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夜明(考拉)-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突然。
“嘭!”
一声山崩地陷的声响。
大地在震颤,有几匹战马受惊嘶鸣,骑士死死勒住缰绳,不然战马胡乱奔跑。
车风停下手中动作,看向后山。闪耀的光亮中,一团黑色的烟雾腾空而起,山顶上有数百匹战马嘶鸣,正在胡乱奔走。
那里正是清虏炮兵阵地。
萧之言从地上爬起来,他的战马已经不知跑到哪里去了。他看见一个蒙古人随意扔出一个火把,紧接着就是刚才那个所有人始料未及的爆炸。
“突击!突击!”
他找不到自己的长弓,只能拔出腰刀呼喝。战场无论发生了什么,他只有一个目标。
骑兵的队列完全乱了,骑士们下马杀向烟雾缭绕处。驻守在山顶的炮兵几乎全是汉人,他们从来只在遥远的地方轰击城池,哪里经历过面对面的厮杀。
“汉人,投降不杀!”萧之言用刀背狠狠的劈砍在个胡乱奔跑的清虏身后,骂道:“跪在地上。”
火把照亮阵地,射手们把四处狙杀尚在殊死抵抗的清兵,一刻钟之后,山顶平静下来。无数人蜂拥而下,逃向黑暗中追兵看不见的地方。
萧之言走到平坦处,他看见这辈子再难忘记的场面。一百五十多门铁炮齐刷刷排列,炮口指向杭州城方向。就是这些利器折磨了城内的守军两个月,他右手搭在乌黑的炮管上,夜晚的炮管有些潮湿,一个清凉透肤而入。
他转身下令:“把俘虏给我押过来。”
两千骑兵挥戚刀押着三千多俘虏在炮阵中集中。
萧之言指向混乱的清虏兵营,“掉过炮头,向那里轰击!”
清虏的炮手们都低着头,没人敢说话,也没人敢动弹。
山脚下厮杀声传过来,铁蹄撞击地面的声音传入萧之言的耳朵。汉骑发出粗重的呼喊声,车风正在率部与清虏激战,那是多铎派来想夺回炮阵的救兵。刚才那一声爆炸,让炮兵征地成为战场的关注点。
站在山顶,四周都是火光,萧之言好像置身于修罗地狱。左右两翼元启洲和李志安突袭最快,已经杀破了三四冲营寨,两路中军尚在僵持中。
他咬住嘴唇,挥手下令:“杀!”
亲兵快步上前,挥刀一顿乱砍,首列一百多个首级滚在地面。
“半刻钟,半刻钟之内,这些炮要是不能打响,你们都不要活了。”
俘虏们在犹豫中动起来,搬运一些轻便的铁炮,调转方向对准自家兵营。最大的十几门炮都被多铎调走了,这座山就在兵营的东侧,居高临下,轰击近在咫尺的兵营用这些轻炮足矣。
多铎像是呆了一般,站在大帐门口,长刀杵地,撑住自己摇摇欲坠的身躯。
六月时,他在杭州城下有十三万大军,攻城两个月,伤亡近两万人。张存仁率三万人马西上,博洛带走两万救兵,两日前又调集两万兵马向于潜,杭州城外只剩下四万人。
他以一万女真人和一万汉八旗士卒为中军,左右两翼均是少量女真人监督一万多降兵。
杭州兵马夜袭时,正是他最脆弱的时候。
“杭州城竟然藏有如此强大的兵力,可笑我还想攻下此城。”他飞身上马,双目怒瞪喝叫:“翟哲,我知道你在这里,把我精锐士卒诱骗到于潜。即便如此,你也无法击败我。”
他向上天祈祷,明军的野战像从前一张孱弱。
“正白旗,正蓝旗,夺回炮兵阵地。”
☆、第432章 卷残云(三)
再沸腾的战场也无法浇热逢勤的心,如果说左若是激情的天火,他就是冰冷的海水。
无论这场战役多么重要,他都会采用最省力的办法夺取胜利。
他骑在一片高头大马上,健壮的战马与他瘦小的身躯形成鲜明对比,显得有些滑稽可笑,但没人敢笑他。杭州守城两个半月,铸就了他在军中的威名,就连陈子龙见到他也要客气三分。
逢勤之所以选择这样一匹战马,原因很简单,因为在更高的马上,他能看得更远,千里镜是他的最爱,几十里的战场一览无余。
“中军左倾,支援李志安部,命其阻断清虏向炮兵阵地的救兵!”
“右军三千率民夫及炮手上炮兵阵地,招纳降兵!”
他毫不怀疑强攻也能击溃清虏,但何必在这里无谓的折损士卒。
所以他策划用精锐的骑兵突袭,夺取清虏的炮兵阵地,再用清虏的利器轰翻坚固营寨。
中军之所以在僵持不下,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全力出击。
这场战事到目前为止进展的顺利超乎他的想象。也许是清虏没有防备,也许是清虏早已倦怠了,至少在逢勤看来,这些女真人已不是当年在草原遇见的女真人。骑兵顺利突袭过保护炮营前的防御营地,女真人溃不成军,这些人在战场的表现和汉人也没什么区别。
“轰!”
第一声炮响了,拳头大的铁球轰入清虏的中军,砸翻了两座帐篷,这里可没有坚固的城墙抵御。
萧之言的目光随着铁球移动,直到那被夜色掩盖,最后再次显现在火把通明的营寨中。“打得好!”他舔着嘴唇回味了片刻,立刻转身喝叫:“再快一点!”这些还远远不够。
山脚下的厮杀声越来越近,从战场火把的走势能看出,这座土坡已成为战场的焦点。
“轰!”又是一声炮响。
铁球落在距离多铎三十步外,两个掌旗的甲士被砸中,四周的兵丁目睹同伴筋骨俱裂的场景,各自露出惧色。他们离家已有一年了,从初攻下江南的欣喜,随后一个炎热的夏天磨灭了他们所有的****。但是他们还是不能回去,在杭州城下拿脆弱的头颅去触碰坚硬的石墙。
在汉人眼里江南是天堂,但女真人的天堂在白山黑水。
炮响声越来越频繁,其中夹杂着漫山遍野的呼叫:“汉人,投降不杀!”
是的,只有汉人才投降不杀,这里的每个女真人在江南都犯下了滔天大罪。为了那些死在剃发令下的江南百姓,翟哲也无法宽恕他们。
李志安率军突入右侧兵营后向后偏转,与车风的骑兵前后夹击首批想夺回炮兵阵地的女真援军。随后按照预先的布置,守御在山坡脚,以长枪兵夹杂铳手做出坚守的姿态。
萧之言正在急的团团转时,三千步卒从中军驰援到山顶,后面紧跟着大批壮丁。
数百人抬起最大的那门大炮,炮手健步如飞,指挥民夫布置位置。
萧之言匆匆交接俘虏的炮手,率骑兵奔向山下,与车风的骑兵聚集。战马垂首喷着热气,骑兵下马轻轻抚弄最亲密的伙伴,他们在抓紧战斗的空隙时间休息,静候清虏大军在炮击中崩溃。
头顶上,越来越多的铁球像绚丽的烟花,拖着些许火光划过夜空。
多铎挥刀催马,歇斯底里的吼叫:“翟哲,你出来,我知道你在这里。”他被心中的畏惧激发出凶气。
亲兵簇拥着他,劝告:“王爷,撤吧!”
撤与不撤已不由多铎来决定,百门大炮齐轰,中军率先溃散。
再汹涌的海潮也有退的时候。
逢勤看着逐渐向远处扩散的火把,心中默念:“一切该结束了。”
炮声嘎然而止,夜空宁静,刚才重重犹如幻影。
铁蹄再次迈动,骑士们随心所欲的收割生命,他们径直追击,把溃兵远远的甩在在后面。萧之言和车风紧紧盯住多铎的帅旗,轻骑席卷,沿途没有人值得他们停留片刻。
这是一场奔跑的比赛,女真人丢下沉重的盔甲,奔走在他们不熟悉的道路。
逢勤在有条不紊的下命令,这场大胜也没能让他心中起波澜。这是大将军铺好的道路,只不过让他来摘果子。
“从杭州城一直到松江府,清虏在沿途的城池都没有多少驻军,因此,此战我们最差要拿下湖州和嘉兴。后续看李成栋和刘良佐的态度行事。”
“李志安取湖州府,元启洲攻嘉兴府,命水师联络崇明岛的张名振和王之仁共击松江。”
为了保证此战的秘密,直到今天午后杭州城的诸将才知道了这个计划,更不用说崇明岛的张名振。
降兵成群成堆,汉人们在仓促中割掉辫子,跪在路边。往往是一百明军押送一千降卒在杭州北门外集中。陈子龙站在杭州城头远眺,眼中有泪光闪烁,他终于见到了这一刻,而且并没有等多久。他看了整场战事,杭州城头欢声震天,把熟睡的市民吵醒。但宵禁令没解除,没人敢出来打听消息杭州到嘉兴一路平坦,多铎首先想到驻守在松江府的李成栋。
李成栋有两万多兵马,战力不俗,若能在松江府稳固战线,江南的局势未必会溃烂到无法收拾。博洛在于潜城下有四万兵马,其中有两万五千女真人,就算张存仁也溃败了,清廷在江南的兵力还占优势。
“无论如何,我不能丢了江南,否则无法向北京城内的兄长交代。”
战马的蹄声慌乱,多铎的内心更加慌乱。
黑暗中不知奔走了多久,他发现身边只剩下三四十骑。
“这里是哪里?”
他身边都是女真人,谁也不认识江南的道路。
“抓几个汉人过来问问,去松江府的道路怎么走?”
杭嘉湖平原是江南最富庶的地带,想找个小村庄不难。几十个如狼似虎的骑兵冲进一个村落,几个亲兵揪出两个年轻人。
“这里是哪里?”
那两个年轻人在睡梦中被这些野蛮的女真人揪出来,吓得魂飞魄散,语无伦次的答道:“这里是嘉兴府地界。”
“离松江府还有多远?”
“还有六十几里地!”
多铎松了口气,原来昨日半个夜晚跑了近百里地。
亲兵正在拷问时,多铎看见南方的官道上出现一列骑兵,只有三四十人。
天就快亮了,这些人还举着火把。
“一定是溃兵!”多铎摆手朝一个亲兵下令:“去把他们召集过来。”
要是追兵不可能这么少,只有三五十骑往松江府奔走岂不是自寻死路。
☆、第433章 卷残云(四)
“我们在追击什么?”
骑兵满脑子疑虑,但不会怀疑统领的命令,因为领着他们的是萧之言,他们中至少有一半曾在草原受过萧之言的指点。
他们已经超越了所有人,追兵被甩在身后,溃兵也被甩在身后,一个时辰前他们从嘉兴府的城下通过。
萧之言像是在草原觅食的饿狼,一双眼睛专注在马蹄前的地面。火把的光线闪过,在别人眼里弱不可辨的马蹄印记落在他的眼中格外清晰。
这是一种本能,他的嗅觉如当年在草原一样敏锐。
亲兵抬头发现了不远处的动静,压低声音提醒:“前面有火光!”
萧之言抬起头,见五六里外一个村落处有微弱的火把的闪耀。火把不是固定在某处,好像在移动,那只能是溃兵。他们在路上已经错过了很多溃兵,甚至一个清虏的甲喇额真也没能延缓他们的脚步。
“如果不是他们,只怕今夜要错过了!”萧之言深吸一口气,“灭掉一半的火把,从现在起禁止说话。”
天色模糊,隐约中可见一缕曙光,清晨有些许雾气,远来的骑兵像是长了毛的火团,能听见蹄声,看不见人影。
一个女真骑兵迎上来,萧之言握紧长弓,悄然从背后摘下一根长箭。
“你们是什么人!”
七八年没听过女真话,萧之言脑子有些迟钝,反应的片刻,没等他想起一个合适的话语回复,已经见到对面骑兵的身影。
来不及了!长弓平放端起,羽箭从他的指缝中溜出去,像一条灵活的小蛇在雾气中溜过。
没有喊叫,只有一声沉闷的重物坠地的声音。萧之言缓慢降下马速,拉住那匹有些慌乱的战马,那个女真人蜷缩在地面,双手紧紧握住插在咽喉的羽箭,喉咙里发出“呃呃”的吞咽声。
亲兵拔刀断去他的头颅,无需用语言,这是斥候营自有的默契。
骑兵继续前行,他们的目标在正前方。萧之言心里有了些底气,从刚才那个女真骑兵的衣甲来看,前方即使不是正主,也是一条大鱼。
马蹄声稍稍缓下来,斥候们在为将要来临的战斗做准备,他们奔波了一夜,也是人困马乏。只要清虏不走,他们不介意等到天色完全放明再接战,那样才能锁定目标。
骑兵离庄口越来越近,多铎隐约觉得有些不对劲,先去的亲兵没有回来报信,看这伙人奔走的架势完全看不出对大清亲王的尊重。
他拉过战马,下令:“上马,备战!”女真人各自上马,摆出迎战的姿态。
豫亲王的亲兵不是一般的女真士卒,都是从各个部落中精选出来的勇士。
两列骑兵在村口的官道逐渐接近。
火把落在地上翻滚,轻骑取出弓箭,蹄声突然变的急促。多铎还没看清楚来人的衣着,但形势已无需再怀疑,惊恐呼叫:“迎敌!”
女真人拔刀催马迎面冲上来。
萧之言举弓下令:“降速!”轻骑在他的令下就像手中的弓箭,永不会与用来与对手的长刀硬斧相碰。
“一百步,八十步!”
只通过迎面而来的马蹄声,萧之言就能测算出清虏骑兵的距离。
“射!”
二十几支羽箭刺穿晨曦的薄雾,东方天色大白。
迎的乱哄哄的人仰马翻,轻骑撤退到两百步之外成扇形面散开,萧之言惊喜交加,因为他看见了那个人,那个他追寻了整晚的人。
追兵只有三十几骑,而且全是轻骑兵。多铎慌乱的情绪稍稍缓解,但这个地方不能呆了,要尽快退到松江,谁也不知道还有追兵跟在后面。
他举刀指天下令:“突围!”
女真人像犀牛冲向松散的轻骑队列。
萧之言打了个响亮的唿哨,三十几个骑兵一分为三,气势汹汹的女真人就像一拳砸向纷飞的苍蝇。
女真人原想突破包围,十几个亲兵护送多铎先行,留下二十多人拦截。但萧之言就像识破他们的心思,竟然领八个骑兵在前引路,不时挽弓回击,让多铎不能纵骑逃窜。
两支骑兵在官道中分成三段,明军的轻骑一分为二,把多铎等人夹在当中。
脚下的官道一路延伸到松江城,翟哲知道多铎要去哪里。
阳光驱散薄雾,有少数赶早集的行人被突然出现气势汹汹的骑兵吓得魂不附身。
狂奔了二三十里路,马匹大汗淋漓。女真人多是身材魁梧之士,骑术也比不上这些轻骑,渐渐落在后面。
多铎躲在三四个亲兵身后,不敢露出身形,前方那个骑兵统领让他想起蒙古人,只有蒙古人中的勇士才会有这么好的骑射技巧。翟哲麾下骑兵当年能突破女真铁骑的封锁,他才想起来,那些人如今都在江南。
沿途的县城和卫所均有降兵防御,但没人出来拦截。没有人来帮多铎,也没人来帮明军。
辰时,正前方一条白色的长带横贯南北,亲兵提醒道:“前面有一条河!”
“我知道!那是横潦泾。”
从太湖流出来的几条支流在松江府汇集成汹涌的黄浦江,横潦泾是最大的一支。萧之言常往南京的军械局去领兵甲和火器,对这里的道路算不上了如指掌,但对熟悉几条大路。
骑兵飞驰到岸边,有几条船只孤零零停在那里,船夫惊恐的趴在船头,他们常年在这里做摆渡生意。
斥候奔过去喝叫:“我们是浙东平虏将军麾下骑兵,奉命抓捕清虏,各位速速驾船离去,刀剑无眼,休要被伤着。”
几年前这里船只如麻,如今剃发令才过去不久,江南兵荒马乱,各地死气沉沉,也只有这些胆子大的船夫才敢招揽些生意。见这些骑兵杀气腾腾,船夫各自驾船往对岸去。
江边土地平坦空旷,正是适合的战场,萧之言身边只剩下五骑,右手食指隐隐有血迹渗出。
片刻之后,多铎等人到达江岸边,身边也只剩下了六骑,双方倒是旗鼓相当。
两队骑兵相距百步对峙,萧之言在笑,“多铎,既然到江南,就不要再想回去了。”
他很少会恨一个人,两军交战,各为其主,生死各归天命。但眼前这个人,是他从昨夜追寻到现在唯一的目标,“扬州城的八十万人!我想,他们一定都在期盼有个人下去陪他们。”
江水滔滔,无路可走。
多铎的脸色就像才凝结成的宣纸,身边的亲兵无不惶恐。
正在此时,横潦泾中,一艘小船摇摇晃晃的从对岸划过来,亲兵眼尖,看见了那里的动静,说:“王爷,我们拦住明军,您速速过河!”
萧之言也发现河中的船只,恼火有人去而复返,催马想去警告,几个女真人踢马抽刀扑上来,不给他脱身的机会。
轻骑正面对抗不是女真人的对手,各自散开,拨弓还击。
萧之言心急如焚,抬手箭射中冲过来那骑士的马眼,那战马餐呼一声,腾空跃起把马背上的骑士扔下去,一头冲入横潦泾的江水中,顺着河流往黄浦江中流去。
不是每个人都有萧之言那么好的箭法,在被驱赶中回头射箭很难射中致命处。十人绕成一团,双方都要集中注意力应付对手。
多铎催马到岸边,伸手向江中的船夫招呼,“我是大清豫亲王,你速速渡我过河,我封你为候,赏赐白银万两。”
那船夫犹豫了片刻,划舟到岸边。
多铎紧赶几步,下马跳上船只,回头看岸边只剩下三个亲兵与三个明军斥候在缠斗。现在他顾不上这些亲兵了,毫不犹豫的下令:“过河!”
岸上传来厮杀声,惨呼声,长箭撩空,短刃相接。那船夫显然没见过这等场面,面如土色,竟然浑身僵硬动弹不得。
多铎抽刀而出,拿起船桨塞到船夫手中,眼睛瞪得像铜铃,喝叫:“快划船!”
船夫坐上船头,双臂一悠,小船离岸。
萧之言又射中一个清虏,得空偷眼看见多铎逃离,手指猛然一用力,竟然把弓弦拉断。
眼见多铎已走,两个清虏了无牵挂,死命杀向剩下的三个轻骑。萧之言催马从两人的空隙中穿过,捡起才死在清虏刀下的亲兵的短弓,连发两箭,射伤清虏,不再管亲兵于其缠斗,催马冲向江边。
江水东流,此岸到彼岸有半里路,船只已到江心,他长叹一声,心中失望之极,抛下短弓。
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多铎转身遥看岸边,远处阻击的清兵和明军的追兵正在赶过来。
那船夫扭头看多铎用后背对着他,突然站起来,引发小船左右摇晃。多铎一个踉跄,立刻掉头,见那船夫“扑通”一声跳入水中,就像快石头沉入水底,再见不到身影。
“你去哪了,快给你回来!”多铎后大惊,脊背掠过一阵寒意。他喊了半天,水面上见不到一点动静他把腰刀归鞘,坐上那船夫的位子,想自己摇桨前行,划了半天,小船一直在江水中打转。
萧之言看的真真切切,心中大喜,又捡起短弓,飞身上马。
两队骑兵都到了岸边,双方都没了厮杀的****,都是盯着江心满头大汗的多铎。
江面上突然露出一个脑袋,随后一人双手趴上船舷,来回震荡了几下,小船如同荡秋千般两三个摇晃,“哗啦”一声翻过来。
多铎被倒扣在船中,悠长的惨叫声在最高峰的时候戛然而止。
岸边的清兵像掉了魂,眼睁睁看明军的羽箭射中胸膛,连握刀的力气也没有了。
☆、第434章 复江南(一)
于潜城外的清虏正在布置炮兵阵地,朱大典用千里镜就能分辨出这些新来的铁炮与之前的铁炮的区别。
之前的铁炮如大腿般粗细,新运来的铁炮就犹如腰粗。
翟哲也在看,他的神情一如既往的镇定。
朱大典吞吞吐吐的说:“翟将军,于潜县城内死伤惨重,只怕很难再应付那些巨炮了!”他不是畏惧,只是觉得希望渺茫,希望翟哲能下令让方国安和左若尽快夹击张存仁。
“朱阁部无需担心!清虏就该要退兵了!”翟哲现出高深莫测的表情。
清兵携巨炮从杭州城下到于潜县城需要两天,这是为什么他命逢勤在杭州城等清虏援军北上两日后动手。他也在担心,清虏援军到达后,兵力充裕,北山将面临致命的危险。若让清虏把铁炮抬上北山,这一仗也就不用打了。
朱大典不喜欢翟哲对自己有所隐瞒,语中带刺说:“希望翟将军吉人自有天相!”他就是这个脾气,有心结交翟哲也不会太过于掉架子。
整个夜晚,城外的炮兵阵地乱哄哄的,翟哲命熄灭城头所有的灯火,不让清虏找准试炮的目标。于潜的城墙是使用石块夹杂土方修筑而成,他也不知那是否能撑住巨炮的轰击。
夜晚再长,黎明终有到来的时候。
辰时,女真甲士威风凛凛列阵,博洛立在炮兵阵地后。今日若是再攻不下于潜,他宁愿自刎在这座城下。
“轰!”
第一个铁球撞在城墙,巨大的冲击力似乎让整个墙面摇晃了一下,尘土飞扬。城内的房屋已被拆卸了八成,姚启圣昨日连夜指挥民夫从地底下刨出土来加固城墙。
碗口大的铁球像空中坠落的冰雹,于潜小县城内没有多大的回避空间,无论兵士还是民夫都面如土色,躲藏在才修建的土墙背后。
半个时辰后。
博洛很满意,他看见城东南角落的城墙塌陷了一角,指向那里下令:“向那轰击。”
炮击持续一个多时辰,又有五个石匠死在城头。虽然有杭州城下的预谋,翟哲不敢让守军有一点放松。一句话,莫要死在天亮前。
博洛准备等到午时令两路兵马同时出击,攻向北山和城头,现在他有足够多的兵力铺展在战场。
炮声轰鸣,遮掩了远处的信使精疲力尽的喊叫。
“报!”信使跪在近前,嗓子嘶哑,“昨夜杭州城下大营被明军偷袭,大军溃散,豫亲王不知下落。”
“什么?”博洛站起来,举手下令,“停止炮击!”他伸手死死揪住那个信使的领口,“你再说一遍。”
天地间瞬间安静下来,于潜县城内的了望兵飞奔上城头,看是否是清虏准备攻城了。
信使垂着脑袋重复一遍,“杭州城下的大营昨夜被偷袭,豫亲王下落不明。”
博洛就像走在平坦的大路上突然一脚踩空,先是惊出一身冷汗,随后瞬间脑子有些恍惚。
远处又有几匹战马疾驰而来,看骑士死命抽打战马的动作,博洛心头不祥的预感越来越重。
“报!杭州城下大军溃败!”
消息越来越确定,博洛站在炮阵转了一圈,看见于潜县城头重新树立的“明”字大旗,知道自己的麻烦大了。如果多铎败了,那么现在他掌控的是大清在江南最强大的一支军队。不过还好,于潜的降兵背叛后,清廷对降军的信任降低到极点,他身后的几处路口都是由女真人或是汉八旗的士卒据守。
于潜城头的旗帜孤零零的树立,他站在那里发呆片刻,决然下令:“撤兵!”
军中将领并不知道杭州城下发生的变故,接到博洛的命令后一个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前一刻还在踌躇满志,此刻竟然要无功而返。
“丢下这些铁炮,传令富阳县城的守军,撤向临安!”博洛做了一个很大胆的决定,也是很明智的决定。多铎败军后,他这支兵马已是大清在江南的定海神针,决不能在出现一点纰漏。
于潜城头的了望兵大呼小叫,让守军以为清虏又开始攻城了。翟哲和朱大典登上城头,看清虏大军渐渐消失在山道中。
朱大典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真的撤走了!”
“我想昨夜逢勤在杭州城下的战斗还算顺利。”
翟哲举起双手,毫不掩饰自己的兴奋,过于矜持是一种虚伪,也是一种无趣。他真的很开心,心里就像被镇压在五指山五百年的齐天大圣重获自由那般舒畅。因为他看见了希望,触手可及的希望。
“大将军威武!”孟康带头呼喊,他总是能找到合适的机会拍上翟哲的马屁,还拍的不漏痕迹。
当朱大典看见自己从金华府带出来的那些兵丁也随着满城的义军共呼时,兴奋的神色慢慢被严峻的脸色所掩盖。
翟哲心无旁鹫,举着千里镜静静的看清虏离去,没有下令追击。
于潜城前有四万兵马,其中有两万五千女真人,江南没有一支军队在有把握在野战中战胜他们。他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战果,无需再冒险打一场结果难测的战役。他绝不会在一场锦上添花的战斗中消耗自己最精锐的兵马,若他手中无兵,无数人的眼睛都在盯着江南这片沃土。
一个时辰后,斥候探明清虏确实远走。
翟哲率亲兵卫和余下的五千降兵出城尾随博洛,向杭州方向行军。虽然可能性极小,他还是担心博洛重返杭州城下。
临安城关系往浙西的粮道,因此有清虏兵马据守。
博洛半夜到达临安城下,城内有不少溃兵,博洛对昨夜的战事了解的越来越多,心中拔凉。余杭、德清、湖州一夜之间系数失守。前有拦截,后有追兵,多铎下落不明,军心惶恐。他无心恋战,也不敢再逼近杭州,连夜率大军北上从广德府退向南京。
杭州城下,逢勤严阵以待,他留了一半兵马在杭州城下,正是为了应对博洛。他很谨慎,所以不会让意外在自己手里发生。
翟哲率三十轻骑率先赶到杭州城下,面见陈子龙时,两人弹冠相庆。
“平虏将军威武!”陈子龙喜极而泣。
“卧子兄!”翟哲只是称呼了一声,一切都在不言中。他以为,江南没有人比他还兴奋,因为他为此刻准备了十六年,从塞北到江南,如今终于看见了希望。没有人能了解他此刻的心境,他也无需别人共鸣,因为他现在是大明的平虏将军,不再是当年年轻的汉部首领。
“启禀大将军!”逢勤单膝跪地,“今日晌午,萧总兵在横潦泾俘虏了多铎,正在押送来杭州的途中。”
“其实我不想见到那个人!”
☆、第435章 复江南(二)
人心惶惶的江南。
时隔两个月,只不过换了方向。
车风率斥候进入广德府尾随博洛大军之后,查探清虏大军的东向。博洛一心想回南京,因为那里没有多少兵马据守。若是南京出了差错,不但丢了江南,他们这些人还要葬身江南于潜不再重要的了。
平虏将军麾下传令兵飞马狂奔,孟康率本部兵进驻临安,朱大典率军到达杭州。姚启圣领来自萧山行营惊魂未定的新兵处理完于潜的战场,一日后进军湖州府。
这些新兵在于潜县城内经历了十几天的折磨,虽抱有必死的决心,心中也难免有恐惧。等到清虏败退的这一刻,人人心中有狂喜,也有劫后余生的庆幸。四万新兵在十天的守城战中伤亡六千多人,这里不少人是从松江府渡海而来的老乡,各自收拾同乡的尸体,集中葬在于潜县城的北山上。
翟哲在杭州见到了柳随风,两人密议了一刻钟左右,柳随风屁股还没坐热,又重新走回浙闽山道。
所有投降的士卒在杭州府下割掉辫子,他们甚至连身上的衣服都没有换,随明军进军嘉兴府,准备攻打军松江府,王之仁率水师在黄浦江中接应。
翟哲亲自督大军北进,平虏将军府下统领下有正兵三万,义军两万,降军两万,共七万大军乘海船渡过黄浦江。张名振在吴淞会所登陆,从侧翼夹击。
这两天,溃兵满江南,五花八门的消息四处传播。李成栋知道多铎退向松江府,但一直没有接到他,犹如惊弓之鸟。
黄浦江中船帆遮挡住江面流水,对岸明军的旗帜遮挡住黄灿灿的稻田。
又到了稻熟蟹肥的季节,大军分批渡江,翟哲手书一封命信使先送往李成栋劝降。
他在黄浦江畔见到了萧之言,也见到了那个他不愿见的人。
前日萧之言等人在横潦泾岸边射杀多铎的亲兵后,见那个船夫在江心把小船翻正,又过了好一会才把喝了一肚子水,如死猪般的多铎拖上船,划到岸边。
当时萧之言身边只剩下八位骑兵,怕在路上遇见清虏大股溃兵,不敢大张旗鼓的押送他回去。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