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独断大明-第2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栩看着这些情报,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明朝现在所有的战船,精锐海军都在福建,台湾,时刻准备应对着荷兰人的侵袭,抽不出兵力来教训这个小小的萨摩藩。
  虽然在中山不远处有一座明朝的海军基地,不过并没有多少战船,甚至火炮也不多。
  萨摩藩肯定是要教训的,琉球也必须保住!
  朱栩手指一顿,猛的抬头向外面道:“曹化淳,将老曹叫来。”
  “是。”曹化淳在门外应了一声,而后又道:“皇上,尚丰王在外面已经等了一阵子了。”
  朱栩抬头看向外面,顿了下道:“上菜吧,请尚丰王进来。”
  “是。”曹化淳应声。
  朱栩又看了眼桌上的这些情报资料,起身出去。
  桌上的菜已经在上了,五菜一汤,两荤三素,荤的其中一样还是鸡蛋。
  朱栩看着微微点头,身穿便装,目光看向门外。
  一身王服的尚丰王以及国相尚廉大步进来,在朱栩不远处抬手行礼道:“下臣尚丰(尚廉)参见大明皇帝陛下,愿陛下天垂不朽,万岁永年。”
  朱栩看着两人,笑着摆手道:“二位远道而来,无需多礼,与朕一起用膳吧。”
  “谢皇帝陛下!”两人同时谢礼,尚丰王上前,坐到朱栩对面,尚廉站着。
  尚丰王看着桌上的菜一怔,不由得看向边上的尚廉,尚廉连忙向朱栩道:“大明富有四海,陛下还如此节俭,令下臣钦佩。”
  朱栩笑了一下,道:“二位可能不了解,近来天气古怪,冷的时候奇冷,热的时候奇热,对百姓来说是一种灾情,朕与天下百官需以身作则,简朴为要。”
  尚丰王这会儿也会意过来,向朱栩道:“大明地大物博,定能安然度过灾情。”
  朱栩拿起筷子,道:“不需多礼,随便吃,若是琉球需要粮食,我大明可以支援,国库还是有些储备。”
  尚丰王自然不是为了这个来的,先是谢了声,而后猛的起身,抬手向着朱栩沉色道:“昨日得见大明军威,下臣深为震撼,这次登岸求见,实有一事相求陛下,请陛下务必允准!”
  朱栩拿起的筷子顿了顿,又放下,心里动了动,看着尚丰王面色不变的道:“朕知道你所求何事,前几日倭国的国王上书给朕,言称倭国与琉球皆为大明藩属,藩属若有嫌隙,当居中调和,不应出兵干预,否则有为中国气度,失信天下……朕左思右想,倭国说的并不错,朕不能派兵助你抵御倭国,但可以为你调和。”
  尚丰王在萨摩藩做过好几年的质子,对萨摩藩与倭国中央的关系心知肚明,所谓的“调和”根本无用,因为萨摩藩不会听倭国天皇与当政的将军的!
  尚丰王还没来得及说话,尚廉上前一步大声道:“陛下,萨摩藩与倭国不同,乃是一群海盗,为祸已久,倭国不能治,若是大明派兵剿灭,倭国定人会感激不尽!”
  朱栩如同静静钓鱼的渔夫,看着鱼儿慢慢上钩,心里轻松如常,面上却皱眉,道:“倭国并没有请求朕剿灭萨摩藩。”
  尚廉神色粗狂,刚要开口,尚丰王抢先道:“陛下,正如王叔所说,萨摩藩是一群可恨的海盗,若是琉球被吞并,定然会再次为祸大明,还是需尽早铲除。”
  朱栩一脸的为难,还是道:“朕知道你们焦虑,只是,这件事朕只能居中调和,不能派兵。”
  尚廉一急,急声道:“那那个‘共同防卫约定’如何说?”
  朱栩心里好整以暇,面上不动的道:“那是针对外国,比如红毛人,海军之前已坚决的为保卫琉球而与红毛人开战,并赶走了他们。倭国,不同。”
  尚丰王与尚廉对视,眼神都凝重,他们预料这件事困难,却没有想到明朝皇帝态度如此的坚定。
  朱栩看着桌上的饭菜,不知道为什么,居然没了胃口,心里有怪怪的别扭感。
  “奇怪……”朱栩嘀咕一句,目光看着尚丰王,尚廉二人。
  尚丰王脸色变了又变,最后还是道:“陛下,无论如何,还请救我琉球,卫我百姓,我等愿奉上所有!”
  朱栩面露沉吟,也不再绕弯子,很是敞亮的道:“之所以这么久没有见你们,是因为朕与其他官员细细商议过,倒是想到了一个办法。”
  尚丰王与尚廉都大喜,连忙道:“陛下请说。”
  朱栩看着两人,斟酌着话语,道:“那就是琉球对外去国号,加入我大明,成为我大明一个省,对内还是一样,这样我大明就有保卫琉球的义务,如果萨摩藩不听我大明诏命,也就可直接讨伐,保琉球不失。”
  尚丰王与尚廉一怔,没有想到是这个办法,脸色都微变,接着对视起来。
  明朝对海外没有野心是真的,可这也不能让他们失去警惕,若是大明真的要吞并琉球该如何?
  他们仰慕中原文化,羡慕明朝泱泱大国,天下中心,虽需要大明的保护,可不愿被吞并。
  尚廉眼神微微闪烁,手里有了悄悄的手势,仿佛在传递着什么。
  尚丰王也是如此,暗暗的与尚廉交流。
  两人好似起了争论,居然在朱栩面前直接飞快的打起了手势。
  朱栩不急不缓,神色平淡,心如明镜。
  对于琉球来说,中原王朝是谁并不重要,主要的是能保护他们,有大量的赏赐。所以明朝灭亡后,琉球立刻就转向了满清,并没有朝鲜的风骨,利益使然。
  过了好一会儿,尚丰王才转过头,看向朱栩,迟疑着道:“陛下,当真只是对外?”
  朱栩毫不迟疑的点头,道:“不错,对外,琉球不能称国,需是我大明的琉球省,国王不能是国王,是巡抚。只是对外,其他的一切,还是依旧,朕与中央朝廷并不会干涉。当然,大明会履行‘共同防卫协定’,今后不管是红毛人,还是倭国都不能入侵琉球,否则视同向我大明开战,我大明将全力还击,保卫琉球!”


第698章 这块地朕都要
  尚丰王心里暗松,犹豫着道:“不知我琉球要付出什么?”
  朱栩道:“按时上贡,不,以后叫做交税,并不会很多,做做样子。另外嘛,就根据‘共同防卫协定’的约定,海军在琉球北中南修建三个海军基地,面临入侵,琉球的军队要听我朝调配,也就是战时的指挥权归我大明。其他的,朕与大明都没有要求。”
  尚丰王与尚廉对视,都松了一口气。这样说来,确实与之前没有什么区别。
  尚丰王抬着手,道:“这些下臣没有意见,不知陛下何时可以派军?萨摩藩气势汹汹,琉球无力抵御,并不能撑太久。”
  朱栩也不为难他,道:“我朝刚刚经历了大演武,军队都已经集结好,随时可以调动,只是大军易动,粮草却需要筹集。”
  尚丰王眉头一皱,这个确实是麻烦,他脸色变幻一阵,咬牙道:“陛下,若是军粮琉球来提供,不知可否立即派兵?”
  朱栩一怔,道:“琉球有粮草?”
  尚丰王眼神微变,语气有些慢的道:“为了应付战事……琉球准备了些,并不是很多……”
  朱栩眯了眯眼,这琉球人也不是没有其他心思啊。
  不过都不重要,尚丰王这一点头,大明已经等同于吞并了琉球,朱栩神色不动的微微颌首道:“那好,朕这就发布诏书,命五千骑兵作为先锋,在山北登岸,协助琉球防御,然后抽调船只,运送更多的士兵进入山北,助琉球击退萨摩藩。”
  尚丰王眉头又是一皱,试探性的道:“陛下,明朝没有足够的船吗?”
  朱栩摇头,道:“这倒不是,只是我朝的海军集中在南方,一时间无法调过来,只能在南直隶征集,需要时间。”
  尚丰王轻轻点头,也知道是他着急了,心里转念着,突然又道:“陛下,大明可否像在朝鲜一样,也在我琉球驻军三……一万?”
  朱栩眼神微动,这尚丰王之前还担心明朝吞并琉球,现在这是什么意思?
  尚廉一听,生怕尚丰王的意思不够明确,慌忙道:“是在山北驻军,那里岛屿大,适合明朝在那里练兵。”
  朱栩心里暗自冷笑,这两人打的好主意,让明朝大军隔在琉球与倭国之间,算是彻底断绝了萨摩藩的南下之路,确保了琉球与大明同干休!
  这一点却也是正中朱栩下怀,这支大军将是进攻日本的先锋大军,同时也是控制琉球的基石!
  朱栩装模作样的犹豫了一番,开口道:“琉球是我大明属国,理应保卫,这个朕同意,不过……”
  不等朱栩说完,尚丰王连忙道:“一应粮草都由琉球提供,还可以专门划出几个岛,给军士使用,陛下勿忧。”
  朱栩要说的就是家属的问题,听着就笑了下,果断道:“既然尚丰王这么说了,朕也同意,会命内阁商议,尽快拟定详细办法。”
  尚丰王与尚廉都是大喜,这一趟的目的是达到了,且有更大的收获!
  两人看着朱栩人畜无害的脸,心里不免有些愧疚,觉得利用了他的善良。可是为了琉球的数百年基业,两人这点愧疚转瞬就不翼而飞。
  “吃饭,国相也来吧。”朱栩很是热情的招手道。
  尚廉看了眼尚丰王,在尚丰王边上坐下,两人看着朱栩的热情模样,心里越发放松,隐隐还有些得意。
  朱栩面上是矜持的笑容,心里是大笑,这么轻易的将琉球拿下,虽然还让琉球保留了很大一部分权力,但日后慢慢瓦解便是,琉球已经是朱栩碗里的菜了。
  至于历史上会吞并琉球的萨摩藩,朱栩也决定好生教训一番,隔山敲打一下德川幕府,试探一下他们对明朝到底是一个什么态度。
  一个桌上三个人都很开心的吃饭,彼此都认为是真正开心的人。
  一顿饭宾主尽欢,朱栩还亲自将尚丰王等人送出了门。
  尚丰王与尚廉快步的离开这个小楼,与诸人汇聚,简单的将事情一说。
  与尚丰,尚廉一起来的人都很振奋,以明朝的大军,只要肯出兵,萨摩藩一定不是对手!
  不过还是有人担忧,道:“王,国相,明朝皇帝真的就这样答应了?他不会是傻子吧?”
  “是啊。”有人跟着担忧,道:“明朝是不是有其他企图?”
  有人不赞同,反驳道:“还能有什么企图?难不成明朝还要吞并我们吗?要是两百年前就吞了,何必等到现在?”
  “没错,我们琉球在明人眼里是荒寂的海岛,对他们来说没用的。”
  “我也赞同,现在有明朝出兵,挡在前面,我琉球再也无忧!”
  “是啊,太好了,没想到这次这么顺利……”
  “这么想来,我都觉得有些愧疚了……”
  “哈哈,我也这么想……”
  一群人都是大喜过望,热闹非凡。
  尚丰王与尚廉对视一眼,两人眼中都带笑,心里长吐一口气。
  有了明朝出兵,驻守,他们琉球将安如泰山,不用再战战兢兢,时时刻刻睡不安稳了。
  送走了尚丰王,曹文诏已经到了。
  “皇上,让我去琉球,打那萨摩藩?”曹文诏震惊,这不是他想要的先锋大将啊。
  朱栩摊开地图,哪里不知道他心里所想,笑道:“只是小试牛刀,看到这里没有,这么大一块,朕都要!”
  朱栩手指指的,恰是吕宋,上面有一块颜色是黄的,写着“佛郎机”三个大字。
  曹文诏双眼一睁,道:“皇上,这块地方可比台湾大多了。”
  朱栩这张地图标注的不多,尤其是荷,兰人的东印度公司并没有特别说明,他眯了眯眼,道:“这里土地肥沃,好东西到处都是,佛朗机人在万里之外,这里只有不足三万人,咱们的火炮,战船都比他们好,又离的近,你说,这么好的地方为什么要给别人?”
  这是开疆拓土啊!
  曹文诏心里也激动起来,摩拳擦掌般的道:“皇上放心,我先收拾了那个什么萨摩藩,到时候就将这块领土给皇上拿回来!”
  朱栩神色不动,手指在上面划来划去,一直落到马六甲。
  以大明现在的军力,拿下这些地方都不是问题,只是国力在不断虚弱,撑不住。
  “还得慢慢来……”朱栩自语,大明现在要以战养战,一旦发动战争,必须获取数倍的好处才能弥补,所以要有十倍以上的利润才能算是一场胜战!


第699章 开疆拓土
  曹文诏没有听清朱栩在说什么,只是看着地图上那“佛郎机”三个大字,目光炽热。
  当然,最重要的是那块地,林林总总加起来只怕不比南直隶小!
  若是这块地他给拿回来,那将是何等的功勋!
  他隐约还记得,当初皇帝在潜邸的时候说过,武将觅封侯,说不得他也能挣一个侯爵回去!
  曹文诏暗暗握拳,内心澎湃。
  他也是有压力的,作为大明公认的皇帝第一心腹,带兵多年,愣是没有一点战功,这怎么也说不过去,虽然皇帝不在意,但他不能不往心里去!
  “好,你就是立功的地方了!”曹文诏心思如潮,立功心切!
  朱栩倒是没有在意,目光盯着地图看,不得不说东亚的地图很奇特,尤其是这个马六甲,只要将这里堵上,外面的人就很难进来,可以说,谁控制了这马六甲就控制东亚的一切对外行动——不管是商业还是军事!
  这么关键的地方自然不能拱手让给外人!
  朱栩想到这里心里又一叹,偏偏是这个时候,若早十年或者晚十年,他都有信心拿下来,控制住,却赶上了大明正在走向极度虚弱的时候。
  未来几年,将是“小冰川”最严重的时候,对大明影响也将是史无前例!
  “先拿西班牙开刀,控制东亚一切的贸易,确立东亚霸权再说!”
  朱栩深吸一口气,转头看向曹文诏道:“你准备的怎么样了?”
  曹文诏立即身体一正,道:“皇上放心,虎贲军三万大军,一万人可水战,只要船只一到,随时可以渡海!”
  朱栩点头,心有所动的道:“这萨摩藩的具体情报待会儿朕让曹化淳给你送过去,你细细看看,好生琢磨。朕要嘱咐你的是,这个萨摩藩几乎是全民皆兵,人口估计不足百万,有简陋的火器,火枪火炮都有,不过没有我们的先进,你要发挥咱们的长处,一举将这个萨摩藩打怕,虽然这萨摩藩与德川家不合,可还是一体的,若是遇到其他人干预,尽管打回去,不必客气。火枪,火炮都多带一些,要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我大明士兵的生命无比宝贵,不能是那些倭寇可比的……”
  “皇上放心,臣一定做的漂漂亮亮!”曹文诏的话音铿锵有力。
  朱栩微笑,双眼看着日本的地图,目光深邃。
  萨摩藩吞并琉球并不是一次简单的入侵,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含义。
  比如迫使琉球向日本称臣纳贡,这是在挑战明朝的“华夷制度”,中国核心,同时也宣告日本要摆脱明朝,自建“华夷制度”,自为世界中心!
  这是朱栩断然不允许的!
  思索了一会儿,朱栩暗自冷笑一声,沉声道:“朕封你为‘讨夷大将军’,如果虎贲军不够,山东,朝鲜的兵马也可以调动,等朕收拾了荷兰人,海军随时可以北上,朕一定要倭国再次向我大明称臣纳贡!”
  曹文诏感觉到了朱栩的决心,道:“皇上放心,南直隶有五百门大炮,臣这就写奏本去兵部,再调集五百门,不就是一个小岛吗?臣炸平它,看他们还敢不敢触怒皇上!”
  朱栩神色不动,见识过火器的威力,现在这些兵将是越来越重视了,也是件好事情。
  朱栩在椅子上坐下来,想了想道:“找个合适的地方,建立一个基地,驻军一万,将海军基地也迁移过去,时刻防备,监察着倭国方向,其他任务是打击海盗,对来往船只进行监视,朕要控制海上的一切商贸往来!你先给朕打个底,摸摸情况……”
  曹文诏一直都知道,朱栩做事向来都有一连串的目的,不会奔着一个目标去,闻言道:“是,皇上放心,臣一定做的细致,不会让您失望!”
  朱栩对这个倒是放心,日手指在桌面上敲击着,心里闪念不绝。
  日本现在的人口应该不多,一两千万应该是有的,只是幕府统治是一个大军阀统领着一干大小军阀,人口,兵力都相对集中在大小城市,这样就又显得分散。比如远离江户的萨摩藩,人口,兵力大部分都集中在鹿儿岛,其他地方都是散兵游勇在看着,明显都是有着极其强烈的不安全感,时时防备着他人入侵。
  对于日本,明朝想要动用十万二十万大军一两月占领是不现实的,现在只能以势压人,让日本臣服,待明朝度过这段最艰难的岁月,日后在慢慢清算。
  朱栩正思索着,曹化淳悄步进来,在朱栩身前道:“皇上,汤若望求见。”
  “不见!”朱栩异常果断的道。
  与荷兰人开战在即,现在还不是与汤若望谈生意的时候。
  他话音刚落,连忙又道:“对了,留他在应天府书院,不准与外人接触,以免消息走漏。”
  曹化淳不知朱栩心里所想,道:“是。”转身又走了出去。
  朱栩细细想了想,也就只剩下一件事还没做,看向曹文诏道:“兵贵神速,你去吧,朕等着你的好消息!”
  曹文诏猛的单膝跪地,沉声道:“遵旨!”
  说完,他起身,大步凛然,气势如山的向外走去。
  朱栩看着他的背影,笑着摇了摇头,也长身而起。
  对曹文诏他是万分放心的,别说萨摩藩只是小小的割据势力,哪怕是对上整个日本,只要不是全面开展,小小的局部战争,对曹文诏来说绝对轻而易举!
  更何况大明的火炮比荷兰人还要先进,面对基本上还是冷兵器的日本武士,拥有着绝对的优势!
  再说,曹文诏虽然离开辽东多年,可谁要小看他,就会吃大亏!
  这是一个猛人,经过朱栩另一番培养的猛人!
  会更可怕!
  “让贺云杉明天早上来见朕!”朱栩走到门外道。
  曹化淳迎上来,道:“是。”
  曹化淳刚要转身,朱栩又眯着眼,嘴角微翘的道:“等等,再通知锦衣卫,让他们想办法与日本那个国王接触一下,看看能不能拿到他请求我大明发兵平叛,‘尊王攘夷’的诏书?”
  曹化淳神色微怔,随即道:“遵旨!”
  “皇上这盘棋下的是越来越大了……”曹化淳心里暗道。
  朱栩这边紧锣密鼓安排布置,整个北直隶的喧嚣却刚刚起,逐渐成鼎沸之时。
  大演武的效果正在迅速的显现,对南直隶的“新政”就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巡抚衙门。
  方孔邵,许杰,施邦曜等人聚集在一起,忙的是脚不沾地。
  “景正新政”的内容实在太多,即便现在不能深入推进,只是搭个架子也不是容易的事情,甚至于一年半载架子都未必能搭全。
  好在南直隶现在对“新政”已经形成一种共识,阻力减少,加上又有不少人襄助,顺利了很多。
  施邦曜十分欣慰的道:“诸位大人,应天府所有的商铺都已经重新开门,各项物价也还稳定,民情安顺……”
  方孔邵坐他的桌子里面,拿起一道文书,道:“嗯,应天这边稳定了,其他府县呢?”
  施邦曜神色微顿,犹豫着道;“暂时没有消息。”
  许杰抬头,看着施邦曜的神色,心里了然,转头看向方孔邵道:“大人,各地知府,知县对‘新政’怕是还有抵触。”
  方孔邵冷哼一声,摔下手里的文书,直接道:“许大人,代本官传话,南直隶所有府县的主官,必须严格恪守职责,对‘新政’必须坚定的支持,若是首尾摇摆,休怪本官不顾同僚之情!”
  “是!”许杰点头。
  虽然皇帝携演武之威,迫使很多人看清形势,向“新政”低头,可总有一些人冥顽不灵,死咬不松口。
  这会儿主簿从外面走进来,眉头紧皱,神色古怪。
  许杰正好迎面,看着他道:“怎么了?出什么事情了?”
  主薄一怔,连忙摇头道:“这倒是没有,只是下官总感觉有些不对劲,可又说不清是哪里。”
  施邦曜听着一笑道:“现在事务繁杂,千头万绪,难免有些错觉,不妨事,车到山前必有路。”
  主簿若有所思的点头,而后道:“对了,诸位大人,盐商那么动作很迅速,正在组建盐商商会,很快就会呈上来。”
  方孔邵目光微闪,看了几人一眼,道:“皇上高瞻远瞩,睿智无双,我等不及,在今后面对‘新政’中出现的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多想办法,不能草率,之前‘罢市’的事,决不能再发生!”
  众人都心有所悟,皇帝日理万机还能有空帮他们想办法,他们确实有些过于“懒惰”了。
  吴家。
  吴老太爷躺在椅子上,睁着双眼,静静的看着站在他面前的三兄弟,眼睛一眨不眨。
  三兄弟神色不安,恭恭敬敬的立着,心里都有某种强烈的预感。
  吴老大低着头,声音很轻的道:“景正没有杀一人,不曾抄家,巡抚衙门也没有动静……”


第700章 新得利益者
  吴老大说话,好半晌之后,吴老太爷才微不可察的点头,嘴唇嚅动,断断续续的声音传出:“高……明……是……我……错……了,新皇……不……是……一般……人,大明……或……可……中……兴,你们……要……好……自……为……之……”
  吴老大,吴老二,吴老三都双眼含泪,躬着身,没有说话。
  吴老太爷眼睛眨了一下,直直的盯着三人,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缓缓的闭上。
  吴老大轻轻跪在地上,叩首道:“不孝子,恭送父亲……”
  吴老二,吴老三跟着跪下,趴在地上,泪眼婆娑,久久不言。
  老爷子最后大彻大悟,幡然醒转,用他最后的命,保住了吴家,保住了他们的命。
  王家。
  王北承以及一刚南直隶的致仕的老臣,现在都是欣喜异常。
  他们虽然要捐献家产,可巡抚衙门并没有真的都收,已经贴出告示,只接受现银已经粮食,对于田亩,院子这些几乎都没有要。
  只是在一道“田亩制”上署名,约定了田亩给佃户的租金以及要上交朝廷的税粮数目。
  还有就是,巡抚衙门,督政院,刑狱司等等新建的机构,都会优先照顾他们家族的子弟,完全可以说,他们并没有什么损失,反而得到了更多好处!
  这让他们都非常开心,开始从心底接受“新政”,并大力推动——他们获得了好处,还想得到更多!
  这些都是万历,天启年间的员外郎,侍郎,尚书,还有些地方的布政使,知府,都有着大大小小的家族,家里有的是读书人。虽然现在朝廷用人苛刻,可还是能找出来,不缺能当官的人!
  王北承已经被委任为督政院的副院正,已经算得上是“位高权重”,志得意满。
  面对这一群人,他隐隐是核心,这也算是履新前的一次预演,传说中的“排排坐,分果果”。
  在座的人都明白他的意思,纷纷表态支持,一定会努力协助“王大人”的政务,一同“中兴大明”。
  一干人在这里待了一个多时辰,都得到了一些“许愿”,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王北承从“王老大人”变成了“王大人”,丝毫没有怨气,反而很高兴,整个人都显得红光满面,意气风发,年轻了十岁不止。
  人都走完了,王金宥领着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一脸笑容的走进来,抬手道:“恭喜父亲复出,这一次,我王家定然能再现荣华,屹立南直隶不倒!”
  那年轻人也跟着道:“还是祖父高屋建瓴,通达睿智。”
  王北承看了两人一眼,皱眉道:“今后要叫‘江苏’,南直隶已经是历史了。”
  王金宥与年轻人连忙道:“父亲(祖父)说的是。”
  王北承端起身边的茶杯,淡淡的看了两人一眼道:“你们有什么事情?”
  王金宥看着王北承,笑容满面的道:“父亲骤登高位,需要人手帮忙,孩儿想着山崧今年定会中第,不如让他先帮着父亲做些事情,积累一些人脉与经验。”
  王北承对王金宥的心思哪里不明白,神色不动,目光看向王山崧道:“崧儿,你与周家小姐成婚也有五年了,近来可有去秦淮河?或者其他违反朝廷法纪的事情?”
  王山崧连忙抬手,肃色道:“回祖父的话,孙儿与王家小姐琴瑟和谐,恩爱有加,从未踏足风月之所,也不曾违反朝廷法度。”
  嘭!
  王北承一甩手扔掉手里的茶杯,目光森然的盯着身前的一对儿孙,冷声道:“你们真以为瞒得过我吗?什么琴瑟和谐,你今年养了几个外室?三个是秦淮河教坊的!你以为王家小姐不出声,我就不知道了!”
  王山崧心里一惊,尴尬又倔强的道:“祖父,这些事情外人并不知道……”
  王金宥见王北承发怒,急忙解释道:“父亲放心,孩儿都已经将人打发走了,一定不会有人发现的……”
  王北承一张脸阴沉的可怕,气息也喘了起来,怒声近吼道:“没人知道就算了吗?若是有外人举报,你让为父怎么办?还未上任就要被罢官吗?莫非我王家的荣华都要交托于你们手上不成?”
  王金宥嘴角动了动,也有些生气的道:“父亲,您将官职给外人也不给家里人,难道就不怕外面大人传笑话吗?日后我们还有什么脸面出门?”
  王山崧低着头,不敢说话,他还没有资格与祖父顶嘴。
  王北承目光厉闪,冷声道:“别人有什么可说的?本官是举贤避亲!若是他们自己不干净,我最多就是一个失察,谁还能为此弹劾我不成?再说了,你以为为父是随便给的吗?这些人都是要稳定一方,为‘新政’出力的,就算有人不满,巡抚衙门,皇上眼睛也不是瞎的!”
  王金宥最反感他父亲讲这些大道理,直接摊牌道:“父亲,山崧是周大人的女婿,在南直隶也不是无名之人,这次这么多官职,肯定要有他一个,如果您不给,自有其他人举荐,孩儿就要您一句话……”
  王北承眼角一跳,脸上罕见的露出煞气来,语气越发的冰冷道:“好,既然你要为父一句话,我今天就告诉你,不止是山崧,你,也不能出仕,为父在一日,你们就老实给待在府里,若是你们敢违逆我的话,为父就动用家法严惩!”
  王金宥与王山崧心头一跳,神色都是大变。
  他们看出来了,父亲(祖父)这是铁了心不允许他们出仕,并且是他有生之年都不允许他们出仕!
  一个人辛辛苦苦读书十多年,为的是什么,不就是出仕么?可以说,这是所有读书人的梦寐以求的事情,多少人从葱葱少年考到白首,就是希望能有个功名,踏之入仕!现在呢,大好的机会摆在眼前,居然不准!
  王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