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夜明(考拉)-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站在登州城头,能看见远处海面上波浪涌动。
孟康刚刚换上烤于的衣服,施琅仍然穿着湿漉漉的黑衣。街道上行人稀少,多数是明军士卒,正在张贴布告。
施琅老远就举手向孟康打招呼:“我们要去济南了吗?”
孟康打了个响指,喝道:“换上衣服,今夜出发,我们从登州城内了俘获几百匹战马,正好派上用场”
顾三麻子暂且充当了安民官,他们四个人,就他这张麻子脸还懂些民务。
半下午光景,明军万人在登州城外列阵。
施福前来送行,孟康带了三千亲兵,他把施家军的老底一半都交给侄子了。
孟康早早去城外整兵,施福与施琅并肩出城。
“尊侯,济南是大城,又是清虏控制山东的关键,未必会想登州这么容易拿下,你此行以小心谨慎为上,一击不中就立刻退回来,有我这些船在,可担保归路无碍”
“叔叔,我一定要取下济南”施琅拍着胸脯,腰上长戚刀随走路的步伐拍打在屁股上,“叔叔花了那么多心思和银子,不就是为了冒险一搏吗?我们拿到这次机会多不容易,那可是从“陈阎王”口中拔食。镇海王命叔叔北上,虽说也是给叔叔找个出路,但亲疏有别,施家到底是外人,叔叔再回闽粤,能斗得过郑家人吗?”
施福扭头看前后,呵斥道:“尊侯不得乱说,镇海王对我恩重如山,我绝不会背叛王爷”
施琅笑笑,走路的步伐加快。
三声炮响,有登州义士引路,一万大军往西南方向急速行军而去。
淮安现在是一座空城。
亲兵卫骑兵簇拥着摄政王的旗帜,翟哲纵马走入淮安。城内随处可见碗口大的铁球。倾倒的房屋占据了城内大部分空间。
病死的牲畜倒卧在肮脏的牲畜栏里,到处都是绿头苍蝇嗡嗡乱飞。
翟哲下马,扫视眼前的废墟:“多尔衮也是守到尽头了啊”
一个全副盔甲的总兵快步而啦,元启洲神采飞扬:“启禀王爷,城内搜到了十几个汉人兵丁,是李成栋的部下翟哲没有回头,他身边的逢勤转身向元启洲摆手,命他退下。谁看不出来,摄政王很不开心,逼迫多尔衮离去,不是他最终的意图……
翟哲独自往前走,几位总兵自动放慢脚步,三五百步后,他站在一片废墟中,身边只剩下逢勤和方进两人。
逢勤劝道:“王爷,淮河两岸都在清虏的控制下,多尔衮要走,陈虎威没有办法”
“他是真的不知道吗?”翟哲眼睛微微闭上又睁开,“我一向不喜欢从最恶意的角度揣测别人,我不会冤枉你们中任何一个,但决不能容忍有人在战场阴奉阳违我现在唯求施福不要遇见袁宗第同样的命运。”
“午后过河,进军徐州”
陈虎威的事情容不得逢勤来求情,而且逢勤对陈虎威又了解多少?
逢勤默默拱手:“遵命”
明军完全控制了淮河,陈虎威率水师向上游进发,如果摄政王估计的么错,淮西的清兵也该退往山东了。
府兵和民夫把淮安城打扫于净,牲畜和人的尸体被拖到城外,分两个巨大坑埋藏在地下。
夏日天气炎热,尸体极易腐烂,一旦不慎造成瘟疫蔓延,那才是一场灾难。
午后,明军渡过淮河,以元启洲为先锋,逢勤军为中军,往徐州追击。
翟哲没有召见陈虎威,他权当这件事是个意外。他甚至没有去责备陈虎威没能完成军令。有一种警告叫做无声的放纵。
淮安城下的最后十日战斗让明军损失不小,翟哲命郑遵谦留在淮安,召孙之敬从盱眙北上,加入北伐大军。同时命李来亨从庐州北上,收复凤阳府后,加入山东战场。
他就不信,南北夹击不能攻下山东。
徐州四战之地,徐州之后,往北京将是一片平原。
南直隶总督姚启圣从松江来到扬州,负责给北伐明军调集粮草和兵甲火药。
“多尔衮,你就要这样一步步退到北京吗?”
☆、第719章 奔跑的战争
奔跑的战争
来自江南的士卒从未见过如此辽阔的平原。平坦的道路不见尽头,让他们跑的心里发慌。
孟康跨在战马上,不时招手挡在眼睛上方。昨夜的暴雨只是昙花一现,烈日才是夏日的常景。
从登州城加入的义军向导介绍沿途的地势。
“从登州到济南,走路最快也要三天”
“三天?”孟康在空中甩打着马鞭子:“这可不成三天,说不定援军早就到了”
他虽然不惧,但对以一万明军偷袭济南这样的心里还是直打鼓。
官道沿途的集镇很多,向导前后看看只靠两条腿行进的明军,提议道:“那些村寨和集镇里都有不少骡马牲畜,不如抢些大车来,路上能快点。”
孟康认真考虑了他的建议,在艰难中做出抉择:“那不成,那不是让老百姓跟咱作对吗”他不把军纪当回事,但他一向很听摄政王的话。
明军士卒一路不停歇的行走,也赶不上消息传播的速度。
一日一夜,一万大军赶到莱州府时,守军和地方官早已人去城空。
一帮剪了辫子的义军守在东城门口,等候明军到来。
孟康这总算是山东找到了自己人,看城门前一个个精壮的小伙子,比自己带的这些兵普遍要高半个头。
为首的一个汉人领着一帮人跪在道边热泪盈眶的喊道:“山东人期盼王师久矣”
孟康正要催马过去,施福早已几个箭步闪到他眼前。
“你叫什么名字?”
“小人赵进”
施琅喝道:“大明王师十万已在登州登陆,我等是先锋,正要收复济南,你做的不错,莱州城暂时交给你管理,后续有大明兵马前来接受,你且给我们找些骡马牲畜过来”
赵进满脸惊喜:“小人明白,小人这就去办”
这个时候敢露头的就是赌博,赌赢了就是下半生的富贵,赌的不好就是亡命天涯,家族蒙难。
孟康催马走近,听清楚施福的言语,心里暗笑。这小子挺灵活,知道虚报大军人数张声势,免了他一番口舌。
不过施琅只是个游击将军,不向他请示就自己拿主意,有些逾越了。年轻人对规矩的意义理解的就是浅,有些人在意,有些人不在意。
等施福说完话,孟康又把赵进叫过来,问:“除了你们,山东还有义军活动吗?”
赵进看这位将军更像是主将,竹筒倒豆子知无不言:“张调甫带着一帮兄弟在商河和临清一带活动,他们去年杀了鞑子,占山为王,但也被鞑子围剿的不成样子了。今年年初,鞑子把山东的兵马都调走了,才喘了口气。”
他说了几句,回想起几年前的往事,叹息道:“张调甫起兵时也来找过我。这些年,山东不是没有人起来反抗过,清军南下时,山东是长江北起义军最多的地方,死的人多了,活的人就学会了害怕。”
他话中透露了几分伤感,孟康心中回味片刻,很快转到当前的事情上,吩咐道:“你能联络上他吗?”
赵进点头:“能”
“那你连夜派人出发,联络张调甫,就说我明军要攻济南,让他联络各地兄弟前去帮忙”
“好,好”赵进振作精神,摩拳擦掌。他现在最怕明军弄的动静不够大,没有实力,敢出兵打济南吗?
一万明军没有进莱州城,只在城外休整一夜。
赵进等人连夜在四处征集骡马,有了本地人帮忙,事情好办多了。义军看明军这架势,是直奔济南去的,都在揣测那个年纪轻轻的将军没说假话。
天色蒙蒙亮时,明军再次踏上了征途。
骑兵在前当斥候,孟康的亲兵把铁甲拖下来放在赵进一夜弄来的近百辆骡马大车上。
清虏在山东防备空虚,孟康在战马上用千里镜在这里的平原上一眼能看清楚几十里之外的场景,不用担心中了清虏的埋伏。
明军在登州登陆的消息像烈火燎原般在齐鲁大地蔓延开。
“十万大军啊十万大军”
街头巷尾,山岭村寨,百姓们窃窃私语,心思活络者找各种渠道打听消息的真伪,有些大家族派家丁前来登州打听动静。
孟康和施琅不知道周边的变化,他们眼里只有一个目标——济南。孟康甚至没具体想过,一万明军怎么才能攻下济南那样的坚城。
“明军十万在登州登陆”
信使飞驰进入济南城。
从登州和莱州逃出来的百姓都这么说,几个沿途州府逃出来的地方官也这么说,斥候没胆子去探听的究竟,但这么多人都在说,想来是没有错的。
山东巡抚吕逢春是辽东人,原是明朝举人,早在清兵入关前就投靠了鞑子,因此得了巡抚之位。眼下清廷在各地当官的汉人多半是在满清入关前就已经投靠了八旗,经历了这几年各地如雨后春笋一般反正的局面后,多尔衮明白了入关后投靠清廷的汉人不可靠。那些人可以对明廷没节操,转个身也可以对清廷没节操。
许久以来的头一天,济南城显得这么拥挤,登州和济南的富户,尤其是那些家中有人在朝廷为官的富户套着大车都在往府城逃。明军在河南和淮扬节节胜利,对付曾在清廷为官的人如何处置,他们也有所耳闻。即使能保住性命,抄尽家财是免不了。许多人可是把银子看的比性命还重用。
信使才把消息送入巡抚衙门,一圈老乡绅来到衙门口求见。
“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吕逢春命衙役堵住大门,一个人也不许放进来,在府内想无头的苍蝇来回乱窜。
转了好几个来回头,他终于找到了一丝灵感:“召济南守备李来宝和甲喇额真固仆。”李来宝是汉八旗的人。女真留守济南的甲喇额真固仆只是个光杆额真,兵马都被调走了,收下只有几十人,负责监视汉官,李来宝比吕逢春还早一步得到消息,正在清点城内的兵马,做守城的准备。
一盏茶的功夫,他随督抚营兵丁来到衙门。固仆倒是不急,姗姗来迟。女真人在各地都是土皇帝,没有闲下来的时候。
吕逢春额头汗水擦拭了一层又冒出一层。
“明军十万,在登州登陆”
李来宝毕竟曾经上过战场,脑子稍微清醒点,拱手禀告:“明军从登州登陆不假,十万人肯定是虚言”
“没有十万,五万也不得了,济南的守军有三千吗?”
李来宝迟疑片刻:“只有一千人,三个月前抽调了两千人去临清剿杀张调甫”
呆坐半天的固仆终于弄明白了怎么回事,突然插言吼道;“那还不把他们召回来”
李来宝转身要走:“奴才这就去办!”
“回来”吕逢春白皙的双拳压在桌子上:“立刻向摄政王送信”
恐慌在蔓延,整个济南城变得像牲畜交易市场般杂乱,而且,还在越来越乱。不知所措的百姓收拾好包裹,做好随时准备逃跑的准备,虽然他们中绝大多数不会逃跑。
李来宝召集兵丁在四面城门布置防御,又奉巡抚大人之命往附近几个县城召集衙役和捕快。凡是能用上的人,都不放过。
他们最大的希望在临清驻扎的那两千兵丁身上,如果那两千人能及时回来,济南城还有希望守到摄政王回兵来救天色黑了又亮。
正午时分,济南城像被闷在一个铁罐子,满城的乡绅和官员都快要窒息了。
东方出现一队骑兵,在奔走中呼喊:“明贼来了”
城头一阵骚乱,济南西城门乱哄哄一片,原来是有一帮消息灵通的人觉得济南不可靠,出城往京畿方向逃去了。
明军来的太快了,李来宝急忙下令:“关上城门”
半个时辰后,所有站在城头的人都看见,骑兵身后,那光亮的平原上,一支队列算不是整齐的兵马举着金色的旗帜。
“明”
吕逢春扭头看李来宝,双腿突然往下一软。
固仆脸色煞白,道:“济南城守不住了,逃吧”
李来宝大惊,劝道:“大人,不能走”
吕逢春凄凉道:“不管是明军是十万还是五万,哪怕只有一万人,你想靠一千人守住济南吗?”
“……大人”
固仆都害怕了,吕逢春也不再强忍着恐惧。“明军从登州登陆,就是朝济南来的,你我都坠入明贼的陷阱啊”他涕泪齐下,他就差明说摄政王被明贼欺骗了。
错不在我们身上固仆在身边,吕逢春有一言不敢说出来,“两个月来,清廷几乎丢了河南全境,鳌拜巴图鲁在淮安战死,这大清只怕是……”
“走吧,就靠一千个汉人想守住济南”固仆冷哼一声,“且让明贼占了济南又如何,等摄政王回兵,我们再把济南夺回来”
也不怪他瞧不起汉人,从登州到济南,七八百里地,隔着好几座府城和县城,竟然没有一处兵马坚守城池,不是明军太过凶猛,就是汉人守军太没用,无论是哪一条,这济南城都守不住了。
明军先锋相距济南城还有十几里地,孟康透过千里镜的薄玻璃片看的清楚,逃难的骡马大车如泄堤的洪水涌出济南城。
☆、第720章 运河援军
模糊的月光下,水声潺潺。
济尔哈朗站在船头,他睡不着。
连续好几个夜晚无法入眠是一种痛苦的折磨。
多尔衮率大军退到徐州后忙于布置防御,准备在徐州城外与明军野战,他成了无所事事的人。
“让我回山东主持大局,山东能有什么事?”他扶住光滑的栏杆。河水中月色闪动,像一片片滚动的珍珠。
“明军会从山东登陆,那也是因为你放弃淮安吧”
他虽然满腹怨言,但沿途不敢耽误。早日到达济南,布置好沿海的防御,免得除了疏漏让多尔衮挑出毛病。
多尔衮虽然没说什么都没说,但他到达淮安后那一系列举措,每一巴掌都打在他脸上。军士振奋,骑兵出击,既然大清的摄政王这么厉害,为何还让他来受这个苦,他本就不是这块料。
“你厉害又如何,最终还不是放弃了淮安这样一路退下去,不如早早出塞”
前后的行驶的木船静悄悄的,只有他这艘主舰上还亮着明亮的灯火,兵丁多半已经进入的梦乡。打了败仗,士卒们没了掷骰子的心思。前几天还在身边称兄道弟的人,突然就没了。八旗勇士中,有些是兄弟,有些族人,这想年只觉得身边熟识的人越来越少。
晚风挂在济尔哈朗光秃秃的脑门上,凉爽的船头比闷热船舱中舒服多了。
他看见远处的亮光,那应该是一座集镇,运河的水道养活了无数集镇,不过这些年都在变得荒凉。
水师战船一路往北行驶,火光越来越近,。
“不对啊”济尔哈朗发现了异样,“那不是集镇,那是一支行进中的兵马”
“是什么人?”他心中生出一丝警兆,转身向侍立在自己身后打瞌睡的家丁传令:“命前营水师去看看,来的是什么人?”
深夜中看见的火光,虽然感觉很近,其实距离很远。
平静行驶的战船加速掀起运河的波浪,散着碎珍珠般的水面被撕的支离破碎。水师没有吹响警号,但还是有许多士卒被从睡梦中惊醒。
济尔哈朗回到船舱,命侍女给自己泡了一杯碧螺春,安静的坐在桌子边。看那火光的密集的程度,队列不少于千人。深夜敢聚众在运河岸边奔走,不是反贼,就是……官兵。
他宁愿那是反贼,那些衣衫褴褛,缺少兵甲的流贼很好对付,若是官兵就不一样了。如果官兵如此着急,要么是山东发生了大事,要么是北京城发生了大事。
无论哪一个对他都不是好消息。
水师兵丁没让他纠结多久,半个多时辰后,岸边有铁蹄声传来。
船头的守卫前来禀告:“启禀王爷,山东巡抚吕逢春和镇守济南的甲喇额真固仆前来求见”
济尔哈朗端着茶杯的手一抖,半杯热茶落在船舱的木板上。
“什么?”
“济南出事了”
山东巡抚和镇守济南的甲喇额真都出现在这里,不是济南出事了才怪他快步走出去,见几里外惶急的骑士举着火把狂奔而来。
吕逢春的官服不见了,固仆身上也没穿盔甲。
水师战船慢慢停下来,水手从主船上放下两只小木船,吕逢春和固仆下马走到水边登上小船。
船头火烛通明,济尔哈朗的身躯摇摇欲坠。
吕逢春和固仆登上船板时,济尔哈朗已经回到船舱中坐下。
侍卫们一手持刀,一手举火,对二人虎视眈眈,吕逢春吓得魂飞魄散。
两人走到船舱门口,固仆壮着胆子推门而入。
跟在后面吕逢春突然尖叫一声,双膝跪地,像孩童走路一般,用双膝走入船舱,不抬头看济尔哈朗,以头叩地,哀叫道:“王爷,奴才死罪啊。五日前明贼十万从登州登岸,一路破登州、莱州,与昨日午后到达济南。济南城中空虚,我等正要去找摄政王报信”
固仆先是一愣,随后才反应过来,走到吕逢春身边跪下,叩头不已。一边叩头,心里一边骂,汉人真是无耻,话都被他说完了,自己一句多余的话也找不出来。
至于登岸的明军是多少,他不知道,也不想揭穿吕逢春的把戏。明军的人数越多,他们身上担的罪名就越小。
“胡说八道”济尔哈朗猛一拍桌子,“明军哪里来的十万大军,难道翟哲能撒豆成兵吗?”
吕逢春瞅了瞅固仆,心道别只让我一个人说,你是满人啊,说话有分量。
固仆一咬牙,道:“明军号称十万,山东有相随,济南防备空虚,末将等有辱使命,逃得性命出来只为了把山东乱的消息送给摄政王”
“你们两个,好啊,偌大的济南城,你们就敢这样丢了”济尔哈朗欲哭无泪。他现在不介意多尔衮英明神武,只希望这一切都是假的,山东现在还什么事情都没发生。
“登岸的明军到底有多少?”
不弄清楚明军的实力,他无法做决断,到底是连夜急袭夺回济南?还是在此等候多尔衮大军撤回来再攻打济南?济南守在山东和京畿之间,万万丢不得。
徐州离济南不远,骑兵疾驰两三天就能到了,步卒走水路也只需四五天时间。但是,徐州正在承受明军的攻击啊济尔哈朗的脑袋都快要裂开了。
固仆和吕逢春对视一眼,最后是固仆开口道:“前来济南的明军约有两三万人”
他不敢夸张的太厉害,明军十万从登州登岸,派三万人来攻打济南,这个谎言不算太离谱。
“你们还有多少残兵败将?”
吕逢春道:“济南守军只有一千人,还有两千兵马在临清,奴才已经下令命他们沿着运河南下了”
“三千人”济尔哈朗心中默算,他随行的兵马共一万人,以镶黄旗的甲士为主。一万三千人攻打两三万明军据守的济南城没有胜算。
济尔哈朗做出决定:“你们不要再南下了,本王会命人向摄政王报信,你们就地召集山东各府兵马,并让各地府县做好防御,决不能让贼势蔓延开。”
“本王将率军前往济南城外,堵住明贼的攻势”他想了想,又朝门外大声吩咐:“额隆多,命人往北京城送信,就说明贼进犯山东,京畿戒严”
门外传来一个粗重的声音:“”
☆、第721章 济南守将
济南城内正在鸡飞狗跳,张调甫率领的两千衣衫褴褛的义军直到下半夜才赶到济南城外。
孟康让赵进出城辨认,确认无误才敢在夜晚中打开城门,放义军入内。
两千义军精神状态都不错,士气高昂,就是从皮相上看一个个可怜兮兮,瘦骨嶙峋。孟康命亲兵给这些人安排晚饭,义军从老到小,每个人都扒了两大碗米饭这才算填饱了肚子。
施琅奉命正在往城内几家没来得及逃走的望族家走访,孟康等这些人都吃饱了,走到那个青铜色皮肤面皮的义军头目身前,问:“你们只有这些人了?”
张调甫摸了摸嘴巴的油水,苦笑道:“就这么多了,去年我这里有一万多人,在商河和长清连败两阵,能剩下这么多就不错了。”
“……你们来晚了”一声幽叹。
“不晚”孟康拍拍他的肩膀,“再晚,你们一个都不剩了”
这是句大实话,张调甫突然伸出宽大的手掌捂住脸部,哽咽着哭出声来。
孟康有些无措,张调甫这个义军头目看上去不像是这么脆弱的人啊,一个脆弱的人无法在山东领导义军,临败求死不投降。
四周扒饭的汉子都停下手里的动作,许多人默默的抹眼泪。
张调甫觉察到部下的动静,手腕在眼角抹过,放下双手往四周喝道:“哭什么,死都不怕,有什么好哭的”他忘了,是他自己第一个掉眼泪。
“大人,见笑了”张调甫对孟康笑,“我这不是在为死去的兄弟们悲伤,我这是高兴,我本已做好的死的准备,没想到还真见到了王师北伐。”
孟康往兵营门口走,回头向他招手:“你过来”
张调甫知道有紧要的事情要对他说,跟着孟康走到兵营大门的阴影里。
“你在山东还有没有熟悉的义军?”
张调甫弓着眉头想了想,局促的搓搓手:“去年蒙山有义军在活动,领头的赵大与我虽然没有交情,但齐鲁义军是一家,大人有什么事尽管吩咐”
孟康表情很严肃,“你把山东所有的义军都召集到济南来”
“啊”张调甫微感惊讶,但不敢多问。
“遵命”
孟康一本正经的透露:“多尔衮就要回来攻打济南了,根据大明摄政王的军令,我们要在济南城下消耗清虏的锐气,等清虏兵马皆疲,我大明援军将从登州杀到,破清虏于济南城下”
张调甫听到双眼发光,真是振奋人心,他没想到自己还有机会参加这样的大战。
孟康吹起牛皮来,话匣子有点止不住:“眼下济南城内只放了一万多明军,摄政王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明军的精锐放在登州等待时机。在济南城下打败鞑子后,我们还要攻打北京城,还要杀到塞外剿了鞑子的老巢!”
张调甫没留意孟康后面的话,两眼在夜色中闪出神彩,追问道:“大人说的大明摄政王是曾经的晋王大将军吗?
“正是”
张调甫突然恭敬朝南方跪下,叩头道:“大将军在江南反剃发令,起兵举事,力挽狂澜,小人正是听说了大将军的事迹,不愿当那苟且之人,才在去年率村寨中人起兵反了鞑子。”
他行礼之后爬起来,郑重其事:“大人放心,我这就派人往蒙山传消息,长清县还有我几个兄弟,我一并把他们招过来。”
明军兵丁看守好四面城门,这个夜晚他们没让济南城的人睡好觉。
手持火把的兵丁大街小巷的招呼:“晚上把辫子都剪了,待明日天亮,再见到谁还留着辫子,抄家斩首”
巡抚衙门后院。
施琅身穿一身劲装,恭敬站在三十多个身穿丝缎衣袍的人身前。
“各位乡老,末将是大将军麾下游击施琅,奉命来到打济南。各位既然没有随吕逢春逃走,说明还心系我大明。多尔衮一定会再来攻打济南城。大家都剪了辫子,也就没有退路了,各位在济南都是有名望的人,城内义士都在等着诸位散家财振臂呼”
几十个乡绅都端坐在低头,既不答应,又不敢得罪这位年轻的游击将军。
施琅轻笑,“愿意与我合作的,待大明收复了济南,摄政王绝不会亏待了诸位。不愿意合作的,末将在衙门后面雇了个酒楼,请诸位先上去歇着,济南城要是被鞑子攻破了,诸位就陪着那酒楼一起完吧”
他说的是极其阴毒的事情,脸上也自然露出狠劲。
“末将在此担保,今日我从诸位家里借了多少,他日一定会加上利息奉还,如果现在还在想打退堂鼓,独善其身的,别怪我自己去动手取”
他指着东首第一人,说:“从你开始”
天亮时,明军一共募集到二十五万两银子。
衙门口红彤彤的公告上写的密密麻麻,都是“某人捐白银两,助饷王师募集义军守城”等等。
名单上那些人都是济南城各处响当当的人物。
济南四门打开,赵进和张调甫麾下的义军前往周边各县募集义军。
巡抚衙门内,孟康朝施琅拍着手赞道:“你小子脑子真灵活,于的不赖”
施琅摸着腰上的刀鞘道:“我知道在海上无论行商还是当海盗,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软的怕狠的,狠的怕不要命的。我还知道,要想加入海盗,也要杀个人或劫一批货当做投名状呢。”
清虏破城后未必会在济南城内大开杀戮,但只要城内的那些乡绅有这种担心就足够了。
两人正在说话时,衙门口满头大汗跑来一个人,赵进一路高呼:“孟大人在吗?我有紧急军情”
亲兵拦住道路,孟康和施琅在里面听见外面的喊声,命亲兵放行。
“大人”赵进紧张的吞了口吐沫,“鞑子来了,运河方向来了鞑子的船队,好多女真人在河边登岸,镶着黄边的旗帜,鞑子一眼看不到边”
“这么快”孟康和施琅对视,他们现在还做好守城的准备。今日早晨,往周边府县购买火药和桐油等守城利器的义军刚刚出发。
施琅阴着脸吩咐赵进:“不要慌,你继续派人盯着鞑子,有什么消息立刻来告诉我们”
“遵命”赵进惶惶退下。
衙门里只剩下两个人,施琅拔出腰带上的尖刀,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进了济南城,就不能轻言放弃,但要把这个消息尽快禀告家叔。”
孟康点头,他不会输给一个年轻人。
☆、第722章 末路摄政王(上)
孟康和施琅每天站在城头,在紧张中观望,在茫然中观望,最后在狂喜中观望。
大清和镶黄旗的旗帜在千里镜中招展。只有少许清虏斥候曾来济南城下晃动,城头的铁炮喷射出几口火球后,那些女真骑兵像受了惊的小兔子远遁而去。
“这就是曾经悍勇的八旗吗?”
孟康不解,施琅惊疑。
山东各地的义军源源不断的进入济南城,他们有的只有十几人结伴而行,有的是成百人呼啸而至。
火药、粮食、武器、石灰,乃至滚木擂石,各种物资不断的填充济南的城防。
就这样过了三天,施琅实在忍不住孟康:“济尔哈朗在于什么?吕逢春在于什么?”
“鬼才知道”
他不解,孟康也不解。
“也许,他们是在等摄政王到来吧”
“哪个摄政王?”施琅偷偷的笑。这三天对济南城太宝贵了,城内原本惊疑不定的百姓人也已经坚定的站在大明这一边。
正午之后,济南之南,奔腾的骑兵带来的铁蹄声如空中的闷雷。
孟康放下千里镜,脸色凝重:“鞑子来了”他看见了多尔衮的旗号。正主终于出现了,无论他们心中怎么唾骂和嘲笑满清的摄政王,都无法掩饰他们面对那个人时的紧张。
多尔衮来了。
济尔哈朗见到骑在白色战马上的多尔衮时,以为自己看错了人。
大清的摄政王脸色苍白,阳光照在他的暗紫色的嘴唇上,那毫无光泽。
他一只手执着战马的缰绳,一只手揪住战马雪白的鬃毛,手臂上青筋弯曲如蚯蚓丨仿佛一松手就会从马背上掉下去。
“参见摄政王”
多尔衮右手松开鬃毛,指向一片跪伏在白马前的武将下令:“把吕逢春和固仆拿下”他的声音很轻,仿佛没有气力发出愤怒。
济尔哈朗默默地站在道边。
他在北京城时就听说了多尔衮的身体很不好。
之前,他深恨多尔衮独揽大权,打压两黄旗。此刻见到多尔衮摇摇欲坠的的模样,他突然发现,大清此刻离不开摄政王,多尔衮现在决不能有事。
他上前拱手:“王爷”
多尔衮摆手:“走,去济南城下看看”
两千正白旗骑兵随行护卫,他们是可以为多尔衮死的亲随。
济南城四门紧闭,城外空空荡荡,见不到一个百姓。
多尔衮指向城头,用颤抖的声音问:“这三天,你没有攻打济南?”
济尔哈朗吞吞吐吐道:“吕逢春和固仆禀告济南城内有明军三万人,我手中兵力不足,无以攻城”
多尔衮右手捂住胸口,胸口往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