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席卷天下-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石斌是石虎众多儿子中在军方最有话语权的人之一,长期经营幽州手握兵权,一度还控制冀州。他是与汉军交战最多的皇子,某些时候还打得有声有色,冀州被汉军攻占,幽州被石虎送给慕容燕国,他遭受全面的打击,手中的实力却还是无比的雄厚,是威胁石宣皇帝宝座的第一人。
  石宣向石斌动手,先是几次暗杀没有成功,后面直接出动东宫高力。
  石斌没有任何坐以待毙的可能性,同样是针对石宣几次暗杀没有成功,石宣出动东宫高力的同时,石斌是招呼亲军动手,双方是直接在定襄城内开战。
  石宣的东宫高力十分凶猛,石斌那些原来边军也不差,两边动手之后直接就杀得天昏地暗,一些理智且忠诚的大臣去劝两人,说汉军即将大军压境两人内斗是自取死路,红了眼的石宣和石斌回应是先让那些大臣去死。
  城内开战很快就波及到所有人,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想要自保的人先后被卷入,作为第三方又是联盟的石世、石韬、石琨和石冲最为引人注目。
  先前已经有石羯文武暗地里联系冉闵,让冉闵得知石虎中风无法理政的消息,后面才是得知定襄内乱。
  在向定襄行军的冉闵等人接到石虎众多儿子自相残杀的情报之后,他们真的是感到目瞪口呆。
  “早知道石虎众多子嗣不合……”谢艾充满感慨地说:“胡虏果真是胡虏,死到临头竟然内战。”
  谢安的瞠目结舌连掩饰都掩饰不了,说道:“他们没有思考,哪怕是争夺到那个位置,最后怎么面对我们吗?”
  “哈哈哈!”冉闵完全就是一副见怪不怪的模样,一阵大笑之后,说道:“是其所然,亦是必然。”
  现在没有那句“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的话,不过类似的还是存在,比如冉闵刚才说的那句话。
  石羯突然内乱,又有大批的文武争先恐后地投靠,突发的变化其实是让汉国这边之前做的一些准备失效。
  “将军。”谢安直视冉闵,说道:“大军原地驻扎?”
  “不!”冉闵知道谢安是什么意思,但却没打算接受建议,是说:“命令李坛调遣骑兵切断北地路线,另一路大军直接进攻雁门郡。”
  定襄那边的石羯在自相残杀,这个时候汉军逼近很可能让那些人停下来一致对敌,汉军该做的让那些人对外部的威胁感到不严重,谢安的意见就是源自于此。
  冉闵当然知道事情是怎么回事,他却是怕做不到尽善尽美,一方面要做到不使目标逃脱,另一方面并不打算停留。
  “长史,很多时候该发动就不能迟疑。”冉闵不是一个情商高的人,很直白地说:“以目前的兵力扑上去有风险,但什么是没有风险?所冒的风险能够匹配取得的战果,不要顾忌什么失败。”
  谢安脸色变得僵硬,他却是没有再多说什么,更没有什么冷哼一声的做法。
  兵贵神速是冉闵现在最想干的事情,他已经是堂堂的骠骑将军,却是抽调出所有骑兵,亲率往定襄直接扑过去。
  “骠骑将军……”谢艾看着骑军远去的背景,不断地苦笑:“不愧是骠骑将军。”
  汉国上下很少有不知道冉闵性格的人,理解或不理解冉闵从未在乎,要说所有人所不能理解的是刘彦竟然还能惯着。
  谢安等一些被丢下的人一样是看着远去的骑军,没人开口说什么。
  二十五里对于骑兵来说并不算远,冉闵要考虑的是骑兵的行军次序,还有就是到了定襄之后能够有什么作为。
  定襄爆发内乱,乱的不止是城池之内,石虎先前虽说不断向朔州转移人口,但是军队却一直是留在身边。
  那些皇子们自相残杀起来,对于文武来讲已经不是愿不愿意被卷进去的选择,是他们想不被卷进去都难。全面乱了之后,波及到的是方方面面,导致的是冉闵越是靠近定襄,发生的事情就越离奇。
  汉军来了,定襄却没有人去在乎,城中依然是你杀我、我杀你。定襄外围的那些部队,有抵抗有投降,更有直接撤下石羯的旗帜来个临阵起义。
  冉闵是带着两万左右的骑兵,谁挡路就干挺谁,避开了也懒得再去纠缠,完全就是直奔定襄而去。
  等待冉闵到了定襄城下,城内的拼杀并没有因为汉军的到来而停止,相反是里面杀得更加激烈。
  张豺在冉闵到了的第一时间就过来,与他一同出现的人是石琨。
  “多余的话不用说了,本将军必然在王上面前美言,该得官赐爵少不了,想安稳过日子也不会出什么事。”
  冉闵不是在大包大揽,是有充足的底气去说那样的话,只要能够灭掉石羯赵国,一些小事不用他刻意去追求,作为君王的刘彦也明白抓大放小。
  张豺立刻就是大喜,他做那么多无非就是想要有获得,自认在这一场事件中也是表现不俗,太高的官没奢望,能够加入到汉国并且站稳就算是得偿所愿愿,至于爵位也是很有期待。
  石琨则是万分感激的表情,他与冉闵早就认识,多多少少算是有些性格上的了解,知道冉闵是有一说一。
  “这些是心向大汉的文武名单。”张豺得到了想要的,心里美滋滋也就更加卖力:“小人可以亲往,为将军召集来助攻的大军。”
  别看冉闵是不管不顾地直冲到定襄城下,后面收降纳叛还是有专门的人去负责。他得到的最新消息就包括有了接近四万的炮灰部队,可一点都不妨碍想要更多可以拿来消耗的士兵。


第553章 紧张之余
  汉军喜欢走精兵路线,一再甄选下来士兵素质并不差,再来是汉军的兵甲器械精良,不管是从精神面貌,还是临战的意志,再到那一身华丽丽的戎装,给人的印象除了华贵之外就是剽悍。
  定襄城外出现了红衣、黑裤、黑甲的汉军骑兵,他们与那些服色混杂的石羯赵军一对比,不管是气势还是心态一下子就有了优越的气息。
  胡人的武装,不管是正规军还是临时凑出来的部队,一直以来就没有做到过服色统一,不止是曾经的中原霸主石羯赵国,迅猛崛起的慕容燕国和存在感不强的拓跋代国都是如此,其余什么东高车、西高车、柔然之类的就更别说,真使人纳闷一旦开战该怎么来区别敌我。
  要真真切切地明白一点,士兵在厮杀场是一种精神极度紧张和紧绷的现状,任何一个瞬间都能决定生死的前提下,哪怕仅是一个呼吸的犹豫都会将自己的小命报销。这样一来的话,下意识挥出武器的士兵才会是一名合格的士兵,能不能在哪零点零几秒判断出是不是自己人就尤其重要。
  军队本身就是一个集体,能够有统一的戎装会产生更大的集体感和归属感,哪怕是在战场上厮杀也能避免误伤误杀的情况,更加会出现一种明显的对比,我方服色统一有范,敌方乱七八糟丢人,刹那间双方的士兵内心里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想法。
  汉军到来,有投诚者无数,开始攻击定襄城外没有归顺的敌军,任何非汉军服色的武装在面对汉军的时候,不管是投诚者还是交战对象都呈现出相同的特质,那就是自卑。
  张豺是一个很能干的人,至少在这么一个特定的场合里面起到的作用很大。他对汉国的投降归附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首先是石世和石韬、石冲反应过来被骗了的手足无措,然后是石宣和石斌那种疯狂的滔天怒火。
  经过石虎之前的清理和打压,原先投靠石羯赵国的那批晋人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实力,他们能够起到最用最大的是那张嘴巴。
  张豺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依靠自己的人脉再用自己的口才进行导演,有些不美满的是剧本明明已经写好却有演员不配合先自己开场。
  类似张豺这样的人在情势一片不妙的石羯赵国相当多,他们浑身上下就那张嘴巴有些用处,竭尽全力地想要在即将埋土下葬的石羯赵国身上压榨出一点点能够为自己未来有用的好处。
  冉闵每时每刻都在接收新的讯息,他率军抵达定襄城下,不知道有多少人争先恐后打开城门就等进入。他却是在干收编降军的事情,用降军去与那些抵抗的敌军交战。
  “务必将定襄全城像是铁桶那样围起来!”冉闵没有情商却不是傻缺,相反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很是惊艳:“既然想要逮住的都没跑,不差那么一时半会。”
  石羯赵国的内乱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导火索当然是石虎连开口说话的能力都丧失,诸多皇子不管不顾地火拼一瞬间就将所有人给卷了进去,大乱之下不是没人逃跑,一些是在逃跑路上被乱军干掉,不少是刚逃又立刻龟缩回自己觉得安全的家中,汉国想要逮住的那些人都还在城内。
  定襄没有多少纯粹意义上的居民,石虎早先已经在转移人口,但凡是觉得没用的都迁往朔州,石羯的文武家眷也已经先一步转移,内乱爆发之后少了家眷的拖累,谁杀起来都没有什么顾忌,才是内斗一开始就白热化的主因。
  此时此刻的定襄已经变成一个大战场,城内不会少于十万的各路兵马拼杀,城外各个派系的军队也是不断混战,杀红眼了的人不会存在什么理智,哪怕是已经有汉军兵临城下也没有让内战完全停下来。
  “张豺府邸被突破,府内七百三十七人无一幸免,尸体被合衣抛入大锅烹煮。”
  这个消息被汇报过来的时候,张豺就在场。他的嫡系家眷没有在定襄,一些旁系血亲和部曲、门客、护院、仆从成了石宣和石斌麾下士兵肚子里的食物,还是让他脸上立刻出现了狰狞。
  冉闵没有任何安慰张豺的举动,干什么事情就该有承担什么风险的心理准备。而张豺府邸绝对不会是单一例子,后面肯定还会继续发生。他在意的是,石宣和石斌竟然合作攻击张豺的府邸,是不是意味着石羯的内斗要转变成为一致对敌?
  后面陆陆续续有情报回馈,定襄城内拼杀得最凶的石宣和石斌两方逐渐停止,城外属于石宣和石斌的部队合流,城内像是约好了那样扑向石韬、石世、石冲、石琨的势力,城外则是开始向汉军迫近。
  “看来还没有傻到骨子里……”冉闵满脸的嗤笑:“不过,是不是醒悟得太晚了?”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性格,不管是好是坏很多民族的性格十分的鲜明和有特色,比如华夏这个族裔给人的印象就是善于内斗。
  华夏民族喜欢内斗?里面有着很复杂的历史因素,比较明显的就是长期处于举世无敌的霸主国地位,没有外敌就自己内部搞事情,遭遇到外敌入侵绝大多数还是能够团结对外。要说那些什么什么奸之类的只能说是吹毛求疵和没事找事,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这样的奸,没有任何一个例外。
  羯族的特色是什么?只有一个残暴,是不管对谁都一样的残暴,最佳体现就是智慧生物绝对会厌恶的吃同类,但凡智慧生物都会有一种从基因到思想上的排斥,羯族人却觉得那是一种极度的享受。
  皇子内斗就存在羯族本身民族思维的一种体现,他们的脑回路里面就是什么都别说,什么都别想,抓住机会干死谁才是正经事,等待发觉干不死再来说其它的事情。
  历史上羯族几乎全被消灭的前提下,有一支残余被东晋收留,他们稍微找到机会又开始折腾,那场动乱爆发之后数个郡的人被吃完,一度差点吃掉整个州。所以说,残暴不需要理由,彪悍的人生解释一句都是多余,羯族就是那么能折腾,然后折腾到一个民族直接消失。
  石宣和石斌合起来,排除掉石虎之外,他们本身的实力就是定襄的第一和第二,很快就对石韬、石世、石冲、石琨联盟形成绝对的压制。
  石韬、石世、石冲、石琨的多方联盟因为有张豺的反叛其实已经是内部瓦解,演变谁对谁都不信任。
  这一场内战是以石宣和石斌被迫下的联合起到转折,不但是两人合起来的力量形成优势,还有的就是一些人面临的悲惨人生。
  “张氏、王氏、郭氏、崔氏……超过十四个家族被攻破,由上至下皆被煮食吃掉。”
  冉闵从某些方面来讲并不是石羯赵国的外人,他在这个政权生活了几十年,对那些权贵并不陌生,什么家族有多少实力或是影响力多多少少有印象。
  “石宣和石斌在全面清洗,但凡有汉家血脉的家族都是被攻击的对象。”
  定襄的几个城门周围一直在爆发激战,有属于石宣和石斌的部队要夺取城门的控制权,更有一些家族要拼死出城,战斗是一波接着一波,激烈到街道都堆积起了尸山的地步。
  汉军过来之后,冉闵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控制更多的城门,他想要的是将里面的人堵住出不来,外面的人想进进不去。
  先期过来的两万汉军被冉闵冒险分割,相当一部分骑兵舍弃战马变成步兵,幸亏的是汉军的骑兵步战也不差,只不过是用骑兵来进行步战损失起来令人心疼,但现在都到了什么阶段,心疼归心疼还是必须做。
  汉军兵甲器械可以说是当今之世最为精良和种类繁多,冉闵带过来的骑兵光是弓和弩就有骑弓、强弓、软弓、骑弩、强弩、连弩,每人标配是携带一百杆箭矢和八十弩箭,可以用少量的人数组成箭阵,任何想要杀到近身的敌军都不容易。
  除开远程部队的犀利,近身上面汉军也有做充足准备,兵器方面就不说了,由驮马携带的塔盾、圆盾、巨盾是一样没少。
  因为本身准备充足,再有收编了不少降兵,更有汉军能以少数镇住多数降兵的能力,冉闵发现自己在创造的不是奇迹,定襄十二个城门控制其中的九个完全属于正常,没有控制的那些是由骑兵进行灵活作战。
  后面谢艾带着两万步军抵达,冉闵二话没说是让步军接替防御城门。
  “仅仅两个时辰不到,丢进去了七千多人。”冉闵说这话的时候还是忍不住脸颊一抽一抽,七千多人的损失中汉军士卒占了十分之二,其余是作为炮灰的降兵,可那一千四百多的汉军士卒损失不是损失在骑战:“稳住,我们现在完全要稳住,敌军的疯狂持续不了多久。”
  谢艾知道冉闵不是责怪来得太慢,还是需要解释:“我们接近定襄二十里之内,处处都有军队,遭遇到多次拦截。”
  现在这个年头消息传递不会太快,混乱之下传递信息更是麻烦,定襄城外属于石宣和石斌那边的石羯赵军,他们有的还在自相残杀,有的却是得到消息进行联合,多方交战呈现的就是乱糟糟的场面。
  冉闵不想听太多已经发生了的事情,他问:“主战部队已经入场,那些郡县兵过来之后有没有用?”
  谢艾的理解是,冉闵能够入眼的也就是常备军,各州郡的郡县兵则是持怀疑态度,不太相信郡县兵能够在这种程度的战场上有太大的发挥。
  “大汉以战功为贵。”谢艾在实话实说:“实力上郡县兵比主战兵有很大差距,对军功的渴望却是更高。”
  汉国的军制确定下来之后,不是所有军种都能上战场,甚至可以说郡县兵就是承担打杂的角色,一样都是征战,可是立功的机会肯定是常备军要多。
  定襄这边很乱,乱到冉闵亲自过来之后虽说是极力在掌控节奏,但是他发觉难度很大。
  半个月之内冉闵能够抱希望的只有四万主战部队,另外的四万不抱任何信心,大批投降的降兵是助力也是潜在威胁,甚至可以说那些降兵的威胁比真正交战的敌军要大,他不允许己方露出任何虚弱,要不然就该陷在这里。
  想到这里,冉闵就不由自主地看向表现得非常平静的谢安,说不上来是为什么,总之心里就是不太痛快。
  定襄城内对城门的争夺越变越激烈,汉军这边收到了几个可以确认的消息,石韬撑不住之后投降被石宣下令活剐,石冲所在的建筑由内发生大火,石世和刘氏是在一帮“前赵余孽”的人保护下拼死向城门突围。
  消息太多太杂,冉闵不是一个可以全面消化掉的人,这个时候谢安站出来承担自己行军长史的责任。
  “可以有选择性地派出一些部队入城,至少接应一些有心归降的人出来,或是增添他们抵抗的信心。”谢安依然是风轻云淡的模样,一点都没有因为冉闵的脸色有什么转变。他沉吟了一下,接着说:“作为前赵皇室后裔的刘氏,她对大汉有用,理当全力接应救出来。”
  汉军这边对刘氏和石世的消息是,他们被堵在靠近南城门大约四里之外的城区,要是没有任何外援不出一个时辰就该完蛋。
  不知道为什么,冉闵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那个褚太后,他情不自禁嘴角勾了一下,说道:“是该救。”
  褚蒜子在建康易主之后就被送到临淄,后面是转到襄国,去了襄国是被安排在宫城,刘彦有没有与她发生点什么没官方消息证实,有小道消息称刘彦多次进行临幸。
  君王有点什么特殊爱好很正常,身为武将对于自家君王喜欢临幸战败国的后宫女人是一种喜闻乐见的态度,算是他们在建功立业之余一项不好公开说出来的成就。


第554章 无可披靡
  这年头女子成婚一般都早,家族背景越是优秀的女子,她们成婚就是在及笄的十三岁,大部分女子甚至还会提前成婚,鲜少会有女子拖到二十岁以上。
  刘氏是刘耀的幼女,她被俘获献给还是中山王的石虎时非常年轻,二十岁不到就生下石世,现如今也就是二十六岁。
  二十六岁要是在后世还没有结婚的人是大把,以现如今十三岁成婚十五六岁之前生子,都差不多到了该做奶奶的岁数,但无论怎么看都不会是满脸皱纹的女人,保养好一些的甚至还是美人一个。
  但凡皇族长相都不会太差,那是身为统治者一代又一代广纳美女改善基因的成果,刘氏本身的相貌怎么样现在先不提,大乱突发又是经过突围逃窜,她衣服凌乱、发饰乱掉,怎么看都能发现处于绝对的狼狈阶段。
  “快顶不住了!”刘准身上的那套甲胄有多处的破损,身上的血迹不知道是自己还是敌人的,手握战刀咬着牙:“若是事不可为,还请皇女自刎。”
  刘准历经过匈奴汉国和石羯赵国,要是算起来与刘氏还有点血缘关系,只是那层血缘关系非常薄。他建议刘氏自杀,不是刘氏单纯作为女性被俘之后会遭遇到性别上的凌辱,是除了作为女性的凌辱之外,必然是要被折磨得生不如死,不如早早死掉以求解脱。
  “奴家省得。”
  刘氏手里就拿着一支匕首,乱世中每一个大族家中的贵女都会有这么一把匕首,不是让她们用以杀敌,是在最后时刻自杀用的。
  现场的声音非常吵杂,嘶吼与惨叫、呻吟无时无刻地出现,箭矢在半空中来来回回地激射,只要鼻子没毛病闻的就是满满的血腥味。
  小孩子石世看去不太像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他脸上会看到茫然,却是看不到害怕,手里拿的是一支缩小版的剑,剑身显得镗亮。
  他们一再突围,一次又一次地被堵住,原先是有接近三千人的护卫力量,突围到接近城门三里的时候仅是剩下四百人不到,而围住他们的至少有五千人。
  远处的城楼之上飘扬着汉军旌旗,眼力要是不错还能看到城墙上汉军士卒的身影,那边每时每刻都在向城内射箭,各种语言喊出的“杀”声亦是一阵接着一阵,可见战事也是激烈。
  匈奴现在已经虚弱到几近没有存在感的地步,该有的底蕴却是在刘氏需要的时候爆发出来,他们是被困住,外围却时不时会有小队伍冒出来袭击那些围困他们的部队,但起到的作用只能说是没有。
  “会来的。”刘准不知道是在给众人打气,还是一心的笃定:“汉军知道我们的存在,必定会来的。”
  石羯赵国固然是要被埋进土里,但那会有一个过程,没有比控制住石羯赵国一些重要人物,再来逐步瓦解石羯赵国的抵抗,类似更好又更能减少损失的战略。
  刘氏心里的准备很充足,他们现在投降汉国然后被利用至少还有活路,除此之外都是死路一条,那就是他们为什么会向着汉军控制的城门方向进行突围。
  可能有些不可思议,但那是事实,刘氏过去就对刘彦非常好奇,现如今好奇转为好感,那是一种身处险境不断给自己暗示下来的结果。她对刘彦的好奇是基于传闻中匈奴人的身份,建立的国号是选择“汉”,尽管比较清楚匈奴身份什么的绝对是假的,可就是心里向着一些。
  硬要解释刘氏的心理,就是女人极度危机之下给自己寻找的希望,男人不会出现类似的想法。
  刘准的想法更现实,不管刘彦是匈奴人,或是传闻中前汉后裔,刘渊那一支与之都会有牵扯,要刘彦真的是前汉后裔,刘氏就是与刘彦有明确的血缘关系。有这一层关系的前提下,刘氏到了汉国哪怕没有什么好日子也差不到哪去,然后是他们这批人也能有所保障。
  有需要的前提下,假的都能变成真的,其中还有些假假真真的证据存在,被逼到绝境的一群人至少是还有一些盼头。
  汉军这边没有让刘氏、刘准等人失望,一阵急促的战鼓在城墙那边响起,不知道是多少人整齐呼喝而出的那一声“汉军威武”几乎可以使全城听到。
  谢艾亲自率领部队入城,先用远程武器一阵密集的覆盖,哪怕无法射死所有敌军也会逼着躲避,作为前锋的是一群一手小圆盾一手朴刀的汉军开路,紧随其后的是一看就是编成小组的作战人员。
  麻秋在这一场动乱中是选择站在石斌这一边,就是由他代表石斌这个势力来追杀石世这股残余。
  石宣那边派出的人是石虎的另一个样子石堪。
  合起来五千的围剿兵力已经将石世这股残余逼到街道死角,双方不但是进行激烈的近身搏杀,远程的攻击也是一刻都没有停过。
  突围与围剿的现场距离城门真心不远,左近就是另外的部队在攻击汉军控制的城门,其中甚至有两千的东宫高力,主持者是梁犊。
  东宫高力作战风格异常剽悍,之前因为石虎的压制,他们并没有精良的甲胄和武器,等待石虎无法理事,石宣连动手杀死自己的亲兄弟都做了,怎么可能再去遵从石虎压制,打开武库狠狠地武装起了自己的精锐部队,结果是他们现在一个个身上套甲,手中也绝对有精良的武器。
  石宣在挑选东宫高力的时候不看出身种族,看的是个头高不高,身材壮不壮,还有就是人凶不凶狠,没有被全面武装的东宫高力就已经是十足十的精锐,配上相应的武装更是精锐中的精锐,汉军出现的损失基本就是由他们造成。
  有甲胄有盾牌,梁犊在汉军大肆用箭阵覆盖的时候还是避其锋芒,等待城门洞涌出汉军,东宫高力才从各处钻了出来。
  进城准备接应刘氏等人的汉军并不是太多,仅是两千左右。他们刚刚进城向前不足一里,很快看到从各处冒出来的东宫高力,而围剿刘氏的那些敌军也开始抽调出人手朝自己的方向围过来。
  定襄城内到处都是废墟和死尸,地面上杂七杂八的东西则就更多,骑兵在这种环境没有多少发挥的空间,谢艾带的都是步兵。
  冲锋在最前面的汉军士卒很快就与东宫高力发生交战,双方在杂乱的场地里很难摆出阵型,厮杀伊始讲的就是士卒的个人武勇。
  汉军的主战部队,士卒不敢说百里挑一,身体素质绝对没得说,可是被称为扑刀兵的汉军士卒与东宫高力相比起来,身高平均在一米八的汉军对上身高平均在一米九的东宫高力竟是显得弱势一些。
  交战的弱势不是讲谁的装备好坏,也不是身体差距,是汉军扑刀兵作战勇猛,东宫高力则是一种不要命的凶悍,导致的是厮杀场上汉军扑刀兵多次进行冲击没突破,相反是汉军扑刀兵被东宫高力压制着后退。
  谢艾很快就发觉扑刀兵不是东宫高力的对手,他让弓弩手组成箭阵,使用覆盖切断东宫高力的后续部队,后面几乎是咬着牙:“让具装步兵上!”
  作为前锋的汉军扑刀兵败了,是硬碰硬的极短时间内,汉军这边上去三百人阵亡了两百多,不太确定干掉多少东宫高力,反正就是幸存下来的汉军扑刀兵再不甘也是撤退。
  沉重的脚步声在战场踏响,分裂开的汉军中出现一批身上穿着鱼鳞重甲的重步兵,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厚实,随后不得不注意到这批重步兵的身高没一个是两米以下。他们不断迈步向前,每一步都能发出沉重的踏步声,没有人手持盾牌,全部是拿着一柄三尖两页刀(又可称呼陌刀或斩马剑)。
  汉国这边的重步兵有很多种类,全身厚甲只是持盾的防御型叫塔盾兵,进攻型的重步兵有搭配长枪、长矛、陌刀,不同的种类是被用到不一样的战场,每一种都有相当强的针对性。
  身材高大再加上一看就相当厚的甲胄,手里的那柄武器也属于“非主流”,他们的出场仅仅是整齐踏步向前,给人的压力却是无限大。
  “陌刀兵!”梁犊在濮阳战役有过与之交手的经历,脸上是既严肃又是带着犹豫,骂了句:“王八羔子的!要不要为了那个贱货下这样的血本?”
  曾经的濮阳战场,汉军陌刀兵排成阵势如墙而进,不管是面对什么都能斩碎一切,给任何看过的人都留下极深的印象,距离多久都无法忘记。
  梁犊多少算是石羯赵军的高层,据他所知汉军的陌刀兵全员比那支名气更大的虎贲军数量还少,似乎也就只有三千不到的样子。他得到的消息称,陌刀兵比具装重骑兵更难挑选和更难训练。而现在他看到了什么?出场的陌刀兵不会低于六百!
  汉军陌刀兵前进的速度很慢,他们的推进场面足够彪悍,是迎面对着不断射来的箭矢,被射中之后的金属磕碰声,展现出完全无视箭矢的气势,缓慢而坚定地踏步向前。
  或许是冉闵收到什么消息,他的身影很快出现在城楼之上,脸部没有任何表情地看着城下。
  涌出城门洞的汉军已经铺开,换成了陌刀兵作为前锋,紧随其后的是各个蓄势待发的近战兵种,而弓弩手的发射就没有停止过。
  战场上的士气升也快降也速,付出一百左右代价取得两百以上斩获的东宫高力,他们上一刻还意气风发信心十足,下一刻汉军的陌刀兵出场,先是被突兀出场的场面震慑了一下,随后看着“铜墙铁壁”缓缓地向自己推进,没有及时得到近一步命令,欢呼声停下开始喘着粗气。
  梁犊要思考很多事情,一万出头的东宫高力经过一再的损失仅是剩下七千不到,石宣手中的部队众多却只有东宫高力称得上是绝对的精锐,能攻下被汉军控制的城门损失当然是有价值,其它场面的战斗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