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独断大明-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看着朱栩,张口就要拒绝,可对面的朱栩平静的表情,硬生生的又咽了回去。
如果拒绝,不止是南海上,整个亚洲都将是明国的,还有就是,他的命也要留下!
普特曼斯压着一丝惧意,心里盘算一阵,直觉阵阵滴血,这么大的数字,要去总公司求助才行,可一旦求助,他就完蛋了。
普特曼斯内心剧烈挣扎,两头都是死,眼前的更为迫切!
朱栩心里暗自点头,荷兰人的底细差不多摸清了,他们的实力还不够强,并没有日后“海上马车夫”那般资本雄厚。
普特曼斯脸角难受,看着朱栩道:“尊敬的陛下,我可以答应你的要求,不过,请宽限我足够的时间。”
朱栩眉头微动,道:“你要多久?”
现在夏季刚过,各地都是收成不久,粮食应该都握在手中,普特曼斯有办法调动,毕竟从明国到荷兰,来回一趟是两年,他还有时间处理这次事件,一阵之后,他看着朱栩道:“半年。”
半年,夏秋两季。
朱栩嘴角微笑,道:“可以。”
普特曼斯心里大松一口气,这个“赔偿金”事宜算是过去了,他应该是获得了明国皇帝陛下的“友谊”。以亚洲货物在欧洲的暴利,他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就能回本三成,勉强应付总公司的那些董事。
朱栩身体坐直,声音和缓的道:“你要多少?”
第759章 各种条约
普特曼斯一怔,看着朱栩,好一会儿才醒悟过来,勉强的思忖道:“战舰,三十艘,火炮,八百门,火枪,三千支,当然,这只是初期,我要回去摸一下情况……”
朱栩闻言,心里计算起来。
大明三十丈的舰船,造价大约在六千两白银,三十艘是十八万两,火炮一门是二千两,八百门一百六十万两,火枪是三百两一支,三千支也就九十万两,林林总总也才两百多万两。
虽然明朝不会给最好的,但价格肯定会给最贵的,可即便翻一倍,也就四百万两,离朱栩的心里预期,还是差的太远。
朱栩眉头一皱,道:“总督阁下,这个远远弥补不了朕的损失。”
普特曼斯说完也感觉到了,见问题又绕回来,沉吟一声,道:“尊敬的陛下,这些,您需要多久才能交易?”
“立刻!”朱栩果断的道。明朝老式火枪多的很,这些战船都是第一代,完全可以直接卖出去,新建第二代,至于火炮,老式的也不少,总之能很快凑齐。虽然都是老式,试验产品,可比现在欧洲的通用的要好上不少,客户会满意。
普特曼斯能感觉到大明皇帝陛下平静表面下对“银子”的狂热喜爱,眼神微动,露出一点笑容来,道:“尊敬的陛下,我要修改我的订单,翻三倍如何?”
朱栩笑容顿时多了起来,道:“不错,不过朕不希望,这是一次性的交易。”
普特曼斯对欧洲的情形无比了解,这一百多年来战争就没有停息过,谁都希望能拥有优势的武器,如果谁有,一定会大价钱购买,只有有一个人购买,那么所有人都会!
普特曼斯是个商人,深通里面的道理,微微躬身,道:“陛下,未来三年内,这个数额,将会是十倍!”
朱栩矜持的笑容立马如同化开的冰山,道:“你赢得了朕的友谊,你需要什么,想要买什么,朕都会大开方便之门!”
普特曼斯心里大松一口气,同时目光微敛,他早就眼热明朝的商品,以往他们如何都打不开,要是就此打开了明朝的商业之路,这场战争或许是福非祸!
普特曼斯矜持的点头,这是一场艰难的谈判,他输掉的太多,现在要想办法怎么弥补回来。
“那么,我的朋友,下面可否让我们认真的来谈一谈赚银子的事情?”朱栩站起来,笑容满面地说道。
普特曼斯脸角僵硬的动了下,道:“当然,一切遵照陛下的旨意。”
朱栩笑着走出了书房,心里大是畅快。
实际上,他谈判始终都是这位普特曼斯总督阁下,而不是荷兰,毕竟来回一趟两年,怎么谈?只要压服这位总督,那么与未来的“海上马车夫”的关系就建立了。他们需要亚洲的利润,朱栩需要亚洲之外的粮食,目前来说,是各取所需。
当然,明朝将要经历虚弱期,大战略就是堵住马六甲,确保内部平稳,一切都是为了这个战略服务。
现在,双方是愉快的达成了协议。
普特曼斯跟在朱栩身后不远,悄悄擦了头上的冷汗,不管怎么说,他是活下来了。
朱栩摆了丰盛的宴席,宴请普特曼斯,准备与他好好交流一下感情。
普特曼斯现在一脑门子官司,承受的压力不是一星半点儿,哪里有心思吃饭,但宴请的是大明皇帝陛下,他有再多心思也要忍着。
朱栩很客气的举了三次杯,然后就开始问问题了。
“若是我们两国的海军在海面上遇上,该如何避让?遇到利益分配问题,是否有以战争来决定?”
普特曼斯一听就心头狂跳,在亚洲如何能与明朝作对?数百艘战舰,荷兰要以战争来决定,那必将全军覆没!
很明显,他的想法还是停留在南海,可朱栩却不是。
“若是商船遇险,或者被风吹到彼此的势力范围,该如何办?若是有商船没有淡水,或者需要修补,恰好彼此的属地在附近,是否要施救?”
普特曼斯皱眉,现在的船只普遍很脆弱,翻船,沉没是常有的事情,按照他的想法,自然是要救,还要大力的救,荷兰每年要失踪几十艘,上百条人命,这不是一艘船,几百人这么简单,他们船上的货物都价值连城,一艘就损失巨大!
“若是遇到海盗,或者其他国家侵袭,我们彼此是否要救援?”
普特曼斯近乎本能就要求明朝必须提供保护,以强大的海军救援,同时表明他们荷兰也会。
“若是对方的商船,商人抢了对方的生意,是否可以动用暴力手段抢夺,以至于开战?”
“我们的交易应当是平等的,税收该怎么办?用什么货币交易?”
“若是大明将武器卖给荷兰的敌人,荷兰是否会有异议?”
“若是彼此对海外属地产生异议,发生冲突,该怎么处理?”
普特曼斯听着朱栩的话,期初还能回答,后面就直接的看着他,心里在问自己:他是不是在威胁我?
不过接下来大明皇帝陛下的话,让他长松了一口气,很快“据理力争”起来。
第一个是《大明帝国与荷兰共和国的友好条约》,其中对彼此的势力范围进行了划分,确认,并且普特曼斯一再要求朱栩,加上了两国“任何分歧以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完全排除动用武力的可能”。
第二个是《大明帝国与荷兰共和国的贸易条约》,彼此约定了交易的方式,货币,物品,税务等等。大概就是在明朝周边贸易的船只需要有明朝核发的通行证,以大明货币为通行货币,不得与未经明朝允许的国家进行贸易,税务以每艘船货物的千分之一收取等等。
第三个是《海上通行以及援助规则》,第四个是《联合舰队条约》,第五个是《组建联合商行协定》,第六个是《友好援助条约》等等,林林总总,有十五个条约之多。
这些条约都是两人口头在商议,最终的还是要细细推演,并非一时半刻能确定的。
普特曼斯表面上在与朱栩不断的据理力争的谈判,实际上心里大松一口气,甚至于开心。
明国皇帝说的这些,并不苛刻,或者说,在很多地方更像是在保护,让利给他,给了他极大的好处,如果真是这样与明国签订了条约,那么他们荷兰在亚洲依旧可以横行,商贸不但没有损害,还能得到明朝的保护,更加的畅通无阻,更加的安全!
“这就是明人那种自大的性格,要‘施恩于我’?让我感受天朝上国的气度吗?”普特曼斯神色不动的看着朱栩,心里自语,同时开心的不得了,真要是这样,那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朱栩神色不动,一边客套着,一边慢悠悠的喝酒。
要说开心,真正开心的应该是他!
普特曼斯并不知道日后的荷兰有多强大,也不知道大明海军其实是纸老虎,还无法远洋,更不知道,这些条约看似是明朝在亚洲保护他们,实则上是明朝商船出海后,需要荷兰人的帮助!
很快,马六甲以内基本都是明朝的,除了海盗,明朝的商船可以横行无阻,慢慢的发展;出了马六甲,也可以利用与荷兰人的“联合商行”为掩护,韬光养晦,积累经验,一面为明朝打下根基,赚取足够的利润,也可以让明朝安稳的度过危险期。
同样的,海军也可以在马六甲以内放心大胆的训练,争取早日可以远航,到时候可以与“海上马车夫”,“日不落帝国”进行正面竞争!
总的来说,朱栩希望达到的目标,已经超额完成了。
朱栩看着普特曼斯,心情大好的道:“作为朋友,朕不能苛刻的对待朋友,你的那些船只,朕会还给你们,每艘船支付一千两白银即可。”
普特曼斯脸上不动,心里抽了一下,他有一百多艘大小船只,这么一来,又一笔银子要出去了。
以往他都不在意这点小数目,现在动辄就心疼,疼的厉害。
同时他也发现了,这位大明皇帝,不是一般的爱银子。
“或许,我可以投其所好……”普马腿上看着朱栩,心里微动,嘴上道:“感谢陛下的慷慨。”
“喝酒!”朱栩端着酒杯,一脸高兴地笑道。
普特曼斯心里不是滋味,还是举起酒杯。
朱栩喝着酒,心里吐了口气,暗道“现在就差西班牙了,不知道老曹做的怎么样……”
虽然朱栩与荷兰人的协议里有很多“排他性”,“唯一性”的约束,但这种约束只是条约上的,朱栩明面上不会违反,可暗地里是不会老实的履行的。
西班牙是老牌的欧洲强国,现在也还没没落,该利用的,朱栩绝不会放过!
“若是我支持西班牙,是否会让‘海上马车夫’,‘日不落帝国’出现的时间往后拖……”
朱栩在心底自语,削弱,拖延欧洲的殖民时间,对大明来说自然是有百利无一害!
不过这个念头也只是一闪,欧洲现在太复杂,是一个大变之期,不能常理度之。
第760章 讨伐安南
这场“大谈判”并没有旷日持久,明朝有着极其良好的信用记录,并且是周边国家崇拜的对象,现在明朝要“保护与帮助”他们,自然是万分乐意。
当然,不乐意的科尔沁等根本没有抵抗的实力!
第二日,天大明,在朱栩的书房内,平王,唐王,熊文灿向朱栩汇报着情况。
平王看着朱栩,挪动了下胖身体,道:“皇上,科尔沁基本没问题,察哈尔跟您预料的一样,很排斥,倒是那个倭国……”
朱栩神色微动,道:“倭国怎么了?”
平王神色似有些疑惑,道:“倭国的使者跟臣说,希望明年能进京上贡,并且愿意加入我朝的一系列计划,不管是联合海军,还是商贸,甚至是体制改革,都愿意商讨……”
朱栩眯起了眼,拿起边上的茶杯思索起来。
倭国也就是日本,一直都是比较特殊的国家,岛国情绪很重,狭隘自卑又自大,他们的心态是复杂难明。
倭国表示愿意加入大明的计划,应该是看到了大明的强大,至于说“体制改革”,只怕对倭国现在当家的德川将军来说——正中下怀!
“日本要革新吗?”
朱栩心里若有所思,对现在的日本,他除了从锦衣卫以及曹文诏带回来的一些消息外,基本上都不了解。
不过,大明不好过,身为岛国的日本会更不难过,只要大明掐断它的对外贸易,日本将会非常的煎熬!
朱栩抬头看向平王,神色平静的道:“倭国的上贡数额,每年黄金一万两,白银一百万,粮食两百万石,其他不计,至于倭国要参与我朝的计划……他们必须要完成国内的改革才行,达到朕的要求,否则一律拒绝!”
倭国现在有一百多个诸侯国,想要统一就很难,至于政治体制改革——完全没可能!
简单来说,朱栩就是要将日本排除在了他的计划之外,实行全方位的封锁!
平王一副“我明白了”的模样点头道:“是,臣待会儿再去谈。”
朱栩的目光朱聿键道:“唐王?”
朱聿键倒是比平王更为干练,神色一肃的道:“回皇上,微臣这边倒是都很顺利,朝鲜,琉球,萨摩藩都很支持,只是一些细节还要再商讨。”
这三国现在都处在危险的边缘,需要大明的保护,而今明朝的计划看上去是“利于他们”,自然不会拒绝。
微微点头,朱栩的目光看向熊文灿,笑着道:“怎么样,遇到软钉子了吧?”
熊文灿坐在最末,微微倾身,面上倒是如常,道:“回皇上,安南,缅甸的态度有些糊弄的意味,甚至连上贡的数额都不肯交代,其他都还好说,明年愿意进京上贡,恭贺皇上大婚,亲政。”
朱栩端起茶杯,轻哼了一声,这两国都是狼子野心,现在还占据着原属大明的一些国土,喝了口茶,放下茶杯道:“传旨给左良玉等人,告诉他们,必须打着收复国土的口号,声音要大,还有,在缅甸边境进行一些动作!”
边上的曹化淳立刻就知道了朱栩的意思,躬身道:“遵旨!”
熊文灿等人没有异议,雷霆收复安南,震慑东南半岛,确保数年甚至十数年的和平,是明朝的既定策略。
朱栩看着三人,沉吟一阵道:“你们再去谈,然后写好文书来给朕看。”
这场大演武带来的效果有些超过朱栩的预计,当然是好方向。
从北到南,科尔沁,朝鲜,萨摩藩,琉球,台湾,这一条线已经控制在朱栩的手里,现在是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进行融合,一旦时机成熟,朱栩只要一道圣旨就能令他们削去国号,真正的成为大明一省!
“遵旨!”平王,唐王,熊文灿三人站起来,道。
待三人走了,朱栩躺在椅子上,望着门外,目光灼灼,如同有火焰在翻腾。
他这一趟南下最重要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接下来,就看曹文诏以及左良玉等人的了,只要再震慑住东南半岛,大明就可以获得一段相当长时间的平稳期,让他安心的整顿内务。
曹化淳站在朱栩身侧,一直洞若观火,心底也暗松一口气。
皇帝做事向来剑走偏锋,与常人不同,一路走来之所以能地位稳固,支持的朝臣没有过多反对声,就是因为他没错、没败过!这一路披荆斩棘,经历了不知多少,或明或暗反对皇帝“新政”的更不知凡己,一旦皇帝稍有差池,尤其是一场战争失败,将会引起巨大的连锁反应,不可想象!
好在,皇帝又一次胜利了!
除了能继续稳固皇帝的“英明神武”,是“对的”,还能给明朝带来巨大的好处。依照目前已经商定的,四周各国的“贡品”,就有上百万银子,百万石粮食,若是加上海贸的一块,这个数字曹化淳心里都没底,肯定惊人!
曹化淳心念转动着,好一会儿不见朱栩动静,上前低声道:“皇上,是否用膳,或者休息一下?”
朱栩是又一夜无眠。
朱栩微微摇头,道:“各种条约要尽快拟定,以免夜长梦多,签署好了就将人送走,不要再留下了。对了,派人追老曹,带上普特曼斯的亲笔信以及几个亲信,告诉他,荷兰那边就不用打了,直接接管就行。”
曹化淳躬身,道:“是。”
朱栩手指在桌面上敲击着,目光沉思,好一会儿道:“设立吕宋宣慰司,复建旧港宣慰司,‘书同文,车同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要迅速融为一体,马尼拉,巴达维亚,新加坡,要驻守大军,牢牢控制马六甲海峡……”
曹化淳静静的听着,朱栩的意思他能明白,明朝将要在南海诸岛新建书院,商行等等,传播明朝的“先进文明”。
待曹化淳记下后,朱栩又道:“骆养性到了吗?”
曹化淳想了想,道:“应当快到云南了。”
朱栩手指敲击的慢了些,道:“让锦衣卫进来,这些话荷兰人,西班牙人,想办法控制一些,情报网要扩大了。”
“是。”曹化淳会意,道。
“接下来,就是时间的问题了。”朱栩松了口气,目光悠悠的道。
曹文诏去南海,一来一回起码要两个月,安南的战事一时半会也不会结束,他要在福建待一阵子了。
曹化淳听出了朱栩的话里的意味,稍作思忖的道:“皇上,朝廷那边政务堆积日多,南方不宜久待。”
朱栩自然知道,“新政”现在刚开始,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去做,不过这里的事情也耽误不得,手指在桌面又敲击起来,猛的道:“传旨内阁,六部尚书,命他们举荐内阁辅臣,再增加六人!”
现在内阁是两人,增加六人就是八人,加上一直空缺的首辅,就是九人编制。
随着政务的不断增加,朱栩也感觉到有些不堪重负,需要增加助手了。
曹化淳点头,道:“遵旨。”
“嗯,京中近来还有什么事情发生?”朱栩坐起来,端着茶杯道。
曹化淳稍作回忆,道:“刚刚司礼监来消息,永宁公主带着李香君偷偷跑出宫,说要去做女将军,跑进京东大营,被吕国公亲自送了回去,太后下了封口令,不得外传。”
朱栩眉头一挑,摇头叹道:“这丫头,是要气死皇嫂啊……”
小公主这么离谱的根源在哪里,曹化淳心知肚明,等了一会儿又道:“钱谦益称病,已经递交辞呈了。”
朱栩先是微怔,嘴角微翘,玩味的道:“这是因为不想去台湾吗?”
曹化淳没有说话,他是内监,不能揣度外臣。
对于钱谦益,朱栩一直都觉得不堪大任,笑了笑便道:“他要辞官便让他走吧,台湾找别人去,温体仁那边没有闹幺蛾子吧?”
温体仁将来是要去安南的,这位长袖善舞,虽然心思多,可能做些事,去安南最好不过。
曹化淳道:“温大人没有动静,刑部张尚书近来在重审‘东林旧案’,名义上是‘朔本清源’。”
朱栩猛的转头看向曹化淳,道:“谁批准的?”
曹化淳微微躬身,道:“毕阁老。”
朱栩目光闪动的看着曹化淳,然后又转过来,倚靠在椅子上,眼神闪动,沉思不语。
当年他在廷议上,借着赵南星等人的案子,将朝堂内外的东林党人一网打尽,杀的杀,关的关,流放的流放,这个案子,当时震动天下,全靠他的“一意孤行”撑过来的。
东林党在这个时候的绝大部分人心里都是“国之贤士”,尽管朱栩这几年,尤其是这一趟,强行对东林党进行定案,可还是改变不了人们,尤其是士绅,官场之人的看法,想法。
张问达也是东林元老,他想重审,哪怕是翻案朱栩都不难理解,只是毕自严点头,就值得他思索了。
曹化淳看着朱栩的神色,心里挣扎一番,还是谏言道:“皇上,以张尚书来重新厘定案情,将有助于‘新政’。”
朱栩明白曹化淳的意思,点头又摇头,道:“毕师的想法肯定不是这么简单,只怕,还有其他意思。”
第761章 马尼拉
按理说,现在的“新政”是水深火热,举步维艰,应该团结所有能团结的力量,只是东林以及之前的楚党,昆党等都被朱栩下意识的排除在外,纵然他们都没落了,毕竟党羽遍布,关系复杂,并不一定会是“新政”的助力。
毕自严的想法,应该不是要给东林翻案或者定案,是要理清崇祯以来的所有“大案要案”,解开所有人的思想包袱,团结一致的推动“新政”……
“毕师应该是看出了一些我的用意了……”
朱栩暗自低语,他这一路南下,本身也是一种宣示,是对过去进行一种解释,一种切割。
他沉吟一声,道:“嗯,既然有毕师盯着,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还有其他的吗?”
曹化淳道:“其他倒是没有什么紧要的,今年的水情也没有什么变化。”
没有坏消息不代表就是好消息。
朱栩不敢大意,道:“命各地继续关注,不能大意,朕暂时不回京,对于这里发生的一切,要命内阁做好准备,必要的话,派出有分量官员去巡视一番。”
“遵旨。”曹化淳道。皇帝的这一次南下,是对周边关系的一次重塑,现在已经基本完成,接下来需要内阁全力去做了。
对于这次的“谈判”,明朝是“巨大的付出”,萨摩藩,朝鲜,琉球都算感恩戴德,签署了“条约”后急匆匆回国,进行准备了。
明朝对他们只是表象出了“帮扶”,并没有“吞并”的意图,都异常开心的继二连三的离开。
朱栩也做足样子,亲自送他们登船,派人护送他们离开。
蒙古的两个部落,科尔沁,察哈尔,朱栩也是给足面子,送他们北上。
这两者颇有些依依不舍,满腹心思,可还是离开了。
东南半岛更有些迫不及待,争先恐后的离开。这次朱栩懒得理会,任由他们离开——用不了多久,他们会回来的!
剩下的,就是荷兰,西班牙的俘虏了,这些人,朱栩没打算放走,毕竟还有西班牙的事情没有解决。
乘着这个时间,朱栩在广东,广西等地走动,主要是应对“异族”以及海贸的问题,将来海贸的中心将会有两个,一个是南直隶的金银村,也就是后世的上海,一个是广东,金银村是东亚的核心,琉球,倭国,朝鲜的交汇之地,广东是地理优势,海贸应该是便利,出海也最方便。
朱栩有意再次辟出一个特区来,却找不出合适的人选,也没那么大的精力,只能慢慢的来。
时间飞转,转眼就入了八月。
突然之间,一台风袭来,倾盆大雨如泻,狂风大作,将基地都淹没了一半。
朱栩站在门口,看着近在咫尺,还不断上涌的大水,紧皱眉头的望向南方。
曹化淳知道朱栩的担忧,轻声道:“皇上,算算时间,曹总兵应该早就到了,应该有地方避雨。”
千里之外的事情,朱栩知道不知道都是一样不安心,压在心底,摇了摇头道:“安南那边怎么样了?”
曹化淳手里拿过一道奏本,递给朱栩道:“回皇上,多尔衮与鳌拜联合,突袭了太原,然后调头灭掉了武氏,现在陈兵太原二十里外与郑氏的三万大军对峙。郑芝龙的舰队已经在南定登岸,直扑升龙(也就是河内),两相夹击,三天内能结束,收复南安南全境。”
朱栩点头,安南的象军在明朝火炮面前根本不堪一击,郑氏满打满算就十万军队,如何是明朝的对手!
“命多尔衮加快速度,海军不用顾忌了,朕要他们十天之内灭掉阮氏!”朱栩道。
安南现在最大的两个割据势力就是郑氏,阮氏,最南方还有占城一些小国,朱栩需要的,就是雷霆扫灭郑氏,阮氏,震慑东南半岛!
“遵旨!”曹化淳道。
朱栩说完,目光又看向南方。
“希望老曹不要出什么事情……”他心底自语。
时间往前推五天,在吕宋岛上,倒是相对平静,海水也只是轻微起伏,马尼拉,王城内也是一样。
奥昆多本带着三艘战舰逃回来,结果有一艘在半路上沉没了,只带回了两艘,三百多人。
菲律宾总督阿库尼亚站在桌前,双眼大睁的看着奥昆多,满脸的惊愕。
“你说什么?你失败了,只带回了两艘战舰?”阿库尼亚震惊的说不出话来,不论怎么样也不应该败的这么惨才对!
奥昆多现在已经很平静了,自顾的倒了杯酒,喝了一口,以沙哑低沉的声音道:“明人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我们只是在海面上不期而遇,然后,败了。”
阿库尼亚站在那,神色不停的变幻,道:“荷兰人,他们怎么样?”
奥昆多又喝了口酒,旋即摇头道:“不知道,不过我看到了明国数百艘成建制的战舰,比我们更先进的大炮,荷兰人绝对讨不了好……”
阿库尼亚莫名的心里一松,缓缓坐下,神色沉思。
他们在海上的对手就是荷兰人,现在他们只剩下几百人,如果荷兰人也被重创,那就没关系了。
奥昆多之所以能这么轻松,也是这么认为的,仰头喝完杯子里的酒,道:“好了,明日我就回国,在这之前,你要想办法稳住菲律宾。”
他们之前是倾力出击,现在只有三百多人回来,就是他们的全部实力,奥昆多要走,肯定还要带走一部分,菲律宾的王城就等于是空了。
阿库尼亚神色丝毫不动,坐在那若有所思。
他们西班牙不同于荷兰人,只要这里不丢,损失一点人也没多大关系,荷兰人不同,一两千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损失,并且一时半会没办法在调集人手来亚洲。
“你对巴达维亚怎么看?”阿库尼亚抬头一本正经的道。
奥昆多一怔,旋即就会意,俄尔摇头道:“有该死的条约限制,还有,在欧洲之外,我们处于弱势。”
阿库尼亚面露一抹恼恨,冷哼一声道:“都怪该死的英格兰人,毁了我们的无敌舰队……”
奥昆多抹了一把大胡子,道:“不要想太多,经营好菲律宾吧。”
阿库尼亚耸了下肩膀,道:“菲律宾造了不了大船,还得从本土调集,劳烦你了。”
欧洲现在的殖民者在海外热衷于掠夺,为了掠夺会建造坚固的城池,堡垒,可“发展工业”就没有这个耐心了。
奥昆多嘟囔了一声,道:“没问题。”说完,他就走了。
与此同时,曹文诏的舰队已经到了大港,也就是菲律宾最南端的最重要的港口,他轻松占据,顺便躲避现在的台风。
在城内,刘文阗看着外面的大风大雨,抱怨道:“这城实在是太小了,连风都挡不住。”
来道升陪着曹文诏正在里面看着菲律宾地图,头也不抬的道:“嗯,我打听过了,这里地广人稀,都是未开化的蛮夷,他们建不了什么像样的东西。”
曹文诏看了一会儿地图,直起身道:“台风最多今晚就会过去,到时候咱们沿着西海岸一路南下,最多三天就能到马尼拉。对了,文阗,让你找的人怎么样了?”
刘文阗转过身,道:“大人,已经找好了,有一百多个商民,他们都很激动,想要来拜见大人。”
曹文诏点头,道:“等风雨小一点就安排吧,依照国内的体制,命他们中一人为县令,掌管一切,留下三百人给他。等收拾了西班牙人,再请皇上具体安排。”
刘文阗,来道升倒是无所谓,反正佛朗机人的主力已经全灭了,他们就是顺手来接收的,然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