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席卷天下-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彦还想和吕议多沟通一下,吕绍阳却是来报。
  “君上,刘徵率军渡过滩水,直逼下密而来。”


第195章 文青是种病
  下密周边的军队现在合起来是有十三万,除了刘彦所部固守着下密本城、子城、城寨之外,斐燕的部队是占据着密乡又在外围立了一座营寨,倒是青州刺史刘徵是在野地里立起了营寨。
  一些影视作品之中,描述一些情节总是会省略掉很多的细节,例如军队不可能是凑成密集的一堆立营,条件允许必然是分成两个部分以上,最好是形成不规则的三角形,也就是军事术语上的掎角之势。
  来看看刘徵是怎么立营的吧?他选择的地点有三处,考虑到军队要有充足的水源,大约一万是选择在滩水支流的某条溪面附近,有三千是在靠近山地的位置立营,剩下的部队才是与下密城相隔约五里立营。
  不合兵一处立营,防止的是被围住,同时在军事角度上也有相应考虑,比如留下必要的空间,很多时候也是为了设立陷阱。
  刘徵到来后再次派人联络刘彦。
  这一次刘徵没有多余的废话,要求刘彦立即进攻石碣赵国叛臣斐燕。
  做出要求之后,刘徵许诺会上表朝廷为刘彦请功,并暗示刘彦可以获得长广郡、东牟郡、东莱郡的实际统治权,但三个郡的郡守不能全是由刘彦来担当,要刘彦列出名单,是真实存在的人去就任郡守。
  那是一套根本不做任何掩饰的分化之计,刘彦在石碣赵国本身就只是郡守,要是有部下也成为郡守,那究竟是谁领导谁?
  要是换做其他集团,刘徵的分化之策会有作用,甚至是若非刘彦在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有偌大基业,分化之策肯定也是会起到一些效果。
  非常简单的道理,刘彦看着没有太尊贵的出身,没有一个庞大且拥有底蕴的家族,没有一个天下闻名遐迩的爹,镇不住太多的人。
  再则是,现今年太不讲什么道德伦理,讲的是弱肉强食,是讲强者为尊,刘彦可以干掉谁进行取代,那么谁就能干掉他进行取代。
  不但是对刘彦,实际上从东汉末年到现在有太多的例子了,曹魏可以取代刘氏,司马氏可以取代曹氏,匈奴刘渊可以对司马氏取而代之,石勒又能干挺匈奴刘耀,乃至于石虎都能干掉自己的侄子篡位。在这么个年代里讲道理?那肯定是脑子坏了!
  知道刘徵还在干什么吗?他派人到下密本城、子城、城寨进行喊话,大意就是答应刘彦的一些条件,着重讲了会如实按照刘彦上报的名单进行上奏,甚至还点了一些名,比如纪昌、吕议、徐正、吕泰等等。
  一场低劣的计谋,为的就是让刘彦陷入对内部的警觉,又或是让汉部内部有些人真的动心,反正只要能让刘彦有麻烦就行了。
  刘徵唯一没有搞清楚的就是,纪昌、吕泰、徐正并不在这边,倒是在这边的吕议中奖了。
  很多时候越是简单的计谋越能显现出效果,刘彦还没有太大的反应,吕议就过去请罪了。
  吕议不得不过去,哪怕是刘彦没有将那些话当回事,身为人臣无论怎么样都要进行表态,例如再次进行臣服。
  “哦,那件事情啊?”刘彦知道吕议的来意后脸色开始变得严肃,盯着吕议看了许久,展颜一笑,说:“这一次战争结束,是该任命一些郡守了。介时,你上任东莱郡的郡守吧。”
  吕议表现出了诚惶诚恐,要解释什么的时候,刘彦再次说话了。
  “一定是要任命郡守,咱们这边能够管理一郡的人不多,不由你们去当,还能由谁?”刘彦很是理所当然的说完,脸色逐渐转为狰狞:“再则,也是时候和石碣赵国叫叫板了。”
  和石碣赵国叫板?吕议大吃一惊:“君上要公开亮出旗号了?!”
  有那么一件事情,黄岛区那边不是在建造英灵殿吗?虽说建造速度是慢了一些,可从动工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两个年头,非主殿已经造出了一部分,再有三年左右也该是完成。
  英灵殿只是刘彦要造的其中一座建筑群,是被用来安置屡次战争中战死的将士,亦是完成刘彦对全军将士的承诺,给他们一个战死成神的待遇。
  之前刘彦并不知道炎黄庙(皇帝庙)的事情,后面知道了怎么可能会无视!司马皇族不将炎黄传承当回事,刘彦却是非常的重视,无论如何也会想要前去引个香火过来。
  汉部这边的人对刘彦前去引来炎黄庙的香火无比赞成,身为现代人的刘彦或许是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可是其他人对于炎黄庙的重视甚至多过于用和氏璧雕刻而成的传国玉玺。
  要深切的知道一点,祭奉炎黄庙香火是天下之主的权力,亦是表示正朔的天然举动,那也是为什么司马皇室宁愿承认丢了传国玉玺,也不愿意承认断了炎黄庙香火的原因。
  刘彦要是亮出旗号,并正式建造祭拜炎黄的庙宇,等于是正式向天下公示要恢复正朔,那可就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对于现今的天下人来讲无异于是彗星撞地球的劲爆级别。
  “想什么呢?”刘彦本来蛮严肃,被那么一打岔却是哭笑不得:“石碣赵国允许一个部族占领一个郡,却不会允许一个州被占领,那不成了割据?”
  吕议脸色好了一些:“不谈正朔就好。”
  刘彦倒是有些讶异:“这么说,天下民心还在司马氏那个小朝廷那里?”
  吕议不好说那些,但天下民心还真的是对司马氏的东晋小朝廷有些期望。
  从各部胡人乐于被东晋小朝廷赐封,又从石碣先是称帝后面又改称天王,再看看那么多人渴望获得东晋小朝廷的赐封,真的可以看出东晋小朝廷还是有足够多的能量。就是有一点,还被视为“正朔”的东晋小朝廷太废柴,再来几次北伐没有成功,估计纸老虎的真相就该被揭穿,介时东晋小朝廷的赐封就没有那么值钱了。
  刘徵看样子是个喜欢玩权谋的文士,一方面对汉部这边玩“上下离德”和“君臣忌惮”的把戏,另一边并没有闲下来。他亦是在用舆论对付斐燕,例如立正严明地宣布斐燕是叛臣,公布对斐燕肩膀上脑袋的悬赏。
  舆论什么的有时候有用,有时候却是一点用都没有,特别是对于死猪不怕开水烫的人来讲尤其是那样。
  斐燕怕被宣布为石碣赵国的叛臣吗?他压根就不怕!要是怕,他根本不会亮出旗号。知道他亮出旗号之后干了什么吗?他与本家进行了“割礼”。
  割礼可不是割掉身体某个皮肉部分的变态做法,斐燕进行的割礼是剃个光头,外加减掉所有指甲。那样做事什么意思?就和割袍断义的意思一样,剃光头和剪指甲,表示不再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约束,他斐燕不再是斐家人!
  斐燕不再是斐家人,按照既定规则就是干什么都和斐家没有关系,他又在宫陶先生的帮助下完成了对麾下将士的恐吓,表示那些将士已经没有回头路。
  从某种程度来讲,斐燕和宫陶先生没有欺骗麾下的人,鉴于反叛的对象是石碣的羯族人,他们要是投降没有一个会死得舒服,只有期待自己的家人会被接往辽东,在慕容燕国治下生活得幸福安康。
  对了,斐燕的麾下并不知道汉部有一支偏师在肆虐(似乎还肆虐完了),更不会去想一想那么多人的话,慕容燕国可没可能真会接到辽东。所以说,大多数人都是盲目的,众人皆醉我独醒才是主流。
  刘彦不会玩计谋,他就是一个喜欢“正面刚”的男子,可惜的是暂时需要按捺,在某些程度上做出左右摇摆的行为,看看能不能让刘徵去和斐燕拼命。
  然而还是那句话,人生怎么可能事事如意呢?关于刘彦成了慕容燕国辽东刺史的事情,很快就有板有眼地到处传播。
  “过程描述给满分,就是老子得到的不是晋·辽东刺史印,更不是燕·辽东刺史印,是汉·辽东刺史印!”刘彦很生气,传言里什么版本都有,就为什么不能传汉·辽东刺史印这个版本?
  天子一怒啥啥啥的,刘彦不是天子,没可能伏尸百万,但是一不爽伏尸个几百还是能够办到。他实在是受够刘徵和斐燕那一套互相吐口水,玩了一套比较没有技术含量的伪装攻击。
  就是那么简单,汉部的将士伪装成为刘徵(斐燕)的人去打斐燕(刘徵),来来回回地进行折腾,不求杀伤多少,但求让双方将士出现火气。
  “哈哈,打起来了!”刘彦不是在为刘徵和斐燕真的干起来高兴,是他认为自己并不是不会玩谋略而高兴,不顾吕议那隐藏得很好的嫌弃,兴冲冲地问:“姚靖还是待在原地?”,似乎是也想对姚靖来那么一下子?
  吕议颔首道:“我们的情报出现延迟,之前原来是他们出现问题。”
  传染性的感冒之类的,刘彦深深知道古时候这玩意有多么可怕……


第196章 来吧,开干!
  刘徵和斐燕的队伍开干了,不过规模并不大,仅仅能够算是局部上的冲突。
  再怎么说,刘彦没有做出表态之前,坐拥下密本城、子城、城寨的汉部,是在场三股势力当中优势最大的一个。
  “结盟历来是弱势的一方联合起来对抗强大的一方。”吕议面对刘彦的提问有些难以给出意见:“斐燕打出了慕容鲜卑的旗号,与之结盟……不妥。”
  慕容鲜卑要让青州彻底乱起来,或许还会牵扯到整个齐地,那是为了扫荡辽东周边争取时间。
  石碣赵国与慕容鲜卑是交战关系,该是找死到什么份上,汉部才会去和打出慕容鲜卑旗号的斐燕结盟?
  刘彦现在面临的难题是,刘徵明确表示要选边站,汉部听从命令攻击斐燕所部还能算是石碣赵国的一份子,否则就是叛逆。
  既然都要成为叛逆了,那么与斐燕结盟似乎没差?如果这么理解那绝对是大错特错。
  刘彦在辽东有领地的事情被曝光,但是只要没有承认就问题不大,哪怕是被石碣赵国敌视,可亮出旗号和没有亮出旗号绝对是两回事。
  “现在对我们来讲,不是选哪边站的问题。”刘彦一直在盯着地图看,一脸思索地说:“是等待姚靖入场。有这么一支部队游离在战场之外,不是什么好事情。”
  位于斟亭那边的姚靖还没有动弹,大批的病患被隐秘地坑杀,可杀了一批又出现一批,等于是陷入了死循环,麾下的人数是一天比一天少,再那么下去不用说出战了,会不会未战就崩溃还是两说。
  所以说,雨天就不适合活动,该老老实实地待在可以避雨的地方,哪怕是现代的军队遭遇到雨季也是这样,真就与是什么时代无关。
  刘彦还是在十天之后,也就是刘徵和斐燕小打小闹的第七天,汉部才刺探到姚靖的军营爆发传染性风寒。
  “那家伙没有行军常识,军中就没有人给出正确的建议?”刘彦一脸的便秘表情:“我们太晚察觉到这一情报了。”
  吕议亦是一脸的可惜:“白白浪费了七天。”
  七天之中,刘彦一直在和刘徵、斐燕扯皮,三方之间的小动作就没有停止过。
  自汉部伪装攻击刘徵和斐燕,两个家伙后面学了个通透,派人互相假扮对方袭击汉部,结果当然就成了三方不断的小打小闹。
  “准备一下……”刘彦沉吟了有一小会:“是时候进攻刘徵军了!”
  吕议没有意见,对汉部来讲斐燕所部没有什么威胁,相反打着慕容鲜卑旗号的斐燕所部很有存在的必要,只要斐燕所部没有被消灭,石碣赵国第一个攻击对象就绝对是斐燕所部,不会是没有举起反旗的汉部。
  “就打着斐燕的旗号攻打刘徵军。”吕议难得会在军议上边说边笑:“不管结果如何,我们反正不会承认对刘徵的青州军动手。”
  当夜汉部变得非常忙碌,是彻夜在准备干粮,导致炊烟从白天到夜晚没有中断。
  汉部的异动自然是引起了刘徵和斐燕的注意,两伙人难得地没有什么动作,都是选择将部队约束在营盘。
  受到汉部的异动影响,刘徵和斐燕的营盘也是变得无比热闹,一种大战前的忙碌开始蔓延。
  在同一的时间,刘彦在刘徵和斐燕两边都派去人手,皆是表示愿意配合对方攻击另一方,为了表示诚意连大概的攻击时间都明白说出来。
  对于刘彦的表态能不能信,或许刘徵与斐燕都是相同持怀疑态度,但这至少是一个好的开始?
  大约是连续三天的时间,三方的驻军某处总是会有不停顿的炊烟在飘向天空。
  在第四天的清晨,下密本城响起了阵阵的战鼓之声,惹得刘徵与斐燕的营盘也被动进行人手集结。
  “刘彦真的要攻击刘徵?”斐燕满满都是怀疑:“我们是因为需要和有退路,他们会与亮出旗号的我们共同进攻刘徵?”
  宫陶先生笃定地点头道:“刘彦会进攻刘徵的青州军。”
  哪怕是之前不明白,宫陶先生看近期刘彦的所作所为也该知道一点,那就是刘彦绝不是一个甘于听从谁命令的人。或许刘彦是想要做一方诸侯,亦可能是刘彦要割据青州。那些对于宫陶先生是会有影响,但也许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只要能够吸引徐州方面的军队,青州变成什么样对于宫陶先生而言根本无所谓。
  相同的,青州只要能够吸引石碣赵国的注意力,不让石碣赵国去影响到慕容鲜卑的辽东战略,斐燕的任务就算是超额完成。
  没人在乎青州到底变成什么样,石碣赵国不在乎,慕容燕国不在乎,东晋小朝廷更不在乎,也许连刘彦也不是那么在乎。
  战争该是什么,不就是破坏吗?
  青州并没有太多值得破坏的东西,该被毁坏的早在石碣赵国消灭曹嶷割据势力的时候被打烂了,石碣赵国亦是从没有想过在青州建设什么,那就是刘彦为什么看到的是到处的荒凉。
  下密这边虽然也有山区,可是地形算是平坦居多,数万大军摆布下来却是会显得略挤。要是真的打起来,不可能说只有一个战场,只会是分布成为数个局部战场。
  差不多就是在刘彦准备妥当要进攻刘徵的青州军时,斥候带回来了一个情报。
  “后路被断?”刘彦虽然有金手指,比如脑海中有地图,可只要他不去注意压根就无法发现,他也没有可能时时刻刻什么事情都不干专门盯着地图看:“姚靖带着一直敌兵绕到了后方?”
  这个消息来得非常及时,就是暂时不清楚姚靖带了多少人绕路,仅仅是知道姚靖带着人在胶水西岸活动。
  只要刘彦知道情报,他立刻就能够在脑海中将“视觉”转过去,一番查看下来没有发现什么不妥之处,例如搭建的浮桥没有被破坏,几处作为岗哨的营寨也没有遇袭。
  “他……为什么没有攻击?”刘彦的金手指并非万能,对于姚靖绕过去的意图清楚,可姚靖为什么没有攻击只能靠猜。
  姚靖绕路到刘彦后方只会有一个意图,无非就是想要威胁汉部的后勤补给线。这也是历来军事上追直接和有效的手段,毕竟一支军队粮道被切断将会无比致命。
  “我们这边动不了!”吕议脸色有些严峻:“已经与刘徵、斐燕有过沟通,一旦部队动了,既是开战时刻。”
  下密城这边被刘彦经营了两个多月,原先是想要作为固守的防御工事,后面转为前进基地的用途,一些军事物资必然是会进行囤积。
  “我们在这边有半年的粮秣,短时间内不会有什么问题。”吕议还有一个没有说的,那就是军事器械方面,他到现在都搞不懂刘彦每到一地为什么要建造诸多建筑,铁匠铺就是必然建造的建筑物之一,那样一来根本不会缺乏兵器等军事物资的补充。
  刘彦从来都没有打算向任何人透露关于金手指的事情,仅仅是会进行必要的会知,至于他们是怎么想的,那是一件比较无所谓的事情。
  既然知道姚靖绕到了后方,一时间内也无法调动部队前去处理,那就只能是通知各处进行防备,再从其它的地方调兵。
  “让徐正解决吧。”刘彦理所当然地说:“骑兵只能由骑兵去追击。”
  “只能是那样。”吕议颔首同意,又说:“那我们这边的计划……继续?”
  干粮已经准备就绪,是该开启大战了!
  刘彦再一次派人去联系刘徵和斐燕,大意就是通知进攻的时间到了,至于斐燕或刘徵会怎么想,已经无法改变开战的事实。
  任何一次战争都是没打之前会有诸多的问题,除了对战争进行准备之余,就是各种各样花样。一旦战争真正的开始,绝大部分依靠的还是硬实力。
  在天气晴朗的这一天,刘彦十分守约地出动军队,下密本城的城门被打开,一队队的士卒迈步而出。
  与此同时,刘徵和斐燕两边也是辕门大开,属于两方的部队鱼贯而出。
  在下密的天空,战鼓和号角不断地回荡,一种大战前的紧张气氛不需要再刻意营造就显得很浓。
  要是从高空向下俯视,预设的战场看去一目了然,那是汉部出城的部队西南侧摆出了一个品字形,“品”的两个“口”各自对准的是刘徵的青州郡内和斐燕的叛军集团,下方的那个“口”很明白就是预备队。
  看到刘彦出动一万两千的部队,刘徵和斐燕无比确定一点,那就是之前的热身已经结束,什么阴谋诡计也该是应该稍微暂停,到了该真刀真枪较量的时刻。
  刘徵摆出来的兵力该是三方中最多,足有三万。要是看整体的布置,只能说他的中军算是有点样子,至少是保持着一定的纵列队形,其余分布出去的兵力只能用“撮”来形容,就是没有任何地形可言,仅仅就是乱糟糟地凑成堆。
  斐燕那一方更为不堪,刘徵至少还有八千左右的郡县兵像点样子,斐燕只有两千左右能稍微整齐的列队,余下也是凑成堆。
  “开始吗?”
  “开始!”


第197章 各怀鬼胎
  风在吹,马在啸,战鼓的声音在咆哮。
  因为太多的军队汇集,下密城周边早被砍伐得光秃秃,看去就是一片灰黄色的大地,更加显得荒凉。
  王朴在左右四顾,他骄傲地发现本方才是战场上唯一统一了制服的那一方,其余不管是刘徵带来的青州军,或是斐燕带来的高密叛军,全部都是花花绿绿的一片,甚至有不少仅仅是裤裆上缠一条布遮羞。
  统一的制服能够给人一种“我是集体一员”的潜意识,使人明确地知道该是站到哪一边,并且会因为一样的制服而产生亲近感和信赖感。
  知道站在花花绿绿没有统一制服的一方,看对面统一战袍另一方会是什么感觉吗?除了嫉妒之余,更多就是会心生一种“对面好厉害”和“我们好业余”的心态,都没有开始打,内心里就会先矮了一头。
  “汉部真是富庶啊!”刘徵有这样说的理由:“整个赵国,仅有天王的‘龙腾卫士’拥有统一戎装,没想到刘彦竟是会给全军配给战袍!”
  刘徵说的是真话,石碣赵国的军队很少有什么统一制式的东西,其中就包括了军服。
  不止是石碣赵国,目前所有的胡人政权,他们麾下的军队大部分都没有统一的战袍,仅有一些特别的精锐部队才会由国家形式的配置战袍。
  石碣赵国的龙腾卫士,慕容燕国的三千铁骑,拓跋代国的猗卫军。
  石碣赵国龙腾卫士是由羯人中的勇士挑选而成,是拱卫石碣赵国都城的部队,算是禁卫军之类的军队,亦是由石碣赵国的天王直接统属,集全国之财力才有三千甲骑具装的铁骑和八千的具装重步兵。
  慕容燕国的三千铁骑也是甲骑具装,他们到了慕容恪统属的时候进行了改进,每一名具装重骑都会由带着钩刺的铁链,结果是变成了铁马连横。
  拓跋代国的猗卫军其实也是铁骑,数量只有可怜巴巴的一千,由拓跋一族的勇士组成,与石碣赵国的天王一样是由最高统治者直接统属。
  之所以会是以猗作为名字,那是因为猗是神话传说中祖巫水神共工的宠物,多智,其形似狗似蛇,犬头,蟒身,四蹄,鱼尾,身长数十米,生活于水中,力大无穷。(后被火神祝融杀死)
  不要小看统一制服的关键性,看看现场的气氛,再看看三支不同阵营的军队,刘徵的青州军和斐燕的高密叛军,这两支军队的士兵只要是多看一眼汉部那统一制服的部队,每多看一眼就会越感到自卑。
  当然了,那是建立在汉部一直在战争中获胜威名所导致,要是想东晋小朝廷的军队,虽说东晋小朝廷的将士也是身着统一制服,可因为司马皇室对外战争一再失败,任何一个与东晋小朝廷对上的军队,哪怕是穿得再五颜六色也不怕身穿统一制服的东晋军队。
  汉部的军威看去鼎盛,刘徵和斐燕却是带着一丝丝的期盼,毕竟刘彦可是派人言明会站在他们的阵营。尽管不是那么相信,但刘徵和斐燕只能暗暗祈祷刘彦是真的站在自己这一边。
  轰隆作响的战鼓声听了下来,一时间失去了战鼓之声令很多人感到不习惯,看眼神似乎陷入了某种恍惚。
  差不多是战鼓停下的当口,三方各自有了行动,那是刘徵的青州军出动了三千脱离本阵,汉部有两千新附军脱离本阵,斐燕那一方则是摆出了戒备防御的姿态。
  看战场动态,刘徵和刘彦的部队都是缓缓地向着斐燕所部逼近,倒有点像是要联合扑灭叛军的样子。
  “刘彦不会假戏真做吧?”斐燕说不紧张绝对是假的,他的呼吸变得有些粗重:“你说呢?”
  宫陶先生看着比较淡定,说道:“刘彦没有理由那样做。”
  前面的战争一触即发,双方互相进入射程之后,战事以射出箭矢开启了序幕。
  王朴在大声喊:“竖盾!”
  汉部出动的就是两千的新附军,一边准备防御射来的箭矢,另一边是射出了本方的箭矢。
  刘徵看到刘彦的军队与斐燕的叛军发生交锋可算是松了口气。他命令本阵摇动旗帜,是示意脱离大队的三千部队可以发动进攻了。
  阵阵的呼喊声开始在战场出现,那个各种方言或者语言在吼“杀”,一波又一波的箭羽中,惨叫和闷哼从被射中的士卒嘴巴里发出,鲜血抛洒大地的同时,一具又一具尸体轰然倒地。
  斐燕所部是防御的一方,可以依借摆出的拒马和栅栏作为依托,急躁的梆子声中一次又一次地射出箭矢。
  攻防战的战事进程不会太快,比的就是谁的弓箭手能够射出更多的箭矢,命中率是不是足够。再来就是比士卒的意志,哪一方可以顶着伤亡,进行推进或是固守,战事只会是暂时僵持下来。
  刘徵很注意在观察汉部那一方,看到互相发射的箭矢数量正常,再看双方不断倒下的士卒,一颗吊起来的心总算是放回去。
  有人变得轻松,那就会有人陷入紧张,斐燕不止一次发问,说刘彦不像是在演戏,忧虑刘彦不会说话算话。
  “军主且安心。”宫陶先生内心想什么不重要,他看去无比的稳健:“我们的存在对刘彦的好处多过于坏处,但凡他有攻取更多郡县的野心,该是消灭刘徵所部,不是我们。”
  那些东西斐燕都懂,他们已经亮出慕容鲜卑的旗号,对于石碣赵国来说就是最应该消灭的对象,只要他们还存在,石碣赵国怎么也会容忍汉部的肆意扩张,毕竟一个是明明白白的敌军,另一个是表露野心的地方部族,就是石碣赵国再没有国家观念,也懂得分清楚什么叫孰轻孰重。
  历来的每一次战事都没有可能是一开始就陷入决战,只会是磨磨蹭蹭地消耗对方,简单而言就是为对方放血,于兵力和士气上不断地消磨对方。
  刘徵迎来了第三次与刘彦的不见面对话,那是刘彦派人告知刘徵,说刘徵才是主力,若刘徵不打算投入更多的兵力,刘彦会选择暂时撤出战斗。
  “合情合理。”刘徵对自己的副手张林说:“第一天就这样,鸣金撤兵。”
  鸣金声响起,属于刘徵的部队撤出了战斗,出战三千人撤退的时候只不过是损失了不到两百人,可见战事根本就不惨烈。
  刘彦亦是下令鸣金,出战两千人撤回来了一千九百二十六。
  第一天的第一场试探结束,三方合起来的损失人数不会超过五百,但这个也是应有之意,毕竟不止是有两个阵营在交战,是有三个阵营,并且刘彦的存在不但是让斐燕忌惮,刘徵也不相信刘彦是真的要合作。这样一来三方基本都是会采取谨慎态度,怎么可能真的下死力。
  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一波退下之后是第二波。
  斐燕怕了,他选择将军队撤回营寨,要依托营寨进行防御。
  任何事情都有相应的匹配性,比如斐燕将部队撤回营寨让刘徵开始放心。
  这一次刘徵显然是略略放心了一些,派出的五千部队几波开始冲营,今天第一场近身搏杀似乎就要出现?
  刘徵派人对刘彦下达指示,命令刘彦的部队也必须冲营。
  “为了让刘徵更加放松警惕,派出奴隶兵冲营吧?”吕议认为既然是要做戏就该逼真,又说:“要不要派人安抚斐燕?”
  斐燕看上去真不像是一个胆大的人,真不清楚这么胆小怎么会做出那么轰动的事情,亮出慕容鲜卑的旗号。
  “应该是被宫陶先生说服的。”吕议提醒刘彦,说道:“文士擅长唇舌,行事叵测。”
  接下来的连续四天,三方是刘彦与刘徵联合不断进攻斐燕的城寨,有好几次刘徵的青州军都差点攻入城寨,导致斐燕派来联络刘彦的使者越来越低声下气。
  直至斐燕派来人严明,说是刘彦再不有所行动,他们就会选择撤退,并且是一退直接退出青州,让刘彦去独自面对刘徵和姚靖。
  “我比较好奇他们会怎么退,又是推向哪。”刘彦是真的在迷糊:“慕容燕国没有海军吧?”
  “会退往晋国。”吕议述说刘彦忘却的事实:“慕容皝是晋国册封的燕王、大将军,斐燕完全可以率军撤入晋国。”
  刘彦听得愣了。他是真的没有往这个方面想,一听吕议那样讲恍然道:“难怪了……”
  既然斐燕已经撑不住,多日的演戏之下刘徵怎么也该放松警惕,再则就是应该到位的部队已经到位,那么的确也是时候亮出真正的獠牙。
  当夜,刘彦派人联系刘徵,相约共同发力歼灭斐燕这股叛军。
  在派人前去刘徵那边的同时,刘彦又与斐燕联系,表明汉部向刘徵进攻的时间。
  “很难一战击溃,那么第一战就以消灭有生力量为主。”刘彦笑得略略诡异:“到时候改换旗帜,就说那些部队被斐燕蛊惑,加入到慕容鲜卑的阵营。”
  就像是一个小孩子游戏,但很多事情根本不需要讲逻辑,学天朝官员的一句话: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第198章 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