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独断大明-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文诏坐在大马上,沉声喝道。
  两万七千大军的整齐划一,顿时犹如地震,令四周的山林都颤动起来。
  迎面的李自成神色凝重,这支官军不同于洪承畴,明显更加训练有素,战意沸腾。
  好在经过这段时间的大小战事,他也有了一点底气,知道仗该怎么打了。眼见官军逼近,他立刻下令,摆出两条一字长蛇阵,向前推动。
  李自成不同于牛金星,他在高迎祥手下日子不短,经历了大起大伏,在宋献策的建议下,也不停的操练军队,选拔勇壮之士,虽然还远不如官军,可也初见成效,至少比牛金星强太多。
  李自成不想战,可现在也躲不了,他只能将军队压上来,若是能堪堪抵挡,高迎祥后面的军队就都全能压上来,彻底打垮官军!
  若这能这样,那陕西真的就是他们的了!
  曹文诏眼见这群贼匪还真敢与他的官军对阵,心里终于明白,皇宫的朱栩为什么那么早就未雨绸缪,做那么多事情了。
  他看的远!比所有人都远!
  越是如此,越让曹文诏觉得愤怒,这帮贼匪当杀!
  他坐在马上,纹丝不动,任由李自成的一字长蛇阵逼近。这样的阵法在曹文诏看来,更多的是为了方便他们逃跑,毫无用处!
  待他们到了一定距离,他坐在马上,一挥手,沉声道:“开炮!”
  嘭嘭嘭!
  炮声隆隆,硝烟弥漫,一颗颗炮弹在李自成的大军中炸响。
  曹文诏耳朵动了动,有些惊讶这大炮的威力。
  这是军器局最新研制的大炮,射程超过五千米,炮弹也是特制,威力也奇大,依照皇帝的赐名,叫做“火油弹”,不在于炸死人,迸射出的是滚烫的火油,哪怕沾到一丝,也足以让一个强壮大汉哭爹喊娘,失去战力。
  “啊啊……”
  “啊啊……”
  果然,随着炮弹炸开,那附近的流民军纷纷倒地,在地上打滚,痛苦的大叫。
  三十门大炮,丝毫没有停歇,一颗颗炮弹飞出,没有多久就彻底打乱了李自成的一字长蛇阵,更是将他们的进攻锐气生生打断,无数人开始四散逃跑。
  李自成看的恨得牙齿都咬碎,他指望着进攻,给军队增加一股士气,与官军硬拼一次,哪能想到官军手里居然有这样的东西!
  这些本就人心不齐的流民军,顿时军心崩溃,四散而逃,李自成心里犹豫再三,打马直奔西面,怒声道:“撤军!”
  他身后的北方是高迎祥的大军,他没有回去,他知道,一旦他回去,只会冲散高迎祥的阵势,最为重要的是,他觉得,高迎祥也胜不了!
  曹文诏丝毫没有在意李自成,下令道:“穷寇莫追,大军向前,炮兵全速前进!”
  高迎祥一直盯着李自成的一举一动,眼见他一碰官军就溃不成军,心里的那一丝侥幸也烟消云散,转头看向不远处宋献策道:“先生,我们现在该如何?”
  他也不觉得他手里的四万散兵游勇,能敌得过近三万的精锐官军,尤其还配有火炮。
  宋献策目光闪过一丝冷酷之色,低声道:“断尾求生!”
  高迎祥猛的双眼一睁,明白了宋献策的意思。
  可他心里挣扎,这是他好不容易拉扯起来的大军,要是这么轻易就没了,他万分不甘心!
  可是曹文诏的大军已经逼近,容不得他多做思考。
  “大王,大王!”
  忽然间,牛金星打马飞奔过来,急声道:“临潼失手,有近万官军正追赶过来!”
  宋献策本能的觉得牛金星在说谎,可现在也没空给他去查实了,只能看向高迎祥。
  高迎祥转头看去,果然见临潼方向,数千流民向他这里奔来,还能隐见官军的厮杀声。
  他一咬牙,沉声道:“牛将军,你率军断后,待本王到了咸阳,整军备战,与官军决一死战!”
  牛金星神色大惊,这不是与他刚才那招金蝉脱壳一模一样?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牛金星只得硬着头皮接下来。
  高迎祥一见,立时就带领他的两万直辖“精兵”直奔咸阳,那里有刘宗敏在,还能抵挡官军一阵,足够他转身进凤翔府,然后再转到汉,中,到了四川与陕西,湖广三省边境,他纵横的空间就大了。
  牛金星接管了剩下的两万流民军,待高迎祥一走,也没有客气,直接带着人直奔西面,直扑向巩昌府。
  “杀!”
  从临潼追杀过来的刘文阗一见,顿时下令全军西向追杀牛金星。
  曹文诏也命大炮进西安府,然后直扑咸阳。
  杨鹤作为陕西总督,总算有出恶气的机会,也带着三千兵马出城,会合刘文阗,追杀向牛金星。
  高迎祥刚到咸阳,将咸阳的一切物资,金银财宝劫走,领着大军接到借道凤翔府,径直冲入汉中。一路埋头狂奔,身边也只有宋献策,刘宗敏与他的小舅子。
  刚到武功就被曹文诏追杀,官军碾压而来,高迎祥根本毫无反击之力,只能断尾求生,丢下刘宗敏,结果就是刘宗敏被俘,被斩首三千,一万多人投降。
  高迎祥裹挟着四万人,不过一个时辰,又被曹文诏追上,大败于宝鸡,丢下他小舅子,只带着两万人进入汉中府。
  本来准备彻底剿灭高迎祥的曹文诏,紧急时刻接到孙传庭军令,命他挥军北上,收复那些被乱民攻占的州县。
  曹文诏大军调头,分三路出击,近乎是望风而降,数十个州县都迅速被官军重新掌握。
  牛金星率两万流民军刚刚到凤翔府不远就被伏击,损失大半,仓皇北逃,结果在宁州又被伏击,剩下不到三十人,只得向官军投降。


第453章 大获全胜
  高迎祥仓皇而逃,奔入汉中府,可现在去哪里却犹豫起来。
  现在他们只剩下不到两万人,想要攻城略地太难,如果遇上官军埋伏,那麻烦就大了。
  好在曹文诏没有继续追上来,给了他们喘息的时间。
  一处山谷,近两万流民军,聚集在一起,垂头丧气的吃着干粮,神色仓皇,忧心忡忡。
  高迎祥也没有了以往的王者风范,头上散乱着头发,脸色有焦躁不安。他有预感,这一次不同过去,官军连大炮都动用了,显然是决心要铲除他们,不可能再给他复起的机会。
  他看向身边唯一信得过的军师,宋献策,语气谦逊的道:“先生,你说我们现在该去往何处?”
  之前他们都有打算,去湖广,去四川,可现在想来,只怕都行不通了,这点人根本不是官军的对手。
  宋献策心里暗自懊恼,实则之前他们就应该走,不应该与官军硬碰硬,可现在落得山穷水尽的地步,也只能想其他办法。
  他坐在石头上,一边啃着僵硬的馒头一边思索着道:“大王,现在人心不齐,必须想办法再笼人心。四川,湖广去不得了,去巩昌府,然后再回陕北,从头再来!”
  这个深合高迎祥心意,陕北是他的发迹之地,也是最熟悉的地方,也唯有那里可以东山再起!他连忙追问道:“先生,那该如何聚拢人心?”
  流民就是流民,都是为了银子与馒头来的,这些要是没有了,谁也不会跟他。
  宋献策在地上画画写写,许久道:“南面是南郑,府兵估计有一千,定然粮多钱多,西面是徽州,府兵比不上南郑,估计赈灾粮银也没有多少。”
  宋献策的意思很简单,好处坏处都在,要高迎祥自己选。
  高迎祥盯着宋献策在地上画下的混乱图案,内心挣扎不休。南郑自然是聚拢军心的最好去处,可风险也最大。徽州好取,要是没有什么收获,反而更容易散人心!
  高迎祥清楚,没有多少时间留给他了,眼神剧烈闪烁,猛的站起来沉声道:“好,那就去南郑!”
  宋献策自然也希望去南郑,见高迎祥打起精神,心里也振奋了一些。
  不到两万人,迤逦很长,都无精打采,害怕身后的官军追来。
  高迎祥见这模样,不由得大声鼓气道:“兄弟们,到了南郑,大米,馒头,银子,女人,一切都有,比西安还要好!”
  他的话层层传递下去,本来颓靡的士气,居然振奋了不少。
  高迎祥暗自得意,这是他笼络人心的办法,只要他活着,逃出官军的围堵,就能重头来过!
  宋献策却大为皱眉,这根本不是他想要的起义军,简直是一群土匪,这样的土匪,如何能得天下民心!?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闪烁起来。
  没有多久,高迎祥的大军就来到了南郑不远处,南郑已经是离四川最近的一座城了,也是汉中府数一数二的大城!
  远远看去,颇为雄伟壮观,城墙高大,锦旗猎猎,充满了肃杀之气。
  高迎祥不忧反喜,挥舞着长刀,大声道:“兄弟们攻城,城里的一切都是我们的!”
  “吼吼……”
  流民军如同见骨头的野狗,咆哮着向前冲去。如同往常一样,他们占据着人数优势,以人海战术,就足以将守城兵卒吓破胆,再稍微攻城,就能顺利打开门,抢占这一城!
  这种办法屡试不爽,所以这些流民军毫无顾忌,也没有担忧什么,如同潮水一般向着南郑北大门冲去。
  他们刚一靠近,本来空空如也的城上,出现无数的弓箭手,一根根火把伫立,绑着火药的弓箭如雨般落下。
  不等他们反映,类似弹弓弹射,一颗颗黑漆漆的铁球飞射而出,漫天的落下。
  轰轰轰!
  地面如同闷雷一般,齐齐炸响,无数惨叫声响起。
  这是简易手雷。
  吱呀!
  与此同时,北门被打开,一身银甲,手持长枪的曹变蛟缓缓走出,他身后是一排排火枪兵,黑洞洞的枪口直对着还在扑过来的流民军。
  砰砰砰!
  这些火枪兵一站好队形就开始射击,子弹快速无声的击中一个个人,然后这些流民如同下饺子般,整齐划一的倒下。
  这是毕懋康与徐光启研究,改制的破虏枪,采用的后装弹,安全性,威力都大大增加,尤其是换弹的速度快了很多。
  曹变蛟打马缓步向前,火枪兵也跟着他的步伐,开枪,低头上弹,射击,再低头上弹,如此反复,这种时候也无需搞三连排,直接杀了过去。
  时间短的让高迎祥都没有反应过来,在隆隆的炮声中,他的那些兄弟就死伤一小半,其余都恐惧的,大叫着往回跑。
  宋献策也心惊,他知道这是火药,却没有想到居然已经这么成熟,尤其是在这南郑,西安都没有没有!
  他心里有强烈的不安预感,一边扔掉帽子后退,一边还脱掉衣服,混迹在那些逃兵中,飞速奔逃。
  再不逃就来不及了!
  三千火枪手威力非同小可,追赶着高迎祥的这支军队射击,后面的禁军也出城了,铠甲鲜明,杀气凛然,全数压了上来。
  高迎祥哪里不知道,这是个陷阱!
  待他想找宋献策寻求对策的时候,根本找不到人!
  “狗种!”
  高迎祥破口大骂,调转马头,也飞奔逃跑。徽州他是不敢去了,直奔来路,他要绕道凤翔府,再回陕北!
  “追!”
  曹变蛟率领火枪兵尾随追杀,将高迎祥的人留下了近一半,然后领军横扫汉中府,涤荡了一切乱匪,却并没有去追高迎祥。
  高迎祥如同丧家之犬,所有城池他都不敢靠近,只顾埋头向北,出了凤翔府,进入平,凉府,丝毫不敢停留,直接又奔入庆阳府。
  庆阳府地广人稀,城池稀少,只要进了这里,那就是龙入大海,谁也不能把他怎么着!
  “兄弟们,再支持半个时辰,只要到了庆阳府,咱们什么都有了!”
  高迎祥一路都是这么鼓励他的兄弟的,即便如此,他剩下的人也不到五千,都在拼命跟着他。
  连翻的失信,跟着他的人尽管抱着一丝希望,可还是都有气无力,只能拖着疲惫的身体,跟在高迎祥马后。
  高迎祥也知道这样的话已经起不了多大作用,不过宁州近在咫尺,他也只能打马快奔过去。
  宁州不大也不小,一直都没有多少兵力驻守,若是能轻易得手,就能缓解现在的颓废局面。
  没有多久,高迎祥就来到了宁州城下,与他估计的一样,宁州还是这样,没有多少人驻守,他可以轻易的攻下来,抢劫赈灾粮银,缓解他手下人的颓丧。
  就在高迎祥准备攻城的时候,一群铁骑飞奔而来,足以万人!
  高迎祥脸色大变,他们最怕的就是骑兵,没有想到,大炮不止,朝廷居然连骑兵都派来了!
  不止是高迎祥,流民军也都惶惶,他们不知道怎么打仗,可清楚的看到那股气势,那是要碾碎一切的气势!
  “大王,怎么办?”高迎祥身边的人颤声问道。他们说怎么也跑不过骑兵的,要么投降,要么就被杀!
  高迎祥浑身冰冷,眼见活路就在眼前,偏偏遇上了骑兵!
  他心底转过无数个年头,更是将宋献策恨个半死,可再恨也得顾着眼前,若是眼前躲不过,那一切的一切都是枉然!
  所有人都在害怕,也有人逃跑,更多的人是没有敢妄动,高迎祥身边又一个人战战栗栗的道:“大王,我们投降吧?”
  高迎祥嘴角抽搐着,他本有雄心大志,已经有了国号了,哪里愿意罢休!
  赵率教在率领的骑兵,眼见一帮乌合之众,散乱不堪的站在平地上,目光冷炯,嘴角森然,挥动着长刀,奋力打马。
  这支骑兵是从预备役转过来的,没有什么战斗经验,正好拿这帮乱匪练兵!
  骑兵滚滚,地面如地震,晃动着让人站不稳,尤其是那一把把明晃晃的长刀,让所有人惊若寒蝉。
  “大王,我们投降吧……”高迎祥身边的一群人,颤颤巍巍的叫着,身体都忍不住跪在地上,眼神恐惧的望着那飞奔而来的骑兵。
  高迎祥嘴角抽了抽,双腿也颤抖,推搡着,他也顺势跪了下来,趴在地上,感觉这马蹄声,如同敲在他心头,让他恐惧不安,脖子发冷,似有锋利刀刃随时会劈到他脖子上!
  高迎祥一跪,五千人也如同潮水般,纷纷跪地,大喊着“投降”“归顺”等等。
  赵率教的骑兵从高迎祥身边穿过,将他们给环绕起来。
  他心里颇为腻味,这帮乱匪毫无骨气,他练兵的机会都不给!
  赵率教坐在马上,冷冷的看着高迎祥,沉声道:“匪首绑了,其他人分批看押起来!”
  高迎祥没有反抗,据他所知,所有投降的匪首,都被送去了京城,没有一个被杀的。


第454章 朱栩昏迷
  与此同时,陕西巡抚衙门,也聚集了各路高官。
  奉旨出京,辖制西南诸省兵权的督帅,孙传庭;奉旨出京,主理西南省改的帝师,毕自严;陕西巡抚李精白,总督杨鹤,还有陕西总兵洪承畴,至于曹文诏,刘化,赵率教,曹变蛟等人都在忙着四处讨伐,平定乱匪,肃清陕西境内匪患,并不在这里。
  这五人不说是西南诸省最有权力,至少在陕西是了。
  洪承畴脸上有难堪之色,站出来,抬手向孙传庭,道:“孙帅,陕西之败在我,我愿向兵部,向皇上认罪。”
  杨鹤一见,连忙也出列道:“下官也有罪,陕西之败坏,是我无能,恳请皇上治罪。”
  孙传庭看着这两人,微微皱眉,实则他也为难,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一下子多划出三个省,需要的总兵,总督也要增加,这两人在陕西多年,最是了解内情,怎么能严惩?可要是不严惩,陕西败坏到如今地步,这两人确实是难辞其咎!
  孙传庭与左边的毕自严对视一眼,道:“本官允你们戴罪立功,待我回京,奏明皇上在做处置!”
  洪承畴与杨鹤都神色一松,抬手道:“谢孙帅!”
  毕自严见两人请过罪了,看向孙传庭道:“孙大人,这陕西需多久可以平定?”
  孙传庭知道毕自严在陕西待了不少日子,这省改也迟迟没有推进,原因就在于民乱,沉着脸道:“此番我调集了近七万大军入陕,曹总兵三万,加上陕西的驻军,忠勇军,兵力超过十五万,最多一旬,便可平定陕西!”
  毕自严微微点头,心里也轻松了口气,道:“好,过几日还请孙大人派一队人马给我,我需要在西南诸省走一圈,以实地查看,如何分割省域。”
  孙传庭倒无不可,道:“好,到时候我请曹统领陪同,曹统领这次出京,也是皇上想看看西南究竟如何,最适合不过。”
  所谓的曹统领,就是禁军统领,曹变蛟了。
  毕自严颌首,有了孙传庭的大军控制,陕西这里没有问题了,剩下的就是四川,贵州,云南三省了,加上陕西这四省的疆域除了贵州都比较大,需要认真的分割,平衡各方诉求,才能平稳的完成。
  其中自然也少不了妥协,利益交换。
  陕西这边大事已定,自然有奏本飞速入京。
  不过这个时候,已经御书房已经没有人看了。
  皇帝病了。
  从老太妃,张太后,再到孙承宗,傅昌宗等人都来了,站在景阳宫朱栩的卧房外,焦急的等着。
  龙床上,朱栩盖着锦被,脸色苍白,眉头紧锁,气息有些微弱,昏迷不醒。
  一个太医在李解语的陪同下,细细的给着朱栩号脉。
  这老太监六十多了,坐在那,摸着胡须,眯着眼,神色很像便秘。
  李解语看了眼门外,低声道:“太医,皇上怎么样了?”
  又过了小半晌,这太医收回手,笑着道:“没事,多多休息就好,我给开服药。”
  李解语神色一松,又看了眼床上的朱栩,跟在太医身后。
  太医写着,又斟酌再三才写好一副药方,递给李解语,嘱咐道:“每日三次,切记酸辣。”
  李解语看了眼,都是补血,补脑之物,并没有什么特别,又看了眼外面,低声道:“皇上,什么时候能醒来?”
  太医又摸着胡须想了想,道:“如果没有意外,今晚定然能醒来。”
  “如果没有意外”,这句话应该是最讨人厌的。
  李解语也不为己甚,轻笑点头,送太医出去,刚一出门,一群人就围了过来,老太妃开口着急道:“皇上怎么样了?”
  太医抬手,道:“太妃,太后,诸位大人放心,皇上只是操劳过度,外加偶感风寒,不碍事。”
  众人一听,都松了口气,老太妃又道:“那……我们能进去看看皇上吗?”
  太医连忙让开,道:“可以,只要不吵闹就行。”
  老太妃拄着拐杖,闻言就快步走了进去,张太后也紧随其后,孙承宗等人跟在后面。
  傅昌宗却没有进去,乘着无人一把拉过这太医,在一边冷眼低声道:“你老实告诉我,皇上是否有碍,要是敢有虚言,我要你全家人的命!”
  这太医被吓了一跳,也知道这位是位高权重的国舅爷,慌忙抬手道:“傅大人放心,皇上确实没有大碍,只要服用一碗药,发发寒气,今晚就能醒来。”
  傅昌宗听着这才松口气,挥手道:“去吧,小心点。”
  那太医觉得他涉入了了不得的大事,答应一声,连忙就快步走了。
  傅昌宗看着他的背影,紧张的脸色稍稍和缓。
  由不得他不担忧,一来是明朝皇帝太“任性”,说死就是死,往往不给人准备时间,令人措手不及。远的不说,泰昌帝,天启帝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二来,也是因为朱栩的改革到了关键时候,真要出点事情,不论哪个皇帝上位,都无法理解朱栩的改革,不能推进,那只能一刀否决,那不啻于……彻底毁掉大明!
  刘太妃等人认真的看了朱栩一会儿,见他虽然脸色苍白,呼吸倒是很平缓,不是有大碍的模样。
  一刻之后,景阳宫偏殿。
  张太后冷眼坐在上面,下面曹化淳,刘时敏都战战兢兢的跪着。
  “说,到底怎么回事,敢有虚言,皇上也护不了把你们!”张太后寒着脸,冷声道。
  她向来稳重,极少失态,可这次不同。
  曹化淳心里也惴惴不安,要是皇帝真出了事,他百死也莫赎,只得战战兢兢的将朱栩前几日混着湿衣睡觉,被冻的感冒咳嗽,然后还四处走动的事情,具体说了。
  张太后听的直皱眉,朱栩的勤勉他没话可说,可是混着湿衣睡觉,这就说明景阳宫这些人都不可靠!
  她心里第一时间就打算将她宫里的焕儿派过来,朱栩也曾经要过好多次,张太后都没舍得给。可她又犹豫,皇帝年纪不小,到懂人事的岁数了,焕儿……不太合适。
  她想了想,这件事还得与老太妃商议,早点让景阳宫有个女人。
  不过她也没有打算这么放过曹化淳与刘时敏,依旧寒声道:“你们两人是司礼监的管事,负责皇上的起居饮食,现在皇上莫名其妙病了,你们难辞其咎,待皇上醒了,我再找你们算账,现在给盯紧皇上,要是再出事,本宫直接砍了你们的脑袋!”


第455章 相亲
  三天后,仁寿殿。
  朱栩裹着厚厚的毛毯,被一群女人围在中间。
  刘太妃,张太后,还外加平王妃,靖王妃,还有一个小不点,永宁公主。
  朱栩抱着一碗姜汤,脸色还有些苍白,可他头更疼,因为刘太妃与张太后打算给景阳宫安排进一个女人,以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对于习惯了单身,亦或者是藏了无数秘密的朱栩来说,并不希望有人介入进来,至少现在是这样。
  可这几位完全没有要听他的话的意思,尤其是张太后态度很坚决,让朱栩反驳不了。
  刘太妃满头银发,笑呵呵的看向平王妃,道:“说说你刚才讲的那位小姐,皇上宫里的人,一定要知书达理,宽厚温顺。”
  朱栩听着咧了咧嘴,刚才还是找个人照顾他起居,现在直接是他“宫里的人”了。
  他一边喝姜汤,一边拿眼神示意张太后。
  张太后怀里抱着小永宁,看都没看他,也一脸微笑的看向平王妃。
  平王妃今年三十出头,稍显富态,风韵犹存,看了眼一直插不上话的朱栩,笑眯眯的道:“回太妃,是我侄女,知书达理,性情温厚,最重要的是,她经历过事,不是那种什么都不懂的大家闺秀,在皇上身边啊,什么事情都能帮上忙……”
  老太妃听的直点头,显然对平王妃说的很满意。
  张太后也微笑,道:“现在皇上身边只有些内侍,确实需要个姑娘,王妃,人进宫了吗?”
  朱栩听着这话就眉头一跳,这是要今天就安排进来的节奏啊,他看向张太后,一脸的和善笑容道:“皇嫂,朕的身体也好的差不多了,不急于一时……”
  张太后丝毫不理会朱栩,目光含笑看着平王妃。
  朱栩对这种眼神太熟悉了,不就是老妈给儿子安排相亲时候的热切么?
  平王妃看了眼朱栩,笑着道:“来了来了,我这就去带进来。”
  平王妃说着就站起来,走向外面。
  朱栩嘴角抽了抽,低头喝姜汤,哪怕碗里已经空了。
  没多久,就带着一身洁白丝裙,长发披肩,俏脸如玉,双十年华的丽人漫步走了进来。
  王瑜阳忐忑不安,饶她是顺天府有名的神捕,这一刻也紧张不安。
  这是她姑母给她安排的,不是相亲,可她要面对的,是太妃,太后,还有那个英明神武,威望赫赫的皇帝陛下!
  近年朝廷战事连绵,好消息不断,功劳自然都是皇帝陛下的,尤其是有了朝报之后,朱栩近乎成了神明!
  王瑜阳心里很紧张,面上却平静如常,跟着平王妃走了进来。
  入眼是坐在大椅子上,满头白发的妇人,这是老太妃,她见过。然后就是抱着小孩子的张太后,坐在老太妃左首,裹着毛毯,脸色苍白的少年。
  王瑜阳心如明镜,轻轻弯腰,行礼道:“民女见过皇上,太妃,太后。”
  朱栩也打量了眼,暗自点头,九十分可以了,心里那抗拒的心思淡了不少。
  老太妃上上下下的打量,然后就招手,笑容满面的道:“好好,好孩子,过来,让我看看。”
  王瑜阳抿了抿嘴,看了眼平王妃。
  平王妃一笑,拉着她走上前,站在老太妃身侧道:“太妃,这孩子没有进过宫,您不要吓着她。”
  老太妃对于平王妃“逾矩”的话没有在意,将王瑜阳拉坐在她身边,不停的点头道:“不错不错,来,吃块糕点。”
  “我也要吃。”突然间,一直没有说话的小永宁跑到老太妃跟前,乌黑的大眼睛盯着盘子里的糕点,瘪着小嘴。
  老太妃一怔,旋即拿过一个道:“好,给你。”
  小家伙接过糕点,小嘴咬着,大眼睛却直勾勾的盯着王瑜阳。
  王瑜阳知道,这位就应该是宫里唯一的那位小公主,嘴角微笑,不卑不亢。
  张太后哪能让小永宁捣乱,连忙拉过来,对着王瑜阳笑着道:“快回来,宫里少来外人,永宁估计有些好奇。”
  小家伙一边退着,一边还直盯着王瑜阳不放。
  朱栩头疼,这几位分明是要将王瑜阳硬塞给他,不过,这王瑜阳确实很漂亮。
  正在朱栩准备“勉为其难”的接受的时候,小永宁突然睁着大眼睛道:“姐姐,你是不是要做皇叔的妃子了?你会留在宫里吗?今晚会洞房吗……”
  朱栩嘴角抽了抽,这种事不要当着他的面讲好不好?哪有相亲第一次见谈洞房的?
  张太后连忙句捂住小家伙的嘴,低声道:“不要乱说话。”
  王瑜阳脸上出现一抹绯红,看了眼不远处的朱栩,低着头,双手也暗暗的抓紧衣服。
  她来之前平王妃已经与她透过底,作为二十岁的“老姑娘”,此刻也还是心如鹿撞,紧张不已。
  小永宁的一句话让场面显得有些尴尬,这个时候曹化淳快步走进来,在朱栩耳边低语了几句。
  朱栩眉头皱了皱,沉色不语。
  老太妃双眼浑浊,可心底透亮,看了眼王瑜阳,又看向朱栩道:“皇上,该忙你就忙去,晚上啊,我将人给你送过去。”
  朱栩脸角僵硬,这是逼着他今晚就洞房的节奏啊。暗自砸了砸嘴,近来身体不太好啊……
  他站起身,看了眼王瑜阳,对着老太妃,张太后等人笑道:“朕还有些事要处理,就先告辞了。”
  今天最主要的就是让朱栩见见,只要他不反对,这件事就成了。
  老太妃与张太后对视一眼,都嘴角带笑,目送朱栩离开。
  朱栩出了仁寿殿,长吐一口气,慢慢的走回景阳宫。
  今天的天气晴朗,他病好的时候,也是大雨停歇的时刻,一副都是雨过天晴模样。
  朱栩这一场病来的有些猛烈,或许是他没有怎么病过,亦或者是“积劳成疾”,到现在他身体都还很虚弱,脸色惨白,腿脚无力。
  “外面的灾情怎么样了?”朱栩望着有些久违的温和阳光,轻声道。
  曹化淳跟在身侧,道:“回皇上,大雨一停,水位就开始下降,现在孙阁老正忙着赈灾,安排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