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独断大明-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太吉眼神平静,露出一副我都已经为你想好的表情,道:“先生不必担忧,本汗会以所有降官为你做掩饰,法不责众,明朝需要你,不会对你如何,只是希望先生,莫要忘了我们这一场君臣。”
果然,都被舍弃了!
鲍承先心里冰凉,脸上僵硬的抬手道:“臣……遵命。”
已经由不得他选择了,要么答应,要么就被扔下。答应还能活,扔下只有死。
黄太吉微微点头,道:“先生且去,我会让宗人府将名册移交给先生,先生尽管整合,待明军进城,作为投名状。”
鲍承先已经听不清黄太吉说什么了,只是抬了抬手,转身就出去了。
黄太吉看着他的背影,眼神里杀机一闪而没。
随即,他抬头打量着宏大,富丽堂皇的宫殿,眼神闪烁着厉芒。
“本汗一定会回来……”他低声呢喃,只有他自己能听到。
孟乔芳被囚禁在黄太吉赏赐给他的府邸,紧皱眉头,神色焦急,在大堂内走来走去。他怎么也想不到,只不过一天的功夫,山河倒转,风云突变!
第482章 多尔衮出征
孟乔芳神色焦急,他不清楚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可清楚,他这个都察使恐怕没有那么容易脱身了。
“不行,得想办法!”
孟乔芳脸色变幻,抬脚就要出门。
“回去!”
他刚走出门,两个金兵拔刀相向,冷声道:“不想死就回去!”
孟乔芳一个踉跄,然后沉着脸道:“我认识鲍承先,我要见他!”
那两个金兵一怔,鲍承先在后金有着特殊的地位,黄太吉很看重他,一般人得罪不起。
“真的?”那个金兵不太相信。
孟乔芳这个时候也顾不得掩藏了,他不能莫名其妙死在这里!
“真的,你们一问就知道!”孟乔芳急色道。
外面的动静越来越大,孟乔芳是真怕了。
那个金兵看了眼孟乔芳,教训了一声,快步离开。
整个沈阳都乱套了,富人忙着搬家,穷人忙着逃命。
鲍承先虽然不愿意做弃子,可也不愿意坐以待毙,有明朝督察使的帮忙,他自然万分愿意。
不到小半个时辰,鲍承先就联络起了大部分在沈阳明朝降将,还有一部分金人,蒙古人。
贺虎成,祖大寿,熊廷弼率八万大军,成掎角之势,缓慢向着沈阳方向推进。
确实如黄太吉所猜测,明朝想要毕其功于一役,故意给黄太吉留下时间,让他筹集兵马,困守沈阳。
东江镇的动作更迅速,张盘,耿精忠等人率兵进攻辽阳,萨尔浒,甚至直逼铁岭,对着沈阳形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
锦州城楼上。
杨麟急匆匆上来,道:“皇上,黄太吉要跑,建奴仅剩的兵马都在城西集结,权贵都直奔科尔沁。”
孙承宗等人也快步上来,神色急切道:“皇上,要是黄太吉跑去科尔沁,对辽东,对九边威胁就大了,臣认为必须要阻止,哪怕不能击杀黄太吉,也绝不能任由他去科尔沁!”
朱栩望着北方,目光闪烁,想了想道:“科尔沁有什么动静?”
杨麟道:“停下了,大篮子一直在监视着。”
朱栩点头,沉吟不语。
黄太吉出逃是朱栩意料之外的,本以为他会有奇谋,与明军一战,哪怕是他退到萨尔浒,在北方,以骑兵优势打游击也足够明朝头疼。
可黄太吉这么果断的放弃沈阳,直接去科尔沁,还是大出朱栩以及明朝诸将的意料!
可朱栩手里只有一万虎狼卫,其他的都是步兵,黄太吉有两万骑兵,还有科尔沁随时准备迎接的三万。
杨麟见朱栩久久不言,有些焦色的道:“皇上,早作决断,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朱栩转头看了眼,孙承宗,杨麟,多尔衮等人都在,他顿了顿,道:“你们是怎么考虑的?”
杨麟这次没有捞到战功,闻言就抢先道:“皇上,建奴逃跑,肯定无心恋战,不如以骑兵为先锋,步兵随后,狠狠的追杀一次,哪怕只斩掉五千人,也能大大削弱建奴的军力!”
朱栩不置可否,转头看向孙承宗。
孙承宗沉吟着,道:“皇上,建奴逃亡科尔沁,必然携家带口,不能全力一战,尾随追杀,一定范围内是没有问题的。”
朱栩对于黄太吉一直都抱有极大的警惕,实际上黄太吉的动作每每都出人意表,若非朱栩在辽东早早准备,抢了先手,只怕现在谁胜谁负还真不一定!
面对这样的人,朱栩需要的就是“谨慎”二字,他看着孙承宗,又看向杨麟等人,最后的目光定格在多尔衮身上。
“这个人,是该测验一下了。”朱栩暗道,目光也一直看着多尔衮。
多尔衮看着朱栩的目光,心头一动,上前一步单膝跪地道:“皇上,臣请命,追击黄太吉!”
朱栩微笑,点头道:“好,你率领虎狼卫,一定要小心,不求全歼,尽可能的削弱黄太吉的有生力量!”
“遵旨!”多尔衮脸色不变,应声后转身大步离去。
杨麟与孙承宗都是脸色微变,杨麟犹豫着道:“皇上,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多尔衮,不能信任……”
朱栩点点头,转向孙承宗道:“通知东江镇,多铎,硕托都控制起来,那一万多骑兵也立即下马,整编!”
黄太吉只有拖家带口的两万人骑兵,多尔衮一万虎狼卫,即便有着三万人,对大明的七万大军来说,威胁也不大。
孙承宗刚要说话,朱栩又沉声道:“传旨熊廷弼,一定要稳妥,速度要慢,不着急攻下沈阳,一定要密切监视黄太吉的动静!”
孙承宗听明白了朱栩的意图,抬手道:“遵旨!”
熊廷弼很快就收到旨意,他也知道萨尔浒的事,沉着心,控制着大军,以对称之势,缓慢向沈阳方向推进。
沈阳城内鸡飞狗跳,群魔乱舞。
黄太吉坐在马上,从青石路上,缓慢的向着西门走去。
他表情平静,双眼在两边静静的看着,眼神无波,正常的可怕。
哲哲与布木布泰等人坐在后面的马车里,满脸都是不舍。
无数的后金权贵们也都万分不舍,可他们也知道他们以往都对明人做了什么,哪怕明军放过他们,他们那些奴仆也不会放过他们。
还有就是一些胆战心惊的明朝降将,他们也害怕被清算,拼死拼活的求黄太吉带他们走。
沈阳的人口并不多,可随着明朝大军压境,从辽阳,铁岭四处涌来的人,杂七杂八居然有五六万人!
黄太吉出了西门,率着大军走在最前面,扬古利等人随后,出了城,速度就渐渐快了起来。
扬古利与明军作战,极少有败绩,心里憋着一肚子火,一边打马跟着黄太吉,一边道:“大汗,给我一万人,我就能屠了这群明军,咱们这么走,实在太窝囊!”
黄太吉双腿无力,只能勉强坐在马上,并不能全速行军,闻言只是冷淡的道:“八万明军,一万骑兵在前面,随后是百门大炮,七万步军相互,这种犄角之势,犹如一个滚筒,你向哪边动就会碾压向哪边……”
扬古利嗤笑一声,道:“别说八万,十万人我也杀过,大汗你下令吧!”
黄太吉望着北方,抬了抬头,道:“现在的明军不同以往,过去的明军,未战击溃,三万大军可战的不过几千人,现在的明军,一万人会有两万的战斗力,说不上悍不畏死,可也不会出现逃兵,去科尔沁,这沈阳,本汗还会回来的。”
黄太吉的声音没有一点波动,不冷不热,极度的冷静,这让扬古利感到害怕。
扬古利没有再说话,他心底也清楚,大金国是经不起损失了。
多尔衮飞速接管了虎狼卫,陡然调转方向,越过广宁,直线北上,要截杀黄太吉!
黄太吉现在也万分紧张,斥候遍地,虎狼卫一动,黄太吉就知道了。
扬古利大怒,看着黄太吉吼叫道:“大汗,多尔衮背叛我大金,罪该万死,大汗,给我一万人,不,五千人,我去杀了他!”
黄太吉嘴角挂起一丝微笑,依旧不紧不慢的道:“多尔衮确实出乎我的意料,不过,到底是谁吃亏,现在说的还太早。”
扬古利眉头紧皱,黄太吉的话听着很晦涩,他一时摸不清头脑,还是认真的道:“大汗,多尔衮就要追来了,必须要截住他!”
黄太吉下意识的夹腿,在那一瞬间,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居然感觉腿有力了,脸上也露出笑容,大声道:“传令,全军全速行进!”
扬古利神色微变,道:“大汗,还有很多妇孺,拖家带口的,根本没有办法加速行军……”
黄太吉却不理,打马率先加速。
扬古利明白了,双眼狠色一闪,传令道:“全军加速!”
这么一来,倒霉的就是后金权贵以及明朝降将,外加那些忠心耿耿的奴仆。
多尔衮的虎狼卫如同一把利剑,铁蹄滚滚,全力北上。
他一身的银甲,拼命的打马,沿着辽河,奔突如虎。
这虎狼卫是以多尔衮带过来的三千金兵为主体组成的,人数混杂,战斗力从未检验过。
可多尔衮毫不犹豫,也没有胆怯,大军滚滚而上,一副要与黄太吉决一死战的架势。
锦州上空,大篮子上。
朱栩拿着望远镜,静静地看着。
多尔衮,黄太吉这两人是他最重视的,黄太吉不能留,可多尔衮在他手里。
孙承宗能猜到朱栩的用意一二,望远镜里能看到多尔衮骑兵的动静,不需要多久就能追上黄太吉。
“皇上,黄太吉要跑!”
杨麟盯着黄太吉队伍,忽然放下望远镜转向朱栩急声道。
朱栩也转向黄太吉,隐约可以看见,黄太吉的前头部队在与后面的渐渐脱离,并且在不断加速。
孙承宗神色凝重,转向朱栩道:“皇上,虎狼卫不能继续向西了,否则黄太吉不回头,科尔沁也会对虎狼卫出手。”
朱栩笑了笑,道:“这些朕不在意,朕想看看多尔衮。”
“看看多尔衮”,这句话隐藏了不少的意思。既要看多尔衮的心思,也要看他的能力。
第483章 沈阳
孙承宗与杨麟都没有再说,黄太吉与多尔衮已经不再重要,熊廷弼与贺虎成的兵卒正在加速赶往沈阳,一旦攻占沈阳,黄太吉就彻底没有了回头的路!
“皇上!”
没多久,杨麟就收到下面传来的消息,对朱栩道:“皇上,东江镇传来消息,已经攻占抚顺,铁岭,萨尔浒,正在想北方的开原进军,只要完成,就只剩下沈阳了。”
朱栩微微点头,没有说话。
东江镇的兵应该是大明最弱的了,那里太辽阔,太复杂,朱栩一直办法彻底整顿。可再不堪,也比现在的后金各处强,根本没有费多大力气就攻占了各城。
“还有半个时辰,熊廷弼就能到沈阳了吧?”朱栩自语。
沈阳已经,或者是辽东已经被后金割据几十年,一旦明军再次收复沈阳,以现在明朝国力,全力打造沈阳城,外加辽阳,抚顺,铁岭的拱卫,黄太吉想要再回来,基本不可能!
这样一来,虽然黄太吉在科尔沁,可能势力大增,可对明朝的威胁,已经不足以让朱栩再去花过多心思了。
孙承宗等人也满怀激荡,这个威胁大明朝廷几十年的辽东,就要彻底被解决了!
多尔衮率军,很快就追赶到了黄太吉扔下的一大波人,足足有两万多,这些人要么跪地投降,要么一哄而散。
多尔衮也完全没有在意他们,大军转向,尾随着黄太吉的两万多大军,以全力速度,疯狂追杀。
多尔衮一马当先,疯狂追击,双眼冷静非常,勒住麻绳的手,骨指都发白。
代善之子满达海跟在他身侧,神色变幻,转头看向多尔衮,道:“多尔衮,你真要的追杀大汗吗?”
满达海是因为要营救代善,作为后金特使进入明朝,随后被扣押,这次是朱栩故意安排来了。不同于多尔衮的讳莫如深,他的心思还在大金。
多尔衮面无表情,道:“黄太吉乃是我大明忠勇王,不知道忠心为国,阴谋叛乱,你我都是大明将领,平乱乃是理所应当。”
满达海神色动了动,多尔衮说的大义凛然,可分明还是背叛了大金,在追杀他们的大汗。
满达海看着多尔衮,再次劝道:“多尔衮,若是我们现在联手,还能拿回沈阳!”
多尔衮目光闪动着冷芒,转头看了眼满达海,道:“大金要重建!”
满达海眉头一皱,他从多尔衮话里听出了什么,刚要追问,多尔衮又突然道:“前提是,黄太吉必须死!”
满达海不知道多尔衮想干什么,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再开口。
虎狼卫在追赶黄太吉,没有多久就追上了。
黄太吉虽然甩脱了大部分拖累,可还有一部分扔不掉,因此速度也就慢了下来。
扬古利转头看着身后的烟尘滚滚,神色阴沉转向黄太吉,道:“大汗,给我五千人,我去杀了多尔衮!”
黄太吉没有理会,目光看向远处,隐约可以看到旌旗猎猎,煞气弥漫。
扬古利一见,又道:“大汗,真的不能就这么算了,否则多尔衮会成为我们的心腹大患的!”
多尔衮现在有一万虎狼卫,外加多铎,硕托带走的人,那就是两万多,以明朝的人力,随时能增加更多,假以时日,别说他们,哪怕加上科尔沁都未必是他的对手!
黄太吉不接话,只是打马。
不远处的科尔沁大军也挥军东进,迎接黄太吉,另外还分出一部分,远远的对上多尔衮。
满达海远远的就看到了,看向多尔衮道:“多尔衮,科尔沁上来了,我们停下来吧。”
多尔衮脸上带有厉色,沉声道:“大军不要停!”
多尔衮疯狂打马,不断的向前冲击。
骑兵的可怕就在于冲锋,马不停蹄,会如同利剑,撕毁阻挡的一切!
科尔沁的援军越过黄太吉,摆开阵势,远远的对多尔衮发出警告。
满达海已经能够隐约看到那领头的人,神色凝重,道:“多尔衮,不能再向前了,否则科尔沁那边会忍不住的!”
骑兵是有安全距离的,一旦对方感觉到危险,哪怕再不想也得反击。
多尔衮眼神跳动着火焰,置若罔闻,拼命的打马。
满达海神色有些慌张,急声劝道:“多尔衮,不能继续向前了!”
多尔衮冷笑一声,拔出刀,高高竖起,拼命的勒马绳,催动着马,全力向前冲刺。
一万虎狼卫,从未这么奔突过,跟随着多尔衮,如同拼命一般,化作利剑,疯狂向着科尔沁的骑兵冲去。
锦州上空,孙承宗等人都脸色大变。
“皇上,这多尔衮疯了!”
杨麟向着朱栩,目光急变。
对于科尔沁,明朝还是以“安抚”为主,哪怕是黄太吉投奔科尔沁,明朝也需要稳住科尔沁,不至于立刻作乱。可多尔衮这么一来,分明是将科尔沁逼向黄太吉!
真要是这样,不论是还未占领的沈阳,还是从宁夏到大同的重镇,都将受威胁。这种威胁还不同于之前的察哈尔,会是真正的威胁!明朝收复了沈阳本是大胜利,可是要付出的成本却增加,完全没有预期的效果!
北方九边重镇将不得安宁,明朝需要付出更多精力来应对!
孙承宗也想明白了,可现在已经来不及阻止多尔衮,神色变幻着,向朱栩沉声道:“皇上,多尔衮不能留了!”
朱栩还拿着望远镜,一直注视着多尔衮,科尔沁,黄太吉三方的动静,耳边也在听着孙承宗与杨麟的话。
孙承宗的话很简单,多尔衮是建奴人,可有可无,既然惹怒了科尔沁,杀了给科尔沁出气也不是什么大事。朝廷再花些银子,应该不难让科尔沁安静下来。
毕竟,强势的大金都被明朝一步步吞噬,科尔沁不是万不得已,也不会与明朝彻底撕破脸!
朱栩笑了笑,道;“先别急。”
随着多尔衮的全力冲锋,科尔沁也动了起来,缓缓向前聚集,准备反击。
黄太吉已经停了下来,马头调转,快速整军。
扬古利望着还是冲锋的虎狼卫,恨声道:“大汗,我们也上吧,多尔衮不过是乳臭未乾的小毛孩,我能轻松拧下他的头!”
黄太吉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错觉,感觉双腿有力了,夹住马腿,远远的望着冲锋过来的多尔衮,脸上挂着神秘笑容,道:“去告诉孟扎哈贝勒,就说不要动,任由多尔衮冲过来。”
扬古利一惊,道:“大汗,你看到多尔衮的气势了,真要任由他冲过来,麻烦就大了。”
骑兵任由骑兵冲锋,比骑兵冲锋步卒还可怕!
黄太吉笑容更多,道:“传令。”
扬古利看着黄太吉的神色,想了想,道:“是。”
率领一万多骑兵在最前面的科尔沁贝勒孟扎哈,听着黄太吉的传信,眉头皱了又皱,还是闷声道:“命令所有人,按兵不动。”
科尔沁有援兵三万,加上黄太吉带来的近三万人,草原上就有了近六万人,远远的对着多尔衮的一万虎狼卫骑兵。
多尔衮还在冲锋,眨眼间就能将黄太吉一群人看清,仿佛近在咫尺。
满达海心都要跳出来,他是真不愿意看到他们内讧,这么厮杀!
多尔衮双眼通红,脸上迸射着杀机,用刀面打马,飞奔着。
五百米,四百米,三百米……
孟扎哈双眼大睁,手握长刀。
黄太吉抬着头,双手紧拉着麻绳。
锦州上空,朱栩拿着望远镜,双眼微眯。
多尔衮这个动作,将决定着草原,辽东以至于整个大明的军事政策!
满达海也拔出了刀,不管情愿不情愿,他们都必须站在一边,否则双方都会杀死他。
二百米……
双方都可以清楚的看到对面的人脸型,一举一动。
多尔衮还在冲,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但诡异的是,双方都没有什么喊叫声,只有马蹄声在沸腾,淹没了一切。
一百米……
满达海最后看了眼多尔衮,神色冷峻的望向前面。
“转向!”
多尔衮调转马头,向着孟扎哈右侧冲去。
多尔衮的大军斜出一条直线,与孟扎哈一万多骑兵的擦肩而过。
孟扎哈感觉着多尔衮大军冲过的冷风,悄悄擦了擦头上的冷汗。
黄太吉嘴角微翘,眼神里的诡笑更多。
锦州城上空的孙承宗等人长松一口气,多尔衮还有理智,没有与科尔沁撕破脸。
科尔沁没有动,也说明他们还没有与大明开战的勇气。
大明九边重镇,至少在未来数年应该不需要太过注意,大明上下可以更加专注的修整内务了。
朱栩望远镜看着疾驰而过的虎狼卫,纹丝不动的科尔沁援军以及黄太吉,神色莫名。
这样诡异的局面,是怎么形成的,意味了什么?
多尔衮在打什么主意?黄太吉又在想什么?
“皇上,熊大人快要到沈阳了!”突然间,杨麟放下望远镜,向着朱栩激动地说道。
朱栩也连忙将望远镜转向沈阳方向,果然,熊廷弼的大军已经离沈阳没有多远了。
第484章 收复沈阳
孙承宗放下望远镜,看向朱栩沉声道:“皇上,可以准备进沈阳了!”
孙承宗话音一落,杨麟等人都是神色微变,接着心情剧烈澎湃起来。
这件事看似轻轻松松,可对大明上下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
这标志着近百年的辽东问题,在大明成为历史,再不会危害大明,这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端!
孙承宗,杨麟等人表情各异,都很激动,恨不得现在立刻就扑向沈阳。
可最激动的,莫过于朱栩。
攻占沈阳,不仅标志着辽东问题解决,同样也是朱栩谋划多年的战略获得成功,彻底的改变了明朝的历史!
这个可以说是朱栩最大的战略,哪怕真有一天李自成或者王自成打到了京师,改朝换代,那依旧是汉人的天下,神器不会旁落,文化血脉传承不会被割断!
朱栩背着手,目光炯炯的望着北方,仿佛通过肉眼就看到那个从未见过的沈阳城。
他内心激烈如潮,万般思绪不定,只是望着北方出神,胸口起伏着,万般言语也说不出口。
过了不知道多久,孙承宗看着朱栩变幻的侧脸,轻声道:“皇上……”
朱栩猛地回过神,看了看孙承宗,想了想道:“今天不进沈阳,命熊廷弼全权处置,拟旨,信王,平王,靖王,六部尚书,大理寺卿,英国公,徐国公等,在京二品大员,国公等奉旨来锦州,明日,随朕一起进沈阳!”
孙承宗立时就明白了朱栩的用意,沉声道:“遵旨。”
朱栩压着好似要跳出来的心脏,双手都在颤抖,望远镜注视着沈阳方向,他能看到沈阳有一大堆人出来,没多久熊廷弼的大军也缓缓进入沈阳成。
朱栩看了一会儿,也需要时间冷静心情,转向孙承宗等人道:“都下去吧,下面的事情,你们安排。”
孙承宗也需要时间来平复,来处理,抬手道:“遵旨。”
朱栩进了锦州,依靠在椅子上,闭目敛息。脑子里全都是乱七八糟的思绪,久久都不能平静。
不管黄太吉死没死,也不管还有多大威胁,收复沈阳的意义……无与伦比!
朱栩没办法让自己冷静下来,只能任由思绪翻飞,慢慢的呼吸均匀,令自己进入睡眠状态。
孙承宗等人在草拟诏书,到底哪些人要来,哪些人不能来,都需要细细推敲,马虎不得。
没有多久,孙承宗就草拟好了,送入朱栩的暂住卧房。
他虽然是边关将帅,可也都是文官出身,文笔能力非常强。
朱栩刚刚眯了会儿,看着孙承宗草拟的旨意,微微点头。孙承宗在里面加了不少人,有天津巡抚李邦华,北方水师总兵袁可立等人。
“好,送文昭阁拟好,盖印。”朱栩递给孙承宗道。
孙承宗接过去,见朱栩脸上有疲惫,还是道:“皇上,沈阳既复,辽东地域广大,人口繁杂,可是要治所迁入沈阳,重新整肃兵政?”
朱栩一听,也若有所思起来。
辽东北方,多数是“无主”的“不毛之地”,真要划地界,着实可以小小任性一把。不过,明朝上下除了朱栩,估计没有多少人会热衷将这些地方纳入大明版图,毕竟是费力不讨好,一点好处都没有。
孙承宗见朱栩久久不语,也没有说话。
辽东之事牵扯复杂,尤其还有蒙古以及逃跑的黄太吉。兵力上有山海关,东江镇,成分复杂,豪门大户也勾连成荫。想要稳妥,有序的理清楚,没有个十年八年,也未必能见成效。
朱栩手指敲着桌面,半晌,笑了笑道:“辽东,先扫灭建奴残余,等朕回京之后,再细细商议。”
孙承宗也清楚,辽东最复杂的,莫过于人事,熊廷弼,毛文龙等人都在辽东多年,抚定辽东缺他们不行,都留下也必然陷入权力倾轧。
“遵旨。”孙承宗道。
此事,还不止是辽东,朝廷上,必然也有一番激烈博弈了。
朱栩看着他的背影,目光闪过冷冽之色,道:“也罢,乘此机会,有些事,该一并解决了!”
丑时。
曹化淳守在御书房,刘时敏守在司礼监,从辽东来的“圣旨奏本”直奔司礼监,外加的还有皇帝密旨。
刘时敏看到“圣旨奏本”上明写的:“皇上英武神明,亲率大军复克沈阳,此乃不世之勋,万载功绩”。
耳熟能详的套话不去看,最重要的是“复克沈阳”,这可真是万世功勋!
这个消息太过突然,只怕整个大明上下都没有准备。
刘时敏看着这道“圣旨奏本”,心情也久久不能平复,看着外面黑漆漆的月色,却好似有一轮昊日,正在灼热升起,要照耀整片大地!
“公公。”
身边的小太监见刘时敏很久都没有动作,轻声唤道。
刘时敏一怔,慌忙醒悟过来,道:“快去请曹公公来,不,我亲自去!”
拟旨的权力刘时敏有,可盖印的只有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才行。
小太监没有看到奏本,闻言只能打着灯笼去御书房。
曹化淳知道这个消息,也震惊的久久不语。
刘时敏看着曹化淳的表情,仿佛想到了他的刚才,笑道:“曹公公,还是抓紧吧,明日,这些大人们都是要到锦州,随皇上一起进入沈阳的。”
这是一种宣示,同样,也是皇帝英明神武的昭告天下!
曹化淳看完这个,又看向朱栩给他的密信,神色变了变,然后卷起,放在灯上,缓缓烧掉。
旋即,他深吸一口气,看了眼刘时敏,道:“刘公公,走吧,咱们出宫,亲自去请人!”
刘时敏自然万分愿意,换上了朝服,点齐人手,大开宫门。
短短不到半刻,整个皇宫都灯火通明,照亮了京城。
得到消息的,都无不惊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都还不知道皇帝已经离京,更不知道辽东大胜,复克沈阳!
曹化淳第一站,就是摄政王,朱由检的府邸。
朱由检听到这个消息,双眼睁大,一脸震惊不可思议的看着眼前的曹化淳。
这个消息,要是换个人告诉他,他绝对不会相信!
第485章 蓄发易服
朱由检看着曹化淳,表情激动,心里满怀激荡。
他有着无比强烈的中兴大明的愿望,对辽东也一直持非常的强硬态度,若是朱栩真的收复了沈阳,他的高兴程度,在满大明估计就次于朱栩。
朱由检沉默了许久,压着狂喜的心情,看着曹化淳道:“曹公公先去,本王这就奉旨召集百官,天亮之前,一定会赶赴锦州!”
曹化淳笑着点头,道:“奴婢告退。”
曹化淳一走,周王妃,王承恩等人很快都来了,脸上都有着惊容。
周王妃看着朱由检脸上难以抑制的激动表情,轻声道:“王爷,这是真的吗?”
倒不是周王妃不信,而是明朝在辽东败的太多,虽然近年接连大败金人,可还是没有扭转明人的“朝廷在辽东积弱”的想法。
朱由检看向周王妃,王承恩,深吸一口气,道:“这件事,皇上不会乱来。”
言下之意,就是朱栩乱来太多了。
周王妃虽然不太懂政事,可也万分清楚,明朝攻下沈阳会怎样的震动天下!
王承恩看着主意,神色不动,心里却隐隐的不安。
真是如此,皇帝的威望将会越来越高,甚至是难以企及。宫里又在安排着大婚,一旦皇帝亲政,那文昭阁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天下人,怕也没有谁会在意文昭阁了吧?
不过他看得出,信王还没有察觉到这一层,神色兴奋,眼神闪烁,正在看着摊在桌上的圣旨。
没有多久,朱由检就换了朝服,起身向宫里走去。
与此同时,刘时敏也相继去了刑部,工部,礼部,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