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席卷天下-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堂的布置比较简单,几排支撑架被固定在地上的长桌。长桌的左右两端又各自有着可以移动的长椅,早先到场的几家闲聊的当口,门外响起了一阵脚步声。
  过来的是汉部那边的人,她们端着一些盘子,盘子上面自然是各种餐具以及食物。
  自上古先秦到如今,分餐制的习惯一直都被保留和执行。各家代表,他们的桌前很快就摆放了各种工具以及不同造型的种类。
  餐具比较杂,该有的盂、盘、碗、盏、盅、勺、匙、箸、匕、叉皆有,其中盘、碗、盂自然是用来盛放食物,盘中有青菜或是肉块,碗中却是清水,盂则是盛放汤。对了,清水可不是用来喝,是用来清洗如勺、匙、箸、匕、叉。
  有底蕴的人才能从汉部的用餐安排上瞧出什么,他们一瞬间变得脸庞严肃,就是因为坐在长椅,不是蒲团,要不就该是屈膝跪坐调整成为正襟危坐的姿态。
  “太别扭了。”伏伟忍不住扭头对着一个看似英武的中年人说:“汉部待我等,到底是汉礼,还是……”
  英武的中年人叫盖宁,他撇了一眼不太熟的伏伟并未吭声。
  是的,如果是按照胡人的礼节,不会有那么多的餐具,就该是端来大盆,其它什么餐具都不会有准备。
  不过话又说回来,有点身份的人在这个年头身上都会有匕首。匕首的用途有两个,一是用来割肉,二则到了必要的时刻也能防身。
  如果是想要按照汉礼,不该是每个人都有单独的案几,还应该有蒲团,需要侍女在旁斥候,必须还要有炉火等等。
  一些人正懵着,一个身穿文士服的中年人出现在了门口,事先有过打探的人会知道来人是纪昌。
  来人正是纪昌,他走到门口却是没有进入大堂,似乎还皱了皱眉头,转头对身后的随从吩咐了什么,竟是扭身离……离开了?
  众人正要面面相觑,有一人匆匆忙忙地进来,来人叉手为礼:“诸君,却是劳烦随小人来。”
  李坛二话没说站起来,自见了李匡,又与之聊了聊,他可算是心情轻松得很。
  一群人先后起来,跟在来人后面走,他们也不开口说话,只是跟相熟的人眼神交流,大多是看到了迷惑,也有惊讶和不屑,大多却是谨慎为主。
  没有多远,不过是从一个大堂来到对面,他们走进去,目光扫视了一下,先是看到纪昌已经屈膝跪坐在正位的一个案几后面,现场亦是分隔左右各自空着五个案几,然后该有的蒲团也有。
  是了,看看摆在案几上的用物,再看每个案几旁边都有香炉,那就是真的是按照汉礼来摆设了。毕竟,除了大堂显得简陋,该有的基本都有。
  “诸位……”纪昌摆着长袖:“且坐。”
  还是李坛带的头,倒是让纪昌多看了几眼。
  纪昌一直在盯着看,豪强基本上都是很开眼的家伙,从他们各自选择的座位,基本上就能看出实力的强弱。
  “在下纪昌,添为我主幕僚,军中职长史。”纪昌该有的自我介绍不能省略,双手放在小腹的位置,眼睛扫视着众人:“诸君,且自我介绍?”
  一家又一家的代表原本已经屈膝跪坐,不得不又一个一个的站起来。秦尊左、汉尊右。现在依然大多是遵循汉礼,自然是从右边的人先自我介绍,越往后面的人就是实力越弱,这一点他们自己分得比较仔细。
  “如此……”纪昌说话不紧不缓,姿态也算说得过去。他安静下来,目光很是犀利地一个个注视过去,问道:“诸君,想要文明,或是野蛮?”
  那些各豪强过来的代表这才恍然,刚才那一幕幕是刻意为之,并不是汉部这边接待的礼节上出错。
  文明,或者野蛮?他们可以理解为是服从,还是抗拒。


第92章 所谓豪强(上)
  正在发生的这一幕,却是令大多数人措手不及。他们之中或许是存在想要投靠的家族,可是大多数家族只是前来交好,存的是互通有无的心思。
  纪昌说的话太突然,他们城府浅一些的人就将情绪露在脸上,大多就是吃惊和戒备,就是没有多少人会有什么欣喜。城府深一些的人,他们脸上则是带着微笑,只是那笑容根本就是皮笑肉不笑。
  按照汉家礼节,有宴必然有酒,有酒就会有舞姬和伶人。汉部好歹也是转战了三个城池,缴获自然是有,连带舞姬和伶人也是得了一些,恰好就是用在这样的场合,就是别想乐师有多么专业,曲子亦是来来去去那两首,倒是舞姬和伶人姿色还算过得去。
  声乐皆有,气氛却是热烈不起来。各家代表沉默着思考汉部是什么意思,若是强硬该如何,却是没有一家想要死扛,要清楚汉部能够向各家收税,那是打出来的,不是来自朝廷任命的官职。
  纪昌也清楚现在得不到什么正式的答复,礼节性地陪了一小会就告辞离去。
  东道主离去,所有人都在目光交会,但他们没有人先开口。
  亲身来到汉部,他们都有亲眼看到了一些东西,如汉部正在大肆建设栖息地。其实能够从这里看出不到的东西,例如汉部扎根的强烈意愿,自然还有对待晋人的态度上面。
  他们亲眼所见,比起其他的胡人部族,汉部的晋人过得都非常不错……不,已经不是简单的用不错可以形容,该是生活在天堂才对。至今汉部出现来招待他们的也基本都是晋人,他们将这个理解为一个信号,那便是汉部愿意亲善晋人。
  汉部不是一个流动性的部族,亦是看不到有太多胡人的影子,倒是与晋人的生活习惯别无二样。那么汉部到底是胡人的势力,还是晋人建立?
  “这……却是令人摸不着头脑了。”伏伟很乐意表现得活跃,远远对着坦然吃喝的李坛举杯遥敬,说道:“方才看见李家大郎与汉部一员将校谈聊?”
  李坛之所以坦然,那是自认为从李匡那里知道了汉部的态度。李家离汉部太近,该软的时候绝对会软,借李匡那层关系,只要不是汉部不让李家活下去,汉部有李家容身之地,便是出人出物又怎么样?
  伏伟见李坛只是举杯回敬却不搭话,笑了笑转向了旁边的盖宁,说道:“盖二老子,却不知道今次来汉部,是购入多少兵器?”
  嗯?二老子,等同于二当家,那么盖宁在盖家其实就是家族的嫡系血亲排行老二。
  盖家离汉部其实也不远,他们这一次过来还真就是寻求大批兵器购买。盖家位处平原,每年到了临近秋季就是最危险的时刻,其实这点并不是太大的秘密。中原游牧的胡人部落不少,恰是因为盖家处于平原地段,几个部落都会放牧到盖家城寨区域,那时盖家等于是陷入了最危险的时刻。
  要说起来,盖家可以搬家,选择去有地形优势的地方建立新的栖息地,可现在不是和平年月,搬家就等着半路被截杀,胡人会去抢夺掳掠,哪怕是晋人也必然会是落井下石。盖家该怎么搬?
  盖宁给予伏伟的回应是“呵呵”两个字。
  一个活跃着想要试探众人的态度,得到的回应都是冷漠。这样一来就更加没有人说话,只能是各自安静地吃喝。
  在招待各家族代表的吃喝上面,汉部做得还是比较用心,例如独有的炒菜,那种留下了色泽而又有种特别的油香味,吃起来又不觉得老,与之水煮绝对就是两个样子。有了青菜又怎么可能没有肉?各种各样的食物要是在平时,他们不会吝啬所能用到的各类词语来赞美,但是现在嘛……省省吧。
  李坛吃得有津有味,很快就将自己案几上的食物吃完。他扭着头问伺候的侍女:“可以到外面走走吧?”
  看着该有二十来岁的侍女愣了一下,她没有回答只是福身一礼走出去,没有一小会又回来,脆声道:“郎君可以随意走动。”
  李坛点了头站起来,起身之后比较自然地让侍女帮忙整理因为屈膝跪坐乱掉的衣着,眼角发现伏伟也站了起来,他蹙眉了蹙眉头。
  出了大堂,李坛深呼吸一口气,空气里到处都在飘着肉香味。
  “汉部可真是富庶呀!”伏伟跟了上来,抽动着鼻子闻,又说:“方才吃了几种肉,有羊肉与牛肉,一种却不知道是什么肉?”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李坛念了几句《逍遥游》,随后转身看着伏伟:“你我不熟。想知道什么,能付出什么代价?”
  伏伟立刻开朗的笑了。很多时候可以付出代价知道旁人不知道的消息,其实是一件非常值得的事情,他问了几个问题,李坛能答的都答了。最后,他满脸诚恳地说:“这是这样的话……两百斤?”
  说的是粮食,也能是铜钱,但只要不傻都会选择粮食。
  李坛比较无所谓,昂了昂下巴看了几眼满脸带笑的伏伟,晃了晃头,之后不再搭理。
  “伏家打算依附汉部。”伏伟重新追上了李坛,脸上的诚恳还没有歇去:“盖家想必也是如此选择。”
  伏家与盖家的情况都差不多,家族丁口不算少,但是年年需要防备放牧部落的侵袭,景况一年比一年差,哪怕是能支撑,今年过后是明年,数年之后呢?
  “我已经与长史私下有过交流,只需派出家人效力于君上,无需再多缴税,无需迁徙,无需上缴丁口,除战时出人,再无其余要求。”伏伟摸了摸鼻子,脸上看不出到底是什么表情,声音了倒是充满了乐观:“知晓伏家为什么选择依附吗?”,他自问自答:“不是寻求保护,是汉部有晋人的容身之地!”
  李坛一脸无所谓下深藏的是不屑,他不是在瞧不起伏家,是瞧不起汉部那些所谓的将校或是管事。当然,他对纪昌还是挺服气,只因为长广郡的家族哪怕是消息再闭塞,都该知道纪昌身为谋士角色上的表现,虽说那是因为胡人没有谋士相抗衡,但已经展现能力了。
  对于已经表现出能力的人,只有真正狂妄到没有脑子的家伙才会选择无视。李坛之所以出来,是想要再看看汉部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将所闻所见牢牢地记住,回去之后好详细告知李明之,那关乎到李家的下一步选择。
  至于伏家的选择?李坛从刚才伏伟在宴上的表现已经看出端倪,知晓伏家会选择依附,倒是对盖家的依附比较不看好。
  伏家从来都是软趴趴的,不止一次臣服过谁,屡次都是依靠服软的态度换取生存。伏家会依附汉部,但根据李坛所知,伏家从汉部吸血才是真的,很难会做到什么尽心尽力。
  这种势态下还能在中原生存下去的家族,有一个简单的吗?没有的,李坛太清楚了,与生存相比,气节是个什么玩意?他们都在面临选择,可以让他们做出选择的太多了,汉部要是能够在长广郡站稳脚跟,除非是汉部要让人生存不下去,否则不会有家族选择硬抗的!
  “徐正、吕泰等辈不过是先行一步。”伏伟脸上挂着淡然的笑容:“李兄身有武艺,又懂兵法……”,他直勾勾地看着李坛:“前途不可限量呐!”
  李坛给的回应是一个傲然的表情。


第93章 所谓豪强(下)
  “这么说,先生想要找个家族立威却是有点难?”
  “君上,会有的……”
  “嗯。只是先生,我们需要的是整合他们。先生可懂?”
  “昌,明白。”
  纪昌其实也是有表字的,叫显之。现在,但凡只要是有点身份的人基本都会有表字,因此表字也是权贵与普通人最基础的区分。
  刘彦也应该有表字,但他实在不知道该取什么才好,也没有人有足够的身份给他取表字,这绝对会成为一个难题。
  满屋皆是油香味,刘彦拿着铲子在翻炒大蒜,蒜经过油炒会爆出浓烈的香味,等待蒜合适了再将切好的青菜放入,顿时蒜味就会混上清香味,光是闻着就令人嘴中泛出唾液。
  蒜是张骞出使西域传回,至于是从哪个国家获得可就有些不好说了。
  刘彦喜欢亲自动手烹饪,对于他来讲这是一种乐趣。不是没人劝过什么“君子远庖厨”之类的啥玩意,可是他翻出《孟子》中的《梁惠王章句上》,劝的人就该闭嘴了。
  本来就是嘛,最讨厌那种断章取义又什么都不懂的腐儒了,明明是一句解释不忍杀生的话,到了腐儒的嘴巴里就成了做大事的人不应该像妇人一样伺候厨房。腐儒对一些话的断章取义,造就和教出的一帮不识五谷,只会读书却手脚不勤的废物。
  现在早就没人会奉劝刘彦不应该亲自动手烹饪了,反而是热切期盼可以被邀请共同用餐,但来来去去也就那么几个人拥有殊荣。
  “肉应该切得薄,不能抄得太老。肉太老就会失去鲜嫩多汁的口感,嚼起来不好吃又费劲。”刘彦在指点向依,听着又像是话中有话。
  汉部需要那些豪强的服软,哪怕只是一种表面上的服软。水煮青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不要一开始就展现得太过强势,那会将那些豪强吓得龟缩在坞堡,有什么策略也都难以使出来。
  善意都是互相的传递,开始有了交流,有什么手段也才能使出来,这点纪昌自然是明白的。可是,那要看汉部有多少时间,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乃至于是局势,都会有不同的选择,纪昌还记得有姚家的那个大威胁,若是给汉部的时间太少,选一个家族来作为杀鸡儆猴会是最直接和有效的方式。
  “张石有最近的消息传回,不出意外下一次就该传来确切的消息。”刘彦在端着一个盘子,盘底是已经炒好的菜豆和瘦肉。他看了一眼纪昌,说:“先生可还有在注意东莱书院?”
  菜豆原产地是在印度,传入华夏却有一个复杂的过程,那是两汉征服了西域,经由民间贸易,菜豆从西域传入华夏。
  闻着着实是太香了,光是闻就令人食指大动,纪昌看似是停在刘彦脸上,实际上视线是看着那看着青色和满是油光的瘦肉:“是修成侯,还是……?”
  “不,不是修成侯。似乎也不对?修成侯是有帮些忙,没想出了大力气的却是那些大儒。”刘彦将盘子放下,准备开始教好学的向依怎么熬汤。
  千万不要小看一名单身了二十来年的青年,除了右手的手速无比之高强外,住的地方有厨房必然也是会学上几手,毕竟囊中羞涩经不起老是下馆子哇!
  “如此,只等待合适的时机递上拜帖。”纪昌看到了刘彦的眼神示意,笑眯眯地走过去端起了两个盘子,左手是炒青菜,右手是豆角炒瘦肉:“介时,君上可以带着大军一路前往东莱郡?”
  留下向依继续忙活,刘彦与纪昌都是端着盘子要出去,迎面却是田朔过来。
  “参见君上!”
  田朔先是行礼,随后说了一些话,是在汇报栖息地的建设情况。其实这个家伙根本就是踩着饭点来的,汇报的那些东西除了极小的变化,大体与前一次没有太多区别。
  要是不出意外,等一下拓跋秀也该过来了?
  李坛在闲逛,他身边依然是粘着伏伟。两人中一个冷着脸,另外一个却是在喋喋不休,伏伟越是说话,李坛脸上的表情越是冷淡。
  刘彦与纪昌端着盘子一路交谈,田朔端着一个盆子紧紧跟在后面。按照刘彦往常的习惯,他们必然是会前去周围最高的建筑物,于高处一边望远一边用餐。
  喋喋不休中的伏伟比较突然地安静下来,使得李坛颇为意外地顺着伏伟目光的视线看过去。
  李坛的视线第一时间看的是纪昌,又特别看了一眼腼着脸的田朔。他从穿着能看出田朔在汉部的地位不会低,毕竟九品中正制早已经深入人心,该是什么样的身份只能穿什么颜色和款式的衣裳。
  身材高大且壮硕的刘彦自然也特别吸引了李坛的注意力,只是光从穿着来看,身穿一身短褂款式衣裳的刘彦……怎么说呢?光是看穿着,刘彦颇为像是某种闲杂人等。
  真的就是短褂,要是看过僧侣的练功服,绝对一眼就瞧出来,只是刘彦身上穿的是灰色的短褂,再有腰间的皮带悬着一柄战剑,才算是显得相对特殊。
  刘彦所过之处,人们必然弯腰行礼,这样一来该是什么身份,只要李坛和伏伟不傻肯定是能猜测出来。
  人们习惯从上位者身上寻找特点,就是观察某个上位者来断定那个集团会有什么样的成就。李坛眼中的刘彦有着比较浓厚的武人气质,要说有着绝对的上位者威严则是有些未必,可……要是看刘彦走路的姿态,似乎还真的能够看出龙行虎步的影子?
  要说起来,刘彦的长相只能说是一般,但因为有着数年的军旅生涯,姿态上未免会显得比较刚硬。阳刚的上位者,再有旁人的尊敬,旁人看到的就是一名有着威严的君主。所以吧,威严什么玩意的,还不是依靠他人的表现,要是单单一个人要显示威严,那该怎么做?
  “看到了吧,对待部属十分的和蔼。”伏伟有着一脸的尊敬,说的话声音也着实大了一些:“伏家定然是要效劳于此等英豪。”
  听到了声音的刘彦停下了脚步,将手里的盘子递给了迎上来的拓跋秀,然后对着伏伟问了一句:“伏家的少年郎?”
  刘彦其实看着也大不了多少,他也没有刻意的老气横秋,当然也没有表现得多么和蔼,只是说了那么一句,然后继续迈步走路。
  没人会无视刘彦特意停下说的那句话,一些旁观到的个家族代表,他们用着相对羡慕的目光看着一脸矜持的伏伟,一切只因为汉部要找某个或者某些家族开刀建立威严并不是秘密。汉部的首领对伏家的伏伟说了那么一句,那么伏家怎么也该是安全的吧?
  现在,要说起来各个家族真的是相当没有安全感,谁也都知道汉部会找个家族杀鸡儆猴,毕竟汉部做事的规律已经被摸清楚了,柜县是挑出一个干掉,计斤县也是那般,那么到了这里……会变?
  谁都不想成为汉部拧起来杀掉的那只“鸡”,那就是他们为什么会带着礼物过来。
  还是那句话,能够在胡人肆虐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不会存在真正的蠢货,他们为了生存下去什么都能干。他们亲自来汉部看过了,第一次是交易,从交易中也能被品味出一些特别的东西。有更果决的存在,例如伏家肯定是事先有过诸多的了解,认为合适直接下注。
  不会只有伏家下注,他们会因为自己的选择产生不可控的命运。如赌博一般,汉部崛起他们也跟着家族兴盛,汉部败亡他们却不一定会跟着下地狱,毕竟……多头下注是所谓的家族最爱干的事情了,信不信这边投效汉部,下一刻这些家族立刻会有些人会分家别居?


第94章 多方云动
  张石没有再次传回消息,他是亲身回来了,带回了让刘彦不知道该是觉得高兴还是郁闷的消息。
  “朝廷已经任命君上为长广郡郡守,只是……侍中申钟会亲自前来?”纪昌在蹙眉,他不知道申钟是谁,但是看侍中的身份并不算低,无法判断后赵朝廷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要是按照往常,不过是递一句话,不会有什么大官亲自前来的步骤,印绶什么的更是自己按照规格刻一个。这一次却不一样,侍中申钟带是没有带什么旨意,但是他会带来印绶。
  还真的就是那么回事的,胡人对政权的控制力度不重视,对印绶之类的更不在乎,要是在华夏正朔的朝代哪会有什么官职印绶自己刻的荒唐事,偏偏在胡人的统治下就显得比较普遍。
  “申钟为天王侍中,但小人打探了一下,此人与修成侯关系莫逆。”张石果然是一个适合搞外交的料,知晓信息的重要性,又说:“随行者中另有襄平县公的人。便是一直与小人接洽的姚府管事马信远。”
  “修成侯与襄平县公关系不睦,他们的人走到了一起?”纪昌脸色颇为难看:“君上,今次却是不简单了。”
  刘彦不怕有什么困难,特别是这种明显来勒索的麻烦。
  不是装腔作势,刘彦其实比较怕的是各方势力的冷淡,那种连谈都没得谈,一言不合直接就是大军压境的局面。他也时时刻刻都在防备这个,例如抓紧了各个岛屿上的建设。
  纪昌叹了一口气:“君上,如此一来,我们进攻史家与楼家的事情……”
  汉部已经选择好了两只“鸡”,准备杀给其余的家族看。史家与楼家一强一弱,其余家族都有过来拜访的时候,两家没有到来。汉部这边查了一下,楼家与史家看似有所依仗,是傍上了同一根“大腿”,那是一个人口约有两万多,拥有近三千控弦之士的流动式放牧部落。
  “继续准备。”刘彦并不觉得襄国的来人可以打断既定的发展计划:“只是调动那些归附家族,以及那些看似中立的家族,却是要先生多多费心。”
  直接下注投靠汉部的家族不算多,掐指一数也就四个,他们分别是伏家、盖家、王家、李家。这些家族之中并无特别强悍的存在,倒是略略有些共同的特点,不是离汉部过近,便是到了秋季会遭受游动部落的直接威胁。
  “伏家与盖家,就是受到塞娄纳阿部落威胁的吧?”吕泰其实并不是那么喜欢这两个家族,一个看似太过奸猾,另一个投靠之后虽然没有明白讲条件却显得磨蹭:“如此……便是一战面对三家。”
  “一开始只有机会先解决一家,接来下是面对两个敌人。”纪昌思维很清晰:“灭第一家的时候,却是要尽可能更快,不能给另外两个有太多的反应时间。”
  吕泰不住点头,连带徐正也是眯了一下眼睛。他们最近除了训练士兵走队列和操演方阵,便是在熟悉那些制作出来的攻城器械,必要的攻城演练也是特别垒起了土墙,总得来说还是比较努力。
  无论什么时候,刘彦面对任何战事总是一种淡然的态度。他有这样的理由,毕竟身怀金手指,战争什么的只要有资源就能打,只要不是太大规模的战事,支撑下去不会有什么问题,毕竟别人的精锐死一个少一个,他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就能补上。他要是有忧虑,那也是忧心新组建的晋人部队损失过多。
  不是刘彦的什么保姆心态,是创业之初种子部队显得太珍贵了。他知道系统什么的可以让发展变得顺利,比谁都清楚这一点,但光是依靠系统是不够的,只有那些晋人变成了汉人,是真正的汉人,复兴才有真正的依仗。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由汉人组成的部队不是一千,是有三五万敢于战阵听从号令拼杀者,都坚信自己会是民族崛起的斗士,事业才会算是真的走上正轨。
  “塞娄纳阿部落有超过一千的骑兵。”纪昌可没有什么轻松:“我们全部是歩卒。”
  徐正与吕泰对视了一眼,可以从对方的眼眸里看到压力,是巨大的压力。
  “加紧时间将人手整合起来,长矛阵并不难演练。”刘彦不是在开玩笑:“目前我们也只能依靠长矛阵。”
  汉部人口已经要接近四万,不算刘彦的部族武装,战兵有一千,辅兵接近二千。一个人口接近四万的部族……对,就是部族,当今无汉人,刘彦就要创建一个属于汉人的部族!人口接近四万,总的武装力量只有三千,怎么算都算是少了,只因为像是胡人的部落只要是青壮都算是兵力。
  这么说吧,胡人就是在这一点上与华夏族群不同,华夏任何一个集团都会考虑到一点,既是战争要打,可是生产亦是不能停下。其实,也是胡汉之间的生活习惯,乃至于是社会体系的不同。
  “我们增兵吗?”田朔最为关心这个:“若是增加兵力,兵源不会是问题。”
  纪昌、徐正、吕泰,有资格在场商讨的人无不是看向了刘彦。
  汉部应该增加士兵的数量吗?或许是应该增加,但不是从内部,是从那些豪强身上抽调本来就有经过训练的庄户。
  “伏家三百、盖家三百、王家和李家各两百,如此便是一千。”纪昌显然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想法:“再让周围的豪强出人,或多或少能凑出近千?”
  汉部这边已经有比较详细的地图,周边有多少家族都会在地图上标出来,只是那些家族有多少实力可就不是那么好查了。
  解决掉会靠过来游牧的部落,对于所有人都会有好处。并且,攻打类似的部落,朝廷那边根本不会有什么反对,甚至应该是赞赏。
  事情该谈的谈完,没有谈的也该是等近一步的消息或是情报,其余的人都走后,只留下刘彦和纪昌。
  “那个李家的李坛是统兵的人选。”纪昌站起来走到刘彦的左侧边,看着远方忙碌的景象:“君上以为呢?”
  刘彦还是没有改掉喜欢登高望远的毛病,亦是看着远处在忙碌的人群,那边会建造出一个坞堡,或许也不止是坞堡那么简单,占地会超过十顷地,有外围城郭,会有棱角形状的城墙,再有内部的军营,等于是一个缩小版的城池了。
  那会成为汉部的军事重镇之地,再配上黄岛区周围会建造起来的兵堡,一套防御体系也算是初有规模,可似乎并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建立起来的事情,需要至少两年左右的时光。
  “李坛?”刘彦脑海中出现一个看上去颇为英武的青年:“看着略微傲气了。”
  “那便是选盖聂?”纪昌说的可不是战国时期的剑神盖聂,是同名同姓的盖家族长。
  刘彦回头奇怪地看了一眼纪昌:“先生有什么特别考虑吗?”
  纪昌是有一套完整的考量。他希望那些家族可以快点融入汉部体系,不是那种游离于外。这样一来的话,一开始就选择一个典型重用,可以增加那些家族对刘彦的信任感。
  “那便是盖聂了。”刘彦本来是比较倾向于徐正,可是纪昌的考量也不是无的放矢。他说:“融合自然是必要,但我不希望看到什么小山头。”
  刘彦的势力才多大?本来就显得弱小,内部要是一开始就山头林立,看看现在的中原吧!
  中原的豪强和大族整合起来,要说凑出一二十万的可战之兵绝对不在话下,甚至可以说资源也能支撑得起战事必要的辎重,但他们就是四分五裂,结果是被相对“团结”的胡人压制。
  “一个月!”刘彦继续看向了忙碌的人群:“一个月的时间用来准备战争,对敌军的情报收集,一个月后出兵灭此朝食!”


第95章 长广郡郡守
  申钟来了,是由一支约千人的队伍护送,从冀州的襄国而来。他来之前有想象过汉部该是一个什么样的部落,实际的到来后,发现与想象中几乎是没有太大的区别。
  平坦地形的旷野里,一个营地用木栅围起一个大大的圈,里面帐篷林立,头人等一些高贵的人则是住在木头住的屋内,普通族人在外围放牧着牛、马、羊,部落的勇士没事的时候玩玩蚩尤戏,又或者是骑着马乱跑……
  是的,申钟等人看到的汉部,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游牧部落罢了,硬要说有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