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席卷天下-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能是怎么样呢?”拓跋秀觉得穿裙子骑马太痛苦了,特别是现在穿裙子里面压根就什么都没穿,庆幸马背上有垫子,扭了扭不太舒服的部位:“寄人篱下,代国便有段氏那边的直系族人。”
  刘彦明白了,慕容鲜卑为了自己的霸业会攻击任何一个鲜卑部落,但是慕容鲜卑不会对那些部落赶尽杀绝。他在思考一个问题,慕容鲜卑对拓跋鲜卑的态度究竟怎么样。然后是,他这个鲜卑铁弗的身份对慕容鲜卑是什么,有没有可能在慕容鲜卑接下来进攻高句丽的时候分一杯羹什么的。
  “啊?”拓跋秀听了刘彦的话明显呆住了,并且一呆就是很久:“可……可是,我们没有那个实力……打穿通道吧?”
  不,不一定是要从陆地,其实从海上也行。但是,刘彦接下来就该苦笑了,不说有没有足够的船什么的,跨海作战有那么容易就好了……


第106章 高句丽?
  运力从来就是一个大问题,例如刘彦想要去高句丽,然后是各个家族向汉部购买物资,其实都是存在运力上的限制。
  汉部可以答应数额庞大的订单,因为越是庞大的订单越是不可能短时间内完成交易,需要分批来进行。
  分批?刘彦该考虑在辽东半岛寻找一个地方作为据点,分批将人手送上去了。
  后赵没有自己陷入内乱之前,强如羌族族长姚戈仲与氐族族长苻洪都不敢轻举妄动,何况乎是窝在青州长广郡的刘彦?
  刘彦大约记得后赵再有几年就会自行崩溃,可是具体是几年真的不知道。毕竟吧,他现在没有办法上网了,难道还能时时刻刻百度一下?
  想要在后赵地盘上夺取一个州,至少是后赵没有陷入内乱时属于不可能,能够占得一个郡估计已经是极限?
  已经踏上归程的申钟,他隐晦地点拨过刘彦,朝廷允许下面的部族互相厮杀,是为了保证羯族的领导地位,可允许扩张拥有限制,一旦突破了朝廷的底线,该是大军压境的局面。
  要是到了“城堡时代”,人口上限是一万不是一千,刘彦自然是不用去管那么多,只要有资源就能生产足够多具装骑兵,到时候大不了就是打消耗战,谁耗死谁还不一定。
  问题是,刘彦现在的系统不是“城堡时代”,可以消耗的也就是一千……哦,没了,农民再加上渔船,又留下了五十个名额,只有六百可以拿来消耗的系统士兵。
  规模在数千的战斗中,六百名士兵绝对有作用,特别最长三个小时就能再补充一个,反反复复地拼消耗,刘彦从来都不觉得自己会输。但,后赵会每次出动数千吗?只要来个五万的正规军,刘彦连打都不会考虑,就该直接带人上船出海了。别提,后赵本身有两支绝对精锐,随时还能召集数十万的附属武装。
  说到随时可以召集的武装,刘彦对这个是有了亲身体会,他成了郡守,借着后赵朝廷的权威下达“就食令”,随着时间越是往后推移,响应号召的人越多。前天,他问了一下数量,竟是有接近两万!
  两万啊!那才是长广郡一地,后赵有多少个郡?石虎一声令下召集个百万乌合之众绝对是轻轻松松,只是有没有足够的粮食来喂养罢了。
  “打造大船?”田朔小心翼翼地看了一下刘彦,说道:“君上,这个……造小船自然是可以的。但是,大船……不止没有相关的木头,匠师那方面……”
  对了,现在哪怕是有会造船的相关人才,基本上也就是造内河船的居多,会造海船的基本就是没有,至少在中原绝对没有!
  讲真话,没在开玩笑,神州大地有两条大水系,一为黄河,二为长江,历来哪怕是有水战基本也就是围绕着黄河或长江进行。因为根本就没有来自海外的威胁,上古先秦、两汉、至今,谁会去研究海船?
  刘彦对于海船的结构知晓一些,也就是内河船基本是平底,海船则是需要园舭型。他手下有了一批工匠,只是数量极少,在少数一些会造内河船的工匠带领下,他们已经尝试造海船进行了接近一年。
  有试航型已经出产,船身长达三十米,船身宽八米,吃水深三米,载重量二百八十吨。好吧,其实就是柯克帆船,为十四世纪最为活跃的船只。就是别问刘彦为什么会懂得画蓝图,谁都会有一些别样兴趣。但是,他也就是会这种船的蓝图了。
  对了,说到造物,刘彦还会一种大杀器,那便是火药。事实上现代人只要是有兴趣,稍微查一查就知道火药配方是什么,但刘彦现在根本不会让它面世,就如同知道马镫和马蹄铁的重要性,但就是宁愿手底下无法组建骑兵,也不愿意让马镫和马蹄铁提前出现!
  知道现在出现马镫和马蹄铁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吗?固然刘彦可以快速训练出一批速成骑兵,但撑死了数量不会超过五千。中原有多少胡人?塞北有多少胡人?辽东和以北有多少胡人?刘彦弄出马镫和马蹄铁,信不信哪怕就算有系统这个金手指,也会被胡人无穷无尽的骑兵碾压成为渣渣?
  很多的科技造物绝对不是会就可以在任何的时机造出来,或是造出来的那一刻是会拥有优势,但总要看自己实力与他人的对比吧?
  “尽力找!”刘彦满脸的坚定:“不止是自己找,发动一下看能不能寻找到货物来源。”
  田朔自然是唯唯诺诺,他非常明白船只的重要性,有足够多的船只,或者是更大更好的船只,汉部就会越加强大。
  造船需要木材,大量的木材,并且不是什么木头都适合造船,需要种类合适,更需要的是足够粗大!特别是龙骨而言!越是大的船只,龙骨需要的整根木头就是越巨大!拼接?刘彦表示不会,更不想某天海船在大海里出现龙骨迸裂的意外,沉到海底看看有没有龙宫。
  青州并不存在什么巨木,甚至可以说中原被开发太久太彻底,参天巨木真的是不多了。想要真正意义上的巨木,一是去秦岭十万大山,二是到蜀中,三则是辽东,反正青州是绝对没有。
  目前而言,就是建造柯克帆船都显得无比艰难,主要是受限于材料,不止是合适的龙骨,还有帆也是问题之一。
  当然了,刘彦发展海船的意志无比坚定,他经过一番详细的思考,后赵境内无法大动干戈,是不是可以试一下到其它地方?
  晋国?刘彦挑战不了后赵,对于从沿海登陆晋国,在晋国那边打下一个州,恐怕……会被人海淹没。
  辽东?辽东是地广人稀,可相比起打下青州,打幽州难度更大,那需要面对的是正在崛起的慕容鲜卑!
  “唔?高句丽?”拓跋秀被刘彦唤来的时候,听刘彦将话说完,愣了半晌:“知晓一些,现在是高斯由,也叫高刘或高钊,是高句丽的第十六代王。可是……其它所知有限。”
  刘彦有些惋惜,他原以为各族鲜卑一直辽东区域活动,怎么也该知道自己那个老邻居,没想拓跋秀却是不知道。
  “夫君若是想知道高句丽,可以向奴奴的兄长要人询问。”拓跋秀眨着眼睛,一副全心全意为汉部利益考虑的模样:“甚至可以转由奴奴的兄长,向燕国那里购买来自高句丽的战俘。”
  是一个思路,前燕与后赵打了一阵子,虽然前燕赢了后赵,可是慕容一家子很明显发现与后赵打消耗战很吃亏。将兵力和战线向后缩的前燕,他们谋划着梳理一下辽东,甚至是针对宇文鲜卑再来一次大征战,一系列的事情都在谋划当中。
  好吧,刘彦本来以为宇文鲜卑该是被灭了,没想到的是宇文鲜卑还健在,只是上一次被慕容鲜卑和拓跋鲜卑联合起来坑了一次,宇文鲜卑已经陷入极度的虚弱状态倒是真的。
  “可以购买来自宇文鲜卑的战奴。”拓跋秀一直在强调一点:“我们需要骑兵,非常非常多的骑兵!”
  拓跋秀认为一个部族没有骑兵简直荒谬,像是汉部这种五六万人口的部族竟然想要骑兵还需要召集杂胡?有这样的部族么!
  刘彦在点头,但思绪却是很飘……很飘……他必需要了解高句丽,他们在后赵需要消停了,种种田和练练兵,只能寻找新的地方折腾。
  今年或者明年弄不了多少海船,但是累积个三年,三年之后可以去高句丽那边快乐玩耍一下吧?
  “听闻,从两汉时期,便有相当多中原或者沿海的人去高句丽躲避战乱?”刘彦不是在问拓跋秀,他摸着下巴思考:“看过一些文献,李治搞定了高句丽之后,从高句丽那里可是抢回了不少商、周和两汉的文物和竹简,甚至一些失传了的技艺也重新获得?”


第107章 勿谓言之
  每每中原战乱总会有人奔逃,曾经有商代的箕子朝鲜开了个头,后面也有不少在中原待不下去的诸侯外出建立自己的王国,如被大秦帝国灭掉的古蜀国王室开明氏到后世南亚建立的瓯雒国,等等有名没名,或是存在时间异常短暂的一些王国。
  战乱迫使太多原本居住在中原的人离开故土了,逃离中原的人还一般需要有一定的能力或是实力,否则又哪里有能力逃出?
  “是呀,高句丽有非常多的前朝遗民。”拓跋秀想了一下又说:“河朔那边也有前朝遗民,甚至还有自称秦部的大秦遗民。”
  刘彦听到这个并没有觉得多么意外,哪怕是到了二十一世纪,世界脊椎的某处都还有自称秦汉遗民的存在,他们经过两千多年竟是还保持着华夏族群的生活习惯,大多数人甚至保持着五官的样貌。要知道那里可是夹在阿三众多邦国中一两千年,竟然保持着生活习惯和面貌,可见有多么坚持。
  河朔有秦国遗民?这个刘彦倒是不清楚了。
  刘彦对高句丽的兴趣越来越大,想起了到隋唐时期高句丽王国中那些自称汉人的存在,那么现在要是去高句丽,怎么也会有收获吧?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去高句丽的前提是有跨海作战的能力,汉部现在根本就没有这个能力,刘彦只能是暂时先按耐下来。
  “老朽以为,此地恰是合适。”一个看去老朽的男人,年龄也确实是偏大了,所谓的大是活过了五十岁。他颤巍巍地指着不远处的土包:“此山无怪石,皆为泥土,开挖起来便利。”
  过三十就能自称老夫,过四十称老朽完全没有问题,田朔可不会觉得受到侮辱什么的。他在不断点头:“那么就是这里了。”
  他们在选择建造英灵殿的地址,不但是会建造英灵殿,还需要一块面积颇大的墓地。
  是的,最终刘彦还是将英灵殿选择建在陆地,不是到某个海岛上去建。英灵殿会供奉沙场战死的将士,墓地则是准备给一些领地内病亡,或是日后老死的人,只是一个预备地。
  不是没有人对刘彦不先选址拥有非议,可是刘彦只说了一句“有军队才有一切”,听了的所有人都闭嘴了。
  建造英灵殿成了汉部的首要大事,连那些征战在外的军方都在时时刻刻地关注,田朔本来是想要第一时间总揽关于英灵殿的一切事务,后面总算是没有昏了头脑。
  建造英灵殿这种事情怎么可以是由人臣来主持呢?谁主持都会获得军方无上限的好感,只能是刘彦亲自主持。
  “大概一年的时间来清理和地基建造,用两年的时间,可以将除了主建筑之外的设施修建起来,整个完成需得五年。”张茂已经五十三岁了,和平年代活到这把年纪已经非常难得,战乱年代能够活到五十三岁就更难得。他颤巍巍地拿着一块木犊勾画着:“若是劳力和材料充足,时间会缩短一些?”
  劳力?经过对长广郡的梳理,汉部应该不会缺乏劳力,有劳力也就会有足够的材料,田朔想要知道的是具体的数据。
  受到刘彦的影响,汉部的核心管事彻底明白了精确数字的重要性,简单地讲一件事情:伤亡一千余,那个“余”是多一个,还是“余”之后还有九百九十九?
  幸亏张茂是一个对数字要求也相当严格的建筑大师,他可是有帮两个王朝建造宫殿的经历……虽然不是主事之一。他说了几个比较详细的数据,最后说道:“若允可,将老朽师兄弟……接来,或许能够加快进度。”
  张茂在说最后一句的时候是心情忐忑的。他也是在机缘巧合之下才到了汉部,本以为是要完蛋了,在田朔执行刘彦挖掘人才的命令中,没有隐瞒自己的身份,生活开始出现大改变。
  在汉部,晋人不用担心随时可能变成肉脯,有才能可以获得相等待遇,才能越大……或者说能力越大,待遇就越好。这样的前提下,谁会隐瞒自己的才能?他们获得与之匹配的待遇,汉部提高了整体实力,刘彦只感觉美得很。
  张茂在汉部生活得很好,还能享受到其它地方不会得到的尊重,自然是期望自己那些师兄弟能过来,一是一块享福,二来也是增加匠人在汉部的实力。
  “兄长,那两人是……?”
  “看周边有护卫,该是汉部的重要人物。”
  “那我们……要不要上前拜会?”
  “唔……”
  史家的史克和史格两兄弟,包括得到要道岗哨允许才进入的接近五十来个史家庄户,他们驱赶着十来辆马车,看着有些小心翼翼地走在道路之上。
  他们带来的东西颇多,不过上次投降之后可是进行了相关的赔偿,这一次带来的东西除了要交易之外,就是献给刘彦了。
  汉部发出“就食令”,这段时间长广郡可是一片腥风血雨……这么说也不对,应该说是包括襄国在内就没有不腥风血雨的地方。要清楚的知道一点啊,石碣当政破坏力太大了,到了青黄不接的季节,不到处掳掠哪来的粮食?所以就是到处都在乱,要等待冬季才会消停下来。正是这样,人口才会一直减少,要不怎么称乱世?
  最终,史克和史格还是决定上前拜会,他们这种投降得快才幸存下来的人,可能是最希望抱住汉部某个主事者的大腿,怕的就是什么时候汉部觉得不痛快了再找麻烦。
  “史家?”田朔让随行护卫让人过来,又特意地瞧了瞧史家的车队,暗想:“史家还真是富庶啊?先前赔了那么多,送礼送了不少,竟是还能再拉出十车,就是不知道车上皮草质量如何?”
  拜见总是需要奉上礼物,要不可怎么巴结人?史家两兄弟得知田朔在汉部的身份,本来准备的礼物又是一换,至少是提高了五个档次,奉上了一件青狐披风。
  田朔没什么客气地收下,史家就是给塞娄纳阿这个部落经营皮草的。哪怕是以前不知道,汉部现在也该知道了。
  史家兄弟知晓了田朔的名字,也等于是知道田朔的大腿是何等粗大,那可是汉部的民政主管事!他们竭尽所能地巴结奉承了一下,等待田朔露出不耐烦的神色才恭敬告辞离去。在他们看来,多认识一个汉部的上层人物,以后要是有什么事,大人物动动嘴巴也许就能够救下自己的命。
  按照后赵的规定,晋人不能够进行狩猎,胡人却是不在那条法令之下。因此,中原类似于史家给胡人部落经营皮草买卖的家族不算少,类似的家族大多富有,并且都是偏向比较“软”的家风。或许,是因为商人特性?
  田朔可是清楚地记得留言有交代过,未来长广郡需要很多对商业有经验的人才,那将是汉部崛起的助力,汉部输出商品吸纳入人口,就靠一批批优秀的商人了。乱世商人几乎没有生存能力,想要获得优秀的商贾,只能是从各个家族入手。
  汉部现在能够输出的商品种类并不多,主要的拳头产品是兵器和食盐,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除了青州之内,其余地方的销售权基本是已经交了出去。
  刘彦不交出去不行,汉部太弱小了,不能得罪那些真正的强者,至少是现在不能得罪,出卖利益换取平安是最正确的做法。
  然后,刘彦现在有那个能力踏出青州到后赵各个州郡做买卖吗?答案是没有!那将除了青州之外的州郡贩售权交出去,又有什么利益损失?
  “对!”刘彦满脸的杀气:“已经超过期限的,别再谈投降的事。全部灭掉!”
  徐正这一次回来带了不少的战利品,他将货物托付出去第一时间来见刘彦汇报战况。
  汉部针对属于塞娄纳阿部落阵营的清缴已经进行了将近两个月,一些心存侥幸的家伙没有在期限未过之前投降,不到黄河心不死地等来了汉部这个阵营的大军,这个时候才选择投降,不能被刘彦接受。


第108章 一切都是为了生存
  这不是一个以德服人的年代,讲的是强者恒强,弱者就该任由强者予求予夺。
  汉部早就发布了檄文,规定投降的时间,将投降的代价都明明白白说清楚,肯付出那些代价可以得到和平,不肯就是敌人。
  有聪明人就会存在愚蠢的家伙,甚至是聪明人都会心存侥幸,结果是等待征讨的大军逼境,才想要投降?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当然,那并不完全是刘彦霸道,是他发现自己陷入了某种尴尬的境地,“就食令”发出,响应者众多。因为汉部需要供应聚居而来的人粮草,消耗量颇为庞大,若是不消灭一些家族进行补充,汉部又不是开善堂,再则召集而来的那些人肯定是要给些事做。
  一般情况下,哪怕是应付式都会派来人手,不派就该等着成为被开刀的对象。每年差不多是这个季节,也是朝廷命官检校郡内的时刻,等于是朝廷中枢鼓励地方官去进行杀戮。
  其实最为重要的是,每个郡都太小了,一个郡容不下第二个强者,吞掉众多弱小的敌人,让那些乌合之众变得狂躁和自信,就该在郡守的驱使下,对着拥有足够实力威胁的势力杀去,何尝又不是朝廷中枢削弱地方的一种手段?
  汉部也会向着有威胁的势力动手,但是事情在这里出现了一丝小小的意外……
  “清扫了那些中小实力,接下来便是那支突然出现的大军。”纪昌一脸的纳闷模样:“塞娄纳阿离去,贺奎曼部落也离去,没想到会有部落越境过来长广郡。”
  贺奎曼部落是一个人口仅次于塞娄纳阿部落的杂胡部落,原先是臣服于尔荣,却不知道什么原因在汉部灭掉尔荣的时候没有出兵。
  这一次,贺奎曼部落更是直截了当在塞娄纳阿部落离去的后脚,跟着也迁移出长广郡。
  根据刘彦的了解,哪怕是到了青黄不接季节,后赵境内的游牧部落都很少会跨郡活动。那是因为每个郡都有比较强的势力,哪怕最强大的势力不担任官职,可是当地基本就是属于他们“狩猎场”。
  自己的“狩猎场”,怎么能够允许有外人进入呢?碰上了肯定是要激战。
  刘彦等人所不知道的是,丘林次符无也是倒霉,选择进入长广郡纯粹就是被迫。
  上一次大战,姚伊买作为“盟主”输得那个叫稀里糊涂,一些怒气肯定是要发泄出去。他本来是想要退却之后再聚集杂胡,但是从襄国那边传来了让他赶紧去为石斌效力的命令,只得是放弃亲自再找汉部麻烦。
  姚伊买是谁?是襄平县公、持节、十郡六夷大都督、冠军大将军姚戈仲的儿子!看到那么一大串的爵、名、官、职之后,怕了没有?!
  怕的人大把,所以姚伊买很轻易就又集结了四五千杂胡,让这些集结起来的杂胡配合丘林次符无,又命令丘林次符无率军进入长广郡。
  “现在,他们在这里。”纪昌点了一下山川舆图,位置是平昌郡临近长广郡的地界。他阴沉着脸:“我们的斥候侦查,到来的敌军数量超过一万五,有超过三千的骑兵。”
  长广郡周边的郡不多,就是高密郡、平昌郡、东莱郡、东牟郡、东莞郡。其中,高密郡和平昌郡的首府离长广郡比较近,余下的东莱郡、东牟郡、东莞郡首府都离长广郡比较远,后面这三个郡与长广郡的边界线上也根本就没有什么城池。
  事实上,现在每个郡也真就没有多少城池,乡野间的村落更是少到可怜,没有结寨自保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
  汉部现在并不知道新出现的敌军是由丘林次符无率领,仅仅是知道跨郡进入的敌军首领是匈奴人。
  讲真,除非是自己亮出旗号,不然斥候哪有可能轻易知道敌军的主将是谁,能知道敌军大概的建制就算是很不错了。
  “敌军一直是待在边境线,没有深入?”刘彦看着地图上关于敌军的标记:“郡内还有六股敌人没有清除……”
  剩下的基本都是结寨自保的不服者,他们有派人寻求投降,并未被刘彦所应允。新出现了一支规模在一万五千人以上,不管有没有敌意都需要汉部警惕,纪昌的建议是提高那六个家族投降的代价,结果他们的投降,再来专心对付那支数量超过一万五千人的军队。
  汉部发出“就食令”,聚拢了两万的杂胡,连带本部合起来就是有接近两万六千的数量,但心里清楚除了极少数的本部……不,哪怕是本部都有不少乌合之众。这样的情况下与那支一万五千人的军队对上,情况并不乐观。
  军队不是数量多就是强大,多少数量庞大的军队不是一触即溃?要是军队的数量大就是强,直接比士兵的数量定胜负好了。
  在接下来,刘彦已经将兵力从散乱的状态重新集结起来,他自己也该前往坐镇。
  比较诡异的事情发生了,刘彦花了将近十天的时间聚拢部队,差不多就是在部队被聚拢起来的时候,丘林次符无带着大军后撤回到平昌郡,派出了丘林艾一连作为使者到了刘彦的军中。
  “迫不得已率军过来,是因为姚伊买。”丘林艾一连很清楚地说明来意:“我们不想大动干戈。”
  刘彦对丘林艾一连没有半点印象,倒是记得丘林次符无是上次一战的三大首领之一,另外一个叫如罗菊武的家伙被自己杀死。
  “我们率军过来,已经完成了对姚伊买的交代。这次过来绝对没有敌意!”丘林艾一连看出了刘彦的迷惑,说道:“我们与你们交战,哪怕是赢了也会伤筋动骨,休论能不能赢。一个部落若是衰弱必然会被吞并,我们不想被吞并。这一次过来却是要与贵部化干戈为玉帛,进行公平的交易。”
  话讲得太清楚了,刘彦却是要知道丘林一族在随后怎么和姚伊买交代。
  “给面子,他是大人物的儿子,不给面子我们又不是他的属下。”丘林艾一连非常奇怪的看着刘彦,理所当然地说:“一切以部落的生存为重,难道不是吗?”
  刘彦无比满意丘林艾一连给出的答案:“说吧,交易什么。”
  丘林艾一连报出了带来的货物种类,大多是皮草和奴隶,少量的药材,然后说:“我们知道现在向贵部购买大量兵器不现实,那些货物交换两百战刀和一千矛头,余下皆换食盐?”
  刘彦看向了纪昌。
  纪昌思考了一下,对丘林艾一连说:“交易的前提是,你们交出一千由姚伊买召唤的杂胡给我们。他们也会被算作奴隶交易的一部分。”
  丘林艾一连没有迟疑,非常痛快地答应:“那就这样!”
  刘彦让交出一千人等于是秋林部落的“投名状”,丘林次符无答应就等于彻底与姚伊买翻脸。这次的会谈也才不会显得儿戏,丘林艾一连显然知道才会答应得那么利索。
  接下来,刘彦没有亲自参与,是由纪昌、田朔和丘林艾一连商议了一下交易的细节,例如第一次交易多少,双方各自多少人,什么时间和地点。
  谈妥了,丘林艾一连也就滚蛋了。
  一开始觉得诡异,后面其实也能理解,部落的生存为首要,只有部落存在才有生存,是没有人会碍于什么玩意将自己的生存葬送。
  “他们要去塞北了。”纪昌是等丘林艾一连走了才说:“不是什么人都能在答应襄平县公的子嗣后出尔反尔,甚至与将要拼杀的对象交易。”
  刘彦将想要说的话咽回去。他本来是想说,丘林次符无是不是在耍什么阴谋,例如设置陷阱什么的,可是问出去明显就是不信任纪昌的判断,那该让这个首席谋士有多伤心?


第109章 阴魂不散
  长广郡的战事停止下来,一切的军事动向都是以防备平昌郡方向的那支大军为首要。得到喘息之机的一些人,有在加固自己的城寨和坞堡,有展现更大的诚意想要消弭战争。
  汉部对塞娄纳阿那边阵营的势力清除干净,接下来肯定是会找新的目标动手。如此一来,一些人就不得不为自己多想想了,他们可不想成为下一个被攻击的对象。
  想不成为被攻击的目标?除了尽最大的诚意为汉部效劳这一条路,似乎还有为汉部寻找敌人这一条路?
  “跨郡攻击?”刘彦目光盯着王泉:“攻击东牟郡?”
  王泉归附汉部三个多月来表现并不活跃,中规中矩地满足汉部的要求,剩余的绝不过多冒头,与之极力在展现自己存在感的伏家、盖家、李家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
  东牟郡是在长广郡的东北方向,辖境相当今山东蓬莱、栖霞、海阳以东地区,在司马皇室篡取天下之后置立,不过很快就又废置。刘渊建立汉国(前赵)之后重置东牟郡,石勒取代了匈奴刘氏建立后赵又恢复。
  “君上,东牟全郡人烟稀少,郡守乃是杂胡,并非大族。”王泉小心翼翼地看着好像意动了的刘彦,又说:“小人家族中有商贾在东牟郡长期活动。上次商队返回,带了一些消息。”
  王泉很是恭敬地将一些木犊献出,见刘彦面无表情地看了看,他的内心不由开始紧张了起来。
  木犊上面写的东西比较复杂,因为没有标点符号的关系,行句也是从上而下,读起来是从最右边开始读,读完看向左边的一排直竖文字,刘彦看得比较费劲。
  看起来王家对东牟郡的了解真的不少,例如郡守的外貌和家族情况,局内有哪些比较强大的家族,甚至罗列了一些各个家族的矛盾和冲突。
  刘彦没有将木犊看完,见到纪昌进来,对着王泉说:“你下去吧。”
  王泉恭敬行礼,原地倒退了几步,到了门边才转身离去。
  “参见君上!”纪昌揖礼,等待刘彦出声才重新立起腰杆。他奇怪地看着正在离去的王泉,心里好奇却也没有多问,直说来意:“最后一次交易的货物已经装车。大军也已经集结完毕。”
  刘彦“嗯”了一声,请纪昌坐下,指了指旁边的木犊,说道:“王家给的情报。”
  当初接纳归附李、伏、盖、王这四个家族是纪昌经手,大致了解四个家族的情况。
  李、伏、盖三家算是比较传统的豪强,他们结寨自保,基本就是一个自给自足的模样。王家虽然也是结寨自保,可是他们不但自种自耕,还经营商业。
  “想必……是那些家族的意思。”纪昌说的家族颇多:“我们早知道他们会有相应的担忧。”
  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