道。他有些透明,需要时不时显示一下存在感。
沈珣果断的摇头,道:“袁任霄是从四品的郎中,魏学濂也是从五品的反贪局主事,不算高可也不低,就算八公主那边不追究了,朝野的非议就不会小。”
众人一听都面色微沉,沈珣说的有道理,这两人都不是普通小吏,拿了他们也交代不过去,甚至于,眼前的两位阁老都未必会轻易放过。
傅昌宗如老僧坐定,对这些事充耳不闻,一直没有插话。
毕自严将一群人都表情尽收眼底,余光看了眼孙承宗,直接道:“这件事确实不能这么轻易了结,袁任霄停职,吏部文选司的一切事务暂停,等内阁核查后再做打算。督政院反贪局的政务也暂停,等内部调查,魏学濂停职。另外对于吏部,督政院的处置,本官要奏请皇上,再做定夺。”
周应秋瞥了眼毕自严,内阁这分明就是要直接伸手入吏部了。
他面无表情,心里稍稍思忖,还是觉得不能让内阁太过顺利,否则他的班底以及这些年培养的人估计都要受到打压,加上他明年就要离京,失去庇护,他的人非得被折腾的七零八落不可。
“下官认为,袁任霄停职可以,但文选司的政务不能停,现在是年末考核最关键的时刻,一大堆的事情要决定,忙都忙不过来,如何能停?”周应秋直起身,语气平静看着毕自严说道。
第826章 周应秋去职
周应秋话音一落,毕自严神色微凝,目光锐利的看向他。
他只是稍作试探,没想到周应秋反应这么直接——不允许他插手吏部!
其他人心里也是暗惊,毕阁老明显是想要将手伸进吏部,周应秋果断的予以拒绝!
毕阁老是内阁首辅,帝师,可在实权上比周应秋差远了。周应秋执掌吏部多年,管着天下人的帽子,深得皇帝信任。这两人要是斗起来,谁胜谁败还真难说!
孙承宗一见,不给其他人反应的机会,直接道:“袁任霄,魏学濂必须先停职,暂拟调任,吏部,督政院的政务都不能停,具体的,等本官与毕阁老见过皇上,再做处置。”他知道,这件事是商量不下去了,必须要尽快收尾。
周应秋没有说话,他心里有了急迫感,内阁这么快就要插手吏部,他的准备事宜要加快速度。
有这个想法的还有傅昌宗,他冷眼旁观,将毕自严的心思看了个清楚,也暗感得加快“善后”。
毕自严虽然有些不甘心,不过也知道不能继续逼迫周应秋,只能压着怒气同意了孙承宗的话,起身与他一起离开内阁,前往内廷。
周应秋起身,看向傅昌宗微笑着道:“傅尚书,最近我得了一坛好酒,这个天气正适合煮酒,要不要喝一杯?”
傅昌宗明白他的意思,点头道:“也好,路上带几个小菜,我也有事请教。”
两人心事一点通,并肩离开内阁。
其他人看着两人,心里都有一个直觉:这两人是要正式的结盟与内阁的毕自严对抗了。
“这是不是新的党争?”
有些人心里发颤,有不太妙的预感。
慈宁宫。
一个火炉子上摆放着一个瓷盆,里面沸腾着,有着各种菜肴,分成好几个区域,瓷盆四周都是小碟子,盛着各式的肉,生菜,作料,一群人端着碗,围着瓷盆,端着碗,拿着筷子。
朱栩,张太后,小永宁,李香君四个人都吃的面上带汗,脸色通红。
朱栩还喝了点酒,更舒服一点,看着吃的最欢实的小永宁,笑着道:“怎么样,好吃吗?”
小丫头正拿着筷子涮着肉,连连点头,脆声叫道:“我就知道皇叔好,还有什么好吃的,快拿出来……”
张太后连忙敲了她一下,然后看着朱栩道:“行了,这个在宫里吃吃就行了,不要传出去,还嫌你的名声不够好是吗?”
朱栩眉头动了动,很无奈,今天张太后对他不太友好啊。
李香君一直都低着头,斯文有礼,慢慢的吃着,对这种方式也很新奇,在炭火的烘烤下,小脸通红,脸上都是细汗。
乐安公主倒是识相,在他们开饭之前就借口探望老太妃去仁寿殿了。
大冬天吃火锅是最舒服了,一群人寒气尽去,呼呼冒热气。
朱栩烫着酒,喝了几杯就放到一边,开始盛汤。
小丫头眨巴着眼看着朱栩的酒壶,咬着筷头道:“皇叔,我可以喝你的酒吗?”
“老实吃你的!”张太后习惯性的敲了下她,然后看着朱栩道:“内阁那边还没有处置好吗?这都多久了?”
朱栩一怔,旋即转头向门边的曹化淳看去。
曹化淳微微躬身,道:“奴婢让人去看看。”
他刚要转身,一个内监在外面,隔着门道:“启禀皇上,毕阁老,孙阁老求见。”
朱栩喝了口汤,看着张太后道:“这不,来了。”
张太后怒气又上来,双眸冷漠道:“这件事一定要严厉处置,你要是下不了手,我就下懿旨。”
朱栩眨了眨,巩永固被打这件事,显然是刺激到张太后了,生怕他又包庇靖王,周应秋,不肯下手,丢了皇家颜面。
这要是张太后真的下了懿旨,朱栩还真不好办,主动权一定得掌握在他手里。
沉吟一声,朱栩道:“让他们到这里吧。”
“是。”外面的内监答应一声,匆匆脚步声响起。
张太后一见,转头看着两个小丫头道:“好了,吃的差不多了,不要吃太多。”
“人家还没吃饱……”小丫头不依,第一次这么吃,舍不得就放过,哪怕小肚子已经圆了。
张太后不理会,直接对焕儿道:“收拾一下,再通知乐安公主过来,咱们一起听听内阁是怎么处置的。”
“是。”焕儿应声,让人来收拾,同时派人去请乐安公主。
小丫头万分不情愿,还是被赶回了自己寝室。
没多久,乐安公主朱徽媞就来了,与张太后坐在一起,等着内阁两位阁老过来。
不一阵子,毕自严与孙承宗进得门来,一看这个架势,都心里微沉,还是抬手道:“臣参见皇上,见过太后,乐安公主。”
朱栩正面看着他们,直接道:“内阁是什么意见?”
毕自严稍微犹豫,道:“回皇上,内阁议定,袁任霄,魏学濂停职,调离,罚俸半年。督政院,吏部还请皇上示下。”
毕自严话音一落,朱徽媞就神色紧张的转头看向张太后,这个处置简直就是等于包庇,没什么处罚。
张太后拍了拍她的手,蹙眉的看了眼毕自严,目光看向朱栩。
朱栩对内阁这个处置也颇为意外,简直是轻的不能再轻了,心里微动也明悟过来,内阁对六部的权力还是太弱,周应秋,傅昌宗,靖王都过强,根基深厚。内阁想要拿捏处置的这个度,实在太难。
“是时候给内阁鼓鼓气了……”
朱栩手指在桌面上敲击着,目光冷峻,看着两人,冷哼一声道:“这算什么处置?现在是满城风雨,传了出去,说你们内阁是处罚还是包庇?”
毕自严躬着身,一时间找不到话说。
真要是强硬处置,他也不惧周应秋,关键是魏学濂是皇帝的人,他有所顾忌,魏学濂不能重了,袁任霄又能怎么办?何况袁任霄还是袁可立的侄孙,又占着理,轻重也难办。
着实是为难他了。
朱栩情知毕自严的难处,这个为难大部分原因出在他身上,手指慢慢敲击着,断然道:“袁任霄,魏学濂二人聚众斗殴,知法违法,连降三级,三年内不得晋升!督政院警告一次,命靖王写书面检讨发在朝报上。吏部因公废私,挟公泄私愤,严重违反朝廷法纪,吏部尚书周应秋另调他用,着回府自省,没有旨意不得出府!”
毕自严与孙承宗脸色微变,抬头吃惊的看着朱栩。
袁任霄,魏学濂的处置都无所谓,关键是靖王与周应秋。靖王要是写“检讨书”发到朝报上,这个脸丢的可是不轻。周应秋就更重了,一句“另调他用”就等于是丢了吏部尚书的官职,还要闭门思过!
哪怕是朱徽媞,张太后都面露惊容,她们不沾朝政都知道,靖王,周应秋乃是皇帝的亲信,这样的处置,重的不像话!
刚才朱徽媞是紧张,现在是害怕了。
张太后脸色微凝,张口欲言,最后还是咽下,没有开口。
毕自严心理素质极好,很快冷静下来,抬着手道:“皇上,这样的处置,是否过重了一点?”
周应秋在吏部多年,门生故吏,至交好友遍天下,他这一“另调他用”,不知道会引起多大的震动。
朱栩摆了摆手,道:“现在是‘新政’的关头,必须要严肃纲纪,就从朝廷开始。曹化淳,拟旨吧。”
“遵旨。”曹化淳应声,他也有些吃惊。
吏部在这件事上,虽然有挟公报私的意图,在明面上却是光明正大,朱栩这各打五十大板的处置,其实是偏袒了督政院与靖王,还将周应秋给“革职”,对吏部很不公平。
大棒之后就该给甜枣了,朱栩看着毕自严与孙承宗道:“关于科举,朕这些日子一直在反思,决定重新放开,与皇家政院的大考合并,不管是政院学生,还是外面的,都可以参与,每年一次,录取前一百五十人,授三甲进士,前三名放知县,其他都是县丞,六部九寺末流之类,一律从基层做起,在年龄上,考试次数上,都要做限制,皇家政院是挂在内阁之下的,这科考就交由吏部,你们觉得如何?”
毕自严与孙承宗一愣,没想到朱栩话题转换的这么快,之前的事情就那么的定下了?
孙承宗反应快一点,沉吟着道:“臣认为可以,不过政院课纲与政院之外士子所学的完全不同,这个考纲?”
朱栩一摆手,道:“课纲由吏部定,外人不得插手。”课纲决定着学生学习的内容,这件事上朱栩不会容他人插手。
孙承宗与毕自严早就料到,闻言只得应声。
朱栩决定了这件事,便又道:“科举明年六月开考,另外,年关将近,官员的升迁除调都要严格把关,靖王既然已经入阁,督政院的一些核检之权就等于交给了内阁,你们都要承担起责任来……”
孙承宗与毕自严神色再惊,抬头看向朱栩。
有了核检之权就等于有了最终决定权,这么说来,皇帝就是要将官员的升迁除调的最终决定权交给内阁!
这样就完全辖制了吏部!
官员的任免权是吏部最重要的一项权力,如此一变,就让吏部与督政院的相互监督变成了内阁与吏部的上下级关系!
削弱了吏部,强化了内阁,将吏部完全的变成了内阁的下属机构!
这果然是皇帝的手段,靖王调入内阁,怕是就为现在准备的!
毕自严与孙承宗内心震动,他们已经知道,这些都是皇帝蓄谋已久的,只不过是借着这个有头成事。
毕自严心里感慨,论谋略,论手段,他们比皇上差的还真不是一点半点。
第827章 煮酒论天下
这么一来,吏部算是解决了,接下来就是户部。
户部,朱栩需要细细斟酌。
户部掌管着天下钱粮,田亩,户册,甚至于赋税等等,加上傅昌宗这个特殊的身份,一定要拿捏好分寸,方才不能造成混乱。
周应秋虽然“另调他用”,但他心里清楚,一定会做好“善后”,不会出乱子,可要是傅昌宗,周应秋同时“另调他用”,整个大明官场都会震动,可能还会动摇朱栩的威信,对“新政”产生不利影响。
“内阁扩建,你们准备的怎么样了?”朱栩端起茶杯,淡淡的道。
毕自严暗吐一口气,抬手道:“回皇上,工部那边已经在丈量,预计年底前能出样稿,年后动工。”
朱栩微微点头,削弱六部是为了集权,一个强有力的内阁才能有效推动“新政”发展,他明年即将进入内阁,主持一切政务,说到底,他就是要将六部分散的权力移到内阁,进行统一,但最终都还是在他手上!
毕自严与孙承宗对视,这一趟比他们预计的大有出入,皇帝的手段过于凌厉,让他们都有些无所适从。
好一阵子,毕自严才抬手道:“皇上,关于吏部尚书……”
朱栩手里的茶杯微顿,神色微异的看向毕自严。
孙承宗本来也无察觉,待看到朱栩的神色,心里猛的一动,道:“臣等遵旨,这就回去准备,还请皇上的旨意慢一点,让内阁有所准备。”
没有吏部尚书他们才好插手吏部,这分明是皇帝给的机会!
毕自严也陡然醒悟,跟着抬手。
朱栩“嗯”了声,道:“年关将近,事务繁杂,内阁总理六部,要做好各方面的总结,统筹,不能等着人来汇报,该做的事情,俯下身子,谈谈心,回忆一下过去,畅想一下未来,不要让人心生芥蒂,觉得内阁高不可攀,事事躲着,避着……”
孙承宗,毕自严都感觉到皇帝这是在点拨他们,齐齐抬手道:“臣遵旨。”
朱栩摆了摆手,目视着二人离开。
他突然发现,毕自严有才能不假,统筹内阁政务也还可以,但缺少了那么一点锐气。
“看来,还得加快……”朱栩手指敲着桌面,心里思索着。
内阁稳妥有余,开拓不足。他需要的是一个有魄力,有能力,大胆向前内阁。
不知道过了多久,张太后站在朱栩身侧,轻声道:“皇上,罢免周尚书,是否太过严重了?”
巩永固虽然是皇亲,可因此就罢免堂堂的吏部尚书,还是皇帝的亲信,着实有些严重了。
朱栩转头,见张太后面露忧色,朱徽媞更是紧张的满脸不安,笑着摆了摆手道:“没事,朕也借机敲打一些人,不用担心。”
张太后见此才轻轻点头,旋即拍了拍朱徽媞的手,道:“皇上心里有分寸,你不用担心,赶紧再去看看驸马,也不要让他担忧,凡事有我和皇上为你们做主。”
朱徽媞这才心里稍安,屈身道:“是。谢太后,谢皇上。”
朱栩轻轻点头,微笑着。这生分太久了,想亲近都亲近不起来。
朱徽媞轻步离开慈宁宫,心里稍稍有些安慰,不管怎么说,她终究是公主,与皇帝是姐弟,并没有看着她被欺负。
待朱徽媞走了,张太后才坐下,看着朱栩道:“真的没事吗?周应秋是吏部尚书,跟着你五六年了,与你舅舅也不差,这样……要不要安抚一下?”
朱栩笑了笑,道:“皇嫂不用担心,朕已经做过安排,他不会有怨言的。”
张太后这才安心,又起身道:“你也早点回去吧,慈烨近来总咳嗽,你要细心照顾,千万不能出事,我也去看看永宁。”
朱栩听到这个,也跟着起身道:“嗯,朕去鱼藻宫看看。”
这年头,十个孩子能活下三个就算不错,虽然朱栩很早就让太医院进行研究如何救治新生婴儿,确保存活率,可也没有多大进展,还是不能大意。
在朱栩前往鱼藻宫的时候,一些消息也从宫里散播出去。
都是内阁有意传出去的,一来平息民间非议,二来也作些试探,给一些人一个适应的时间。
靖王就在内阁,听着消息,坐在班房内,眉头微皱。
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