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夜明(考拉)-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朝廷圣旨在,何腾蛟没有借口拒绝他的意思,但拒绝供应粮饷。
堵胤锡亲赴夔东面见忠贞营统领。
清廷在湖广东线重兵集结在九江府和武昌府一线,西线兵马集中在荆州,岳州守备空虚。
☆、第471章 求降
四月二十四日。
天晴,有薄雾。
李志安军和左若军两路兵马出营朝九江城东的清虏大营进发,翟哲督中军及降军在后接应。
时隔一年,江南明军终于要在战场与清虏再相遇。
一年前,宁绍镇兵马盔甲不整。
一年后,明军内炮手、甲士和鸟铳手装备整齐。
这是翟哲首次在占据优势的情形下与清虏交战,其中的畅快难以用言语形容。九江临江,地势平坦,诸多细小河流穿插而过,火炮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明军隔河炮击迎面驻守的清兵,再搭建浮桥过河,一路势如破竹,到达九江东城门外。
勒克德浑率清兵驻守在九江南侧,他很为难。除驻守荆州和襄阳的兵力,湖广能用机动兵力只有五万人,他带来九江四万。一个月来,他与金声桓你来我往,传递了十几封信件,目的只有一个,让金声桓放弃江西,退回湖广,紧缩兵力守住荆襄。
金声桓有近四万兵马,如果能得此强援,坚守湖广一地,他才能有些底气,但金声桓迟迟没有答复。
清廷失守江南对其声望影响极大,天下大势由清廷势如破竹,变成群雄并起。
金声桓去年就想投降南明,苦于迟迟没得到隆武帝的答复。明军在赣南集结北攻后,他不断收缩防线,把去年攻占的吉安等地悉数交给郑芝龙。
去年,他向清廷要江西提督的职位,清廷只命他为江西总兵。他向大明要江西提督的职位,明军派来了两路征伐大军。
清廷现在什么都肯答应他了,但现在这种承诺毫无价值,退向湖广只会沦为炮灰。乱世中,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成就霸业的机会。他首选还是归附南明,但要保证他的权益。
真正的大战尚未爆发。
翟哲策马在九江城外转了一圈,下令:“调集铁炮,轰击清兵!”
他一眼就看出来金声桓与清兵不是一条心。即使要攻打九江城,也要先清除城外的外援。
李志安率军从九江城北门临江的那一侧通过,炮手协助民夫推火炮前行。
离清兵阵地十几里地,对面清兵阵地几声轰鸣。
“轰轰轰!”几颗铁球像断了翅膀的大鸟从空中坠下。
勒克德浑也有火炮,他不可能让明军安安稳稳的修筑炮兵阵地。明军的铁炮才推到阵前,立刻受到炮击。
翟哲观看了片刻,强行搭建靠近搭建火炮阵地民夫损失太大,设立太远又无法取得好的攻击效果,命炮手退回,等天黑后再布置阵地。他已经深刻的体会好,铁炮在战争中的地位正在不断提高。也许过不了几年,火器将成为军中最主要的攻击武器。
九江离南昌一百多里路。
两路明军近二十万人在江西北部汇集。
南昌府。
这里是江西的府城,也是江西最坚固的城池,其次是九江。
巡抚衙门内,一个粗壮结实的汉子正在忙于接受各地的急报,那正是眼下最紧张纠结的金声桓。
“报,明平虏将军翟哲已在九江城外布阵,与勒克德浑贝勒对峙。”
金声桓竟然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该来的终究来了。”
他在等平虏将军翟哲很久了。
收复江南让翟哲声名远扬,如郑芝龙之辈,虽然也被隆武帝封王,但在各地领兵的武将眼里,尚无法与翟哲相提并论。
金声桓正在考虑如何与翟哲建立联系时,守卫在外的侍卫进门拱手禀告:“启禀大人,何特使求见!”
“怎么又来了!”金声桓心不在焉,嘱咐道:“就说我军务繁忙,今日无空见他!”
何特使是洪承畴派到南昌的门生何言致,到南昌已有半个月。金声桓一直在与他拖延,正是想看看翟哲能给他开出一个什么样的价码,才决定下一步的计划。
大同总兵姜镶反正一个月后,陕西延安参将王永强也起兵反清,已席卷半个陕西。洪承畴就算舌灿莲花,金声桓也要考虑现实的局势。
侍卫领命而出,不久又返回禀告:“何特使一直等在门口,说今日无论如何也要见大人一面。”
金声桓考虑片刻,说:“让他进来。”
片刻之后,一个五十多岁的消瘦的文士走进来,留着两撇山羊胡子,两只眼睛向四处打量。
一直走到金声桓面前,他才摆正姿态,说:“金大人,想必你已经知道江南明贼翟哲的兵马已经兵临九江城下。贝勒爷与洪总督都在等着你的答复,江西是守不住了,只要守住荆襄,洪总督也向你许诺过,江西总督乃至湖广提督都不是问题。”
洪承畴没有那么大权力,他自己不过是才上任的湖广总督,还被勒克德浑的监视。女真人对汉人一向很吝啬,唯有吴三桂封侯,受命镇守四川。许诺只是许诺!
金声桓仔细想了想,说:“三日后,三日后,我会在率军到九江!”
他担心清虏兵马撤走,成了孤家寡人,没法再和翟哲谈判。翟哲一直没来找他,他要主动找上门去。他现在有好几个选择,可以撤回江北,也可以反正归明。他无法直接与隆武帝联络,但他可以向三个人求降,何腾蛟、翟哲和郑芝龙都是独领一方的统帅,但他最想依靠的是翟哲。
何腾蛟前次战败后,大丢颜面。郑芝龙对朝廷粗暴无礼,又是以海贸起家。良禽择木而栖,要依附也要选择那个最强大的人。
“好,三日后,等总兵大人的好消息,贝勒爷到时候必会率军撤回湖广。”何言致语重心长,提醒道:“南明收复江南不过是昙花一现,金大人曾经在明廷为官,当知道其中党争倾轧的严重。浙东张名振顺从翟哲,在收复江南后,因为兵马独立,最终难逃一死。”
其中的暗喻傻子也能听出来,但回到湖广又何尝不是如此。相比较注定被满人猜忌,金声桓还是想在大明这边有所有所尝试。降清后又反正的明军将领有张天禄和杨守壮,在翟哲麾下过的都不错。但他的实力不同,想要的权益也不一样。
郑芝龙陈兵南昌城下,不急于攻城,明军已收复了赣南。翟哲升任大将军,让他很不开心,因为他还得到他想要的闽粤总督之位。他从去年率军到南京,虽然封王,其实一直没有得到实惠。
☆、第472章 条件
只用了一天,大将军翟哲就让众人明白,为何是他,而不是别人收复了江南。
月朗星稀的夜晚,明军倾巢而出。左若和李志安率本部兵马杀向勒克德浑的兵营。
虽然在夜晚,其实算不上是偷袭。
亥时,数以十万计的火把在四野闪耀,九江城如陷入银河中被群星环绕的黑洞。
遍地火把,遍地明军。
张天禄和杨守壮等降军和民夫都举火把在四周巡视,以助声势。
九江城外没有险要的地形,清兵修建的营寨比不上多铎在杭州城下的大营坚固。勒克德浑用完晚饭没多久,被明军的动静吓出营来。
远处旋转缠绕过来的火龙,相距十几里路能让他感觉到一股扑而来的炙热气息。
“开炮,开炮!”勒克德浑忙不迭向炮营传令。
炮手和民夫匆匆返回炮阵,装填弹药。
明军的火把散布极广,炮手们无法辨别何处是主力,何处是迷惑的辅兵。铁炮声在黑暗中的平原飘荡,最后消失在遥远的天地深处。
左若和李志安各率一万五千兵马,根据白日勘察的地形直扑向清兵营寨。
“如果我们无法在面对面的厮杀中击败清虏,汉人将永远无法挺直脊梁!”
这是翟哲出兵前对诸将的训词,深合左若的胃口。他不知道,翟哲有这种想法,正是受了他的影响。
朝堂是朝堂,战场是战场。翟哲决不能容忍军中诸将生出如朝堂之争中那般肮脏的想法。
“无论是新降的将领,还是从草原追随我至今的亲兵,只要在战场立功,都会得到一视同仁的赏赐。”
左若和李志安今夜将给军中诸将展示,为何他们是大将军府下最有权势的武将。
明军以持铁盾的轻步兵在前,压向清兵大营。
步卒快速穿越过火炮的轰击区域后,在清兵营前集结。为数不多的甲士夹杂在长枪手队列中,护送虎蹲炮手跟在鸟铳手之后。
先期到达的长鸟铳手在大营门口箭塔的两百步外架设铳架,装填火药和铅子。
铅子伴随着明亮的火光飞出,正前方的箭塔上爆发出一声惨叫。
这种特制的长杆鸟铳从水师引入步兵后,已成为常备的装置。虽然价格昂贵,操作复杂,但比弓箭和鸟铳多两百步的攻击距离,让其成为军中的奇兵。
盾牌兵和掷弹兵从长铳手身边穿过,掷弹兵在盾牌兵的掩护下向木栅栏扔出特制的火油弹。
瞬间,一道火幕隔在明军和清兵之间,烈焰欢快的在暗夜中吐着舌头,尽情的消耗身下的木材。
明军的各式火器越来越高效。自从把兵器工坊从卫所军械局和兵仗局剥离之后,三家火器制作工坊为了拿到更多的订单,同时为了制作便利,把之前混乱的火器品种简化,同时找熟练的工匠设法提高火器的威力。
清兵隔着火墙向外射箭放铳,阻止明军靠近大营。
只看了半个时辰,明军熟练的战法让勒克德浑自然而然生出一阵慌乱。他现在知道豫亲王多铎为何会在江南兵败了。
左若部和李志安部是大将军府最精锐的嫡系,翟哲命他们率先出战,正是为了打出明军的气势。同时也在给方国安、张天禄和杨守壮等人示范。
外营的火焰持续了半个时辰才熄灭,李志安军和左若军分两路突袭。
左若以鸟铳手方阵为前队,径直穿越带有零星火花的幕墙。箭矢在空中传过,铅子射入筋骨,鸟铳手方阵如一堵肉墙步入清营。
“一百步,八十步!”
方阵千总咬紧牙关。身边不时有人受伤倒地,他能听见对面清兵疯狂的吼叫,喷出来的热气就像要贴近他的脸颊。
清兵入关两年,十万女真人死伤超过两成,熟练的弓箭手越来越少,军中逐渐也鸟铳手为主。清兵铳手赶不上明军熟练和有秩序,虽然弄出来的动静挺大,但杀伤力并不大。
“……,五十步,四十步……”
方阵鸟铳手甚至能看清楚迎面正扑过来的清兵狰狞的面孔。
“放铳!”
铳手们如行尸走肉,铁叉杵地,如萤火虫般明亮闪耀的火绳点燃火药,一百多杆鸟铳齐声轰鸣。
平日操练时,左若发现鸟铳在二十步内射击的精准度和打击力度最好,所以设计了这种战法。他宁愿让鸟铳手方阵前列遭受损失,等到逼近对手的五十步之内才允许鸟铳手发射。
明军的铳手一发射,迎面的清兵立刻溃不成军。
明军铳手的训练和装填速度本就超过清兵很多,在五十步内一旦形成攻击优势,不再给清兵喘息的机会。
每一颗铅子似乎都能击中对手,有些甚至能穿透数人。
铳手只是敲开战阵的利器,早在后蓄势待发的甲士和刀盾兵如奔腾的河流遇见礁石,从鸟铳队列的两侧穿过,长枪兵则护在鸟铳手之后。突击队的千总右脸有一道刀疤,只看长相就是杀气腾腾,挥刀喝叫:“突击!”
左若军中,没有一个懦夫。
没有人生下来就是勇士,当然也没有天生的懦夫,在左若军中操练过几年,勇者更勇,弱者会变得麻木到只知道听从上官的命令。
败军如受到野狼偷袭的黄羊群,左若部乘势往大营内突入百步。迎面清兵的越来越厚,左若敏锐的察觉到先锋前进受阻,传令:“先锋队退后,以铳手压阵。”
从排斥火器,到以鸟铳方阵为核心设立战法,左若从未丢到过自己的最看重的东西——勇气。
东侧的李志安军不像左若军这么犀利,但也已突入清虏大营。
两队明军如双头怪兽撕咬拉扯清兵大营,他们无法杀死对手,便肆意拉开伤口,让对手流血和疼痛。
勒克德浑从未与这样的明军交过手,当左若军一连突破三道防线时,他甚至恐慌的担心自己的这座大营会不会一夜被突破。
下半夜,明军踏着夏露退去,左若军和李志安军在三个时辰内耗尽了自己所有的精力。
繁星般火把消失后,清兵大营前留下无数烧毁的木栅栏和帐篷。
九江城头的守军,看了一夜的战斗,无一人出城助战。
辰时,两路兵马清点所获请功。
大营正中,清虏首级堆积如山,鲜血从高处流淌到低洼处集结成一大块血池。
方国安、方元科、张天禄和杨守壮等人跟在翟哲身后迎左若和李志安两人。
左若率先拱手禀告:“奉大将军命,昨夜突袭清虏大营,本部斩首一千五百三十二人,有女真人一百三十一人。”
李志安随后,“本部斩首一千一百三十人,女真人九十五人。”
诸将胆战心惊,这只是斩首的人数。按照战斗估计,只昨夜偷袭,至少让五千清兵失去再战之力。
“好!”翟哲很满意,这样的战果,正是给勒克德浑当头一棒。他的损失也不小,但这一战打出了气势。他转首看身后诸将,语气冷冽,说:“今日午后,该你们上阵了。”
大将军的威严尽显。
这种形势下,谁还敢因为想保存实力,不尽心杀敌。
午后,战事再起。
金声桓的使者到达明军大营时,正是明军攻打清兵大营最激烈的时候。
他们先被外围的斥候抓捕住,被押送进入大营,方进入中军大帐通报:“启禀大将军,金声桓派来使者。”
翟哲颇为意外,想想又在情理之中,问:“早晨那些清兵的首级已经处理了吗?”
“已经堆放在棺木中,正待去掩埋!”
“你先带那个使者去看看,再来见我!”
“遵命!”
金声桓能投降当然能解除一件大麻烦,眼下的这种局势,他也没资本再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明军在江西聚集了二十万大军,郑氏和江南都是精锐尽出,金声桓没有本钱。除了郑氏,翟哲不会再容许江南存在独立的势力。
过了两刻钟左右,一个中年文士随方进走入中军大帐,脸色很不好看。
“你怎么还留着辫子?”翟哲略显诧异。
“啊!啊!”那个文士尚未反应过来。方进一个箭步上前,刀光一闪,一撮黑发落在地上。
那文士缩了缩脑袋,伸手摸了摸脑后,那撮鼠尾辫已经不见。
方进退到一侧。
翟哲威势逼人:“金声桓想求降吗?”
那中年文士心中更慌乱,张大嘴巴,等了片刻稳稳心神,颤声答道:“我家将军愿重归大明,为大将军效力。”
“那他为何不献城求降?”
“若大将军让我家将军任江西总兵一职,南昌和九江两城立刻割辫归明。”
“江西总兵?”翟哲嗤笑,“我军中将领在江南大破清兵,立下功勋无数,也只任各府总兵,金声桓也真能狮子大开口啊!”
那中年文士低下头不敢说话。
“金声桓若想投降,立刻割辫反清,起兵随我攻湖广,立下功劳后自然有封赏,否则就等着城破之日把!”
翟哲没有好脸色。
“只是,我家将军……”
“金声桓曾是大明的官兵,我军中正在攻打勒克德浑的张天禄和杨守壮也是如此,金声桓只说投降,什么都不做,怎能让我相信他?”
那文士垂着脑袋,说:“小人明白了!”
☆、第473章 瓜分
明军加紧攻打勒克德浑,陈虎威督水军深入武昌府,找清廷在湖广的水师残部决战。
交战一日后,勒克德浑率军离开九江城郊,退到瑞昌,距离九江五十多里地。金声桓迟迟没有答复,他的疑心越来越大,那些人都曾是明军,自姜镶、张天禄等人反正后,满人对执掌兵权的汉人越来越不信任。
这支兵马是清廷坚守湖广的最后的筹码,勒克德浑绝不可能在江西损失过大。翟哲一夜一日的攻击,已让他感到心疼。若不是洪承畴一直坚持,他早率军返回襄阳了。
明军水师在长江势如破竹,他也隐约担心自己的退路。
清兵退走后,翟哲没有继续追击,南昌城下传来的消息,让他隐约有些不安。
郑芝龙兵临南昌城下十日,一直没有攻城。
四月底,过了九江往南,道边岭中山花烂漫,一列骑兵在崎岖的山道中奔驰。郑芝龙没有率军包围南昌城,从九江到南昌路上并不安全,五百亲兵卫小心翼翼。
一日一夜,翟哲到达南昌城下。
骑兵打出“大将军”和“翟”字大旗。
南昌守军和郑芝龙都看见了飞驰的旗帜。
听到禀告后,金声桓赶到南昌城头远眺。
“大将军”的旗帜飞扬,让他越来越为难。使者前日归来,他一直关注明军在九江城下的战事,结果出乎他的意料,勒克德浑被打的心惊胆战,率军撤走了。
从心底深处,他认为清廷大势已去,最差也是南北对峙的局面。北境汉人一旦对清廷生了背离之心,清廷的处境会更艰难。
“大将军啊,大将军!”他摸着城头,想起自己曾经的上官左良玉。左良玉当年的威势,其实不比这个大将军差多少,结果那是左帅人生中最巅峰时。
乱世中有兵即可称王,他又怎会把自己所有的本钱拱手相送。若不如此,难道要给清虏陪葬?金声桓轻轻的摇了摇头,默然走下城头。
回到府中,他找来上次出行的使者,吩咐道:“你且去明军营中,我要见翟哲一面。”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要见翟哲一面,确定自己的前途。
南昌城北。
郑芝龙没想到翟哲会突然来到此地,匆忙出营迎接,同来的还有江西总督万元吉。
两队骑兵逐渐靠近,相距百步时各自下马。
翟哲丢下战马快步上前。
“王爷,万总督!”
郑芝龙和万元吉上前,均是平礼。
一个是王爷,另一个是文人总督,都不认为自己的身份比翟哲低。
“翟将军此来,真是惊喜啊!”
郑芝龙的话听起来暗藏深意。
翟哲心中肚明。一切都是南京城内的那场政变惹的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违反与郑芝龙的约定。
几人一路寒暄入营,翟哲提及他在九江城下击退勒克德浑的大军一事。
万元吉插了一句,奉承道:“此番两位王爷在南昌会师,驱走金声桓不在话下!”
他身为江西总督,见郑芝龙一直按兵不动,心里最着急。赣南之地,多是深山穷困,收复南昌和九江后,他这个总督才能名副其实。
翟哲出言宽慰,道:“万总督放心,就在眼前了!”
南昌城下有郑氏兵马四万,广东援军一万,广西狼兵一万和万元吉的督抚营两万,共十万大军。主力为郑氏兵马,广西狼兵的战斗力也不错,但军纪极差,朝廷无力供应军饷,这些人便沿途抢劫百姓。
翟哲心中有数,他要说动这些兵马,还需解开郑芝龙的心结。
万元吉身为江西总督,尽地主之谊,快马加鞭从附近的几座府县找来各种山珍,安排了一顿极其丰盛的接风宴。
九江军情紧急,这边就像没事人一般,翟哲满肚子不痛快,忍住没有发作出来。
宴席当中,一个胡子拉碴的文士前来向翟哲敬酒,“大将军,可还记得我吗?”
翟哲看的眼熟,一时想不起来此是何人。
“巨鹿雪原之事,在下铭记在心!”那人见翟哲仍然想不起来他,有些尴尬道:“在下杨廷麟!”
“是杨大人!”翟哲脑中灵光一闪,原来此人正是当年卢公的军中参赞杨廷麟。因为在朝中主战,被送到军中,在卢公遇难前日去高起潜营中求援,因此逃过一劫。
“没想到在此地见面!”两人说起当日天雄军覆灭一战,各自唏嘘。
翟哲眼下可没心思与杨廷麟叙旧,用完午饭,等诸般事了后,他单独约见郑芝龙。
事已至此,翟哲不可能说自己属下擅自行事,只能如朝廷下旨所说,让张名振背了黑锅。
两人心里都有数,重要的不是已经发生的事,而是如何来补救。
郑芝龙心中有意见,但也不敢与翟哲翻脸。江南和朝廷都掌控在翟哲手里,他现在与翟哲翻脸,前期的努力就白费了。
翟哲不奢望郑芝龙会随自己一起去攻打湖广,承诺道:“只待江西战事一了,立刻把广东交给延平王。”
这还是年前的约定。
“如何取广东?”
翟哲早有主意,笑着说:“我听说广东有宗室不太安分,王爷只要有个入粤的契机即可。”
郑芝龙大喜,连连点头,想起郑森给自己的密信所述,说:“我还要赣南之地。”
赣南是联系福建和广东的桥梁,为五省交接之地,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赣南要是归郑氏,江西就被瓜分。两人背着万元吉说起这些事,把国事用来买卖。
翟哲心里急速运转,他不是在为江西担心。郑芝龙一旦控制了福建、赣南和广东,会成为一支庞大的势力,未来会成为他的劲敌。但眼下,他需要一个盟友,而不是把郑氏变成自己的仇敌。
“好,以施福为赣州总兵如何?”
郑芝龙点头,又说:“南昌城高池深,想攻取下来不易。”
他想要的赣南已在自己的控制下,不想再出兵帮翟哲攻取南昌。
翟哲压制心中不满。
郑芝龙想要的东西很多,但总想空手套白狼,平白得了个王爷,又不费吹灰之力得了广东。而他得到的地方,无一不是麾下士卒浴血厮杀从清虏手中抢回来的。
“王爷只需攻打,让金声桓知道厉害。”
☆、第474章 定江西
南昌城下,明军终于做出了攻城的架势。
布置在东山的铁炮开始对城头轰击。
你做了什么,所有人都看在眼里。郑芝龙的不作为和何腾蛟的萎靡让翟哲成为南明几大派系中的核心。声望也许会带来威胁,但翟哲此刻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从他收复江南,俘获多铎那一刻起,一切皆已注定。
翟哲前脚离开南昌,金声桓的使者到达九江城下。
江南的明军视九江守军于无物,正在穿越九江城向瑞昌的清兵追击。
使者此来极其谦卑,一见翟哲立刻跪拜在地:“金总兵愿为大将军效力,恳请面见大将军一面。”
翟哲更加意外,金声桓要见他。降或者不降,与见他有什么关系?自己又不是绝色佳人,难道还能让金声桓一见倾心吗?
他只要攻下九江,留郑芝龙围攻南昌,金声桓不投降对湖广的大局没有影响。郑芝龙不攻下南昌,就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赣南和广东,他掌握了朝政,所以掌握了主动。
当然,如果金声桓随清兵退到湖广,还是个大麻烦。但那样金声桓也会失去自己的地盘。翟哲自己也是武将,知道武将最大的期望是什么。他在大明对武将限权,方国安还是得到了芜湖和池州,王之仁在富庶的吴淞进食。清廷在各地均设有女真人或者文官监视武将,比在南明还不如。清廷不信任他们这些才归降的明军,而是看重如孔有德、耿精忠那些早已加入八旗的汉人。
他斟酌片刻,答应道:“好,何处能见金总兵?”
“愿在梅岭一见!”
梅岭在南昌城北,方圆近百里全是山林。
翟哲微微点头,道:“好!”
信使惊喜,急忙约定:“两日后,金总兵与大人各率两百骑兵,在梅岭脚下湾里镇见面!”
“我会让延平王这几日暂缓攻城。”
翟哲每一句话都不是随意说出口,他这道命令正在表现大明大将军的身份。
郑芝龙对大明的中枢没有兴趣,让他少了诸多麻烦。黄道周被赶出中枢后,闽人在朝廷中影响力渐渐式微,如吏部尚书张肯堂等几人与郑芝龙势如水火。郑芝龙想要闽粤总督之位,必须要依靠他的支持。
“多谢大将军!”
使者与信使几乎同时离去。
郑芝龙不知不觉中成了衬托翟哲威望的最好的注脚。
翟哲之所以选择与郑芝龙合作,多次把熟透的桃子与郑芝龙平分,正是因为郑氏从未表现过对中枢的兴趣。到现在,郑芝龙想要的仍然只是闽粤总督,而不是尽快击退金声桓占据江西。
此人必定不会成为他的对手。
郑氏虽然有如狮虎般强大的力量,奈何郑氏没有成为大明之王的决心。
斥候营向梅岭进发,查看湾里镇四周的地形和动静。十年前,翟哲可以孤身入归化城,十年后,他身为大明的大将军,不会再冒这样无谓的风险。他不再年轻,再过一年,他将是当年卢公身殒的年龄。
“三十九岁啊!岳飞和卢象升都在这一年殒命。”
想的到此处,翟哲没来由生出一种怪异的想法,对自己的安全格外看重。他不可想像当年的岳飞和卢象升那样死的不明不白,所以要尽快着手解决朝堂危机。
郑芝龙本就不愿意强攻南昌城,接到翟哲的信件后立刻停手。
南昌城和九江城下安静了两天,明军在瑞昌城外架炮攻城。有水军控制长江航道,翟哲不怕九江城的守军出城截断粮道。
两日转瞬即过,翟哲率两百骑兵出发往梅岭。
南昌和梅岭之间均是平原,自明军在九江登陆后,这里的百姓多半逃入梅岭群山中,只留些老弱守家。沿途均有精锐斥候接引通报,鲍广率三千亲兵卫尾随在三十里外接应。
湾里镇背靠梅岭山脚下,一片稀疏的树林遮挡了向外的视线,再往外是一片雾气蒙蒙的平原。
已有斥候先在湾里镇查探,翟哲等人离湾里镇十几里路的地方停下脚步。
不一会功夫,从里面迎出来一列骑兵,队伍末尾打着一面“金”字大旗。
两列骑兵相距一里路停下对峙,翟哲见对面一个骑士迎上来,自己也催马而上。
战马走到极慢,两人近乎在龟速中靠近,都暗藏戒备之心。
相距三十步,金声桓下马拱手行礼:“大将军!”
翟哲能真来此地见他,让他有了底气。翟哲能看重他,也愿意招降他。
“金总兵!”
翟哲下马,他比金声桓高半个头。
“请!”
金声桓仔细打量翟哲,朝廷的大将军英姿勃发,虽然来与他相见,但并未表现的特别热情。
“湾里镇,我们就不要进了!”翟哲立在原地未动,“久仰金总兵的大名,我知道金总兵也是一条汉子,好歹给一句话,是继续给清虏当奴才,还是就此回归大明。”
翟哲语气悠悠,“姜镶、王永强等人皆在北方起兵,张天禄和杨守壮也已反正,这天下终究还是汉人的天下。”
“在下愿剃发反正,只是……”金声桓正在待价而沽。
他在九江对勒克德浑如此冷淡,其实已经断绝了自己的退路。
“天下这么大,金总兵难道还怕无法立功受赏吗?”
翟哲截断他的话,他的态度很明确,金声桓若是存自立之心,他宁愿让郑芝龙长期围困南昌,若他能拜伏在自己麾下,当然可以收在帐下。空口无凭,起兵为证,南昌这个地方是要交给万元吉的,这是他与郑氏的协议。九江归他,赣南归郑氏,南昌居中作为缓冲。
“大将军,……”金声桓不知该如何开出价码。
翟哲没有许下明白的承诺,但还是给了个暗示,说:“金总兵起兵随我击破勒克德浑,还怕没有封公侯的那一日吗?”
这两人都是明白人。
水浒传上说,杨志想上梁山也要先杀个人当投名状,金声桓剪辫易帜还想继续盘踞在江西,没有半点可能。
“暗算勒克德浑!”
金声桓脑海中灵光一现。
翟哲双目炯炯有神看着他。
“末将愿统领本部兵马北上!”
金声桓终于低头。
翟哲不拆散他的兵马是他最后的底线。无论在哪一方,他都是仅能统领这支兵马的总兵,相比较而言,为大明效力他能得到的更多。
南昌城没有急于剪辫易帜,金声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