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席卷天下-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战场上突然出现的情况让桓温的兴奋指数一再上升,对着谢安吼:“今时今日之后,对面的敌军看到我们就要自己气弱三分!”
桓温还有另外的想法,那就是这一战之后他将名声响彻中原,或许还会名震天下,一切只因为他带着不足三万的部队轻易击溃接近七万的石碣赵军。
不管孙伏都所率的石碣赵军是为了什么自行崩溃,他们崩溃就是事实。
孙伏都见到难以制止,并且汉军的骑兵也在左右两翼冲杀,正面是迫近并且已经开始在射箭的汉军步卒,无奈之下只能是下令部队撤退。
对于石碣赵军来讲,比较幸运的是他们有足够多的战马,轻骑直接冲击步阵是找死,但是轻骑逃跑起来想被追上真的相当有难度,七万石碣赵军最后其实没有死上多少人,阵亡四五千,投降万余,其余是逃回了鄄城。
鄄城是石碣赵国在兖州的州首府,孙伏都先前留下两万就是主要用于防御鄄城,他们撤到鄄城之后无尽的扯皮就没有停过。
樊坦一再解释,但他率领本部撤离引发大崩溃是事实,由此也与孙伏都交恶。
主将与副将不合是大忌,还有六万左右兵力的孙伏都这一路,他们士气本来就是无比低迷,再有孙伏都和樊坦起了龌龊,进攻着实是有些不可能了。
获得大胜的桓温没有昏了头脑,他一面向上汇报战况,另一边则是继续对须昌构筑防御工事。
东平郡这一边本来就是守势,为的是给主战场那边服务,桓温出名是出名了,但他想要扩大战果却是没有到时机。
“可惜了!”桓温有着无尽的不甘心,他抱怨道:“其实现在正是率军进攻的时候,等待敌军恍过神来想再进攻,代价会高出数倍。”
身为行军长史的谢安也是不甘心,但他也就是不甘心一下下,不像雄心无比之大的桓温考虑的是自己这一路,想的是整个战略。
“元子,对于我们来讲最主要的目标是稳住战线。”谢安劝道:“目前而言,只有君上那里获胜才是首要。”
桓温怎么又不懂呢?汉军现在最大的目标是吃掉姚弋仲所部,一旦将姚弋仲麾下的大军吃掉,汉部建国的时机就到了。
第332章 总攻来临?
豫州方向的汉军主将为徐正,行军长史为蔡优,主簿苏定,麾下则有李坛、伏伟、谢子瑜等人,拥有骑军战兵一万两千和三万步军战兵,更有辅兵、仆从军、新附军共九万,合兵十三万两千。
无独有偶的是,徐正面对石碣赵军的进兵也是选择野外交战,只不过豫州可是要比东平郡那边大上非常多,桓温统兵出外野战仅限是在一县之地,徐正这一边则是在三个方向同时开战。
徐正手头的兵力比较富裕,他是选择使用步军战兵和二线部队进逼高平郡,用大部分的骑军战兵穿插迂回梁郡,最后一路是出彭城郡进军沛郡。
豫州方向的交战从一开始就十分激烈,最先爆发交战的是沛郡方向,石碣赵军方面是由陆永作为主将,汉军这一边的主将则是李匡,双方在汴水边上的萧县发生碰撞。李匡所部击溃陆永这一路,战线开始向汴水南岸燃烧,陆永的溃军退回沛国城,李匡追击至城下才形成对峙的局面。
梁郡那一边是随后爆发的地点,双方共计八万余是在下邑进行第一场交锋。这一路的汉军全是骑兵,初次交战无法吃掉石碣赵军,他们做出往南迂回穿插的机动,先是勾引石碣赵军的骑兵追击,于砀山北侧平原发生大规模骑战,汉军得胜之后再奔袭同样是做出追击动作的石碣赵军,一举击溃石碣赵军迫使他们退往砀山。
徐正所率的主力是在渮水边上的武唐亭与刘辏茁实氖僬跃徽剑豢计涫凳遣晃虏换鸬木置妫蹶'还一度想要对汉军半渡河击,不过交战季节是夏季,非汛期之下的渮水有的是浅滩可以涉水而过,刘辏У陌攵啥骰姑挥锌季吞ニ栏怪小
相对于其余两路的攻势顺利,武唐亭这边因为刘辏ё愎唤魃鳎扇〉氖蔷×勘沼怀觯煺滞反蟛糠质嵌卟慷樱降慕徽侥岩砸皇狈殖鍪じ阂簿徒┏窒吕础
各处的战况汇报传到漯阴,刘彦亲率的汉军与姚弋仲统率的羌族部队交战已经进入到极度激烈的状态。
“那么现在是我们在大局面上全面压着石碣赵国打?”刘彦脸上是一种很满意的表情,他多少是担忧石碣赵军的反扑,听到战况汇报哪能不安稳下来。他扫视帐内众人,说道:“姚弋仲的同僚没有能够对我们造成压制,难怪他会越来越疯狂。”
就在刘彦召集军中文职与不当值的将校进行会议的时候,外面的厮杀声时时刻刻都在传来。
姚弋仲对汉军的进攻每天都在进行,羌族大军付出重大伤亡之后是在汉军营寨二百步之外建立了不少可以挡箭的屏障,大多是一些土丘。
有了阻挡视线和箭矢的屏障,可以说羌族部队的调兵要变得容易许多,但二百步之内依然是禁区,近期羌族大军在干的是无所不用其极地推进,可以是挖壕沟,也能是一再设立类似于甬道的工事,多次逼迫刘彦不得不派出部队前往破坏,肉搏也就无法避免地发生。
刘彦说羌族部队变得疯狂有绝对的道理,姚弋仲急迫想要取得进展已经不计较伤亡,哪怕只是为了前进十步距离而死伤上千姚弋仲都不在乎,姚弋仲在乎的是推进、再推进。
姚弋仲之所以着急与外围出现越来越多的汉军有关,刘彦的第一批援军从济水登陆,两万多步兵一度推进到距离漯阴二十里,还是姚弋仲派出足够多的骑兵前往阻击,后面又一再增兵才算是将那一支汉军挡下来,付出惨重的伤亡代价才将那一支汉军逼迫退却到济水边上。
仅是一路的援军就让姚弋仲不得不分出五万部队前往阻击,后面又来了一支汉军,那是以骑兵为主数量约有三万的汉军,为了防止这一路的汉军,姚弋仲又分兵六万前往主战场东线的菅县。
对于姚弋仲而言,主战场之上的刘彦手头仅是三万就那么难对付,要是让刘彦手里的兵力膨胀到八万那还得了?不得是玩命地阻止来援的汉军与刘彦会合啊!
可以说,兖州已经打成了一片,连带豫州也是战火连天,青州这边的战事也随着刘彦的援军到来而开设了两处新的交战地,石碣赵国不管是为了什么原因真的是在大动干戈。
有关于襄国和邺城的最新情报传到刘彦手中,石虎已经在大举征募羯族的本族士兵,听闻石碣最为强悍的龙腾卫士军团亦是在备战,又有石虎命令石宣组建力士团,怎么看都是准备亲征的模样。
石宣组建的力士团全称叫“东宫高力”,选拔身材高大而又强壮的各族人为力士,他们在历史上是组建起来之后又被石虎流放西部,结果这批人走到雍州,在晋人将领梁犊率领下发动了叛乱。
石虎发动了本族在做战争准备,谁都无法忽视这一点,同时没有人想要成为石虎亲征的目标。
“君上?”纪昌略略有些急迫地问:“我们的舰队什么时候封锁大河(黄河)?”
纪昌有急迫的理由,眼见石虎可能要率军出征,之前猜测石虎是会统兵前往攻伐关中,但除了石虎之外谁也确定究竟是会进兵哪里。他们与姚弋仲在济南郡的交战已经有半月,继续纠缠下去,惹来石虎率军亲征的机率必将增加。
别看汉军现在是在兖州和豫州压着石碣赵军打,要看看汉军目前面对的石碣赵军都是什么构成,那些石碣赵军仅有少量的郡县兵,大部分是地方被征集而来的部落兵、家族兵和平民,可不是石碣赵国的什么精锐部队。
汉军对上的石碣赵国精锐部队只有姚弋仲亲率的羌族大军,另一支可以称得上精锐的是苻洪的氐人大军,毕竟石碣统治中原的最大帮手就是羌族和氐族。
能够被石碣视为最大帮手的羌族和氐族怎么会没有相应的底蕴?仅是出现在漯阴战场的羌族大军,之前有一支部队短暂地出现了一次,那是骑士配有铁甲、战马前半段亦是有马甲的羌族突骑兵,更有一支看着像是身穿重甲的羌族步兵。
无论怎么说,羌族真的就是中原数量最多的族群,他们甚至经营西北部长达两百余年,姚弋仲身为羌族现任的大统领,手头里要说没有一支精锐部队真的说不过去。
再来是,羌族能够成为石碣的最大帮手,他们也不是单纯的依靠人多势众,晋人在中原不也是人多势众,但晋人为什么是被欺凌的对象,肯定是因为羌族足够的凶悍。
“等。”刘彦也想要快点结束这边的战事,他说:“目前姚弋仲只是动用手里的精锐部队进行一次试探,等待他真正让手里的精锐参战,就是舰队封锁黄河的时机。”
必须说的是,刘彦称呼黄河是习惯了,但黄河现在可一点都不黄,更像黄河的是泾水。相对起目前还清澈的黄河,处于西北高原的泾水真的是浑浊得不像话。
洠雍拥暮壕⒍右丫形灏僦悄壳笆且刈刺蟛糠质且卧诜钦角募帽笨ぬ页潜呱稀D抢镌谑僬怨弦淮谓屑崆灞谝暗氖焙蛞丫晌奕饲蛭皇钦角墓叵狄裁挥卸嗌偃巳プ⒁狻
桃城的洠雍雍佣尉嗬牖坪痈檬怯辛镒笥遥嗬脘鹨跽庖槐叩恼匠≡蚴浅话傥迨铮倌呐率呛苋险娴厮阉髡匠≈鼙撸且膊豢赡芴剿鞯揭话傥迨镏狻
刚才刘彦等人还在谈姚弋仲手里的那支精锐部队,马上有人过来汇报,说是那支精锐羌族部队再次出现在战场,引得刘彦出了大帐前去瞭望台。
随着战局的演变,汉军营寨的四周已经是全面被围的状态。那是姚弋仲手里的兵力占了绝对优势,出发点又是将刘彦交代在这里,真正发动总攻哪有可能留下缺口。
刘彦带人上了约有十五米的瞭望台,他举起单筒望远镜向北侧战场看去,那里的天空飞矢不断,地面上亦是人潮汹涌。
不用过多的辨别,变得无比复杂的地貌上,一支手持铁盾的羌族部队迎着不断落下的箭矢稳固推进。
刘彦等人利用望远镜的便利可以仔细观察,那些羌族兵应用的金属绝非杂兵可比,是手里的盾牌为铁质,身上穿着铁甲,再来就是推进看着也是有组织度,可不像杂兵那种慌乱无章。
伴随羌族精锐部队进攻的是数量更为庞大的杂兵。若说羌族精锐是组成盾阵在稳健推进,杂兵则是依靠先前挖的壕沟或是跟在那些精锐组成的盾阵之后。
纪昌迟疑问:“他们这是要总攻?”
过去半个月能够被称呼为总攻的次数不算少,但姚弋仲还会是首次出动大规模的精锐,不得不让纪昌困惑。
刘彦抬头看了看天色,看太阳的位置现在应该是巳时(上午九点到十一点),还真的不能排除姚弋仲有发动总攻的可能性。
大约是进攻的羌族部队迎着劈头盖脸的箭雨推进到距离汉军营寨一百五十步以内,其余几个方向也是喊杀声大振,那就不得不让刘彦谨慎对待了。
第333章 战事如火
纵观漯阴主战场,汉军营寨四面的羌族军队调动异常频繁,处于进攻位置的羌族军队起码是在六万左右,外围则是有更多的羌族部队正在待命。
要不是地形限制,实际上姚弋仲恨不得将除了预备队之外的部队全部投入进攻。他最近十分狂躁,原因当然是作为队友的孙伏都和刘辏Ыゲ怀杀涑墒厥疲倮淳褪潜涣跹迨滞纺侵в涝断牟煌甑钠锉勰サ每煲⒎琛
真的是消耗不完啊!不论前一天羌族士兵与那支为数五千左右的汉军骑兵对拼掉多少,隔天出战的汉军骑兵还是五千左右,对于姚弋仲而言真就不是觉得诡异那么简单,他是一种临近抓狂的困惑感。
出营而战的汉军骑兵前前后后折损了接近四千,与之对拼的羌族骑兵没了接近一万三。那还是随着姚弋仲一再压缩汉军骑兵的活动空间带来的优势,要是没那么干还不止要拼成什么比例。
姚弋仲一再以为再拼一次刘彦手里的骑兵应该就消耗不多,见鬼的是屡次汉军出动的骑兵数量根本没变。姚弋仲会尝试性发动总共,那是因为他发现刘彦最新一次派遣出营而战的骑兵数量竟然达到了七千,活见鬼的心态之下变得狂暴,再有就是阻击来援汉军的那两路已经有一路支撑不足了。
难以支撑的是阻击来援骑军的那一路羌族部队。这一路成功踏上济水北岸的汉军步骑已经超过两万,出现在战场上的还有一支数量约在三千的甲骑具装,他们初次上场就歼灭了与之交战的万余羌族部队,吓得领兵对战的呼延盛退兵二十里又急报姚弋仲。
那可是具装重骑兵,目前陆地上被举世公认的最强兵种,呼延盛真的是被吓得有些惨,尤其是虎贲军一出场就歼灭过万部队。
既然汉军的甲骑具装都出现了,姚弋仲怎么会不知道再不尝试总攻,包围很快就会被突破。他深刻认为一旦包围出现缺口的话,刘彦绝对是会选择突围而出,毕竟只要是个人就不会想处于包围之中。
姚弋仲是以正常的心态在猜测刘彦,不得不说的是姚弋仲那么想却是错了。
因为可以直接从城镇中心获取部分种类的补给,刘彦的粮秣不依赖后勤线,再来是铁匠铺等建筑物只要足够也不会缺乏兵甲器械和兵力,要说起来刘彦根本就不会在乎是否被围,会让刘彦产生危机感的只有守不住这一点。只要刘彦能够守住,消耗战和被围困根本就不算是什么劣势。
一种急迫的心理让姚弋仲心头急火,他认为不能再拖之后,尝试性的总攻于今日爆发。
“君上,应当出动骑军了。”纪昌发现姚弋仲明显的意图,略略沉重地说:“这种状况之下,必须夺取主动权。”
那完全就是废话了,可以想象面对姚弋仲发动的总攻,纪昌内心里产生了紧迫感。
“我们外围的援军估计是要突破围堵线了。”桑虞用的不是问句,他满是严肃地说:“是时候封锁大河了吧?”
刘彦对于纪昌和桑虞说的都是持赞同态度。
既然已经有援军要突破姚弋仲布置的阻击线,姚弋仲手头的精锐部队也出现,之前是怀疑姚弋仲没有将所有兵力调动到黄河南岸,现在却是不再有这样的疑虑。那么就等于刘彦想要的目标基本实现,也真的是时候该进入到决战阶段。
要是姚弋仲有得选,他会选择在秋季中旬才进入总攻。目前才是夏季中旬,牧畜没有养起膘,天气也着实是太炎热,真真不是什么开战的好时机。
很多时候纯粹是没得选,就如同姚弋仲不得不率军前来青州,不是挥军西北部去和张氏凉国交战。
“军主,汉军出动了骑兵,分为两部,一部攻击东面,一部攻击南面。”
“兵力分布?”
“回军主:东面的汉军骑兵该有五千,南面的汉军骑兵约有三千。”
听到汇报的姚弋仲其实是比较无语的心态,要说有什么感想就是在心里破骂汉军的骑兵数量又增加。
姚弋仲无比确定的一点就是,真真没有什么援军突破重围进入刘彦所在的营盘。这样一来他只得到一个解释,一开始的汉军数量绝不是三万,发现的骑兵也不是刘彦手头的真实数量。
“攻!今天一定要攻进汉军营寨!”
“是!”
姚弋仲动用的精锐部队是具装步兵,不过却不是什么具装重步兵,任何年代只要身穿铁甲就能够称呼为甲士,但并不是所有甲士都是重步兵,那关乎到穿什么款式的步甲,又是穿多少层的铠甲。
羌族能够被称为精锐的部队该是有四万左右,兵源是从数百万的羌人中选取剽悍善战的勇士。突骑兵的数量为四千,具装步兵的数量则是有万余,剩下的一万四千兵器相对精良但仅是身穿皮甲。
当然了,四万只是姚弋仲带来的数量,散落于各地的肯定还有,就是兵甲和器械不会再精良到哪去就是了。
中原被胡人任意肆虐,不但是农业生产破坏严重,连带匠造生产力也是下降。更重要的一点是,胡人对于挖矿什么的只是蛮干,探矿靠的是晋人,想要制造兵器和甲胄很多时候有工匠还得有足够的资源。
石碣赵国说是国家不如说是多部族联合,更像是一个羯族、羌族、氐族的共同联盟,他们虽然也有国家框架,可是混乱的政治再加上羯族治理中原的心态,国力是处于一种不断下降而不是上升的趋势。
姚弋仲还能凑出一万多身穿金属的部队,氐族的苻洪能够凑出四五千就算是顶天。这也是族群历史底蕴和掌握地盘的差别,就像是羯族身为中原霸主可以使用更多的资源道理是一样的。
羌族主要攻击方位是放在了北面。这里经过他们半个月的经营,地貌已经与开战前是两回事,太多的人造工事看似杂乱无章,可要认真分辨根本就是留下了骑兵的进攻通道。
刘彦派出骑兵应对东面和南面,对于北侧只能是调出步军前往对攻。
差不多是在进攻的羌族部队抵近到百步左右的距离,轰隆的鼓声在汉军北侧营寨被敲响,几处辕门大大张开,先是大批的刀盾兵涌出,后面却是塔盾兵作为第二批,随后是枪兵和其余兵种。
进攻的羌族部队已经抵近到汉军一百步左右的距离,等于是羌族的弓箭手也到了自己的射程之内,战场上目前就是箭矢有如飞蝗一般来回飞的场景,时时刻刻都有人中箭倒下。最为恐怖的却是汉军的车弩、床弩和抛石车,哪怕是组成盾阵也不无法抵御粗大弩箭,更加不用想去挡得住砸来的石弹。
刀盾兵一出营寨就是举着圆盾直接冲向敌军,冲锋的目标是壕沟,向前之时是迎着敌军射来的箭矢,每时每刻都有人倒在冲锋的半途中。
塔盾兵出营前进一段距离开始组成盾阵,先是少数人组成小盾阵,再用小盾阵汇集成大盾阵,过程中也是有人中箭不断倒下。
汉军出营迎战,羌族部队那边其实是欢喜多过于其它。汉军没有出营之前,进攻北侧的羌族部队倒下的人数不会低于三千,而在那之前他们杀伤或杀死的汉军士兵绝对不会超过百人之数。
原本纪昌是建议抛石车改为抛射火油罐,刘彦并没有采纳。
是的,火油罐早就准备妥当,但是从始至终根本就没有发射过。它们是刘彦准备用来在最关键的时候使用,之前的战况则没有出现过什么危机状况,更没有值得火油罐下手的目标。
“等待舰队封锁黄河切断姚弋仲所部的退路。”刘彦脸上出现了残忍的表情,狞笑道:“它们或许会成为逼降敌军的关键用物。”
刘彦的心还是很大的,他要的不止是击败姚弋仲,也不是简单的歼灭,要是能够逼迫数十万敌军投降,使得战俘成为劳动力,那不是比杀光更好吗?
当然了,刘彦的心是够大,事态能不能按照设想发展却是未定。
“战事的进展已经算很快了。”刘彦感慨地说:“一方面是姚弋仲想要快点击败我们,好挥军西北区应对张氏凉国;另一方面是石虎不断催促。”
说的是呀,双方出动的军队合起来有数十万,如此规模的军队交战打个数年才算正常,他们从接触到进入决战阶段仅仅是半个月,已经算是无比仓促了。
“张骏占便宜了。”桑虞笑呵呵地说:“姚弋仲是来青州,不是挥军西北。我们是不是应该向凉国索要一些好处?”
桑虞还能笑是因为他看到己方的塔盾兵已经组建起一道长度约有五六百米的盾墙,一声又一声号子声中盾墙在缓慢地向前推,伴随其中的连弩兵不断不断在发射弩箭。
汉军连弩兵的连绵覆盖之下,羌族那边的弓箭手死伤惨重,造成的局面是汉军这边的远程部队依然凶残地演示箭矢如雨,羌族那边的远程部队则是成了缩头乌龟。
第334章 撒豆成兵?
汉军盾阵对于石碣赵军而言并不陌生,首次出现是在徐州之战,该役一万汉军步卒组成军阵硬抗八万石碣赵军,第一次展现由盾阵和强弓劲弩带来的恐怖威力。
组成盾阵的直线不断缓缓向前推进,后方跟随推进的连弩兵几乎每个呼吸都射出至少一千弩箭,连绵不息的弩箭之雨,再加上后方的强弩漫射,对石碣赵军形成了绝对的压制,使得姚弋仲派出的弓箭手难再有一丝的反击。
冲在前面的汉军刀盾兵借此涌入壕沟,他们抬着小圆盾手持战刀,一进入壕沟便是遇上敌军,惨烈的厮杀在双方遭遇上的第一刻起便上演。
斗阿先是用盾牌挡下挥击而来的木槌,下一刻是顺手劈出手里的战刀,刀刃劈中敌兵的颈部,鲜血从被劈中的位置狂飙而出。
有一个敌军刺来长枪迫使斗阿不得不盾牌护住蹲身,金属的碰撞声爆响,他也被巨力推得往后踉跄退了两步,却是有袍泽在这个时候越过他向前砍杀了该名敌军。
在斗阿重新稳住身躯准备再战时,已经有数名袍泽在前方肩并肩持盾推进,他们协同互相掩护为战友格挡兵器又会抓住机会给予敌兵致命的一击。
壕沟是羌族部队用近十天的时间挖掘,深度该是有一丈左右,导致地下水漫及膝盖,每向前移动一步都是蹚着水和底部的泥土。
汉军组成的盾阵靠近壕沟之后不得不裂开,成为长线的盾阵一再分裂之后成为不规则的小盾阵,那也是羌族部队反击的机会。
在汉军盾阵裂开的时候,就是汉军远程部队失去掩护的时刻,那个时候羌族的弓箭手会被军官驱使着从躲避的地方冒出来,迎着箭雨冒死反击。
大多数羌族弓箭手根本没有机会射出一箭,可是哪怕只有少部分的羌族弓箭手成功射出箭矢,也会对汉军这边的连弩兵造成杀伤。
战场之上永远不会缺少惨叫与死亡,人体流出的殷红血液将会流淌在大地,鲜血一多就会汇集成流,它们会在低洼地段成功会合,成为一摊腥味十足的血池。
斗阿现在可是别部司马了,他身上甲胄的品质会比普通士兵更加精良一些,依稀能够看出刚才的拼杀中身上的甲胄留下了利器刮过的痕迹。
军官阵亡率之所以比普通士兵低,不止是因为军官的数量比士兵少,也不是军官总是待在安全的位置,其实主要的还是因为军官配置的甲胄远要比士兵精良。
看斗阿甲胄上的痕迹,要是换做那些打击是落在普通士兵身上,没穿甲的士兵绝对是死定了,穿皮甲也救不了,普通的铁甲也该损坏,但他却只是在一些没有护甲的部位有受伤。
“行了,冲得太前面,我们且战且退。”
汉军的远程攻击一直没有停下,虽说刻意避开了壕沟的位置,但还是会有一些流矢落下,倒霉到一定份上的汉军士卒要是在这个时候被自己人的箭射死也没有地方讲理。
斗阿这一队的刀盾兵可不止是且战且退,他们在往后退的时候还不忘一边割取敌军战死者的脑袋,谁让汉军是以敌军的头颅记功。
壕沟中的刀盾兵往后撤一段距离就会停下来就地构建阵线,重新涌来敌军之后则是再次向前推进,往往复复在壕沟之内厮杀。他们的主要责任就是挡住壕沟中的敌军,不使敌军能够通过壕沟威胁到己方的远程部队。
地面之上的交战却是进入到最激烈的时候,两军的盾墙互相撞上之前,汉军这边的远程部队已经停止两百步之内的射箭,只有强弩部队依然是组成箭阵在向两百步之外的位置进行重复的覆盖。
“真的是出动精锐,换作往常敌军早就崩溃撤退了。”
“是的,他们没有崩溃。”
其实士兵是不是精锐真不是简单的用武技是否高超来区别,能够对军令进行绝对的服从和拥有过人的意志力,才是真正的精锐。要不然再能打,可是会无视军令,乃至于是没有任何军律可言,又有什么屁用。
汉军高层这边的气氛在变得严肃,进攻的羌族部队越是精锐,代表姚弋仲的心志就越坚定,决战从姚弋仲派出手头的精锐那一刻就已经开始,这一场战争将会在近几天之内产生胜负。
“是时候下令让外围部队尽全力攻击了。”纪昌手指羌族大军的大纛所在,大纛距离战场仅有一里不到:“姚弋仲亲自督战,他周边的部队……”
大纛在哪就代表着主帅在哪,姚弋仲周边的羌族部队众多,那是一样身穿铁甲的士兵,有铁甲步兵也有突骑兵。除了那一部分精锐之外,更多的是普通的羌族士兵,人和马汇集成为一大片。
是的,无论怎么看都是决战阶段了。
姚弋仲摆出的是强攻汉军北侧营寨,但不能排除只是障眼法,因为现在发起进攻的是四个方向。
另外三个区域的交战规模可能没有北侧这么大,残酷程度确实一点都不输给北侧战场,西侧是步兵交战,东面和南面则是步骑混合交锋。
刘彦的两路援军距离漯阴这边并不是太远,从历城方向渡河的两万步骑仅是距离漯阴战场二十里不到,比较远的是菅县的那三万骑军。
菅县的那一路已经成功突破呼延盛的堵截,他们尽管是距离漯阴三十里以外,但别忘记他们是骑兵。
三十里对于一人多马的骑军而言,全力驰骋也就是一两个时辰就能抵达,差别就是呼延盛到底会怎么堵截,或者是驰骋而来之后还能剩下多少战斗力。唯一可以确认的就是,虎贲军这种甲骑具装别说是驰骋三十里,全速行军个十来里就该废了。
汉军高层这边在商议怎么应对战局,羌族部队那边也在进行相似的商议。
姚弋仲的决定非常简单,那就是进攻再进攻,哪怕是黑夜也不会停止,总攻既然开始就血拼到底,一切只因为刘彦的援军真的要来了。
“若是刘彦的援军抵达之前无法攻进汉军营寨……”姚弋仲阴晴不定地说:“那只有撤军一途了。”
大丈夫当有取舍的决断,姚弋仲宁愿被石虎责难,他也不愿意为了一场注定得不到胜利的战争去消耗手里的族人。
真当姚弋仲不知道黄河有被封锁的风险吗?绝对不是的。他是用众多的杂物堵住了黄河出海口,防止汉军船舰从大海而来,但最近乐安郡沿线出现了众多的汉军,侦骑汇报那些汉军大肆打捞河道里的杂物,安能不知是在疏通河道,为舰队的到来做准备?
按照羌族这边的估计,河道本身的流动再加上汉军在疏通,黄河最快可能会在一个月内可以畅通,介时汉军的舰队肯定是会来。
姚弋仲知道汉部的水军十分强大,也想到了刘彦绝对会封锁黄河,但他难以想到的是刘彦已经在洠雍幼急噶艘恢Т樱侵Т右丫枷蚧坪咏ⅲ怀鲆馔饬教旌缶突岬执镏髡匠≈鼙叩幕坪樱攵院佣谓蟹馑卸
东侧的战事已经中断,那是汉军的骑兵不但击溃来攻的羌族部队,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