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席卷天下-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呃?将人手和物资搬迁到海岛?”许冥一脸的耐人寻味:“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许镇说道:“叔父,刘彦早不动手晚不动手,现在才那么干,好像有点不对劲?”
  “那个姓刘的,一开始就是神神秘秘!”许冥满脸的诡异:“我本来还以为要多费口舌,甚至是给一些好处,没想到什么都没有干,他竟然出兵了?”
  不止是许家两叔侄,周边关注刘彦的势力全部都在纳闷,他们是清楚不其城根本不是单独针对谁,不过是一次青黄不接的现实下,对各族的一次“剪羊毛”,类似的事情往年早有发生,只不过今年的情况会比较严重。
  各城各族,他们都在等着谁第一个站出来,不管是反抗又或者妥协,内地里的联系非常频繁,不是没人想过要将刘彦拉拢过去,没成想大家都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想法,作为新崛起势力的刘彦会表现得那么激进。
  “当枪使?”刘彦立刻笑了,他之前没有怎么琢磨明白,后面才反应过来。他说:“我们是新兴势力。”
  不是刘彦喜欢小题大做,他们就是一个新兴势力,今次搞的动静又那么大,哪怕是尔荣之前没有想要找他们开刀,等知道收拢了将近三万晋人,必定是会选择刘彦这个势力。
  尔荣找上门来,甭管是敲诈什么,刘彦会答应吗?
  好吧,刘彦答应了一次,尔荣就会敲诈第二次。
  乱世的天下,软弱真的不是处世之道,只要软弱了一次,周围的人就该有如恶狼一般地扑来,软弱在乱世活不下去,仅是会成为强者壮大的肥料。
  刘彦不喜欢软弱,说冲动也好,天真也罢,为了不被一再敲诈,为了不被群狼窥视,更是为了那些即将成为口粮的少女,他都要打!
  【尽管真的不是太了解,可大概的印象里就是后赵要不行了。接下来该轮流上演叛乱,父杀子,子杀父,氐人和羌人也开始反抗石虎的统治,他们哪有闲工夫管青州一个小小势力?】
  刘彦想得比较透彻,谁都不乐意当出头鸟,他这个出头鸟却是非当不可,一切就有如张石所说,下一刻还不知道是哪族称雄。
  乱世啊,很多时候威势比实力还重要,刘彦仔细盘算下来,这个出头鸟要是干得好了,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刘彦是出兵了,可只带上了七百人。其中有四百是系统士兵,余下的三百人是精挑细选的晋人士兵。
  行军打仗并不是带上人就算完事,粮秣、军械、器械等等东西自然也是要携带。晋人士兵的主要职责是押送辎重,他们对这样的任务其实比较能够接受,就是作为晋人士兵的主将徐正满满的不甘心。
  各个关注刘彦举动的势力,他们得知刘彦出兵七百直接朝着不其城方向行军,刹那间就是一脑门的问号。
  是是是,刘彦带的部队,有接近四百一看就是精锐,但不其城那边已经集中起近两千人,各路围观窥探的人见识到四百精锐的行军方式,是有点相信四百精锐可以以一敌五,可不其城的尔荣还可以随时召唤援军啊!
  其实,他们这些暗中窥探的人,只要尔荣开出合适的价码,不用讲太多,只要表态不对他们“剪羊毛”,他们就会选择站队。
  刘彦的后续措施是在率军出发后才实施,他派出了一些人手,先是联系柜县的许家,然后经由许家的搭桥牵线,与长广郡的其它家族联系上。
  “且先看双方作战结果?”
  “是的,先看战事结果,刘彦赢了我们不需要加入,亦是免了被‘剪羊毛’,刘彦败了……”
  “我们就加入瓜分!”
  许家叔侄还是比较卖力为刘彦说项,他们第一批的一百件兵器已经到手,虽说是付出了3000头羊,可这年头能够获取兵器的渠道真的不多。
  “是大家关系熟了啊,要不我可不会透露。”
  “什么?”
  “刘彦极可能是塞北在青州的暗子。另外,他与鲜卑那边似乎也有一点令人摸不清楚的联系。”
  “……”
  似是而非的情报一部分是各家千方百计探来,一些则是吕泰和张石商议,得到了刘彦的许可故意透露出去。
  这一天,刘彦带着七百余人来到距离不其城约四十公里外的西边,他命部队扎营……其实是晋人在扎营,系统士兵干不动这活。他自己则是单骑离开大队,去了不远处的一处林子。
  说真的,中原非常荒凉,长久没有人迹的后果显现了出来,不但是各处杂草丛生,连带树林也是变得随处可见。
  林子范围不大,只是内部环境复杂,刘彦之所以进林子,是他在里面有部署。
  远远地,有四个躲在暗处跟踪的人愣了。
  “怎么办?”
  “跟进去呗,还能怎么办。”
  他们是探子,不过不属于不其城,有一个是许家叔侄的人,另外三人分别属于其他势力,与许家交好的势力。
  四人小心翼翼的举动在茂密的绿荫中确实不好被发现,问题是他们的一举一动早就被刘彦察觉。
  不是刘彦的第六感惊人啥的,纯粹就是他有逆天的地图存在,只要有人靠近他500米内,脑海中的地图就会显示出来。
  四个人进了林子,估计还没有两分钟?四声急促的惨叫声先后响起,惊起了林中一群群的飞鸟。
  另外一些在外围窥探的人,他们心脏忍不住加快跳动速度,无比庆幸自己没有轻易冒险。
  干掉四个跟踪的人自然是刘彦的士兵,早就得到指令的士兵一阵箭雨再加上快速冲锋,分分钟解决了战斗。
  所以说,其它金手指不算,光是拥有鸟瞰地图就够刘彦逆天的。
  不少人发愣地看着林子,内心里无比好奇里面到底是有什么秘密,不过有前面四人作为榜样,没人想拿自己的小命去冒险。
  林子里的中央区域已经被清出一块空地,该处目前耸立着一排排的建筑。那是一些系统农民用四天时间建造起来的兵营,稍微数一数绝对不会少于20个。
  正确的数量是有25座兵营,按照每生产一名剑士需要3小时,25个兵营一天就能生产出200剑士,生产其他兵种的数量当然更多。真正打起阵地战的时候,远程兵不会有太大的需求,生产远程作战单位的靶场是造了八个。
  刘彦在这里建造这些建筑物是想干嘛?并不止会有这里,靠近不其城的另外几处也在建造。事实上类似的“暴兵基地”有四处,建造的建筑物有多有少,离不其城最近的甚至只有8公里。
  是的,刘彦不是有金手指吗?他的部队战死一人,他就会立刻下达一个生产指令补充一个士兵。
  刘彦还真就不信邪了,拼兵力他是无法一瞬间冒出更多的人手,可是只要资源不枯竭,再给予生产的时间,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士兵,还是一群悍不畏死的士兵!他会怕低烈度的战事?


第19章 我的族人
  到处都在暗潮汹涌,不其城的羯族人不是聋子瞎子,不可能对发生的一切一无所知。
  事实上尔荣得知有一个自称汉部的势力向不其城进军的时候,他先是一愣然后震怒。
  汉部?叫什么名字无所谓,尔荣震怒的是他们还没有行动,竟然有人先挑衅!怎么个挑衅法?根据情报显示,那个叫刘彦的家伙带着七百人向不其城明晃晃地进发。
  是七百人啊,不是七千,更不是七万,竟然只有七百人就敢主动出击?可以想象尔荣得知消息的时候,震怒之中又带着多少哭笑不得。
  “下令向各处征粮,只有少数的几个县有回应,运来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粮食。我们进攻凉国和晋国失败,是不是让一些人以为我们不行了?”尔荣生的鹰视狼顾的长相,说白了就是鹰钩鼻,额头又比较靠斜。他看着自己的族人:“准备吧,既然有一个先跳出来,那就杀鸡给猴看!”
  尔荣另外的话没说,前来集结的杂胡比想象中更多更早,他可无法长期白养那么多人,现在有机会拉出去消耗,其实很是求之不得。毕竟,羯族还是中原霸主,于召集杂胡有着天然上的优势,损失一批,再招一批便是。
  羯族为白种人,匈奴中大部分其实也是白种人,因此羯族并不是华夏大地唯一的一支白种人族群。白种人有鹰钩鼻是很正常的现象,额头奇特却是比较少见,真正纯种的羯族人眼睛还一定是绿色,不像白种匈奴人以歇色的眼瞳为主。
  虽说没有打出旗号,可刘彦还真的就是明晃晃地在进发。
  正当所有人以为刘彦会直接扑向不其城,又在疑惑身为长广郡的郡守尔荣怎么没有反应,刘彦竟然是在不其城西侧大概5公里的位置停下,然后尔荣总算是有了反应。
  不其城作为长广郡的首府,它依然是一副破败的模样,城墙因为年久失修充满豁口。这样的一座城池自然不足以作为屏障,尔荣也没有想要驻城而守。
  “笑话,对方只有七百,且除了少数侦骑,其余皆是步兵。”尔荣出征了,打着旗号,带着纠集起来的军队,显得浩浩荡荡:“本郡守出动两千五百人,其中有五百骑兵,杀他们不比杀鸡困难。”
  哎哟?胡人作战不该是全民都是骑兵吗?其实这样想绝对大错特错。其它朝代,又或者是之前的匈奴,他们盘踞在草原上,南侵确实是以骑兵为主,可临阵依然是步战居多。现在嘛,大批胡人是在中原,他们也扎根中原,反而不像是草原势力可以养得起庞大骑兵了。
  刘彦很快就知晓不其城有军队出动,消息来源不是自己的斥候探查,是有人送上门来。
  来人是匈奴人,他们喊着同族同源,说是带着善意才那么做。
  骗鬼了,不说刘彦是不是匈奴人,他仅是开口说了一句“既然这样,你们派人参战吗?”,对方一阵“呃呃呃”,然后走了。
  “君上,非常多的势力都在窥探。”徐正一脸的哀愁,他就是搞不懂刘彦为什么非得主动出击。他迟疑了一下,说道:“对方出动二千五百,其中有五百骑兵。”
  “骑兵在这种地形没有优势。”刘彦抬手指了指周边,说道:“这里地形虽然是以平原为主,但是灌木丛偏多,步军尚且难以有空间摆阵,骑兵受限更大。”
  其实长广郡真正能够称为平原的地方真的不多,大部分是丘陵山地,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侧地势隆起,形成中部地区一个多洼的小盆地。
  徐正闷闷地没有吭声,事到如今,部队也已经开拔过来了,除了听命等待搏杀,又能怎么样?
  “我就是要在这里与羯族人聚集的人好好拼一场,让那些窥探的人知道羯族人真的不行了。”刘彦一副信心满满的模样。
  【搅乱风云啊!先将长广郡的搅得乱起来,再来是青州,之后就是整个齐地,最后是整个中原!】
  刘彦不是自大狂,相反很清楚自己在干什么。他有金手指,发展的速度会是其他人所难以比拟,以其壮大起来之后在羯族的领导下被各族针对,不如先破坏羯族在各族心中的统治地位。
  “羯族的人口不多。”刘彦一脸的笑意:“他们之所以是中原霸主,那是风云际会,石勒亦是不可多得的雄主。可石虎等辈嘛……现在他们攻打凉国和晋国露出了虚弱,暗地里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窥视……”
  徐正听不懂,特意被带上的拓跋秀听懂了。
  拓跋秀被关了一路,今天才被放出来。她得知刘彦带着七百人,远远地跑到一郡首府挑衅当地统治者,说实话第一个感觉是刘彦在找死。
  后赵进攻凉国和东晋,偏偏两个战场全部输了,展示给世人的已经不是那个强盛的赵国,是一个连续两次在重要战场,主动挑衅却是又战败了的国家。
  因为身份特殊的关系,拓跋秀比世人知道的事情要多。她所知道的是,辽东的慕容鲜卑已经开始在做收尾的部署,逮住高句丽一阵猛揍,打得高句丽只能龟缩靠近半岛的位置苟延残喘。
  然后,慕容鲜卑还放任契丹和库莫奚等小部族活动,任由侵占草场和山地,拓跋一族之所以能够建国,也是莫容鲜卑允许。一切的一切,只是因为慕容鲜卑有些瞧不上辽东那些苦寒之地,得知石赵有些不行了之后,将视线转向了传说中的花花世界,也就是中原了啊!
  “你……是有400精锐,可是……”拓跋秀蹙着柳眉,试探道:“如果我看到的是你全部的实力,那么点力量在动荡中你能获得什么?”
  “我想要的不多。”刘彦目视前方,地平线上已经有一道黑线出现,他说:“仅仅是一片可以让我的族人生存下去的土地啊!”
  拓跋秀默然,她在猜测刘彦的出身。
  一旁的徐正眼眸里露出了渴望,是啊,一片可以让族人生存下去的土地,没有比晋人更知道那代表着什么了。
  出现在地平线上的自然是一支军队,他们来自不其城,数量不是情报中的2500,目测至少有3000以上。
  “晋人的战斗力不可靠。”拓跋秀撇了撇嘴:“哪怕你的400部族武装再精锐,能对付3000敌军吗?”
  徐正嘴唇动了动,最后只能低下头,晋人也有能征善战的部队,比如后赵有一支由晋人组成的乞活军就很能打,可是……他与目前那些袍泽……连他们都怀疑自己能不能打。
  “等他们不是晋人,成为汉人的时候就能打了。”刘彦说完,策马移动起来。
  一阵阵的脚步声在回响,那是四百系统士兵得到指令开始列阵,他们按照刘彦的命令走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然后静止不动。
  徐正带着自己的袍泽也在忙碌,他们需要在战场的某些位置摆放拒马,然后老老实实地退到后线,等待刘彦的命令撤退到预计中的第二条战线。
  “什么?”拓跋秀一阵愕然:“本来你的兵力就少,还没有开始打你就要让晋人撤退,留下400部族武装独战3000敌军?”,她脸上分明就是一种“你特么在逗我”的表情。
  刘彦只是点头,眼睛一直看着越来越近的敌军。
  “你疯了!”拓跋秀无比地认真:“你有将近三万的晋人,不拿他们去消耗羯人的力气也就罢了,竟然拿自己的部族武装出来消耗?”
  刘彦也很认真,深吸了一口气,说:“你不懂的。”
  是的,不但拓跋秀不懂,甚至那些晋人也不懂,刘彦是不喜欢显得懦弱和胆怯的晋人,可那些晋人再怎么无能,对于刘彦来说也是族人,是在中原被胡人杀得越来越少的同袍啊!


第20章 部族武装
  “等等,等等!”拓跋秀真的是一脸的错乱,她指着迈动整齐步伐的部队,然后指了指一看就是乌合之众的晋人士兵,用着满满不可思议的语气,结结巴巴地问道:“你真的确定要让部族武装死战?”
  不怪拓跋秀震惊和难以理解,天下各族纷争,真正靠得住的就是自己的部族武装。一个民族想要有生存的权力,部族武装是关键中的关键。一旦部族武装损失过重,民族衰弱就成了必然,部落或者部族基本上离被灭或被吞并也不远了。
  看看羯族人的赵国吧!他们在前凉和东晋那边输了两场,本族士兵战死不过两三万,损失惨重的是杂胡和晋人士兵。可是对于总人口数量绝对不会超过五十万的羯族来说,损失两三万青壮就等于是很多,开始有人预示到羯族会走向衰弱,有了别一别苗头的心思。
  其实,对于后赵来讲,召集成军的杂胡和晋人损失再多都无所谓,可是本族人真的是轻易不能死,死上两三万就已经是到了动摇“国本”的地步!
  拓跋秀不知道刘彦是什么族?也许应该说,她想不出刘彦是哪个部落或部族。她看到的地方,那里生活着几万晋人,愣是没有看到多少晋人之外的人。这种情况与她所知道的很多部落真的没有一点相似。
  按照常理来进行推测,拓跋秀设想中刘彦该是一个人口至少万人以上的部落首领,只有那样的人口基础才敢……或者说,才有实力收拢数万晋人。
  一个万人左右的部落,顶天了就是拥有三千武装,那还要拉上绝对部分的老人和孩子,甚至健壮的妇人也该武装上阵。但是,拓跋秀诡异地发现刘彦似乎也不是那么回事,拉出来的部族武装数量虽然少,可真的是一支超级豪华的部队,到处也一再彰显训练有素。
  拓跋秀非常非常地迷惑:“现在这种乱世,谁会走训练精兵的策略?”
  刘彦没有义务去给人解释那么多。他亦是无法进行任何的解释,难道就说那些士兵是什么系统生产,不用经过训练就能整齐列队一致踏步,然后还“天生”带着悍不畏死的光环?
  拒马放置完毕,徐正来向刘彦复命。他得到命令,说是带着部队向后撤,一时间愣住:“君上,我们后撤?”
  刘彦现在没有太多的空闲废话,脑海中对系统单位下令,一脸严肃地点着头。
  “这……”徐正略略低下了头,似乎是庆幸,好像又有些羞愧,应了声“诺!”,然后走了。是,他是有过多次求战的经历,也真的想要报答刘彦的收留和重用,可他真心是应付不了今天这种大场面。
  “你还是再考虑考虑。”拓跋秀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劝,说了一小会见刘彦不搭理,满肚子的郁闷:“想死不要带上我,请让我跟那些晋人一同撤退。”
  沉默了一会的刘彦总算开口:“死?”,说着用脚蹬一下马腹,坐骑缓慢地踏蹄迈步,他又说:“行了,我们也后撤吧。”
  “……?”拓跋秀是傻愣傻愣地看着刘彦控马离去,她扭头看向那些列好阵型,一片沉默的部队,大吼道:“难道塞北已经跟不上新的情势了吗?中原的部落竟然这么糟蹋部族精锐!”
  ……要是按照后世的套路,类似的行为如果是装逼,刘彦要是没有败亡,这样的“逼”可以一直装下去。(就是特么人口500上限太坑。)
  一开始刘彦就没有想过要自己留在前线指挥,他可以远远地看着,然后利用可以在脑海中的系统进行指挥。
  当然,不理解的人永远都不理解,就好像是拓跋秀认为刘彦是一个糟糕透顶的部落首领。
  然后,徐正看到刘彦也后撤,那一颗忐忑的心得到平复。
  来自各个家族、部落的探子,他们有些是躲避着观察,有那么几个则是干脆现身光明正大找个好位置看。
  “秃靡部跑去投靠尔荣了?”
  “不但是秃靡部,图三部也跑过去了。”
  “难怪看着人多了不少。可是……现在去投靠,不是要被指派打前锋?哪怕是尔荣会赢,面对汉部四百精锐,打前锋也要死伤惨重吧!”
  “或许是觉得牺牲一些人换不被征取口粮,是一件划算的事情吧。”
  “等等,汉部怎么有一支队伍在后撤,不是还没有开始打,看到尔荣那么多人给吓的吧!?”
  的确,刘彦只有七百人,看上去人数真的是非常少。再则,除了必要的侦骑之外全部都是步兵;从不其城方向开来的部队,目测不会少于三千人,骑兵的数量也有五百,看着绝对是人多势众。
  尔荣是堂堂郡守,面对一个刚刚崛起部落的挑衅,他不管是为了面子,还是真的不屑一顾,没有道理亲率大军征战,派出的是自己的弟弟尔明城。
  要说起来,羯族成了中原霸主起到了一个改变,那就是甭管什么阿猫阿狗都有了自己的名号(姓氏)。
  这年头外表远会比实际年龄苍老,尔明城不过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壮年,看着说五十多岁都有人会信。他身上的衣着没有什么华丽,一身灰色的麻布衣再配上牛犊裤,脚上是一双纳底牛皮靴,一件看着还算破损不严重的扎甲穿上身上,手里的家伙却是一根狼牙棒。
  “军主,敌军分成两部,约四百留在原地,约三百向后撤退。”禀告军情的探子略略犹豫,加了一句:“留在原地的敌军,戎装统一,看着该是属于部族武装;向后退的那些,看穿着该是奴隶军。”
  尔明城没有说话,他心想:“留下部族武装,让乌合之众后退,是什么意思?打算依靠精锐,一开场就先声夺人?”
  随军的晋人文士纪昌说道:“军主,敌军首领拿精锐作为前锋恐怕是迫不得已。”他看着皮肤黝黑,一点都不像是文士,却像是很得到尔明城的信任?他得到尔明城的鼓励,又说:“敌军人数比我们少了四倍,他们看着亦是没有骑兵,想要让战事能够进行,只能一开始就全力以赴。”
  尔明城是一直在点头,更坚定了自己的猜测,认为刘彦就是想要先声夺人。
  两支队伍越来越靠近,双方距离八百米的时候,尔明城命令部队停了下来。
  尔明城带着纪昌和数十骑向前,距离汉部军阵约三百米的时候再次停下,对着纪昌撸了撸嘴,示意上前搭话。
  尔明城在观察战场地形,他看了一圈发现敌军主将是有点统兵的素质,至少选择的战场是对方有利。
  战场的地形没有多么复杂,只是水洼地有些偏多,导致水草过于茂密。
  “他们占据的地方还是不错的,可以任由骑兵纵横的方位也是架设了拒马……”尔明城开始蹙眉:“看来没有那么简单啊!”
  纪昌是上前了,但他面对的是系统士兵,喊了很久,将自己懂的语言和各种口音几乎试了个遍,得到的就是沉默。
  “君主,对方依借地形布阵,且小人就近瞅了瞅……”纪昌回到去禀告的时候,脸上呈现忧虑:“对方军中竟是有近两百披甲之士,全军兵器亦是精良,还望军主谨慎!”
  甲士?还两百!尔明城脸颊抽了抽,他问:“那些家族和部落前来报告,不是说,汉部是一个刚刚兴起不到一年的匈奴人部落?”
  纪昌一脸的不淡定,迟疑道:“有可能是塞北的那些势力……?可是两百甲士啊,是两百甲士!不是大势力谁拿得出两百甲士,恐怕塞北……”
  “塞北势力与代国正在酝酿大战,他们哪有什么闲工夫在青州布置暗棋。”瞧,这就是地位不同带来的视野不同,尔明城深呼吸一口,“且先不问他们哪里来,拼过一场再说!”,向左右下令:“秃靡部与图三部向前试探,允许他们两通号鼓之后撤退。”
  纪昌虽然担心,可还是深以为然,中原诸胡争霸,强者是打出来,不是嘴巴唠叨出来的。
  每个朝代的号鼓时间不固定,石赵的一通号鼓大约是十五分钟左右,那么就是允许半个小时左右撤退。
  秃靡部与图三部是杂胡,原本是草原上的小部落,跟着各大族南下中原之后,捕获了大量的晋人作为奴隶,数十年的时间也算是发展了起来。
  两个部落前来的人马不多,合起来约有三百来人一阵呐喊之后脱离大队,他们是缓步前进。后方对于他们缓步向前没有催促,毕竟双方相距八百米,一开始就全力奔跑,等靠近了还不气喘吁吁?应该是等进入弓矢射程再发力狂奔才正确。
  汉部这一边,列好阵型的部队从一开始就是静静立着,一点声音都没有发出。
  “羯族人派出了杂胡,想来是要试探薄弱位置。”拓跋秀问刘彦:“你若是要先声夺人,歼灭第一股敌军是最佳的机会。”
  刘彦是想要先声夺人?他根本就没有那样的打算,诚其然是能拿得出手的部队,就是这样的部队,没得挑选了!


第21章 一定要得到他!
  秃靡部与图三部合流三百人向前,他们的队伍显得松松垮垮,大抵是一些拿着盾牌的人在前,手持弓箭的人在后。他们的盾牌不是什么好货色,其实就是胡乱拼凑起来的木板盾,少量是蒙皮盾。三百多人里面极少才会有金属武器,大部分是手持木棍。
  与之进攻一方如浪潮的呐喊声相比,列阵而待的汉部军阵没有发出哪怕是一丝的声音。
  这一股沉默中的军队在敌军接近三百米之内的时候才有动静,前方的剑士和长矛手给弓兵让开位置。
  互相只距离二百五十米,秃靡部和图三部的弓兵加快了步伐,他们呐喊着,一边跑一边做好张弦搭箭的准备。
  二百米,由秃靡部和图三部发出的呐喊声更大,与之相对的是依然显得一片肃静的汉部军阵。
  “不好对付啊!”尔明城眉头深皱:“太沉静了,太沉得住气了。”
  历史上曾经有那么一支军队,他们身穿黑衣黑甲临阵极少会出声,攻势如火,守时如山。这支军队从绵绵秦岭走出,挥舞长戈,唱着“赳赳老秦”,用十年的时间一统天下。
  很多时候声音大不代表威风雄壮,倒是沉默充满了力量。正在呐喊的秃靡部和图三部,他们越接近自己的对手,看着敌军阵型没有任何动摇,耳朵里听不到敌军的任何声音,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压迫感却是扑面而来,使得他们越来越多的人闭上嘴巴,脸上出现迟疑。
  这年头的弓,射程有多远呢?该是不同张力的弓,射程也不一致。普通人最多是使用一石弓,只有能称得上猛士的人才能拉得开二石以上的弓,能拉三石可谓超级猛士,五石以上属于非人。
  一石弓的射程大概也就是一百米左右,其实超过六十米就该显得很飘。
  双方在互相间的距离拉到百米的时候,一阵阵的弓弦声响起,然后一枝枝的箭矢被射向了天空。
  为什么百米就射箭?那是因为有一方在跑动,箭矢从射出到落下需要一个过程,该过程足够让卖力前奔的人前进个十来米。
  胡人那边的弓是多少张力,然后箭矢是什么样,等等的一些东西刘彦并不清楚,他手下弓兵的武器是系统出产,默认就是一石张力的弓,箭矢的杆包括箭镞绝对是该时代最佳。
  知道吗?弓箭手能够射多远,精确率又有多准,不但是取决于弓箭手本身技艺,弓和箭矢,特别是箭杆的重要性绝对远超想象。中华第一神箭手养由基一生只有三枝箭反复使用,非战时三枝箭是被侍奉在楚国宗庙,战时才由楚王赐给养由基。据说,那三枝箭是当时箭杆从任何角度的最佳,因此待遇简直是堪比现代的核武器级别。
  双方互射数轮箭矢,箭还在天上飞的时候,弓兵不是原地停步就是往后撤,胡人的近战兵继续向前,汉部这边的剑士和长矛兵亦是成队列推进。
  惨叫声在战场出现了,双方都有中箭倒下的人,不过数量都不是太多。
  汉部这一边是有甲胄有盾牌的剑士在前,再则是胡人射来的箭矢箭杆不规则,显得乱飘飘很无力;胡人那边盾牌起到的作用不是最大,起到防护力的是那身厚厚的羊皮袄,可以看到不少身穿厚羊皮袄的胡人身上插着箭矢还能活蹦乱跳。
  胡人再次爆发起了呐喊声,他们挥舞着兵器,尽可能地让自己的脸上表情变得狰狞。他们认为这样能够尽可能地恐吓对手。
  汉部士兵保持沉默,踩踏着相同节奏的步伐,一步又一步地向前推进,整齐的踏步声给人无穷的压迫感。
  两股“洪流”撞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