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席卷天下-第3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进一步都是在获得资源,开拓的地方更多就代表着罗马人掌握了更多的资源。
罗马的崛起和壮大就是建立在对外不断地征服,他们获得了数量夸张的奴隶,用那些奴隶充当各种劳动力,一度都让普通的罗马人不需要参与劳动,是官方每天发放食物。
对外不断的掠夺不但使罗马壮大,还让罗马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已知世界最为强盛的国家,举目望去也就西亚算是可堪一战的对手。
“所以汉人强大,他们不断征服自己的敌人,获取了人口以及财富、资源,还会继续强大下去。”尤利安不介意透露一点:“我们是在巩固海疆,也已经寻找好了开战的对象。”
“不列颠,还是欧罗巴中部?”克谢亚斯能猜到的也就这个。他笃定地说:“你们会先打不列颠。”
罗马人曾经一度杀到海峡对岸,占领了大半的不列颠这个岛屿,不过随着罗马本土纷乱和其余几个方向遭遇挑战,再来就是不列颠上面的野蛮人抵抗坚决,罗马人慢慢也就不是那么重视不列颠了。
现在的情况有些特别,罗马人对海疆的重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们极度需要累积足够多的航海经验。
不是地中海的航行经验。地中海其实就是个内海,与大西洋或太平洋相比海况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地中海当然也会有海浪和海洋风暴,但是说实话地中海的海浪与大西洋、太平洋相比根本就不算什么,就更别海洋风暴的级别了。
罗马人虽然统治着地中海,但他们可无法控制天气,哪怕仅仅是地中海那种级别的风暴,都不止一次让罗马人的船队遭到覆灭,再想想大西洋和太平洋那种恶劣的海况,不得不让罗马人感到发怵。
“我们已经从汉帝国购买了八十七艘的现货。”尤利安知道这些根本就瞒不住谁,主要是汉帝国压根没有提罗马人保密的必要:“一旦它们回到欧罗巴,经过必要的维护之后,我们会将它们投入到对不列颠的战役中去。”
长久的历史之中,由于罗马人一直是波斯人最为强劲也是危险的对手,波斯人没少刺探罗马的情报,关于地形概况哪怕无法做到了如指掌也会有基本的认知。
“你们是想将购买到的那些船只用在北海?”克谢亚斯所称呼的北海是罗马人的命名,他见尤利安没有反驳就继续往下说:“你们是想学汉帝国突袭笈多帝国那样,选择从不列颠岛屿的腰部展开登陆作战?”
“果然很好被猜中啊!”尤利安真没觉得被猜中有什么好意外:“北海和海峡,两边都进行登陆。”
不列颠的中部是一个比较狭隘的地形,或者说整个不列颠岛除了南部地形开阔那么一点点,整座岛屿其实就是一种不规则的长形状。
“我们会使用钳形攻势,两个方向登陆之后,再从陆地互相打通进行会师。”尤利安能肯定波斯人知道不列颠的概况,既然被猜到会怎么打,其余也就没有隐瞒的必要:“萨克森人、凯尔特人、盎格鲁人和皮克特人,他们互相之间并没有多么友好,但只要我们进军他们总是会联合起来。”
不列颠岛上现在是凯尔特人最为强大,占据着不列颠岛南部所有西面的地盘。
萨克森人以及盎格鲁人是盟友关系,一个是占据不列颠岛南部的东南地盘,另一个是占据不列颠岛南部的东北区域。
罗马人没有什么军事行动的时候,萨克森人以及盎格鲁人是共同对抗凯尔特人。
可要是罗马人一有什么军事动作,萨克森人以及盎格鲁人又会立即与凯特人休战来对付罗马人。
皮克特人是一个盘踞在不列颠岛最北部的部落联盟体,常年也只愿意待在自己的固有地盘,与凯特尔人、萨克森人和盎格鲁人是中立关系。
不过皮克特人的中立也仅限于不列颠岛内部的内战,一旦罗马人稍微有北上的迹象,他们就会派出勇士南下,一般是与凯尔特人合兵共同对抗罗马人。
“只是单纯练兵的话……”克谢亚斯所知道的是罗马现在很穷很穷,狐疑地问:“你们国内的贵族能同意?”
“我们在那边找到了一座超级的大型铁矿。”尤利安所没有说的是,消息也不知道是谁先传出来,后面被证实所言不虚:“伴生的银矿储备量也不少。”
铁矿?还是超大型?克谢亚斯一时间有些极度罗马人了。
当前的世界岛,除了一些极度不开化的民族之外,只要是成型的国家,哪怕是本身没有掌握成熟的冶炼技术,基本上是进入到接触铁器的时代。
既然是铁器时代,那么铁矿的价值就不用多说。
对于一些国家来说,尤其是区域性强国和霸主级的帝国,铁矿从来都是多多益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嫌少。
以当前而言,罗马人说是超大型,储藏量也就不会低于两千万吨。
波斯人当然是拥有自己的矿产资源,可是听到罗马人新发现了一座储藏量至少两千万吨以上的铁矿,依然是极度得想要发狂。他们用那么多的铁矿,但基本上就是大、中、小的类型,真没有超大型铁矿。
“不知道为什么,汉人对收藏白银有很大的兴趣,似乎比黄金还更加痴迷一些。”尤利安没说不列颠那边的银矿储藏量是多少,他猜测道:“汉帝国的疆域似乎并没有多少金矿和银矿,白银之前的价值比黄金高,是近十来年才有所改变。”
诸夏大地的的确确是没有多少金矿和银矿,尤其是银矿的数量要更少一些,金矿则是大部分集中在南部和西南部。
或许应该说诸夏大地除了煤矿之外,是什么矿产都有一些,但是以地皮大小以及储藏量来讲,数量是真的算不上多。
不管是之前还是之后,事实上诸夏大地就是一个贵重金属极度缺乏的现状,也就是随着科技不断地发展,元素越发现越多,对元素的应用种类也随之增大,那些本来没有被发觉的稀土、锰……等等矿产才产生应有的价值。
克谢亚斯明白了,罗马人是觉得汉人喜欢白银,同时罗马人也不愿意过多的黄金流向汉帝国,罗马人对白银不是那么重视,能用白银与汉人交易肯定不会选择用黄金。
波斯人其实是早就发现汉人更加钟意白银,幸运的是波斯拥有大量的白银,与汉人进行贸易的时候也是优先选择用白银支付。
汉人真的喜欢白银多过于黄金吗?某种程度上来说,罗马人和波斯人都没有猜错。
在很久的一段时间里,或许应该说需要到有明一代对外进行贸易,不断从倭国和欧罗巴的贸易中获取白银,要不然之前诸夏大地上面的黄金其实是远比白银要多得多。
要是在南宋灭亡之前,有人进行交易优先使用白银而不是黄金或铜钱,绝对会被当成傻瓜。或者是那人刚穿越不久还不知道行情。
本着物以稀为贵的前提,汉人所拥有的白银数量稀缺,尽管在已知世界中白银的价值远要低于黄金,可是汉人还真的是更加钟意白银。
“现在基本都是汉人说了算。”尤利安说的是贵重金属的价值定义:“他们喜欢白银,却依然是采取十兑一的金银比例。看他们更加愿意收取白银,是不是有什么地方急缺白银?”
波斯人也是进行了类似的猜测,但是想破脑袋都没想明白有什么地方是需要用到大量的白银。
“会不会是与他们发明了那些东西有关?”尤利安更愿意从这一方面进行猜测:“比如火药、火炮和火枪加工的时候需要用到白银?”
“我们也是那样猜的。”克谢亚斯拍了拍肩上白雪,不是那么确定地说:“可能性很大,就是无法证实。”
这是什么脑洞?白银哪怕是用在工业上面,以当前的科技水平来说也仅是在一些防锈镀层。需要等待进入用电的时代,白银对于工业的用途才会猛增,毕竟白银又是电镀的不可缺少的原料。
“绝对是的。”尤利安万分笃定地说:“他们的倭列岛行省源源不断地向本土运送白银,对外贸易却还是优先选择白银。肯定是有大用途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不然怎么都解释不过来。”
这一刻,两人都产生了一种想法,是不是应该向国内提出建议,开始进行白银的相关储备,好在日后用得上?
天上飘着雪花,一眼看去大地之上也是雪白的一片,要是阳光足够充足的话,没人会傻乎乎地瞪大眼睛一直盯着看。
事实上不管是尤利安还是克谢亚斯,或者是其余的什么人,他们都是选择蒙上一层薄薄眼罩,宁愿透过眼罩朦朦地去目视,也不愿意摘下眼罩。
人是那样,战马等一些牲畜也是那样,要不然哪天突然眼瞎了就是自找的。
他们已经是身处西高车境内,只不过并不算太过深入,仅仅是进入六十余里,一路上连个部落都没碰上。
“那位殿下在那边。”
尤利安提醒了一句,自己已经驱马在靠近。
克谢亚斯一点都不愿意落后,同样是拍马靠过去。
身处冰天雪地的环境,刘慎是将自己包了个严严实实,整个人是连眼睛都没有直接露在空气,都不知道尤利安是怎么看出他来。
三个人已经接触过多次,从之前仅仅是问候,到后面会聊上几句,目前更是能够策马同行。他们可能算不上成为朋友,却能聚在一块聊天。
“今天又是殿下巡逻吗?”尤利安并不在意过来时被汉军骑士挡了一下,甚至是这一次没有被收去兵器而感到欣喜:“丁零人太能躲了,不知道躲哪里去。”
以往那几次,尤利安和克谢亚斯等一行人,他们但凡是靠近刘慎十米范围都是被解除武装。
倒也不是每个人接近刘慎都会被解除武装,针对的只是歪果仁。
“我们的斥候探索了周边五十里,连一个牧民都没有找到。”刘慎的口鼻被布包着,说话有些闷声闷气:“这不是好现象。”
“是啊!”尤利安当然同意刘慎的说法:“没有发现丁零人就无法消灭他们。”
季节其实是已经进入到春季下旬,这一片地方却是一点点冰雪融化的迹象都没有,对于这一点汉军尽管是早有预料,却依然是感到略略的迷惘。
不是迷惘为什么要来,是迷惘有那么一天这片土地成为汉帝国疆域的一部分,这个地方又有什么用。
要是按照现代的区域划分,他们当前所处的位置应该是在中西伯利亚和西西伯利亚的交界处。
这个地方的地形无比的平坦,想要找到一个山头都困难,他们现在面对的是一片冰雪,要是等待冰雪化开则会面对更加糟糕的环境。
“听说这里到了冰雪化开之后,会出现一片又一片沼泽地。”刘慎苦恼地说:“一旦冰雪有融化的迹象,我们就该撤军了。”
第986章 有志者事竟成嘛!
毫无疑问,汉帝国这一次入侵西高车是失败了。
西高车可能是早就预料到汉帝国打完柔然和东高车会挥师西进,他们将处于东面的部落进行了迁徙,导致汉军深入百里之远都没有找到一个可以称之为中型的部落,仅仅是灭掉了一些小型部落。
“他们的准备时间必定非常长。”李坛沉吟了一下,继续说道:“不然以草原的广袤,没有太便利的联系方法,没可能做到这种地步。”
西高车能够及时将绝大多数部落撤离,某方面也展现了西高车是一个相对稳固的社会体系,至少是存在有效率的统治阶层,要不然有些事情想做也办不到。
“撤军吧。”斗阿一直在盯着山川舆图看,说道:“冰雪已经有融化的迹象了。”
根据一些柔然贵族的说法,西高车栖息的这一片平原,秋季中旬到冬季,一直是到春季下旬都是属于冰雪覆盖的环境。等待冰雪开始融化之后,又会进入到漫长的雨季,大概到了夏季中旬的时候遍处都是泥泞,甚至会形成沼泽。
“可惜了。”李坛是多少有些不甘心:“来一趟,只是消灭不到五千丁零人,牲畜也没有抢到多少。”
是时候应该撤军了,他们从元朔十三年九月出兵,目前已经是元朔十四年五月,大半的时间就是在冰天雪地里活动,随着时间越拖越久非战斗损员的情况也是越加严重。
若是进入西高车能够取得好战果,不是灾难性的非战斗损员其实并不是无法接受,关键是他们深入西高车百里之远只取得那么些战果,再继续下去着实是没有太大的意义。
“这一片鬼地方……”李坛已经大概了解当地的情况:“从秋季中旬就开始下雪,需要到来年春季下旬才解冻,冰雪融化之后又会大面积形成沼泽地……”
西高车的大半疆域都是在现代俄罗斯的西西伯利亚,当地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再来就是地下有较厚的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地下水水位高和地势低洼、排水不畅,说是鬼地方是真的一点没有错。
汉军是在降雪季节到来,地面有着厚厚的积雪层,甚至是形成了结冰面。
要是汉军到了夏季过来,看到的风景会非常的优美,但也仅是看着风景优美罢了,真的要进入就会瞧见遍地都是湿地,动不动还会有沼泽拦路。
相传匈奴人西撤,他们到了现代俄罗斯中西伯利亚要再往前的时候,那时恰好是夏季时节,就是被遍布的沼泽地拦住了去路。
就是因为匈奴人实在走不掉,才转道南下再次靠近西域,要不然就不会发生陈汤搴歙侯之旗和斩郅支之首的事件,那一句“明犯强汉虽远必诛”也就不会出现。
也许就是因为这一片区域就是一个鬼地方,才没有多少西高车的部落栖息,并不是西高车的统治阶层对下面的部落有多少约束力,等待察觉汉军要来才迁移掉那些部落。
这一次入侵西高车,对于汉军来讲面临的麻烦是自然环境以及野兽。
“这地方的熊比咱们那边的块头更大。”
“说得是啊!”
“站起来接近三米,便是再猛的勇士也难以与之肉搏。”
“听说有四个壮士合力近身杀掉了一头熊。”
说话的人就是在整理皮草,最多的其实是一些猞猁和松鼠的皮毛,虎、棕熊、豹、狼、狼獾、黑貂、红狐合起来的数量也是极其多。
甭管是什么猛兽,要是普通人对上了肯定会发怵,普通的军队杀起来会麻烦,但要是精锐部队来杀其实真的不要太轻松。
他们在处理的皮草,大多数都是布满了孔洞,那是被大量的箭矢射中。
破损太多的皮草价值就低,完好的皮草价格才会高,又会因为品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价值。
汉军是在战争状态之下,自然不会去干刻意围猎的事情,不过就算没有刻意围猎,仅仅是碰到了才杀,瞧一瞧堆积起来正在归类的皮草,着实是没少杀。
这一天,刘慎结伴尤利安和克谢亚斯正在营地闲逛。
他们走着走着就来到皮草堆积处,看到那一堆堆堆积得好像小山的皮草,刘慎倒是没有太特别的感受,尤利安和克谢亚斯却是看直了眼。
“真多啊!”克谢亚斯看到了非常多种类的皮草,念了一些类别:“这个地方的虎和熊那么多吗?”
尤利安眼睛一直在看着那些有斑纹的皮草,看到数量是那么的多,下意识吞咽了一下口水。
欧罗巴是没有虎这么一种动物,想要猎杀野生虎也就无从说起,真想要体验一下得去西亚或南亚。
恰恰是因为欧罗巴没有虎这种动物,他们但凡能够获得一张虎皮都会感到高兴甚至骄傲。会这样是一方面证明他们到过亚洲,另一方面是哪怕没有亲自到过亚洲家族的触须也延伸到了,是实力的一种体现。
“很大啊!”克谢亚斯目测了一下,说道:“比我们那边最大的老虎,要大上起码三十厘米左右。”
波斯人的栖息地当然是有虎这么一种动物,只是按照类别是西亚虎。
西亚的老虎身躯会显得短一些,成年的雄性西亚虎最重能达到四百八十斤左右,由于身躯短了那么一些,又有那个体重,看上去就会显得胖。
成年雄性西伯利亚虎体重平均为六百斤,体长约为二点六米,肩高约一点一米,尾长超过一米;成年母虎平均体重约为三百二十斤,体长约为一点七米,肩高零点八米左右,尾长零点八米左右。
要是拿出西亚虎与西伯利亚虎摆在一起,真的是能够很轻易就分辨出体格上的不同,总不会认错哪只出自哪里。
刘慎对这么不是那么感兴趣,在他看来也就是一些皮草罢了。不过他却是没有傻乎乎看到尤利安和克谢亚斯垂涎就提出要送,那是军队的战利品,可不是他的私人物品。
尤利安不知道为什么神情变得有些郁郁。其实他是在纳闷一点,琢磨不明白怎么越是朝东,甭管是人还是动物的体格都要比西边的人更高大一些?
古时候的罗马人平均身高只有一米五七左右,当代的罗马人可算是增长到了一米六五左右。
在罗马人的周边,古时候的高卢人平均身高达到一米七五,日耳曼人则是达到一米七八,要是从体格方面来看,平均身高只有一米五七的罗马人能征服高卢人和压制日耳曼人,其实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情。
那是冷兵器交战,体格好的一方必然是占据更多的优势,体格完全输给高卢人的罗马人能彻底征服高卢人,要么就是高卢人着实太废材,不然就是罗马人在文明层次对高卢人形成了碾压。
现在讲文明层次,不单单是科技上的那些,还包括了组织力和战术、战法。这一点罗马人的确是全面胜过高卢人。
同样的,罗马人能压制日耳曼人也是因为文明层次的关系,要不日耳曼人可不但比高卢人高大,还比高卢人更加壮实。
可以那么说,罗马人从体格来讲在欧罗巴是没有一丝半点的优势,甚至可以说罗马人从体格方面是输给了周边的任何一个民族,但他们却是成为了欧罗巴当之无愧的霸主。
那是一种来自文明层次的增益,使体格上面的劣势得到最大的弥补。
罗马人有了文明层次的领先,再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培养出了全民族的自信,自然而然也就成了霸主。
不过罗马人也是在遭遇波斯人之后才有那么点心得,文明层次无法形成碾压之势的时候,对抗起来就不存在什么摧枯拉朽,只能是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消耗,磨得对方先受不了,才能去摘取胜利的果实。
心塞的尤利安就下意识看了看周边,一看之下心情更加郁郁。站在他旁边的刘慎小小年纪都有一米六以上的身高,成年了起码该有一米九,超过两米也是很正常的吧?
如果说身为一国的皇子因为成长环境优异高大一些也只是个例,可是尤利安看到的汉军普遍身高是在一米八,不缺乏一些身高达到两米的壮汉。他要是站在两米身高的汉人身旁,自己的脑袋恰好是到了汉人的胸口,想要脸对脸得是特么九十度向上昂着看了。
“那个……”尤利安心情极度郁郁之下,问出了很早就想问的问题:“汉人的主食是什么?”
“主食?”刘慎被问得一愣,答道:“中原自古的主食是黍和菽、粟。”
尤利安近些年花了很大的精力去了解汉帝国,听得懂那些名称,也能知道都是一些什么。
事实上罗马人早就在干观察汉人饮食习惯的事情了,他们还收集了汉人这边的植物类食物的种子,甚至是第一批试种已经在罗马的多个区域进行。
罗马人的想法挺简单的,他们琢磨着汉人那么吃长得高大,那就学汉人吃同样的食物。他们觉得既然汉人吃了那些食物能长得高大,没道理罗马人就不行。
当然了,植物类的种子可不是丢进泥土里就能长,甚至可以说同样的种子在不同的区域连发芽都做不到。
罗马人选在埃及栽种黍、菽和粟,他们就发现哪怕是种子能长起来,可特么模样怎么瞅是怎么样的憔悴,好像是下一瞬间就会枯萎死掉那样。
一些被选在高卢地区的种子倒是呈现出不错的迹象,乐得罗马人观察有了结果开始载歌载舞,欢呼下一代罗马人的个子可要“蹭蹭蹭”往上蹿了。
“元朔五年之后,中原的主食逐渐改成了大米和麦。”刘慎并没有去想尤利安问这个是要干什么,知道的是这种信息根本没有隐瞒的必要:“你在大汉停留的时间不短了,没发现这个?”
罗马人自然也是有在汉帝国收集稻米和大麦、小麦的种子,同样是拿回罗马进行试种。他们没琢磨太明白的是,汉人吃黍、菽、粟等一些主食好好的,怎么突然间要改掉主食了呢?
另外一个,罗马人需要明白一点,比如汉人改为吃其它食物之后,汉人的身高还会是那么高大吗?
“我们吃的东西与汉人差不多。”克谢亚斯倒是有那么些搞懂尤利安是什么想法:“只是烹饪的手法存在区别。”
波斯人的主食是以米和麦为主,尤其是钟爱锅巴,要说原始材料真的和汉人没有太大区别。他们的烹饪手法也有许多,尤其是一些煲汤之类与汉人很相似。
尤利安听了郁郁的心情没有得到改善,他就怀疑一点,纳闷祖先怎么就没想过改善饮食习惯,没遭遇汉人学不到就算了,学一学波斯人也许能达到提高身高也说不定啊!
欧罗巴人是以麦做成面包为主食,其余的话真没有什么烹饪手法,反正就是白水煮。
以身高而言,不管是古代波斯人还是当代波斯人,他们的平均身高一直是一米七五左右,两米身高的虽然不多却也有一些,就是体型大多显得消瘦。
汉人的身材其实也极少有高大又健硕者,那个是不同饮食习惯所带来的问题,简单的说就是亚洲人因为饮食习惯上面的关系,肌纤维与欧罗巴人存在区别。
其实不止是罗马人,波斯人同样是在探寻汉人的饮食习惯,两国的贵族阶层有许多已经是全面采取汉人的饮食习惯。
同样不止是饮食习惯,罗马人和波斯人向汉人学习可以说是方方面面,有个别的罗马人和波斯人甚至进行了一些归类,认为那一部分汉人的东西是必须要学的。
刘慎像是想到了什么,说道:“听说你们向礼部提出请求,希望大汉能够提供教学?”
尤利安和克谢亚斯下意识就对视了一眼。他们以前是向鸿胪馆提出请求,随着汉帝国进行改革是从鸿胪馆变成了礼部,一再被拒绝也没有气馁。
“或许……”刘慎笑眯眯地说:“我能向父皇转达一下。”
这一下是搞得尤利安和克谢亚斯情不自禁露出大喜的模样。
第987章 真要成罗马都护府了
刘慎是想到了一些事情,很清楚地记得自己的父亲提过对外征服的两种方式。
第一种征服方式非常粗暴,便是使用武力。想要打得对方完全屈服与臣服非常困难,汉帝国现在更喜欢干的是,既然无法让人从精神到肉体上被征服,那么就将肉体和精神进行消灭。
从公元三四零年没有建国之前,一直到公元三五四年,刘彦起兵之后灭掉的部族有点难算。
毕竟,并不是所有部族都是大族群,杂胡之所以是杂胡就是上不了台面,但别拿那种数百上千人的部族不算一个族群。
被灭的那些大族群,羯族是第一个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羯人本来就没有自身的文化,能杀的基本也被汉人杀干净,不用太久的时间,他们现在已经成为汉人历史上的一些文字记载。
鲜卑一族现在还没有消失,虽然拓跋鲜卑全面投降接受汉化,慕容鲜卑也改掉了自己的名字,但鲜卑这个族群其实还是存在的,只是依然保留鲜卑这个名号的人没可能再闹出什么大动静。
最早南下的段氏鲜卑,他们在羯人统治下的赵国被大量消耗,后面倒是迁徙一些部落去了西南,但这些部落是桓温消灭李氏成汉的时候顺手给灭了。
宇文鲜卑则是在内战中王族被灭,剩下的宇文鲜卑不是投靠其余的鲜卑部族,就是被慕容鲜卑收编。既没有投靠其余部族又没有被慕容收编的那些宇文鲜卑,他们是自行分裂成为八个部分,其中一个就叫契丹。
而这个契丹后面花了很久的时间收服原本同为宇文鲜卑的那些部落,以联姻方式联合了奚族,吞并和消灭其余不服的游牧民族,取代突厥在漠南称霸,后面更是干脆杀进了中原。
另外一支慕容鲜卑,也就是躲在高原西北部(柴达木盆地)的那一支,他们是在元朔十三年被彻底击溃,逃向西域又遭遇西域都护府拦截,人是死的死和被俘的被俘,基本上就没有逃走多少人,等于是从集体形式上被消灭。
认真说起来,鲜卑真是一个生命力无比顽强的部族。他们的起源地是在东北,却是足迹踏遍了几乎大半个东亚,要是历史没有被刘彦所改变,鲜卑不但多个部族(王族)先后建国,甚至控制过中原,还跑到了西南和西域建国,甚至有一支都跑到中亚去建立国家,需要到突厥彻底崛起之后才算是消失。
刘慎对于刘彦提过的第二种方式印象无比的深刻。
第二种征服方式是需要武力作为基础,却不是暴力地去消灭想要消灭的民族,是从文化上去进行融合。
诸夏的先民早就那么干了,只是文明层次没有高级到碾压的地步,通常是武力攻破,再用漫长的时间去同化战败了的部落。
【汉人的由来是因为先汉干了那些丰功伟业……】刘慎被教导过这个,还是自己的父亲亲自教导,就是有些没明白自己那个父亲为什么要沿用“汉”这个国号:【还是因为先汉的文明是这片大陆上毫无争议的霸主级文明。】
刘慎对刘彦的一句话印象无比深刻,刘彦曾经说过之所以使用“汉”这个国号,要的就是承前启后的作用,要不然那些胡虏先后都使用“汉”为国号,还搞出了什么“皇汉”,“汉”这个国号其实是被败坏得差不多了。
年纪还小的刘慎并不是真正理解什么叫“承前启后”,大概知道的是不能忘本,要铭记并感恩先人的贡献,再用自己的伟绩去敦促后代。
听到刘慎说愿意向汉帝国的天子建议开放两国的求学,尤利安和克谢亚斯彻彻底底地激动了起来。
罗马和萨珊是从元朔十二年就开始提出请求,一开始的时候其实也就是抱着了解汉人文明的想法,一直到见识汉军在阿三大陆使用火器才真正重视起来。
没有任何的新生事物会是凭空而来,尤其是科技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累积基础之上,而所谓的基础就是知识。
“实在太感谢了!”尤利安激动得几乎全身颤栗,右手重重地敲击自己的左胸膛,满是感激地说:“罗马会是汉帝国永远的朋友。”
刘慎脸上笑眯眯,对于那个什么“永远的朋友”却是嗤之以鼻。
别看刘慎年纪小,也别说是他,任何一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