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席卷天下-第3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西端的营区边线算起,我们现在待的位置已经深入营地两(罗马)里之内。”弗拉维斯向周边看去是乱糟糟的营区,该处按照汉军的长度单位算是深入六里:“我发现信度人的抵抗意志已经被瓦解,多数营区只是挨了一轮箭雨就后撤。”
  “是的。”尤利安皱着眉头说道:“我们认为信度人失去抵抗意志,赛里斯将军却要求我们不能再往前。”
  克谢亚斯凑了过来,神秘兮兮地说:“我得到消息,耶罗的一个贵族不小心掉进一个坑,他大吼大叫引人而去,里面藏着数十个信度人。”
  那个耶罗的贵族毫无疑问是死了,藏在挖出来坑洞的那些阿三却是被发现,很足够说明一个问题,阿三竟然玩起了谋略!
  尤利安和弗拉维斯都听愣了,下意识就眼睛四处瞄,寻找可能会存在地下空间的地方。
  “我刚才要去后方,被很客气地请了回来。”克谢亚斯很开心自己知道了罗马人没发现的情况,以炫耀的语气接着往下说:“汉帝国的士兵正在地毯式的搜查,每找到一个就封死出入口向里面灌烟。”
  “我还以为是就近生火造饭……”弗拉维斯刚才的确在奇怪怎么会升起那么多的烟,晃过神来开玩笑地说:“耶罗人立功了啊!”
  其实“挖地鼠”的工作是主要交给了倭人仆从军,他们很乐意去干这种事情。
  耶罗的那个贵族也的确是立功了,但他并不是第一个发现底下有阿三藏兵的人,在他之前汉军排查占领的营地,对地下藏兵的阿三早就悄声无息地进行消灭。
  “既然知道了,赛里斯人为什么还继续向前推进……”尤利安话说到一半自己停了下来,做出恍然的表情:“按照赛里斯人的说法,他们在将计就计?”
  哟呵,尤利安竟然还会成语?
  几个人正聊着,王猛却是出现了。
  “诸位。”王猛行礼打了招呼,说明来意:“征南将军备下酒宴,请诸位前往赴宴。”
  几个人无声地对视了一眼,猜出接下来肯定是有大动作,还是那种动作大到顾不上他们安全的动作。
  差不多是他们抵达宴会设立的地方,前线突然爆发出很激烈的喧哗声,先是一个局部呐喊出来,随后蔓延到整条战线。
  大战期间桓温自然没可能有闲工夫去招待,连带袁乔也没有出现,实际上是由王猛来主持这一次为了让国际友人退出战区的宴会。
  “王天使。”尤利安没滋没味地喝着小酒,不去动那些平时很喜欢吃的菜,郁郁地说:“我们到这里来就是为了观战。现在真正的大战爆发,我们却在这里喝酒。”
  “这也是为了诸位的安全考虑。”王猛很真诚地说:“大战一启,是在那种复杂的地形交战,我们无法保证诸位的绝对安全。”
  道理是这样的道理,尤利安也不敢替所有人打包票说不在乎危险,有心想说自己不在乎什么危险想去观战,后面却是硬生生忍了下来。
  “这一场战争不会有什么变数,一定是汉帝国取得最终的胜利。”克谢亚斯说了一句不是恭维的恭维话,又是说了几句闲话,才讲出真正目的:“我们该看的已经看了,季风马上就要到来,是不是……”
  “我们接到准确的消息。”王猛听明白波斯人是不想待在阿三大陆,想要尽快前往汉国本土,可是这个不附合当前汉国的利益:“沙摩陀罗笈多已经率军从华氏城开拔,最快二十天之内就会赶到战场。”
  几乎所有人都是露出了吃惊的表情,不是惊讶沙摩陀罗笈多的亲征,是惊惧汉人竟然能准备掌握沙摩陀罗笈多的行踪。
  他们更加觉得震撼的是,汉军摆出来的是要用正规军和仆从军加起来只有二十二万的总兵力,去和沙摩陀罗笈多统率的六十万以上的兵力,打一场兵力相差三倍的决战。
  “赛里斯……你们……”弗拉维斯不是刻意结结巴巴,是真的被震撼到了,下意识问道:“后面还有援军吧?”
  王猛只是笑笑不说话。


第879章 心好累
  如果说是来自海上的援军,短时间之内不出意外是没有了。
  要是说其他的援军,不知道从平蛮校尉部北上的汉军算不算?
  登陆阿三的部队就桓温这一支,准确数量是包含仆从军和奴隶军在内达到夸张的七十四万,不过超过半数以上是奴隶军,真正的汉军只有十四万,余下的则是仆从军。
  入侵一地,占领土地,收编了敌军的战俘,民间也拉上了青壮,伪军什么的从来都是不缺的状态。
  将占领区的青壮最大程度的集中起来是一个妙招,用这样的方法来管控最大的不稳定因素。说白了就是控制兵源(不稳定因素),就算是白养着,只要能够监控住,些许耗费与维稳相比起来真不算什么,甚至用他们去维持治安也是一件好事。
  用伪军来维持治安是一件非常正确的事情,给他们找点没什么难度又能作威作福的活,过程中就算是干了什么遭人恨的事情,大部分的仇恨也是落到伪军头上(所以小鬼子才会搞出那么多的伪军)。
  汉人应该保证的是不在战场失利,要不然那些原本很听话的伪军必然是会起一些心思。
  比如觉得汉人在阿三大陆的统治要完蛋了,伪军喊嗓子“人在汉营心在阿三”,或是“一直以来都是虚与委蛇”,无耻一点还能讲“我们是在曲线救国”,利索地那么一转身就能成为民族英雄或国之栋梁啥的。
  而以往伪军干了什么丧尽天良的事情,战后的政权为了稳定与和谐,反正当局绝对是会有选择性地忘掉。
  “后方很稳定。”袁乔一直在关注战线后方:“我们是进攻态势,战局也是我们在向前不断推进,奴隶军比以往更加的听话和乖巧。”
  汉人是将本地的阿三视作奴隶军,不过有一个更正式的称呼叫皇协军,名字还是远在新长安的刘彦给取的。
  桓温要说不怕前面大战后面出幺蛾子绝对是假的。要不然他也不会只往主战场抽调四万郡县兵和十万仆从军,后方留下了相同数量的郡县兵和仆从军,还仅是调了两万奴隶军到主战场干杂活。
  说到底他们是深入敌境,是以入侵者的身份而来,除开极为少数的自己人之外,任何本地人要么是明面的敌人,要么就是潜在的敌人。
  “非常好。”桓温现在站立的地方是一台巢车高高拉起的车斗,视线方面非常的广阔:“对面的阿三没有察觉我们解决掉他们的伏兵吧?”
  “极少发生白刃战,是发现一处就灌烟解决掉。弄出来的动静不大,就是烟柱多得很不正常。”袁乔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敌军没有太大的反应,不知道有没有发现。”
  远处,漫天箭雨激射,大部分是汉军弓弩手发射出去,阿三那边偶尔才能还击一下。
  战争持续下来,漫长战线的犬牙交错姿态更加严重,看军服颜色以及旌旗的区别,汉军已经有了几个很明显的突出部。
  由于阿三反击的不坚决,也就不存在什么激烈的抵抗,近身肉搏战发生的次数很少,战事并没有演变成巷战模式,着实是让桓温松了口气。
  桓温一直没琢磨明白阿三到底在想什么,抵抗不坚决又不后撤,好几次都快忍不住直接平推过去,觉得时间不对才强忍下来。
  “今天晚上,尽可能地诱使更多的敌军进入圈套。”桓温还真没打过这样的仗,强忍着不去击溃看似很容易就会崩溃的敌军:“务必使敌军指挥官认为,哪怕是他们的行动失败了,可是依然给我们造成重创或是大麻烦。”
  对于这个袁乔还是能够保证做到,无非就是将动静弄得大一些,将位处前线的部队抽调合适的数量回到后方,再在敌军视野所能看到的位置做出不断搬动己方战死士卒的动作。
  “彦叔,你说……”桓温很少有迟疑的时候,近些日子却是一再犯嘀咕,想不透自己是不是不够大气:“如果我们用最短的时间击溃这支敌军,能不能逮着他们的屁股追,直接撞上敌国国王,一鼓作气将之击败,结束这一场战争?”
  袁乔停下手里正在做的事情,没有马上回答桓温的话。他不是没有往这个方向思考过,击溃当前的这支敌军似乎不难,甚至控制这支敌军溃逃的方向也没有多大的难度,可是……
  “元子,身为将者难有必然稳妥之战策,唯有选取机会最大之战法。”袁乔没称呼桓温的官职和爵位,代表的是以友人而不是下属的身份在说话:“这一次开打,主要目的是逼迫沙摩陀罗笈多加快赶来战场的速度。”
  桓温默默点头。他知道袁乔那些没说出来的话,就是击溃当前敌军有可能会吓得沙摩陀罗笈多干脆不来了,那么他们想要解决掉沙摩陀罗笈多只剩下攻打华氏城一途。
  当夜,大概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间,漫长战线上突然间有了喧哗,然后就是激烈的喊杀之声。
  动静自然是汉军自己弄出来,问题是阿三们并不清楚。
  阿三们还以为是伏兵杀出搅乱了汉军,有动静没多久阿三的营地也做出反应,大股大股的阿三涌出自己的控制区,一股脑地就冲向了汉军所在的方向。
  “以前不觉得信度人傻,现在一看……”克谢亚斯真不知道该怎么去形容自己的感受:“他们难道没有发现那些地方太暗了吗?也没发觉遭遇到的抵抗很不坚决?”
  尤利安与克谢亚斯是待在同一辆巢车的车斗之上。
  尤利安倒是对阿三的傻乎乎有相对靠谱的解释:“信度人两次主动出击攻打赛里斯人的平蛮校尉部,两次皆是全军覆没。贵族死的死,被俘的被俘。换作我们,一定不会放那些聪明的信度人回去,可能信度的聪明人都折损在那两次战争中了。”
  克谢亚斯迟疑了一下下,觉得有些荒谬,可是除了尤利安的那个说法,真无法解释当前阿三的神经大条了。
  “据我所知,我们那边夜间能不作战绝对不会作战。”尤利安知道这个并不是什么秘密:“不是不想打夜战,是绝大多数士兵在夜间等同于瞎子。”
  克谢亚斯默默点头,波斯人也是相同的情况。
  或许应该说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民族)的绝大部分人都有夜盲症,那是一种缺乏必要维生素的疾病。
  夜里绝大多数人看不清乃至看不见东西,大规模的夜战也就不存在,就算是有夜战也是集中少数夜间视力相对好一些的士兵打骚扰战。
  希腊人在一千多年前有过搞过一次两万人的夜间突袭,结果是军队刚刚离开营地,迷路的迷路到不知道自己是在哪,推挤到成为混乱的绝对混乱,甚至因为情绪万分紧张自己人互相干了起来,敌人的一根毛都没碰到,两万出战的希腊军队到隔天回营的只剩下数千人。没有多久,也就是隔天的中午,敌军大举来攻,希腊军队只有不到千人灰溜溜地乘船跑了。
  闷着头往前冲的阿三有一些是手持火把,可是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绝对不知道身在营地的何处,没有遭遇到汉军陷入迷惘,满脑子只剩下“我在哪?”和“我要干什么?”。
  原本还热火朝天的喊杀声渐渐停息了下去,很突然的是天空突然响起了“咻咻”的尖锐破空声,一直在思考“我在哪?”和“我要干什么?”的阿三士兵不需要再烦恼了。
  箭雨的落下使阿三永远陷入黑暗,或是满脑子被中箭的位置充斥着“痛!痛!痛!”和“要死了……要死了……要死了……”。
  对于没有亲自靠近前线的阿三高层决策者来说,他们只能从远处传来的动静进行猜测,脑补的画面是,刚刚稍微停歇的喧哗声是伏兵被汉军清剿得差不多,安慰自己那些伏兵只是为了搅乱汉军,后面冲锋的才是今晚为汉军准备的主菜。
  阿三高层决策者所不知道的是,冲锋上去的阿三士兵也真的成了“主菜”,只知道前方传来的喧闹声越来越激烈,就是奇怪声音那么地大,怎么看不到火光大作的场面。
  喊打喊杀……主要还是喧闹声,持续到东方有鱼白的时候才完全停止了下来。
  有了光线之后,阿三高层决策者待在远远的地方爬上了箭楼,自然是看得不太清楚,大体上却能分辨出汉军正在打扫战场。他们从军服的颜色来判断双方战损究竟是怎么样,发现正在被抬走的战死者遗体似乎是五五开的样子?
  如果说看搬动战死者遗体还不是那么确定,他们后面竟然发现汉军在主动地退出占领的营区,可能是膨胀了敢派出部队前去攻击,就是去了的又只有很少士兵逃了回来。
  “昨晚……”萨热曼·多维多斯·卡其顿很努力在掩饰自己的懵圈,乐呵地问:“汉军开始撤离之前攻占的营区,算不算因为我们昨天晚上的行动逼迫他们退却?”
  阿三是很难得才逼退汉军一次,就算是有人觉得不对劲也不会在当前说,更多人的是觉得自己好像是干了挺了不起的事,加入到傻乐呵之中。


第880章 沙摩陀罗·笈多
  阿三自然是将汉军主动退出已经攻占的营地当作获得胜利,还是那种萎靡了那么久之后首次品尝到的胜利。
  至于说三千左右的伏兵被消灭,连夜发起进攻的一万八千多人也没一个逃回去,对于阿三的高层决策者来说,那些都不重要好吧,重要的是汉军退了。
  汉军主动撤出攻占的营地,阿三自然是要接收营地,双方的战线又回到了一开始的界线。
  “不能完全停止攻击,就是不能太较真了。”袁乔的责任之一就是处理后续:“完全停下来会使阿三怀疑,攻得太猛不好收手。”
  桓温的注意力已经不在当前的这支阿三军队身上,他重视的是沙摩陀罗笈多的动向。
  “我们对面的阿三,能够算是正规军的部队只有三万到五万的样子。”袁乔还是很佩服阿三的韧性:“他们先后已经丢进去五六万人,看着却是一点在乎都没有。”
  桓温随口回了一句:“阿三并没有将贱民当成人。”
  相比起阿三的高种姓,汉人至少还是将底层的阿三当成了人。
  奴隶至少是被划为人的一种,汉人也不是将所有阿三斥作奴隶,没碍事的阿三依然当着自己的自由民。甚至是汉人想要获得劳力,也是以雇佣的方式进行聘请,一些受雇佣的阿三是在本地干活,相当一部分则是送上船去了汉国本土。
  “我们是来执行统治,不是单纯来烧杀抢掠。”桓温从没有对袁乔隐瞒过自己的想法:“天子要在阿三大陆恢复分封,某就是为了自己的封国,也不该过多刺激阿三。”
  关于分封的事情已经是确定了下来,将会在刘彦举行称帝大典之后落到实处。
  第一个被拿出来分封的地区就是阿三大陆,介时只要是个侯爵都能获得属于自己的侯国,只是侯国有多大的面积还是看以往建立的功劳。
  汉家旧土,包括西域和中南半岛,连带太平洋诸岛,一大片的土地已经确认不在分封范围。要是拿现代的地球仪来看,会发现西到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西伯利亚,北至北极圈,东至白令海峡,南抵太平洋深处,不算海域超过两千一百万平方公里都被算成了本土范围。
  “阿三大陆这边足够大。”桓温其实也算不出准确的土地面积,只知道有现今汉国本土三分之一的大小:“笈多王朝只会是大汉的第一个征讨目标。”
  笈多王朝的疆域只是占了阿三大陆的东北部,差不多是占有阿三大陆的三分之一,另外的地方有着另外的二十五个国家(邦国)。
  阿三大陆的东南部是一些国土面积很小的城邦,吉塔拿多就是其中的一个。耶罗在阿三大陆东南部算起了都能被称作地区小强,可就是这么一个地区小强被汉军一波平推没了半壁江山。
  伐伽陀伽、两萨特拉普、阿毗罗、阿若郝延、游得希亚、卡拉巴拉斯,上述这些国家算是疆域范围还算可以的国家。其中的伐伽陀伽、阿毗罗和两萨特拉普从实力、国力固然比不上笈多王朝,不过比起其它国家来说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那个叫阿毗罗的国家,他们可是能够一再顶住波斯人向南部的扩张。虽然他们是利用地形的关系,可是能顶住就算是很不错了,很被周边同属阿三文化的国家尊重。
  袁乔知道桓温对恒河下游很是垂涎,却是觉得桓温有些魔怔了。
  阿三大陆的精华所在地就是恒河和印度河这两个流域,那可是每年产粮能喂饱整个汉国人口的宝地,只要中枢没有毛病就绝对不会分封出去。
  其实就算是中枢愿意将阿三这边的产粮区分封出去,身为臣属得是心多大才敢受封?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句话可是围绕着诸夏的历史,多少人就是太自不量力才落个悲惨下场。
  “那些家伙不愿意再等了?”桓温说的是那些个使节团:“从出发,又到这边耽搁,的确是过了七八个月了啊!”
  主要是波斯人真不想等了,他们认为汉国与笈多王朝的这一场战争的胜败根本没有悬念,就算是汉军失败一次两次又能怎么样,只要汉人抱定决心是一定能灭掉笈多王朝。
  罗马人对波斯人的看法很认可,正在发生的战争分明是汉军能经得起一再的失败,可本土作战又是保家卫国的笈多王朝可不是那么经得起一败再败,那是国家综合实力本身就决定了的事情。
  “可以让他们再等等。”袁乔才不在乎异邦使节团有什么想法或决定:“沙摩陀罗笈多最快十二天之内就会抵达战场。”
  在很久以前,汉人就有了“非壮无以重威”的说法,不仅仅是能在建筑物上面给予异族最大的视觉震撼效果,展现军威也是其中最有效的一个方式。
  “一直没有动用火器,就是专门给沙摩陀罗笈多预备着。”桓温想起军中那一百一十门各个口径的火炮,还有囤积起来的炸药包和火药,内心就忍不住美滋滋。他想到什么似得嘲讽:“那些家伙只看到我们的小打小闹,估计觉得挺没意思,哪里知道这正是一支军队真正的精华体现。”
  能够按部就班就代表控制着战争的节奏,以自己决定的推进速度压着敌军痛打代表着掌握绝对优势,军队又能够按照指挥中枢的命令干好每一件事情,恰恰就是精锐部队的证明。
  精锐还真不止是体现在侵略如火方面,稀里哗啦又摧枯拉朽地消灭敌军,打顺风战的时候任何一直军队都能办到,可是又有多少支军队能够办到以完全掌控节奏的方式来控制战争进度?
  十二天对于一场已经进行了三年多的战争来讲时间并不长,对于交战状态下主战场的阿三一方则是度日如年,他们着实是受够了一直挨射。
  代表笈多王室的王旗出现在主战场二十里范围之内的时候,原本一直在阿三背后游弋的汉军骑兵做出了收缩动作,正面战场的汉军也停止了一系列的军事动作。
  沙摩陀罗笈多带来了三十万的军队,更远的后方还有源源不断的阿三部队正在开拔而来。
  就是到现在绝大多数的阿三都还没有搞明白汉人为什么来打自己,他们无数个日日夜夜不断思索到底是什么地方得罪了汉人,可仔细想了下来误会是有,但没结死仇啊!
  殊不知国家与国家的战争压根就不需要结仇,甲国看上了乙国的美好江山,打得过随随便便找个借口就杀过去了。
  “只要汉人不再增兵,我们这一次至少是能够逼和他们。”辛格·爱葳蕤·纳迩·雅度这个笈多王朝的财政大臣比前一年看上去更加的衰老,那是战争不但让笈多王朝流血,金币也是哗啦啦地流出去:“我们经过无数次的讨论,就算是能够将登陆的汉人驱赶下海,他们还是能够第二次、第三次……登陆到我们的国境。”
  沙摩陀罗笈多在笈多王朝的历史上是一名英明的君主,已经发生的将国土面积扩大原来的三倍以上就不说了,要是汉人没有过来搅局还会继续扩张下去,阿三的历史上少不了会有一个“千古一帝”的称号。
  关于笈多王朝和汉国的差距,沙摩陀罗笈多看得比谁都清楚,先不谈悠久历史上关于汉人强大的记载,当前是汉人有着强悍到令人不能理解的海军,笈多王朝的海军却是全军覆没,一方想来就能来,一方却是连基本的海岸国防力量都没了,取得国战胜利的奢望,还不如好好想想怎么能不大出血的前提下保证国祚延续。
  “以战促和是我们的唯一应对方式了。”沙摩陀罗笈多要说甘心是不可能的,但他很清楚只有这个解决方法:“我们拿出了所有的实力,与之对战的汉军可能仅是汉帝国不到十分之一的力量,不能奢望更多了。”
  “王子殿下也已经做好了准备。”辛格·爱葳蕤·纳迩·雅度说的是沙摩陀罗笈多的长子旃罗罗:“一旦这一战打完,他会前往汉帝国作为人质。”
  沙摩陀罗笈多有很多很多的子女,不过任何国家或民族其实都是遵循长子继承法,旃罗罗就是现任的笈多王朝太子。
  “是的,汉人有质子的文化,旃罗罗去当人质是最大的诚意。”沙摩陀罗笈多可不止安排了旃罗罗这么一个人,他可是听说波斯人和罗马人安排了数千佳丽:“不用考虑我的感受,更不用考虑各个贵族的感受,只要长得漂亮都是送往汉帝国的人选。”
  罗马人和波斯人已经出名了,他们选了那么多美女的消息根本封锁不了,只要不是消息太闭塞的国家,或多或少已经知道罗马人和波斯人为了巴结汉天子都干了什么事。
  嘲笑罗马人和波斯人的现象当然是存在,可是没人能否认罗马和萨珊的强大,他们需要思考连罗马和萨珊面对汉人都那怂样,自己一旦碰上汉人该怎么个应对方式。
  “臣明白。”辛格·爱葳蕤·纳迩·雅度是真的明白:“只要能保证国家继续延续下去,一切牺牲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第881章 致师?不存在的!
  沙摩陀罗笈多来了,带着浩浩荡荡的大军而来。
  属于笈多王室的八万禁卫军除了留下两万看守华氏城,其余的六万都被沙摩陀罗笈多带来,他们是三万的骑兵、八千的车兵、两千象兵和两万步兵。
  另外的军队,属于刹帝利军团的部队达到十二万,有来自盟国的七万,剩下的就是贱民凑出来的武装。
  刹帝利军团也有兵种区分,骑兵数量差不多是四万,一万两千的车兵,剩下的就是步兵。
  笈多王朝的八个盟友,凑齐了三万骑兵,带了两千车兵,五百象兵,余下就都是步兵了。
  人一满万就是无边无际,三十万人看上去就是大地之上的一片密密麻麻,别说还有马匹和其余畜力,马车和骡车什么的。
  若大的平原,那么多人黑压压地开拔过来,到处都是军旗飘扬,看上去无比的壮观。
  “真像是一片移动的森林啊!”马库斯从来都没有看过那么多人凑在一块行军,忍不住感到震撼:“我所知道的历史当中,只有波斯的大流士集结过这么多的军队,向战场开拔。”
  冈比西斯听得脸色一黑。
  大流士?不管是几世,只要是欧罗巴人提及大流士就有一段关于波斯人的黑历史。谁让波斯人的祖宗一再栽倒在欧罗巴人脚下呢?
  罗马人打仗很少动用超过十万人以上的兵力,通常是五万以下就能吊打周边的蛮族。尤其是罗马人取得地中海的霸权之后,五万左右的兵力都只是与波斯人交战的时候才会用到,对付其他蛮族基本只是一个军团再配上一些附庸蛮兵。
  无独有偶的是,波斯人近数十年来也很少动用十万以上的军队一次性投入到某个战场,十年内一次性在一个战场投入兵力最多的是与罗马人争夺叙利亚,不过也才堪堪八万七千,离十万这个数字还有一万三千呢。
  不是罗马人和波斯人不想纠集多数军队作战,是罗马刚刚从内乱中走出来,波斯干脆就是还在内乱当中,罗马人没钱武装太多的军队,波斯人的军队需要分散在各地维稳或是镇压叛乱。
  “沙摩陀罗笈多真的亲自来了。”尤利安略略有些惆怅:“赛里斯人真的要用现有的军队与那么多的信度军队打决战?”
  阿三的军营那边,知道沙摩陀罗笈多亲自抵达战场之后,欢呼声是一浪接着一浪,很是有点军心士气大振的模样。
  与之相对的是,汉军这边显得很安静,甚至连射箭都不射了,就是没有看到加固工事什么的。
  原本与汉军对峙并交战的阿三数量有个三十多万,就算是折损了六七万也还剩下二十五万左右,新晋抵达战场的阿三军队少说也有三十万,合起来就是至少五十五万的大军,后面则是还有阿三部队源源不断地开拔过来。
  “汉帝国在这里有两支常备军,六万历经百战的精锐。”克谢亚斯多多少少是要为盟友说话:“还有四万绝对不输给笈多职业兵的郡县兵,十万打起来根本不惜命的倭人仆从兵。”
  克谢亚斯不说还好,一说就让更多的人感到心虚。
  汉人能打在已知世界已经是公认的实事!
  按照罗马人自己的说法,汉人与罗马人一对一不存在参考价值,相同兵种和没有兵器甲胄的差距,基数一千往上,碰撞起来会是汉人获胜。
  波斯人则是承认一千汉军至少需要用三千以上的波斯士兵才能与之抗衡。
  那么研究下来,一万名汉军士兵起码抵得上五万个刹帝利军团的士兵,贱民的话……从来就是送人头的啊!
  六万汉军精锐职业兵等同于三十万刹帝利军团士兵,然后笈多王朝的刹帝利军团绝没有三十万名士兵那么多。
  所以尤利安惆怅的不是汉军能不能打赢,是该怎么去面对这么强大的汉人。
  烦恼更多的是波斯人,他们一方面惊喜汉人的强大,另一方面又惧怕汉人的强大。
  波斯人对汉人强大的喜欢是,一旦拉上汉人一块与罗马人过不去,是不是能分分钟吊打罗马人?
  同理的是,强大的汉人要是不愿意与波斯人做朋友,哪怕汉人没有与罗马人勾结到一块去,不管罗马人还是汉人都能吊打波斯人啊!
  克谢亚斯发现了什么,惊讶地说:“有手持笈多王旗的骑兵队过来了,应该是笈多国王邀请桓温将军阵前谈话。”
  尤利安面无表情地说:“沙摩陀罗当上国王之后一直在进行扩张,打下了本国三倍大的疆土。”
  那支阿三骑兵心很大,直接靠近到汉军营寨百米左右才停下来,完全没想过要是汉人这边不讲究直接射箭会扑街的问题。
  很快汉军这边做出了反应,一支与阿三骑兵相同数量的骑兵出营而去,双方相隔五米左右进行递话。
  “能够将弱小的笈多治理成强国的沙摩陀罗,他不会看不清现实。”尤利安幽幽地看着远方迎风招展的笈多王旗:“他一定是在思考怎么体面地结束战争。”
  作为一名欧罗巴人,从来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